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大战》总体来说依然是典型的韦家辉风格,但似乎又产生了很多变化。能强烈地感受到,韦家辉这次将电影制作各个环节的按钮,都扭到了max、推到了最高处。癫狂,是看完的第一观感,人物癫狂,故事癫狂,其中的意味也癫狂。
往年间,韦家辉、杜琪峯和他们的银河映像,但凡涉及警匪犯罪类型题材,决不会走四平八稳中规中矩的路子,一定要在某些地方剑走偏锋,癫、邪、怪、奇、新、妙,我们尽可以找到许多这样的字眼来给这些作品加上标签。尤其是韦家辉主要操刀的电影,更加具有癫狂怪诞非理性的趣味,比如《大只佬》、《神探》,他的电影中多怪人(甚至是畸人),因为怪人的非理性、神秘性、不可操控性所能引发的戏剧冲突,远远超乎正常角色,也更能让他发挥天马行空的、随兴而来的视听创造能力。
他极为热衷于探索人物内心原始本能的善恶冲突与欲望纠结,而了不起的是,他又非常擅长将这种内心世界的争斗,以视听的方式加以呈现,变成独特的电影语言:《神探》中“人人都有鬼”,神探可以看到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真实多重人格,具象成鲜明的人物形象,再加上怪人主角非理性的幻想与妄想不断以画面呈现,整体上就钩织成一个真假难辨、幻相幢幢的世界,而他又擅长在一些小细节、小道具上下功夫,不是丢枪就是换枪,不是一串数字就是几句格言,总有一种将事态不断复杂化的冲动,于是给电影增加更多的叙事层次,加大剧情密度。从《神探》到《神探大战》,都是这样不断加码与复杂化的构思逻辑。
但不同于其他烧脑型犯罪推理类型片的是,韦家辉的重点似乎又不是烧脑,叙事层次多、剧情密度大,只是为了表达出一种耐人寻味的世界观:理性并非总是有效的,冷静并非总是有效的,善良的本性也并非总是有效的,很多时候,非理性的疯狂、天赋的直觉、邪恶的灵魂面相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邪恶,也可以抵达善良,黑暗,也可以抵达光明,而天赋,残酷的是,经常只有天赋才能触摸到真相——《神探大战》呈现出来的不仅是热闹的“大战”,还是对这种世界观更深入的挖掘和探索。
相比于韦氏其他的作品,我倒是觉得《神探大战》更加世俗了,癫狂加码,世俗也加码。角色之间毫不考虑弹夹容量的无节制对射,让人想起最浪漫时的吴宇森,撼天动地的花样爆破戏,让人想起陈木胜,印象中,我们从来没见过这样阵仗浩荡的韦家辉。我们印象中的银河映像,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韦家辉似乎也不追求那种用最直接粗暴的手段刺激视听的大场面,他更愿意往“怪巧”的方向走,把重点放在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这次大为不同,我想,导演大概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感官的刺激,大概还有另一层考虑,便是将火爆至极的、令人应接不暇的冲击力场面,与人物内心的爆裂状态,形成一种内与外的呼应。
我们都知道刘青云的表演多么出色,这部电影中的李俊这个人物一直在嘶吼,情绪基本上都是燃烧的状态,甚至肢体也总是在大幅度运动,整个人物给人一种极为不安定的、疯狂的观感,面对危险的爆炸与枪林弹雨,他毫无畏惧的感觉,自然因为他憨、癫、狂,但或许也因为他时时刻刻在内心中正经历着这样的场面。
将一些元素加码、扩充、增强,并不是风格集成,而是风格极端,我很喜欢韦家辉电影中对“善恶”这一俗套大主题别有新意的探讨。他的电影不管如何复杂,一件小事如何引发越来越严重的失控、不可琢磨的谜团,但内核上基本都是人性之善恶争斗、欲望之挣扎。《神探大战》里那么多案子,一会儿黑帮杀人一会儿渔夫烹人,一会儿屠夫一会儿魔警,以一种快节奏的叙事互相穿插,疑点层层析出,颇有种间不容发的感觉,难免会让观众看得辛苦。可迷云渐渐散开,依旧是人的问题,是善和恶的问题。以私刑惩处逃过司法公义的恶行,是善还是恶?
