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草稿
对这个事件很好奇,把《斯诺登》和《第四公民》看完了还怕有遗漏,又查阅了相关资料,才敢来写观后感。
1.《斯诺登》和《第四公民》的区别:
1.1叙事重点
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斯诺登》作为现实题材的的改编电影,对斯诺登的成年、工作、恋爱生活进行了更艺术化的描写,大概介于3-8年的时间跨度内。能够展现更广阔是视角、更丰富的情感铺垫和容易被接受的行为动机,但是真实性相较而言就稍弱一些;
《第四公民》则以纪录片的方式,更真实的记录了泄密前的准备、过程中斯诺登与记者面对面的沟通、主动曝光个人信息后天翻地覆的生活,时间跨度大概在事发前的10天到事后的1-2年。电影基本以80%酒店小房间对话+10%黑白字幕+5%空镜头+5%事后群像构成,手持摄像机时常对不上焦、各种晃动,从观影体验上来说真的跟看盗版光盘似的,至少盗版光盘还会有电影配乐。。。但是如果关注事件本身的前因后果,则此纪录片应该为最完美反映当下斯诺登本人的想法一个作品,甚至超过其他书籍。
建议先观看《斯诺登》,有个相对全面的感受,如果有进一步了解事件的欲望可以再去看《第四公民》作为信息的补充。
1.2行为动机
《斯诺登》,为了照顾观众观影体验,同时让斯诺登更丰满,选择以爱情为叙事线,以患得患失为切入口,以“深爱的人被侵犯”为直接行为动机,最终用小爱之名推进了“大义”之事;
《第四公民》中斯诺登对自己的行为动机解释主要为“公权和私权的对坑与平衡”思考后的结果,他认为NSA在使用这些技术能力的时候已经极大超过了“对抗恐怖主义的原本宗旨,出现了未经审核未经授权便可以开展对无公共安全威胁的群众进行监视监听的行为,出现用以打压他国竞争对手,获得政治及经济优势的行为。
让我惊叹的是他在面对时
斯诺登在《第四公民》里的展现了非常稀有的理想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他极力避免其英雄主义行为可能会对群众关于事件注意力的分散,反倒加深了其个人英雄主要)对普通观众来说似乎有点过于圣人化了,进而变得难以感同身受,所以《斯诺登》中的处理方式可能容易引起情感共鸣;
2.斯诺登的行为结果
其实理性来看,只要人类可用的资源依然有限,且国家的概念存续,则国家间的竞争显然不可避免,
参考历史,集权(或者披上民主外衣的集权)显然有更大的政策延续性、国民动员能力
去创造竞争力更强的国家
3.斯诺登是否是英雄
忽略掉十分的单纯和过于理想主义,相信
假如斯诺登是站在全人类的角度考虑——圣人,但事实是
站在他的立场来看,最后一步可能会伤害其国家的利益
2 ) 影评+全剧情介绍
影片拍摄的还可以,把棱镜事件的始末都讲述了一遍给我们听,剧情也紧凑,无尿点。影片最后向我们提出了斯诺登究竟是英雄还是叛徒的疑问,令人深思,期待有一天可以看到中国版的斯诺登站出来。
剧情讲的是主角是一个精通计算机编程的人,所以在他因伤退伍后,加入了中情局,并很快通过了那里的考核,在里面被安排从事情报工作,他的任务是监听全世界的网络,找出对美国有威胁的人。
他在里面第一次看到了原来中情局原来可以无视所有权限,任意的查看一个人所有私人信息和生活的,甚至连别人笔记本电脑的摄像头也可以随时调用,之后在日内瓦行动时,他的上级甚至还让他栽赃陷害一个可能对美国有威胁的银行家,主角终于看清了他们的嘴脸,便从中情局辞职了。
