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世纪初的霓虹与酒精,世纪末的大雪与乌鸦
因为最近在豆瓣发的某篇“王婆卖瓜”帖和两篇影评,许多豆友关注了我,原本发出来无人问津的影评也有了些点赞和收藏,这对于一个长期在网络世界一隅孤芳自赏的不知名创作者来说,既是积极的鼓励,也是某种被注视的压力。虽然读研后的每天我都在和文字打交道,但写论文和写影评的体验实在差别太大,以至于我需要培养出两种“表达人格”去面对相同的空白文档。完成一篇论文时,我的感觉是如释重负,是再翻阅一次就会想着如何修改;但完成一篇影评时,我不想即刻就从文字与影像构筑的城堡走出,更不想在日后评价其品质或价值,仿佛面对的不是文字,而是浸泡在昨日河流中的自己。 世纪之交诞生了不少经典剧作,让影迷们念念不忘的《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一声叹息》《卧虎藏龙》《一一》等,都上映于2000年左右,那时的电影市场与今时今日相比实属降维打击。二十多年前,叩开千禧年大门的世界,怀揣着前所未有的希望、勇气与热情,经济在腾飞,社会在转型,年轻人们高举酒杯,喧嚷欢腾,仿佛0点后的那个自我将永远告别烦恼与忧愁。《千禧曼波》里多的是这类年轻人。侯孝贤的镜头聚焦在舒淇饰演的Vicky身上,她就是众多迷茫而肤浅的年轻人中的一个,没有内在的、真实的渴望,也没有外在的、虚伪的追求,所谓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幸福甚至廉耻,在她脑海中仅是被勾勒出了某种混沌的轮廓。侯孝贤的大多镜头都极美,且没有格外突出的意象,那些暗示和隐喻都藏在看似日常琐碎的镜头中,我并不想去逐一分析。我的理解是,侯导使用这些意象的目的,是在视觉美的前提下烘托电影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不论是观影过程中直观感受到细腻的情绪,还是从意象当中委婉的捕捉到那些暗流涌动,我们最终都走向了导演指向的方向,故而我会用大量篇幅去阐述人物的内心世界。 整部电影只有Vicky一个主角。电影的镜头语言太富有情感张力,以至于人物的行为动向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那些繁复的内心层次与无可名状的情绪洪流。大多数时候,Vicky是失控的。她常常喝酒,美丽的面庞从未流露过爱酒人士惯常的满足或安逸的神情。她跟男朋友豪豪泡吧,用甜美的嗓音社交,用最大分贝捧场,用不多的钱在台北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他们俩时常会有囊中羞涩的时候,他去家里偷走父亲的劳力士变卖掉,她去制服店出卖色相,好不容易到手的钱被他们继续用来支付房租、买酒、泡吧……这是一个无解的恶循环——他们麻木的面庞,和偶尔面对酒肉朋友时凄惶又故作镇定的神情让我明白,他们并不喜欢这种生活,更为悲哀的是,他们也不完全明白自己渴望的是哪一种生活。Vicky感觉到失控,好像所有的一切都在下坠,她不安的把这种感觉告诉豪豪,豪豪只是说,“你是在从你的世界,下坠到我的世界”。 Vicky是痛苦的。除了了无意趣的生活状态外,Vicky一直对当下这段幼稚而暴力的感情心有戚戚,豪豪翻她钱包,像警察那样反复盘问她的行踪,发泄欲望时常常不在乎她的感受,不止一次的对她动手……旁白里,十年后的Vicky的说,“我要走,他却求我,反反复复,像是咒语,像是漩涡”,嗓音里有难以掩饰的失意。Vicky的痛苦还在于被迫漂泊。她不想回到基隆的家,呆在台北却不知道真正想做什么;和豪豪的恋情如此折磨她,她却一直忍受,直到无法忍受才离开;遇到温柔的捷哥她不由自主的产生依赖,一路追随到日本才发现他留下的号码是空号。东京的小旅馆里,Vicky无事可做,她一根又一根的抽着烟。