其实这个主题并不新鲜,多是往爽片的方向走,为了正义杀无赦,给观众以暴力的爽烈刺激,韦家辉却是往疯魔的方向走,所谓“与怪物搏斗,最终也成为怪物”、“凝视深渊,深渊也回以凝视”。往疯魔的方向走,不断增加剧情密度,提高叙事节奏,难免会导致剧情在一些逻辑衔接点上不太牢固,过于异想天开了,这是韦家辉电影里常有的小瑕疵。不过他的电影不能过于较真,真正吸引人的也不是多么巧妙的逻辑推理,而是那种非理性的黑暗气质(常浮现出动人的温情与浪漫)和独树一格的人物塑造。
《神探》中,刘青云饰演的陈桂彬最后在镜阵里,用枪指着林家栋饰演的“魔警”高志伟,也陷入纠结:开枪还是不开?开了,和别人有什么分别?刹那间,他说,我为什么要和别人有差别?于是,他开了枪,杀死高志伟,主持了正义。《神探大战》最后,他面对最邪恶的魔警方礼信的儿子,同样陷入纠结,要不要杀死这个婴儿为女儿报仇,最终,他选择了善,他的疯魔到底有个善的底子。“善恶乃一念之间”的人性谜题,是导演特别喜欢讨论的。最疯魔的,可能是善,最正常的,可能是恶。善恶无明显的分野,难以分辨,疯魔的李俊和正常的方礼信,差点调换了罪恶的身份。
——在《神探大战》中,韦家辉彻底消解了神探的权威与正义,任何神圣化都会导致危险,而对天赋的依赖也难免会发生差错,“神探”的名号已经变得有些可耻与黑化了,韦家辉将神探还原成了人探,就像电影最后李俊在警局里所说,查案只是要尽心尽力而已,说起来,这也是一种世俗化了。
这片子的细节从头假到尾,就没有一个是经得住推敲的。我不太相信有人能看到最后还保持严肃认真的状态。随便举几个例子好了:
首先就是武器,这是香港又不是阿富汗,掉了一把警枪都可以查10年的,这帮神探团伙人手一把枪战斗起来堪比特种部队算什么鬼啊。这么多炸弹又是哪里来的啊,召集一群普通人随便练练就能到这个水平的吗。
那个屠夫把女主抱住转个圈就能糊弄整个警队就更荒唐了。这女的要么从左边来要么从右边来,任何智力正常的人类都会选择我都要,怎么可能因为受害者一句话另一边就算了不查了啊。而且凶手能确保他那么大的房子20年没人进也是挺自信的,遇到疫情怎么办呀,居委会砸门门进去查核酸不是全暴露了嘛,难怪这故事不是发生在大陆啊。
枪战场面有多好笑更不要说了,几个主角开了无敌一样直挺挺站着互射,开场墨警那几枪多干脆多漂亮呀,没想到是卖家秀。
至于女主的体力问题都懒得多说了,我觉得她就是担心自己小孩命太长,根本不需要现场非要去,有种碰瓷的味道。脱衣服那段应该很震撼但又不敢多拍,有一种“这段可能没法过审大家意思下吧”的味道。
总的来说神探一是天才之作,缺点是太飘,对普通观众不友好,这部反过来了,过于弱智普通观众都吃不消了。
神探大战什么呢?
几年前看到片名,我冒出一个问题。
一般很容易想到,就是“神探大战连环/变态/高智商杀手”那些呗。若是真按照剧情故事,改叫更类型更商业的《神探大战神探》 ,又不免有剧透之嫌了。
打从年初,韦家辉这本新片上了定档海报,就有好事份子在叫嚷了,得意地吼着:女儿啊阿Sa是凶手之类的!我就笑笑而过。
这部电影,几乎放大了波德维尔评价港片八字真言的每一个字,即它又癫、又狂、又过、又火……
不是麽——刘青云比之《神探》的办案风格,完全接近了癫佬。“Yes Sir”成绝唱的今日,如此死命黑警队能力的电影,估计也看一部少一部。前半段如果还算平稳,后半段就是泡水,既套路不堪,又肿胀累赘。甚至于,烧了一场不知所谓的码头大火,只为并不吸引人的壮观场面。
这部电影好的地方,韦家辉之前已经展示过了。这部电影让人猜不到的地方,大概就是片名隐藏的那个意思。至于它败笔昏招的地方,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
至于此中有深意的一幕幕、一个个造型、一起起阵仗,却是欲辨已忘言。
杠精勿入,内含剧透,介意勿进。
提前声明,首先这是一部商业类型片,不能抱着想看人性高度或者哲学思考的心态来看。并且进入影院首先要做的就是愿意放下内心的防备去相信创作者做的一场梦,如果一直抽离出来在抠这不合理那不正常的地方,就没必要看下去了,可以直接关闭这个页面。
等你愿意相信这场梦,并愿意投身其中,便可以接着看下去了。
昨晚看的点映,现在就想到哪说哪。
故事用一句话来概括,可能是“一群悬案受害者的遗孤联手开始复仇,民间的疯神探在警方怀疑的层层阻力中,艰难找到幕后真凶并与之展开疯子对决的故事。
从故事层面来说,这是一部十分成熟与商业的犯罪动作类型片,故事可以笼统的分为阻止犯罪(起)-预判犯罪展开对决(承)-挽救错误真凶浮现(转)-船厂对决(合)这样四个大的部分。
开场用几件悬案迅速抓人眼球,并交代神探落魄原因。而后进入故事真正的时间线,用犯罪分子杀人预告的挑衅进一步调动观众兴趣。随后男主神探出场,没有用烂俗的台词交代,而是用画面与行动直接将一个已经疯癫分裂的落魄神探呈现出来,迅速调动起观众的好奇与同情,并用能否找到尸体下半截作为钩子继续迅速推动剧情,使神探与警方正式接触,并展开之后的剧情。
节奏作为一部商业片能否成功的核心十分关键,而刚才所说的剧情基本都是在前十来分钟讲完的,剧情节奏可见一斑。于是便在这样的强情节推动下,前五十分钟基本上都是牢牢把观众按在座位上,基本上是查一下案就大战一番,让观众应接不暇受到密集的事件冲击,彻底入沉浸故事之中,而后才展开节奏稍显缓慢的线索,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笑点多了起来,保持着节奏不掉下去、不枯燥。
并且等前面猜真凶的悬念给的差不多了,创作者这个时候应该预判到观众已经猜到了幕后黑手,便索性直给细节,加强观众的猜测,悬念转为看主角如何与幕后黑手对决,让观众自觉高明的时候,在最后翻出来这都是幕后黑手的刻意为之(比观众更高了一层),这种对技巧与节奏的把控,完全是在拎着观众走,太成熟了。
然后从人物角度来说,强情节的类型片嘛,人物设置基本上都是比较常规的,疯癫偏执的男主与同样疯癫偏执却身居高位的反派,两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似又不同。其他就是一些标签化的人物,摆pose的长官、无能的莽夫、坚强的受害者女主、自以为正义的炮灰喽啰等等,你都觉得似曾相识,也没什么亮点,但在这个故事里都很适合,不会让人产生违和感,不影响故事的推进,这对于一个主要目的是赚钱的商业片来说其实就够了。
当然你说想做出《勇闯夺命岛》将军那种牛逼的人设,也可以,这就是更高的追求了,但这要看创作者的创作目的与如何取舍。现在既然人家已经把精致的大餐端上来了,就没必要追问人家为啥不上满汉全席了,他们有自己的考量,没吃上下回再说,总有人能做出来。
最后说一下细节,它既重要也不重要,如果真的投身故事之中,就不用在意太多细节。我看到一些评论说不真实,废青们怎么打得过飞虎队……
你要真抠细节,就会发现创作者给了,幕后黑手(创作者)补过一句培养你们对抗飞虎队很久之类的台词。诸如此类的有很多,但其实没意义,都是为了堵杠精的嘴。这就是一个动作大片,想明白它的类型,它就是让你感受一场刺激的梦,你抠什么真实逻辑啊?所有人的行动逻辑都是在神探提出的破案真相里的,真要考虑那么多应该是去跟神探较真你推理的不对,掰扯这个,那这片还拍吗?就算能拍也是另一种类型的片。
科学家当时给《流浪地球》做顾问的时候第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推进器不可行,人家不照样避开这个逻辑拍了吗?
