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主露西是翻译员,莉莉失踪,找到尸体怀疑是莉莉,露西被警察带走问话。
露西有7兄妹,死了一个。
露西走在路上,被祯一在路边拍照,祯一带露西去上班的面馆,带露西去自己的秘密房间拍照。露西生日在酒吧上朋友介绍莉莉给露西,让露西帮忙照顾莉莉。露西在秘密房间开柜锁后拿出一个女的照片,越往后女的表情越慌张。祯一回来发现,说是前女友的。
后来露西跟祯一出来酒吧玩,祯一认识了莉莉,互相跳舞,露西看不过去,也走上去。
莉莉去露西家,看了露西掌纹,说会发生什么事,说自己可以看到一些东西,像打开一扇窗,后来起雾了看不清。
两人睡在一起,地震了,醒来两人亲嘴。醒来后莉莉却说没醒来。
露西在朋友家接应客人时,客人不小心摔下楼梯死了。
露西承认杀了莉莉。
露西,莉莉,祯一去旅游,晚上莉莉睡在中间,那是露西的位置。
在床上三人亲热起来,原来是露西是在做梦。第二天去悬崖时,露西不舒服倒下晕过去了,醒来后,发现不见了他们,去找他们,找到他们在一起,莉莉说留了字条,露西说没看到,给回让露西枕在头上的衣服就走了。
露西在家,没上班几天,夏子来探望,被夏子送的花扎到手,跟夏子说话是,夏子突然不见了,手上也没血。
莉莉来找露西,说预感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露西说已经发生了,没让莉莉进去,莉莉走后,露西追上去,没找到。
后来发现尸体不是莉莉的。
露西在小时候爬在树上时,被小孩子用石头扔,哥哥也准备扔,露西跳下去,哥哥被有生锈的木板扎在头上。露西开始沉默,家里也没人理她,露西计划离家,11岁学日语。第一次被父亲的朋友破处后,父亲的朋友出海死了。
露西去祯一秘密房间找到自己的照片,后面慢慢变成莉莉的,最后一张是莉莉倒在房间桌子下的照片,露西拿照片去警察局,警官不在,回家。
祯一出现在露西家里,祯一要杀露西,被露西用玻璃瓶反杀。
露西觉得莉莉替她死了,本来可以救莉莉,觉得自己被死亡围绕,不断看到哥哥,父亲的朋友,朋友家的客人的画面,朋友说每两年就打一次蜡,刚打了蜡,跟客人通电话挂断后,想起没说打了蜡,客人平时喜欢穿很软的短袜子,说这也是自己的害的吗?
其实露西是有精神病的吗,还是有幻觉啊,片里出现了两次幻觉,一次是做梦,露西本身可能也有问题的吗?
看电影为何?唯视听享受而已。
《惊恐之鸟》做到了。灯光之细腻丰富,音乐之妖娆诡谲。夫复何求?
故事?悬疑片的内里惊悚片的外衬。人物人单薄吗?一点也不。因为整个电影里的人物形象就是碎片化的。露西和莉莉松田三人的形象都是孤立呈现的。他们展现在剧中人物的面前的形象充满了一种戏剧性本来的样子。露西遇到松田和她遇到莉莉恰恰正是故事展开所需要的。因此, 在刨除了故事和戏剧性之后,人物本就是碎片化的。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不是人物本身构成了他们的性格,而是编剧导演有意为之才构成了他们的性格。
如果,非要从整个故事中提取一个中心的话,那么结尾的那段对话就已经点明了整个故事的本质——不要自我中心化。地球没有你我照转不误。换言之,人没必要对周遭产生太大的自我责任。
现在来谈谈光影本身吧
地震鸟的出色,就出色在她声光方面的杰出营造和刻意的摄取。其实,老实说,在运镜方面地震鸟仍然比较中规中矩。远没有美式新浪潮的大胆,泼辣。
本剧的灯光,自然立下了大功。充分的多样性和冷峻的基底给整个电影的情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强烈的蓝红色为主人公过度自我中心化的意识和现实之间的差异,铺垫了丰富的情感布景。