这个耐心的长镜头下,她以近乎静止的姿态倚靠窗台,窗外列车飞驰,云烟略过,这些与都她毫无关系。 Vicky是寂寞的,Vicky的寂寞无从排遣。她以为恋爱能让她感到满足,结果带来的是伤害;她以为泡吧能让她充实,结果带来的是堕落;她以为酒精能给人些许慰籍,结果带来的是更深的寂寞,和像梦魇一般难以摆脱的头痛。Vicky的寂寞显露在酒吧迷蒙的蓝色光晕下,四散在她和豪豪所有相顾无言的时刻里,淹没在日本旅馆外火车行进的轰隆声中。寂寞是乏善可陈的,但有一点Vicky明白,她贪恋世间的一些美好,她时常想起那年冬天日本夕张的大雪,跟朋友嬉笑打闹时,她感觉自己好像变回小孩子;她会抱怨捷哥的突然消失,也会因为想起他做的那顿踏实可口的饭菜而心下一软。普鲁斯特说,“生命只是一连串孤立的片刻,靠着回忆和幻想,许多意义浮现了,然后消失,消失之后又浮现”, 只有在那些时刻,Vicky好像才真正的活着。 除了细腻的展现Vicky的内心世界以外,《千禧曼波》也片如其名的铺陈出世纪之交的时代气象。电影里的台北象征着新世纪的模样,迷幻的灯光和冰冷机械的电子音乐时常伴随出现,营造出一种未来感,年轻的男男女女们无所事事,内心空虚,整日沉溺于社交和酒精,显示出新时代将有的迷茫与混乱;日本的小城镇夕张则代表已然逝去的岁月,店铺橱窗尚贴有十几年前风靡全球的经典电影的海报,老人们正细心制作菜肴,在台北花天酒地的年轻人来到夕张仿佛又变回小孩子。当电影进入尾声,大雪覆盖了小镇,乌鸦漫步于原本人声鼎沸的街道时,我开始意识到远去的旧时代正如这白雪覆盖的小城般落寞,而五光十色的新世纪也终有一天会变为破败荒凉的旧世纪。夕张的大雪像是宿命的昭示,形形色色的痴男怨女们来往于世间,留下空的酒瓶、满地的烟头和一张张搭载着迷幻音乐的旧唱片。不过,不管他们留下些什么,世纪末的大雪终将覆盖一切,一视同仁。
2 ) 二十一世纪的不完整
《千禧曼波》中,侯孝贤导演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二十一世纪的Vicky和豪豪、捷哥、竹内淳的感情纠葛。“缺失”贯穿了整部电影,既是爱情的遗憾,也是二十一世纪的不安。 Vicky和豪豪的爱情是千禧年充满冲突的典型代表。“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你是从你的世界掉下来的,所以你无法了解我的世界。”豪豪对Vicky的爱是纯粹的,也是自私的,也许豪豪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会是一场以离别结束的爱情,但他爱Vicky,太爱了,所以选择用怀疑,争吵来掩饰自己的不安。“反反覆覆,像咒语,像催眠,她逃不掉,又回来了,她告诉自己,存款里还有五十万,五十万花完了,就分手吧”,Vicky对于豪豪的态度也很矛盾,想逃离豪豪,但又习惯的豪豪的爱,也习惯了爱豪豪,纵容豪豪,但最终Vicky还是离开了豪豪,就像离开了熟悉留恋的二十世纪一样,豪豪像雪,太阳一升起就会化,二十世纪又何尝不是一场大雪,人们在阳光下不安地走向二十一世纪。 Vicky对于捷哥的感情更偏向于依赖,被豪豪打了找捷哥,出来玩找捷哥,分手了也找捷哥,捷哥是Vicky的避难所,给Vicky脆弱敏感的内心以安慰,也是Vicky在现实世界的引导。在Vicky极度依赖捷哥的时候,捷哥离开了,Vicky的生活像是被中断,也像是刚刚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不适应,Vicky被时间推着往前走,Vicky也不得不面对现实生活。“那时候是2001年,全世界都在迎接二十一世纪,庆祝千禧年。”Vicky像是与全世界异步,走不出二十世纪,在自己的世界里出不来。 竹内淳是日本人,Vicky在去夕张寻找捷哥的时候,和竹内淳相遇。台湾的二十一世纪离不开日本,Vicky去日本寻找的不仅仅是捷哥,也是在寻找过去,追忆过去。