创作者一直在加事件推着你走就是为了不让你去考虑,而是让你去感受,去爽!
完了再补充一点自己的看法,《神探大战》一定会拯救现在的市场,这些充满商业元素的优质类型电影才是人们该在电影院中看到的,电影院也就是需要这样的项目才能活,别再一天天拯救人文与艺术电影了,先让影院吃饱肚子活下去,你才能去谈艺术,不是吗?
(为什么没有制片大佬来找我合作动作片啊,我也可以谈,我还很实惠,做个广告拉一把寒冬中的小编剧)
不认同那就是你对哈,你说的都对
十五年前的《神探》,杜琪峰韦家辉联手为我们奉献出一个“疯子”神探,而结尾的换枪,烧脑程度也为人津津乐道。时间来到现在,“港片已死”已成为陈词滥调,而当我们得知韦家辉即将执导《神探大战》,这个“炒冷饭”式的名字似乎更让我们印证心中已有的那个观念。当然,我们仍旧会期待,毕竟那是韦家辉啊。好事多磨,当《神探大战》终于呈现在银幕面前,我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甚至可以喊出那句:银河印象难以想象(尽管它并非银河出品)。一言以蔽之,在今日凋敝之内地院线,《神探大战》足以成为第一梯队的那类作品,也必定会成为年底影迷年度总结中提及次数最多的电影。
相似的名字,确实很容易会让人联想到十五年前那部经典之作。但显然,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如果只是一味作者化,只会在内地市场赔的血本无归。于是,我们看到的是更商业化的,更适应内地的神探故事。
与《神探》强调心理惊悚不同,《神探大战》走的是警匪片的路子。故事的开始即是屠夫案,满身伤痕被塑料袋罩着跌跌撞撞的女生被警察救下,不等观众消化又来到魔警案,复刻《神探》中经典的换枪戏,李俊的“疯子神探”形象初露端倪。而进入正题之后整部电影的节奏之快令观众目不暇接。以香港的种种案件为底本,烹尸案、烧尸案,尺度之大令人咋舌,但正也满足普通观众的猎奇心理。而正如《拆弹专家2》里那般,商业片里该有的大场面在《神探大战》里一个也不会少:小巷里的枪战、港口爆炸、船坞对决。这一系列的特质或是出于票房考量,但在观影热情逐渐下降的当下,如此商业化的特质才能够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
当然,即使只是一部商业片,韦家辉在其中也会注入自己的一以贯之的表达。
神探对神探,名为神探的组织动用私刑向着罪犯复仇。我们能看到很多好莱坞电影的影子:公权和私刑,以正义为名的法外之徒执法,人们应该如何定义正义。可是,韦家辉怎会对这样的话题的感兴趣,而我们理解整部电影的关键,就藏在这一句台词里面:大恶若善,大善若恶。
如果纯粹从旁观者角度而并非从李俊的角度来看,我们会更相信多次立功的一脸正气的方礼信,还是以邋遢形象示人神神叨叨的“疯子”李俊,答案昭然若揭。然而看过电影的我们就知道,那个永远正义凛然的正面人物才是最大的恶魔。但我们再去思考,韦家辉是想告诉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不能去轻易相信表象吗。或许,他只是想表达我们只是处于一个“混沌”的时代。混沌是什么,是不可预测,是混乱,是无序,是容易被轻易控制,是我们内心里存在的两个小人,是难以从善恶里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在当今的这个时代,哪有什么纯粹的好人坏人,无非是有不同的偏向罢了。在最后的对决,方礼信用一命换一命的方式逼迫李俊做出选择,是神探还是psychopath。不同的称呼实际上取决于一念之间。于是当李俊吼出那句“人人都能成为怪物,为什么我不可以”,我们就知道他在这一混沌的状态之中自我挣扎,而他女儿那一句“我以你为荣”,则是在善恶天平上投下的最重要的砝码。当然这样的转变我很喜欢,这一句台词的感情浓度足够强,足以打动我。
当然。最后的窗户映出的的方礼信的样貌不仅仅是给电影留下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更是留给我们的思考题。到底是李俊心中的恶魔以方礼信的样貌浮现,是硬币的一体两面,是依旧孤独,还是他才是隐藏最深的反派,最邪恶的怪物。
李俊口中不断念出的德语“与怪物战斗小心自己成为怪物”也是我们理解韦家辉表达的另一个关键。故事的表面是以神探为名的组织因为公权的代表警察尸位素餐造成许多冤假错案才私自复仇。但情节逐步推进,我们知道,这一切都是李俊催生的。在桥底下写的种种推理才被方礼信利用。当李俊执着于警方造成的冤假错案,当正义者凝视罪恶,殊不知他催生了新的罪恶。这种带着宿命感的因果关系令人唏嘘,而这也是韦家辉一直以来要表达的“人太执着,心盲无明,是会杀人的”。(via兔神)
