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世界在变,音乐在变,毒品也在变,你不能在海洛英中逃避太久
《猜火车》是英国一部倍受争议的片子——有人说它“引人吸毒”。大约这片子中没有苦口婆心的家长式人物在里面,没有道德的矛盾冲突,没有世纪末的大审判,而是零观点的方式记述,在一个阴暗的公寓里一群这样的青年,你清楚的看到毒品是怎样溶解,加热,吸嗜,他们做AI脱衣,全裸,高潮,一下子拉近了你和他的距离,直视,直视!也许你还耽心背后突然出现你的班主任指责你,而他们却在一种无政府状态下享受极乐世界。他们吸毒,他们滥交,他们暴力,他们打劫,一点掩饰也没有的堕落,一种非常灰暗的生活,在导演黑色的幽默中,变得如同怪味豆一样,说不出的滋味。你可以直接对他们说:不!视其为异类。你也可以满怀理解,关注他们,因为他们做了你没做的事——彻底叛逆! “世界在变,音乐在变,毒品也在变,你不能在海洛英中逃避太久!”猜火车的青春,终会完结。我们的青春是怎样结束的?还没有吗?你仍在选择不选择吗?
尽管电影讲述的是马克和一无所事事的狐朋狗友混着的吸毒、抢劫的发霉的日子。但个人觉得电影的目的不会是单纯描述这些。猜火车是种游戏,指无所事事的人在火车经过的地方,即兴打赌猜测下一班火车经过的时刻和目的地,借此打发时间或彼此较量。这群年青人在混沌盲目的现实中迷茫,火车只会沿着轨道开,他们无法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们是无助的,微薄无力的,会开来哪班车他们也不确定,只能是猜,他们的未来就像班次一样不确定,模糊不清,一片迷茫。 不过好歹最后马克有了钱,信誓旦旦地要开始新的生活,我们是否也应该像他一样,尽管无助迷茫,也要充满希望,努力地生活。
2 ) Are you angry or bored ?
这不是一篇影评,这只是一个苦逼的海外党在鸟不拉屎的格拉斯哥郊外的出租屋里无望地挣扎deadline时写的吐槽而已。。
标题源自我在最美好的大学毕业季时听过的一个讲座。我只能说这句话天然地概括了这小说这电影的主题。瘾君子其实就是最清醒的人,堪比鲁迅口中直面鲜血的勇士了。一般人要麻痹一下自己的神经,用酒精浇灌一下块垒就足够了(何况还是苏格兰人,a pint of lager please!)只有那些个神经异常纤细敏感的可怜人,才连酩酊大醉都解决不了生命的空虚,才会选择游走在生死边缘,用那玩意儿射进血管。年纪越长,有时觉得人生越逃离不开这个命题:你是选择一个和别人一样的socially acceptable的体面人 生来逃避,还是赤裸裸地去直面人生不可能如意这个凡夫俗子永远要面对的困境。
这电影的结局我十分喜欢,因为我已经感觉到了这十有八九昭示了我自己未来的选择(就在不远的前方,我也没几年能混的了)。绝大多数人,毕竟还得跟遛鸟侠马克一般,愤怒过后自然而然地灰飞烟灭,冷静下来过完剩下的漫长日子。这种结局虽然窝囊,太落俗套,但给人一种难得的安心感。想想一年前出于逃避,新鲜,愤怒和自以为是的怀才不遇毅然出国,这才十个月就快坚持不了出国时留英工作的想法了。一年以后如果还得回家老老实实找工作,我届时也大概不会那么愤愤不平了。
想来真是奇妙,这片子在高中大学时基本只是我对理科生吹牛逼的一个资本,文青范儿的一个点缀罢了。多年以后漂泊海外,这竟然是最贴切我现实生活的电影了,没事看一遍,百看不厌,台词几乎能背的了。这两年和这片子有关联太多太多的事发生在我的生命里了。2012年6月,高中时总聊得最投机的一个文艺女青年兴奋地告诉我《猜火车》可能拍续集的消息。一个月以后,就在我给她微博留了最后一条言后两个小时,她驾车出事故,命丧达拉斯。
斯人已逝,无以纪念。我在爱丁堡替她走遍了影片的取景场所,在那传奇的leith walk走了一遭,买了鲜橙一样的t恤和原著小说陪伴我在这万里之外小岛上的孤单日子。但愿几年后续集porno上映,我能替她买一张空座位的票,一起完成这一个青春的轮回。这部中学时候塑造过我们价值观世界观的片子,我25岁来看依然足够犀利。
有两三年没写豆瓣了,发现自己当年浮夸的文风褪的一干二净了。。也好就这样吧,收笔去赶我的论文了,毕竟我还要choose life。
