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
《宾虚》:银幕中的马车竞赛
——本文摘自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古罗马的马车竞赛》
1、历史上的三部《宾虚》
马车竞赛和《宾虚》,对许多人来说,这两者密不可分。这部影片中的马车竞赛如此迷人,以至于电影问世半个多世纪后依然为人津津乐道。《宾虚》在电视上反复播放,制成录像和光碟发行,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马车竞赛的镜头。这部影片令人惊讶的名声,使我急于想知道,制片人为何要在本片中,给予马车竞赛如此突出的位置。
这部电影是根据路·华莱士的一部同名小说改编的。华莱士是印第安纳州的一名律师、退役将军,他在内战中功勋卓著。他的小说很长,有些章节非常动人,讲述了耶酥的一生,背景是古犹太教和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主题是善恶之争。犹太人宾虚象征着美德,罗马人玛瑟拉代表了邪恶。两人是儿时好友,但成年后渐行渐远,逐渐对立。前者投身犹太人复国事业,后者无条件地为罗马帝国服务。经历一次特殊事件后,两人关系彻底破裂。玛瑟拉以谋反之名,将宾虚发配到罗马兵舰做桨手。宾虚艰难地穿越沙漠前往叙利亚,途中干旱,正好碰到一个年轻人给他提供了水(后来,他才知道这个救命恩人是耶酥)。他在兵舰上服了三年苦役。一次海战中,他救了罗马执政官克温图斯·阿列斯的命,作为报答,阿列斯将他带到罗马,收他为养子。宾虚思乡心切,想回到朱迪亚,回到他母亲、妹妹和未婚妻的身边。但在耶路撒冷,他只找到了未婚妻。盛怒下,他以阿列斯的养子之名去见玛瑟拉。他们的争斗重燃。在随后的马车竞赛中,他们针锋相对。胜出的是宾虚;玛瑟拉车毁人亡。此后,宾虚继续寻找母亲和妹妹,最终在麻风谷里找到她们。此时耶酥正被钉在十字架上,他认出这就是当时送水给他的男人。故事结尾,宾虚与家人幸福团聚,与第一批基督徒生活在一起。
在华莱士的小说中,宾虚和玛瑟拉在耶路撒冷的马车竞赛只是其中一个高潮。但在1907年、1925年和1959年拍摄的三部《宾虚》电影中,马车竞赛是唯一的高潮。
1907年的电影版本只有短短二十分钟,但导演锡德尼·奥尔科特还是拍摄了一场真正的马车比赛。没有正式的赛场,没有环绕的高台座位(只有二十个观众在场),断续的比赛画面只有几分钟,奥尔科特依然为这壮观的表演镜头在银幕中定下了基调。
1925年《宾虚》第二次拍摄,重心还是在马车竞赛上。此时,好莱坞已积累了丰富的拍大场面的经验。在弗雷德·尼布洛的导演下,整个团队充分利用了当时的技术。他们建了一个真实的赛场,42个摄影师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几百米的胶卷,雇佣了特技替身使比赛尽量逼真。这部影片吸引了大量观众,在美国和欧洲长演不衰。这令墨索里尼很生气,他难以忍受玛瑟拉被击败,所以下令意大利境内禁映。显然,他不希望任何犹太人比罗马人优秀。
1959年,第三版《宾虚》开拍,导演是威廉·惠勒。据说邀他执导时,他最初只答应拍马车竞赛这部分。最后,他同意接手整出戏,但显而易见,他的心思主要还是用在了马车竞赛和海战(在这一幕中,主人公救了执政官阿列斯的命)这些壮观的镜头上。他对马车竞赛的呈现影响深远,从此,《宾虚》和马车竞赛在公众心目中密不可分。
2、获得最多奥斯卡奖的《宾虚》,有多精彩?
