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大龄女青年写这部电影评论最合适。
我自己先看了一遍,然后带我老妈又去二刷了一次,贡献了140元票房,尽力了。直接说令我印象深刻片段和剧情,有剧透,最好看完电影后再阅读。
姚晨饰演的独立都市穷女白领盛男没有被多金帅哥拯救,反正31岁得了卵巢癌已经是丧到家了。然后因为是穷女白领,父亲虽然是个小型企业家,但生意处于破产边缘,母亲50岁但心态仍然和少女一般蠢萌,为了筹措治疗费,只能被迫接下给一企业家父亲写自传的工作内容,谁叫企业家出价高呢。
给盛男介绍写自传副业的是其好兄弟兼好友四毛,有色盲症,当记者只是为了结识更多的人脉,尽快的跟着大哥们做自己的小生意,尽快的有钱起来。有一幕是四毛晨练跑步时还喊着:成功!成功!成功!如果我是编剧,这里的台词我会改成:发财!发财!发财!成功的定义有很多种,有钱发财只是其中一种,但四毛的成功其实就是尽快的有钱发财,我很喜欢四毛这个角色,
因为想有钱发财这简直是太正常的人生愿望了。
四毛上网查询到卵巢癌做完卵巢切除手术后,性生活欲望会下降也体会不到什么快感,和盛男说,我看你在手术前这2周不如抓紧时间享受下性爱吧。。。同情的眼神。
盛男在给企业家父亲写自传的过程中碰到一个样貌不错的文艺男(袁弘饰演),会给丢了棺材的老婆婆钱让其再重新去买一口棺材,和盛男聊《红楼梦》薛宝钗的柳絮词: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在知道盛男恐惧死亡的时候,和盛男聊灵魂永恒(虽然有死亡,但灵魂永生之类的意思吧),盛男直接和她妈妈表示:我喜欢这样的(男性)。
盛男在和文艺男逛县城图书馆的时候,直接对文艺男提出请求:我想和你做爱,因为我得了卵巢癌,我想在我做手术前和我喜欢的人滚床单,文艺男直接落荒而逃。
这真是非常中国电影,大概率只有在中国电影中,文艺男这样的角色才会落荒而逃。这个片段让我想起我2005年追的美剧《实习医生格蕾》,在实习医生格蕾中,花花公子Alex为了安慰得了癌症的女病人,和女病人有过性体验;格蕾和Mr.Dreamy为了让2个身患脑瘤的少男少女体验人生第一次滚床单,守在他们的病房门口。
2019年,中国的电影里终于出现了类似的情节,一位31岁得了卵巢癌的有自我的独立女性向其有好感的男士提出滚床单的要求,然后对方落荒而逃了,这很真实,如果我是文艺男,我不会落荒而逃,但也不会和盛男滚床单,Alex帅哥医生那种自我奉献的献身精神我是没有的,我会和盛男说,抱歉,但我不能因为同情你和你滚床单,我可以在我有时间的时候,和你坦诚聊天,谈天说地。
失望的盛男于是向好友四毛提出滚床单的要求,被四毛断然拒绝,给出的理由是:我滚床单的功力太好,你体验过一次会终身难忘的(让你终身怀念),这其实是害了你啊,这段看的笑死我了,尤其是临近结尾处有一段,更可以让人笑疯。如果这个理由是一个事实的话,盛男那当然要继续请求和四毛滚床单呀,得了卵巢癌,2周后安排了手术,术后5年的生存率也不高,就如四毛电影开始同情的和盛男说,让她好好珍惜术前这段时光,如果真碰到一个滚床单功力那么好的,不滚个天翻地覆,对不起人生啊。
四毛在这段剧情里坚定的拒绝和盛男滚床单。随着继续给土豪企业家父亲写自传,去了企业家的某湖上别墅,盛男才发现之前让自己有好感的文艺男居然是土豪企业家没文化女儿的上门女婿,文艺男在中学的时候可以背圆周率到一百位,被当地县城电视台宣传为神童,说其将来是北大清华的人选,结果考了三次才考上大专,毕业后,最终仍然选择做了土豪企业家的上门女婿,和土豪没文化的女儿显然是没办法聊“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土豪企业家只尊重有钱人,对这个不赚钱靠自己养的上门女婿自然没有一丝尊重,让其在众多宾客中表演背诵圆周率。盛男心仪的男人形象在盛男心中彻底坍塌,但盛男仍然给了文艺男一个吻,文艺男跳下了别墅,摔断了腿,坐上了轮椅(不知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如果我是文艺男,大专毕业后即使选择了和土豪企业家女儿结婚,在长期得不到尊重感到生活没意思的时候就会选择离婚,跳楼摔断腿除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悲剧,毫无作用,离婚重新开始就行,跳楼真的不必了。
四毛有色盲症,穿了盛男报复他的粉色西装出现在了土豪企业家父亲的追悼会上,被企业家骂出会场,怒气冲冲到酒店找盛男算账。对盛男说,就因为你喜欢我但我拒绝和你滚床单,你就要毁了我,破坏我在土豪企业家的印象,毁了我的财路。盛男直接说:我不喜欢你,我之所以一直和你一起工作,是因为你比我更擅长和那些傻缺打交道。四毛彻底被激怒了,把盛男按倒在床上,说,你知道为什么拼命想要成为有钱人吗?因为只有那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你知道别人尊重你的感受吗?四毛想获得别人的尊重,但是他认为只有有钱后才能得到别人真正的尊重,没钱就无法得到他人真正的尊重,这是四毛的悲哀。土豪企业家只尊重有钱人,对没钱人没有丝毫尊重,即使这个人是他的女婿,是他外孙的爸爸,更不要说穷记者盛男了。别人对土豪企业家表现的毕恭毕敬,非常尊重,事实上别人只是尊重他的钱,希望和其一起赚钱或者赚土豪企业家本身的钱。土豪企业家的父亲和盛男聊天评价自己的亲儿子说:我知道,他就是一个傻缺。
我想企业家父亲想说的是他儿子分不清别人对其尊重是尊重他的钱还是尊重他这个人本身,没有知识文化,有钱纯粹是因为有一个著名画家的父亲给他的本钱+时代的好运气。
四毛认为只有有钱了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没钱就得不到这份尊重,只是他还没意识到等他有钱后,那些人对其表现出的尊重是尊重他的钱还是尊重他的人呢?