3 ) 纪念那一段竭斯底里的青春---《猜火车》
文/斯嘉丽
年少读书的时候,你有没有逃学的冲动?刚刚参加工作的那一两年,有没有愤恨社会的倾向?当然最后你还是会毕业,哪怕每一门都得0分,你的家庭都会利用各种手段帮你完成一些社会需要的学历,你的家庭总是在你的身边。当然你最后还是觉得要投入地找一个工作,然后立足脚跟,然后筹划买房筹划结婚筹划下一代的未来。这不是故事,这是全世界每个年轻人都要经历的正常生活。这句话很残酷,因为无论你是张三李四还是王麻子,都不重要,所有人过的都是一样的生活。在这个普遍规律下,你的名字重要么?世界认识你么?世界不多也不少你一个人。 所以《猜火车》自1996年首映至今,仍盛传不衰。它用现实和魔幻两种手法完美结合,演绎了以上所概述的青春叛逆到回归世俗社会的心路历程。 一方面,掌握话语权的人对这部影片的结尾很满意,虽然中间对吸毒过于真实的表现让人心猿意马。另一方面,年轻人从里面看到了自己的过往,找到了青春呼吸的共鸣,并且,还有一部分人觉得给他们指明了道路,最终,他们还是应该要融入社会新陈代谢的洪流。 如果我们执著于影片中的细节描写,或者真的要支持以上的观点。吸毒的一系列场景出现时,有那么一瞬,我的心里也涌动了一丝丝的向往,诱惑的气息似乎也渗入了我的心里。但是很快我就将它像厨房里面的小强一样狠狠拍死了,只差没有像痛打落水狗一样蹂躏。吸毒是不对的,对吧?但是: 生活、 工作、事业。家庭,大电视机,洗衣机、汽车、镭射音响,电动开罐器、低胆固醇、牙科保险、固定利率的抵押贷款、政府提供的低价而体面的住宅、、朋友。 休闲装、配套的旅行包、 用分期付款买回同系列织物做的三套件西装、某个星期天的早晨问自己我这是在哪儿呀、坐在那张睡椅上看让脑子发木脑浆被挤成稀屎状的体育节目,一边往自己嘴里塞垃圾食物。在这一切的末尾烂掉,最后在一个破破烂烂的家里遭儿女唾弃,当初你生出他们来代替你,现在对这些自私的、满不在乎的小子们来说,你只是一个老厌物。这些名词拼凑在一起,就是你一生的全部,听起来,是否有狗延残喘的味道?生活没有任何美感,你就是社会大机器中的一员,按部就班地生老病死、拥有失去。 总有那么一个时候,你会想:但我是谁啊?我会想去做那些事情? 我为什么不可以不选择这种生活,选择一些别的什么东西?这种想法完全可以归结为人之常情,特别在那个骚动不安的青春时光,需要太多的事情来放置无尽的活力和青春的热情,还有,摒弃那陌生庸俗的主流世俗世界。 他们选择了海洛因。当然我开始就说了毒品是不对的。他们自己说“你吸毒,烦恼只有一个:帐单。不吸毒,就会有一堆烦恼”,他们也知道吸毒只是让人逃匿的方法,而不是救赎的道路。可是他们不知该怎么选,“ 当苏格兰人最衰了,我们是最低贱的,地球上的人渣,文明世界最不幸,可怜...卑贱,可悲的垃圾。有些人恨英国,我不恨,他们只是烂罢了,而我们则被烂老二殖民,连像样的文化都找不到。被他妈的烂老二统治,是很衰的,就算有全世界最新鲜的空气也没用。”这一些愤怒的言语背后,是不是也有些哀社会不幸的成分?是不是也有一些无从选择的悲哀?在谴责的同时,我们是否可以承认,他们觉醒在社会的边缘? “如果维生素C不合法,我们就吸维生素C”很多人看到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彻底支持影片的结尾了。他们觉得这是一群没有脑子的叛逆者,没做过一件像样的事,纯粹为了反对而反对。为了反对而反对,年少的时候你也做过吧。老师不让你上课看小说,不让你跟女生传小纸条,也不让你打架……老师和家长一转身,以上的事情你通通做尽。你的目的是为了享受反对的乐趣,还是因为被禁止的东西所具有的那种遥不可及的乐趣,或者,是为了引起某种注意,还是你压根就不屑这一切。如果没有开头,没有情节,我会相信这是一句很傻的傻话,就像“如果人生下来是要活的,那我就去死”一样无聊。可是面对他们不原意妥协的生活,这无非是一种抗争的姿态。不过稍稍年少气盛了一点,非常类似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甚至命运都非常类似。“竹林七贤”的做法,在遥远的岁月里,也是让人匪夷所思的,他们最后,有些人入世,也有些人颓废到死。 