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收官,我目前看过的所有情景喜剧收官之最。
所有经典角色齐聚一堂对四人组进行“证人控诉秀”,猛然想起原来这四个我们熟悉得不得了的纽约快活人干过这么多缺德事。他们的故事比普通人来得戏剧,但是他们的性格就像普通人的映射,重视朋友,享受生活,偶尔遵守社会公德偶尔不遵守,某些事自以为是,某些事冷漠无情,大多数事弄巧成拙。
本来会遗憾最后两季一直处于人物不变,巧思依旧的样子,终归会期待一些波澜。后来才意识这剧就该一成不变的样子。A show about nothing的核心就是对生活的mocking,是人们幻想对无可奈何的现实进行一些稀奇古怪的逃避。
一般来讲角色之间的火花和羁绊推动剧集的发展,宋飞正传四人组的设定都足够独立,一个长不大的脱口秀喜剧演员,一个看了九季还是觉得loser的秃子,一个职场情场频频失败好像看淡又屡屡失控的白领,还有一个纽约传奇cosmo kramer。他们四人和生活擦出的火花是幽默的,难得的。是很多人在庸庸碌碌后想体验的。
将Jerry Seinfeld本人深知的脱口秀精气神保留在情景剧集中,原汁原味很好,确实不需要太多改变和成长。
话虽如此,虽然我不会想Jerry和Newman握手言和,但是还是得承认我对Jerry和Elaine之间的情愫有期待,飞机下降时Elaine差点宣之于口的那句话,前几季Jerry对听不到的Elaine随口的求婚,法庭前媒体的八卦,都让人对宋飞正传会不会在最后时刻来个重大发表浮想联翩,但是就像生活中会有很多想法一闪而过而疾疾无终,不会真的像friends,tbbt,himym那样美好。依旧是四个九年一如既往紧密联系的朋友坐在狱中,进行着和往常一样关于第二颗扣子的沟通,交流,对话。然后以一场许久不见的狱中Seinfeld show 结束。
1. Nothing changes.
我突然想到那种新年之际会看到的那种朋友圈——老的照片⬅️202X/202X+1➡️今年的照片。大部分人都会对自己一年里发生的改变感到自豪,而宋飞传则一成不变了九年:它没有主线剧情(除第四季);主角间完全没有分分合合,人际关系稳如老狗;人物完全没有成长,幼稚得刚刚好。一般的喜剧,主线、人际、成长三要素是它们的杀手锏,当剧集稍显疲软时,编剧摆一个或多个三要素上来,它又能雄起了。而宋飞传奋力抵抗这三要素,它纯粹地利用生活中的琐事进行神展开,“水”了180集。
2. Nothing is touching nobody.
一般来说一个优秀的喜剧,逗你笑了20集后,就会让你感动到哭2分钟,然后在抖个包袱让你笑回来。这种笑中带泪的效果,既是喜剧编剧们的至高追求,也是喜剧观众们梦寐以求的高潮。宋飞传反对这种高潮,它只用荒诞包装平凡庸俗的日常,赢得完全的笑声,没有尝试过去营造哪怕一秒钟的感动。
3. Nobody is innocent.
大结局是另一种反高潮。我估计当年的美国人从收看倒数第二集温馨的“宋飞编年史”,到某个时候得知大结局有足足50分钟,到剧情发展到登上私人飞机时,这一段时间期待值一定是越拉越高的。
然后居然演了一段仿《局外人》。
在剧终之际,编剧带着4位主角上被告席,审判他们这么多年以来所做的无心之失或确实缺德之事。这段演出不再爆笑,反而让观众真的有那么一丢丢的不安,因为每一个经典的笑料,原来回过头来看都挺下地狱的。
社会共识和司法体系始终牢牢地占据着上风,最终4位主角被判有罪。然而回到拘留所后,他们又开始了经典的无关紧要的闲聊。最后,Seinfeld在牢里表演脱口秀,全剧终。所以,各位看官,缺德就缺德吧,世界就是这么荒谬,缺德就是这么搞笑,没有什么是有意义的。
这不是一个好笑的结局,但这对宋飞传来说是一个完美的结局。看完了结局,我才意识到,宋飞传的主题原来是这么贴合《局外人》,“存在主义喜剧”这样的称号没有一丝偏颇和夸大。
Greatest sitcom of all time.
他说,解构主义不是情景喜剧。他的意思是,我的哲学——我的——不是情景喜剧;但他同时意味着,现实不是情景喜剧,因为解构在最好情况下,是一种描述。当然,我们忘记问他,描述什么?是说现实是被描述的对象?对象——多么怀旧的一个词语!我们选择不去追问;当然,现在我们也永远失去这样的机会了。我们假设,我们伪装——我在伪装——现实与情景喜剧的问题可以不被提及。毕竟,现实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生命意志的场所。
但纽约人说,去你的哲学吧!大都会不相信哲学——也不相信哲学家。他说,我们不需要苏格拉底;我们需要Jerry Seinfeld。我们需要Seinfeld;他的日常生活是我们存在的场所(field of Sein)。在这里,我们是否能察觉某种巴黎与纽约的距离?