惠勒可支配的预算是1500万美元,当时这是个天文数字。这使他能够建立一个正式的罗马竞技场,配备了装饰精美的分隔墙,选用真正的马车和车手(或特技演员)玩命地在镜头前表演了整整三个月。结果非常震撼。一场比赛持续约九分钟,大致相当于马车手在马克西默斯大竞技场跑完七圈的时间,包括了犯规和冲撞的镜头。半个世纪后,影片马车竞赛中的魅力依然不减。
除了宾虚(查尔顿·赫斯顿饰)和玛瑟拉(史蒂芬·博伊德饰),起跑线上还有另外7个马车手。他们组成了一个罗马混合军团,来自帝国各地:亚历山大、墨西拿、迦太基、塞浦路斯、罗马、科林斯、弗里吉亚和朱迪亚。镜头最初,马匹在不安地等待。接下来,比赛开始。玛瑟拉一马当先。
至此,主角宾虚一直在背景中。我们只是偶尔看到他在追赶,神色严峻。当雅典车手和迦太基车手翻车后,面对残骸,闪避不及的宾虚,立刻成了中心人物。他的马车被抛向空中,将他甩出车位。他费了很大力气才爬上马车。在第六圈,玛瑟拉和宾虚的战斗真正打响。宾虚奋力直追,威胁到了玛瑟拉的领先地位。玛瑟拉使出浑身解数,欲将敌手逼出赛道。他想将车轴上的利刃插入对手车轮,但是,伸手敏捷的宾虚使用一连串的腾挪,成功闪避,只是马车被削掉一块。
高潮随之而起。恼羞成怒的玛瑟拉用鞭子抽打宾虚,宾虚空手抓住。激烈的拉拽战展开。当玛瑟拉让利刃再次危险地靠近对手的车轮,作势威胁追击的马时,他似乎已经胜券在握。但他的如意算盘没有成功,利刃狠狠撞在对方车轴的硬木上,折断并弹了回来,伤及自己的马匹。只见玛瑟拉的马车飞入空中,将他抛出。
争斗结束,玛瑟拉被他的四驾马拖行了很长一段距离。他成功地解开了系在身上的缰绳,但最终还是没有躲开后面飞驰而来的亚历山大车手的马蹄。比赛最后的镜头显示的是获胜的宾虚,他穿过终点线后,策动马车驶过玛瑟拉破碎的尸身。
3、从专业角度看,这些竞赛场面,都是忠实再现吗?
这场马车竞赛拍得气势宏伟,部分镜头甚至可以说令人毛骨悚然。问题是,这是忠实的再现吗?导演真的想尽可能准确地呈现罗马帝国的马车竞赛吗?他们是否意识到,希腊和罗马的马车竞赛有一些区别?由于故事情节要求将比赛放在罗马帝国东部的耶路撒冷,导演们会不会无视这些差异,自由发挥想象?他们的解决办法很独特,走了折中之道。希腊和罗马的元素都包含在内,但没有任何人注意,这两者可能是多么难以调和。
这部影片中的赛场是典型的罗马风格,一层层座位、跑道、分隔墙,全都让人联想到罗马的竞技场。与史实不符的是,起跑线后没有高高的马厩(在过去,当比赛开始的时候,马车要从马厩中冲出来)。不过,跑道看上去非常真实。电影道具师得像两千年前的罗马人一样建造一个竞技场,比赛的时候,马儿能够达到最高速度,观众视线不被扬尘遮蔽。起初,他们在一层平整结实的石地板上铺了一层厚度为0.25米的熔岩碎沙,然后在上面再铺0.2米的黄沙。经过一天排练,明显发现马蹄深陷沙中,速度快不起来。他们只好将一切弄走,只保留了足够让马儿觉得地面柔软的0.04米厚熔岩碎沙。对于扬尘的问题,他们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只有在跑道上定时洒水,水量还需控制,因为如果地面太湿,马匹的速度就会慢下来。马车手都必须戴特制的隐形眼镜,免受沙砾和碎石伤害。这引出了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古罗马的马车手如何对付尘土飞扬?
影片中的马车既不是罗马风格的也不是希腊风格的。古代的竞赛马车很轻便,最多35千克重。影片中的马车足有200多千克。马尔库斯·荣克勒曼认为,这是选错了车型。古罗马人有两类马车:竞技马车和凯旋马车;后者更重、更花哨(参见第四章)。不知何故,导演选择了后者。由于用钢管和厚木板替代了薄木板和柔软的编织物,马车越发沉重,马匹只能高速跑一小会儿,最多坚持一两圈,这与古罗马的赛场上能以高速跑完七圈的竞技马车大相径庭。加重马车重量的另一个因素,可能是出于对演员(特技演员)安全的考虑。在古代,许多马车手殒命跑道。站在他们轻便的小马车上,他们时刻有被甩出去的危险。制片方负担不起那样的伤亡事故,因此宁愿选择更重的马车。这个决定更容易做出,是由于选择了高大的马匹。电影里的78匹纯种马儿产自南斯拉夫,比出现在马克西默斯大竞技场中的马匹都要高大许多(参见第四章)。他们可以套到大型马车上,只要采用电影特效,看起来就像车手站在小型马车上。特别是主人公的四匹白马,都是纯种利皮扎马,看起来非常威风。
