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大门》已经下了很久,然后就象忘了收的衣服,一直挂在电脑的某个空间,到昨晚才把它找出来看了。 17岁的我在做些什么呢? 记忆有些模糊,但那时的我有和月珍同样的单相思,克柔类似的怪脾气。 我默默地用眼睛追随我的“张士豪”的身影;用心灵感受他所有我所能猜想到他的感受。 家里的窗等成了想他的门。 他也许知道,也许不过只是装成不知道。 直到我把这种感情完全转换成兄妹之谊,再也不为他伤感。 这是数年后的我。 现在我长成什么样了呢? 长成那个不论面对什么都麻木地对自己说“就那样就过来了啊”。 任何情感与灾难或者不幸,在时间的长河里都只不过沧海一粟。 当时不知道该怎样才能熬过的绵绵无期的绝望,最终也在多年以后被忘记了过程,一切就是那样就过来了啊。 青春期里总有着太多“为什么”。 总是会像张士豪那样白痴一样不停地问“为什么啊”“什么意思啊”。 成人后的我是不会问“为什么”的。 我无法再死皮赖脸地挖掘一个我用意志就能感受的的心意。敏感如我甚至能用对方语调准确说出答案。 不问为什么,也许永远失去了得到对方解释的机会,永远失去了和解的机会,带着猜测,象两粒被吹散的流沙,各自哀怨的飞回寂寞的世界。 每个人都曾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带着无邪的青春笑容,用飘扬着的衬衫一角,翩跹着跨越记录曾经的秘密和青涩的蓝色大门。 以后,也许3年,也许5年,也许很多年,那道门就像道分水岭,让我们只能伤感地站在青涩年华的边上,回忆我们永久消逝的青葱岁月。
五一假期刚过,赵薇执导的处女作《致青春》高调入市3天收1.42亿占据宝座。我还没有来得及去看,却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另外一部电影《蓝色大门》。如果很多人还都深切记得《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那句:“那些年错过的大雨那些年错过的爱情好想告诉你我没有忘记”,那么,我依然还深深记得《蓝色大门》里,张世豪一遍又一遍问孟克柔:“你什么意思嘛,什么意思嘛”。这个镜头一直一直在我脑海里晃,晃着晃着大家好像都开始缅怀青春了。
我曾很高调地写过一句:“我对青春没有任何兴趣。”这句话,若让我自己解释,大抵就是我无法定义青春这个阶段,很多人说青春是18岁到25岁;也有人说青春应该是16岁到30岁。总的来说就是谁也没有办法给青春一个定义,又或者是像我这样的女人,像杜拉斯写的那样,又或者如洁尘所写——早早地“提笔就老”了,从来都没有过所谓的青春。我好像没有过所谓的少女阶段,哪怕是在我十四岁的时候,我也从来没有眷恋过粉红色,从来没有痴恋过格子衫,也从来对玩偶之类不感兴趣。我好像早早就开始沉迷于稳重与古老的东西——但是,我痴迷过一个男生,这个必须要算青春,因为没有说出口。
那么青春对我而言就算是一种心情。那种心情是热的,而青春过去了以后,心情是凉的。怎么说呢?有人说陈奕迅唱《浮夸》是热的,林志炫唱《浮夸》是凉的,大抵就是这个感觉了。太难以描述了。所以有些人珍重青春这件事,有些人并不珍重。我觉得青春这事过去就过去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并不是说青春已逝就一定要把它当成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还有人说——“青春是一种心态”,究竟什么样算青春心态呢?如何把激情四射和不论后果这两件事区别开来呢。
所以看《蓝色大门》这样的电影,于成年人而言,是捡起心情的最好方式。我有个女友说,看完《蓝色大门》以后,她特别想给大学时候暗恋的男孩子打个电话。我问假如能打通你说什么?她笑:说,就聊聊,就说我当年喜欢你,然后我就寒暄打哈哈,或者大笑。