被具象化的怪物是足够必要的,因为这是寻求认放下执着的关键。李俊问陈仪你看到怪物了吗,作为观众的我们自然知道真相,但陈仪依然说“我看到了”。于是李俊获得了认同,他放下了,说出那句“人人都是神探”。其实作为普通观众我还是会为这句台词打动,因为就算全世界都站在你的对面,只要有一个人认同你就足够了。
刘青云一如既往地好,在我眼里可以直接预定明年最佳男主角,正如董老师所说:刘青云演的好正常啊,演不好才应该惊讶吧。林峰倒也算是惊喜,虽然接不住刘青云的戏但作为反派还是能够让人信服,会让人胆寒。
当然,《神探大战》并非尽善尽美,肉眼可见的剧情bug,人物的脸谱化,粗糙的动作戏,太疯狂以至于失去了该有的控制力都可以成为你给这部电影差评的理由。但作为一名港影爱好者,能在电影院里依稀看到过去港影“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影子就已经非常满足了。就像电影里,李俊说他听到陈仪未出生的孩子对他说神探加油,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深意吗。
香港电影,加油。
满分10分的话我会给这部9分。下面让我们看一看观影团的小伙伴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吧:
@要丸6.7/10 不疯魔不成活,这种逼仄癫狂的节奏真的让人头皮发麻,直呼过瘾,可以说是很爽快一气呵成的电影。但跳脱的快节奏和没力道的中配以及劣质特效让人频频出戏,打断沉浸的剧本体验,缺点调整好是完全可以五星的神作。是神探还是魔警?为什么别人可以变成怪物,我不能!尼采的名言结合善恶因果再加上弗洛伊德,呈现出的是一种混沌非二元的价值体系。可视的怪物和镜中的人格,善恶全在一念之间。子女的复仇和回环的圈套,一切都是轮回的宿命。在这场世俗交锋中我们都有可能是神探或是psychopath,缺席的父亲和新生的儿子,轮回的命运里我们自己选择成神或者成魔。
@mdr skywalker 8/10 粤语版二刷,IMAX国语场一刷,全片充斥着一股无法消除的戾气,正如那个无处不在的怪物一样,案件设计,枪战动作,人物表演都非常有韦家辉自身的疯狂脑洞和神棍风格,用大制作对旧时的香港B级片进行还魂,真假神探大战,神探与疯子的人格分裂还有那个半开放的结局都是一种压抑很久情绪的释放,刘青云在《神探》基础上贡献了更加投入和疯狂的表演,已经提前预订明年一席金像奖影帝,只可惜没有了杜sir的加持,影片拍的过度释放,很多细节都没有做好,槽点也有不少,动作戏太注重火爆也丧失了一些美感。
@Wild life 9/10 够劲,太够劲了。
两极分化是必然的,一方面彻底用动作场面推进情节,构成了一个最缜密的叙事网,而另一方面几乎是舍弃了所有可以铺垫情感,角色背景,以及邪典场面的片段,最后以一种直接又狂暴的节奏一干到底,实在是牛逼。
这部成本一高可真的是随便玩啊,各种大枪战比比皆是,从庙街打到公交车打到废弃码头,最后的码头场景直接将末世感推向了最高峰,是能感受到所有场景都有用心设计的。
林峰这次可真够打破形象了,关键在于前后对比的反差实在是够大,足够撑起这个关键的题眼,respect.
总体来说有点超出预期,既保证了银河风格的传承,韦家辉的疯癫特色,还有堪比银河映像所有作品动作戏总和的动作场面,以及层层包裹的隐喻,对当下来说足够反复看了。
@野凡 8/10“大邪若正,大善若恶。”心魔的议题不是无端发起,疯魔的根源早露蛛丝马迹。佛教的哲思贯穿剧作脉络。身是地狱,无惧地狱。线索是执念,是童年创伤,也是正邪一念。“人人都可以变成怪物,为什么我不可以?”善恶悬于游丝一线,流连于此身荣耀还是藏匿于正义暗面。复仇还是杀戮,伸张正义还是制造恐慌。苦难加施其身,何故强求以德报怨。本就不共戴天,何来善恶对错之说。不疯魔,何以成神,无以有神,何有心魔。
@一级特工【101mins】8/10,“我不是疯子,我是神探”,但正神探和邪神探其实都是疯子,前者为了破案导致家庭破碎,沦落街头二十年无人信,后者杀人成性,竟自导自演出整场“神探大战”。但二人的区别也很明显,前者“包左手”后者“包右手”呈镜像关系,后者在极恶之外伪装成天衣无缝的正派,而前者也面临着用私刑报仇的考验。因此最后正神探向窗外望去,看见的正是邪神探,也是自己差点堕落进的深渊。
@理易封 6/10 为了过审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连环案件是挺疯,但每个环节又都差一点点到爽,人物逻辑感觉差了很多铺垫,刘青云演的好正常啊,演不好才应该惊讶吧
@MinamiFans 7/10 太想自我确证,导致悬浮在全片中的幽灵呓语成为了喊口号。天使与魔鬼欲合为一体,也显得略为勉强。
