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毕业会考

剧情片其它2016

主演:阿德里安·蒂蒂耶尼玛丽亚·德拉格斯拉雷什·安德瑞斯莉亚·巴格纳马利娜·马诺维奇弗拉德·伊凡诺夫

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

剧照

毕业会考 剧照 NO.1 毕业会考 剧照 NO.2 毕业会考 剧照 NO.3 毕业会考 剧照 NO.4 毕业会考 剧照 NO.5 毕业会考 剧照 NO.6 毕业会考 剧照 NO.13 毕业会考 剧照 NO.14 毕业会考 剧照 NO.15 毕业会考 剧照 NO.16 毕业会考 剧照 NO.17 毕业会考 剧照 NO.18 毕业会考 剧照 NO.19 毕业会考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1 20:02

详细剧情

  罗密欧(阿德里安·蒂蒂耶尼 Adrian Titieni 饰)和妻子玛格达(莉亚·巴格纳 Lia Bugnar 饰)结婚多年,两人共同养育着女儿艾丽莎(玛丽亚·维多利亚·德拉格斯 Maria-Victoria Dragus 饰),漫长的婚姻生活令罗密欧和玛格达都感到疲惫不堪,对妻子早已经没有感情的罗密欧唯一的指望,就是将艾丽莎送出国留学,希望她能够尽早离开这个陈腐不堪的国家。  让罗密欧没有想到的是,艾丽莎竟然在会考前夕遭到了陌生男子的袭击,手臂受伤,导致她在之后的考试之中发挥不佳,为了不影响艾丽莎的前途,罗密欧不惜一意孤行贿赂官员买通阅卷老师,全然不顾妻子和女儿的感受,殊不知,这一连串的举动,令他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长篇影评

1 ) 主角视角:未知与已知

回头想想,我觉得这片子最启发我的地方在于编剧,然后是节奏。至于镜头的运用啊美学啊,当然客观地讲是不错,但不是我个人会迷恋上的风格,所以不谈吧。

从一开始家中的窗玻璃被砸开始,男主以一种超出常人的激烈反应追出家门挺久挺远,而户外一副天下太平相安无事之状。明明是一场捕风捉影的徒劳无功的追寻,男主干嘛还要这样做呢?我一开始就在心中打了一个疑问。而对比接下来男主的一系列行动,这个开头还真算是意味深长吧。这是一个有自己的原则、会坚持到底追根溯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男人,唯有在与妻子的感情和关系一事上除外——那是大多数问题婚姻关系中的回避姿态。在影片将近结束的时候,男主又(首尾呼应地)进行了一次“捕风捉影”的追寻。夜晚搭乘公车的他,看到车窗外站台附近有一个大胡子男子,他敏感而警觉的将此人联系到了未缉捕归案的袭击女儿的罪犯。于是任性而冒然下了公车,跟踪这大胡子男子。这一路可谓拍的惊心动魄。对比一下《四月三周两天》中同样是在片末女主深夜一人去“弃婴”的桥段,这里更显自然了许多。看着男主执着而疑惑同时带着一丝恐惧地在黑暗中追寻,我们知道这样的追寻肯定是没有结果的,只是被导演的镜头吓得担心起男主的安危。大概是我想太多,感觉把这片子看作“悬疑片”也不为过。

嗯,从开篇的砸玻璃开始,导演暨编剧就不停地抛给观众一个又一个也许细小的疑问(卖关子)。并且,根本不care解答。人物关系、背景的交代都是不紧不慢,在人物对话和剧情推进中缓缓浮出水面。也许这样说有点儿夸张,但每个人身上都是迷。似乎男主是最清晰易读的角色了。他的性格他的一切几乎都得到了全方位的呈现。Oh wait,观众是被带入了男主的生活,以男主的立场来看待生活看待这场戏(以及,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样的剧情大概会更觉得熟悉,有代入感)。从头到尾,几乎每一幕都有男主的戏份。因为男主的无处不在,我们的视角变成了男主的视角——连妻子给女儿洗澡的戏份都得由男主“看到”。观众对男主自己的目标他的想法有着清晰的了解,而对他人呢,我们就像男主一样,几乎一无所知。

我们看到,女儿不愿意去英国留学,但其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仅从男主和女儿对话、从他们的相处之中,我们看不明白。女儿及其男友的感情真的很好么,男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我么不知道,因为没有他们二人单独的戏份。我们看到,妻子每天忧郁的抽着烟,做着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她究竟心中在想些什么,她怎么看待婚姻和家庭关系?我们像男主一样,只能通过她的言语来猜测。甚至连男主的警察同学,跟男主说着一套话,为什么又趁其不在场之时跟女儿单独问话?警察究竟问了多少?我们也不知道,我们随着男主一起闯入这场对话而只听到最末的只言片语。

