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讲述了印度严重的重男轻女、残害女婴、家暴等问题(重男轻女是思想,残害女婴是手段,家暴是残害失败后的结果)。
其中,第二个上台的母亲在离席时,说道:生活教给我们很多,有笑声也有泪水。只有保持乐观的人,才能征服一切。(阿米尔汗:太精彩了,说的很赞。同时台下开始鼓掌。)
这位母亲在生下两个女儿后,被打到毁容。她后来半工半读,自己养活这两个女儿。她还说:“如果暴力是犯罪的话,忍受暴行也是一种罪恶。”
这位母亲是一位坚强、没有被困难打倒、没有屈从于命运的母亲。她身上的这些品质,值得我去学习。
认识阿米尔·汗,是从《三傻》开始。这部译名少根筋(三傻大闹宝莱坞)的电影,出乎意料地,改变了我对印度电影的观感。
主角兰彻那像风一般的自由、燃烧不尽的热情和装满了奇思妙想的脑瓜,都让人着迷。整部电影处处反思着印度教育,却处处都像在抽中国教育的耳光。
是谨守规矩还是遵从内心?是唯唯诺诺还是挑战权威?是热衷竞争还是自然生长?每个问题都被笑嘻嘻地抛出来,却很难笑嘻嘻地作答。
2009年,44岁的阿米尔·汗演起20岁的兰彻来,毫无违和感,不只有不老的容颜,还有颗不老的心。
让人没想到的是,到2016年,阿米尔·汗竟更加逆天。在新片《摔跤吧!爸爸》里,他一人饰演男主角19岁、29岁、55岁三个人生阶段。
51岁的阿米尔·汗仍然保持着俊美童颜和健硕身材,扮演19岁的摔跤手,仍然很有说服力。
为了把角色演得更真实,拍完19岁的戏份后,他花了一个月时间增肥55斤,直接变成了标准胖大爷。
接着,他又花了五个月时间减肥、健身,恢复成体脂率仅9.8%的肌肉男。
这惊人的意志力,让阿米尔·汗一时红遍中国的微信朋友圈,不是作为一个演员、导演、制片,而是作为健身励志的网红。刷他的图最多的,不是影评人,而是健身教练。
然而,最令人敬佩的是,他始终在用电影表达他的观念,在努力推动这个世界的改变。就像《三傻》批评教育制度、《摔跤》反思性别歧视一样,《芭提雅的颜色》、《地球上的星星》、《我的个神啊》等等,莫不是如此。他思考,他表达,然后让所有观者从他的电影中去反思。
他说:
“我相信电影有推动改革的潜力。”
他说:
“我是谁,我意味着什么,这些我从不妥协。”
他还说:
“即使职业和商业利益受损,我仍坚持自己的观点。”
身在完全商业化的宝莱坞,他的特立独行,由此可见一般。
可是,如果你以为看完这些片子就彻底了解他,那他还会让你更加吃惊。
2012年,阿米尔·汗主持、制作了一档电视节目——《真相访谈》。在节目里,他谈印度社会的各种问题:残杀女婴、儿童性侵、巨额嫁妆、家庭暴力、种姓制度,等等。每一期节目都是在直戳印度社会最丑陋、最惨痛的伤疤。他把真相明明白白地放在每一个印度人面前。
在节目片头,他娓娓地道出制作这档节目的原因:虽然他本人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他人的种种苦难,看似不与他相关,但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一系列的事件把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联系在一起。每个人都逃不掉。每个人都有责任。每个人都有选择。
他请出一位位嘉宾讲出他们的故事,分享他们的思考。这些嘉宾走进电视演播厅,带来的不仅是勇气,而且是非凡的智慧。
在关于残杀女婴的节目里,他请出了一位因为连续生下女孩而遭到丈夫残忍虐打的女人。她曾经受伤的惨状让所有现场观众都不忍直视。
但坚强如她,却温和、平静地说出了一段极富智慧的话:
“如果我一开始就很坚强,可能早就和他离婚了。某种程度上我也责怪自己,因为如果暴力是犯罪的话,忍受罪行也是一种罪恶。”
为了让观众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更深入、更直观的认识,阿米尔·汗和他的团队奔赴印度各地进行采访、调查,获取数据、照片和影像资料。
在关于儿童性侵的那期节目中,他和团队采访统计得来的数据让观众都瞪大了眼睛:53%的受访者表示,童年时期曾遭受不同程度的性侵害。
在节目里,他不但和嘉宾一起探讨消除社会弊病的政策、措施,组织慈善活动、签名活动,而且时时提醒着每一个普通人:“我”可以做什么。
比如,关于种姓制度的节目就提醒所有观者,关键不是应该如何对待低种姓的人,而是与种姓文化本身保持距离,不去问他人是什么种姓,也不提及自己是什么种姓。
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激烈的观点冲突,阿米尔·汗始终保持着克制的态度。在节目中,他常常拭去眼泪,用拥抱安慰受伤害的人,但他并不愤怒、并不控诉、并不煽动情绪。
正如他所说:
