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难得的周末,打开电视看NBA,可是在换台的时候被CCTV6放的一部国产动画片吸引住了-----《天书奇谭》,顿时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这部1983年出品的国产动画作品,依然深深感染了我。剧本改编成功、人物塑造典型丰满、台词辛辣幽默,留有余味,小至服饰等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无不流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让我始终没有换台,将这部动画电影看完。 《天书奇谭》改自罗贯中《平妖传》,描绘了中国等级社会各种常见的代表人物,为了突显人物身份、性格及其特色,人物形象设计匠心独运,在吸收传统文化精髓(比如中国剪纸、戏剧生旦净末丑的扮相)的同时,却又运用西方黑色幽默的手法将其置于生活化的场景之中,使得各色人等在故事演绎的过程中逐渐被剥下虚假的面具,原形毕露,讽刺之极。 老和尚的道貌岸然,小和尚的心口不一,农民的艰辛卑微,小商小贩的精明灵活,官役的狗仗人势、欺下媚上,造型如鼠、贪图蝇头小利的县官让人想起诗经中的“硕鼠”,肚大肠肥、眼光长远的府尹就像一个在官场游刃有余的“不倒翁”,放虎咬人的小皇上是娇生惯养、被宠坏了的小孩,玉皇大帝则是一位不辩是非、昏庸糊涂的老头子。 着墨最多,最为出彩的并不是现实中也许从来都不曾存在过的神仙,而是装神弄鬼、愚弄众生、兴风作浪只为骗取钱财的三位骗子,他们或者如老旦造型的黑狐诡计多端,或者如花旦模样的红狐妖媚无比,或者如小生加丑角的蓝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然而无论在哪,善于利用人性的弱点,发现制度漏洞的他们都如鱼得水,应付自如,最终平步青云,直至获得小皇帝赏识封为法师。 记得前年一位朋友和我聊过,现在的社会信仰缺失,价值观沦丧,我们两人叹息良久。种种丑恶现象就如《天书奇谭》的反映。先辈们曾经要打破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全新的中国,无数人为之付出生命、青春、鲜血。而现在善的东西又留下多少?现实中去哪找袁公这样有正义感的神仙主持正义,去哪找蛋生这样人小鬼大、武艺超群的小英雄打抱不平? 而我,在看到可爱的蛋生蹦蹦跳跳,要为劳苦大众排忧解难,竟然忍不住有流泪的冲动。那单纯美好的童年,那满是憧憬的少年,那磕磕碰碰却不乏热血青春的青年,而现在的我,要躲进哲学,要难得糊涂,要内心气愤依旧用麻木来压抑自己,看不到光,看到的满是黑暗和丑恶。 时隔三十年,袁公你身在何方?你被押解天庭后可否安好?
————————
2020年新感受
当时写作的2014年,袁公出现了,中国进入了新时代,这些年政治生态变好了
在80、90后的记忆当中,《天书奇谭》一定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几乎是《魔方大厦》问世之前,两代人的童年“噩梦”担当。
即便无法准确回忆起究竟是何时何地初次看到这部动画,但只要想起其中的人物造型和场景,当年既害怕又忍不住想看体验依然清晰如昨日。
作恶多端的老狐狸,头饰有几分京剧老旦的意味。惨白的脸和浓重的黑眼圈,看起来就像个骷髅。
偷鸡不成丢条腿的蓝狐狸,书呆子模样,单腿跳跃前行样子像极了老港片中的僵尸。
锥子脸狐媚眼的花旦小狐狸,画着时下流行的桃花妆。在得到天书之后跟老狐狸的那段迷幻舞蹈,堪称中国动画史上的Cult经典。