伴随着这种主角视角,情妇及其儿子的出场都设计的挺有趣。情妇先是以美妙的半裸的身体出场,作为一副body,而身份未知。在接下来的学校场景,看到一个着职业装的女老师,才知道原来情妇是女儿学校的老师。而情妇儿子甚至第一次出场都没露脸,戴了一个面具。第二次,当情妇委托给男主帮忙照看她儿子的时候,儿子才以正常小朋友的面貌出现,并且当然也是在男主视角下,“间接”入场。

就这样,导演挖掘了一个角色,给出了一个“已知”,这个“已知”代表了罗马尼亚中产知识分子的一种状态,从而给我们展示了一些似曾相识的社会现状。之后呢,已知带出了一大推未知。而实际上,这个已知在面对无穷尽对未来的未知中戛然而止。直到影片结束,所有的疑问,没有一个得到解答。导演没有使用电影镜头特有的可以“客观”、“全面”揭示事物状态的能力(上帝视角),而是将摄像机仅仅的“片面的”绑缚在一个角色身上。

这是一种充满未知的影片。我们看到一个个现象,一个个似乎是事实的东西,我们执着追求着,得到了大量信息,可是我们依然迷茫着,困惑着,满腹疑问不知所以。毕竟,电影剧本不是面面俱到的说明文,生活更不是。我们没有上帝视角。这可能是生活无奈的一面,但也正是有趣和迷人的地方。

2 ) “做你认为正确的事”

“做你认为正确的事”。 看完电影几天,这句话却一直在耳边回响。电影中的爸爸医生反复对女儿重申,但这并不是去了英国以后才能做的,而是当下就能选择的。高中毕业的女儿,在经历了会考前的事件、得知爸爸的婚外情、经历奶奶的身体意外、了解到父亲想为她去英国名校就读而动用自己的人脉所做的一系列“努力”,并纠结于自己是否要配合标识自己的试卷,最终,她在考场上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采取了温和求饶的方式请求考试延时,并没有标记自己的试卷。她对是否出国的决定是开放式的,但我知道,小女已经长成,高中毕业的她有自信为自己的未来作出自己的选择,并为她的选择负责。

片中的父亲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医生,但看透罗马尼亚社会阴暗面的他对西方社会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他脑海中的英国或许是一个干净廉洁有序法制的理想社会,一心希望女儿能鲤鱼跃龙门般跳入那个乌托邦,过上想要的生活。但陌生的国家未必如他想象的这般美好,自己的国家也并非如他了解得这般坏。从警方对强暴者的调查、调查组对医生的调查、虽不完美但相对公平的会考制度能感受到这个国家的各行各业还是有序运行的。“做你认为正确的事”,是对于每一个人的号召,当下就可以做正确的选择。

“做你认为正确的事”。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我作出选择,真正的自由不是没有诱惑,而是面对诱惑有说No的自由;真正的成熟也不是沿着别人为自己选好的路蒙着眼睛走下去,而是面对众说纷纭,仔细考量以后拿出自己的主意,并且坚定地走下去。这也是每个人通往成熟而自由的必经之路。

3 ) 在遍布虚伪的地方,我们能否诚实地活着?