尽管赛场似乎是罗马风格,但为观众展开的比赛却是希腊风格。马车手看上去如希腊的马车手,穿着明显有东方色彩的鲜艳长袍。只有宾虚是罗马装束,有铠甲、匕首和皮头盔。值得注意的是,他在比赛开始前脱下了头盔。九个马车手的驾驭风格都采用了奥林匹克竞技会中参赛选手的风格,如古希腊其他马车比赛一样,双手握着缰绳,而不是像罗马车手一样,将缰绳捆绑在腰间。
或许最有力的证据就是这九个来自帝国境内各地的马车手,他们争夺的是个人荣誉,而不像在古罗马那样,以某个马车队的车手身份出场,争取集体荣誉。这是符合逻辑的,因为在公元1世纪,拥有支持党羽的马车队制度还没有完全被引入罗马帝国东部。有必要指出,个人赛会增加比赛的刺激度,因为无法与队友配合,每个马车手都必须凭实力孤军奋战。最终,宾虚赢得了比赛。
其他马车手的社会背景,我们无从得悉。显然,他们并非全是奴隶和被释放的奴隶。身为罗马执政官阿列斯的养子,宾虚实际上属于贵族精英阶层。在奥林匹亚,他参赛并非不合适,但在罗马,他要在被收养前、仍然是阿列斯的奴隶时才能踏入赛场。当阿列斯在宴会上宣布,他已经收养宾虚,并且说这个养子驾驶他的马车取得了五次胜利时,也许他正是在暗示这一点。
比赛中,还有许多事情不可能在希腊或罗马的马车竞赛中发生,它们完全是导演和编剧的虚构。我们知道,在古代的竞技场上许多手段都是被允许的。用鞭子抽打其他马车的赛马或者突然大幅度转弯逼迫对手偏离赛道,都是可以采用的策略。但玛瑟拉谋求必胜所诉诸的手段,在希腊和罗马的赛场上都是难以容忍的。为了消灭对手在马车的车轴上装利刃,这足以被主裁立刻逐出赛场。即便他通过了赛前的资格审查,也难以想象,观众会接受他参赛。不难想象,如果他这样出现在起跑线上,会发生怎样的事情。观众应该会喝倒彩,要求把他赶走。观众甚至可能冲上赛道,将作弊的马车手就地正法。甚至可以想象,他们会把矛头转向主办方,甚至因此爆发大规模骚乱。
但在影片《宾虚》里,这些都不重要。无论是否有人作弊,观众依然如痴如醉。在马车上装上旋转的利刃,这非常符合玛瑟拉这一邪恶的形象。这是现实和虚构的差异,也是古代世界真正马车手和如今银幕上梦幻英雄的区别。
—END—
这部拍摄于1959年的,长达3个小时40分钟的巨片,是我看过的电影中长度名列第二的。该片于1960年获得11项奥斯卡奖,这个纪录直到1998年才由《泰坦尼克号》以及在2004年由《魔戒3》追平,至今没有片子超过。
拍摄于1959年,没有电脑特效的时代,但是画面感绝对是21世纪的。同样是古罗马的题材,四十年之后的,即便是用了大量电脑特效的《角斗士》都无法与之媲美。片中所有恢宏的场景全部实拍,尤其是高潮部分,就是四轮马车大战那一段。11分钟的片断整整动用了15,000名演员,用了3个月才拍好,而整部片子拍摄耗时6个月。
这部拥有365个有台词的人物的巨片讲述了犹太王子宾虚在罗马的残酷统治,朋友的背叛陷害,家破人亡的境遇下,历经千难万险终于复仇的故事。如果情节仅仅如此,它就不是一部史诗巨片了。本片真正的主角是那位从未正面出现的基督耶稣。大仇得报,却换不回母亲和妹妹的健康,而耶稣教导人们,要宽仁爱人,要爱自己的敌人,本来十分固执己见的宾虚,最终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后顿悟,内心得到净化,最终家人团圆。
这部片子的画面不输给四十年后的《角斗士》,思想内容更是远远胜于后者。其中还有许多东西我没有深刻理解。然而作为一部总价色彩较为浓厚的影片,我们观赏起来还是有一点吃力的。看了3个小时40分,我的头快炸了。
最近发现很多超强的片子的拍摄时间令我吃惊。我最爱的《乱世佳人》,唯美的画面,精致的情节,精彩的表演,这样一部至今看来仍然首屈一指的彩色电影大作,竟然拍摄于1939年!太惊叹于当时的电影制作水平了!我原以为是1979年拍的呢。还有前一段看的画面超强,剧情超烂的《海神号遇险记》,竟然是1972年的片子,要知道那灾难场面可不输给《泰坦尼克号》。
微信公众号:肥嘟嘟看电影(feidudumovie)