此外主角私底下还认识了一个女友,他们生活在了一起,很快奥巴马上台了,他承诺中情局不能再随意的获取美国公民情报,这番言论又重燃了主角回中情局的想法,所以利用了里面赏识自己的管理的关系,被调派去了日本的一个公司参加工作,主角便和女友一起去了日本。
工作内容明面上是做某公司的解决方案顾问,但其实是中情局安排主角过来是为了日本一旦发生反美活动,就立刻采用全国断电断网等必要手段反制,主角在这里工作时,还自己开发了一套叫史诗避难所的数据备份系统。
之后女友因为主角整天忙于工作,没有理她,所以抛弃了主角,自己回美国的娘家住了,主角知道后,把在日本的工作辞了,回美国找了女友,决定再次退隐,好好的和女友生活。
很快中情局的上层又来找到了主角,和主角说他很看中主角的能力和那套备份系统,并说现在中国对美国的数据攻击越来越频繁,非常需要主角去夏威夷的中心帮忙,正好主角因为得了病,需要去南边温暖气候区疗养,所以女友也同意和主角一起前往夏威夷了。
在夏威夷的情报中心这边,上级决定把主角之前做出来的备份系统全面升级,让它变成一个更先进的情报系统,命名为心跳计划,同时主角也在工作中发现了中情局还是在搜集全美公民的各种私人信息,并且经常利用可能不准确的情报对中东的居民区狂轰滥炸,他的上级对他的不满也开始有所戒备,因此他决定把全部机密文件都偷出来公布媒体,以此来告诉公众他们信任的政府在背后的所作所为。
他利用微小u盘成功的把资料全部复制粘贴后,把它藏进了魔方里,过安检时趁机把魔法给警卫玩,所以那个魔方没被过安检,因此主角成功的把机密资料全部带了出来。
最后他来到了香港,在这里把全部机密资料的内容和自己的经历曝光给了媒体,最终引起了轩然大波,他本人也被美国全球通缉并吊销了护照,所以他只能从香港逃到了俄罗斯,之后他的女友也来俄罗斯和他一起生活了,影片结束。
在剧情介绍部分,我个人如果有理解错误的地方欢迎各位友邻在评论区指正!
3 ) 斯诺登定义为勇者!PS:香港的核心价值成亮点
简单介绍本片的导演奥利弗·斯通,他是出名的爱国者,导演了多部经典的政治片,如《刺杀肯尼迪》《尼克松》《华尔街》等。但由于题材太过敏感,美国主流电影制片都不投资,一波三折下虽然能够在美国上映,但票房简直扑街,所以,我对此片更期待了!
好了,回归本片,电影改编至英国《卫报》(Guardian)记者卢克·哈丁(Luke Harding)出版的的《斯诺登档案:世界头号通缉犯的内幕故事》以及斯诺登在俄罗斯的律师Anatoly Kucherena所写的《章鱼的时间》(Time Of The Octopus):由于腿部受伤离开军队,22岁的斯诺登便加入了CIA美国中央情报局。25岁时,他又转入NSA美国国家安全局成为数据承包的情报专家。30岁入境香港曝光了棱镜事件,(说起菱镜事件,深入可以百度,从侧面带过的电影分别有《碟中谍5》以及《谍影重重5》)披露了NSA通过各大科技公司监控全世界人民的私人通讯信息。从此斯诺登成为了美国全球通缉犯,踏上逃亡之路。
接下来我想谈谈应该如何理解“斯诺登”这三个字呢?三年前,斯诺登的名字传遍了大街小巷,震惊世界!因为他狠狠地打脸标榜尊重私隐以及自由民主的国度,斯诺登本人的祖国——美国!国内好多人对此打上了“爱国者”、“叛徒”、“英雄”或“异见者”等,但我观看后觉得这些称呼都不够全面,最后我认为"勇者”比较适合。因为在不同角度,有不同的认为,如“叛徒”吧,在政府角度,斯诺登是不折不扣的叛徒了,在“爱国者”层面嘛,我认为斯诺登是真爱国,因为他见不到现有政府违背法律,去蚕食他们的百姓的价值观,奋不顾身地捍卫一个民族的价值观,一个国家的法律,这是活脱脱的爱国行为了。但为什么我说“勇者”比较好呢,因为无论你从何层面谈他,你不得不承认他具有非凡的勇气,对吧?