他们当然上升不到“竹林七贤”的高度,他们甚至还需要一个比他们小很多的女孩子点醒“ 你不会愈来愈年轻,世界在变,音乐在变,连毒品也在变,你不能整天在这儿,梦想毒品和伊吉波普,关键是你得找到新东西”。是的,当你选择了一项错误的救赎方法时,还不如不选择。被一大群你鄙视的人唾弃,还不如变成你自己鄙视的人。这样你可以自己唾弃自己,你不是早就这样做了么? 主流社会的人群,行走在大街上的人、司机、父母,不是冷漠地执行着社会螺丝钉的任务,就是强硬地企图改变他们的特立独行,每有任何温情脉脉,是的,就算他们呼吸着世界上最好的空气也没有用。所有的恐慌还是要一己承担。 从这里,影片的目的似乎就渐渐明朗了,这个放浪形骸的青春背后,是对社会的失望和指责。工业的发展,带给人们太多的心灵残渣。而对于青春的涌动,相信导演竟还是有些许怀念的。比如那些恣意而为的话语,从颓废不堪的人口里说出来,却字字惊人。 “性成功者,会自动隔离失败者”这句话,放到任何行业任何人群都是适用的。 “有那么一会儿,感觉真棒,好像哥儿们又是一伙的,那种时刻,叫你打从心底感动”其实行这句话出现的时候,青春差不多就该散场了。因为你一定也在好友多年后重逢的时刻有这么一点感动,但是事实上,很快你就发现你们之间的差别。因为“有些人入世,也有些人颓废到死”。 我相信全世界每个角落的年轻人都可以从影片中找到似曾相似的自我。吸毒,只为一种极端的抗争手法,而不是唯一的救赎方法,也不是影片要宣扬的。但是一群放弃社会的年轻人中居然可以嗅到青春气息,已经弥漫半个世纪。 或者你曾经经历,或者你正在经历,或者您将要经历,都该去看看这部影片,并且最后当青春渐渐消逝,你都会: “我为什么那么做?有一百万个答案,但全是错的,原因是我根本就是个坏胚子,但那会改变,我要改变,这是最后一件坏事,我要洗心革面,向前走,选择人生,我已经在期望了。我会跟你一样,工作,家庭,大电视机,洗衣机,汽车,CD播放机,电动开罐器,健康,低胆固醇,牙医保险,贷款,购屋,休闲服,行李箱,三件式的西装,DIY,猜谜节目,垃圾食物,孩子,公园散步,朝九晚五,高尔夫球,洗车,运动衫,阖家过耶诞,养老金,免税,清水沟,只往前看,直到你死掉那天为止” 6/21/2007 4:36:21 PM
4 ) 让我们用迷幻和电子来祭奠青春!
1997年 丹尼·保尔
原声音乐: 五颗星
高潮: 结尾,马克背着包走在清晨、伦敦、川流不息的大桥上。音乐响起,underworld的born slippy——如果你去下载了电影音乐,又恰恰是在清晨的人流中听到这首歌,你应该就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感动和振奋——电声的魅力就在于此。
_________________
我一直觉得最好看的电影不能没有音乐,甚至应该有很多音乐——那种能够把电影的主题透露给你的音乐。那种简单到极致、悲情却热烈、迷幻又纯洁的音乐——比如《最后的日子》,比如《猜火车》。
所以有时候我在博客上会痛恨一些很扯淡的论断。有些人根本不会认真地倾听镜头后面的声音,不会仔细观看演员在镜头前的表情——甚至连电影本身他们都没有耐心看完。可是往往这类人最喜欢夸夸其谈、最喜欢把某部片子先入为主地占为己有。
比如最近看到,有个小姑娘口沫横飞地谈论〈猜火车〉,谈论电影里的“寓意”、“追求”等等,而且还摆出一副“见仁见智”的沉醉在小圈子里不屑于和人讨论的姿态。
于是我跟她说:“如果真的是“见仁见智”的问题——那我们就不需要影评,不需要电影杂志,不需要人和人在街边口沫横飞地讨论。当然,也不需要电影——如果百多年前卢米埃尔两兄弟就像你这么想的话,那就不可能有现在这些花样翻飞的、花花绿绿的、让人神婚颠倒的东西。”
坦白说——
一、我没觉得《猜火车》里面写了多么深刻的追求。这不是一部励志片,更不是一部烂俗言情片。迷幻药、酗酒、抢劫、斗殴、性……这5个元素就是那四个混混所有的生活。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把这5个元素理解成任何东西,理解成“主义”、理解成“学派”,甚至还可以像某些混帐学者一样把它理解成老庄思想什么的——不是么?毒品是不是注射到一定程度就不能注射了、再注射就要萎靡至死倒地而亡了?这和咱们的“中庸”是不是一个道理?这是不是挺他吗的“玄学”的?