还有无腿无脚的小皇帝,像木偶玩具一样,头能转上360度;泥人似的府尹大人,眼珠子总是不能聚焦;贼眉鼠眼的县官一看便是个丑角,连乌纱帽翅都是铜钱的形状。
皮肤苍白眼泡肿胀的小和尚,可以“死”而复生。蛋生与老狐狸斗法之时,被老虎吞下又吐出的龙骨又能变成“僵尸龙”后再战三百回合。
这些迥异于日常、违背现实规律的设定,在孩童的眼里自然是“可怕”的,但更是充满吸引力的。影片中天马行空的的剧情,融汇各类民间艺术形式的人物形象,与人们不曾注意但饱含山水画底蕴的背景画面一起,共同绘制了80、90后潜意识里中国鬼怪美学的底色。
《天书奇谭》的改编自明代神魔小说《平妖传》,这本古代都市传奇话本的编纂者,一位是罗贯中,一位是冯梦龙。
原著本身是偏成人向的市井小说。在那个“动画片就是给小孩子看”的年代里,《天书奇谭》的主创并没有因为这样的“少儿不宜”而抛弃这个故事,反而从中提取出了“老少咸宜”的设定,并由几乎创作了一个全新的剧本。其中的一些理念,今日看来也仍十分先进。
在以往众多神话传说的叙事当中,天庭多半被描绘为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等级制度终极象征,玉帝是要么是懦弱无能的,要么是冷酷无情的。反观《天书奇谭》中的玉帝,在袁公初次盗取天书时,仍能念及旧情,未按天规处死袁公。既实现了功能上的剧情推动,又让玉帝的角色多了一层人性。
而浓眉大眼的袁公,偷看天书的最初动机也并非如普罗米修斯般为了解除人间疾苦,而仅仅是因为“看守天书三千年却从未得见”,便趁玉帝不在时偷看了天书。这才得知了“天道无私、流传后世”箴言。
至于三只狐狸精,虽说贪得无厌,祸害百姓,可一家人倒也也不离不弃。面对一事无成的瘸腿狐狸,老狐狸从来只是教训几句,却从未赶他离开。大恶之人身上,也竟多了一分可爱。
正反两派人物的复杂性,建构了《天书奇谭》中奇幻又真实的世界。当然,囿于篇幅的限制,本片在袁公再次被天庭捉拿归案后戛然而止,未免显得仓促。在内容上对于“天书”本身的含义也没作过多的挖掘,仅仅是最为“麦格芬”一样的存在来串联剧情。但这并不妨碍《天书奇谭》成为中国动画史上独一份经典之作。
值得多书一笔的是《天书奇谭》的配乐与音效,在传统民乐配乐的基础上,采用了不少电子合成音,让古典意味浓厚的仙境凭添了一丝八十年代独有的迷幻与未来感。而这,比被称为“中国电音启蒙”的老版《西游记》片头曲《云宫迅音》,还早上了三年。
1989年,财政萧条近十年的迪士尼终于找到破局之道,流着古老童话血液的《小美人鱼》唱着新的歌谣,开启了迪士尼的文艺复兴。
如今我们有了《大圣归来》《风语咒》《白蛇·缘起》,国漫崛起虽是路途漫漫,但也许这已经是希望。
日前上海交响乐团对《天书奇谭》进行了重新配乐,对画质也进行了修复。一个美妙的夜晚,说上几句。
重配
由于技术原因,这次的配音基本都采取了重配。其中乔榛老师代替当年的毕克老师配了袁公,苏秀、曹雷、丁建华、程晓桦、刘广宁、童自荣老师配了自己的旧角色。新的配音名单里我只能辨认出刘风老师代替于鼎老师配了老方丈。
之前我曾经整理了一下昔日配音老师的一些变化,摘录其中一些离开的朋友:
附配音演员表(来源:中国配音网)
小和尚………………杨成纯(出国) 男狐狸………………施融(出国)
府尹…………………翁振新(离开行业)
袁公…………………毕克(已故) 老方丈………………于鼎(已故) 土地…………………胡庆汉(已故) 知县…………………尚华(已故) 知县的爸爸…………杨文元(已故) 地保…………………伍经纬(已故) 太白金星……………富润生(已故)