电影的结尾四毛和盛男滚了床单,对于这样的剧情安排,我想起了《实习医生格蕾》里面格蕾和乔治梅利滚床单的段落,格蕾是实习医生中们耀眼的小女神(医术好人又美),乔治是那种典型的中产阶级乖乖好男生,一直心仪格蕾,但格蕾不喜欢乔治,忘了在什么情景下,2个人滚了床单后格蕾一直对乔治说对不起,让乔治内心大受伤害。在现在的我看来乔治内心受伤是他终于意识到格蕾从来没有喜欢过他,却在心情低落的时候和自己滚了床单,自己心仪的女神和自己滚床单不是喜欢自己,而是对方心情糟糕失落到极点的一种自我放纵,乔治为此难受极了。
四毛和盛男滚床单后,四毛做了一个很美丽的梦,在梦里身为色盲症的他看到了彩虹,他急忙想和盛男分享这个梦境,结果发现旁边的胜男正在自慰,四毛慢慢躺在了旁边。。。。我看第一场的时候,看到这一幕旁边的观众窃窃私语,说盛男在那里呻吟颤抖是怎么了,是(卵巢癌)发病了吗?我差点笑出内伤。内心阴暗的我想这个情节难道是为了要呼应之前四毛拒绝盛男滚床单的那个原因:我滚床单的功夫特别好,会让你终身难忘的。结果盛男和四毛滚完后,还是自己在进行自慰,暗示和四毛的滚床单的感受完全没有那么妙不可言。
豆瓣上很多评论说就因为这个女性自慰的镜头,这部电影都值得记录和被打高分,我也这么认为,可惜在观影的时候,身旁的有些成年人还会认为这个镜头是不是盛男病发了,完全看不懂这是一个自慰的镜头,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也是一种悲哀啊。
对于得了卵巢癌的盛男,可能在手术治疗后真的就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享受性爱了,我可能会用李安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的一个片段安慰盛男,比利林恩最终拒绝了姐姐为其安排的计划,假装战争后遗症留在国内不回伊拉克战场,他对姐姐说,也许我可能就是要注定以处男之身去见上帝吧(回伊拉克随时会有牺牲的的概率),他姐姐之前劝说他你这个年纪就应该留在国内,和年龄相仿的女孩子谈恋爱而不是上战场。在手术前夕找不到互相喜欢的人滚床单,尝试下性爱小玩具和自慰也很好,人生就是有很多遗憾,遗憾是人生的底色。比如没享受过高质量的滚床单,比如31岁得了癌症。。。
电影里还有几段小高潮,盛男妈妈因为盛男告知了企业家父亲自己已经得癌症的消息却选择隐瞒自己大为生气,和盛男大吵,盛男在其中回击到你自己婚姻这么失败(都发现不了自己老公出轨)却来拼命指导我怎么教男朋友,你搞笑不搞笑?我想盛男这么直接的回击实在太一针见血,以前我们学习的时候都至少是向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或者学霸请教经验,但是像我之前有读者在我文章后面留言,同事们有些自己是丧偶式育儿或者相对糟糕的婚姻生活却使劲劝大龄的自己赶紧找人结婚,这实在也很搞笑,如果想给单身人士尽快结婚的建议至少要表现出自己本身的婚姻生活是比较幸福的才比较合理吧。自己本身的婚姻生活一塌糊涂还拼命劝其它人尽快进入婚姻生活的人确实非常搞笑。
盛男的妈妈梁美枝是一个50岁的老少女,只要有异性称赞其漂亮年轻,有异性爱慕她就开心,生活得心花怒放,其实按说幸福生活的标准对于梁美枝来说是那么简单,尤其是被称赞漂亮年轻,还是相对容易满足的;比起四毛的发财,发财,发财简单太多了。
梁美枝的生活幸福感来源于异性爱慕她,称赞其漂亮年轻;四毛的生活幸福感亦或是满足感来自于生活中处处得到他人的尊重,而四毛发现只要有钱,就能在生活中处处获得他人的尊重,就像土豪企业家李平一样。管别人是尊重钱还是尊重他这个人呢,反正别人对于有钱人就是能表现出尊重。
相比之下,我觉得还是四毛的选择更好,即使别人对他这个人的尊重是假的(只是尊重他的钱),但万一发财成功了,有钱可以更加随心所欲的生活那可是真真切切的,像土豪企业家李平一样,尽管可能被自己的父亲依然评价为一个傻缺。而梁美枝呢?完蛋,只有异性爱慕自己,称赞自己漂亮年轻,才觉得自己的生活是有乐趣的,这种基于别人赞美爱慕的幸福感实在太虚幻太可怜了。
Ayawawa公众号重新复出了,现在的我应该可以清晰的说出为什么Ayawawa那一套恋爱话术和行为指导最大的问题在哪里了,用Ayawawa的恋爱话术和行为指导可能会让对方(也只能自我认知比较low的男士)很爱一个女生,因为那个女生所有的话术和行为都是按照对方那个男生的喜好表现的呀,可以说,那个女生就是按照那个自我认知比较low的男士对理想老婆的期待把自己活生生塑造成了一个人形AI玩偶,既然是按期待个人定制,自然会得到主人的喜欢了。Ayawawa那套恋爱话术最大问题是她无法让女性去探索一个叫“自我”的东西。
一个人的一生若只能活成另一个人期待的样子,活成另一个人的人形AI玩偶,那是多么悲剧的人生啊。人类离那种按个人需求定制化的人造人还很遥远,Ayawawa把她的那些信徒们直接从人类自愿变为一群男性的按需求(期待)定制的人造人,真的是给跪了。
而“自我”可能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必须要进行的人生探索,也是那句古老的希腊名言说的:了解你自己(探索你自己)。
从这点来说,得了卵巢癌的盛男也可以说是整部电影里相对幸福的人,有强大的自我并且忠于自我,不把自己的人生幸福感建立在异性对其的赞美、爱慕上。
《送我上青云》以“女性”的性权力为话题,建立一个关于都市女性困境的寓言性的故事框架。但是,这部电影似乎仅仅做到了为“女性主义”而“主义”,并没有真正探讨女性个体的身体经验,而是套嵌在一种想象的模型之中,满足了都市中间阶层女性的“自恋”。
撰文 | 余雅琴
电影《送我上青云》自上映以来口碑一路高涨,尽管不算票房大热的作品,但这部小成本电影的上座率一度保持同期最高。值得关注的是,这部电影在首周末上映后,单日票房不降反而增长,猫眼预测的最终票房则比一开始番了三倍……
是什么让女性电影的票房表现越来越好?显然,近年来,中国女性尤其是城市女性的经济地位和文化地位都处在上升期。在一系列的公众事件和公共讨论中,女性越发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女性电影因此有了一个日渐庞大的市场。
女性不再满足于过去那种单一的描绘浪漫爱情的“小妞电影(chick-flick)”,而是渴望一种由女性书写女性生命的真正意义上的女性电影。从这点看,这两年的《柔情史》(杨明明导演)、《春潮》(杨荔钠导演)等作品或许都可以看做是这种倾向的产物。
《送我上青云》是一部让人观感复杂的电影。一方面,一部直接表现女性欲望的电影,该片颇有一些吸引人的亮点,作为院线电影,它打开了一些被遮蔽的话语;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这部电影以“女性”为主题,看完之后反而给人不适的感觉,很大程度上,这部电影只是将“女性”作为卖点。
当“性”与“女性”结合,很难说是将女性的主体价值释放出来,还是落入一种新形式的男性欲望的窠臼之中。该片最大的卖点在于,在影片的首映活动上,社会学家李银河评价这部电影第一次在银幕上展现中国女性的自慰场景。但是,这个场景在电影里仅仅是一个不易察觉的过场戏,何况展现这部分真的有意义吗?它真的是所谓的彰显女性的性权力吗?