二、什么追求啊梦想啊那些大而化之的东西都是扯淡。并不是所有片子都和肖申克一样能把你救赎的——猜火车完全是另外一种片子——你要是完整地听过它的电影原声就能明白:那种迷幻沉醉、欲说还休的声线,那种不知不觉间弥漫开来的、像老酒一样醇香的味道。你得承认,在声色艺术的世界里,很多东西在理智的状态下根本解释不清楚。比如Iggy pop重型朋克的狂放,lou reed悲歌似的麻醉和迷幻。那些沉迷和躁动状态下的东西干那些世俗的追求鸟事——于是才有了中指,才有了朋克,才有了fuck,才有人想把理智和假装正经的世界撕个粉碎,才有人会讽刺那些伪善的理解,讽刺那些动辄就拿“追求”和“理想”说事儿的装逼范儿。
原声音乐大概就是那样吧,和电影的风格差不多:都不是那种特别让人振奋的东西——我觉得,当然也许仅仅是我觉得,如果你从那片子里读出了“追求”、“梦想”等等等等,那么也许你应该抛开一些东西把这片子再仔细看几遍。如果还是不来状态,还是想着能弄出点“追求”什么的,那来听。就回去把lou reed和blur的歌翻几首出来听个几十遍,应该就差不多了。如果做了那么些准备工作,还是感觉不爽、还是不能把那些标签一样的东西从脑子里祛除,那我觉得可能你这个人本身就有问题——回家去关门一个星期,问问自己是不是平时装逼装出习惯了——
其实在看电影的时候,有些感受根本就描述不出来:绝大部分一溜烟就飘走、一小部分潜藏在心里需要挖掘、剩下的那些,最最微小但却最最容易表达的、最最庸常而且最最感官化和最最浅薄无知的,就是平时我们挂在嘴边的,比如“寓意”,比喻“追求”。事实上,真正的“追求”应该是不可以在嘴里叨呗叨呗地谈论的,应该是欲说还休的、深藏在性格和本能底下、需要痛苦地提炼浓缩以及苦心孤诣地经营的……
——估计这就是我一直不敢写影评的原因:我总是觉得战战兢兢,我害怕不能把心里最真实最深刻最浓烈的感受完整地表达出来。
最近读了几部片子。感受最深的不是情节,不是女人,不是性,不是谎言,更不是所谓视觉震撼——而是“真实”,是那种潜藏在每一个镜头背后的深情和热烈的眼睛。为什么有时候人家三两个字就能让你哭出声来;可另外的一些时候,人们缠绕在你身边絮絮叨叨地聒噪不停,可你就是不为所动。根本的原委就在于那些镜头背后的人是不是坦白、深情、以及饱含泪水,等等等等。
继续说[猜火车]——看完片子我还真就没感觉自己受到多大触动,甚至还不如[最后的日子]给我的触动大。它描摹的只是苏格兰某城市某些年轻人的某些庸常生活情景(注:在英美小年轻圈子里,瞌药什么的都是挺普遍的事儿)。它告诉我说有那么一堆人,绰号分别叫做“屎霸”、“变态男”、“卑鄙”、“马克”——他们干了那么一堆挺狂燥挺冲动挺让人难受的事儿。然后其中有一个人(马克)因为种种原因,产生了“背离”的冲动:他可能是对枯燥的吸粉生活厌倦透顶;也可能是受自己身体里某种本能的驱动,反正不管怎么样,“背离”和“出走”应该是主题。
而上面所说的那些“种种原因”,在我狭隘的眼光看来,其实这是极少部分人人心里的一种类似“乡愁”和“本能”的东西,这也是性格的一部分:不论身处什么环境——肮脏恶劣,或者糜烂颓废,再或者淡如止水——可是那个若即若离欲说还休的声音总会像锈蚀的钢针一样戳进你的内心,说,你丫不能老这么肮脏下去、不能老这么颓废下去、更不能这么平平淡淡地老死一生……
所以才会有马克的戒毒、出走、以及他义无返顾的再次出走。
他那种性格的人天生就是为“出走”和“背离”准备的。他出走一千次都不会让人觉得离奇——片尾那段,马克像所有振奋青年一样大步走进英伦清爽的早晨,走在宽阔的车流不息的路上,音乐响起。是underworld的《生来伶俐》,充满感伤的清澈气质,一段孤单、躁动并且过瘾的旋律。在原声音乐碟里,仔细听甚至都能听到震响在耳边的心跳声……可是我没有太多振奋,我只是冷冷地盯着屏幕,听着他说他要“选择工作选择家庭,选择他吗的大电视,选择雷射唱盘,电动开罐器……“。我心说:这些都是他吗的屁话。我也是他那样的人,我明白那种本能的冲动是怎么一档子事儿,也明白那种心里堵成一团恨不得所有人都消失的感觉,我知道他不论在什么环境里长时间浸淫都会选择突然离开。我也知道他总有一天会选择再次逃离,逃离他的工作他的家人,逃离他花费不少银子购置的大电视、洗衣机、休闲服和搭配的行李箱、各种布料的西装以及房子、朋友、低利贷款——就像iggy pop这个老朋克所唱的一样:“我只是个过客,我——只是个过客”。
突然想起一句话:“我们不能永远年轻,不能永远热泪盈眶,可我们却始终对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
这也许才是电影里这种情绪和状态最好的概括。这和追求、梦想无关,这只是本能而已。本能的冲动、本能的渴望、以及本能的对旧有秩序的“出走”和“背离”——信不信由你,某些人是天生就具有这种本能的。
链接:POGO。。。
http://lit7.blogcn.com
5 ) 如果维他命C是非法的,我们也会注射维他命C
当我一开始看这部电影时,我以为这只是一场闹剧。结束后却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每个人都有荒唐的那一段岁月,我们标榜叛逆,标榜不屑,然而最终还不是与这世界上的行尸走肉一模一样?“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他妈的一个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唱机,电动开罐机。选择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选择固定利率房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运动服和皮箱。选择一套他妈的三件套西装。……”
