如题
我们有时说“以战止战”,但现实中更多的往往是因战生战。战争是对人类弱肉强食天性的妥协,因此,它便成为了仇恨与对立绝佳的滋生之处。
故事的男主与女主热爱着他们的国家,也深爱着他们共同的孩子。对于他们而言,孩子是他们除了国家之外的一切。他们将自己一切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祖国:他们将孩子送上战场,只因为有一个人曾许诺带给他们和他们的孩子尊严与和平。(天下送子参军的父母不外如是)
也正因为此,当孩子在前线白白牺牲,而自己的国家也在节节败退时,他们曾经相信过的一切都无比的像一个谎言。深爱的人失去了,信仰也不复存在。当一切都灰飞烟灭,自己的生命似乎也失去了意义。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
孟子如是说
人们愿意追随领袖,是因为他们所描绘的光明图景。当人们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却发现并未换来应有的回报,便会质疑道路的合理性。孟子反战,正是因为看到战争可能带来的民不聊生。对于那些无意义的战争,往往反对的声音也越大。即使是以正义的理由发动的自卫战争,也难免会受到后世一些人的批评。
奥托与安娜的所谓“义举”,要是较真来看,也恐怕是泄个人的私愤居多。他们在发放卡片时真的抱着“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的思想吗?我想未必。但我想,作为领袖,在发动一场战争前似乎就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真的有绝对的把握不让支持我的民众们失望吗?一切无非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要赢得战争首先要学会争取人心,而这其中最忌讳欺骗。
再顺带一想,发起战争后,国家的命运便不再由自身所掌控。面对前线的节节败退,是破釜沉舟,还是乖乖投降,两者的代价对于本国的人民来说,似乎差别也没有那么大。是战,国内已经反对声浪四起:是降,君不见一战后的德国、二战后的东德?
评价一部电影,第一要做的应该是清楚电影载体的概念。
本片故事是在103分钟的时间框架里展开,而不是那600多页的纸上原著。强行评价电影没有小说细致,总有点欲加之罪的味道。
如果将所有原著都挖出来和它们跨平台的衍生品对比,将会没有一个逃得掉大众槽点。
谁会啃玉米的时候吐槽没有原版玛雅味?谁会吃披萨的时候抱怨没有丝路感。
观众欣赏跨平台衍生作品,体验的是那种不落窠臼的惊喜。而不是墨守成规的复制。
单说电影本身,用的是淡雅手法,勾勒出留白式的人性延生感。喜欢大红大绿,左手金镯,右手鸡油黄的乾隆派观众可能会觉得导演手轻了,不过瘾。
但是结合昆格尔夫妇干的事,用淡雅手法显然更适合一些。底成平民用悄悄发传单的方式反抗纳粹。不仅傻,还挺诙谐。如果停下来仔细回味,便能体会出一种温水煮蛙的强大震撼。像一杯回味深长的清茶。
柏林街头一对笨拙的身影,像刚入行的小偷一样胆怯而倔强地散播小卡片;一个机智的警探,抽丝剥茧地分析作案源头。从戏剧角度来说导演没有讲好这样一个精彩刺激的猫鼠游戏。确实是技法上的失败。但是文森特的避重就轻却勾勒出了纳粹铁幕下那种碾压人性的压抑。
虽然没有像原著那样打造一个纳粹柏林浮世绘。但是浅尝即止地用犹太大妈、法官邻居邮递员夫妇、傻白希特勒少年、可怜可恨的地痞等角色,茶馆式地为主角夫妇做性格加持。
整个影片简直就是一幅罗伯特·雷曼的《大雪荒山图》。大量脑补式的气氛表达让观众对那个时代的德国社会细思极恐。
领导在车间里做动员演讲,为了帝国早日结束战争,大家在后方要加大产量,为战争做贡献。当观众以为他们要生产啥威猛武器的时候,却发现背景画面里是一口一口的崭新棺材。