(文/杨时旸) 和导演蒙吉著名的前作《四月三周两天》或者《山之外》相比,这部获得戛纳最佳导演的《毕业会考》显得温和了不少,尤其是结尾,没有惨烈的死亡,一切都在暧昧不定的聊天中隐隐结束。相比于直接、可见的残忍,这或许是一种更深长的无奈。 相较于蒙吉之前的代表作,《毕业会考》的故事家常而缺少戏剧性。罗密欧是一座小城的医生,他的愿望就是让女儿伊莱扎在18岁后去往国外读书。一切只差女儿毕业会考的成绩,就能拿到国外一流大学的奖学金。但考试前一天,女儿在街边意外遭遇了歹徒的攻击。心绪不宁让她难以用正常心态面对考试。面对这样的突变,父亲开始想使用一些原本自己厌恶的灰色途径解决问题。 《毕业会考》遍布着焦灼的对话和父亲心神不宁的举止,在一幕幕最俗常的场景中转来转去,罗马尼亚小城中产阶层的卧室与厨房,室外荒凉的小路与工厂,这是罗密欧生长和奋斗的地方,但如今,他却下定决心让女儿离开这里。他对女儿的“驱逐”是出于最浓稠的爱意,他对女儿说,“当年革命后,我和你母亲决定回国生活,现在我们已经付出了代价。改变这个国家,我们留在这就够了,你还是要离开。”到底是怎样的社会与环境,才让父亲如此决绝地想将独生女推向远方呢?那些平静的镜头在告诉人们,这里没有战乱冲突,没有资源枯竭,人们读书,上班,安之若素,但总有一种说不清的东西笼罩在头顶,比如精神的凋敝,隐隐的绝望,说不清的被剥夺感和不公平,换句话说,看似正常又平静的生活里缺少尊严。 作为一个有过西方生活经验,受过良好教育的医生来说,没有谁能比罗密欧更能体会这种无法言说的痛苦,他明白,女儿伊莱扎留在这里只能是耗尽自己,而不是改变周遭。他自己就是个例子,当年回国是因为某种想推动变革的热情,但如今,却被冻结在绝望里。这种绝望难以言传。他有着宽大的住宅,私家车,体面的职业,但就是有某种东西横亘在那,挥之不去。 这部电影最为绝妙的地方在于,蒙吉用父女俩之间的对话和暗自里的心理较量表达了一次拷问——在一个遍布虚伪的地方,是否能诚实地活着?父亲的性格塑造复杂又暧昧,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不屑于与权贵交往,从不获取不当之利,但他却有一个秘密情人。而更有意味的是,他一直在强调,自己从未欺骗过情人,他告知了对方自己的妻女与处境,他觉得这样也算是一种诚实与坦荡。父亲这个形象和他身处的社会互为镜像也彼此同构,他觉得自己没有同流合污,但其实没有人能幸免于难,虚伪像雾一样包裹在每个人身上,而我们总会下意识又发明出一套解释系统,为自己的虚伪辩驳。每个人都是施害者,每个人都是受害者,长此以往,我们已经彻底分不清到底是谁造就出这雾霭般的虚伪,谁需要负责,谁只能承受,而谁又能解决?当这成为无解的命题,人们能做的只能自暴自弃或者逃离此地。 而紧接着又一层拷问降临了。我们奔赴干净、有尊严的生活途中,如果需要用谎言铺就道路,我们该如何抉择?罗密欧必须和权贵搭建关系,必须让自己卷入了一场又一场,一环扣一环的交易,这是他一直逃避和不屑的东西,但这又是让女儿离开这里唯一的办法。更加残忍的是,他不但要牺牲自己,还要牺牲女儿,要女儿在试卷上配合作假,才能达成目标,而这与他一直教给女儿的价值观相悖。他送女儿出国就是想让孩子避免这一切,但现在必须先沾染这一切,才能逃离这一切。还有什么比这更荒诞更残忍吗? 罗密欧家的玻璃一次次被人打破,一桩谜案。直到有一天,他情人的孩子朝着小伙伴习惯性地扔出一块石头。这形成了某种暗示,或许是他做的,或许不是,这更像是一桩隐喻,有人成为众矢之的,有人在暗地中伏击,你根本不知道冷箭来自何方,也不知道会被谁所伤。 这故事里的人物都令人同情,罗密欧的妻子,曾经也心怀梦想,如今沦落于图书馆无聊的工作,终日病恹恹几近足不出户;他的母亲停留在老迈的回忆里;女儿浪漫、乐观又单纯;罗密欧孤独无助,内心搅拌着清醒和执拗,却也已然被虚伪同化,而还自以为仍在坚持与反抗。 在毕业典礼上,罗密欧为女儿和同学们拍下了纪念照。封锁在照片中的年轻的笑脸,会不会在多年之后变成一张张冷漠的脸?不再相信能做出任何改变,只想着能尽早逃离。

4 ) 羞愧是个好东西

故事其实很简单,一个中产阶级的父亲,为了不让亲身女儿重蹈自己的“失败人生”,满心筹划女儿出国之路,但随着一件件隐藏事件的暴露并发酵,最终土崩瓦解无力掌控,不得不释然接受的故事。

可故事的外相和内核怎么如此熟悉,又如此不同呢,观影过程中多次感受到,这也太中国了吧,首先,升学压力,高考,这个不陌生吧,举全家之力供孩子上重点大学,稍稍有点能力的一定会安排孩子出国,本剧主人公,最起码是公立医院副主任医生,单说这个工作就可以认识到许多高端人脉,家境殷实,女儿学霸,并有望拿到剑桥大学的通知书,他们有能力安排子女的一切,剧中父亲从小让她接受外语教育,补最好的补习班,是不是特别的熟悉,而且教育语境也是一摸一样:我和你妈已经这样了,这个国家,这个社会已经这样了,不值得你留下来,也不希望你重复我们的道路,我要安排最好的给你,你应该过我认为你应该过的最好的人生...