@奔兔吉尔 8.5/10 了因看破紅塵拂衣而去,李俊卸下執念走火入魔,「人人都能變怪物,為什麼我不可以」之詰問,最終在韋生的接生情結和佛學思維中找到答案,本體還是那句「人太執著,心盲無明,是會殺人的」,所以能理解那個怪物為什麼一定要出現,那不僅是「心魔」這一意念在商業電影中的視覺外化,更是走出一切因果循環、冤冤相報城市迷局的突破口。李俊看到怪物,產生自視無敵神探的執念,無視家庭與紀律,暗中誕下罪惡,所有人皆因相信他的查案神力而陷入復仇怪圈,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他也成為罪惡的源頭之一,最後陳儀的回答是他尋得認同的關鍵,教他放下執念,可以坦然告訴大家「沒有人是神探」。而佈局再破局、身份置換和「兩個只能活一個」的黑色血迷宮,原來不是《神探》,而是《暗花》。
@牛逼协会会长 如果说这个片子跟暗花有相似之处的话,可能就跟男主在算计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算计着他这一点很像,只不过暗花这种算计表面上是双雄对峙,实际上在暗中较量,甚至出现的一些意外在令人惊奇的同时还保留着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神探大战却将这种较量通过对白的方式完全跃然于纸上,用唯心的癫书唯物的狂。韦家辉做导演当然不会像杜琪峰那样强调宿命和江湖道义的大道理,反倒这里面各个人物的动机都很简单,格局虽然没有拆弹2大,但是动作场面元素非常密集,很烧脑片比看着轻松,跟无脑片比还有点脑子,属于时下值得一看的商业作品。
@大宝鱼 可以无脑看的烧脑电影。电影真正对标的是奈特沙马兰的《不死劫》,超能力之于人而言既是天赋亦是诅咒,被善良之人运用便会诞生天使,被邪恶之人利用就会催生恶魔,能否看见怪物的言外之意正是能否正视这份能力及其背后承担的责任。公权力不外乎也是一种超能力,它能找回正义公道,亦能制造冤假错案,它必须在制度和程序的正义之下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否则便是放出了藏匿在潘多拉魔盒里的怪物。
@菠萝油 有味道,就够了,“神探”部分喜欢的不得了,然而“大战”效果却稍显不尽人意。第一次看没有杜琪峰的韦家辉,韦能放开,但杜能收住,这次虽然牺牲掉一些细节玩的开了,但依然能看见发生这一切的熟悉的香港,不错,满足了
@亲切的昊子 依然是属于韦家辉的执念宇宙,只是这次更加偏商业,基本上是传统港影特色和韦生脑洞癫狂完美结合的力作。电影全程高能,剧情上一直追着被案情塞满毫无喘息机会,凶手另有其人直接告诉你推理和悬疑并非主线,正邪探讨和人心险恶才是,尤其人心中的“恶魔”的体现更是点睛之处。这几年港影不一顿狂轰乱炸把香港搞乱就不能叫港影了,无政府主义、用完即弃、神与疯的毫厘等设置更是不言自明。所以发现逻辑漏洞打低分和因为结尾泄气大呼可惜打低分真的大可不必。
@Fairy 没有《神探》这么故弄玄虚(狗头),动作戏酣畅淋漓,节奏很快,可以说是适合大部分人看的电影,反转其实不是很高明,但整体观看舒适,一步步推着走,内核也不低级,很好的商业爽片。刘青云好会演,林峯好帅,《拆弹专家2》之后港片给我的又一次大惊喜,确实难得,值得期待,五星支持下。
@铅纸鹤 第一印象是可惜,太可惜了,结尾之前种种都很精彩,但是临到高潮崩了。不知为何,感觉韦家辉可以写出很多好的结局,但偏偏写成了这样,浪费了一出好戏。不指望能达到《神探》的辉煌,但《神探》最经典在结尾,《神探大战》功亏一篑也是结尾。
这一期的周限定就到这里了,感谢耐心的友邻朋友们拉倒最后看完,让我们期待下一期奔·全豆瓣最厉害的影迷·兔·我的神·吉·港影百晓生·尔为我们带来的《七人乐队》!!!
以及,放牛班是一个无门槛、无下限,除了电影什么都聊最近热衷于磕野药cp的观影团(划掉)。想加入欢迎继续咨询在豆瓣苟且偷生的70后单身蠢驴@鬈毛毛。
香港犯罪题材要想成功,我认为基本上是走了三条路径:
一个是类似于《风暴》、《怒火.重案》、《导火线》这样的影片,主要靠动作戏、枪战戏、大场面、大爆炸等特效镜头来吸引观众的眼球,通过震撼的视听效果来取悦人们的感观。
一个是类似于《黑社会》、《卧虎》、《无间道》、《门徒》、《追龙》、《枪火》这样,把香港本土最具标志性的文化标志或者某一段时间的社会潮流作为卖点,这部分作品主要是依靠展示这种社会契约型组织的独特生态和个人命运和欲望的矛盾来制造冲突,这一类作品我认为也是数量最庞大的一个支流。
最后一个,就是港式推理,或者是心理惊悚犯罪片,这一类几乎可以说是少而精,《B+侦探》、《C+侦探》、《暗战》、《神探》、《盲探》、《消失的子弹》等等,这一类犯罪题材,往往把神秘主义当做表象,同时具备厚重的侦破要素,或浅或深的推理内容是与大量心理惊悚融合在一起的,说它是惊悚片甚至是鬼神片也毫不为过,影片里的人物往往比其它类型的影片,要更神经兮兮、更阴暗、更加戏剧脸谱化、而这一类的影片的尺度也往往是最大的。