邮递员老公满怀荣誉地向警探展示儿子照片,照片里出现的是一个青年士兵的笑脸,手上捏着一具波兰小女孩的尸体。
轻描淡写,震撼非凡。
艾玛和格里森的表演拿捏的恰到好处,多年老夫妻麻木的生活,随着危险的加深逐渐升温。每一步的情感变化都表演得淋漓尽致。
对警官的一句“请不要牵连”。
夫妻间法庭上的相视一笑。
一切尽在不言中。
布鲁赫的警官,演出一种无视政治踏实本分的士大夫精神,当他向权势妥协后那种自卑,反向烘托出昆格尔夫妇倔强的人格魅力。也同时合理铺垫最后那句“我看过全部卡片”的敬佩。和“除了18张”的职业挫败感。
美术下灰暗的柏林,内敛演绎的人性,加上往事化的配乐营造出强烈的压抑感。
用淡雅手法讲诉小人物不畏强权的故事,反而比可歌可泣浓墨重彩的方式更有力量。
很真实 很现实有人看怎么不舒服了?是你没有沉浸其中,当然也许你压根不是一个小市民。有人觉得德国题材片讲着英语很违和,也许他是德语专业户吧,我们还不是从下看着配音译制片长大的?演员原版更能帮助你体会他们的真情实感吧?
很容易就被片子吸引,对于战争的恐惧,不见硝烟的恐惧,战火纷飞的年代,谁都容易被洗脑被操控,谁又在乎你,在乎你的感受和愿望呢,而你又是那么的无助。
沉下心体会 你会发现虽然没那么多刺激,但你却紧张的要命,各位主演都做的十分到位,警察最后的抉择也表明这些小卡片是深入人心的,干扰到了他,也会干扰到人民大众的。
半夜看这部片子感觉很伤感。
一对送儿子去前线的老夫妇失去独子。法西斯统治下的德国,民众发声困难,这对夫妇写了200多张反战卡片,只有18张没有被朝阳群众上交举报。影片最后把焦点锁定在数字上。影片没有对那些觉悟很高的朝阳群众的战后生存面貌做出交代。差评……………………………………………………………………………………
其实本来想打三星的,因为拍的实在是太无聊了……前半段看的异常艰难。多出一星给丹布,被打那段之后的表演很好,以及最后自杀那个地方真的蛮震撼。
个人觉得这个自杀并不突兀,前面铺垫一大堆。从放走被冤枉的人开始,到和上司反抗(但是最后却屈服了),以及最后不忍心和别人一样将酒杯砸向男主的头,最后的独白更是一个flag。跟很多优秀的侦探一样,他聪明的同时会很佩服“罪犯”的一些手段和精神(这点从他分析“淘气鬼”的那段话就能看出来,还觉得这个“罪犯”非但不笨而且还聪明),所以到最后他其实是很敬佩男主的,更何况他说了,他看了全部的卡片,男女主心里的那种无法言语的反纳粹的精神已经慢慢的影响了他,他感受到了那18张没有交上去的卡片的力量,他感受到了“罪犯”的“美”,另一方面又感受到了己方对于无辜者的残忍,几方感受的叠加,造成了最后信仰的崩塌。最后的自杀,可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了。
1940年6月的柏林,纳粹正在庆祝自己对法国的胜利,整个国家都陷入了癫狂。但是安娜和奥图却开心不起来。这一户劳动阶级家庭的孩子,应征入伍,却在前线死去。从此,安娜和奥图就不再信任自己的“元首”。对他所发动的战争产生了怀疑并且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计划要刺杀希特勒,并且阻止战争机器的脚步。不过,他们的计划还没有开始实施,就被党卫军盯上了。安娜和奥图暴露在危险之中,他们的邻居的生命也岌岌可危起来。影片改编自汉斯·法拉达创作于1946年的小说,这是他的最后一本小说,在4周之内就写作完成。故事讲述的是安娜和奥图在1940-1943年期间对于纳粹的反抗。在当时的柏林,这样反对纳粹的人,的的确确是“孤独”的
《柏林孤影》就是一部温良躬谦的讲述抵抗故事的影片