主人公的谵妄究竟是来源于幼年时的压迫?还是身处异国的孤独感?亦或是强烈的占有欲被激发后的失衡?这些都不重要。就是说故事本身的真实即不重要——只是主人公的所想所感所念,仅此而已。任何过渡解释影片现实和主人公自我现实的尝试,都不会提升观影质量,也就等于白费了制作者的良苦用心。
真正重要的是体验。是光影的体验。我们真正从这部电影中享受到的那种声光的压迫和刺激,远胜过纠结剧本的戏剧性。
而本片的声光,又和城市风光自然风景密不可分。在城市与山峦中间穿插着惊悚的声音和可怕的旋律。
(暗潮和合成器的鸣奏)主人公精神异化的形象溢出了整个屏幕。
孤寂的山丘瀑布墓地,嘈杂的街市祭奠和夜店。女人的爱、恨和自我意识……全部融入在这冷彻掩盖下的狂暴之中。
而这汹涌的光影是让人沉迷的。因为它可怕因为它平静,因为它无声息因为它轰鸣不止……总而言之,让人瞪大了眼睛。
这部电影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他是用一种近似呓语的氛围,讲了一个似是而非的故事。
这个剧情并不吸引人,也没有什么令人眼前一亮的爆发点,只是讲了一个自怨自艾,身处异国的女性阴差阳错的混乱故事。
尽管如此,我看起来却相当舒服,那种电影场景与色调,令人着迷。
把一个性格古怪的人物,分别放到古怪的亲情,塑料的友情,古怪的爱情得境地里,倒是显得这个故事也是平方世界中古怪的哪一环。
主角的心里历程,也从自我否定,到最终的释然,也算是解开心结后心境的一种升华。
一切的起始,是女主小时候的一次事故,这次事故中一个哥哥不幸丧生,她有深深的负罪感,变得沉默寡言。
“人们在沉默的时候很容易被忽视”,
“我知道他们怎么想我的”
环境塑造一个人,环境也会改变一个人。
这是第一个心结。
在日本,闺蜜和情人的背叛,友情和爱情的双重打击,让她萌生恶念,心中恨不得杀死闺蜜,夺回情人。并不会随着闺蜜和情人的失踪而消失。
这是第二个心结。
参加的音乐小团体,在一次聚会中,一位长辈在楼梯不幸滑倒身亡,她又产生了负罪感,这算是第一个心结衍生的第三心结。
闺蜜的失踪,随着警察介入,女主成了嫌疑人,之后更是承认自己杀人,这是准备解开第二个心结。
但警方后续调查,确认女主并没杀人,之后她搜到的照片,以及后来闺蜜和情人陆续死亡,人死灯灭,第二心结得以解开,但是第一三心结进一步恶化。
终于,在一次和团体内的友人谈心的时候,她把自己的负罪感情节倾诉出来,但是友人的回答让女主恍然大悟,心中释然,第三个心结化解的同时,第一个心结也渐渐模糊……
无论如何,心结虽未全解,但是女主却发现,大千世界,人大多皆有心结,也只是深埋心底,不得缓解,也许……,仅仅是心中的善良见不得世事无常。
电影前面在翻译事务所中, 女主看的录影带,是雷德利斯科特1989年的电影《黑雨》,这部电影《地震鸟》也是雷德利斯特科的项目。黑雨也是日本作为背景的一部电影。
审讯室的布置和色调有些银翼杀手中审讯室的感觉。
雷德利斯科特好像很喜欢日本文化,从银翼杀手中就有大量的日本文化元素,后来的黑雨,又是以日本作为背景,黑雨是一部风格气质类似银翼杀手的电影,银翼杀手也是夜晚,雨天。到近些年的项目,高堡奇人,极地恶灵2,再到这部电影,越来越频繁的拍摄日本文化背景的影视剧。
从配乐,到画面,到细腻的情感和表演,都是上乘的。雷德利斯科特的影片,都值得反复欣赏,每遍都会发现新的有趣的东西,没有几部影片,是能让人一遍看懂的。