心理惊悚犯罪片的难点在于,它既要有充满神秘感的外表,同时最终又要避免以怪力乱神作为结尾,这就需要一个巧妙的伪装和紧密的推理桥段,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消失的子弹》中的幽灵子弹。同时它有不同于日本那种本格推理电影,它无法把所有的精华精力都给到推理和线索的演绎中(比如近两年大火的《利刃出鞘》),也就可以将此类影片归结为,拥有一个推理和悬念的骨头,但是却是需要惊悚和神秘感来作为血肉,可以说是一个中庸的结合体,或者说是两种类型相互融合妥协的产物。也就意味着二者的平衡是最大的难点,稍微一个倾斜,就会将作品或是变成一个漏洞百出的推理侦破片,或是变成恐怖片了。
这也是近几年,在《盲探》之后,在没有出现过类似的合格影片的原因,已经很少有导演有这样的精力或者是欲望,来创作这样的作品。
而这部即将上映的《神探大战》,凭借着导演对这个IP的执着,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原汁原味的《神探》续作,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那种疯狂、黑暗、未知、惊悚。
从《盲探》以后还没见过这么大尺度的电影了,说实话,应该是国内审查的极限了,里面基本上给观影展示了各种主流谋杀死法,大量残肢碎肉,进去中后期枪战戏份更是杀人如麻如砍瓜切菜。
影片中借鉴了很多香港历史上有名的案件,有一些之前也曾被改编成电影,比如魔警案、雨夜屠夫、旺角烹尸案等等,同时里面的犯罪行为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采取了集团式犯罪,而罪犯们也从普通的暴徒变为了冤案受害人的家属,使得我们对反派也不再是只抱有单纯的善恶划分,其中对于冤假错案的愤怒能够引起一定的共鸣。
这次《神探大战》中追加了更多与新时代相符的元素,也让它更有商业性,诸如以往该类型中较为缺失的特效特技场景,其中有比例非常高的枪战场景,这一次的规模非常之大,数十人的激烈沙场,飞虎队、水鬼队陆续登场,大规模的爆炸场景也多次出现,这种变化的确是符合近两年香港电影在国内的成功案例,诸如《拆弹部队2》、《怒火重案》,当然相比后两者,这些枪战场景的逼真程度和激烈程度上,还是弱一些,毕竟《神探大战》虽然有“大战”二字,但是主要视角和关注点并不是动作戏这方面。
韦家辉继续《神探》的风格,味道依旧,剧本非常成熟,虽然达不到扬名立万那种程度的反转,但是里面的反转也是相当出彩,其中某人这真面目真是隐藏满深的,到最后三分之一的时候才能察觉到。
全片最大的亮点在于“推理拟人化”,刘青云扮演的李俊,由于患有妄想症和人格分裂等等精神症状,所以在他周围出现的人和物,有的时候真的让你难辨真伪,分不清谁是幻觉。
这种手法当然也不是《神探大战》所特有的,这是继承了《神探》中多重人格拟人化的手法,另外《盲探》中,庄士敦的推理,也都基本上在使用这种拟人化的手法。
刘青云里面的表演非常出彩,我们还能看到《神探》中陈桂彬的影子,这里的李俊,更加疯狂,更加疯癫,一个精神病患者,一时清醒一时癫狂的状态表演起来会很累人的。
影片中蔡卓妍扮演的陈仪是剧情中的关键推动力,从剧情角度说是至关重要的人物,但是从表演上,我认为她还是欠些火候,这个人物由于前后经历过多次的感情变故以及对以往经历的揭开迷雾,所以会多次经历情绪上的波动,很遗憾,蔡卓妍带给我们的只有一个表情,就是咬牙和撕心裂肺的皱眉;
另,陈仪在影片中的设定是个孕妇,但是这身手都快成孕妇无双了,还有刚生完孩子就一猛子扎到水里去血拼…..
也对,导演又没生过孩子,缺少现实生活的取材。
林峰扮演的方礼信,带给我的惊喜,恰如窦骁在《不速来客》的表现一样,越是反差强烈,带给人的冲击性就越大,而且他们在整个影片大部分时间都隐藏得十分好。
整个影片节奏很快,没有丝毫的拖沓,甚至在持续的紧张之中,偶尔还会出现几个搞笑的笑点,算是让我们能够松弛一下。
可以说,本片相对于《神探》,是一部像现实和商业略带妥协的产物,比如在结尾处,缺少了类似于前作的震撼豹尾,比如用枪战等动作片场景取代了更多推理情节,比如用更多的反派团体抢走了双雄对决式的香港经典犯罪片架构,这一切的举措都是为了能够实现在内地公映以及能够回报投资方的支持而做的,而且在平衡中取得了一个比较圆满的结果。
这次老IP的成功复刻,给予了老港片一个新的出路,虽然曾经历过《英雄本色2018》这样的惨剧(去年的《倚天屠龙记》没有上院线,这里就不提及了),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期待那些经典的再次回归。
《笑傲江湖》《暗战》《旋风小子》《半斤八两》等等,陪伴了我们那么久时间的老朋友们,你们还好么?