“我想讨论一些关系印度民生的话题,不责难任何人,不中伤任何人,也不制约任何人。人人都说,伤害我们的人近在咫尺,或许我们都有责任。现在,与我一起踏上这段旅程吧。一起去寻找、去发现、去学习、去分享,一起去揭开这些难题的谜底。我无心激化矛盾,只为能改变这个时代。无论是谁的心中,只要有星星之火,必将成燎原之势。”
《真相访谈》播出后,在印度社会引起巨大反响。有一些节目中提到的问题,在阿米尔·汗的推动下、在更多人的参与下,已经有了解决或改善。
2013年,美国《时代》杂志将阿米尔·汗评选为“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之一,并以《印度的良心:一个演员能否改变一个国家?》为题进行了专文报导。
看了他的电影和节目,我会感到疑惑:这个人究竟是有着多自由开放的头脑和多温柔宽广的心胸呢?令人赞叹。
他就是阿米尔·汗,不老的男神,印度的良心。
更多文章,请关注鱼鲜支的微信公众号:观念的牢笼(guanniandelaolong)
《真相访谈》是由Satyajit Bhatkal执导,阿米尔汗主持的访谈类纪录片,该片以人物访谈为主,结合影像、数据等资料,向观众揭示印度社会存在的尖锐问题。第一季13集主题各有不同,但是主要围绕种姓制度、性别等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并使用了象征码、技术码、新闻叙事方式等媒介语言来进行建构。
一、意识形态内涵
该纪录片主要揭示了种姓制度不平等和性别歧视等意识形态,这两种意识形态成为了印度社会发展的掣肘。
第一,种姓观念在印度仍有市场,高种姓者对低种姓者的侮辱使得低种姓者身心健康受损,缺乏人人道主义精神;种姓制度的拥护者深信《梨俱吠陀·原人哥》、种姓制度的反对者则拥护《印度宪法》,体现出意识形态的冲突。
印度种姓制度历史悠久,世代恪守瓦尔纳等级,将印度人分成五个不同阶层。婆罗门是最高级的种姓,首陀罗是底层种姓,而达利特人则被称为“贱民”,在印度不能算作人民,也不能列入四大种姓之中。
纪录片第八集以一位达利特女大学讲师开头,她讲述了自己求学途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偏见歧视:小学的时候不能和高种姓的女孩子穿同样颜色的校服、不准进高种姓者的家里或者喝他们水龙头的水、大学宿舍的婆罗门舍友想尽办法折磨她逼她退宿、同学把她坐过的位置消毒等等,最后她双眼含泪,哽咽道:“我们一刻也不敢相信自己是人。”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一层到第五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达利特人在印度无法收获到尊重需求,他们被认为是肮脏的,并且这种肮脏是可以传染的,所以人们不准他们触碰水源、把他们住过的房间重新刷白。这是人道主义的缺失,在种姓制度的桎梏中,达利特人无法获得基本尊重。种姓之间的歧视从侧面反映出印度社会的意识形态
种姓制度支持者和反对者的冲突能体现印度国内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主流意识形态是指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力量所倡导和维持的一套思想。处于奴隶、封建时期的印度推行种姓制度,瓦尔纳等级在印度人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当今的印度,资产阶级是主导的政治力量,崇尚《印度宪法》。宪法第1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因种姓、宗教、出生地而受歧视。
但在很多眼中,宪法形同虚设。纪录片中引用了斯坦林拍摄的一段资料,一名信仰印度教的婆罗门说:“我不认同印度宪法,它不是我的宪法,它是反印度教圣典的。”
种姓制度和印度宪法的冲突反映出两者背后意识形态的冲突,封建思想残余是阻碍当今印度人民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罪魁祸首。
第二,性别歧视在印度仍然盛行,随之而来的是童婚、杀婴、高额嫁妆等社会问题。
印度自古以来便认为妇女天生比男人低劣,在早期的印度教圣典《爱达罗式梵书》中记载:儿子对于父亲来说是一条救生船,在他身上有着无暇的天堂世界;女儿是悲伤的源泉。
随着嫁妆制度盛行并走向极端,不少家庭为了日后避免支付男方家庭昂贵的嫁妆,而选择在怀孕时做B超并进行人流,导致印度杀女婴率居高不下。在纪录片中,富家女贡玛讲述了遭到自己丈夫不停索要嫁妆。“在他即将出门迎亲的时候,他向我父母要求一条金项链,不然他就不出发。”贡玛声泪俱下,“你能想象到一位新娘在等待自己的丈夫,但是她的幸福全系在一条金项链上吗?”
