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盛夏,论文答辩当日,北京电影学院的陈山教授对我的论题说了如下一段话:
你能把林清介作为研究的对象,实在是太重要了。我看了很多研究台湾新电影的文章,侯孝贤、杨德昌都写过,就是不提林清介。其实林清介是台湾新电影之前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他的创作成果与侯孝贤、杨德昌他们比可能不那么大,但是他在电影史上具有关键的地位,对于校园青春片来说,他是从琼瑶电影里杀出来的,他杀出来,而且直接衔接到台湾新电影,他是这个方面非常重要的一个前驱者,包括影像、题材,所以我觉得能够把他作为研究对象,尤其大陆的学生来研究这些,太有意义了,这个论题是非常好的。
陈山教授准确地说出了林清介导演之于台湾电影史的意义及其长期被忽视的尴尬境遇,像《学生之爱》《安安》《金水婶》《失踪人口》《台上台下》等影片,在内容议题上,一揭三厅电影虚假梦幻面纱,直面小人物成长与生存的真实处境,影像风格也由MTV式的生动拼接换成了讲究光影构图的“表现主义”,《学生之爱》在台词与声音上的大胆留白更是为人称赞,这些,恰是台湾新电影的探路之光、灼灼幼苗。
我曾试图探究林导演长期被忽略的因由,也从一些同行的品评及对林导演的采访中得出一二。在拍出几部议题严肃影像考究的影片之同时,他也拍了不少内容形式皆显粗糙的违心之作,这些恰恰显示出其中影体制之外、本省宜兰人之身份的尴尬。置身商业环境中,既试图追求严肃的艺术理想,又有着投资难找、资金回收压力大的艰难,也没有一群可以抱团的有体制庇护的同仁,于是,林导演的创作之路,注定成了一场单枪匹马的拼杀,原本坚挺的艺术理想,也终究在商业压力下进行了这样那样的妥协。
但艰难的创作之路与长期被忽略的处境,并未吓退性情刚毅的林清介导演,即便年过七旬,他仍孜孜以求,在自己最熟悉和擅长的校园学生电影中试图了解新世代学生的生活,进而寻求与他们的对话。
2013年4月17日,我收到了林导演自己写的剧本《校园辣烫麻》,依然是校园学生片,沿袭了他一贯的群像主角、麻辣教师、真挚友谊、纯洁早恋、社政评议的叙事方式,并通过学生、老师、家长的多元社会身份来折射整个社会的病态,既有对二次元世界青少年内心欲求的深入关注,又不失活泼与调皮。为了更多地了解年轻人的想法,他曾把剧本发给许多青年人寻求意见,包括给我。从4月到12月,我们通信近200封,来回讨论剧本结构、情节和人物,并不断斟酌细节和台词,彼时我刚刚参加工作,只得利用下班时间修改,常常熬到午夜,连连叫苦,身体吃不消,林导演却永远像打了鸡血一样,为了想新点子熬到更晚。剧本修改耗时,拉取投资赞助则更费力,我曾几次听见他兴奋地告诉我投资在即、开机有望,转眼又见他失落地说案子黄了。
林导演晚年的创作之路一如他刚入行时一样不顺遂,尽管他对剧本多方用心,但总有创作之外的商业因素干扰剧本走向影像。好在他似乎从来没放弃过,凭借其“宜兰式”的硬骨头继续求索。2014年3月6日,我又收到了林导演的邮件,他提出了一个新案子,最初叫《难忘的同学会》,二人一阵激动,跃跃欲试,于是展开了新一轮的脑力激荡。从2014年3月一直到2015年5月,剧本大大小小修改了几十次,期间林导演曾生病住院又康复出院,但一直没曾舍得放下手中的案子。
当初读《校园辣烫麻》时我就觉得像对林清介式学生片的一次大总结,如今读《难忘的同学会》,更觉得像其过往学生片的“同学会”、大阅兵。当日《学生之爱》等影片的角色,恰好是现在《难忘的同学会》的年纪,再加上请李兴文、庹宗华、罗思琦、吴凡等老搭档出演,熟悉这段历史的观众,仿佛进行了一次时空之旅,亲眼见证当日学生毕业后的种种现状,他们离开学校后开始恋爱、结婚、工作,如今人到中年,面临着种种危机,有婚姻的、健康的,还有情感的、亲子的。于是一次集结同学的环岛之旅更像是一次治愈心灵的修行,而当日青春记忆、环岛美景风情、师生珍贵情谊,则是最可口的良药。林导演给自己的角色们做了一次人生总结,也算是对自己电影人生的交代,与老观众的一次叙旧。如今,欣闻《奇幻同学会》(现名)即将开拍,由衷为之高兴,也希望他在商业压力与艺术理想中多一些自由。