电影的故事,并不算复杂。女主角盛男是一名记者,在一次执行任务受伤后,意外发现自己得了卵巢癌,需要三十万元的治疗款。在同事兼好友毛毳的引荐下,她不得已答应为企业家李总的父亲写传记。在这个过程中,盛男从毛毳那里得知,自己做了手术后也将失去性高潮的能力。于是,在前往贵州写传记的路上,她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品尝了人生百态,也开始了一场寻找性爱的道路。
盛男的父亲是生意人,早就背叛母亲在外面找了情人;而她的母亲则是一个家庭主妇,除了美容和保养自己,一无所长。因此,盛男无法依靠家庭,她隐瞒了自己的病情,还不得不带着“幼稚”的母亲一起上路。
《送我上青云》的导演和编剧都是滕丛丛,她和这部电影的监制姚晨,一起构建起这部电影的“女性”叙事。电影的主创为女性,在内容上又罕见地探讨了女性的性欲望,这本应该是一部值得期待的女性电影。但是,遵循电影的逻辑来看,这部电影与女性主义在本质上是背道而驰的。
盛男看似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但她的几次觉醒都是通过身边的男性,是毛毳提醒她人生苦短,失去卵巢意味着失去得到性快感的可能。毛毳的提醒,让盛男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开始追求性的快乐。在贵州的小城,她一开始对县城文艺青年刘光明产生了好感,并通过他理解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胜男向其求爱不得,在兜兜转转之后,还是与一直陪在身边的毛毳发生了性关系,并通过爱欲加深了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当接触到李总的父亲李老之后,盛男的人生观更是发生了变化。他对生命的态度影响了盛男。李老中风后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遇见盛男的母亲后,激发了他想再活一次的愿望。当他再一次感受到对异性的迷恋之后溘然长逝,他让盛男领悟到:爱欲是人的生死之门,从哪儿来,还从哪儿去。电影的结尾处,盛男登上山顶,学着李老的样子,对生命发出“哈哈哈”三声大笑,决定接受手术。
其实,我们很难将这部电影理解为一部标准的现实主义作品,尤其是当盛男和母亲进入贵州县城之后,故事就进入到一种寓言体的叙事中。女主角的名字“盛男”与“胜男”谐音,形象英朗刚强,做事独来独往,性格也比较倔强,符合我们对都市独立女性的刻板印象。
电影以绝对主角盛男展开,我们可以看出盛男是一个都市女性的“典型”,她的遭遇基本涵盖了一个都市单身女性可以预见的所有艰难。因此,这部电影还是得到了不少观众的认同。只是如果仔细分析,电影的问题也恰恰在于此,电影并没有真正探讨女性个体的身体经验,而是想要将主角套嵌在一种想象的模型之中。
典型人物的塑造在艺术中是很常见的,但其实更加考验作者的功力。一个成功的典型人物应当建立在作者对社会深入的观察之中,而《送我上青云》的很多地方显然有失真实,有一种为了“女性主义”而“女性主义”的感觉。
盛男的危机首先是身体上的,电影设置她得了卵巢癌,这种女性独有的疾病。得知患病可能时日无多之后,盛男最担心的却是性的问题。当然,我们可以把盛男对性的追求看做是对生命的留恋。可在事实上,即使切除卵巢后,女性未必会失去高潮,性快感的来源是多样的。而对电影强调失去卵巢的恐惧的本质,是女性担心自己失去性魅力,失去从男性那里获得快感的可能性。电影如此设置,将男性视为女性快感来源的唯一源头,本身就是与女性主义背道而驰的。
电影几次展现了盛男对男伴提出性要求的场景,基本上都是在其失意或绝望的时候,直接生硬地说出要求,甚至带有强迫的色彩,这当然可以被解读为是电影对女性的性欲的直接展示,是很“女权”的,但这种强烈与直接,不正是一种与女性主义批判的男权同构的求欢方式吗?如果在没有感情的情况下,男性对女性提出性要求会被认为是冒昧甚至是“性骚扰”的话,那女性为什么就可以呢?事实上,正是这种“双重标准”让电影的议题性显得可疑和失真。
电影的设定最终还是让盛男和毛毳发生关系,我们其实看不到这两个人之间产生过什么火花。毛毳因为盛男搅黄了自己的生意而愤怒,因此对盛男提出了性要求,电影还展现了盛男的反抗。但是转眼间,他们就进行了鱼水之欢,电影里自慰的一场戏也在这个场景出现。当然,我们依然可以将这个部分解读为导演的“先锋”,让一对不是情侣的男女发生关系。可是仔细想想这个过程,其实还是一个强势男性(毛毳健康并富有性魅力)对弱势女性(盛男有疾病且独身)的情感攻势的过程。
那么,这种女性对自己身体真正的主宰实际上并没有建立起来,电影中的女性角色都处在一个依靠男性,需要男性引导的地位。甚至,毛毳在一开始解释自己为什么不和盛男发生关系的时候,还以自己过于优秀,怕盛男难以忘怀为由,这几乎就是男权思想的集中体现了,这种情况下盛男在对自己身体快感的开发上还是仰仗毛毳,这多少会让观众有种匪夷所思的感觉。
该片的主演是姚晨,她也是这部电影的监制。因为同样是女性议题,这部电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同样是姚晨主演的去年的票房黑马《找到你》(票房预测同样是低开高走,最终达到两亿元)。