再度回到电影里,最令我深刻印象大概是斯诺登计划公布美国机密的前,邀请同事去观看美国收录普通人的信息数量,出乎意料,一直被美国主流意识的敌对国,如俄罗斯、中国等,次数虽多但远少于本土的民众,记得当时那幕,同事们都惊讶不已,连我也被带入了这个氛围,BTW,饰演主角的约瑟夫·高登-莱维特 演技好棒!
话回到现实,个人不认为斯诺登的存在能够阻隔黑客网络战争的势头,而且分分钟由于这一内幕被曝光,更加促使强国加快信息武装化呢!其实,更深层地说吧,这电影意义更在于让黑客政府化,网络战争化,原本虚无不实际的话题,让民众意识得更实在了。接下来,我要谈谈自己的感悟——21世纪前半页,很有可能我们中国能踏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民族复兴的梦想可以说史无前例地清晰可见了。所以,很有可能,21世纪的多数问题都是中美间的问题。举例,如16年1月的帝吧出征faceook事件吧(又名表情大战,百度可搜)表面是我国80、90甚至00后翻墙到facebook反击台du的行动,实际上就是中美在网络争夺话语权的一次战斗。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上不了facebook,外国对中国的偏见历史悠久,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主导了压倒性的网络话语权,所以很容易能搜到我国负面的新闻。或许我们政府本着稳定的目的,我们无法上facebook以及推特吧。这是不自信的表现,必须承认,侧面说明我们网络话语权不够强大。但是,随着中国不断富强,很多人已经有条件出国留学,最起码的是我身边的朋友出国了,虽然都有赞叹以及羡慕他国的,但都因为出了国,意识到自己国家的不足而变得更爱自己祖国了。当然,还有发现了憧憬的国外原来没有想象中好后,变得更爱国了。在国内外,人们都认为中国是全球最大局内网,但是想深一层,在我看来,外国不也是最大局内网吗?因为他们垄断了话语权啊。兼听则明,且facebook的ceo一直努力修改,希望能够达标中国政府的要求,进入中国市场。在全球化的如今世界,中国哪有可能肯再次闭关锁国呢?当外国想入中国市场,分分这块偌大的蛋糕,世界的话语权是不是会变得更客观些,故意抹黑中国的消息以及故意隐藏赞颂中国的消息的行为会否减少呢?
最后我要点点题,香港的核心价值成亮点!斯诺登没有选错地址逃跑啊,香港一直说自己的核心价值是司法独立,言论自由。影片也提到香港与美国间有引渡条例,但是香港政府拒绝抓捕斯诺登,变相助力他逃过美国政府的捉拿,这不正正说明香港力挺自己的自由吗?哈哈哈!