Vicky在日本看雪,开心地把脸埋在雪里,是Vicky对过去的留恋,不舍,也带着一些释然。在夕张,Vicky踏出了接触现实世界,接触二十一世纪的第一步,看行色匆匆的路人经过时,她也许对未来已经有了打算,就算没有准备好,她也要做个平凡人,融入进二十一世纪了。 影片围绕着Vicky和豪豪的情感线,延伸出了Vicky对捷哥和过去的依赖,二十世纪是过去,二十一世纪是未来,缺失是生活里的美,带着遗憾走向未来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3 ) 倒带人生
极少失眠,最近都躺下即能入睡。但是前夜看了《千禧曼波》,辗转到深夜也还是睡不着。自己也觉得莫名其妙,脑袋空白,就是无法入眠。我没有想Vi的故事,也没有想我所面临的生活,只是睡不着。
第二天早上起床拿起牙刷的一刻突然咯噔一下,想到了这部片子,找到了失眠的原因——也突然知道了自己潜意识的想法——以及对这部片子的感受——女人的情感轨迹——男人爱到没有自由爱到窒息爱到万般恩宠爱到荼靡爱到说走就走了。
vi这样美的女孩子不一定多,但也不少。并谈不上稀缺。漂亮善良的女孩有很多。只是看是哪一种漂亮。她们和年纪相仿的男孩恋爱,分手,又和成熟稳重懂得包容的男人在一起生活。有极开心极快乐的时候但也许大多数时候是平淡与真实。女孩不再放纵,变成熟一点,哪怕是被男人感动,总之是开始懂事了,知道了青春渐逝年华似水时间不等人,手中拥有的就是最好的。未得到的想得到的确确实实还暂时不属于自己也从未属于过自己。于是可以慢慢放平心态着眼当下的生活。开始爱上身边这个成熟稳重的男人。如果故事可以就此结局就好了,就像很多人正在经历的那样。
但是我们的vi没有那样的幸运。成熟的捷哥还是消失了,尽管说着爱说着想念。是的vi还会有新的恋情,也许再次坎坷分离也许可以进入婚姻从此有个家庭。是怎样也不重要,生活中都是vi,每一个女孩多多少少可以从vi在电影中的两段恋情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或是自己情感的模式。一个年轻的男孩,很相爱,但是却会因为双方都是最好的年华最璀璨的年纪而没有安全感,想完全占有却逼走爱人。如此真实,又完全没有办法。不成熟的结果决定了分离的必然。
然后是成熟的男子。包容,再包容。成熟真的很有魅力。不再加多描叙成熟的方方面面,那是踏实与安定生活的必须品质。可是成熟的男人还是会在女孩懂事之后离开了。
我无从揣摩成熟男人是如何看待曾经喜欢过的漂亮女孩。尤其是当女孩从无知变得懂事的时候。这种转变的意义难道不是他们所希冀的?或者反而是无味的?
是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如同后来vi是如何过一生一样,没有唯一的答案,也未可知。因为每个人都不一样,成熟男人也不仅仅只有我所疑问的那两种可能性。况且不同的女孩有不同的气息,吸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运气。投射不同的自己。塑造不同的男子。一切都没有定数。只是,这部片子我们看到,年轻的男孩让vi高中无法毕业,带她进入一种生活层面,vi就再也出不来。也回不去。无法重来。后来遇见捷哥,捷哥像是经过冬天穿上一件取暖的棉袄在冬天结束以后又去新的春天里了。
写到这里,我不难受了,也不会绝望什么。本来人过一生,就是自己的事情。遇上爱或者被爱的男人,过或者不过一生,暂过一阵,其实真的没有什么。
只是回忆起来,就像读到vi的故事,一时语塞辗转难眠,却又清楚了,然后平静的穿上当下的生活,继续安稳的过。
4 ) 谁不爱舒淇
一个人的晚上,挑一部闷片来看。
侯孝贤的千禧曼波。不知道曼波是什么意思,但是忽然很想看舒淇。
果然没有失望。从头到尾,我的脑子里就只有一个想法,这个女人真是美丽。
我曾经以为男孩该爱她的性感,女孩会出于本能的讨厌她。但是很奇怪,我认识的男生大多不喜欢她,女生刚好相反。他们大概只知道她拍过三级片,身材不错,他们嫌弃她嘴巴太大,嘴唇也太厚,两只眼睛又隔得太远,不是标准美女的样子。