宾虚的那个小时候的罗马朋友梅瑟拉,实在是有点不近人情。居然对自己的朋友进行陷害,不仅如此,还把朋友的妹妹和妈妈无辜关在牢房里,一关就是5年。一点人情味道都没有。为了自己的前途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据说是因为宾虚在犹太人中很有威望。但好像这方面表现不足。只知道宾虚是什么犹太王子,但没看到有什么威望啊。
感觉那个罗马人梅瑟拉是日本人的话,那犹太人宾虚就好像是溥仪。那个罗马人希望宾虚想溥仪那样做个傀儡,帮助他管理犹太人。但宾虚不想做溥仪。
但宾虚也没有什么像样子的反抗。一开始也没有想着要利用自己的威望反抗罗马人的统治。
一直到到梅瑟拉让在在帮助和反抗之间二选一的时候,虽然宾虚选择了反抗,但也只是在口头说说,根本没有采取任何的行动。
他只是没有告密而已。
并且在罗马的总督来的时候,他还跟自己的妹妹在二楼津津有味的看热闹呢。
事实上,在罗马统治下的耶路撒冷,当时的犹太贵族真的没有反抗罗马的意识。
要知道,耶稣基督并不是死在罗马人的手上,而是死在犹太人的手上的。
是犹太人要求罗马人处死耶稣的。
这犹太人是谁?当然是犹太的贵族,也就是哪些宗教祭师之类的人。
当时的犹太人信奉的唯一的上帝,上帝在人间只有“先知”之类的人在传教。但先知不是上帝本人。
而耶稣基督宣扬的是:他不是先知,而是上帝的儿子。
这个在大部分犹太人中是万万大不敬的。在他们眼中,上帝是唯一的神,上帝如果有儿子的话,那他必须有妻子,那就有了两个神,再有儿子的话,那就有了三个神了。这是对上帝的大不敬。所以,在大部分犹太人的心目中,耶稣基督要么是疯子,要么是异端。
所以,耶稣在当时,在犹太人的心中,他并不受欢迎。相反,罗马人对耶稣倒很宽容。因为耶稣宣扬的是和平,而不是反抗。
罗马人并不干涉犹太人的信仰问题。只要不反抗罗马人的统治就行。
所以,耶稣被抓,并不似乎罗马人,而是犹太人,特别是一些犹太贵族干的事情。被处死也是这些犹太贵族要求罗马人干的。
在罗马人眼里,耶稣和宾虚一样,都是普通的犹太人而已。当时信奉基督的人不是没有,但只是犹太人中众多信仰中的一个很小的分支而已。且大部分信仰基督的都是底层的贫苦大众。
这部片子将了基督受难记,但没有讲清楚。基督是死在犹太人自己的手上的。因为耶稣基督冒犯了唯一的神,上帝。
到现在,基督教里耶稣和上帝之间的关系还在扯个不停呢。何况当时!
另外,梅瑟拉好像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虽然他受重伤而死。可是他死的时候,心里没有任何的悔恨,反而认为自己没有输。
如果要是我拍的话,应该安排梅瑟拉不死,而是双腿被锯掉。然后眼睁睁的看到宾虚的妹妹和妈妈的麻风病被耶稣治好了,梅瑟拉在听了耶稣的传道后,他的腿居然长出来了,然后皈依基督教,真心忏悔(哈哈,只是我的玩笑了。但这片子本身就有神话的因素在里面。这样拍也不算太扯淡哈。)
宾虚的性格一开始就可以看出来,他不是一个惹事的人。相反,性格比较随和。
出事后,他有机会杀了梅瑟拉,但没有。因为梅瑟拉告诉他,如果宾虚杀了自己,则宾虚的妹妹和妈妈必死无疑。
但作为一个罗马统治下的犹太贵族,又不是第一天跟罗马人打交道(他可是和罗马人梅瑟拉从小玩大的),他不可能不晓得罗马人是如何残暴对待被诬陷的犹太人的。并且他也明确知道梅瑟拉是诬陷自己一家人。并且,他晓得梅瑟拉已经判了自己死刑。这时候,最好的选择就是逼迫梅瑟拉放了自己的妈妈和妹妹。而他选择了放弃。什么条件都没有给梅瑟拉提出来。
在路上,他自己能够活下来的原因,不是因为要救自己的妈妈和妹妹,而是因为在路上遇到了耶稣基督(那个给他水喝的人),他看到了希望。
在船上,他不放弃希望,也是因为相信基督在保佑他。
说穿了,这部片子就一宗教宣传片而已。
唯一的亮点是,场面拍的非常唯美。虽然我们都不晓得2000年罗马统治时期到底是什么样子。但场面拍的还是够大气。
要知道,这片子可是在1957年拍的。当时,我们国家刚跟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干了一仗,我们国家还认为自己国家是世界上第二幸福的国家(苏联第一幸福),美帝国主义的人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我们国家忙着对知识分子右派宣战呢!