正是看了这部电影,我感慨万千的写了我平生写得最长的一篇文字《在路上》:“吸毒的本质并不是关于堕落。而是关于挣脱。”
“我终于明白了这样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不管有再执着的个性,再狂热的梦想,最终我们都将放弃,变得跟这个世界上所有死去的活人们一模一样。人生的这条路上,不管我们是横着走,退着走,其实我们始终都跟其它的人走在同一个方向。生活就像自己站在悬崖边上,我们的选择从来不是跳或不跳,而是掉下去后,我们应该怎么办。”
6 ) 青春期的重要任务是寻找身份认同
总感觉英国与我之间有什么莫名其妙的缘分。好像冥冥中总有什么人什么事情在那边等着发生。那时候每天都好像有期待,期待什么不知道,可能期待中掺杂更多的是青春期的躁动,总觉得自己万众瞩目,总想干点大事情,总想去看外面的世界。现实中干大事情的机会不多,干大事情的人也认识的不多。所以把这种这颗躁动的心全部交给电影和音乐,电影和音乐是那时候看世界的另一个窗口。当时《猜火车》就像一个很酷的名词,什么离经叛道的文章中都会提到它,我以为那就是能让我窥探到的世界的另一面,总之当时觉得电影的内容跟名字一样酷,一群20几岁的青少年,每天无所事事可以拿着气枪射击公园里人的狗或者沉迷于毒品躺在地板上沉在马桶里畅游一整天,配上迷幻的英伦摇滚乐感觉每天都是《Perfect Day》。那个时候对世界的理解还有限,有些镜头还不太懂,在电影的结尾Reton对着镜子坏坏一笑拿走了所有钱,Drive boy dog boy..Dirty numb angel boy In the doorway boy 的音乐响起。但当时真觉得Reton的行为好酷,他好像做了某件”大事情“。当时还有一个电视频道叫Channel V,可能有些人对这个电视台比较陌生,那时潘玮柏,陈致中还是这个电视台的主持人。跟国内的电视台不一样,Channel V总部在香港,所以播放的节目也更加新潮,更加欧美,每天中午和晚上的一段时间会有一个节目专门播放欧美音乐,也是在那个节目中听到了Queen,Oasis,Blur, U2,Radio Head,Coldplay,Suede...。至今对几个MV仍旧印象深刻,还记得第一次听Blur的《Out of time》,美国刚开始出兵伊拉克,MV是关于一个英国女兵在海军服役的故事,MV的色调一直是墨绿色歌曲结尾的时候有一段用中东乐器,后来才知道叫乌德琴演奏的音乐,听起来很悲伤好像在诉说生活的无奈。ColdPlay的主唱站在海边披着雨衣,用浓重的鼻音唱着《Yellow》,《Whatever》中乐队后排的提琴配乐让人听得那么激动,好像每个音符都刻入人心,原来提琴可以跟摇滚结合得象是一家人。这些音乐和电影结成了我与英国的初步印象。
直到去英国上学,才有幸看到真真正正的英国社会。80-90年代,整个国际环境都在剧烈变动,89年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英国像在这部机器上的齿轮跟着传送带转动,这段时期也是英国社会的转型期。撒切尔夫人对英国国有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包括能源,电信,传媒,等传统行业,英国开始全面拥抱市场经济,各个阶层的人都受到社会转型的影响,问过我的一些英国同学他们对撒切尔夫人说不出到底是恨还是爱。可能那个时代人们对未来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催生了英国摇滚乐。有更多的20多岁年轻人不愿意倒不如说是不敢面对,宁愿沉醉在吉他,架子鼓奏出的激烈节奏中。或者像《猜火车》中的瘾君子们,每天用毒品麻痹自己,即使自己的孩子死了却希望通过一剂毒品解决现实的问题。主角Renton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能一直这样,现在看来Renton其实一点也不酷,在混乱的生活中,他更加让人同情,他自己也说:“Without heroin,I attempted to lead a useful and fulfilling life as a good citizen.” 所以他也在反抗,尝试找工作,成为一名地产经理。但是他好像走不出那个怪圈, 一帮狐朋狗友总会把他从快接近阳光的窗口拉回阴暗逼仄的小屋,无论自己怎么挣扎最后都还是回到毒品创造的“Pleasure”中。然而从内心深处他是深深鄙视这种生活,再次回家戒毒的过程中吸毒后的幻觉不再是深蓝的大海,而是魔鬼般的婴儿向他往前爬,发出痛苦的哭声,这更像是他内心深处发出的对毒品恐惧和鄙视的声音。这次体验让他终于重新“Choose Life”,在电影结尾他把那些所谓的朋友一一得罪完,头也不回的拿走装钱的袋子。他总算干了件大事情,象征着彻底和过去的自己决裂重新建立自己的身份认同,真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向往着过中产阶级的生活。