开机在即,他兴奋地与我分享这讯息,“筹资6年虽辛酸,但已忘了苦。”乐而忘忧,不知疲倦,我想,这恰是其50载电影人生的乐趣所在吧。
2015年5月20日于北京纳福胡同
林导演:
您好。
这段时间,我又通过整体上观照您以往的校园学生片,好好思考了一下《奇幻同学会》的优点和不足,这里冒昧跟您分享一些思考的结果,如果有冒犯和不当之处,我们可以继续探讨,也请您多多指教。
您的第一部片《一个问题学生》的第一个镜头(实拍的,也是成片呈现的),是男主越过校园的高高围墙,然后在大俯拍的镜头下,站在十字路口的斑马线上,犹豫踟蹰。到了第二部学生片《学生之爱》,则几乎贯穿全片都在讲述轨道(男女主人公上学需搭乘火车)与越轨的主题。也就是说,您在当导演之初,便在以自觉的视觉语言来探讨制度规训和个人自由的主题。这一点,无论从电影语言的自觉上,还是叙事主题的自觉上,都特别的难能可贵。尤其在当时的电影语境中,当大家关于校园的故事还停留在三厅电影建立起的梦幻爱情中,当镜头语言还沉浸在MTV式的浪漫拼贴上,您的异端突起,格外的可贵。
这次时隔27年之后,当您再执导筒时,聚焦走出校园,步入社会这所大学中40代的中年人,这一点,我至今为之欣喜。相比校园内部的青春叙事,校园之外的中年叙事,多了厚重的人生底蕴。而公路片的叙事角度,也多了更多心理旅程的意义。
我一直浅显地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绝非只是应对考试与升学,那可能只是个表层叙事,真正的目的,在于教会我们一种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然后勇敢地迈出校园,在社会这所大学真正找到自己的位置,当面临生活的考题时,通过这种自我学习的能力,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然而,这种自学能力的获得,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在社会中一边生存,一边求索,甚至需要经历很多人生的错误,才会在沮丧绝望时顿悟。《奇幻同学会》里的这群主人公,正是在这种求索与跌倒中挣扎的人们,他们都面临着人生的考题。
对于女主宇彤来说,她最大的难题是心魔,如何面对初恋男友的背叛,怎么放过对方,也让自己放下。她用了20多年折磨自己。
与此相对,男主文庆的最大难题也是心魔,自己当初的背叛,如何得到解脱。如今生意的失败、妻子的离去、健康的危机,似乎都是对其当日背叛行为的惩罚,他的内心也一直备受煎熬。
与女主宇彤相对,还处在青春期的SAM则需面对属于她们这代人的情感困惑,如何面对逝去的男友,如何走出生离死别带来的痛击。以及如何与这位并不理解她的失意老爸和解。
而宇彤当年的闺蜜钰慈,同样需要面对背叛朋友带来的内心的愧疚,她要如何弥补自己曾经因为嫉妒的火焰而烧毁的友谊。
等等,等等。每个人都有人到中年的诸多危机,他们如何自救,又如何互救。
与此同时,他们当年的班主任,在临终之前,仍关心着学生们在社会这所大学的处境。此时的他,如师如父,亦师亦友,他能做的,除了关心,已经不多。但仍然在生命终点前,通过安慰与点化,让沉浸在自责与他则的心魔中的宇彤,学会了放下。
上述,是我认为这部片剧本的主要优点所在。然而从完成度上考虑,这些优点,似乎并未好好地呈现出来。
依然是市场的压力,好不容易筹集而来的有限资金,让您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未能集中精力去顾及这个严肃叙事,而是把很多心思花在了表层的娱乐叙事上,我理解您的初衷,希望寓教于乐,希望笑中带泪,希望吸引观众,以回报资方。然而这种太过局促的压力,往往会导致创作过程中的束手束脚、顾此失彼,这个在您以往的学生片里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这是电影史给您出的难题,如何面对您个人的处境,继而追求自己的艺术理想和严肃表达?