看看万恶的美帝,尽然能够排除这样场面的电影。不服不行哈。
当然,对宗教宣传还是有点不太喜欢。
刘易斯·华莱士先生在和朋友的那次谈论发生之前,对上帝和耶稣基督的事情还是一无所知。他的那位被人们称为“伟大的不可知论者”的朋友——美国政治家兼演讲家罗伯特·英格索尔先生,象他以往在批判基督教时说的一样,向刘易斯·华莱士夸口:只要几年之内,刘易斯·华莱士先生的印地安那州家乡的乡村教堂,就会永久的消失,只能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而取而代之的是罗伯特·英格索尔先生的唯理论。当罗伯特·英格索尔先生在谈论时,刘易斯·华莱士先生发现了自己的尴尬——因为他对这一话题完全一无所知。而罗伯特·英格索尔的谈论也引起他的兴趣,于是他下决心好好的将罗伯特·英格索尔所说的上帝、耶稣和教会研究一番,而他在学校读法律系时所受的严谨的逻辑训练也能帮上他的忙。他希望好好的研究《圣经》,顺便可以把耶稣的故事写的生动些,告诉人们耶稣只是历史上曾经出现的一个人而已——尽管他是一个伟大的人。
1880年,刘易斯·华莱士先生的这门功课终于完成,他推出了自己的著作《宾虚》,小说的副标题是“基督的故事”。这部著作骄人的销售量证明刘易斯·华莱士先生的确做的不错,《宾虚》在他生前就卖出200多万册,而直到现在,此书仍在再版发行。但是,和他当初所设想的不同的是,刘易斯·华莱士先生对于上帝和耶稣基督的观点,在他的研究过程中,却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当刘易斯·华莱士先生认真的研究《圣经》中关于耶稣基督的记载,和当时的罗马帝国历史背景以及犹太巴勒斯坦等细节时,他先前的立场不得不改变。因为任何一个严肃认真的人,在了解了这一切以后,都不能不承认耶稣基督的神性。而在此之前,刘易斯·华莱士先生只是想作为一种消遣来写一本关于耶稣的书。而现在,他已经不再同意他的朋友所说的一切,并且用他的书去告诉人们事实是怎么样的。在刘易斯·华莱士先生的《宾虚》出版后,就受到电影公司的青睐。早在1925年的无声电影时代,著名导演弗雷德·尼布洛将其首次搬上银幕,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宾虚》也被一次次的拍成电影。而现在我们都能知道的《宾虚》版本是导演威廉·惠勒的作品,由查尔顿·赫斯顿主演,在1959年首映。该部时间长达3小时40分钟的影片在推出后获得了巨大成功,它为导演威廉·惠勒和他所在的电影公司赢得显赫的荣誉,并且囊获11项奥斯卡奖,成为当时奥斯卡史上获奖最多的影片。
20世纪50年代,好莱坞整整盛行了10年的古装史诗巨片,大制作、大规模、大场面,制片商们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商业意图一览无余。1959年的电影《宾虚》称得上是这股巨片热潮中的巅峰之作,它同时也宣告了这个巨片时代的结束。从无声片时代起,《宾虚--基督的故事》这部小说就曾先后数次被搬上银幕。而由米高梅公司出资拍摄、由威廉·惠勒执导的这部《宾虚》,场面壮丽,气势雄伟,其出色的对白、多彩的异国情调和查尔顿·赫斯顿的粗线条的出演相得益彰,被看成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在第32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影片共获得11项大奖,首创奥斯卡奖历史上的最高纪录,截至2005年,只有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2003年的《魔戒三部曲:国王归来》和本片曾赢得过11项奥斯卡奖,而且本片是这三部影片中唯一一部赢得2项最佳表演奖的影片,一个是查尔顿·赫斯顿夺得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一个是休·格里夫斯夺得的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宾虚的人选根本就不是查尔顿·赫斯顿,而是伯特·兰卡斯特——结果伯特·兰卡斯特拒绝扮演片中的宾虚,因为他是个无神论者,而且不喜欢暴力;接着保罗·纽曼和洛克·赫德森被认为是该片宾虚的主要人选,结果这两位大牌都拒绝扮演这个角色。由于获奖,《宾虚》的身价猛增,世界其他许多国家纷纷要求放映。美国制片人协会等组织也贴出了"影片之好,前所未有"的广告海报,几百家在"倒闭危机"中苟延残喘的影院因此有了生机。《宾虚》空前的放映收入不仅成为米高梅影片公司的骄傲,也使陷入财政困境的公司起死回生,同时它的成功也促使米高梅公司调整了他们的经营理念,他们想方设法在更广泛的领域中扩大成果。例如在宣传中,他们还大力抬高在《宾虚》中大显神通的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查尔顿·赫斯顿和最佳男配角奖获得者休·格里夫斯的身价。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正是电视这一大众消费品日益崛起的时期,由于电视的冲击,好莱坞电影曾几度显得不甚景气。1959年美国各公司拍摄的影片只有160部,后来,正是由于《宾虚》的出现才再一次唤起了成千上万观众的注意力,使电影界重新活跃起来。