然而,这并非中国版的子女升学记,故事的表相下隐藏了很多不堪,母亲患有抑郁症,整天烟不离手,头痛脑热,看似三观超正的父亲,却是劈腿男,在精神上已经背叛家庭了,这已经是个支离破碎的中产阶级家庭,只要女儿一出国,马上土崩瓦解。

但因为女儿考试前的意外遇袭,让这一切矛盾提前到来,父亲尽力维持表象上的美好,他带着知识份子最后那点倔强,做着他认为生命中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一拼,只要把女儿送出国,一切都后果他来承担,可问题他能承受的了么?

剧中有个细节,他晚上开车回家,半路停下,在一个花丛里痛哭出声。

虽然他在剧中不止一次对他女儿说,结果比过程重要,可是当他不得不为女儿去找关系托后门,他的内心其实是有道德负疚感的,在他同妻子那一通谈话中,能感受到他内心的不安,人总是为自己不安的内心找出口,为不确定的东西去强调,为代价找去理由,如果他本质不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根本就不会同妻子去商量,讨论,跟女儿去解释,去强调,只有当你心安理得,你就真的没有任何羞愧感,并不屑于去找理由。

剧中我们至少能够看出,他是个有职业操守的人,同事关系,同学关系和医患关系,都处的不错,他有作为知识份子的骄傲和诚实,并把这份骄傲言传给了自己的女儿,虽然他内心里对这份坚守已经失去信心了。

他结交了权贵,他跟他讨厌的社会产生了“交易”他已经把自己变成讨厌的人了,因果倒转,他已经无力自洽了,后面发生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当她女儿在情妇家找到他时,他知道,他和她女儿所有的言传都失去了价值,以前正常的关爱和沟通极有可能崩解!

回过头来,这事儿要是放在中国,托关系,结交权贵,走后门,钱权交易,送红包,已经不是潜规则,而是明规则了,中国人早就形成了道德自洽,而且心安理得成了生存工具,拼爹,拼名额,有后台,这事儿用起来得心应手,哪有羞愧感,哪有交流,哪有自省?

明明是大医院的医生,结交权贵不是应该的么,大家都有不方便的时候,你帮我我帮你,你帮他他帮我,大家都尽力帮一帮,社会更和谐,收红包不是应该的么,为了让患者放心,毕竟他们命都在我手上了?

是吧,反正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你不这样,别人也会这样,理由一找,就变得心安理得。

这太熟悉了,熟悉的让人觉得可怕,警长同学人脉丰富,了解到副市长急需换肝治疗,于是把副市长介绍给了他,他可以提前安排副市长的换肝计划并亲自操刀,副市长一个电话打给会考委员会的会长,因为副市长保住了他妻子在市政厅的工作,当他第二天去找校长时,校长不遗余力的计划着作弊的细节,前后根本不需要谈钱的事情,熟络的像跟他的同学警长一样,而当事情有败露迹象,校长唯恐避之不及,车窗仅摇下来了一半,就斥令他不要再接触了。

这一切是不是太熟悉了。

这就是这个国家的病根,他真正讨厌的的根源,谁把这个国家变成这个样子,人人自私且势力,女儿光天化日下险些被强奸而过路人视若无睹,没人做目击者做人证,那女孩的男朋友就有可能是这路人中的一员。

为了逃离这个社会让女儿出国接受更高段位人生历练,就必须通过作弊,通过暗箱操作来把自己变成这讨厌社会中的一员,然后自己自暴自弃,这就是剧中父亲,乃至整个社会家长心中的逻辑症结所在。

但最终能让我欣慰的是,我看到他有羞愧,这羞愧里有对底线最后的坚持。

剧中父亲在检察官严重威胁之下,仍是拒绝在副市长病危之际的审问,这是对自己职业最后的坚守,在四面楚歌之下,坦然面对了家庭的解体,为自己犯的错付出了足够的代价,给妻子给情人最后的交代,最终坦然接受了女儿的决定,和声细语间缓解了女儿内心的创伤,而不是以爱之名歇斯底里对女儿“恣意任性”横加指责干涉,从而进一步加深父女之间的沟壑。

谁都有错,谁都会犯错,只是有很多人不自知却引以为豪,因为社会就已经这样了,也有些人逃避代价,从而把责任转移到妻儿身上来,对婚姻对亲人毫无感恩珍惜之心,更有人自甘堕落,明知犯错,还把自己的子女也往错误的方向上引,因为结果比过程重要!