一句话把我带回到当年“热”的心情。“我喜欢你”这样明显的话放在青春的时候,大概就是咬破嘴唇也不会说出来的。说出来就是天翻地覆,就是六月天心里下起了雪,就什么故事都没了。青春就是要揣摩,要迷恋你站在我的背后,我却听到你的呼吸;要眼睛发涩,鼻子发酸,要你站在我的远处,是我隔壁班的爱恋,使我们每日擦肩而过却都有生离死别的内心戏。要夏日趴在桌子上午睡,从汗黏黏的手臂上抬头发现只有自己一个人醒,黑板上还有数学题。或者揣着一袋水饺站在某个人的楼下等着他“偶然出现”,然后凉掉。这种事情,就是成年人爱看青春片的原因。
很多女人都告诉我,在她们人生当中经历某一件事情之后,那种文艺的,热的感觉就忽地一下没有了,简直像魔法。所谓青春或是成年就那是一瞬间的事。那一瞬间你从此释然,决定把一个人,一段情,拾起或者放下。那件事或许是某次一个人走回家,或者是某一天突然炒一个蛋炒饭;或者是突然某一天一抬头看见天上银色的云。那一瞬间,你发现你的心“凉”了。这种凉不是悲伤不是忧郁不是脆弱,就是你突然发现时间过去了,你成年了,撩起发丝像个成熟女人;穿着高跟鞋望着镜子觉得那个人陌生了,冷静了——最重要的,放下了,开始往前走。
我自己也是一样。我的“青春”界点缘于一次相亲。24岁的我和那个男人相处了五天,发现并不合适,于是我们就各自愉快地说拜拜了。那个走回去的路上,路边有个老人卖水果。我买了一点,然后在夜色中拎着一袋苹果走回自己的公寓。在漆黑的走道里,突然就像撞见了鬼一样撞见了另外一种情绪,那个晚上的风简直是把我一切热烈和桎梏都吹散了,三天前我都还看安妮宝贝的书,可从那之后我沉默了,冷静了,不爱谈论八卦了,我开始热爱投身于凡俗世界,讨论婚姻与股票。然后平静和愉悦就很快成了我的常有状态。我的青春好像“热烈”一夜消散了,一夜过站了。回头想想,那个转折点,无惊无喜。那一夜,我走过了我的《蓝色大门》,所以我是真的相信有这样一个时光之门的存在。
从此,这个点之前发生的所有故事都被自己叫做青春。所以青春是没有年龄的界点的。它代表从一个点你开始回忆过去。所以对于很多人而言,五十岁之前都能叫青春。但是青春一定有一首主题歌,一定有个男/女主角,一定有一段情。谁说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变质的事情,我坚信这世间爱情依然存在,伴随着青春;就像坚信太阳依然会升起,伴随着海天的尽头。这个“凉”了的时候,更容易回味,回味的滋味也更好。年轻一定算青春,可青春真的不是只有年轻。
有人问我你的青春哪去了。我觉得我的青春一直被我留在心里。可能是昨天,也可能是很久之前。我一直试图保持那种“热”的心情,却怕它太灼热;所以渐渐地开始学会“凉”。我的老公是我的高中同学,偶尔望着他的胡子和发福的腰身,会想起高中时候他瘦竹竿的样子。他也一直记得我高中时候剪着童花头,穿着白色的衬衣。彼此算是个年少的见证。
有些人天生易老,比如我。最关键的是,有些适合呆在这种“凉”掉的氛围里,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我适合当中年人,一定会比当年轻人要当得妙的原因。我把握不好“热”,容易放肆,容易痛苦,容易出事;我适合“凉”着来活。我从不准朋友拖我去听演唱会,因为哭得稀里哗啦那个肯定是我。所以,青春这事没了就没了吧。
但是我从不否认青春的意境,是真的美。我讲个故事来结局吧。我一个女友,看完《蓝色大门》之后想起她高中时候的男友,于是约出来见面。那时候他已经有了家庭和孩子,在咖啡馆里她留学回来十年后第一次碰头,她看着他的胡渣和皮鞋;他看着她的项链和PRADA的手袋,突然间彼此哑然失笑,然后他们彼此像失散的老朋友一般,那样轻松惬意地聊天。回头她跟我说,空气都像凝结了,她好像感觉从来没有那么释然过。就像走出咖啡馆的时候,她觉得三十岁的自己无比青春。她依然爱着他的从前,他也爱着她的过去。她从来没有像那样坚信过人心里有一块单纯之地,像影子一样在身后。她觉得青春的心情就是相信爱情。对于她而言,蓝色大门从未对她打开过。
所以她觉得青春这事,只要你回头望,它就在。不回头,永远都不存在,“像梦一场”。
“你要干嘛?”“我是游泳队吉他社的,长得还不错啊,我有什么不好?”“你到底要干嘛?”“就是追你啊”“我很麻烦的”“我也很麻烦啊”。
P.S:而最后,他也会变成谁的李大仁吧。