4 ) 电影一般,真事惊人。斯诺登精神应该被铭记。
斯诺登事件至今被人提起仍是惊人。它揭示了一个令人惊惧的真相:我们无时无刻无地的被置身在一双双眼睛下。无法想象!我们好像生活在一个镜像的世界里,在镜像外面一群人看着我们,我们浑然不知的进行着自以为安全隐秘的事情。 无论何人,想到这个真相都后怕,而斯诺登让我们认识了这个真相。
毫无疑问,斯诺登是一个悲天悯人的勇士。
电影改编真人传记主要是真实为看点。目的是给人们一个历史的真实呈现。基于这一点,《斯诺登》是及格的。但是看完电影,总有这样的感觉:全片平铺直叙,有点平淡。
这也是传记电影容易犯的通病。
来说一说本片。
本片以斯诺登在香港揭发棱镜门为切入点,通过人物采访、对话、回忆对斯诺登的军旅、爱情、情报工作进行插入式、倒叙式的讲述,主要集中斯诺登在棱镜门事件前的生活经历和情感变化,展示了是什么让他下决心揭发的动因和揭发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在给人们还原这一事件的同时,塑造了果断,内向,敏感,勇敢的斯诺登形象,并让世界人们认识到真实的安全和自由需要被保护。
一,以揭发事件为切入点,插入式的倒叙叙事。流畅自然。
以斯诺登和记者的采访对话和他的回忆来倒叙插入叙事,将斯诺登的生平巧妙的连接,不突兀,不生硬。
二,影片高超的摄像技术,影像表达人物内心情感。
第一张图使用镜像拍摄和长焦摄像,倾斜构图,镜像代表虚幻突出斯诺登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虚化人物和倾斜构图突出紧张。
第二张图使用了正面打柔光的拍摄,估计是全片最温暖的人物照片啦。突出斯诺登离开这个监视世界的地方的愉快。
第三张是全片唯一的一处剪影拍摄。我觉得是呈现斯诺登对走出大门的未来的不安和不确定。
三,通过斯诺登的独白和视角呈现对监视的的危害进行深入的剖析。
四,新闻、采访、纪录片加真人客串的叙事形式,全面,客观的展现事件,表达思想。
五,影片对斯诺登人物的塑造也是客观真实的,通过他和女友生活方面的表现。
其中有一个关于上传邮件的两人的争吵很精彩,有小放大,延伸出人的生活的安全问题。
放囧夫图
本人
5 ) 世界怎么可能那么美好,只是你选择忽略那些恶
就像大多数人总是只能看到一个国家好的一面一样,其实每个国家都有一些平常人看不到的恶。
当你看新闻又说国家富强了,国家科技发展了。可是暗地里却有很多你看不到的恶,有些是和每个人相关的,有些是和一部分人相关的,但这些恶都需要你自己主动去了解和发现才能有所知晓。
有关部分又宣传给人民做了好事,实事。同时,又有另外的有关部门做了你不知道的恶,比如损害了人民的财产,侵犯了人民的权利等。只是这些事情影响范围小,整个信息流动不到你的视野或者世界中。
互联网最大的好处就是信息的传播是即使而又广泛的。而随着政府权力的介入,这个信息大网逐渐变得小了,信息流动范围也小了,流动速度也慢了。
在这个全球的大网中,部分国家和地区张开一张网,把他们的公民笼罩在这个网中不能外视。刚开始人民会有一些反抗的声音在,但渐渐在人民已经习惯了这张地区之网。
就像很多人选择性的忽视很多恶一样,他们或许知道权利机构做的一些坏事,只是选择视而不见,选择相信美好的东西。
看这部剧比较让人激动的是最后的部分,斯诺登被美国通缉,部分国家为他辟护,为了世界大众每个人的基本权利而发声,不由让人感慨万千。
这个世界不总是美好的,总有一部分像斯诺登这样的人在努力唤醒人民心中对基本人权的捍卫。世界怎么可能总是美好,但也请不要选择忽视那些恶。
6 ) 我们为自己的后代留下什么