三十五年的时间,当年就并不年轻的老师们很多已经彻底离开了我们。难能可贵的是很多已经退休的老师这次重新回到了话筒之前,其中苏秀老师已经年逾九十,曹雷老师还差两年也整整八十岁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的重新配音我觉得是非常有纪念意义的。
丁建华老师说自己的中气比当年更足是因为变胖。调侃之余还是觉得这么多年过去了,对当年的角色毕竟是有了更深的感悟。
其中我想重点说说乔榛老师的袁公。
乔榛老师当年也是参加这部电影的配音工作,配的是和严崇德搭档的饭店伙计。他配一个袒胸露乳的胖厨师,让人忍俊不禁之余,想到在《虎口脱险》里配的那个动物园看守员:改成衬衫,可以穿到战争结束。
乔榛老师基本属于儒雅温存那一款的。年轻时候总觉得温厚有余,刚毅不足。如今的他算是炉火纯青,这个遗憾算是弥补了。譬如他说:“学会法术,你要惩恶扬善”“天书一百零八条,我已经尽数传授于你。”,悲天悯人油然而生,饱经沧桑尽在不言。
这次重配的版本算是最大的亮点。
续集
小时候有两部剧一直觉得该有续集。一部是《西岳奇童》,另外一部就是《天书奇谭》。总觉得蛋生学好法术,总不能看着师父不救。隐隐更有看着他杀上天庭,大闹天宫加一的憧憬。这次重看也一直在想如果有续集该怎么开脑洞呢。
蛋生会法术108干翻天庭搭救师父恐怕还是不行。譬如你对着斗战神佛来青龙蛋白虎尿?又或者对着天兵天将丢金银财宝,粮肉米面。对着雷公电母五雷轰顶?他学会的法术基本属于工商联范畴,大概属于法术大全黄页部分。暗网部分的法术感觉没有。聚宝盆拿出来都干不过朱元璋。所以可以考虑变成民科版索罗斯扰乱金融秩序以影响天庭的愿力供应链。袁公被派下天解决香火通胀体系。相对应的,袁公会发觉瘸腿狐狸作为幸存者变成蛋生基金CEO。
岁月变迁,我已经不再期待大闹大战,稳定压倒一切,岁月静好,省得那么多人默默前行。
配乐 这次的主角严格说并不是修复后的电影,而是上海交响乐团的改编。把之前部分的民乐部分也完全西洋乐器化了。引用官方的报道就是:【上交和美影厂在在尊重和继承吴应炬原配乐精神的基础上,委约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博士、青年作曲家沈逸文通过改编、增补、重新配器等手段,以交响乐团与民乐音色、拟音共同呈现的方式,使影片在上交音乐厅焕发新的光芒】。
我是在开头的时候听到了编钟的声音(不知道是否是拟音?)
据沈逸文介绍,与吴应炬前辈的遗孀联系后,原曲总谱已经丢失了一部分,目前仅存的部分在三分之二左右。所以不得不根据总体的风格做了一些补充。这样的缝补工作也让人觉得善莫大焉。
见面会
电影放映完毕,有个小型的见面会,著名的燕子姐姐陈燕华主持,这其实算是我在现场第一次见到燕子姐姐。算是一个特别大的惊喜。
老导演钱运达已九十高龄出席并发言,更是非常难得,他特别拿过话筒模仿了曹雷的那句台词:我就喜欢鸟,很多很多的鸟。大家哄堂大笑。
这样的演出和夜晚,对于三十五年前在南市影剧院大银幕上观看本片的我而言,也算是一种心愿已了。
善哉善哉。
-END-
◆ 往期精彩文章:(点击蓝字直接阅读)
100分钟的《天书奇谭》结束了,5岁的儿子伸了个懒腰,满意地说:“好看,衣服和人都好看,蛋生很可爱,府尹大人像董卓。”
此刻银幕上正放映短纪录片,《天书奇谭》的导演之一钱运达老人说道:“动画片就是要奇、趣、美。”
看到他说这句话,鼻头一酸,心生由衷的感谢,对钱老,也对《天书奇谭》所有的工作人员。这一声“谢谢”也是替小时候的我说的。
自从儿子看得懂动画片,我一直在等一部我认为适合带着他一起看的动画电影。第一次进电影院的体验很重要,我不想破坏这个仪式感。
《哪吒之魔童降世》热映时,我就感叹过,“适合孩子看”这个要求,看来在当下的动画电影环境中是很难实现了。
《天书奇谭》的重映,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适合孩子看的动画电影”。
