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柏林格外冷。倒不是天气有多恶劣,而是电影节组委会选择用西班牙女导演伊莎贝尔·柯赛特《没有人喜欢黑夜》开场,这部拍摄于冰天雪地之中的电影,从头到尾都寒意彻骨。综观首映之后各路评价的温度也和柏林的气温差不多,冷冷冰冰,难如人意。相比去年《布达佩斯大饭店》玩具工厂般的热火朝天,今年的柏林,头炮哑火。
西班牙女导演伊莎贝尔·柯赛特是柏林电影节的常客,既当过选手又当过评委。此番新作阵容并不强大,仍旧被早早宣布为开幕影片,组委会给足了面子,其中自然有不少人情分。和其他西班牙导演比起来,伊莎贝尔·柯赛特有些另类。在她的电影中,没有火热的弗朗明哥女郎,也很少带着南欧的奔放狂野。这些年,她的国际化路线越走越坚定,从制作到演员都是带着浓浓的世界主义色彩。《没有人喜欢黑夜》讲述两个女人在极端情况的相遇。1908年,为了和自己的丈夫共享发现北极点的历史性一刻,美国人约瑟芬·佩里万里跋涉来到冰原极地。可惜,这场征程在她的一意孤行下,几乎成为了一场葬送性命的冒险。在极夜的可怖环境中,她和因纽克女子阿拉加一起和死亡做着绝望的搏斗,而她的生命轨迹,也将在这场冒险结束后发生彻底的改变。
不可否认,《没有人喜欢黑夜》是一部雄心勃勃的电影,伊莎贝尔·柯赛特挑战大场面,尝试用镜头征服自然的勇气令人钦佩。可是,这远远没有让电影成为一部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相反,电影中充斥着各种陈旧的影像表达和令人分神的电影语法,在叙事、摄影等各方面都表现平平。伊莎贝尔·柯赛特原本想讲述一个有关文明冲突及其和解的故事,却令人遗憾地在各种符号化的表达中不可自拔,电影缺乏角色情绪细致的表现,两端人生轨迹的偶然相遇,原本震撼人心,可惜在电影中,却无血无肉。导演反对的西方中心主义,也吊诡地在电影中若隐若现,并在结尾成为声部最强的终章。
女性与男性、文明与野蛮,《没有人喜欢黑夜》中处处充满着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电影从约瑟芬的北方之行开场,由朱丽叶·比诺什扮演的白人女子约瑟芬成功地猎到她的第一只北极熊。在枪管的映衬下,她显得雄性气息十足,英气勃发地想要向未知的北方前行。为了寻找探险家丈夫的踪迹,她决定只身前往更北的营地。导演试图将这场进发塑造成如科学探险一般的史诗壮举,并不时用俯拍、远景等表现北极冰雪皑皑的纯净壮丽和人类力量的渺小。在喜怒无常的自然面前,约瑟芬贸然前行的举动因而被解读为一种不理智,她的专断独行也使得此行损失惨重,同伴丧命,元气大伤。如果说电影的前半段旨在通过约瑟芬的大胆举动,弥合男女间巨大的性别差异,电影的后半段则转而将矛头对准文明和野蛮的互不融合,并最终用巨大的环境威胁,让这种差异最终如冰雪一般消融,继而被善良和求生本性的普遍性同化。在丈夫建造的营地里,佩里发现了因纽克族少女阿拉卡。在两人有限的沟通中,前者被描绘为高高在上的“殖民者”,后者则是天真无邪的“土著”。电影不遗余力地制造着西方文明和异族文明之间的冲突,面对因纽克族浑身裸露的刺青妇女,她毫不掩饰地表现出自己的不适,在二十世纪初年,这群北地原住民仍旧被视作尚未开化的蛮族。约瑟芬代表着教养良好的上流社会,在极地的非常环境下,她仍旧像在纽约街头般盛装出行。饭桌上的繁文缛节,也并没有因为地域的改变而入乡随俗,精致刀叉、唱片机、红酒佳肴一个不少。而阿拉卡则是她的反义词,原始、单纯,甚至只能用“太阳睡觉”来指示将要到来的极夜。导演将这两个生命的偶然交集,描绘为西方妇女在极端环境下的“降级”,是对自我身份和生命态度的深入追寻。但综观全片,与其说这种降级是主动的,不如说是被迫的;与其说是人性的温良趋势,不如说是求生之本能所需。电影的吊诡之处,在于虽然导演宣称她竭力地反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但电影中却处处弥漫着这样的情绪。虽然她也安排了在饯行宴上,两位白人探险者就随队爱斯基摩人的死亡是否算是科考损失进行了辩论,但随后这种泛滥的同情被更为严酷的探险所打消。爱斯基摩人变成了探险的辅助工具,他们只负责驾驶雪橇和提供体力援助。虽然在与约瑟芬相处的漫长极夜中,阿拉卡展现了她的柔和与坚毅,最终却仍旧逃不过被抛弃冰原的命运。
《没有人喜欢黑夜》是柏林电影节历史上第二部由女导演执掌的开幕影片,面对这样的头衔,伊莎贝尔·柯赛特倒是显得很无所谓,尽管表示“希望这不是最后一部女导演开幕片”之后,她倒是很热衷撇清自己和女性主义的关系。在她看来,性别议题占据了人们太多的视线,以至于真正的问题被忽视。真正的问题是什么呢?她的新作似乎没有给出答案,而正可能是缺乏女性视角温存的考量,《没有人喜欢黑夜》也显得如此冷冰冰。
约瑟芬,一个高傲自大的女人。为了追随丈夫选择在不合时宜的季节去极地。从发生血崩压死了雪橇犬,那不可一世的语气说,这不是我的错!让人恨不得诅咒她早点死去。
后来唯一为他保驾护航的队友因她的激进掉进冰窟冻死了,向导到达大本营也抓紧撤退了。最后剩下自己和另外一个爱斯基摩人,而且是另外一个女人。随着剧情推进,矛盾出现了,两个女人等的是同一个男人-佩瑞。阿拉卡善良,强大,并怀上了佩瑞的骨肉,而约瑟芬从刚开始的妒忌、心碎到后面慢慢接受了阿拉卡。
暗无天日的凛冬,没有抱团取暖谁也活不下去。整个世界只剩下两个女人,一个还是孕妇。生活必需品越来越少,最后只能吃身上穿的动物皮毛。
大自然是残酷的,人性是复杂的。在那最后一刻,宝宝夸克死去,阿拉卡伤心至极,约瑟芬丈夫只想救约瑟芬,这个正牌妻子。阿拉卡太过卑微,殊不知只是别人的过客,她从不抱怨,只是努力承担着所能承受的一切。
是啊,阿拉卡已经进驻到了约瑟芬的灵魂,在那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极点是什么,征服极点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在那样的环境中更能淬炼出极端的人性,不论善恶。
两个字:难看。
冰天雪地,此片应该极难拍摄吧?