我认为,剧中的父亲仍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人,因为他感到羞愧,羞愧让你自知错了就是错了,没有任何理由去嫁接给任何人。该放下,就必须放下。

我相信好人就有好报,女儿在他多年的教育下,仍保持住了最初的坚守,她没有作弊。

5 ) 从影片结尾谈起……

在电影结尾,面对父亲的询问,女儿抖露出自己通过哭泣让老师延长考试时间的事实,在瞬息间瓦解了父亲几天奔忙中到处“走关系”的徒劳。这一不太能够让人接受但又不得不接受的收尾方式实际上指出了应对矛盾的两条不同路线:通过爱与感动,开辟一条人道主义路线,以及通过层层关系网的编织,走法律之外的潜规则。结局很明显:前者的成功宣告了后者的失败。这不仅仅是父辈与子辈在面对同一现实问题给出的不同策略,同样也是导演蒙吉所要宣誓的抉择:同情与爱无法被制度所度量,它们从规章制度中超脱出来,应对严密制度的策略是爱,而不是寻找它的漏洞。这是一起“爱”的事件,它没有发生在父亲与女儿之间(正是这种付出的爱导致了所有问题),而是在两个陌生人之间(女儿与监考老师),因而显示着“革命”的迹象。

虽然这一笔升华来得有力,但多少让人觉得刻意。原因就在于头天考试的时候,父亲苦求校长才获得了通融进考场的机会,何以凭着几点眼泪就能让在教育制度下摸爬滚打数十年的监考教师动情。如果说,校长让女儿进考场只是在道理上尚说得过去,那么延长考试时间不仅违犯了会考制度(可以想象如同高考会考是罗马尼亚举国的政策),同样也对其他同学造成了不公平的后果。因而,这种突然临至的解决对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让整部电影顺利收尾,并迅速获致一个引发观众思考的空间,但它同样面临着一个合理性的责难。

这是导演个人意图侵入影像的实例,当然不只于此。对于电影里的那位父亲而言,摆在他面前的虽然往往是“两难”抉择——比如在守法/违法,妻子/情人,受贿/不受贿之间——但这种“两难”实则是一种假象。在罗马尼亚这样一个后-社会主义环境下,他根本只有一种选择。如果说在受贿/不受贿之间,他尚守住良心的准则,那么在守法/违法、妻子/情人之间他根本没有选择。为了让女儿能出国留求学,不像他们一样仍在罗马尼亚过苦日子,摆在他面前的只有这样一条路:即托关系作假。同样,在妻子与情人之间,他也没有面临任何两难的抉择,如果说他确实在乎女儿对此事的看法,因而躲躲藏藏,那么这只是为了让她可以顺利通过会考,不要分心。他丝毫没有因为婚外情陷入道德困境。一个例子是当女儿最后搓破此事,他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悔意。

克里斯蒂安·蒙吉的这种叙事策略,与阿斯哈·法哈蒂在多部作品中展示的叙事技艺有本质区别。在法哈蒂的电影中,人物永远徘徊在交叉路口,他们永远处于一种两难抉择的困境中,《一次别离》的女佣必须在撒谎/不撒谎之间抉择,对她而言,如果撒谎会违背宗教教义,但如果不撒谎自己便要为老人的死付出刑事责任,这两种选择的权重不像蒙吉电影中总是一边绝对地倾向于另一边,而是几乎平等的。其中任一种选择都将令其陷入不利境地,一种是宗教/道德的谴责,一种是自我利益的缺失。这样,法哈蒂也就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叙事策略,通过让人物不断地陷入两难抉择,通过人物在抉择前的犹豫来刻画他们的性格,再通过人物的抉择推进故事发展。因而,在法哈蒂的电影中,不仅结尾是开放的,它展开的各个节点也悉数开放给观众思考,观众可以在人物的任一种抉择中获得对于其个性、社会现状、文化构型的相关认知。

但在蒙吉的电影中,自始自终都处于单线推进的状态。比如在《毕业会考》中,女儿必然将遭受伤害,这是电影开头那一块破窗而入的石块所提示的,女儿的会考必然会因此受到影响,而父亲必然会为了女儿能拿个9的平均分好让她出国,四处去奔波,甚至不惜违背洁身自好的素质触犯法律,而在此层层交织的关系背后,其中某位当权者必然会被检查,而这位父亲隐秘的暗事必然会东窗事发……因而,这种逻辑并不像法哈蒂电影中每一个节点都有相似的分叉可能性,它看起来似乎具有两种不同选择的可能性,但真切分析起来其实是一种叙事假象。在两种作者身上产生这种差异性,究其原因,也许在于在一个已然资本化通过背负着过度制度化遗产的东欧社会,个体渐渐演变为一种抽象性存在;而在伊朗社会中,信仰则被放在首位,这样也就导致了在外在僵死的制度下还有内心的道德法则可以来进行相互权衡。举个例子,在《毕业会考》中,父亲的婚外情不想让女儿知道的原因不在于他因此陷入的道德困境,而仅在于不想让女儿的会考因此受到影响。一种单向度的为利益所裹挟的思维方式,自然只能产生直线推进的叙述逻辑;而这种手法或许正是蒙吉批判现实所需要的。