导演威廉·惠勒在谈及这部电影作品的艺术性时说:该片的拍摄是一次对电视"防卫性的突击",相对于电视而言,充分显示了电影场面的宏大、人物的众多、镜头运动的强烈和画面的宽广等优势。《宾虚》的成功似乎带有某种偶然因素,而好莱坞则从《宾虚》身上发现了一条可借鉴的新路:大公司若集资几百万美元用来拍摄几部质量上乘的影片,不仅可以赚到数额可观的钱,还可防止"电影帝国"被日趋强盛的电视集团蚕食鲸吞。总之,在电影史上,《宾虚》的成功被看成一个奇迹,它不仅为它的制作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同时也为电影界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新的出路,并使20世纪50年代末的电影重获生机。何况这种大制作大投入的理念到现在还在电影界沿用。
《宾虚》给人们讲述了发生在犹太耶路撒冷地区从伯特利到各各他山的范围内时间跨度是33年的事情,这其实在意指主耶稣基督。影片的主人公是小说作者刘易斯·华莱士先生虚构的一位名叫Judah Ben-Hur(查尔顿·赫斯顿饰)的犹太王子的人物。罗马政府的耶路撒冷新任总督的指挥官Messala(史蒂芬·博伊德饰)来到耶京,他为了自己在耶京对犹太人的殖民统治,强迫自己的幼时好友犹太王子宾虚出卖自己的民族和同胞,以帮助自己的统治。而他的要求被宾虚拒绝,梅萨拉怀恨在心,借口一次在罗马总督巡视时发生的意外,指控宾虚谋杀罗马总督,将宾虚流放,将宾虚的母亲和妹妹关进地牢。
宾虚在流放途中,干渴的奄奄一息。这时,过来有一个人将他救醒,并且递给他水喝。罗马兵丁扬起鞭子企图阻挠,可是在那人面前,罗马兵丁缓缓地垂下了手。宾虚被救起,也从那人身上得到了在苦难中生存的信心和力量,深信上帝必定会保守他的生命,他继续踏上他流放的路途。后来,宾虚作为奴隶在一条罗马战船上服刑。在一次海战中,宾虚救起舰队司令。舰队司令给了他自由,将他收为义子,带回罗马。但是宾虚却无意留在罗马,他意欲返回耶京向梅萨拉寻仇。途中,一位东方博士在向他询问,这位博士多年前受一颗大星的吸引,曾经献礼于一位婴孩面前,而那位婴孩现在正是宾虚的年纪。宾虚返回耶京和迫害他的梅萨拉催马驱车角逐于赛场。最终,梅萨拉丧命。宾虚寻找到自己的母亲Miriam和妹妹Tirzah,而她们已经身患麻风病,被隔离于谷中。宾虚看到自己亲人病患却无能为力,心中也充满苦毒和仇恨。途中,他看到一个人在山山上向人们宣讲:“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
宾虚带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从麻风病谷中回家途中,看到街上空无一人,宾虚追随人群而去,看到罗马巡抚彼拉多正在下令将一个人钉十字架。那人被鞭打、戴荆冠、身负十字架。宾虚认出那人,就是在他流放途中给他水喝的人。他乘盛起水,递过去……。在各各他,宾虚目击那人钉十字架,听到那人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宾虚的母亲和妹妹因为身患麻风病而痛苦不已。突然,这时天色变暗,暴雨如注。在各各他,那人的血从十字架上流下,雨水把那人十字架上所流的血冲到了下游麻风病人所处的谷中,当宾虚的母亲和妹妹粘到那人的血后,她们的麻风病得到了医治,而那人的血已经汇流成溪……
《宾虚》的原著小说的创作历程,就是一个人被基督教义征服的过程,于是电影《宾虚》的内容便紧紧地关注着主人公宾虚如何被“不可见力”指引着来到了耶稣的面前,并被耶稣的血洗礼从而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影片的目的不是从外到内地阐释基督教义,而是通过宾虚的人生历程,完成从内到外的信仰征服。为了让观众更容易接受,《宾虚》明线是犹太贵族之子宾虚在罗马人占领耶路撒冷后的一连串跌宕起伏的遭遇,暗线则是耶稣的救世。尽管影片从头至尾都无法看清耶稣的长相(只有背影、侧影和远景),甚至在众人提到他的时候也多以“那个人”代称,但是他和宾虚的两次相遇,分别给了其生的勇气和生的希望,把宾虚从身体崩溃的边缘和心理崩溃的边缘两度拉了回来。