干净、帅气、阳光的男生踩着自行车,等待红绿灯,余光捕捉到正偷偷瞄他的女生,脸上露出一丝得意而坏坏的笑容,两个深深的酒窝刻在两颊。阳光下斑驳的树影,湛蓝的天空,碧绿的大海,纯净的沙滩,一个青春的故事,在夏日炎热的台北街头,悄无声息的展开。
翘课的林月珍和孟克柔偷偷躲在树阴下聊天,闭着眼睛幻想未来的生活。林月珍说的绘声绘色,孟克柔却只是重复着:“月珍,我什么也看不见……我什么也看不见呀。”
林月珍拿出偷偷收集的张士豪的篮球、运动鞋、原子笔、周记本给孟克柔看,轻声叹息:“喜欢他那么久,却只能偷偷拍他的相片,收集他的垃圾。”喜欢一个人,就会不自觉地收集有关他的一切,那份默默无闻和含情脉脉。
林月珍拉着孟克柔跑到游泳池,偷偷看张士豪游泳,“看什么哦,什么也看不到啊!”“可以听见他游泳的声音啊!”喜欢一个人,哪怕只能听到他的声音,也都心满意足。
孟克柔帮林月珍表白,帮她送信,替她背黑锅,为她牵红线。那个17岁的夏天,或许是友情,或许是爱情,都在困惑着、隐忍着,坚强着。
张士豪骄傲而自负的说:“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林月珍,是你自己想认识我,对不对?”孟克柔不做争辩,径自踏上单车,消失在夜里。
“我叫张士豪,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多可爱的男生,月光下对着孟克柔远去的背影直白的做着笨拙的自我介绍。
“你要干嘛?”“我是游泳队吉他社的,长得还不错啊,我有什么不好?”“你到底要干嘛?”“就是追你啊”“我很麻烦的”“我也很麻烦啊”,青春,是可以这样麻烦而简单、直接而热烈的。
张士豪和孟克柔听歌踏浪,并排坐在礁石上,说着不愠不火的话,他害羞的抬起手,轻轻放在她的手上,不过三秒钟,又拿开,表情不自然,空气中都是尴尬。青春,是这样生硬、青涩而单纯的。
张士豪每晚到孟克柔家的饺子店吃宵夜,临走总会对着窗户喊一句:“我吃饱喽,要回家啦!”不管她是否在那里。
张士豪不停的追问:“为什么你要我吻你?”“到底为什么你要我吻你啊?”……分享了彼此的秘密,17岁的少男少女开始哲学般的思考。“如果你17岁,你想的只是能不能上大学,不再是处男,尿尿可以是直线的话,你该是多么幸福的小朋友啊。”人生,远没有那么简单。
打乱了体育馆里的椅子,刚刚结束战争的两个人疲惫的说,“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就变成了什么样的大人。”我们变成了怎样的大人呢?
那个温柔的初吻,轻轻的,淡淡的,印在唇上,留在篮球馆里,却没有留住孟克柔的影子。张士豪又是一遍一遍的问:“我们这样算不算是分手啊?”
孟克柔一遍又一遍的在沙滩上画字:“我是女生,我爱男生。”直至焰火下接到张士豪的电话,她终于流下唯一的一次眼泪。
张士豪不停的重复同一句话,问同一个问题,孟克柔一直保持沉默,一直逃离。
等在斑马线内,张士豪轻轻开口:“其实我那天想说的是,一年后,三年后,如果你开始喜欢男生,一定要第一个告诉我哦!”绿灯亮起来,他跨上自行车,第一个飞奔出去,风吹鼓他的花衬衫,消失在车流中,流水般的钢琴声响起,充盈在夏日台北的街头,犹如他温暖的微笑。
孟克柔望着他的背影:“小士,看着你的花衬衫飘远,我在想一年后,三年后,五年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呢?由于你善良,开朗又自在,你应该会更帅吧,于是,我似乎看你站在蓝色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你脸上仍有几颗青春痘,你笑着,我跑向你,问你好不好,你点点头。三年,五年以后,甚至更远以后,是体育老师,还是我妈?虽然我闭上眼睛仍看不见自己,但却可以看到你。”
忽然想起,19岁那年夏天,也是一头清爽的短发,素面朝天,下午三点的阳光,我安静地等在宿舍楼下,傻傻的对着他笑。跳上自行车,坐在后座,风一直鼓鼓的吹,毫无顾忌的大声唱歌,双脚荡在半空,爽朗的笑声划破天际,路灯映着两个人的身影。