#柏林2015#荒野求生:人性与自然之战;正室小三抱团取暖:女性自己救自己;荒蛮拯救文明:人类学反思。可导演得多平庸才会将以上主题处理得陈词滥调,乏味得想让人快进。也浪费两位女演员演技。
你千里迢迢穿越极寒而去,投奔那个为了人类的梦想而孤身在外20年的男人。而真相是你的英雄每一天都耐受不了寂寞需要别的女人暖床。讨厌的由真人真事改变。
反正就是挺无聊的故事……看得又冷又肚子疼……画质和镜头也很奇葩……倒是朱丽叶的英语进步好大……
#Berlinale# 没有人喜欢黑夜,也没有人喜欢寒冷,但这也正是看完电影走出影院看到和感受到的……
两个女人在荒寥北极的孤寂,但在黑暗与幽闭之时,她们的互助才是存活的关键。
女性主义杰作,久久不会忘记、萦绕在灵魂的作品,正如那个仿佛永远也跨不过去的寒夜。女性在最冰冷、纯净的世界里,最后却逃不过心碎和死亡。结局难道就是导演给我们的答案吗?所以女性是有能力自救的吗?西方以外的世界是有希望迎来光明的吗?
人与自然、荒蛮与文明、女性与女性,导演的意图埋没在平庸又狗血的剧作之下,光靠两位演员的表演远远不够~
记住一句“人是不会懂世界的,人只能懂得人。”这片最大的问题是,导演立意有问题:拍这个片本身这个行为基本上跟朱丽叶比诺什那个角色没啥区别,都是欧洲人自恃甚高的所谓反省。
2.5星,比诺什说英语比于佩尔好太多了
太冗长,作为开幕电影,放映结束后四百多人的厅里掌声寥寥。
菊地凛子的角色出现之后影片质量简直急转直下,之前Binoche的表演为影片本身平庸剧作所做的提升完全磨尽,角色的不自然和剧情的狗血度把导演所想表达的女性主义,文明与蛮荒的对比,自然与人的角力统统淹没成了可有可无的标签。导演的能力更是没有丝毫展现。开幕片。
极寒之下,两个文明的冲突,抵不过自然的力量,拿捏不住的无立意,突然发现菊地凛子和一个朋友有点儿像。
好冷啊。看完我更惧怕寒冷了。脏兮兮的菊地凛子和朱丽叶比诺什,两个演员都太拼了吧。情感是所有人生来就有的,无差别。在文明的束缚下,会有所矫饰,会有占有不占有物质这样人类发明出来的概念。人真的太妙了,太复杂,也太脆弱了。太熟悉我的女神还是女神经病菊地凛子了,看她在里面装疯卖傻扮白痴,看到我对眼。阿拉卡什么也不懂,阿拉卡用最原始的语言说出了最富有诗意的话,这里是最好看的。孩子出生后模式化了,人物类型化的缺点越加明显。最后因纽特少女和她的孩子死了,还好没走入俗套。文明人苟延残喘下来。没有人喜欢寒冷的。好像一个变形的灾难片。
一本超出我期望的电影。我很喜欢菊地凛子的爱斯基摩女人,像一种超乎男女超乎人类的存在,像自然的缩影,她大大方方展示怀孕的身体,古铜色的全身,有美丽的tattoo,懵懵懂懂又懂得很多,是一种很混沌的美。她对于西方教育下出来的文明社会的体面女子,是另一种开化,像一个乌托邦。
Allaka.
影19303:两处亮点1.现代文明质问原住民爱是什么——吃的时候想他,睡的时候想他,笑的时候想他,就是这样。2.极点是什么样子的?——征服的意义何在?等待的意义何在?挑战自然规则真的是作死,行家不该陪她玩啊。阿拉卡和小孩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杨紫琼电影《极地禁恋》也可一看。
将两个文明的女性密闭在一起历经磨难本来就有点命题作文的意思,如果超越女性性别或许会更好,但最终还是难逃「生育」这个非常男权的问题,最后被男人所救也是令人丧气。
3.5星吧,看评分太低给4星。到现在也是仍觉得冷!印象深刻。据说是真人真事改编,最抢镜的当然是小爱斯基摩人阿拉卡了,菊地凛子比比诺什出彩多了!罗伯特皮里尔在加拿大雪莱顿角拍摄的照片令人震撼?我当时写的。2017-2-12 法国文化中心 柏林影展放映2015年柏林影展开幕片 with小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