因为一篇影评去看了这部片子。说实话,之前对于斯诺登,只是通过新闻,叛国,间谍,逃亡,云云。大多数人,其实都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像别人说的,他背叛了自己的国家,谁还敢用他?叛国,已经和这个名字划下等号。我此前,一度也这样以为。原谅我。然后,今天看了片子,确实有了另一番想法。影评用哥白尼去比喻他,纵火者,有点夸张,其实也不夸张。电影里,斯诺登说,从前,人与人的交流,通过网络,是平等的,即使你是教授,我是学生,各抒己见。但后来,一切都变了。我说的话,你说的话,都要思虑再三,因为我们说的话都会被监控!都会被看到!都会被搜索!这还是美国!一个号称世界最民主的国家!如此下去,他们所一直捍卫的价值将荡然无存。所以,他选择反叛。他说,我现在不会不安,因为我无须再担心未来。这或许是乐观的判断,但他已经尽他所能。其实,我甚至无法理解,这样的人为何真的会出现。然而他的确出现了,还真的干了,犹如盗火者。如影评所说的,在我们大多数人只关系自己一日三餐的时候,在大多人只八卦明星的时候,还有人,关系着人类的命运和明天。鲁迅先生说,这是中国人的脊梁,我说,这是人类的脊梁。放弃高薪厚禄,放弃家庭,放弃爱人,放弃生活,只为一个理想。试问谁人能做到。凡人如我,只会为后代创造所谓物质条件,其实,这真的重要吗?!我们要为他们留下什么?我觉得应该是理念,是信仰,是他可以为之奋斗的目标。
7 ) 斯诺登说了什么
在我每一天工作的早上,我会先设置一个定时备份系统,叫做Epic Shelter。如果有任何紧急情况,比如恐怖分子炸平了在中东的大使馆或者NSA部门的话,这个安全程序能保证我们不会失去任何数据。但是当有访客来的时候,我就得把这些都放到一边了。NSA想通过展示我们的能力让日本人印象深刻,他们喜欢无人机传回的图像,他们知道我们想让他们帮助我们监视日本公民时他们不太高兴,他们说这是违法的。反正无论怎样我们还是监视了整个国家,这一切还没有结束,当我们浏览他们的系统的时候,我们控制到了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从小项目开始,比如发电厂、大坝和医院。我们的目的是,如果日本有一天不再是我们的同盟了,那整个日本就会停电。而这不仅仅发生在日本,我们还会在墨西哥安装恶意软件,德国、巴西、澳大利亚。我能理解在中国安装这些,或者俄罗斯和伊朗,委内瑞拉什么的。但是在澳大利亚装就有点想不通了。我们也被强制拥护那些世界领导和工业大佬,跟踪那些丑陋的交易,性丑闻,还有外交照会,让美国在G8谈判中得到好处,或者逼迫巴西的石油工厂,或者帮助那些第三世界不被支持的领导者上位。最终,事实就是,无论这有多不公平,这根本不是与恐怖主义有关的事,恐怖主义只是借口。这是关于经济和社会的控制,而你唯一在保护的就是霸主地位的政府。
-------------------------------------------------------------------------
看了这个才知道美国可以让整个日本瞬间全国停电。。霸权的很腻害
8 ) 理想主义者
伟大的政治类电影导演奥利弗-斯通几十年如一日,不断为我们揭示大洋彼岸这个国家的另一面,如同一只啄木鸟在不断寻找硕大树干里面的虫子,其实这位老爷子能够不断有新作品,对这个国家来讲也是一位奇迹,或者说这个国家包容了他的存在,起到一个政治“啄木鸟”的作用。
这部电影剧情设计中规中矩,节奏紧凑,让主角既讲故事,也演义了情感线,形象能够丰富。这部电影从艺术角度来点评的意义不大,主要还是表现了斯诺顿的理想主义价值观,他幻想着,也努力着能扼制住美国政府强大的权力,防止蔓延到每家每户的卧室内,但政府权力的野蛮生长己成方向,尤其是目前科技的发展,数字化工具的普遍运用。从其最后的归宿,他也是依靠了另一个更强势的政府来保护自己。 影片最后情节,还有一丝安慰,他的女朋友能够与他团聚,并共同生活。
在香港看这部片子感觉有点魔幻,经常去的美丽华就是国际间谍们的藏身之所。回过头来,日后香港政府不顾美国施压放走了斯诺登,也不枉他当初选择先到香港避难,香港终于没有辜负他。
毫无防备毫无防备毫无防备 囧瑟夫和Quinto就这么站台上了 世界首映棒哭 ZQ演的Glenn Greenwald发起飙来好担心下一秒就要用念力劈开我头颅 #斯诺登#
【剧透】…………………………尾声时,采访后半段真身出现时,我真的一身鸡皮疙瘩。除此之外,印象最深的镜头,是他成功绕过了安检,往外一步步走,阳光一点点照亮整张脸那里。
和我们同辈的老导演奥利佛斯通(46年生),保持了他自《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高峰期创造的的一贯作派,尖锐、写实、批判、工整,看得过瘾啊!