以为忘记了,心动就是那样脸红心跳心脏超负荷,以为忘记了,爱上他就是想起他会情不自禁地微笑。然而,开启蓝色大门,犹如翻开厚厚的日记本,那些年记忆深处的细枝末节一一从文字里跳出来,肆无忌惮的迎面砸过来。
是的,忘记了面容,却忘不掉气息,忘记了爱情,却忘不掉温暖,忘记了自己,却忘不掉他,忘记了所有该忘记的,记起了所有该记起的。
头发长了又短,短了又长,不管情不情愿,时间划过皮肤,划过内心,纠结着,就这样残酷的拖着人,愣生生的拽出青春的岁月。说不出在哪一个夏天,我们忽然间长大了,就这么不经意的,长大了。关于青春的故事,最纯美的感情,早已滞留在那个纯粹的夏天,消散在阳光蓝天白云绿树碧海间,剩下的是长长的一串回忆,不断温暖着冰冷的我。
或许每个人的青春都有这样一段流淌在心里的故事,或许这部电影就是在安慰长大的人曾经丢失的完美的青春。青涩过,纯粹过,激情过,温暖过,感动过,快乐过,笑过,哭过,深深地爱过,越过身后的那扇蓝色大门,再也回不去了。
“我是女生,我爱男生”——孟克柔
“张士豪到此一游”——张士豪
校篮球馆旁白色柱子上七零八落的糟糕字体。
我们还会这样直接吗?还会这样勇敢吗?还会这样热烈吗?还会这样单纯吗?
Blue Gate Crossing,找回青春,怀念青春,遗忘青春,安慰青春,告别青春。
2007年6月2日夜
作为一位充满了希望和前景的台湾导演,易智言的锋芒只是闪了几下就歇了。过去拍电视剧的钮承泽一跃成为了台湾电影新一代拓荒者,而风光一时的易智言现在连边儿都沾不上,竟然逆向回去拍电视剧了。眼瞅着魏德胜钮承泽与戴立忍这般苦主都熬出了头,年纪不小的易智言的未来还有可能么?
未来不知道,但易智言的过去烙印在了蓝色大门上。
张士豪穿着花衬衫穿过台北的大街小巷,男子气的小镁骑着车在后面追逐,43岁的易智言是怎么体悟到如此情怀的?于ucla毕业的易智言似乎相当关心时下台湾的年轻人,电视剧集《危险心灵》算是台剧的一朵奇葩,全片充满着电影式的点到即止和浓郁的人文关怀。这一切的由头还是得从《蓝色大门》说起,一个中年大叔观察着一个性向迷茫的少女和一个健康向上的青年,火花在一点点的出现,这个40多岁的中年大叔内心的小清新爆发了,大叔写出了这样的词:
“由于你善良 开朗 又自在 你应该会更帅吧”
大叔你太牛逼了!
和其他所谓的台式青春片不同,《蓝色大门》不是以同性恋作为重点,亦少有自恋狭隘的少年心理,整部电影洋溢着干净的正能量。张士豪用像水一样的纯情溶解了一颗盛夏中冰冷的少女之心。全片镜头叙事简洁干净,音乐起落伏贴切应景,看起来相当天衣无缝。之后出现的《盛夏光年》《夏天的尾巴》……诸如等等电影,没有一部比得上这部电影的电影语言干净,因为他们迷恋用同性恋与忧伤这样的小命题做文章,却从来不知道《蓝色大门》是用最后的爱情与豁然开朗诠释了最平凡简单的年轻。电影中孟克柔也有过迷惑与烦躁,但那些都化解在海边的音乐节,张士豪的笑容以及体育老师喝过的矿泉水瓶里。
通过看易智言的几部戏,发现他的戏有两个特点:有舞蹈情节,喜欢用重复的对白制造戏剧氛围。舞蹈这方面,林月珍与孟克柔的起舞只能算是粗糙的开场,之后的《恋爱地图》与《危险心灵》中,易智言都对这种动作方面的轻快美感带有相当大的热情,这也无怪乎简单的骑单车,在许多电影中都经常出现,但易智言却能在《蓝色大门》中拍出不一样的感觉,他想到用花衬衫的飘扬来衬托氛围,不具备相当敏感的动态意识,是一定拍不出来的。
《蓝色大门》中亦有相当多重复又重复的口白,但却不显得唠叨,另有一番味道。特别是大陆人听台湾人说话,重复更显得和撒娇一样嗲气十足。《危险心灵》中易智言的重复口白亦越演越烈,其实这种方法旨在弱化对白的技巧性,从而加强生活质感,这点上相信易智言本人是有所考量的。所以《蓝色大门》中许多的重复对白也俨然成为了经典——例如张士豪的自我介绍。
多少年后,男子气的孟克柔淑女了起来,言行变得规规矩矩;阳光的张士豪变成了大叔,颓废和阴沉起来;而导演大叔却消失了踪迹,据说他现在在教书。
大叔,请继续振作起来,让你的敏感进行得更彻底点吧,多拍点好戏呗?曾几何时,我每每观看您电影的时候,都不由自主的小清新起来。
那是一种纯净的连装B都装不出来的力量。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重看《蓝色大门》,还能聊些什么?