巴黎与纽约,地图上的两个点,所占领的土地分别被称作旧世界与新世界。或者说,世界与世界的幽灵。每一个纽约人,在躲闪的目光中,在彼此暗号口令的爱抚中,在拒绝言说的吻中,都在轻声呢喃:“巴黎,巴黎”。纽约人与世界公民的等式,实际上意味着纽约与巴黎的等式。纽约人不去北京,不去莫斯科,也不去布宜诺斯艾利斯,当然也不会去弗莱堡;这不被包括在他存在的必然性中。纽约人去巴黎;而托斯卡尼郊野的度假是纽约人与世界之间的唯一中介。除此以外,纽约并不在世界的中心,而恰恰是在世界的边缘,在世界性被倾空的深渊边上。甚至连美国都无法容忍纽约了——美国亟需一场审判,一场对纽约的世纪审判。
从根本上,纽约是缺失了世界性的。纽约没有土壤,也没有知识。纽约不接受割礼——纽约人不流血。这样的一种纽约就是世界最终的完成状态——哈莱姆文艺复兴,“桥之战”,或者“知识是第五元素”的纽约是另一种纽约,一种反-纽约的复仇亡灵——纽约完成了那从莫斯科回荡到巴黎的关于历史终结的呓语。但这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位 莫斯科-巴黎 人——通过世界,从非世界的一侧转到另一侧——却判断历史的终结并不在东岸,而是在洛杉矶?洛杉矶与纽约的距离该如何决定?
但这不是我今天所要考虑的。准确来说,我需要考虑的是一种非纽约的生活,一种尚未被淹没的可能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从未去过纽约。可是纽约是这样一种地点:它不需要移动。纽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事物存在的状态。而这意味着,纽约并不是诸大都会中的一座,而恰恰是一种渗透了都市的流体;我们生活在纽约的流动中,我们的皮肤正在适应纽约的压强。
世界正在纽约化;而这意味着,世界越来越不像世界了。世界性的餐厅是“兰心馆”“Luna Blu”或者“El Toro Loco”,或者是有它们聚集的街区;而一家叫做“Restaurant”的餐厅显然已经完全褫夺了世界。世界在当中消失了。如果纽约人进入任何一家不是“Restaurant”的餐厅,那那家餐厅一定是一种幽默,是一种笑话,而餐厅们也必定是要拒绝纽约人的进入的。在餐厅们的玻璃门上用隐形墨水写着:纽约人不得入内,因为我们是中国餐厅,或者我们是意大利人,或者我们是巴基斯坦人,或者我们是N-az-i。在世界的餐厅中,愉快的用餐体验不属于纽约人。
可这毕竟只是情景喜剧。而像他所说的那样:情景喜剧不是解构主义。他的意思是,情景喜剧不是现实。可是纽约也不是现实;纽约不是我的现实。我的现实从村庄迁移到了小城市,又从小城市迁移到了另一个更加小的城市。我在安纳波利斯——原谅我,我不能提其它的地点,那些秘密对我太珍贵了——的生活是完全的反纽约的。我的意思是,我阅读,我思考。但纽约是现代人的宿命;而我们就要被丢进去了。我似乎还没有准备好。有时候,恐惧攫住我的心脏,而我只想死去。或者堪堪活着。我重复地念着,纽约,纽约,希望这咒语能抚平恐惧。当我重复得久了,纽约这两个字,这两个发音竟然都陌生起来。连带着看着它的我自己也陌生起来。我就意识到,纽约早已经来了,它就藏在衣柜里,它的引力将整个房间都拉扯成了克里特岛的迷宫。而人类所能做的就是经受它;我们不知道阿里阿德涅会不会来。也可能她正在荒岛,早已经死了。但这并不是现代人所害怕的:我们害怕的似乎是,如果阿里阿德涅真来了,谁又能成为忒修斯呢?