有的东西,喜欢它的人,喜欢到不能自拔,不喜欢它的人,怎样都无法接受的了。就像电影中所说,用的是瑞光50毫米镜头,非常快。——有趣。——是吗?——不是。只是为了找话而已,因为普通人都会这么做。如果你看的时候没有感觉到那句“——有趣。”是一句找话的对答,那么这种全是内心戏的电影,怎么可能跟得上节拍,怎么可能感受的到它的趣味。
有的电影,让人娱乐,有的电影,满足观众的想象和趣味。有的电影,带着观众体验另一种生活,另一种身心的旅行,丰富你没有过的经历。就像我喜欢银翼杀手,是因为喜欢沉浸在那种没落悲凉冰冷凄美的世界中。
Ps,雷德利斯科特监制的电影和剧,虽然导演都是到处请的,但是如果你都看过的话,你会感觉完全都是出自同一人之手,对白的风格,探讨的话题,细节处理的手法,包括冷静与克制的情感。一些剧,还会使用相同的配角演员,作为soctt free的标识印记。比如克朗代克用了天国王朝的盖伊,高堡奇人的楚蒂还参演了克朗代克,极地恶灵2用了至少三位高堡奇人中的日裔演员作为不起眼的龙套角色,神秘天使的女主也是来自高堡奇人第二季中的演员,还有女主的禽兽父亲,也是高堡奇人中的角色,还有这部电影女主的日裔同事,是极地恶灵2中的女鬼,高堡奇人中的副总指挥,还演了圣殿春秋,弗兰克弗林克演了无尽的世界,无尽的世界女主角还在圣诞颂歌中演了一个配角,禁忌的化学家还演了冷战疑云(加勒比海盗的贝克特);还有傲骨贤妻,慈悲街,吃脑外星人,三部关于律政、医护的剧,配角的混用也只出现在同类的剧中,but,傲骨贤妻中的一个搞笑担当霍华德,在偷穿高跟鞋中客串了一个配角。雷德利斯科特自己导演的电影中,同样的印记是他现在的夫人,天国王朝中萨拉丁的妹妹,在他几乎后来的每部电影中,都会露下脸。从2017年的金钱世界以后,雷德利斯科特没有自己拍过电影,但是每年监制的剧和电影,例举一下,就2019年,就有高堡奇人第四季,神秘天使第二季,傲骨之战第三季,迷你剧 血疫,圣诞颂歌,电影 余波,地震鸟。
ps,雷德利斯科特挖戈尔维宾斯基(加勒比海盗123导演)用过的演员
加勒比海盗1 ——2003年7月 天国王朝2005年 奥兰多布鲁姆
加勒比海盗2——2006年7月 海盗3——2007年5月 冷战疑云 2007年8月 贝克特
白日梦想家——2013年12月 火星救援2015年 克里斯丁韦格。火星救援有致敬白日梦想家的成分,比例用了韦格,还有大卫鲍伊的音乐,还有方兹。白日梦想家中的老妈和偷穿高跟鞋中的外婆也是同一个演员。
扎克施奈德在正义黎明中用高堡奇人中的配角做配角。日裔女演员冈本多绪(高堡奇人中的小配角)
另外,去年大火的一部剧,切尔诺贝利,使用了极地恶灵1中的两个正反主角,和禁忌的女主角,貌似是在致敬极地恶灵。整部片子像是学着极地恶灵在拍摄,第一集确实给人感觉很惊艳,中间和后面几集太让人失望。没有拍出事态的庞大,都只是以点概面的描写小事,比如苏联的50万民兵参与抢救,剧中只看到很少的人,真实事件中,上百名科学家在为此付出,剧中就用了两三位科学家代替了上百人的科学团队;还有一集,用大半的篇幅去讲几个民兵在污染区猎杀动物,宠物,各种矫情的心理斗争....简直了。
决战中途岛,也用了高堡奇人中的三位的演员,一些地方也在学习或者模仿着高堡奇人,明显有着高堡奇人的影子。算是致敬吧。
有一些电影中,也发现了一些对scott free作品致敬或是膜拜的地方。比如有部电影叫做蜂鸟计划,里面有一个快餐店的女服务员,跟主角聊天讲了一堆莫名其妙又好像很有内容的话,帮主角理清了思路。这是高堡奇人中的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小配角,是酒吧的一个女服侍,总是用这种腔调,跟kido检察官说着类似的对话。
另一部电影,多哥。有个爱斯基摩人的女祭祀?又是极地恶灵1中同样的演员,同样的角色...算是致敬吗?