答案只能是,青春。
电影里的张士豪有许多问题,接近于十万个为什么。
他不停地追问,问题如下:
“你什么意思嘛”、“我有什么不好?”、“那你为什么要我吻你?”
电影里的孟克柔,问题似乎只有一个。她需要面对自己的性取向,它的难度,似乎大于其他两位主角人物,而十七岁的爱情,往往不需要答案(准确说呢,是十七岁也可以不必有爱情),所以她的问题,只是会以困惑的形式,继续存在。
大学时候看《蓝色大门》。它对于我,只有台湾的小清新自然气息,街头的车阵,台北浓密的绿荫,师大附中校园操场上,永远充溢的阳光。
这一次,三亚的沙滩影院。当我站在三十岁的角度回看这部电影,我更关注的,是青春期阶段,男生与女生的距离和速度。
距离问题,并不是长焦镜头拍摄的骑行,也不是孟克柔释放了对方可以走近的信息,结果又拒绝了对方。
距离是男与女的试探和较量。当张士豪和孟克柔为了躲避巡查的教官,他们藏匿在衣帽架子后面,蹲踞在夜色下的泳池边。他们漫无主题地,聊着天。你会以为,他们已经挨得很近,下一幕你发现,他们彼此间,还隔有一段距离。以及,对孟克柔的“主动”,帅剌剌的张士豪,更多是暴露了内心腼腆的一面,不断后退。只有到了被拒绝明示后,他又变得不思议的主动。
《蓝色大门》泳池段落的涟漪水纹,一直影响到了后来,多年不祛。每每我看到电影里的夜下泳池,林书宇关于友情散场的《九降风》、谭惠贞直击僭越师生的《以青春的名义》,首先想起的,就是《蓝色大门》的一池子水。
如果蓝色是忧郁,那么,它大致上还是代表了整部电影的基调,无可避免的,青春期与成长到来,莫名的,小小的忧郁。
许多人看了《蓝色大门》,会冒出一处不明白:大门可能是通往成长之路,但为什么是蓝色的大门呢。电影里,好像并没有抛出明确答案。
有人也一度猜想,是关于开头结尾,成长以后的人生畅想罢。希腊、地中海、圣托里尼,遥远的美好之类。这样的描述已经远在天边,答案又可能近在眼前。因为学校游泳馆的大门,就是一扇蓝色的铁门。在泳池边,张士豪认识了孟克柔。
速度,是关于成长的速度,发自本能的亲密渴望与追逐冲动。人们大致认为,由于身体发育,女生的成长速度,会比男生来得早。这就反映在了前面说的,有着许多问题的张士豪,和只需面对终极问题的孟克柔。
单车街头出现的第一幕。孟克柔冲“情敌”张士豪,投了“原来是这个家伙”的一眼。然后,你寸进,我小挪。你再进,我紧跟。
结尾,《蓝色大门》又强调,并重复了一次投入街上的比赛追赶,再以孟克柔的青春寄语,作为结束收场。
在此之前,当他们一起被教官点名,去擦拭敷贴在地面上的一纸情书。两个人用鞋去搓踏,踩跺,又气又好笑的画面,就像在跳小步舞。当孟克柔戴上了“面具”,扮演林月珍喜欢的张士豪,只有重温回看,你才会发现易智言设置这一幕,不只是一场女生间的游戏那么简单。
还有两次放国歌时,迅速把观众带入到校园情境。第一次,所有人都定住了不动。第二次,孟克柔与张士豪穿过人群,视周围为无物。《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Honey就是在歌声中出场。所有人都站定了,而他,大步向前,单挑山东,慷而慨。
好像一直忘了说林月珍,她的困惑与纠结,更像是青春的白描。
比如临阵退缩,比如把一支原子笔,写对方名字写到尽。从暗恋到单恋,古往今来,有无数凄而美的故事,只是情深不寿。爱情并不是单向的,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运动。爱情是两个人的携手并肩,需要勇气,还有运气,而且,往往还有保质期。好的三年五载,几十个年头。糟糕的,不出十天半个月,恶语相向,伤人误己。