其实一度我也很困惑,为什么黄舒骏会在歌里唱,老外说台湾女孩舒淇最美。
可是她真的是美丽啊,并且是很张扬的那一种。你看她有一头浓密的发,散乱的,纠结的,就那样随意飘在风里,散发出一种野性的气息。你看她总是一副慵懒的神情,仿佛永远睡不醒。最爱她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的样子,皱着眉,眯着眼,嘴巴微张,有无限诱惑。对了,还有她那一把独特声线,清醒的慵懒,好像咬字发音完全不费气力,挠得人心里痒痒的。
以前跟姑娘们闹,我说我的理想是成为一个香艳的女人。这样的话也就只是随便说说,做一个香艳的女人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其实还有一句话我没说,我想成为一个像舒淇那样的女人。她涂厚重烟熏妆,眼神迷离,你会觉得她很性感。她素面朝天,扬着脸大笑,你会觉得她很纯真。她的身上有一种天真的妩媚,这种混合的气质相当令人心折。一半是女孩,一半是女人,想想就觉得很诱惑。
所以我才会喜欢她吧。因为知道永远也不可能像她一样。
说回电影。我不喜欢豪豪,一点也不。他任性、善妒、冲动、暴戾,他虽然爱她,却总是企图完全的占有。他的不安全感大概是缘于心中根植的那种他们来自两个不同世界的无力感,于是他总是检查他的皮包,为了一张打暴的电话卡对她神经质的咆哮。他能给她的太有限,所以就忍不住有毁灭的举动。虽然他们也曾经有过甜蜜的小时光,虽然她裹着浴巾扯掉他的耳机对他说热水器坏掉时的样子也一直在我眼前晃,可我就是不喜欢豪豪,一点也不。
当然喜欢捷哥,他代表的就是一种稳定和安全。他宠溺她,提醒她少喝酒,为她煮面,替她盖上毛巾被,带她出席任何场合。她把头静静的靠在他肩上,我的心里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舒服的感觉。
捷哥说,vicky,你现在最重要的是恢复平淡的生活。
今年如果有大雪,我也要去印一个头像。
5 ) 2001年寫的筆記
2001年的「千禧曼波」有一個副題「薔薇的名字」--朱天文為這電影寫的劇本(麥田出版,2001)開首就說:「薔薇的名字,這個名字是一個謎面」。解開謎面有五種方法,起點分別叫進行式、過去、現在、異想空間和未來式。「如果運氣好,我們可能會找到謎底。但也可能,我們走入一個解不了的謎境而迷失於其中。」
薔薇的名字叫Vicky。它/她在片中將謎的洋蔥一塊塊剝下,試圖指出謎底。它/她是一朵盛開的花,飽歷滄桑和年月,都不曾衰敗,遑論凋謝,因為朱天文在劇本開頭描繪了這麼一個形象:「2010年,Vicky,最in的穿戴。她毋需追趕時尚,她就是時尚。」
但我們一聽電影中的女聲旁白,稱Vicky為「她」,是否說薔薇已不復存在,旁白者終要進入人生的另一個階段?而劇本末端提到Vicky等待捷哥,「像讓她頓時,老了十歲」,那麼Vicky真的心老了嗎?她有否帶著那時的心境活下去?或者這朵薔薇真的能超渡至十年後,依然鮮豔欲滴?它/她是如何過那十年?
而在電影和劇本能肯定的,是眾多的二元對立。十年後回望十年前,三年後回望三年前,現在設下未來,當下追憶過去,劇本將現在設於2001,電影把2001定位為「十年前」。
Vicky和豪豪的對立,以及豪豪與捷哥的不同就更為明顯。Vicky在片中的時間多數與豪豪或捷哥一起,順序的表達方式將Vicky和豪豪沒有歡樂,只有麻木和吵鬧的關係於前,她和捷哥的相處於後,令觀眾容易的替捷哥加分,覺得他是成熟穩重的好男人,豪豪只有衝動和猜忌,接著自動建立中年和青年的對立解讀。
可是兩個男人和Vicky的關係,以及他們的為人,卻構成新的謎面。既然豪豪不信任和妒忌Vicky,他為甚麼要苦苦哀求Vicky回來?Vicky對豪豪的第一印象,跟她與他拉拉扯扯有關係嗎?捷哥對Vicky好,背後的誘因又是甚麼?