无论是瓦片坠落、罗马战舰先败后胜、梅萨拉的死亡、母亲和妹妹生病,都是“自然力量”驱使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一直引导着宾虚,让他的内心从纯洁的善意,萌发对梅萨拉的仇恨,又从对个人的仇恨扩展至对整个罗马的仇恨,最后更是形成了对“不公命运”的责问。走到这一个境界的宾虚,急需要有一个“神”来帮助其完成自我救赎。如此一来,本来已经是怒火中烧到随时可能要爆炸的宾虚才会在目睹了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后,说出了“他的声音,让我放下了手中的武器。”为了表示“表彰”宾虚完成了基督教义上的自我救赎后,其母亲和妹妹的麻风病均奇迹般地消退了。影片迎来了一个无比光明温暖的结局。始终保持着对耶稣基督的谦恭之感和敬畏之情,成就了本片瑰丽场面下的内在张力,不仅从内到外洗涤了宾虚的灵魂,也从内容到形式都征服了所有观众。
1880年,作为一本书的《宾虚》面世,并且受到人们的热情欢迎,为公众所喜爱。而刘易斯·华莱士先生也在此书中完成了他生命的皈依和重生,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救主,但是在当时人们对刘易斯·华莱士先生书中那位真正的主角耶稣基督的信仰却并不热情,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信仰是这样的。在那时,自由主义神学盛行,人们高扬理性,以理性为信仰的试金石,在阅读《圣经》时,宣扬“去神话”,否认基督的神性,只强调基督的道德典范,认为凭借基督的道德典范即可建立人间天国,而摒弃福音中的童女生子、基督三日复活、福音书神迹等真理。美国的新正统主义神学家理查德·尼布尔曾经评论这种信仰:“一个没有愤怒的上帝,通过一个没有钉十字架的基督,把没有罪的世人,带入一个没有审判的天堂”。而在1959年的电影《宾虚》时,随着二战的爆发,战争的残暴摧垮了人们建立人间天国的美梦,自由主义神学已经式微,在普世范围内福音派神学兴起。而此时在二战中饱受战争创伤的人们需要仰望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宝血的救赎和医治,需要对为人类钉十字架的耶稣基督的皈依与信靠。就象影片中一样:不论是兵丁手中的鞭子,还是宾虚心中的苦毒,皆需耶稣基督的救赎,也只有耶稣基督可以救赎人们。这也类似于影片中宾虚的经历。经历过二战的人们,和电影中的宾虚一样,一直活在创伤之中,虽然宾虚知道那位在路上赐他水者,也知道是他赐给自己生存的信心与力量。但是直到他在耶稣基督背负十字架时才认出基督,并且听到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言语,得到耶稣基督宝血的洗净,知道应该皈依为他钉十字架者,应该仰望十字架的救赎和医治,宾虚才从仇恨和创伤之中重生,宾虚经历创伤的生命才得到释放。
如果人们留意的话,在电影《宾虚》中,影片以马槽的圣婴诞降开始,以引领群羊的牧人结束,虽然整部影片的主角是宾虚这个人物,但是影片真正要告诉人们是影片中的那个身影——基督。在片中时时有细节出现,为基督钉十字架为罪人的牺牲和对罪人的救赎而打下伏笔。这也是影片的高明之处,不着笔墨反胜浓墨重彩,未曾大声宣扬却又人人心领意会,而影片的主角宾虚,是来讲述和见证关于基督这一切的。如果说,在1880年,刘易斯·华莱士先生是用一本名叫《宾虚》的书,完成了他自己从一个不可知论者到成为一个基督徒的个体性生命皈依的蒙恩见证的话,那么,在1959年,作为一部电影的《宾虚》,已经是人们在群体性的仰望耶稣基督的救赎和医治。的确,这个世界需要主耶稣基督的救恩。希望《宾虚》这部影片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来仰望主,仰望他的救恩。惟愿这位为罪人钉死在十字架、三日后死而复活的主,他的救赎和医治因信临到每一位仰望他、信靠他、皈依他的人。
【B】马车戏瞠目结舌,但是不喜欢宗教的部分(应该说我不喜欢任何电影里的宗教部分)整体觉得 没必要这么长。
一部传教片,对此有抵制的同学就不要看了。但是拍得水准是非常不错的,除了为人津津乐道的四轮马车那段,海战前的划桨那段也是非常不错的。总体而言,跟库布里克的斯巴达克斯是一个类型的,上世纪中期的那种刻意营造的“史诗”风格。
流动的画
虽然很长,但是很好看,我看过的耶稣最灵验的一部电影!时间:2006
他带走了愤怒与苦难,他带来了和平与幸福。他是爱,他是阳光,他是雨露。这是一个关于耶稣的故事!
