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蘆葦之歌
3.5
因為精神不佳的關係,其實沒能記住六位阿嬤分別的特色與故事。
這部紀錄片厲害的應該是把悲情的狗血用到了最少。
雖然在觀看當下覺得淡了一點。
阿嬤們真的是時代下最不幸的一群人,
各種政客們,
有的震怒、有的痛哭、有的事不關己…
不同立場的人們,
則是繼續拿這段歷史大作文章。
大概沒有比看完這樣子的故事後,
再想起前陣子喧囂的種種、
以及看見網路上不同陣營人們的各種論戰,
還要更令人憤怒難過的事情了。
沒有人真的看見了阿嬤們,
借題發揮、捍衛自己陣營才是真的。
什麼時候人們才能認清「共同體」不應該由民族認同來構成?
侧重点在于一个心理治疗的工作坊。这一部纪录片没有愤怒,非常温暖。“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熄”
在這個時間點上映有它的必要性,只是說婦援會出資拍的影片,難免有點為婦援會宣傳的意味,慰安婦反而次要化,還想看到更深層點的東西,2015.08.27@華山
紀錄片受資本、法律條例、情感等影響。導演選取心靈工作坊的用心。但也產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構中的結構。這也應該對應了台灣進步與矛盾的現實。拍攝怎樣在心理治療本不能有攝影機出現的慣例下運行。吳老師的關懷也在於個人而非上升至國家,是一種感動而非真相,故事呈現的有趣一面自待讀者發現。
不评拍摄技巧,社会组织的关怀让人动容,临时的慰问容易,难的是一步一步走近受伤者的心,尽管中间还有重重争议,希望这一切能让阿妈们有一丝轻松,哭了哭了
看到最後理解了導演選擇不觸及某些部分的處理,人文關懷真的是臺灣紀錄片的特色呀
《芦苇之歌》取自《圣经》——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熄。叙事技巧几乎为零,像社工自己摄录的电视台纪录片。与大陆的《三十二》《二十二》等同题材的纪录片不同,明显有着台式的柔软和抒情,更着重于在内心受到伤害后的疗伤,这过程漫长而持久,甚至持续一生,周围人的目光、生理心理的摧残、希望获得日本政府的道歉、甚至还有对年少时自己的责怪。唉。
跨越很久的拍摄 台湾志工的宗教性还挺抢眼的 但是叙述并不出色 胜在一种关怀
補.
又是一部被没有历史观、没有格局、气量小的导演生生毁掉素材的纪录片,慰安妇问题不是台湾独有的,拍摄者连受害者绝不开口唱《桃太郎》而会主动唱《望春风》的情绪都感受不到,反而全片像是在“感谢日本”,真是侮辱历史和被拍的这些人。
TLS 看"阿嬷"时觉得控诉力度不够,看了这部才发现其实“阿嬷”已经算控诉得力。芦苇之歌真的全程疗愈:伤害你的人不肯认错的话,你怎样跟自己和解?晚饭前期吴导一直很高冷,直到谈起台湾政府不肯为慰安妇出头,才切中她的点,慷慨陈词义愤填膺,整个人的热情都迸发出来,好可爱^^
秀妹生命中最感謝的是他的客人.....
对待慰安妇题材更为人道的处理
也許是這樣個體生命史被歷史橫斷的人生悲劇性太過強烈,顯得導演在素材剪輯上有些猶疑,心靈療癒課程的過份美好,反而成了一堵透明的牆,旁觀的意圖更加明顯,理解、共鳴...突然間消失了...。
其实电影本身很一般,但是故事已经动人了 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
真好
2017台湾国际‘慰安妇’人权展映影片。通过四个阿嬷的经历控诉这段难以启齿的历史。主持人介绍说影片中的阿嬷已经全部离世,她们始终没有等到日本人的道歉。看得让人感慨,难过。没有刻意煽情,着重展现阿嬷如何面对生活。非常好的纪录片题材但是不懂为什么全片基本以单机位为主。切入得不够深入。
以六個慰安婆婆的故事,令人看到她們失去什麼還有什麼在纏繞住她們,而年老的她們還堅韌的面對,雖然內心創傷仍然深刻,但那份堅忍胸懷以及原諒放下,很真很真令人動容,此片沒有太過刻意的論述婆婆如何慘情,反而是逝去的那份無奈及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是最為令人痛心,為婆婆們的公道留下了一個重要印記值得一看
看哽咽了,但是没哭…老师说,我们是她放这部纪录片以来最冷静的一批人,其实还是会很难受。特别是那句,我也原谅你了…即使没有得到他们的道歉…整部下来,呈现出来的完全没有很压抑,相反的是欢乐居多。对比《二十二》,我更喜欢《芦苇之歌》,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
3.5
觸動到我的部分仍是面對生老病死時的種種,和本身歷史背景的特殊性相關聯不多。導演映後的敘述的那部分其實更動人:如何在接觸了十個月後仍被阿嬤們"拒絕“(終究是難以放下),以及導演主動選擇不去觸及這部分難講述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