電影的另一個謎,是北海道的夕張。Vicky聽過竹內康的說話後,究竟有沒有到過夕張?朱天文在劇本註明,Vicky到夕張是「名字的異想空間」,電影的旁述也沒有配合畫面,一同說Vicky到過那小鎮,觀眾只能猜度,夕張曾留下她的足印,或是她逃避現實的幻想國。
從2001至2010,電影和劇本留下十年的空白;今天的謎境,是否會有人在未來釋疑?觀眾或許要等待候孝賢計劃的十年十部電影工程,以每年一部電影,填補今天的空白,和提出更多的問題。
6 ) 千禧曼波
侯导演将镜头对向了都市,他自己说比起拍过去的故事,当代题材要好拍得多。为了拍此片侯导演去酒吧呆了半年。舒淇毕竟年轻时玩过的,影片中举手投足很老练。
喜欢影片中雪景的段落。觉得雪天的人美而清爽,不像夏日里那般油腻,记起儿时许多下雪的清晨,“下雪了”父母的一声唤,比得上平日里千万次“起床了!”的催促,不再眷念温暖的被窝,爬起床来,让父母将厚厚的衣物层层套在我的身上,出门踏雪上学,公交车内氤氲着别样的暖味,呼出的暖气如云雾般凝绕不开,雪光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惊喜……
7 ) 蔷薇色
“世纪末”这个词常常出现在周围,即使现在已是21世纪的第六个年头。
我们怀念的是不知何去何从的放肆,在阳光下融化,在黑夜里生长。时间越是迫近,就越接近单纯的理想。
列侬说,让世界大同吧。这绝不是一句奥运口号。
Vicky也许就是那样想的:什么时候才能和小豪的世界合而为一?
她是一个很早就“出来玩”的女孩,在PUB里爱上小豪,如同爱上“一个天使的缺点”——内向,害羞,却不愿把目光挪开。从此她就逃不开了,无休无止的嫉妒、猜疑、伤害也不能使她彻底离开他。他们在五彩缤纷的小屋里做爱,但Vicky用力抱住的那个身体拒绝停止沉湎于毒品。他们争吵,厮打在一起。对彼此的依恋和各自严重的不安全感一点点摧毁着他们,让他们恐惧一旦停住便会粉身碎骨。
然后,Vicky遇到了捷哥,一个给她缓冲保护的男人。他为她做的只是“正常”,煮面给她吃,提醒她少喝酒,她睡着时他替她盖上毯子。所以,Vicky随着他的想念来到了日本,在大雪纷飞的东京街头等待他温暖的出现。
我爱这部影片荧光般的质地。寒冷是幻象,通透才是真实。朱天文在新世纪初用雪落无声的情怀写下这个少女的故事,是期待侯孝贤用一贯怀旧的影像去表达什么样的惆怅呢?
小津式的镜头又一次出现了。冬天的北海道小城,80岁的老婆婆和热气腾腾的食物。还有影片最后,夕张街道两旁的老电影海报。Vicky伤感的声音淡成了一碗清汤,配合着干净缓慢的镜头,像青春被洗尽铅华。
曾经蔷薇色的华丽,细看之下却是伤口。但记忆中只有穿过狭长甬道时的快乐,不知道踌躇,不知道后悔,十年后换作会心一笑。
8 ) 千禧曼波:全球化语境下的时间寓言
正如电影标题《千禧曼波》所指出的,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千禧年。影片开头,主人公Vicky正在夜景中沿着一条长长的通道/走廊行走。若有若无的音乐声中,她的画外音告诉我们她正在回忆十年以前,千禧年(2001)的时候。尽管这是一部2001年的电影,它却用如下方式采用了一种回忆的姿态:通过叙述“现在”而进入了未来。这种安排将另一个时间点带入了电影——“现在”,而这个“现在”恰好是真实时间序列中的“将来”。这正是侯孝贤/朱天文对时间的敏锐感受的体现。在这个意义上,Vicky行走于其中的通道就像是一个“时间隧道”,而这一昏暗通道的视觉形象引发的是如下问题: 这个隧道指向何方呢,是过去还是未来?