可能是因为风格定位的偏差,以及节奏把握上的失措,导致了表层娱乐叙事与内里严肃叙事的割裂,让前者喧宾夺主。而当想要表达严肃叙事时,又因为铺垫的不足和表演风格的失当,难免流于夸张、失真。这就好像一个喜剧演员,表面上插科打诨、博人一粲,内心其实特别严肃,然而由于自己言行举止的失当,玩笑开的分寸没拿捏好,让大家只看到了其嬉皮笑脸的一面,而不知其外表下掩藏的哭泣的内心。最终当努力想要摆脱这种误解时,便选择了马景涛式的咆哮。所以我一直觉得,您抽到的本来是一副好牌,只是这次没太打好呢。
但您对于视听语言的自觉,我依然觉得如您初执导筒时一样,颇多亮点。比如,旅途中一行人终于敢于卸下表面强撑的光鲜,承认自己的失意落魄时,吃饭的餐馆选择了严肃简约的黑白色调,且借用餐馆墙上的京剧脸谱来暗示大家的面具。又如,当男主与女友因为情感的纠缠而争执时,会让他们倚靠在盘根错节的榕树下面,借用榕树的形状来象征他们的心情,等等。然而,亮点虽多,终因整体风格的把握失当,让它们没能更好地散发光彩。
最后,纵览您的13+1部学生片,您的叙事主题一以贯彻:面对集体,面对制度,面对权威,作为个体的我们,如何在众多束缚在我们身上的框中找到一束自由之光。面对规训,我们如何保护自己的纯真个性。这个命题,是一个校园命题,也是适用于社会这所大学的每位学生的人生命题,更是站在台湾电影史之一点的属于您个人的命题:非科班出身、无师兄弟帮扶、无“中影”式的组织挂靠、个人筹资个人负责的市场压力、因耿直建言被列入政治黑名单的孤独处境、被排挤的本省宜兰人,种种壁垒,个人如何在其间单枪匹马地拼杀出一条艺术创作之路。
作为晚辈,我无权来评价您面对个人考题时所达到的分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对于个体自觉、独立思考的独立思考,本身是非常可贵的,无论放在任何民族、任何领域、任何年龄段,皆当如此。因为它有助于我们透过束缚在每个人、每个集体身上的框,看到那个框的内里原本丰富多彩、充满个性的创造性世界。
树儿敬上
2017年10月28日于北京延静里
前几天,林导演从台北飞来北京,为《奇幻同学会》寻找在大陆的播映渠道。我已记不清,为了这部片,他是第几次来京了。
我们约了在他每次都落足的和家宾馆见面,那日下班,天色渐黑,阴风阵阵,我去找他。初见面的时候,看到他为了抵御这寒风而穿了一件深蓝色的棉袄,还戴了一顶棒球帽,只是由于背开始弯,整个人看起来没以往西装革履时精神了。再加上目睹其在电脑上修改文件、打印文件时的种种无助,让我心里很不好受。要知道,他现在已经是73岁的人了。
■ 从葬礼聊起
晚饭时,他跟我聊起了他曾经长期合作的一位剪辑师黄秋贵,他说秋贵前一阵子去世了,他有去参加葬礼,凄凄惨惨,冷冷清清,心里很不好受。
秋贵是著名剪辑师陈博文的老师,同时又是林导演以往合作多次的剪辑师陈洪民的弟子。说起黄秋贵先生,我依然记得,我第一次与林导演见面的时候,他无意间讲起的陈洪民先生的一些琐事。陈先生思考时喜欢抽烟,思考完开始动手剪辑时则会把烟放在一旁,所以他的剪辑台上,经常有很多烟头的烫痕。然而让林导印象最深的,还是陈师的去世。在剪辑台上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的陈师,走的时候很安静,他的妻子也不知该如何处理,就给以往合作过的工作伙伴打了电话,林导赶到的时候,尸体已经到了太平间,瘦瘦小小地躺在那里,十分冷清。好像这个人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