极地恶灵1和高堡奇人,两大神作。
傲骨贤妻,则是影视剧拍摄的专业教科书,各种花式秀操作,让人惊叹不已。
片名叫《地震鸟》。
片中出现了两次,每次都是在地震以后出现了这种鸟。
实际上映射了女主,虽然死亡的威胁不告而至,丢下几具尸体,但地震鸟总能幸存下来。
地震鸟,有点丧门星的意思。
女主的名字叫Lucy Fly。Fly这个姓氏根本就很少见,暗示再明显不过。
女主的两个梦境很奇怪,一个是和女伴的亲吻,第二个更是类似于3P。是暗示女主的生的欲望吗,白天她的感情始终是压抑的,到了夜晚,睡着以后,被压抑的欲望开始苏醒。
最后那个对话,很有意思。无心犯下的错误,虽然谁也没有责怪,甚至没人注意到,但是内心永远是惊慌不安充满愧疚的。
所以女主才有求死之心。
女主自己的生活也很疏离:她有六个兄弟姐妹,八岁后有三年不开口讲话,在日本生活了五年离家千里却几乎不打电话回家。
自己的内心比较敏感,所以看到最后还蛮喜欢的。但整个片子,挺干巴,缺少变化,戏剧冲突比较少。个人觉得如果那两个梦境更加夸张点,也许会好一点。
最后女主和房东一起痛哭,反而是好事。因为分享得越多,就越减轻苦痛。
这么隐秘的痛苦,能理解的人很少,警察局里面的那个老警察也是一个能理解的人:
“我一开始就不信你的供词,你到底为什么认罪”
“因为我真的想杀了Lily”
“我不信,你有别的理由”
不知道评分为什么会这么低,我觉得还不错呢!女主演技和颜值都在线,全片还秀了大篇幅的日语。
日本的闷骚和北欧的冷淡碰撞出的火花。主角是一个一心想成为日本人的瑞典女人,她的男友,日本摄影师,之后又出现一个典型的美国大妞,金发妖艳放荡不羁。美国大妞Lily天真浪漫一脸无辜,相比瑞典女孩Lucy的沉稳端庄,Lily的性格对于闷骚的日本人更有魅力吧,可能Lucy也这么想。毕竟开头男人就表达了自己对人们之间的虚伪感到厌恶。瑞典女人清新如百合而美国女人张扬如玫瑰。偏偏美国女人的名字叫Lily。而这个长着娃娃脸的Lucy却似乎藏着很多秘密。正如两个女人的名字,Lily和lucy,她们之间错综复杂,让人傻傻分不清楚。
女主Lucy对摄影师的爱使她更为小心翼翼,卑微如尘埃,瑞典女人和日本男人之间很难说谁该迈出第一步。从相识到发生关系,一切由这个日本男人掌握节奏。看到这里已经意识到女子在这场关系中的沦陷。随着美国大妞和他们出玩频率越来越多,Lucy变得敏感多疑起来,怕自己心爱的男人被别人抢走。尽管美国大妞Lily都说男人为Lucy痴狂。看到这我们也知道,多疑只会将情侣相互推远。在受到威胁时,一切令她不安的过往都应如眼前,童年遭到的霸凌,男友和Lily之间的亲密互动......直到有一天她的怀疑得到印证。其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背叛,不过是男友和彼此说拜拜后却又给Lily拍起了照片,看着Lily灿烂的笑容Lucy内心更加灰暗,甚至开始出现幻觉,精神逐渐瓦解。这就是墨菲定律吧,怕什么来什么。三人行必有小三。令女主崩溃的是这么多年她都没有男友,终于遇到一个发现自己美的人,又被人生生抢走。殊不知摄影师是看谁都美的人,而美国大妞是见谁都爱的人,跟他们纠缠会有什么好下场?