当Vicky和小豪一起生活时,他希望完全占有她。他是不工作的,他们有一阵靠Vicky在制服店上班的收入为生。尽管如此,他检查她的商店收据、电话卡余额,甚至她身上的味道。有一个场景是小豪把Vicky拖到床上闻她的身体,以此来确定她没有和其他男人发生关系。小豪的这一行为是一种“寻找”,但是是非常物化的一种。与此同时,Vicky也在寻找着什么。当她第一次从那两个台日混血兄弟哪儿听到北海道的小镇夕张——他们的故乡——她被她自己的想象所打动。她按照杰哥给她留的纸条去了日本,可是她并没有在那儿见到他。于是经过漫长的等待后,她最终去了夕张,而它仍然只是别人的故乡。在某种意义上,Vicky在寻找一种稳定的状态,或者说,她自己生活的根——一个她可以真正认同的精神故乡。尽管全球化正在减少可见的边界和差异,人们仍然需要一些东西来定义一个独特的社会/文化身份。Vicky曾经设定了一个时间期限,一旦她把存款全部花完,她就要离开小豪。这个关于时间的期限只不过说明她根小豪在一起的生活是不稳定的,因此她需要改变它,期限的存在是她对这种不稳定状态的妥协。
Vicky的画外音常常出现在电影中,告诉观众她对2001年发生的事的感受。值得注意的是,每当Vicky谈论她自己,她都用“她”而不是“我”。从始至终,她在旁白中保持着同样的语调,不激烈也不悲伤——观众甚至难以得到任何关于她的情绪的印象。这种第三人称叙述不仅拉开了“过去”和“现在”的距离,也将年轻的Vicky从2011年的Vicky身边拉开——她在观看她。看上去侯孝贤用这种方式又提了一个问题:两个Vicky是同一个人吗?从生物角度看她们当然是一个人,但是她们的社会/文化身份是同样的吗?电影暗示我们Vicky花了十年的时间去寻找她自己的身份/故乡(或者说,精神乌托邦)。这十年在电影中是被完全省略掉的,观众只知道在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之间有十年的距离。关于这一点,又有一个相关的问题应该被提出:2011年的Vicky在哪里?但我们是不知道答案的,我们也不知道在电影的第一个场景中她是走向何方。如果年轻Vicky对不稳定性的妥协是现代人生活的常态,我怀疑她能够从十年的找寻中获得什么。
最后,Vicky的精神故乡是日本,这是否和台湾的被殖民历史有关呢?本片似乎是有一个副标题的,“蔷薇的名字”,名字是对身份的最直接的体认。本土的侯孝贤和“外省人”的朱天文在世纪初年合作了这样一部关于时间、关于身份、关于时间中的身份的作品,意味深长。
李沁云,2005年11月写于圣路易
GET到了舒淇的美
当她走出被爱的焦虑 终于可以诚实而坦然地接受他人的暖意 但最想爱的人最能爱的年纪 还是过去了 爱里 没有两全
她走在桥上的开场,足够我回味好久。来到基隆特意想走过那座桥,才知道在13年的时候已经坍塌,回眸、抽烟、长发飘荡的瞬间已经成绝响,是不可复制的动人。你说豪豪就像雪人,太阳一出来就不见了,可你殊不知在我心中你也是这样的女孩。
这就是我极其不喜欢的那类电影,世纪末年轻人相互折磨的爱欲,伴随着毒品和滥交,让人看不到希望的放纵。侯导年轻时混过,与竹联帮也有来往,但我真心不愿认可这样的城市,他还是拍乡土题材的电影好。另,舒淇的独白也让我很讨厌,矫揉造作。高捷真帅。
实在没什么可说的
抽烟似乎成为了一种生命的标示,在异质的光线里,会吸烟的证明还有呼吸。在2001谈论2001,世纪之交刚到来却已成历史;而这历史的一刻“反反复复像咒語,像催眠”“跑不掉,又回來了”,已叙述的事情慢几拍由影像呈现,但又有些偏离,画面成了声音扭曲的影子,追在口述的不断重复的记忆后面,到底是在讲过去、讲现在还是在讲未来?人物陷入和时间一样的游离态,在走不出的夜色和室内里(几乎没有白天室外镜头,即便目光投向外部,也是狭窄的、窥视的、反射的;室内也从来没有通向外界的门,杰哥家的门从来都是监控录像里才看到的,与室内空间完全脱节),千禧人都是迷宫里的雪人,和面目在积雪上留下的痕迹一般模糊轻薄。电影街是一条可怕的街,现实与图像弥合了,现实就是图像,雪夜寂静,人都不见了。
Vicky开始觉得她需要到另一个世界,於是在一个苍白的日子里,她想要离开,离开小豪,离开这个岛屿的不安,她想要逃得远远的
这样的爱情让人窒息,舒淇演的不错
当侯孝贤需要用大量的废话来表达,朱天文沾上她不擅长的题材,这到底是谁替您们拍的我说
除了第一幕舒淇走长长的走廊一段还算可以,其他简直无一可取,让侯孝贤拍都市片,让朱天文写迷失在现代性中的年轻人的本子,这不只是差强人意了吧!?