都是表现女性的生存处境,《找到你》虽然与《送我上青云》一样,都有一种“女性主义的刻板”倾向,将男性与女性建立一种对立,试图表现普适性的女性遭遇。但是,《找到你》毕竟还是关照到了底层女性的命运,建立了一种比较广泛的女性“同盟”。而《送我上青云》则没有建立这种更宽广的女性观,虽然探讨的是女性都会面对的性问题,其实只是表现了女主角一个人而已。电影中出现的其他女性,更像是符号性的人物,面目模糊甚至面目可憎。
电影只是塑造了盛男一位相对丰满的角色,对其他女性角色缺乏深刻复杂的描绘和共情能力,李总的女儿更是连一个正面镜头都没有给,完全被塑造成粗俗的土大款。而盛男偶遇的在河边因为丢失棺材而哭泣的老妇和女儿,则被塑造成骗子,用来突出盛男的机智。而着墨较多的盛男母亲,在电影里也仅仅作为成熟的盛男的反面。作为一生都在依靠丈夫的女人,电影将这个角色塑造成一个超龄“少女”,极尽夸张,并让其成为李老的“性对象”,但她的复杂性和性格却依然模糊不清。即使面对女儿的绝症,她似乎也没有表现出真实的情感,在电影里仅仅是一个功能性人物。
当然,这些都是社会常见的人和事,只是电影将这些素材进行了高度的戏剧化浓缩,这部电影实际上想要展现的是一个寓言性的女性生存空间。但是,这部电影所展现的社会空间,却是非常的狭小。
电影中的盛男从事着一份还算体面的记者工作,有一个虽然可能破产,但实际上有自己公司的父亲,盛男的困境并非真的是经济上的困境(尽管电影表现她需要筹措三十万元的手术费,但在另外一方面,仅她母亲开的车就值这个费用)。不仅如此,电影还特地突出了她有一个没有读完的博士学位,这些都可以被看做是标记盛男社会身份的符号。电影为了突出她的性格,还设定她烧掉了父亲送给情人的奢侈品包,以及她直接拒绝李总的傲慢等等,这些都表明盛男对钱的态度。盛男之所以没有钱治病是因为她有着一种属于知识阶层的骄傲,而不是真的陷入到无法解决的经济困境里。电影的最后,即使没能获得李总的支持,她还是顺利进行了手术。尽管意外得病是一种人生的不幸,可是盛男的处境显然比大多数单身女性好得多,因此,这部电影多少有些故作伤感的部分。
所以,不论以什么角度来看,盛男的女性困境并不具有真正的大众性,这部电影明显是拍给都市中间阶层的女性看的,电影里有城市女性向往的诸多元素:时间自由的职业,说走就走的旅行,异域的美景,一次性的艳遇……甚至,有些刺激但是可以解决的危机。
这些元素,与那些被投射在CBD高楼大厦的玻璃外墙上的巨幅广告上的内容别无二致。因此,与其说《送我上青云》关注女性的生存状况,不如说它仅仅是满足了都市女观众的“自恋”。我们在盛男身上看见的是城市中间阶层的女性对女性苦难的想象,这部电影的问题意识似乎更像是一种“何不食肉糜”的疑问。
作者 | 余雅琴
编辑 | 崔健豪
校对 | 翟永军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昨天又重新编辑了一下这篇文章,标题换了新裤子乐队的《没有理想的人不伤心》歌词,因为这算是一部严重虚假宣传的电影。虚假宣传在这里不是贬义词。上映前电影宣发的通稿都在说这是咱们大陆第一部“女性电影”,讲女性的情欲如何冲破世俗的牢笼,然后我作为直男一脸尴尬端坐在女性居多的影厅看完:尼玛,虚假宣传啊,活该你票房这么惨,排片还低。
然后果断二刷。
(9/14日更新)
不知道电影宣发这定位是不是吓跑了男性群体搞丢了观众,因为在我看来这电影讲的主要还是自我的觉醒,理想的破灭。
不扯犊子了,以下全是剧透预警。重点聊一聊电影里的几条暗线
1.
先聊聊电影中不断提及的的那句,"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电影里,刘光明跟盛男在图书馆聊天,解释它的出处。在《红楼梦》里,宝钗抒发了一把“金玉良缘”近在眼前: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可宝钗那聪明劲儿,当知柳絮终归是柳絮,命运并非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电影里,刘光明朋友圈也写了这么一句,也暗示了他自己的人生轨迹。
刘光明跟盛男说,即使是柳絮,借助好风,同样可以上青云。
盛男听完后也一直琢磨这句话,最初琢磨的结果是想跟刘光明来一发,把床单滚一滚,结果把人家吓跑了。电影最后盛男想通了,让李平他爹题了俩字:好风。
这什么意思的?因为到电影最后,姚晨完成了自我的觉醒:我不需要借助外界的评价(好风),也不需要借助男性,我也是完整的自我。(你看导演滕丛丛很坏的安排盛男在跟四毛啪啪之后,自己也可以那啥...还整到海报上去,捂脸)
盛男想通了,到最后也想喊醒刘光明。在李平家里,她质问刘光明你不是不怕死吗?你不是说灵魂永恒吗?
盛男不知道的是,刘光明扯一大堆灵魂啊时间啊啥的确实是扯犊子,而他人身在这大宅子里没半点尊严和自由,比柳絮还轻是真。他也许真的希望灵魂存在,能超脱出这得不到尊重的大别墅,超脱出这憋屈的小城,成为自己哈苏相机镜头里的青云。
而导演安排他说那些时间啊灵魂之类的,是为了塑造出他在这小县城里的孤独。
2.