不修饰的桂纶镁和陈柏霖,基本上是以素颜的天然形象,出现在《蓝色大门》中。反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当九把刀把自己设定为柯震东,就属于美图秀秀加拉腿弹簧APP一起上了,美化得得有些严重。
陈柏霖像重复什么问题那样,也不断重复着自我介绍,“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我还不错哦!”这又是典型的男生心理:我很想认识你,但又不知道怎么循序渐进慢慢相处。有的,只会是鼓起胸腔中的自信,推销自己。会游泳会谈吉他,基本上已经代表了校园时代,校草级别的存在。
反观十几年后,当陈柏霖板着苦大仇深脸在电影院扮深沉,那就只能说:
再见,在也不见。
这部电影代表了大部分人对台湾青春片最初以及最深刻的印象。
孟克柔遇到张士豪其实挺幸运的,他身上有很多可贵的品质,正如她所说的“善良、开朗又自在”,他不仅帮她确立了性取向,还鼓励她向喜欢的女孩子表白,最后他还说“如果有一天你开始喜欢男生,一定要第一个告诉我。”
一个女生喜欢男生,却让喜欢着她的小T帮忙追男生,结果男生爱上小T,小T变直的故事
孟克柔说,我是女生我爱男生,我觉得和男生接过吻也许就不喜欢她了,我不能告诉她,不然我们连朋友都当不成了。张士豪说,我叫张士豪,O型血,天蝎座,游泳队,吉他社。要是有一天你喜欢男生了 一定要告诉我。林月珍说,我喜欢了他那么久,还是在捡他的垃圾,要是把他原子笔的水写干了,他就会爱上我。
像张士豪那样的男生是每个女生都喜欢过的吧,高高帅帅的,打篮球,骑山地车,笑起来很阳光,但那时候一般都不会有勇气去争取的啊,等到已经长成大人已经满怀勇气了的现在,那样的男生就没有了。
孟克柔张士豪林月珍。天蝎座O型,游泳队吉他社,我还不错哦。
虽然我闭着眼睛也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却可以看见你。
要死啦,17岁少男少女幻想五年后已经觉得是好远了,可是这个想象中好远的“大人”也比现在的我要小啊……桂纶镁好虎!太可爱了!陈柏霖真是单薄的少年,面对自己喜欢的酷女生时一脸忠犬,面对不喜欢的女生,无师自通就学会了摆出冷峻疏远的表情。不过桂纶镁这种小娘T的感觉好可爱哦
我把《蓝色大门》作为我二十一岁的礼物送给自己。
你赢了……再过三年,或者五年,如果你开始喜欢男生,你一定要告诉我……笑屁啊!我是说真的……
我怎么这么讨厌这部电影....
我叫若见,白羊座,A型,辩论队,篮球社,我还不错啊。
我叫张士豪 天蝎座,O型,我是游泳队吉他社的 我还不错哦
台湾导演对于青春片的把握让人咋舌.反正看得心里又温暖又感动就是了.
很好看,很长时间后想起来,还是很好看,永远记得陈在里面青春无敌的样子:hi,我叫张士豪,天蝎座A型..
最後一段对白挽救了整部电影……至少我是这么觉得……
“如果你十七岁,你想的只是能不能上大学,不再是处男,尿尿可以一直线的话,你该是多么幸福的小朋友啊。”“好不甘心喔,整个夏天都快过完了,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做。”用两句水成这样的台词就把我戳成傻逼,到底怎么做到的。
“于是,我似乎看到多年以后,你站在一扇蓝色的大门前,下午三点的阳光,你仍有几颗青春痘。你笑着,我跑向你问你好不好,你点点头。三年、五年以后,甚至更久更久以后,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大人呢?是体育老师,还是我妈。虽然我闭着眼睛,也看不见自己,但是我却可以看到你。”
非常真實的電影 如同週遭的生活一般 91年
适合18-24岁左右人士观看 单纯得像水一般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