在英国我也接触了一些社会底层人,他们比任何人都对自己的生活绝望,他们也不想顿顿吃廉价的速冻食品,他们也想把孩子送到更好的学校,想找一份好工作让自己更加体面。但是因为习惯了现在的生活所以很难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对他们来说转变很困难,转变意味着不确定,而不确定性让他们感到恐惧。如果没有导演的拍摄手法和第一人称的独白,这会是一个非常写实的纪录片。看到很多评论把这部电影说成是“向青春致敬”,我只想反驳说根本就不应该有这样的“青春”更别提“致敬”。青春可以叛逆,可以与众不同,但你一定要清楚的知道横在虚幻和现实之间的界限在哪里,失去健康的代价很大。导演和编剧还算温柔能让Renton获得重生的“第一桶金”。但是在现实中有多大概率会发生像电影结尾那样的好事情。
同时期还有另一部电影我更喜欢——《Billy Elliot》,《Billy Elliot》跟《猜火车》一样的是都描写的英国的底层人,不一样的是Billy比他们更积极更加知道自己要什么。Billy生活在80年代,父亲和哥哥都是煤矿工人,由于工人闹这罢工父亲不能工作,家里顿时没有经济来源。但是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小Billy身上,希望他长大像个真正的男人,所以送他去学拳击。可能是母亲死得太早,小Billy一直拒绝父亲主导的家庭,没事的时候他会去母亲的墓碑前剪草。出身和家庭并没有让小Billy自卑,他仍然坚定的“Choose Life”他没有按照爸爸去学拳击,而是去旁边的芭蕾舞课上学跳芭蕾,躲在房间里练习伴随着脑海中回荡着的老师的声音:Prepare! Go.. Billy。在与父亲和哥哥的正面冲突,小Billy跳上屋顶,跳上围墙,在《Town called Malice》Struggle after struggle,year after year的歌词声中,最后小Bill跳进一条可以看到海平面的街道,两边的房子鳞次栉比,镜头中小Billy跳着舞,从路的那头一点一点跳到镜头前,好像整条街都是他的舞台。有一次在Zanzibar游玩的时候看到与电影中类似的街景,但不是Billy在跳舞,而是一个当地的小男孩在相似的街道上光着脚追着足球跑,也许过几年他的身影也会出现在某个联赛的足球场上吧。Billy说他跳舞的感觉:“Like I feel a change in my whole body. And I've got this fire in my body. I'm just there. Flyin' like a bird. Like electricity”。在看到Billy的天赋后,父亲不顾其它矿工的反对和辱骂坚持要下矿井工作,他的理由很简单:“It‘s for Billy,he may be a genius for all we know,, let's give the boy a chance。Billy很幸运在成长中有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一个关心他的老师,和一个爱他的奶奶,这些人最终推了他一把,将Billy推向梦想的中的芭蕾舞台。
我并不认为英国的摇滚乐就是《猜火车》里面代表着堕落,每天与毒品,虚幻落魄的生活为伍的配乐,而是在球队胜利时自豪高唱的《We are the champions》,在输球时用来鼓舞人心的《Stop crying your heart out》,在奥运会赛场上激励每一位运动员的《Survival》。以及,在社会动荡不确定时民众敢于表达声音的《London calling》,在主流旋律一致支持美国打伊拉克的时候,敢于唱出反对声的《Out of time》,在金融危机中依旧能在周五晚上喝着酒弹唱的《Viva la vida》。是Gallagher兄弟在阴暗的地下室,即使吃着低保也满怀希望的创作出在遇到任何危难时全英国人一致唱出的《Don't Look back in anger》。
我有幸也遇到很多干大事情的人,当医生对他说你这个病没法治,他还是坚持跑步,坚持爱着身边每一个人。有的去非洲做野生动物保护,推动全球禁止象牙贸易。还有的人在英国领着不多的奖学金,自己还要把钱省下来帮助住在北京的妹妹。人有时候没必要刻意去干大事情人,像Billy那样每天坚持梦想,一点一点看到梦想离自己更近,这就是大事情。
P.S要说这部电影有什么精彩的地方,我倒觉得是导演,编剧,等人的敬业精神和配合,电影中总共有30多个场景,编剧要在Danny接手前把这30个场景布置好,还不能超过时间和预算,其中找拍摄点就是一个很困难的任务,连电影中一个垃圾桶的放置点都是编剧John Hodge等人特意挑选的。而男主Ewan McGrogor为了这部电影不吃含脂肪和糖的食物,用了两个月终于达到导演的标准。电影拍摄的地方和时间是在苏格兰盛夏,苏格兰纬度高,所以日落很晚,黑夜只有4个多小时,所以晚上的拍摄时间很赶,这也是另导演最头疼的地方。还有就是导演的拍摄手法,特别是吸毒后陷入地板中的那个镜头一直是我们摄影课老师津津乐道的话题。
7 ) 人无法安静的活着
写完之后才发现自己严重的跑题了,根本算不上是猜火车的影评,里面引用了一些其他电影的台词,对这部电影的影评似乎弱化了,只是自己一些浅薄的感悟= 0=