知道孩子对什么好奇,知道什么是让孩子欢快的美,也知道孩子理解“善恶”的脑力边界大概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富有一种舒展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特别有气度、有气质,天马行空又不至于飞入虚无,嬉笑怒骂又不至于愤世嫉俗。
《天书奇谭》原本是计划和英国BBC合拍的动画片,钱运达导演回忆往事时说:“和他们合作的那个剧本,盘古开天什么都有,乱七八糟的……没有真正的把中国的东西展现出来。”
“中国的东西”,就是我所感受到的“舒展的想象力”。
《天书奇谭》的每一个人物,都和戏曲人物一脉相承。然而在动画片的语境下,他们减去了戏曲人物过于程式化的言谈举止。仙风道骨的袁公,天真到底的蛋生,三个狐妖,县太爷、府尹、皇上等等人物,都有戏曲味儿,但特别鲜活生动。我儿子一点传统戏观赏经验都没有,看这些人物却看得津津有味。
戏曲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它的审美习惯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基因。戏曲味儿一出,国人就特别来劲,因为大家知道这是要“戏说”某段历史、某个神话故事。
“戏说”在束缚压抑的旧社会,是有一些特权的。《天书奇谭》讽刺了绝对皇权、官僚主义、人面兽心、欲念深重等等现象,这些不仅大人看得懂,小孩也能明白大半。
县太爷、府尹对女狐狸精的迷恋,我儿子看不大懂。但是县太爷、老太爷要更多的钱粮屋舍,要霸占聚宝盆最后变出了许多爸爸塞都塞不回去,我儿子笑出了“鹅鹅鹅”声。他当然知道,爸爸一个就够了,继而他也就明白了,钱和房子,也只要属于自己的就够了。
小皇帝这个角色的设置,更是惊艳。如果是个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皇帝,那都无法让孩子明白“皇帝贪婪”会带来什么恶果。片中的小皇帝,想要更多鸟,继而想要更多的烟花、更多的老虎去吃人,他要求的是“更多好玩的”。
无节制的好玩会带来什么,小孩最容易投入去看、去想。平时我们和儿子说再多“玩要有节制”,都没有银幕上小皇帝最后的下场更有说服力。
适当的惊悚感,也是《天书奇谭》人物形象的加分项。尤其是影片中那个可说得上是中国银幕上最丑陋的玉帝形象,以及和尚师徒、三个狐狸精。这几位的尊容,我记得我小时候看了是害怕的。所以在他们出场时,我偷瞄了儿子几眼,如果他害怕了,我就捂住他眼睛。
没想到他只是往后缩了缩,眼睛还是直勾勾。
我觉得,让孩子害怕,也是动画片的一个功能,恐惧带来警醒。附带恐惧的印象,会让他永远记住一些事。不过“适度的惊悚”,在很多动画作品里是多余的考虑。这也是《哪吒之魔童降世》特别不适合孩子的原因,那里面的暴力和恐怖感,是提供给成人的元素。成人们才愿意将压抑的自己投射到黑眼圈充满戾气的哪吒身体里,孩子心目中的哪吒,永远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里那个英气勃勃的哪吒。
重看《天书奇谭》,我的感动特别丰富。因为小时候我一直不懂为什么“袁公传天书到人间”罪该万死,重看银幕上被链条拉回云端的袁公,感慨良多。
除了明白了袁公的伟大,也有新感触。把无所不能的天书传到人间是壮举,然而袁公在多年修行思考后,当初的一腔热血也必定归于冷静。眼前利用了天书记载的法术为祸人间的,虽然是狐狸精、贪官昏君,老百姓看似都只愿意拿回属于自己的物质财富,不贪不抢。
但,善恶就分布得如此平均吗?