实在没想到,时隔四个月,再次吸引我踏入影院的电影,居然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炒冷饭电影。
说句心里话,我对任何炒冷饭的电影,几乎都没有好感。因为炒冷饭的行为,在我看来,是一种不思进取,江郎才尽的表现。你只能依靠曾经巅峰的光辉去散发余热。甚至说的狠点,当一个创作者开始致敬自己时,可能是他创作生涯即将走到尽头的标志。
所以对《神探大战》,我一开始就不抱太大期待,可能正因如此,所以整部电影给我的观感尚可。
对于《神探大战》,我给出的个人评分是7分,一个中规中矩的分数。
如果你喜欢枪战、爽片、爆炸式的大场面,是爆米花电影爱好者,是刘青云的粉丝,那么这部电影可能是暑期档最值得你买票的电影。
但如果,你对商业片的枪战、大场面已经审美疲劳,是悬疑片爱好者,对它有前作一样质量的期待。
那我的建议是,放过自己,也放过《神探大战》,你们不是一路人。
因为这部电影,只有大战,没有神探。
我在《窃听风云2》的视频中,曾提到过这么一句话:
香港的商业电影正在逐渐失去自己独有的特色,成为了一种套路化的工业品。
如果你把2007年的《神探》和2022年的《神探大战》放在一起对比,这种感觉就会尤为强烈。
一样的主演,一样的导演(少了杜琪峰),但是味道却截然不同。这感觉就像,我前几天在楼下小卖部买的小布丁,印象中,它明明一口下去奶香四溢,但现在尝起来,却只剩下兑水的味道,牌子是一个牌子,但味道却今非昔比。
《神探大战》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
在电影的某张宣发海报上,营销组给电影提炼出了四个关键字,分别是:
“硬、爽、邪、暴”
先说在前头,这并不是欺诈营销。
整部电影的质量,在当下疲软的国内电影市场里,绝对是能扛能打的,“硬、爽、邪、暴”确实都做到了。
但这部电影也就仅仅做到了这四个字,除此之外,一塌糊涂。
先说说炒冷饭吧,《神探大战》和《神探》的唯一联系,可能就是他们名字里都有个神探
在《神探》中,刘青云饰演的陈桂彬他能看穿一个人的内心,然后通过对一个人内心的分析,去抽丝剥茧侦破案件。
整部电影在氛围的渲染上,是极度压抑、恐怖的,并且《神探》中对陈桂彬能力的描写,是较为克制的,甚至有时候,观众会分不清哪个是真实存在的角色,哪个是陈桂彬的妄想。
《神探》尽可能让观众自己意识到陈桂彬的能力,自己探索电影的秘密,从而给予观众一种破解谜题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但在《神探大战》中,韦家辉导演生怕观众看不懂电影在讲什么,开篇就直接把男主的能力扒得一干二净,就差写个说明书,加个旁白引导观众了
这种做法,确实可以让观众减少脑力活动,更加快速的理解剧情,但是在我看来
这就是偷工减料,并且导演剥夺剥夺了观众体验成就感的瞬间。
除此之外,《神探大战》的节奏也是一大败笔,在一部优秀的商业片中,一个好的节奏绝对是影响观众观感的决定性因素。
能决定节奏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场景的切换,剧情的衔接,甚至BGM的运用都会影响电影带给观众的感受。
一部紧张刺激的商业大片,节奏自然是快的。
因为快节奏就像小说里黄金三章的定律一样,可以很快的把观众拉进剧情中。
但可惜的是,这部电影虽然有个尚可的故事,但节奏过快,长达100分钟的剧情,充满了密集的台词,连续的场景切换,案件的无缝衔接,没有给观众一秒钟的喘气机会。
对于我来说,看完电影后的第一感受,不是爽,而是累。
而这种疲惫感,无疑会让观众的观影兴致和兴奋程度随着时间逐渐下降。
现代悬疑犯罪片,主要有两种叙述方式:
一种是一开始就告诉观众谁是凶手,然后让观众欣赏正反两派之间的斗智斗勇,为每一次主角失之毫厘的错过而扼腕叹息。
另一种,是在最后揭晓凶手身份的瞬间,把故事的所有细节、剧情串联在一起,通过瞬间反转的惊喜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分泌,让他们直呼过瘾。
《神探大战》选择了第二种方式,但是在剧情里,当林峰饰演的方礼信莫名其妙去给她老婆系鞋带时。
我想只要对悬疑片有一定了解的观众,都会在那瞬间剥开悬疑的迷雾。
也是从那一刻开始,电影的悬疑部分就再也不能激起我的兴致。
韦家辉用这种近乎明牌的方式,剥夺了观众的惊喜感,也撕下了悬疑片的假面。
因为《神探大战》本质上,就是一部披着犯罪悬疑的商业爽片。
它所能提供肾上腺分泌的地方,是枪战、车战,是爆炸和火海,而不是犯罪与悬疑,其次,对于能力的运用方面,《神探》是能力为辅,剧情为主。
但是在《神探大战》中,男主的能力几乎成为了推动剧情的主要要素,甚至是唯一要素。
在看这部电影时,我就不禁在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这也许是个问题,但这部电影一定是先有设定,再有剧情,所有的一切,只为男主李俊服务。
在有关这部电影的短评里,我很喜欢有个网友一针见血的评价:
“这片子的逻辑就像片中的怪物,看不见。”
这句话,也正是我对这部电影最大的不满。
标榜着悬疑犯罪,但电影逻辑就和《速度与激情9》一样,滑稽可笑。
电影里,刘青云和林峰不仅主角光环直接拉满,在枪林弹雨中健步如飞,而且破案根本不需要证据和线索,直接用超能力把答案怼你脸上。
甚至两位主角还自带Debuff力场,让身边所有人的智商集体下线。
比如李若彤饰演的O记领导,我想不出电影为什么要加这个角色
说推进剧情吧,没有。
说制造矛盾吧,也没有。
就纯粹是来秀智商下线的,膈应人的。
你非要说是这是个花瓶角色,那这也是个古董花瓶。
还有蔡卓妍饰演的女主,在剧情设置里,导演应该是对这个角色抱有极大的期待的。
韦家辉应该是想把这个角色的转变,作为《神探》里何家安一样的点睛之笔。
但是在101分钟的剧情里,这个角色从头到尾,可以说是毫无亮点。
因为电影的剧情和台词过于密集,导致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体会到女主内心世界的纠结。
并且女主对男主莫名其妙的信任到底从何而来,我百思不得其解。
那么,说了这么多缺点,批评了这么久,也许有人会问。
那你为什么要给7分?