刘光明的人生轨迹则是一条暗线。电影里他的人生只是李平和他媳妇儿几句话。
我补一下,他的人生完整版可能是这样的:
刘光明出生在云山附近的县城,在中学的时候是个好少年,大家都夸他是个听话的孩子。记忆力也还行,花时间背会了圆周率小数点后100位,于是同学们和老师纷纷夸奖他吼厉害,神童啊。父母也觉得长脸,于是在亲戚和父母朋友聚会的时候,就喊他过来背圆周率。每次背的时候,长辈都向他投去赞许的眼神。
然而事实上我们知道,会背圆周率只代表你会背,跟神童没啥关系。后来他高考落榜,不甘心最终复读三年,一次比一次差,不得已上了大专。毕业之后也没有找到工作,父母还是劝他听话先结婚,就和一直喜欢他的老同学,也就是李平家女儿结了婚。
刘光明当然不觉得跟她有很多共同语言,也得不到丈母娘家尊重,于是每天要么泡在空荡荡的图书馆看书,要么就是外面拍云,直到有一天他借钱给一位大娘买棺材的时候遇到了盛男,盛男吐槽他大傻叉,开始了电影里的时间线。
说回电影。许多人的疑问是,为什么盛男偏偏喜欢刘光明?要知道,刘光明这个角色并不是一个在多数情况下会被人注意的人。
首先我们捋一捋盛男所遇到的男性是怎样的。之前在知乎@简单心理看到一个回答,从心理学上的分析我觉得挺好。说白了,这些角色都是在男权文化下的男性。同样女性也是如此,梁美枝是典型的活在男权文化下的女性。
——先是盛男的父亲,早期事业还不错,是可以让盛男从小穿对勾鞋的父亲,也是出轨盛男同学,让她帮忙出钱解救公司的父亲。他认为自己对梁美枝母女够可以了,地位也还行,所以认为自己有权出轨,有权让抚养长大的盛男拿钱帮他。
——李平也更像是他父亲形象的升级版,价值观就是有钱有权就是一切,而且希望女性屈服于他。有个场景是这样,他直接说出一句“说吧,多少钱你能服我?”,心理其实非常惊讶,因为没见过有女性敢这么挑衅他。
——李平他爹这个角色蛮有趣的,电影用一种嘲讽对立的方式:一方面是书法家,看起来很有文化,一方面爱美女,直接跟盛男说“你不是个美女”。这也是他父亲形象的一种延伸:男人就应该在乎年轻漂亮。
四毛也一样。所以说,导演给盛男安排的男性角色都差不多是内心父母形象的延伸。
除了刘光明。
然而现实是,刘光明只是理想中的刘光明,理想是用来破灭的。
袁弘扮演的刘光明的戏份中,我觉得最精彩的是他对着镜子,字正腔圆,三字一顿的背诵圆周率。盛男看了之后,刘光明的形象彻底破灭。
(这里插一句,不知道我记错没,他圆周率是背错了,3.14后来是159,他背的好像是259。如果是的话,这也说明没人关心他背的是对是错,也顺便黑了一把土豪家没文化。)
“背诵”是什么?在我们的童年中,在课堂背诵老师会要求声音洪亮,语速中等,字正腔圆,这样老师会夸奖背诵很认真。而当把“字正腔圆”的腔调放在一位接近30岁的成年人身上,这就变得很扎心了。
因为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我当时作为观众,想笑又觉得心酸,会想刘光明在镜子里看到的,是如今生活条件虽好,却如柳絮一般无法掌控命运的自己,还是当年那个充满自信的少年?那个少年会对现在的自己说什么?
故事到这,就剩下这一个问题了:刘光明这个角色,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盛男的理想幻灭了,他自己的理想也在幻灭。
借一句新裤子乐队的歌词:没文化的人不伤心。
在大城市里,许多年轻人的生活是得像盛男一样,承担一个月4000的房租,而回去家乡了,就像刘光明,也是一种“拧巴”。因为小县城的生存法则是不一样的,这里不包容,身边的人都在说“学历有什么用?还不就是会背个圆周率?”,判断你能不能得到人尊重就一个:权力。
3.
四毛这个角色充分诠释了这一点,因为他代表了社会的另外一层不平等。男人不许脆弱,那是软弱,而且这种感受很难去表达给别人。男人只能奋斗,奋斗的目标是权力,只不过四毛把它换了个词,叫“成功”。盛男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她说“追求成功才是癌症”。
这个人物我也看了一些观后感,大家觉得这人很讨厌。为啥?还能是啥,因为太俗太爱钱呗。电影里没有太多着墨他的经历,只有最后一幕,他回到报社拿了奖杯扔奖杯的几个镜头。
前面看过一篇关于主创的采访,其中说有一段镜头删去了,大意是他回到报社,发现他办公桌旁留下来的报纸被当废纸卖了,四毛大怒那是我写的27个头版文章啊,同事嘲笑说铜版纸才卖几个钱,你那报纸,值几个钱?观众看到的是他如今爱财如命,庸俗,我相信导演想表达他(曾经)是和盛男一样优秀、有节操的记者。
许多人问,怎么他跟盛男床戏表达出自己的困境后,盛男就决定来一发啦?
因为这个安排,代表盛男在走过这一趟旅程后,从原来的绝对理想化、活在自己小世界的状态,开始变得有同理心,开始认知到这个世界并非是非黑即白。四毛自己渴望尊重,盛男也看到了刘光明的困境,这在某些环境里是多么困难的事情,所以他变得理解四毛。
电影最后,盛男把他摔坏的奖杯用胶水粘好。她明白了四毛需要的是被看见。
多扯一句,这个奖杯也是在说,四毛现在的妥协,是为了将来的不妥协。盛男想要的是硬刚,四毛代表的是许许多多成年人的对抗方式,愿意承受当下的痛苦,为了将来的自由。
4.
最后是一个彩蛋。疯子。大家恐怕最诧异的是,结尾处盛男大笑三声之前,为什么安排那个疯子说了一句“我爱你”?
疯子的台词不离“报告首长”,标准的军礼,代表的是绝对的服从,掐掉自我和个性;“我爱你”,表达的是个人爱欲,是人性最基本的冲动,是对爱情的渴求,是世间最美好的三个字。如此对立反差的“报告首长圆满完成任务”和“我爱你”,却是同一个人说出来的。
然而这个角色却是个疯子。可以大胆猜一下,他是否也曾不顾一切过,只是在某种环境下被迫压抑着自己,或者最终失去了他生命中最宝贵的——人,所以才疯了?他是否也曾经历过荒唐?如果是真的,这又是一出怎样的悲凉?
细思极恐。
5.