终于看完了,看的时候就一直在想,很多人都在比较宋飞和老友记,我其实觉得没有什么比头,两部剧完全是不同的方向,但如果单说喜剧,我觉得宋飞真的太绝妙了。老友记一直在以喜剧的方式构建某种美式价值观,但宋飞就是一群才华横溢且愤世嫉俗的虚无喜剧人想要"毁掉"一切,不想去塑造任何价值,a show about nothing,不表达,仅呈现,包括对社会制度的批判,对于情感的虚无,剧中人不断地在换男女朋友,没有一个真的有感情,最稳定的也只是随时可以说分手的puddy。几位主角之间其实都有着很深的友情,就算爱着对方,也几乎从不表露,就算开心,拥抱还是免了吧,就算求婚,我也要在你听不见的时候说,如果真的要表达我的爱,那么还是等到死再说吧。另外很多细节也都好喜欢,真的看得出花了很多心思,有一集时间倒叙,给我一种哲学+物理学的思考,原来时间是不是线性的其实无所谓。还有一集客厅演播室,普通的生活场景,换一个空间,竟可以构建出如此强大的喜感。还有最后一集,整个剧好像都升华了,这完全就是对于“大众对喜剧审判”的审判,荒诞至极,喜剧因为冷漠罪入狱,不禁让人想起一些荒诞的年代,既荒诞又是真实地在发生,这一集好像听到了这群喜剧人的呐喊:怎么样,这是不是就是你们想看到的下场,但我们就算在牢里也要继续嘲讽,继续无所谓地活着。
宋飞初识 Kramer 说的一句: We are neighbors. What’s mine is yours. 给Kramer 日后使劲折腾宋的房子埋下了伏笔。
另外,最后一集太好看了!几季以来的代表性人物聚到一起,一起回顾四人组的种种奇葩事,荒诞而又搞笑,最后四人入狱,我却不觉得心酸,因为他们一直都在一起,多幸福啊,一直都是彼此的陪伴。
真希望宋飞最后能和 Elaine在一起,想起了有一集宋飞迷糊的时候单膝下跪向她求婚,清醒时拒绝的惋惜。还有最后一集,以为飞机失事时,Elaine 对送坦白: Jerry, I have always... 最后,在庭审的时候,宋问她你当时想说什么,Elaine 回来说: I have alway loved U United Airlines 我猜她是想说 I have always loved you 吧 觉得已经无济于事了,她是爱的,但是已经回不去了。
宋飞的妈妈在出发去去庭审收拾行李时,打包了很多盒麦片,她说 Jerry loves cereal. Ouch! 戳到了我的泪点。
Jeorge 的妈妈希望儿子能得到最轻的处罚,私下来找法官求情。
以及还有无论什么时候都会给 Jerry 捧场的 Kramer,永远都会追随Jerry的好朋友。
没有故事的故事,没有结局的结局,荒诞搞笑滑稽的背后,我只羡慕四人间不离不弃的友谊,好希望这个 about nothing 的故事能一直播下去。
喜剧之王不是谁都能叫的,不是随便一个情景喜剧能让人不弃培养出了感情就叫好剧的。最后一集绝不是随便别的情景剧能达到的水平。
从第一季到第九季Jerry都一个表情。Kramer越来越出彩。
虽然是老剧,但从最开始看到现在看完,也好多年了。最后一季其实相当不好笑了,但最后两集的回顾和前情人物出场,就值回票价啊。一直觉得seinfeld比friends好笑,虽然剧情人物之间的bonding没那么多,说好了就不乱搞,呵呵~
倒数第二集clip show反复看了好多遍,如果我是集集追的美国人估计看这集播出肯定哭成傻逼了。最后一集Jerry和JLD阿姨差点互相表白,估计也是圆了所有粉的希望。最后那个结局终于一发不可收拾,一切都像从未开始过一样,圆满了那句 A show about nothing.
2019.7.11晚伦敦,在离见宋飞本人的前两个夜晚,我终于看完了全九季的宋飞
★★★★★★★★★★……
"seinfeld taught america a new way to be funny" 边看边读bfi seinfeld更有意思
不婚不育主义者福音。这四人是永远活在电视机的Peter Pan。
处处泄露的荒诞感,悄悄作祟的暗黑,创作者们几季以来积攒下的阴暗情绪,终于在此刻张开了獠牙。他们创造了这些人物,添上奇异的特性,剥离朋友与庸常,一步步丢弃至角落,却又忍心完成这致命一击。It's the best ending in the world.Jerry Seinfeld is like the cutest man on earth.BRAVO!!!
为什么没有十个星星 给我最爱的剧集Seinfeld
大结局吸引了7600万观众观看,是美国电视剧史上收视第三高的大结局。但是这个大结局太过了,还不如不做这么一集。有倒数第二集的clip-show已经够了。
mocking是最大的恶趣味。
别走
以seinfeld为首的四人历史现行反革命罪犯终于被绳之以法了
没想到致敬局外人,原本依依不舍,但看完不能再合适的The Finale后,也不觉得有多依恋了,A show about nothing,实至名归
每一集都以一场空告终
法官叫范德来
第一次看完一部美剧居然会有那么一点儿不舍 只能说这部剧太真实了 尤其是George这个角色设定 我一开始特别讨厌 但是我为什么讨厌呢?其实是“恐惧”—害怕面对这么个自己 因为George太真实了 真实到把你内心隐藏的阴暗面都表现出来 他就是反道德代名词啊 就是实实在在我们内心深处一些小算计的真实写照
"See you in the cafeteria." p.s. best episode: The Merv Griffin Show (ep6)
看回顾才深深感受到这四朵奇葩九年来干了多少刮三事啊~因为是a show about nothing,没有特别的开始,也没有特别的结束,好像一直在进行,永不止息,回环往复,所以就可以常在常伴。真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