《奇幻同学会》诞生后,他还经历了演员柯俊雄和制片杜又陵先生的故去。柯先生曾经很想演《奇幻同学会》里的柯老师,虽然已经是躺在医院的人,甚至隐瞒病情,强撑起来,自带造型,希望出演。后来考虑到先生的病情,林导还是拒绝了。不久,片子完成后,先生便离开了。
杜又陵先生是一位极富热情的制片人,其制片的代表电影有《鲁冰花》《老莫的第二个春天》《半生缘》《画魂》等,他曾在台湾电影和两岸合作最好的时代,冲在制作的第一线,也是最早一批来大陆单打独斗搞制片的台湾人之一。每次见面,无论说话、吃饭、走路、办事,都简单直接,风风火火。他曾带着林导四处想办法,希望为《奇幻同学还》寻得一个不错的播映平台,然而就在我们在雍和宫吃饭没隔几天,就听说他在北京的居所离开了,特别突然。而他的离开,在业界的影响,也不过是赵薇和苏有朋在微博上点的蜡烛,也是冷清。
席间,林导还告诉我,最近他又开始写新的剧本。听了之后,我几乎想都没想,对他说:咱别写剧本了,写本书吧。一个剧本,写完了需要找投资,还得搭建团队,找人拍摄,自己的剧本不能自己拍的话您又不甘心,拍出来还得像这次一样,为它寻找播映渠道,实在是一个耗时费力的大工程,期间有着种种风险。对于现在的您来说,一寸光阴因寸金,写剧本虽重要,但我们更应思考,哪个更重要,更有意义,先做哪个。
■ 为什么建议您写书呢?
首先,您处在台湾电影史上一个比较关键的节点,且经历了台湾电影的黄金时代,还最早参与了两岸三地电影人试图接触,继而互访、合作的友好时期。
您入行的时候,侯孝贤、杨德昌这波人还没出山,影坛里还是李行、白景瑞这一代,您是以给他们做助手开始入行的,所以目睹了李行一代的很多创作过程。等您以导演的身份开始创作时,则经历了台湾电影在80年代初的一次短暂的商业浪潮,随后不久,新电影也开始萌芽、发展。整个80年代的艰苦与光辉,您都参与和见证了。
80年代末期,两岸三地的电影人蠢蠢欲动,香港诸电影公司也看好台湾市场,为了寻求港台合作,投入了不少资金和人才,其中的代表便是新艺城,他们甚至拉上王应祥和虞戡平等人在台湾成立了分公司。这波浪潮您也赶上了,联合张艾嘉、张晓燕等演员,拍了《台上台下》。
再后来,大陆第一次邀请台湾电影人来陆访问,您是被邀的导演之一。这次来访,对于两岸电影人的友好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大陆这边也特别重视,住所安排在中南海,用领导级别的车子接送,还安排与大陆的电影人会面,这期间您见到了刘琼、谢晋等人。
此后,您便和杜又陵先生一起合作,启用苏有朋、吴奇隆和大陆演员郝蕾(郝蕾的电影处女作)一起导演了最早一批两岸合拍片《初恋的故事》。
此外,您的电影里所启用的那些年轻演员,后来有很多都成了台湾电影、电视、流行音乐圈中的重要人物,比如国光帮的钮承泽、庹宗华、庹宗康,比如台湾流行音乐中的重要歌手姜育恒、方季惟,又如如今的三立电视台老板娘苏丽媚,等等。
上述这些经历,是您这一代电影人独有的,我们后辈(尤其是大陆的晚辈)没有这样的经历,却需要亲历者视角的讲述,那是我们了解那个年代的一个切入口。
其次,由于您个人身份的独特,导致您与同代人相比,又有了一个属于您个人的视点。
您非科班出身,也没什么师兄弟,是凭着刻苦与热情,以及长时间的坚持,才在电影界中觅得一些工作的机会,进而当上导演的。