《柏林孤影》对小说的改编到位,导演有技巧地呈现出了战时柏林的压迫气氛,纳粹到处搜捕抗议者的恐怖感也都传达出来了,艾玛·汤普森与布莱丹·格里森都尽心尽力地去诠释角色
《柏林孤影》合所有二战题材影片的标准模式:晦暗的底色,夹杂着刺目的纳粹标志,华丽卡司,再加上金牌配乐,辅以哀婉悲怆的调调。影片拍得循规蹈矩但也算是尽心尽力了
男女主把那种克制的深情演绎得恰到好处,放明信片的时候好紧张,不过主角只有一个是德国演员,还是反派,其他稍微脸熟的德国演员都只打了个酱油,尴尬。。。唉,德国演员太小众没有票房影响力吧。对我来说电影的彩蛋是看到了卖明信片的商店是啥样的~
唔,我们看完之后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德国人会生气吧,明明所有角色都是德国人,可偏偏所有人又在说英语,连我这个外国人都觉得有点尴尬了...
Emma Thompson也是老了呀 评价为什么这么低 蛮好看的啊 拿英语拍确实有点尴尬 但是强压下普通人的抗争 就是这样 平淡里闪烁着勇敢、无畏与泪光
回顾历史,无名英雄总是去做了很多勇敢伟大的事情。用丧子之痛写成的200多张卡片,没准正是那未被收回的10多张无形之中传递给了更多渴望自由和平的人们。虽然电影给人一种无甚新意的感觉,英语对白也让人出戏,但这样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记住。To Otto and Elise Hampel.
故事真是太平淡了。浪费我的时间不要紧,关键是有点浪费这几位我非常喜欢的演员,演技是什么?大概就是沉默的时刻比讲对白的时刻要来得更丰富吧。
剧本不行,格局太小(预算太少),完全靠演技撑着。央六看的,配音不错,对中国观众最大的意义大概是阅读那些明信片上的话。
人家往墙角塞卡片,其他人只会躲在墙角画圈圈。
「It's like with a machine. A little sand in the gears will not stop the machine. But if a person throws a little more sand and more. The motor begins to stutter. The assembly line stops. In my mind I see lots of people throwing sand in the gears.」
没必要老纠结语言问题。。题材、叙述、节奏、表演,都还可以啊,有艾玛汤普森哦。。
本届最差 #柏林电影节#
放入一粒沙!
没有组织,是很难查到的!没有组织,是异常孤单的!
情绪很足,演员演得也很好、观众很买账,没有一个人中场离开。给Emma Thompson德语配音就好了。
要在战争和暴政的机器里掺和一些沙子,要用卑微的信仰含泪的爱,反抗整个时代。
樊尚·佩雷干得漂亮。
要出版自由,要言论自由,要一腔孤勇,要爱如高山。要沉默、要思考、要面对。
平淡的主基调,讲述着上个世纪战争期间的一个故事,相对于磅礴的战争背景这个故事很小很小,但是我依然看到了人类的力量,勇气和爱。淡淡的力量,却很有力。致敬那对夫妻。
真实的故事总是更容易感动人,虽然该片的导演功力尚欠火候。
小人物的艰难抗争,基调灰暗艰涩,演员们的演技很棒
该片最成功的不是反抗行动本身,而是老夫老妻之间的关系,对待丧子之痛的隔阂,以及和解,抗争,由此带来的新的牵挂,甚至可以说二度“黄昏恋”,十分动人,可以和以“白玫瑰”为主题的《反抗与希望》中的温柔的索菲(贞德)相提并论。有点可惜的是加了一个同情性角色——自杀的暗探,非常失分。耐人寻味的是不少俄国、中国二战题材电影中,都喜欢从反派里面找共情视角,迄今没看到成功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