最后。就这吧,我写不动了。
也愿你有着自我。自我不需好风。
不吐不快。刨去得癌这个设定,盛男和千千万万的我们是一样的,跟惨这类字眼也没什么关系。不过是存款难以负担自己重疾高昂的手术费,漂泊无依,而已。然而这样的数额即便对于某些小康家庭来说也有些局促,何况是一个自立自足的独身女性。导演由此勾勒了如下景况: 童年不幸,家庭失和,濒临破产,无依无靠,无爱无恋,穷困潦倒,得了病还要先问同事借钱。导演借几个角色之口对盛男进行了归类: 大龄,剩女,高知,脾气差,自我大,清高,理想主义,爱掉书袋。“盛男”这个名字暗示了独当一面的作风和偏向于刻板男性气质的印象,盛男也的确给人类似的感觉,以至于同事、妈妈数次对她施以独身羞辱,无非是你这样嫁不出去,哪有男人要你,你会孤独终老的,之类我们屡见不鲜的内容。
盛男和家庭是半脱节的状态。她不满于父亲出轨十年,也忍受不了母亲愚蠢造作,虚荣爱炫耀。影片后半段盛男和母亲的一次爆发中,她提起小时候坐飞机,晕机呕吐被双亲嫌弃,意指自己童年不幸,他们对自己没有爱。就影片呈现的内容来看确实也鲜见关怀,父亲只顾自己的情人,而母亲跟盛男出差时,像个巨婴挂在盛男身上,只会哭啼撒娇。盛男于是脱离家庭独自生活,很少和家人联系,连患病都不愿跟家人说。在导演的价值观里这显然不值得提倡,盛男需要和父母真正“和解”才能达成“快乐”。就连母亲不懂爱、不了解女儿、不关爱女儿也情有可原,毕竟十九岁产子,还不懂怎么当妈妈,后来跟盛男的关系也不大亲密。作为双亲和解情节的代表人母亲强硬跟随盛男出行,盛男一路从厌恶冷淡到逐渐接受母亲,与母亲和解,体现为开始愿意为母亲拍照,喝下母亲打的土豆汁。母亲是一定要原谅的,毕竟她已年迈,风华不再。
在这里,母亲和李老的关系也耐人寻味。李老一眼相中母亲,开始套近乎、夸奖赞美,母亲颇有受宠若惊之感,一方面李老所代表的“文化与文明传统”取向还有余温,是母亲渴望回到的手工业时代,也是母亲年轻貌美的岁月,另一方面,李老的夸赞、凝视、投射也重新赋予了母亲生命价值,可笑亦可悲的是这价值毫无新意,男人鉴赏女人如鉴赏瓷器,男人求欢女人为了补续满足性欲。李老被问及为何想要续娶,说是右手中风,言外之意无非是满足性欲,虽是玩笑但也很难忽略。
对于盛男的性欲,影片以其大胆直白为骄傲,反倒暴露了导演对于女性欲望理解的片面浅显。盛男之所以急于做爱,是因为同事提点自己术后可能丧失性欲,应该在术前好好珍惜、享受。可见,盛男对做爱的迫切并非出于性欲的迫切,而是生命时间的紧缺,做爱是生命欲望的微缩。但有趣在于,这种迫切在情节架构下成为影片的噱头,如狼似虎大龄剩女勇敢示“爱”,几次大胆表露却招致误解,同事甚至自恋地认为盛男暗恋自己,所以才这么想跟自己做爱。可想而知对于观众来说,这种误解只会更广泛: 几年没有做爱的女青年何其饥渴。导演似乎没有能力呈现更普遍、更真实的女性性欲,就连盛男的自慰都宛如急病发作的痉挛,女性性欲便也只能流于“得没得到满足”之浅薄。对精神和肉体共振的渴求才是盛男多年没有性生活的根本原因,这样的渴求得不到满足与现实中男性对女性欲望的不解与误读才是真正的冲突。男性视角对女性性欲的想象极其单薄: 她想做爱便是她恨不得扒着男人强来、追着男人跑,她爱这个男人便是百般自我物化成为塞壬(《苦月亮》的mimi如何极尽诱惑满足男主多样的性幻想,成为男主爱不释手的性侣),她若有性瘾便是一夜十郎宛如饕餮,人尽可夫却又无人能满足的无底洞(且看《女性瘾者》)。真正的女性视角不可能拍出盛男抓着同事要和他将就做爱的情节,在影片中这甚至差点儿引发了一次性暴力。导演用温和激荡的性爱化解了性暴力的危险,但这真的能让人感到安心吗?
不仅如此,片尾导演暗示的和解或许只是盛男的某种自我扭曲。对于盛男来说,父母对她没有爱,所以她离家,理解她的人尚未出现,所以她单身,她有战地记者的梦想,所以她做记者,出于基本的自尊需求,她一度放弃了传记的差事。一切合情合理,是一个正常的人,一个自由、自尊、自重、保有个性和自我的人所做的选择,即便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她显得愤世嫉俗了些,但那才是她不被规训的倔强和决绝。癌症和贫穷是她不得已妥协的理由,通过这趟旅途她接受了社会“教育”,获得重生,重新思考了生死、尊严、生命价值等等,可这“教育”未免显得太刻意和可疑了——毕竟每个人变狗,都有他的难言之隐嘛。用阿多诺的话说,就是不应该用虚假的和谐来解决客观的矛盾。到底是盛男愤世嫉俗、蔑视关系招致自己的“悲惨”境地,还是值得尊敬的远不比值得怀疑的多?盛男的和解,还是导演的苟全?心境已然改变,又有什么真正得到解决了呢?