相比侯孝贤、陈坤厚他们,您不属于外省二代,也不属于“中影”,您的电影创作,更多的是一种没有组织依靠的单打独斗的行为。所以您一直得在商业与艺术的夹缝中寻求生存,而且市场的压力要比别人大很多。
鉴于上述局限,与您合作的工作人员和演员,大多不是彼时一线的大咖,更多的是二三线甚至底层的“工蚁”。在官方的电影史里,他们一般不在记录范围,他们不过是印在胶片字幕上的一个名字,比如陈洪民、黄秋贵、林赞庭、林煌坤、杜又陵,等等。
但他们也有热情,也有贡献。不管是为了养家糊口,还是为了追寻艺术理想,至少他们都把自己大半生的时间花到了电影创作中了,而且他们是个性迥异、有血有肉的人,他们是活跃在第一线的奋斗着的人们,他们曾经为那个黄金时代贡献良多。这些人,您要是不从您的角度记录,估计也没太多人会留意到他们。
但您只要愿意去花些时间去回忆,去记录,他们的故事便也留下来了,他们不再是字幕表上苍白的名字,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电影工作者。当把他们的故事集中起来,用您的个人从影经历一以贯之,便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私人视角的台湾电影史,那里有金字塔塔尖上的人们,也有基座上的工作者,更重要的是,那些人都不再是官方电影史上刻板的人物,而是一个个有着人之爱恨情仇、烦恼与欢乐的真正的人,那才是我们读者对历史着迷的地方。
一部电影,即便拍摄出来,如果找不到发行渠道,只能是以一堆胶片/文档的身份躺在胶片盒或硬盘里,无法与更多的观众见面。但一本书,只要付梓,只要开始销售,便可以其吉普赛式的流浪气质旅行到更多的时空。
所以,请您务必好好考虑一下。
一点也不奇幻。全片都毫无看点,亮点。但也不算无聊。
人生回头看,就是一次次的选择
台湾的帅星标准好像都一样,脸部辨识度很低,丑星也是
打着同学会名义的烂片
拍網劇就算了,何必花錢拍電影呢?
三星半。青春招魂团,人生比惨组。奇幻同学会,尴尬鸡汤煮。
感人 搞笑
已有资源,已经收盘
这个毕业了好多年,那个同学聚会挺好的。
很好的电影!
2015.8.21想看!看之前非常期待,因为很喜欢《同学会》那部电影,存盘后,一分钟都觉得难看,勉强快进,只能打一星!已删!
不错啊,无名演,就是一碗心灵鸡汤
看来现在的台湾导演是真的不适合拍青春回忆片,从来没有进入人物内心,且必然添加拿无聊当有趣的片段
不如就叫青春招魂团好了。套着公式写出来的《阳光姐妹淘》式的青春怀旧片,甚至牺牲了现在篇全然只是为了引出青春片,几位主演的表演也非常的稚嫩。
框架抄的《阳光姐妹淘》,结尾老师归还没收物品的设计挺妙,但人物、台词、情节转折、选角等方面都太失败了。
快进
比较幸运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影片评审,奇幻同学会是看的第一部作品。和大陆青春片套路几乎一样,没有什么创意可言,人物设置和行为有些天马行空,陆续寻找同学的时候特效做的实在不敢恭维。片源有些卡顿。
同学聚会就是一班中年男女重聚之后发掘大家的以往经历和现在 感人说不上 但是都比较现实反映大家毕业后面对社会的真实人生
老年组的青春剧,现实与回忆的交织,表面光鲜背后的痛
烂到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