当贡玛和丈夫搬到美国后,丈夫更加变本加厉,不停地向岳父索要钱财,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财务便虐待贡玛,并试图谋杀贡玛。
在印度,嫁妆谋杀案屡禁不止,随着嫁妆的额度越来越极端,贫困的家庭害怕生下女婴,生下的话也会早点将其嫁出以期降低嫁妆额度。因为医生和家庭联手杀害女婴,导致印度的男女比例下降到914/1000,女性成为了原生家庭和夫家的商品,她们丧失了选择自己生存、生活的权利,丧失了自主性。
印度女性歧视的意识形态由来已久,女性是原生家庭和男性的附属品,她们的生存权堪忧。社会性别学家盖尔·卢宾提出社会性别,传播是造成、支持和改变社会性别的重要过程。《真相访谈》的传播是改变印度社会对于女性歧视的重要一步,在该片中,阿米尔汗一直在呼吁年轻人从自己做起,不做嫁妆制度、杀婴的凶手。
二、媒介语言的运用
在构建该片意识形态的时候,导演主要使用了象征码、技术码和新闻叙事的手段。
第一,在象征码的使用上,导演通过控制访谈现场和纪录片的灯光、色彩、明暗和舞台布局向观众传达出该纪录片严谨、肃穆的特点。访谈现场主要以红砖、黑砖和原木制作而成,整体色调偏暗,暗色系是由冷静、沉稳的颜色构成,能让观众保持平静、耐心、严谨。
讲坛中央为圆形。圆形在佛教中是一个重要的符号、象征码。我们平时见到的东南亚的许多寺庙是呈现圆形的,莲花、曼陀罗这些佛教中的重要意象也多呈现圆形,圆形的中心到周长的距离相等,也体现出社会各界与中心的佛相连接。该圆形讲坛则体现出受佛教浸润的印度人思考印度社会问题,渴望能从中找出印度出路的向往。
第二,导演通过镜头语言的技术码来展示纪录片中的人。该片的主要环节之一是坐而论道,是访谈。台上有主持人和讲故事的人,台下有观众。嘉宾在 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很多时候,他们哽咽了、红了眼眶、泪流满面。坐在对面的主持人阿米尔汗和台下的观众也不例外,他们总是静静地流泪。每当这个时候,导演便会给他们脸部特别。镜头语言无疑是有力的,它不发一言,但是却能表达很多。特写镜头下的客体他们所要表达的东西,通过特写镜头的传播,更加富有感染力。
第三,该片访谈的叙事角度和叙事方式能帮助保持纪录片的客观性。《真相访谈》不是通过隐藏在镜头后的导演来讲故事,不是通过他的视角来看他想让我们看到的东西。导演使用访谈的方式,将主持人和嘉宾请到台上,嘉宾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主持人则提供节目组调研得到的的详实数据、民间随机访谈和其他的影像资料、观众在台下倾听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三方共同发言,为我们展示了关于该社会问题的更多资料,使观众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了解一类社会问题。
三、结语
《真相访谈》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相对全面的印度社会问题,通过访谈式的方法让受众听到更多的真实故事,并且了解印度种姓冲突、性别歧视的意识形态,而《真相访谈》作为纪录片,它的传播或许能帮助印度社会乃至国际社会正视尖锐的社会问题,帮助塑造社会性别,并寻找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姣姣. 论印度教婚姻陋习及其对印度教女性社会地位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2.
[2]李姝.印度电视脱口秀《真相访谈》启示[J].当代电视,2016(10):48-49.
[3]马岢原.从中印两国不同的文化意识形态来看婚姻中中印妇女地位的演进[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02):254-255.
[4]时宏远.印度嫁妆砸死人[J].世界知识,2008(09):62-63.