人无法安静的活着:从远古单纯的为食物与生存的肉搏,到古代和近代因为利欲和霸道进行的战争,而今到了看似和平的年代,人类的精神世界与其内在的斗争上升到了统治地位的高度。席勒说:“人得为衣食住行奔波,没有物质生活就没有精神生活。”但物质生活一旦得到甚至是最基本的满足,一有时间开始思考,人的精神世界变会开始动荡。
我们会思考我们存在的意义,存在的价值。小时候,我们总是理所当然的想着自己长大会如何初登场就一鸣惊人掌声雷动,未来虽然很遥远,却很明确很坚定,所以无知的我们是快乐的。年龄和理智永远都不会呈正比,焦虑迷茫和暴躁总是青春最好的代名词。岁月的流逝,身高的疯长,随之而来的,是狂奔无极限后的硬性刹车。
“我们从小看电视,相信有一天会成为百万富翁,影星或摇滚巨星 但是…我们不会。那是我们逐渐面对着的现实,所以我们非常愤怒。”身处平凡的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无法感知流动的时间中生存的意义,即便他们很敏感,却只感受得到平庸而后的空虚,于是曾经无知的快乐便正中下怀的成为了他们最深切的眷恋和最致命的弱点,于是他们更加的努力想要活的更好,想要在自己回首时有的依然是眷恋和怀念,他们变得脆弱与神经质,在还未拥有就害怕失去,还未失去就害怕后悔,这一轮又一轮的恶性循环烙印在年岁的更替中,深深的刺痛着他们。
理所当然,愤怒的我们有种强烈的想要证明自己存在的冲动。于是,有了《猜火车》中抢劫吸毒滥交纵欲的浪荡青年,有了《搏击俱乐部》中用鲜血和原始的痛感来获得的精神解脱,有了《低俗小说》中边缘化对先入为主的正统的调侃。对于存在感的追求,盲目如同毒瘾,虽然其有两面性,世俗的成功与堕落,但前者只属于极少数人,于是大多数的极端就是暴怒后的放纵,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肉体上的。人都带有潜意识的颠覆性倾向,爆发与否与程度来自于其的自制力与对世俗的忍耐力。失去了万众一心的目标,失去了衣食住行的担忧,失去了英雄主义,失去了理性启蒙,失去了明显尖锐的阶级压迫,对“人”本身的追求就成为了最大的战争。
年轻时的我们有着大段空虚的时间来感触自己的空虚,这是一个进退两难的交汇点:身后是单薄却并不短暂的童年,我们后悔的是挥霍的过去我们没有努力要活的丰盛;面前是漫长却未知的以后,我们恐惧的是在梦想逐渐破裂之时我们还有没有勇气面对自负的自己。此时此刻,大多数的我们能做并且有精力做的,似乎就只有逃避了。要逃避就要麻木,要麻木就要沉迷,热情才是创造麻木的元凶。于是我们义无反顾的叛逆,义无反顾的沉沦,所谓越堕落就越快乐,黑暗的力量,来自于它让我们有理由逃避生活。与此同时,对世俗的咆哮与对生活的挑衅极大的充实了我们的空虚,奇异的满足了我们可笑的自尊心。我们懂得告别白日梦的无知,懂得不再奢求奇迹,抛开所有希望就是自由。
恩格尔系数的下降代表安逸,安逸代表稳定,稳定代表模式化,模式化引发精神危机。每一次的内心之战的结果都是对生活的一再妥协,直到我们不再年轻,直到我们懂得臣服,在伟岸的生活面前,自尊与自我就是个屁。
我们不能放纵一辈子,褪去青春的外壳,物质的重负迎面压来,或许我们应该感激涕零,能为物质生活奔波是种福气,它拯救了大多数人。那“为什么一定有人要死?” “为了对比,” “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加懂得珍惜生活。” “那么谁会死?” “诗人” “那些心怀梦想的人。”
我们一再的背叛自己,天真的以为也背叛了生活,直到再一次上路,才发现我们从来没有过资格反抗:挣扎的道路只是不断的被说服,回归的旅途只是败下阵来却并不耻辱的屈服。无论是对消费社会的批判,还是对后工业时代的怒吼,都会随波逐流。
一切归零,你终究明白,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平庸的默默无闻的人,同时这个世界上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不满与反抗,水火不容的冲突与争锋眼看着一直在激化,世界却还在正常的运转。人类的精神世界其实是一个抽象的却更庞大更顽强的生态系统,优胜劣汰,自我调节,永远的趋于平衡。不是因为枷锁太沉重,是因为这是人的精神世界,我们不仅要自由,还有责任。我们不仅追求解脱,我们还想摆脱愧疚。
于是马克过上了普遍意义上的正常生活于是我们归于平静。选择与不选择,其实我们从来都没有选择。
结尾是引用《时时刻刻》里的台词:
“亲爱的雷纳德,要直面人生,永远直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谛,永远的了解,爱它的本质,然后,放弃它。”
8 ) 选择不选择
《猜火车》是英国一部倍受争意的片子——有人说它“引人吸毒”。大约这片子中没有苦口婆心的家长式人物在里面,没有道德的矛盾冲突,没有世纪末的大审判,而是零观点的方式记述,在一个阴暗的公寓里一群这样的青年,你清楚的看到毒品是怎样溶解,加热,吸嗜,他们做AI脱衣,全裸,高潮,一下子拉近了你和他的距离,直视,直视!也许你还耽心背后突然出现你的班主任指责你,而他们却在一种无政府状态下享受极乐世界。他们吸毒,他们滥交,他们暴力,他们打劫,一点掩饰也没有的堕落,一种非常灰暗的生活,在导演黑色的幽默中,变得如同怪味豆一样,说不出的滋味。你可以直接对他们说:不!视其为异类。你也可以满怀理解,关注他们,因为他们做了你没做的事——彻底叛逆!