6 ) 体内有永不黎明的黑夜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1《毕业会考》的所有焦虑,似乎来自一个父亲的过度操心和操劳轴转。 他自信、成功、有社会地位。他东奔西跑,上蹿下跳,确保整个家庭离不开他——一切必须以他为圆心,才能正常转动。最终,他被轰出了家门。他不再干涉女儿的人生大事,他发现自己无法替她抉择。 倒过头来,竟然是女儿安慰了他。

如果接受不了这个推动故事前行的缘由,那再看达内兄弟的《无名女孩》时,观众一定会被道德医生的爱管闲事给击溃。巧合的事情出现了,在那部电影里,主人公的职业,也是一名医生。 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一上来使了个坏,安排不明人士砸了块石头,给这家人的玻璃留了个大窟窿,导致电影时时刻刻,存在着这一家人被危险侵袭的可能。 时常贴身紧随,一不小心就准备要给你脑后一棒的手持摄影,手忙脚乱之际的电话铃声和手机呼叫,更是传达出中年世界的窒息压迫。2表面上,《毕业会考》好像只是一起强奸未遂案件,引发了愈搅愈乱的会考风暴和无法收拾的家庭大战。 这部电影里最小的一件事情,大概是发生在公园玩滑梯处。两个家长起了争执,一方要求另一方得按规矩排队。另一方不觉得理亏,说孩子小,要是排队的话永远排不上。 然后,砸石头出现了。 比这件事情更大的,是来自体育生口中的特殊关照,学校保安的不愿放行,考试卷子上的标记,一颗等待被移植的肝脏,还有一个滋生腐败的社会。 指认强奸嫌疑犯的画面中,借助视线纵深关系和巧妙的镜面反射,不难发现导演的“不良居心”。这固然只是一个电影人物的必要在场。可在玻璃的倒影中,警长和父亲,他们是与四名嫌疑犯是并排在列的。而背对着观众的女儿,并没有指认出犯人。

你可以不假思索地说,警长和父亲就是思想上的侵犯。至少,他们在面对这个社会制度时,他们自己也去坏了规矩——即便事实上可能未遂。3这是一部很容易产生观看失焦的电影。 很多人会觉得,《毕业会考》跟《孩童姿势》还有蒙吉的《四月三周两天》、《山之外》那样,大讲社会阴暗腐败,简直就像是发生在当下中国。也有人可能会脑洞更大,联想到难民兴风作浪社会新闻不断的欧洲,就像《无名女孩》。每一个不幸死去、遭受暴力侵犯的女孩,她们都拉扯着知识分子的敏感神经。 这部电影,当然可以做相似的解读。 对我而言,《毕业会考》只是围绕上一代与下一代的共存,老一代与新一代的争执说事。父母辈说一套,强行推给儿女的却是另一套。他们抱怨着没有规则,却不遵守规则。 正如全片好像一直想找出那个凶手,在女儿放弃指认后,父亲还追随其中一个嫌犯,从街角闯入到一片凶险黑暗中。 他从一个正义,有担当,想将罪犯绳之以法的父亲,变成了被危险所笼罩,随时会被放倒的恐惧猎物(正如之前他已经被年轻人一把推倒)。 你很难把父亲一脚踢进精致的利己主义大坑,但是,他作为1991年归国的中产阶级,遭遇了现实生活的幻灭(显而易见的婚姻破裂),希望女儿欢脱于伦敦海德公园的松鼠蹦蹦跳跳,并不是全没有道理。 每个人当然都可以追求更好的生活,同时帮助下一代去实现它。 但是,这个父亲不知道得罪了谁,不知道为什么会越帮越忙。他不明白女儿为什么叛逆,为什么会不想出国。作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他面对的,竟然是罗马尼亚的社会体制。