只看了一集,用了半包纸巾,无数的感概。特别是看到新闻说,德里的Chief Minister Sheila Dixit敦促阿米尔和团队,尽快制作第二季的时候,眼泪又下来了。 毫无疑问,这节目是做了功课的,用数据说话,而非扯淡、卖弄嘴皮。同时,在维基的八卦中,俺也注意到这样一句Khan is a follower of spiritual leader J. P. Vaswani。我查了Dada Vaswani,Sadhu Vaswani Mission,在破碎的谷歌字里行间,我唯一找到中文资料是“達達在印度普納成立了世界性的人道組織「沙度法司瓦尼團」……该组织的愿景提到:「我们必须尽力做好事,在各方面尽力帮助更多人,只要我们做得到!」除了提升灵性之外,这个机构还致力于人道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照顾、济贫……” 好吧,既然世人如我这样依赖电视,也许它也可以做点有好事。 "In the midst of your daily work, in the tumult and storm of life, pause for a while, again and again." (未完,待续)
这档节目讨论的都是印度社会的痛点。一开始看标题,我很抗拒,每一个都很压抑都很压抑,最后从相对轻松的标题《巨额的嫁妆》看,一集集看下来,其实并不轻松,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让你直面最血淋淋的事实,看到浑身颤栗,但又会慢慢给你希望,寻找解决的办法,似乎能看到光!每一集都用心找各立场、各利益方的人来直面问题所在。(印度太神奇,创造了众多灿烂辉煌的宗教,当下却如世人眼中,混沌无序甚至黑暗,但这无序中也会闪现超越当下的智慧。)很多弹幕调侃、讽刺印度没救了,我却看到了光,至少他们能制作、放出来、放到阳光下讨论,引人深思(很多他们的痛点我们也有)。有人调侃因为制作者是阿米尔.汗,开挂的男人、5%的特权阶层、“印度红三代”,这样的节目才做的出来。是,身份能给他便利法门,但使命感并不是身份和地位给的,是自我建设的,无论初心是为国或为己。阿米尔.汗,一生推!(每集结束曲都是彩蛋,印度人的种族优势,没法比~)
看了第一集。讲的杀害腹中女婴的。。印度可以拍出这样的影片,中国为什么不行?
阿米尔汗说,这个节目是我对祖国所尽的微薄的义务,希望能够通过分析社会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方法解决。这是一个非常有社会责任感的男人。
《真相访谈》所见之荒唐事(催泪事)1. 一妻子8年内被强迫流产6次因为怀的都是女孩2. 男孩被性骚扰至18岁3. 一个村子的妇女全被做子宫切除手术仅仅因为医生想赚手术钱4. 男生被抢亲因为女方付不起嫁妆5. 青年因为自由恋爱被杀,白发人送黑发人
三观简直universally正,让我怀疑我看的是不是高级版焦点访谈。
每一集都正中印度的各种弊病,出演的大部分电影都对印度社会弊病宣战。制作这个节目,阿米尔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同时也被很多人唾骂叫他滚出印度,车都换成了防弹的。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宝级演员,利用自己影响力去改变自己的国家,很感动。
不乏敏感话题。主持人各方观点的平衡把握很好。也不单纯负面和期盼,而是留给世纪希望。在下一季中把研究和捐款数据公布出来,也是对得起观众和良心。不要问中国会不会有这样的节目,不会有的。
印度问题多多,中国问题也不少,只是我们有新闻审查所以没有这种节目
这个节目的存在本身就是个奇迹啊。。
许多问题在中国也存在,譬如婚姻买卖、农药滥用、医疗失德、医疗高额回扣等等。阿米尔代表的不仅是印度的良心,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每集节目最后都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昨晚看完最后一集,居然梦见自己是达利特人。。。
第一集:如果暴力是一种罪恶,那么忍受暴力也是一种罪恶 第二集:不是要尊敬长者,而要尊敬行为。。。。强推第八集:农药过量和解决办法!!稳步前进的印度。。。。联想到中国,唯有泪千行。。。
希望世上可以人人幸福
阿米尔·汗称得上印度的良心,也算得上印度当之无愧的现代英雄。另外,他一直是我最爱的印度影人,没有之一!
有这样的影响力能够想到作为正能量源是个人觉悟值得尊敬。但是这种节目的配乐也是这么……欢快的……吗??
力量!!!
阿米尔汗,改变了我对印度人、印度明星的看法,正视印度的种种陋习恶疾,以自己的力量努力转变,在中国政客、商人、明星中,我没有看到一个这样的人
中国什么时候能出一个阿米尔·汗?
阿米尔!!!我的大神!!!!
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激烈的观点冲突,阿米尔·汗始终保持着克制的态度。在节目中,他常常拭去眼泪,用拥抱安慰受伤害的人,但他并不愤怒、并不控诉、并不煽动情绪。
真诚,真实,感动。米叔是个勇敢而且伟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