我给7分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是刘青云,不得不说,刘青云越老越妖,他的演技撑起了整部电影的框架,掩盖了电影的诸多不足,《神探大战》是刘青云又一次影帝级的表演。
第二,是在当下哀声遍野的市场氛围下,这部电影近乎痴狂的“癫”与“疯”像是一针强心剂,给了许多观众走进电影院的一个理由,比如我。
所以出于这两点,我给这部电影打了一个及格线以上的分数。 合格的商业片,但也仅仅只是合格。
最后,我想聊一聊许多观众讨论的结局部分
就是李俊在镜子里看到方礼信的一幕,导演之所以如此安排,我认为有两个目的。
第一个,如若票房好的话,就可以以李俊的心魔作为下一个故事的框架,拍《神探大战2》。
第二个,是点出“与怪物搏斗,你也会成为怪物”的题眼,点出电影亦正亦邪的主题。
但其实就整部电影而言,这句台词更像一个空有噱头的口号,看似韦家辉想通过方礼信、李俊的正邪转变,去讨论人性善恶的哲学话题。
但因为太过简单的故事和毫无逻辑的剧情,让这句话显得有些空洞,毫无震慑力。
这结局跟《神探》一比,说一句相形见拙也不为过。
何家安结局的三次换枪,直接让《神探》这部电影的高度和深度提升了一个档次,使一部商业片有了讨论的价值,而《神探大战》若有若无的隐喻,说到底,也只不过是一个商业的计谋。
B站:我是十四哦丶
公众号:十四十四
还是得身体好 当年能被打三天之后徒步 今天能刚生完孩子就游五百米之后枪战 瑞思拜
什么叫神探?怀孕32周坠楼如翻身还能危险驾驶带枪火拼毫发无伤生完孩子马上下水游一千米亲手解决不法分子!这就是TMD就是閪鸠神探!雨夜命案,港岛杀人回忆,屠夫魔警神探,概念很好,细节太糙,无能香港警察得需要一个无组织无纪律的前警察才能破案,是时候接受英明神武的党的领导了!
这片子的逻辑就像片中的怪物一样,看不见。
李若彤怕是演了个二百五
不得不说韦家辉的场面调度能力比杜琪峰差了一大截,几乎没有留下印象深刻的单场戏,一大段一大段毫无特色的枪战爆炸戏根本就是为了简单喂投内地警匪片市场制作的。文本运转基本就是神探IP人设+反转+抗争运动的隐喻叙述,几种配方的简单叠加,“与怪物搏斗,小心自己成为怪物“这个概念没有渗透到文本里,而是重复诉说后变成宣教说辞。 2.5
人总是会反复爱上蔡卓妍
-九命,香港电影,莫再来搞聋我耳朵。-(重金属享受中)啥?-莫!再!来!搞!聋!我!耳!朵了!!!-(重金属享受中)啊?哦。-…-突突突突
其实挺失望的,逻辑硬伤太多了。节奏快,内容满到根本没给你喘息和思考的空间,用离场爽感掩盖住不合理的地方,对爱看快短爽的观众很有效。但特效差强人意(看后面字幕发现竟然是TVB做的),各种爆炸大场面仿佛在看邱礼涛的片而不是韦家辉的。除了刘青云独自卖力又贡献出影帝级发挥,尽管前面连角色铺垫都不给他他也能圆着来演(金像奖感觉都可以直接颁奖了),其他人的演技实在是不见进步。大概比反贪5好一点吧,跟怒火比都差远了,别说寒战毒战无双了
当一个创作者开始致敬自己,就说明他的创作开始出现疲态了。
天才编剧+疯子导演=韦家辉;香港,一个考警察不需要政审的地方;按受害人数,本片最大反派是香港警察;蔡卓妍,娇妻的终极形态——为母则刚;最后,本片特别赞助商——尼采。
节奏非常好,以至于你根本感受不到逻辑这件事,然后就结局了。
作为一个悬疑片,枪都漂水面上了还给我谈什么逻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考公检法政审查三代的必要性。
建议李若彤还是别演戏了
够丧!够颠!才是真正的金牌编剧韦家辉。《神探》的点题金句“大家都系人,点解我要吾同啊?”进化成《神探大战》“大家都变成怪物,点解我唔可以变怪物?”《神探大战》中的一人分饰七角固然没有前作七人分饰一角在设定上的惊艳,然而本作却以雷霆万钧的剪辑和剧情推进,尽情演绎末世之世的末法之法,TDK都要甘拜下风。黑衣人被黄衣人蛊惑,被复仇和仇恨蒙蔽了双眼,昨日之因成今日之果,今日之果又成明日之因。如果仅仅是血腥的杀戮,那么这只不过是又一部令人生厌的《小丑》而已。《神探大战》最为弥足珍贵的是能够跳出因果,才能超越轮回,韦生再次证明即使在严格的审查制度之下仍然能够拍出有血性、有态度、有风格的电影。没有什么瑕不掩瑜,韦生所有的瑕都是瑜。
李若彤我愿称之为香港刘涛
看完电影感觉听力严重受损 每个人讲话都超大声 这个国语配的太折磨人了 (蔡卓妍是女超人吧 刚生完孩子还能跳河 完了还能捡起枪来继续杀人)
7.3的点映场,音频有问题,字幕和粤语也对不上,场面倒是整得很大,但是毫无逻辑,也没什么“探”的部分,没有什么博弈。
电影本身不算特别喜欢,但羡慕、尊敬、祝福港片仅剩的这一点疯癫。希望港片能疯到最后。
这就像一道麻辣水煮鱼,感官刺激到位了,也让人欲罢不能,但无法深究那条鱼的鱼肉究竟新鲜吗?后半段说教太多,国配刘青云全程咯痰嘶吼但也无法阻拦他出神入化的演技,林峯有高光点,在塑造优秀女性角色上有点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