在那个家庭中,还有其他几个人物。信奉公平原则的妻子,身体羸弱,精神不佳。她不愿苟同丈夫的做法, 但也并不干涉或制止丈夫的所作所为。倒是摔倒在家的老奶奶,会跟孙女说,也许外国的月亮不一定大又圆,罗马尼亚的小山城也是不错的。4砸玻璃,装监控让我想起了哈内克的《隐藏摄像机》,结尾居然也是形同《白丝带》的结尾——这是一个罗马尼亚孩子的故事。你很难轻易把自己放在哪一边。因为答卷子的,可不只是小孩子。一心向往正常生活的中年男子,却滑向了不正常生活的烂泥沟。 蒙吉镜头框住的人物和事件精确无比,他甚至不太想打光,逼近现实但又保持了审慎的距离。 看似不重要的检察官,女儿男朋友等角色, 不管把整个故事穿得更加紧密,也不断呼应了电影所要陈诉的主题。 如同动辄十年后你肯定会后悔的言论,它们直接暴露了这个生活在罗马尼亚阶层的巨大不安。 电影的结尾,通过一首迪斯科风的《Ani de Liceu》所流露出来的甜丝丝明亮,却是异样真实的。 无论黑夜如何漫长,无论长夜如何凶险,希望都在下一代,在这些面带笑容,要迎接未来的罗马尼亚孩子身上。 体内有永不黎明的黑夜,眼睛因此睁大。【刊载于《大众电影》 木卫二专栏】 -------------------------------------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7 ) 这个社会不会好了,你也是

《毕业会考》@北大百年讲堂

蒙吉见骨见肉地拍了弊病满身的罗马尼亚,用些微细节点出存在于升学、医疗、治安、家庭的一个个蛀洞。当腐败的关系网侵蚀一个以正直自居的中年人,被掐在那个“人人都有的”弱点——女儿出国的奖学金,作为一个非本土观众,却深感“很中国”。

视角围绕着一个人,因为一个“意外”而造成的“不得已”,用越来越多的错误去让自己坚定“这个决定太重要了,至于公平可以以后再说”。本质上,是信仰悄无声息的崩塌。这直接反映到心理变化上,也造就了本片的一个高潮:被害妄想症到了顶点,他跑下公车觉得有人要杀他…那一刻的狼狈,非常真实。

在这种环境下,显得特别可笑和可怜,但究其根本,又是“中年男子病”,以为自己可以安排好生活中的一切(安排女儿出国),以为还能留有余地给自己心中的一点欲望(婚后出轨),以为可以在“有所选择的情况下坚守”(不收手术礼金)。

不像《狩猎》,蒙吉对这部电影做得很克制,克制到全程节奏都是收着的,拍内心戏的时候是男主人公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陷入相对静止的停滞状态。观影过程中并不会“爽”,波动也并不大,甚至关于家庭那一段(出轨丈夫等孩子成年,不想做出抉择只安于自己的“方便”,去害了几乎是家庭中的所有人。没法忘却妻子那一张苦难的脸),有相似经历却也只是每一分钟追加“同感”。

核心是“如何不违本心地在这个社会中苟且”,太闷了,如果在家里看可能会疲,但看完其实很触动。后半部分镜头语言随男主的情绪波动,而变成了晃动的手持感,在最后又恢复一种相对的稳定,情绪很好,很真实。

看完其实很多伏笔并未有结果,到底离婚了吗?女儿决定出国了吗?检察官的控诉会怎样?真的有人要加害他吗?我们不知道,也不必知道了。

我们只要内心分明就够了,这个社会在自我修正,驶向何方非人可定。只要社会矛盾一直暧昧下去就不会有革命,但老妇人所说的“改变你所能改变的”,是我们所能掌握的唯一哲学。

ps,其实最打动的人地方在于当你去考虑“如果我有孩子”,把自己放进场景里就会很触动。在中国又不只在中国,“父母是唯一不用考核就能上岗的工作”,你会生,但你知道怎么养吗?你知道怎么教他做人吗?你知道他要过怎样的生活吗?你能负担这个责任吗?你有把握中年危机带给你的恐慌不造成他的伤害吗?你知道自己的选择有怎样的示范作用吗?你知道怎么教她如何在社会中立命,会让这个社会更好吗?

短评

蒙吉狂倒苦茶三部曲,终于在Ani de liceu的片尾曲中,露出了一些亮色。砸玻璃装监控想起了《隐藏摄像机》,结尾居然是《白丝带》,电影大串片药丸。91年归国的罗马尼亚中产阶级,扮演了操心过度忙走关系的家长,岂不料生活越捣越乱。镜头框住的人物事件精确无比,答卷子的可不是小孩子。

5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和《我是布莱克》连着看,把肯·洛奇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9分钟前
  • 芥末蘸酱
  • 力荐