女性电影
由姚晨监制主演,滕丛丛编剧导演的女性电影《送我上青云》通过上海电影节步入了观众的视线,从主创的构建来看,这是一部有着坚定信念去创作的女性电影,在《我的孤单,我的自我-单身女性的时代》一书中有过这样的观点:“单身不是拒绝男人,拒绝爱,而是要提倡一种充实、自我的生活;女性自身的独立是为了争取更加公正平等的社会地位所必备的武器。”《送我上青云》的盛男所追求的职业理想与生活尊严,被她用刚烈倔强脾气所包裹,一个有着知识武装的,经济独立的女性面对趋利媚俗的环境也会窘迫,也难免遭受嘲笑,而她不再年轻,加班压缩她谈恋爱的时间,永远学不会谄媚,不爱随波追流,趋炎附势,就在她知道自己大难临头的时候,她似乎可以慢下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故事主要就是从她大难临头后的一次“接活”任务说起,在这个过程,她与三个男人有着不同的际遇,也同盛男所鄙视的母亲美枝关系发生了变化……她得学着面对身上这种会让她丧失女性一部分功能的疾病。
辛辣诙谐
《送我上青云》里辛辣幽默的对白频出,既杂糅了麻花的粉红色段子包袱,还有顽主式的语言机锋,以及韩寒电影中的笑中带泪,还自带一股嬉笑怒骂的潮涌快感。在《送我上青云》中姚晨的喜剧表演非常独特,雕琢细腻,层次丰富,跟剧情变化生发出一种独特的喜剧表演魅力,在喜剧的表演创作中也带有悲剧的深度探索,在苍凉的底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夏天的花海,故事与表演的结合,磨合出一股新鲜的喜剧形式,很久没有在现实题材中体验过那么酣畅淋漓的,饱含滋味的喜剧创作了。但这部影片有着“黑色喜剧”的一抹色彩,“黑色喜剧”或“黑色幽默”是指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然而“青云”却大胆地提亮或者突破“黑色喜剧”的创作范式,有些更深远的理想主义追求!看到结尾,似乎有种当初看奥斯卡获奖影片《鸟人》的感觉,那种我的倾注与付出,终于可以让我没那么伤痛,没那么不自信了,即便不能实现最高理想,但我不失我的尊严。
注视本土
《送我上青云》扎实的剧本创作,聚焦中国当代的女性困境。从女性的原生家庭,观念的形成,职场困境、健康状况,财务情况、婚恋现状等等问题入手展开叙事,直面痛点,精神可嘉,但电影绝不是卖惨,也不苦情,更不是兜售焦虑,以一种层层提升的豁达抒怀方式去展示盛男的精神世界,尽管在这个过程,盛男遇见了很多嘀笑皆非,令人难堪的事情,但电影始终带着平等的视角去看待每个人物,不仰视也不藐视,从血肉筋骨里去观察他们的精神世界,这种笔法有点儿老舍先生、汪曾祺先生的意思。另一个非常值得回味,又与众不同之处,就是电影展示了中国的西南地区的风貌,云舒云卷,氤氲环绕,大河弯弯,这种构思大气的“文人画”审美趣味与人物相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电影文化符号,也有点沈从文先生写湘乡的笔触。”编茅为屋,叠石为阶,何处风尘可到;据梧而吟,烹茶而语,此中幽兴偏长“,盛男在朴素风雅的山水民居中经历着喜忧参半之事,她暂留诗画山水间,思考死的恐惧,生的悠长,男欢女爱,悲欣交集,这是盛男的心性经过一次深层的磨砺。这部影片描述了中国女性的情爱观念,真实且充满力量。
本片片名引自《红楼梦》,在精神上也致敬这部伟大的中国小说,写诟与净,真与假,生与死,探索“无常”。茶烟渐起,清谈渐欢,雅俗之间,悦人欢颜。呼朋唤友,且观片去。
我们必须对自己诚实。我不认为这部电影和任何性别意识或者女性意识有关,盛男的问题完全可以变成任何男性的问题。我认为这部电影的主题是和解,但不是妥协。
坦白讲盛男这个人物我没有任何共鸣,姿态太过了。反倒是那些看似不适的配角,妈妈,李老头,刘光明,阿毛,随着剧情的推进逐渐展现出丰富的层次感和人性的复杂性,我会更能理解妈妈对年轻漂亮的愚蠢而脆弱的失落,阿毛尊严感的幻灭,刘光明内心那份对尊严的疯狂,还有李老头,死之前最重要的是对人间美的留恋,道德和内涵不再重要。相较之下,盛男对世界激烈的对抗有太多细节显得盲目而傲慢,李老头说,爱欲乃生死之门,一语勘破那些虚妄的灵魂假说。盛男的悲哀在于,过高看重精神的价值,对自己的身体太恶劣,对自己的欲望太恶劣,即使是奋不顾身的那种求生般的性爱,也是对身体的惩罚。人如果不能好好爱自己的肉体,其实即使看重的精神也是空中楼阁,那并不是理想,那只是梦。和解不是目的。
电影很容易误导人的一个地方在于,它的前提是,追求精神深邃和追求肉体享乐是天然对抗的,有精神洁癖的盛男充满一种智识的傲慢,她嘲笑母亲的愚蠢,但从来没有试图理解过母亲的恐惧,那种恐惧是对时间的恐惧,因为那恐惧太过本能,而被盛男放置在不屑的位置。她嘲笑李老头的“哈哈哈”大笑,但她最后才明白那三声大笑是对自己紧绷人生的疏解。她会被谈哲学看云彩的男人吸引乃至幻灭,她嘲笑他,却没有理解过他的绝望,他拼命跑开纯粹是出于对她的恐惧,因为盛男的欲望扭曲到已经完全让人无法接受。最后,盛男的自慰,站在城墙上大声哈哈哈,我愿意看做是她终于理解了欲望和肉体的存在对精神的元初状态的支撑是多么重要。
我们当然向往上青云,但是这青云绝非精神的飘忽,而是肉体和精神的协奏曲。我想,越是有太多女性把它看做是性别意识强烈的电影,社会就越是危险。因为她们不诚实,自我美化,自我孤岛化,认为对抗是求生的唯一法则。事实上,我想,这部电影给我的启示在于,无论男女,我们的通透是我们唯一的救赎,我们开始倾听别人,开始互相理解,才是救赎的路。绝对不要陷入那个自我的死循环。加入大爷大妈买鸡蛋买大米的队伍,和你寻找知音讨论哲学,从来不是冲突的。不要喊着热爱底层,却从来对底层的生活没有真正接纳的能力。
#SIFF22#没想到真是喜剧,国内比较新的类型了。其实国外这类东西拍得很多,轻盈温暖却锋利无比。只是往常往往会被处理得低廉或用力过猛。这种对生与死,性与爱的探讨风趣又端庄。这部电影特别像是一个文化课不太好,但德智体美劳却各有建树的孩子。虽然有点不务正业,但却很优秀。
【SIFF】这部电影像把刀,大胆直接甚至有点伤人。姚晨的角色虽然是女记者,但与《搜索》中的完全不同,是一个质感全新的角色,很“刚”。导演的女性视角都细腻真实完整,但对男性的刻画就显得简单粗暴甚至常常是刻板生硬。她有电视剧语言上的痛快,但缺少电影镜头叙事上的细腻,整体框架看起来有点散,但角色的选择很有趣,有瑕疵但是一部值得玩味的作品,作为处女作非常出色的作品。最后一幕眼泪夺眶而出,一切都值了,我相信有挑衅作品才能真的有突破。