我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任何能够快速满足欲望让所得成倍增长的“技术”,都不会因使用技术的群体的不同而有什么不同结果。结果都是秩序混乱,道德败坏,泡沫破灭。
所以袁公在那么多年前,就对着蛋生以及看动画的孩子们语重心长地说了最后一句话:“蛋生,今后你要好自为之。”
我想,这句话我儿子现在肯定不懂,等他能懂了,我一定再陪他看一遍《天书奇谭》。
粉强大的声优阵容啊~
虐片。师父死的时候老子哭得肝肠寸断
这是中国动画中的又一部里程碑似的、绝对顶级的、足以彪炳史册的伟大作品,从故事情节的编排到人物造型与性格的设计再到动画技术的运用都堪称无以伦比,它虽然没有《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在国际上那么知名,但我相信不少人还是会在自己心中将其列为中国动画的第一,因为《天书奇谭》绝对有这个实力。
可以打10星
我喜欢这个故事~
小时候看过很多遍的动画片,现在想起国产动画片依旧觉得是经典。故事性很强,人物特点鲜明,三个笨狐狸很逗趣,印象深刻。
4K修复版在片尾加了一段纪录短片,才晓得项目源起是BBC递来合拍动画的剧本,上美厂在其基础上重构故事(改编《平妖传》),彻底甩开束缚,往搞怪喜剧的方向制作。人物造型和场景设计一如既往取材自传统绘画,叙事的展开非常松弛且自由,而我最惊讶的还是片子的讽刺力度,对官场、宗教、市民都有丝毫不留情面的批判。在西游记、白蛇传、封神榜风靡市场的当下,动画前辈的艺术观念仍是最超前的,他们用作品诠释着继承与创新。钱运达导演提到的“奇、趣、美”的标准,如今有几部国产动画真正达到了呢?把哪吒和赛博朋克结合、把青蛇扔到现代都市,只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真正的现代性在于反叛精神,《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的立意远未被超越。
我欣赏里面对于权威的嘲弄,从玉帝到皇帝,都是王八蛋。
蛋生不是生蛋。
东方普罗米修斯
不知道大家都记住了什么,我记住了,所谓天庭,高高在上,不管人间疾苦,所谓朝廷,愚昧自私,追求无度的欲望,所谓人类,让妖物登堂入室,指手画脚。只有袁公,不顾上级命令和自身安危,把知识和希望留给了孩子
刚看的。天书中性论,既能用作好事也能用作坏事,袁公秉承现代普罗米修斯观,认为还是要传给人类,但这也可能是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式结局,蛋生过于天真的禀赋使他无法独自克服三位狐狸精的诡计和暴力,而袁公在被抓上天庭后,将不再存在机械降神,也就是说,蛋生将面临存在主义之后的荒诞处境,等待戈多不再归来,而他心头词典里的天书将如何传给后人却不遭恶用,这将是永远无法解决的难题。当然,如果我小时候看的话就不会说这堆东西了~
令人奇怪的是,在当年那个人们思想观念比较禁锢的时代里,上美能创造出如此多卓越的作品,而在“自由”的今天,我们却很难再创造出如此富有民族特色的作品。或许这是市场经济的影响,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丢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浅绛山水斧劈皴,游丝描绘众生相,最爱狐狸老太婆,最爱独腿小书生,一蹦一跳去吃鸡,蹦入清明上河图,蹦入东京梦华录~
中国的普罗米修斯盗取天书之后。211106,这次影院4k幕后有十几分钟花絮,原来这个本来是和BBC的合作,但BBC后来说最近穷,没给钱哈哈哈
看了很多遍.喜欢.那个年轻的女狐狸精真美,声音也动人.
这里出现了历史上最猥琐的玉帝形象……
“你是蛋生的,所以叫蛋生~”蛋生的师傅好帅啊~~~~~~~~
畸形性格的形成跟这些家伙绝对有关
开场配乐一出我激动得几乎当场决定要二刷。对于80后来说,这是真真正正的“爷青回”。动画设计十分精妙,看得很感慨。然而,有个巨大的槽点我真是不吐不快:蛋生全程每一声“师父”字幕打出的都是“师傅”,真是太不应该了。小和尚叫老和尚也是“师傅”,弄得我非常闹心,既想听蛋生喊师父,又不想看到大银幕上的师傅……院线版多出的11分钟是一则小小的幕后纪录,挺好,很感动。20211106北京槐房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