“世界在变,音乐在变,毒品也在变,你不能在海洛英中逃避太久!”猜火车的青春,终会完结。我们的青春是怎样结束的?还没有吗?你仍在选择不选择吗?
同事说过完二十岁生日那天开始就觉得自己老了,以此为标准,我早已失去了青春很久了。不过我总觉得自己还是青黄不接。我搞不清楚自己是固执幼稚还是通透清高。每一天醒来都听到,时间在外敲打我的窗户,我似乎欠了一些债,虽然把帐单扫进抽屉,视而不见,但内心知道,赖不掉的……
“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可恶的大彩电,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碟机,选择健康、低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你的朋友,选择套装、便服和行李,选择分期付款和三件套西装,选择收看无聊的游戏节目,边看边吃零食......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命……太多选择,你选择什么,我选择不选择。”
我一定活得比我的父母高明,选择不选择他们给我的生活;我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选择不选择适时出现在我周围的伴侣;我不要因一个月几百块向那些自以为是的人媚笑,选择不选择工作,这个世界常态是虚伪无耻,那我选择不选择常态的生活——如果颓废有理由的话,这便是理由。
然后,一天你发现,就算你拒绝,你放弃,世界还是没心没肺的存在,而你却被抛弃,不会因为你不承认改变你的失败,如同瑞奇一样,你要再次背叛,背叛叛逆的生活,重归正路,要去接受虚妄,接受平凡,你不可以不选,因为你不可能永的青春,你不可能不长大,只有死去的,才永远十八岁。活着的,是要选择——选择生命,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可恶的大彩电,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碟机,选择健康、低胆固醇和牙医保险,选择楼宇按揭,选择你的朋友,选择套装、便服和行李,选择分期付款和三件套西装,选择收看无聊的游戏节目,边看边吃零食......选择你的未来,选择生命——归类起来就是要被这个社会接受,肯定!
青春的意义就是一种虚掷,一种否定,
而圆熟的过程是一种务实,一种修正。
否定的否定却不是肯定,生活不是数学
背叛的背叛也不是回归,什么都会变,包括结论。
因为什么都会变,所以一切置疑都有意义
一切置疑后人们都会找到他们的真理,也许不是真理,而是近似真理。
真理让人安宁,不是吗?如同坟墓。每个人都奔向它。
从马桶走出来一个牛逼的伊万麦克格雷格,这也就是丹尼博伊尔的最高成就了,他对人生啦对艺术啦对人性啦追求也就到这了,有这一个五星片也足够了
啊,马桶世界无比神奇
那恶心的厕所。
墮落也需要天分。
为了毒品进入马桶的镜头印象深刻,肮脏不堪的粪池在他心中瞬间化为温暖的海洋。
糜烂过后有目标的生活才是正确的。2014年8月13日重温,为了《万物生长》做准备,关于青春的故事,和我的不一样,但是最后都殊途同归,我要好好黄芪,好好万物生长。
口音太强大 求循环十遍洗脑 从此用上了最潮款的苏格兰乡下口音
令人惊艳的马桶
开头:Choose your future, choose life, I chose not to choose life.结尾:Getting by, looking ahead to the day you die.
说实话,我真不好意思把这电影加进来,因为好多缺货都拿它当作粉饰太平的伪装!~
世界在边,音乐在变,连毒品也在边,你不会越来越年轻
马桶原来里面是海洋呀。。
我好单纯,17岁那年买了这张碟,当时看了分级决定等我满了18岁再看,于是真得等了两年后我19岁了才拿出来看。。。。然后觉得,这个决定蛮正确的【姚明脸】
十年前看的已经快忘光了,只记得伊万撞车后露出的那个满足的笑容...#Choose Life#( 补标)
其实是我想都不敢想的青春。
被神传的一部青春电影,不过并不出彩.
每个真理让人安宁,不是吗?如同坟墓。每个人都奔向它。 一直认为《猜火车》的片头是最棒的。
苏格兰2:1英格兰,苏格兰人高潮了。这片的政治讽刺和苏格兰人的弃儿感根本没人提
我有时候想不明白,吸毒的人,到底是因为太不快乐,而是太快乐。
平淡和琐碎是生活的本质。我们即使不甘不愿也不得不承认我们需要它向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