透过妇女关系窥探了整个罗马尼亚社会。爹跟女儿说的那些话,我爹也曾经跟我讲过。如果这一代努力的根由,只是为了下一代逃离的话,那该是个什么国家啊。

13分钟前
  • 小土豆鸭
  • 推荐

功利性十足的人物设定,枯燥乏味的镜头语言,罗马尼亚社会新闻剪切板

15分钟前
  • 战将波舰金
  • 较差

本届#戛纳电影节# 少有的扎实杰作,蒙吉把达内秒成渣渣啊,这片完全可以原封不动移植到中国。

18分钟前
  • 米粒爱肥内裤
  • 还行

每一个人都是好人,这个社会却不是个好社会,到底哪里错了?蒙吉的剧本将一张严密人情社会关系网铺开,破洞的恰是毕业会考的女儿,她是打碎这个网的希望。[B+]

23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这部电影就像电影里的那个女儿,优秀、诚实、自律,但是不太招同龄人喜欢,得出国才行。

26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蒙吉果然稳准狠,再次用影像匕首刺破罗马尼亚一系列社会问题:升学压力,高考走后门,医生受贿,治安堪忧,人情冷漠,婚外关系,太中国了。不似旧作432凝练精悍,而用大量旁枝末节拼起一个焦虑中年男人形象,展现如何在这样环境中苟且生存。没一点废料,自然光手持长镜代入感强,主竞赛最打动我的一部

31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力荐

天啊这剧本也太不明觉厉了吧,感觉完全可以直接移植到中国!蒙吉已经很克制的在削减戏剧性了,但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却一点没减少。一场为时三天的高考,父女都在熬出自己的成人礼;人际关系如网,动辄有蜘蛛出没。必须二刷~

3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社会主义血缘就是你说发生在中国或者中国导演拍的我也信……

36分钟前
  • Mumu
  • 推荐

电影很好,很私人性质的不喜欢。不喜欢这样太稳妥的电影。

40分钟前
  • 蜉蝣
  • 还行

剧作一如既往地滴水不漏,父女关系刻画很真实,很多台词都有真切感受。不过蒙吉拍成这样也只能算是水准内发挥,对社会的观察感觉反而不如前作。而且今天突然想到剧情有巨大漏洞:欧美的学校都可以轻松申请到延期入学的,女主这种情况完全可以先入学再补考,既然走关系,怎么这一步都想不到...

41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它的社会议题可以引起一些共鸣,但它却不是那种艳惊四座之作,人物设置很出色,性格刻画也非常的到位,但是故事的力度还是不够,表现手法也较为窠臼,很多时候会让我感觉像是又看了一遍《流浪的迪潘》似的,只是它所反映的并非是移民的问题,而是更接近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社会所存在的种种病态的一面。

43分钟前
  • Ron Chan
  • 还行

不要再说这很中国了,片中的医生,或者一次别离或者达内兄弟某些片的主角们之所以让人移情,是因其身陷道德选择的困境时仍有强烈的自省能力,而很多中国人行恶时是不以为耻的

45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他要讲的其实不是事,而是整个罗马尼亚社会的某一面,呈现一种生活的状态,什么都点到即止。蒙吉的发挥很稳,足够让人满意了。

50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杰作!滴水不漏的剧本,拍出了我的心声,我差点看哭。如果我有孩子,我真的不知道怎样教他既要诚实地生活也要遵循游戏规则。剧本牵涉了若干条并行不悖井然有序的线索,结尾非常有寓意。影片没有任何一处是我不喜欢的。

55分钟前
  • 小A
  • 力荐

把人蛋看碎的一部片。最精彩一幕:妈妈反对安排女儿考试“作弊”,高尚地说那不公平,爸爸问你有别的办法吗,妈妈说没有。爸爸:你明知道你没有办法,又不愿意承担责任,因为你知道我会解决的。妈妈:公平是需要代价的,我可以承受这代价。爸爸:你能承受得起是因为我都处理好了。

60分钟前
  • 陈哈
  • 力荐

“我们是怎么变成敌人的,你还记得吗?” 毕业会考都不算什么,背后的人心人性是人生更大课题……祸不单行, 万劫不复,但比《狩猎》还是有较大差距。

1小时前
  • 影志
  • 还行

我们都是一点点被改变,从一个事件引出多个事,被揭开的社会一角,最终引申至深层的社会问题,蒙吉这部片子关注的是更近的当代生活,相信很多人也会更多共鸣吧。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有点失望,感觉像在看阿斯哈法哈蒂。一个控制狂父亲,和一个绝望主妇母亲,场面调度和音效设计依然是亮点,但台词铺得太满,各种细枝末节令人分心,像是所有人物都约好了集中在这几天表明立场袒露心迹。最主要还是核心事件的力度不足,这点上和四月三周两天没法比。

1小时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