Lucy的一生多灾多难,但自己总是幸存者,似乎幸运却也是不幸。那些过往令人窒息,Lucy也因此过得隐忍克制,似乎灾难总在她身边潜伏着,像地震一样时不时地就爆发一下,难以预料。这一次她仍旧是幸存者,同时又背上了一个秘密。
Lucy从不哭,看到死人不哭,看到男友的背叛不哭,但是结尾得知事情的另一面时她热泪盈眶,这眼泪似乎带着压在她心头的秘密一起涌出眼眶。原来她仍旧是百合,不过是水脏了,才让人看不清她的颜色。
20180513啊啊啊啊啊今天收到通知这片子要来我家这里拍
意料之外地喜欢。几个女性人物,无论主角配角,的心理流程都刻画得非常细腻而自然。虽然有悬疑因素,但恰恰喜欢的就是剧情和悬疑完全没有凌驾在人物和内心之上。
为了大直看,大直好憨啊...总有一种即将装逼失败的焦虑感
naoki帅的
故事好无聊但是喜欢主角这种冷漠和如同游离于事外、死亡气息始终随行的感觉。两个女主角分别叫Lucy和Lily,初中英语课本大电影吗。
小林直己的外形确实很适合这部电影,很欲,很迷人,是有那种会让人陷下去的魅力,但是演技确实需要再练一练,英语的流利度和表演顺畅感固然很难兼顾,但是某些镜头里表情确实可以控制控制的~
60/100 本片失败之处在主线故事非常的简陋,但在情感连接点的设置(比如女主角的敏感)、角色刻画、摄影还有表演上却都有足够的闪光点。
剧情很糟糕,整部电影下来也没有什么地方能给你惊喜,观影过程略显无聊、沉闷,甚至心中都没有起什么波澜。倒是观看过程中一直让人疑惑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片子更让人觉得有意思。起初你以为是悬疑片,慢慢成爱情片,然后以为是部百合片,后来又以为是部讲述精神分裂的片子。直到看到最后才弄明白,原来莉莉是为了救露西,主动成了替死鬼。至于如惊弓之鸟的她,也在结尾的谈话中而得到了一定的释然。
虽然类似的故事不少,但这部营造的诡异感和悬疑氛围很有看头,我喜欢。另外,丝毫看不出是雷德利·斯科特的项目。
第一个镜头致敬《咖啡时光》?
所有都很假 脚本很烂 日语和年代感都非常出戏 准确来说一秒钟都没入过戏 惊悚片的音乐配的是狗血的剧情
这是一部非常不错的描写心理的电影,孤独的个体很容易充满嫉妒、怨恨、悲伤、愤怒……直到最后的悔过与自责。
这部电影就是那种能让你一口气看完,却好像什么也没看的片子。Netflix的一贯风格。高分开头,草草收尾,挖坑不填,内容大杂烩。惊悚,悬疑,爱情;童年阴影,心理小品,三角恋。配乐做得太过饱满,恐怖类,民谣类,电子音乐,轮番上阵,莫名其妙。时代背景设在昭和不知用意何在,但道具类的明显没有时代感,出戏严重。拧巴的人格,故弄玄虚的照片,神秘的摄影师,不知所踪的好友。围绕着这敏感多疑的女主角,顶着命煞孤星的大凶之势,配上一张外冷内热的脸,说着死啦死啦的日文,还真是奇妙的感受。多次出现幻觉,包括所谓的地震之鸟是不是幻听也存疑,一直等到最后也没解释个清楚。抛出一个“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的自我安慰,只是解决了心理层面的问题,模糊不清的故事实在难以自圆其说。
这剧本,有什么拍出来的必要。合拍老毛病,带着各自的缺点放一块,正正得负。
剧组在日本放了个好假
预告剪得神乎其神的,结果也就是部拍砸了的爱情惊悚片。雷导制片(算是雷导今年经手的第二部双女主片吗?)坎妹日语讲得…挺溜,就是这剧情走向太迷了,为爱走火入魔,混上点身份焦虑议题啥的,连剧透的必要都没有,拍不下去就收尾,网飞风格一如既往,韦斯特摩兰肯定也很怀念格雷泽在的日子。另外,摄影竟是朴赞郁御用丁正勋。
我还挺喜欢的!音乐好!情绪也到位
还行吧……太日本风了…丧的不要不要的,还好多东西没讲就略过了;alicia的日语哪里学的;riley好美啊啊啊,av我️
一个带着童年阴影的瑞典女流浪到日本,遇上杀人魔日本色友男,最后反杀成功,全片突出女主的复杂心理,其他角色都是打酱油路过。
镜头工整,尤其一些空镜(绿植、大海)颇具日影风范,仿佛能够将人吸入一般。悬疑、惊悚氛围的塑造可圈可点,但是为了氛围的塑造,将角色塑造得过分单一、同时还插入一些突如其来、毫无意义的幻觉,难免让人有种本末倒置的感觉。总而言之,镜头语言良好,但是剧本跟不上,童年阴影导致的多年内心封闭,却突如其来爱上一个路人,还一发不可收拾,实在让人无法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