本子烂,好不容易出现一个活着的当代英雄,还帅,拍成这样。小囧已经很认真了但是演出来依然一脸弱智,女友也弱智!主要是全片没有剧情发展,除了跟女友的韩剧剧情,主线就是突然有一天发现有人围观女友,一个不爽有一天拷了文件就逃了,完全没有内心戏的发展,而且他烤文件吧竟然不用command line!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
中国应该上映啊,才能体现资本主义的狡诈和黑暗嘛!
“我以为奥巴马会好些,我错了,都一样”“日本方面拒绝了我们监控他们的国民,说这是违法的,但我们还是监控了他们整个国家,一旦发现他们不再是盟友,马上可以让他们全国断电”为什么斯诺登曝出这么多,希拉里邮件曝出这么多,还是很多人觉得美国好呢,大概是宁吃屎味巧克力,不吃巧克力味屎。
资深爱国者、极客、害羞的男孩,斯诺登的每一个侧面说起来都挺有意思的,但被电影用最土最了无生机的方式粗浅表现。可惜了囧瑟夫,在模仿口音和细节动作上花费的苦心有目共睹,但无奈整个电影就是一场落伍的灾难。
一个29岁单薄的苍白的身体 装着比所有超级英雄加起来都大的勇气
有条短评什么鬼,神他妈“POI就是建立在棱镜事件的灵感上拍”,POI是2011年播出的,棱镜事件2013年才曝光。明明是正儿八经的预言了棱镜事件的神剧,怎么就变成借鉴了:D 还喷别人智商exm???
tiff首映 囧瑟夫口音学的还是很神似 强烈建议看前先补citizen four
整部电影最震撼的地方就是 it's fucking real.
在LA出差,赶上ArcLight放,这样的故事能在影院看到,滚屏完了后面还有40分钟采访,全体鼓掌10余次,整个3小时10分钟的观影体验特别嗨。囧瑟夫依旧会演,Arrialexa65拍摄,4k放也给观影体验增色不少。
作为电影本身并不出彩,中规中矩的传记片,整个叙事结构很松散,从参军到CIA到NSA到最后揭发,想要面面俱到概括整个人生经历,却显得没有重点,看公映的首场,现场连线Snowden,感觉他本人还比囧囧要更出彩。多一星给电影最后的出镜。想要深入了解Snowden对这个事情的价值观念还是要去看Citizenfour!
71/100 这部电影长时间面临美国无人发行的境遇,但它终于还是大规模在本土上映,它的意义在于给了弱势的一方一个辩解的机会,不至于被强大的权力一方完全吞噬。从电影本身角度来看,从导演到演员不是用力过猛就是心不在焉,制作仓促,权当有不能说的苦衷吧。
3.5 可以看做是《第四公民》的前传,平铺直叙。作为故事发生没多久就拍出来的传记片,也只能是这种叙事和改动幅度了吧,斯通也没太多发挥余地,个人认为和纪录片重叠的那些就不必了,不如拍更多他在政治立场上的转变。没想到一切的起因是他发现女友被监视--有点意外但也让这个人瞬间鲜活起来
很感人,最后真人出现的时候,真的很想鼓掌!希望俄罗斯可以继续保护他~
hero。斯诺登真人真是比囧瑟夫还帅……
真是对斯诺登肃然起敬,而且本人比小囧要帅!看完后我把笔记本的摄像头封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