那时舒淇好年轻,穿黑色的蕾丝内衣,风尘中透着童真的无邪,诱人如蔷薇盛放,不知那是否也是她的最好的时光。
该片从回忆开始,到回忆结束,构成回忆的一个过程,影像风格透露出迷蒙的瑰丽色彩,勾勒出的人物也弥漫着朦胧飘逸的味道。
这么压抑的侯孝贤还真是有点不习惯,不知道这片子没了舒淇会怎样⋯⋯颜色和音乐都很迷幻。不过很神奇的是,也没令人犯困
3.5,非常不侯孝贤的侯孝贤作品,少了之前的那种传统特色,多了现代性,当然故事也是个现代的悲伤又沉沦的爱情故事,vicky和豪豪之间的纠结拧巴以及和捷哥的那种朦胧暧昧,她爱与爱她的人都离她而去,蛮惨的。ps:还有那总结一般出现的故意造成时空错觉的画外音。以及,舒淇是真的美啊。
有时候爱情徒有虚名,但我其实多么喜欢这种顽固的独占欲、歇斯底里神经质的怀疑、别扭的争吵啊,感觉青春里使不完的力气都用来谈这场忍无可忍的恋爱了。街头的旧海报、清汤拉面这种安稳的爱情,总觉得已经不是爱情而是一种需要了呢。不像电影,反而像是少年信手涂鸦写下的牢骚字句,倒也情真意切。
mambo,一種曼波樂曲,緣於古巴的黑人音樂。電影節奏不緊不慢。似乎嗑藥,酗酒,做愛,猜疑,嫉妒,自私在侯孝賢眼中都自然的很。當愛情進入生活,就會被生活的沈重壓的支離破碎。當做愛也會感到難過的時候,能做的就是離開和狠狠的遺忘。再凌厲持久的愛,也不過如此。
即使运动、凌乱的镜头反复出现,侯孝贤仍然是侯孝贤,不会化做王家卫的分身。该片的凌乱不等同于必须附带保质期的爱情,两者不发生在同一时空。日本的雪和香港的夜也不能相容。
尤其是开头几场,镜头和用光都极压抑,或者是想表达千禧的焦躁和不安吧。在随后的故事里,这种压抑的情绪反而更加纠结和让人不舒服,额,还是第一部不那么喜欢的侯孝贤。
竹内康说夕张的冬天很冷,零下三十几度,她想那是雪人的故乡吧,雪人最后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融化不见了。有一次她跟豪豪做爱,她觉得他就会像雪人一样,在太阳升起的时候,消失不见。非常悲伤的做爱过程,其实在多年以后她还记得。这都是她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候是2001年。那年夕张大雪。
1.侯孝贤作品序列明显以[海上花]作为中后期的分界点,本片则进一步标志着他在主题与风格上的彻底转型,前中期的乡土回忆与家国历史至此裂变为现代化大都市中人际情感的暧昧疏离,你甚至可以说侯导有一点“王家卫化”了。2.形式上仍以长镜头为主,节奏也时而依旧静缓,但远景换成中近景,固定长镜变为游移的运动长镜,深焦镜头演进为浅景深镜头,工整的封闭式构图被看似随意的开放式构图取代。3.小景别中仅有人物清晰可辨,前后景往往虚焦模糊,配合霓虹灯式色彩美学,营造出一种既贴近人物身体、又疏离缥缈的朦胧气息。4.大量的门框/窗框分隔画面,拟窥视视点。5.汽车出隧道前的迷离光影令我兀自忆及[堕落天使]。6.杜笃之的录音极佳(获戛纳技术大奖),窗外的火车疾驰声熟悉而迷醉。7.门前的摄像头画面。8.夕张的大雪与电影海报。(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