太做作了,真的太做作了,里面每一个情节、每一个人物、每一句台词都感觉是只可能发生在文艺青年真空世界里的,离真实世界三十万公里,怪不得叫“青云”。很多台词放在美国文艺片里没什么问题,但是用中文口语说“你还没有体会过真正的性爱”,是不是就感觉哪儿哪儿都不对?姚晨真精明啊,连着三部女性题材,纵然难看,也会让人觉得“但是能在国产片里看到这种主题还是很难得对不对”,但是就算再难得,难看还是难看啊……
昨天看了制片人的推荐日志,还蛮期待的,没想到emmmmm,不具体写缺点了,只能说是上影亚新入围的正常水平。当然,也有不少好的地方——放在今年华语片的环境里,这样全然女性视角的人物书写,以及姚晨的演技,也算值得鼓励吧。
看完才明白送我上青云的意思有点妙,女性困境其实是很容易被拿来用但又却很难说透的东西,与两性、社会、家庭都有着错综复杂复杂的联系,往往很多打着女性主义的片子都将这些变成了二元对立的关系,然后描摹成女性对抗全世界最后又战胜全世界的可笑过程。送我上青云至少在这点的处理上没有皮毛了事,和这个世界不需要和解什么,哪里有什么寻找自我的旅程和完美结局,借力上青云,体验过高潮足够。
说不清楚哪里好,也说不清楚哪里坏。黏稠的,雾蒙蒙的,游离的,汗涔涔的,湿漉漉的,破碎的,拧巴的。像是人生。姚晨说“不知道怎么活才是正确的”,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答案。其实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瘤子,长在身体里面,我们以为喝水就能清心寡欲,可到头来还是想吃肉。于是只好躺了下来,将一团糟的线团般的生活捻出一根绳来,在自我安慰的幻梦中哈哈大笑三声,扶摇直上青云。活着嘛,就是与瘤共存,带瘤生存罢了。
本片片名引自《红楼梦》,在精神上也致敬这部伟大的中国小说,写诟与净,真与假,生与死,探索“无常”。茶烟渐起,清谈渐欢,雅俗之间,悦人欢颜。呼朋唤友,且观片去。
意外地富有灵气和喜感,看似散漫实则充盈着一种漫游轻巧的飞驰感,颇具“送我上青云”的浪漫意味。这次的人物困境虽然仍主要围绕单身独立的都市女性,但其实也对周围的人进行了不少着色,县城乡镇和都市气质在一种看似二元对立的状态下有着十分微妙的嘲弄融合,人物关系也很值得玩味,是一种自反中透露出自爱的爽快和耿直劲。上映后可能市场反应会比较一般,但我还是蛮喜欢这片的,那种感觉很难以名状但是又真切地戳到了你某些地方,华语片中出现这样的生活小品,尤其还是出自新人导演之手还是挺难得的一件事。它确切地告诉你,对于不同的人来说,生活的痛苦和烦恼有一百种模样,选择释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至少看起来很酷,哈!哈!哈!(很容易理解姚晨出演这个角色的心境,但还是稍微觉得她在这个项目里作为监制和主演所把控的比重过于高了)
台词写得太差了,剪辑也让故事很破碎,难以抓住情感走向。三俗段子太影响观感了……
时下+86们叫嚣的“我们有钱了",被这部经济下行、人生寒冬电影,敲得粉碎。但片子最大问题,好像是风格杂糅不统一,不少台词干涩生硬。以开头疯子一脚、结尾哈-哈-哈三声,本片应该是带黑色荒诞意味的轻喜剧,如频频起跳的脏话粗口。可在切入家庭内部关系时,电影又变成批判色彩。贵州外景的云水缭绕,又自带艺术片腔。横空飘来的斯文眼镜π,更是想要尊严,就让你看看尊严被踩的样子。还有粉红西装男,单凭“别跟我啪,啪了之后,你的余生会永远回味这棒棒哒性爱”之类的台词,真乃新油田之子。当然,其他男性角色也没有好到哪去。
哈,哈,哈,油腻有时,清净有时,被辱时时,这是写给世界上最后一个聪明人的打脸诗。骄傲没什么了不起,低头,足够轻盈,就能飞起。
风景挺美的。
7分,遗憾一定有,也有不少生涩的地方。但是,总想去撑下这部电影。因为,影片非常少见的,从女性角度,去如此直白和坦然的聊她们的欲望,以及对身体满足的渴求。而且,是很严肃、不恶搞的。谈性不丢人,女性谈性也是如此。
丧礼上穿粉西服的色盲不是毛病,渴望成功才是绝症;聚会中背圆周率的表演不算笑柄,等人鞠躬才是做梦。山顶纵火的傻子还在等宇宙飞船,丰唇未消的母亲还想听汝窑之音。大师等顺水的棺材钻入生死之门,盛男待借力的好风平步情爱之云。火警一响,如行尸般从大宅里逃出,定睛一看,都是被现实打败的仓皇。
这可能不是今年最好的国产片,但我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把它选为到目前为止的最爱。我对「送我上青云」的喜爱,是极其私人化的,以至于我接下来的每一句评语,主语都只能限定在“我”。我能理解并相信片中的每一个人物,不管我是否认同他们。我对编剧加导演滕丛丛,在片中展现出的高级幽默感,喜欢到羡慕的程度,这是一部难得能让我开怀大笑,却不是靠卖蠢的电影。我在影片开始后不久,就已经被彻底拉进了银幕之中,而不仅仅是在观看这个故事。这是一部女性为主角的电影,可说实话我不认为它只是一部女性电影,在我看来,它讲的是全体人类,怎样滑稽的挣扎在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中,却依然渴望生而恐惧死。如果你也喜欢「送我上青云」,那我得恭喜你,发现了这世界上原来还真有同类,能理解你内心最深处也最虚无的一些念头。
那个,自己制片的片子,打个五星。over。
常年的观影习惯让我误以为姚晨在床上是心脏病发作了
其实盛男的处世方式,在人际关系上遇到的这些问题,在很多男性身上也会遇到,很多人学不会那一身江湖气,但在国内的(电影)圈子里,这套江湖的聊法真的管用,所以就让很多人无所适从,这不是学历的问题,可能是某些做人的原则问题吧。我觉得,这可能就是导演想讲这个故事的原因吧,其实不仅仅是女性会有这样的困扰,男性也一样,也真的改不了,很难改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问题,折腾一圈之后,往往又会回到原点,因为这种人都有某种坚守,在某些事情上有精神洁癖,很难让自己彻底改变,这就是生活。片子并不完美,只是某些时候,感觉在看另一个自己。
电影从我想和你做爱那里开始有点意思
绝症只是一个罩,结果也并不重要,实在内里是对30岁单身白领女性迷茫心境的描摹。姚晨说盛男是个失败的理想主义者,又丧又刚,敢爱敢恨,不同于熊熊燃烧的苏明玉,盛男更像照亮夜空的星星火,这样人格是很动人的。我喜欢这个人物如饥似渴的追寻,喜欢片中有趣又纠结的母女关系,也喜欢贵州山水氤氲着的梦境画面和诗意情绪。顶级幕后阵容为一部新人导演作品保驾护航,保证了作品气质稳定、制作精良,确实是好风凭借力。姚晨演起文艺女青年竟也很合适,尺度更大,也更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