赛马确实好看! 宾虚特惨的时候比较有感, 至于最后, 呃, 还是不懂, 只能理解为酥哥就是万人迷吧, 太迷了. 又想想, 确实用不着解释, 就不是让我这种人懂的. 回宿舍翻出来看了遍<布莱恩的一生>, 这样才对嘛, 哈哈哈
横扫11项奥斯卡奖的经典史诗片。气势恢宏,波澜壮阔,四轮马车追逐战全部实拍,震撼力极强,复仇成功的那一刻让人感到极为欢畅!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耗时3个月的马车赛是由第一助理导演塞尔吉奥·莱昂内全程指导完成的~ 本片表面上讲宾虚,实则耶稣为真正主角,宣扬爱与宽恕,超越恨与复仇。(9.0/10)
布景上确实下了血本。剧本也是强项。关于耶稣坚定温和的眼神,似乎没有圣经依据,不过已经有力概括了“以爱战胜魔鬼的权柄”这一基督思想。
够说教!够做戏!够主流!红星闪闪的美帝大片!
基督的故事。在资料馆看的4K修复版,将近四个小时的史诗竟然全程没有犯困,终于完整的看了一遍。赛马的戏份感慨那个年代拍摄的难度,最喜欢描述耶稣的视角。没有信仰也就罢了,如果还没有一丝敬畏``对于那些一涉及宗教就嘲笑的只能说明他们在学校的政治课没有白学。
前面一大半简直太棒啦!开场6分钟的序曲大气磅篇,配乐是真史诗。但最后把重点放到了耶稣的故事,有点失望。。。
制作成本相当于13.4吨黄金的巨片。使用65mm胶片拍摄,单花在胶片上的费用就相当于1.1吨黄金,最终125万英尺的胶片只有1/263留在了成片里。马车追逐戏让人不住惊叹究竟是如何拍成的,完全不可思议。担任马车追逐戏部分导演的莱昂内在访谈里说,拍这一部分时,威廉·惠勒强迫他们每天晚上看一遍25年版宾虚中的马车追逐戏,从不间断,一直持续了两个半月。
80%GV+20%神片,五星值得拥有!
梅薩拉死前,三位男配角(梅薩拉、耶穌、阿流士)個個展現出豐富的敘事動力。相比之下,後半段的女配角則非常失敗,淪爲展現神蹟以達到宗教教化目的的工具。後段另一個問題:耶穌的「無形象」固然是爲了「造神」,然而刻意的手法嚴重影響了觀眾的共情,從兩場餵水戲的力量差別足以看出。
在那个没有特效的时代,用了3个月实景拍摄的马车戏太精彩绝伦,紧张得捏出汗了。老电影特别喜欢把镜头长长地留在演员脸上,将近4个钟头,看得头都要炸了,最后耶稣小哥连脸都不露一下,太有神秘感了。爱比恨更有力量,宗教得很灵验啊。
威廉.惠勒的几部片子看下来都风格迥异,主题跨度很大的,宾虚在场面调度方面完成了几乎不可完成的任务,传奇就是无奇不传。上帝像个普通人一样只以背影出现的那一个桥段很有说服力,设计的很聪明。
20131116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米高梅影展4K修复版。
犹大·宾虚患难重生,开始了复仇之旅,却发现被仇恨蒙蔽,耶稣降临,以死换取众生的救赎。‘是爱而不是恨让人活下去,是宽容而不是复仇让人走完过去。’
马车追逐戏超精彩啊,现代体育转播的教科书!感谢NYFF的免费放映,竟然还见到了威廉惠勒的儿子女儿,还有重孙子们~~~稍微有点长体力不大支。。
马战戏拍得气贯山河,这场面调度简直让人叹为观止!跟《十诫》一脉相承但更优于前者,简直爱死这种调调的宗教史诗片了!如今再也拍不出这种味道的电影了…4K修复+影城一厅加持效果简直不能更赞啊!新技术字幕0延迟也是神助攻,听着幕间序曲去洗手间的脚步都更加矫健有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