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最早的版本和小说一样,兰博是自杀的。因为他被社会排挤又被政府忽视,个性太好强。兰博把枪交给了上校说:“你造就了我,培养了我,那么现在,由你来毁灭我。”上校的手在颤抖,下不了手,最后兰博自己扣动了扳机。和谐版的电影选择让兰博活了下来。一个老兵回来找不到工作,又被歧视,已经被社会放逐了,再让他最后死掉,看着就太压抑了。如果兰博真死了,也就没有续集可拍了。
对比小说,电影脸谱化了警长,把警长拍的粗暴野蛮不讲理。小说里的警长和兰博,应该是双主角。他五十左右,肉墩墩的短粗身材,参加过朝鲜战争,得过高级勋章,其实不算是坏人。早早的父亲死了,他母亲是个天主教徒,在他十岁时因为教会不允许她堕胎,她只得从命与胎儿一道死去。他成长中缺少关爱,自己的媳妇也离他而去,排解不了生活的各种压力,这股怨气不得释放,影响了他的执法态度。他在快餐店遇到了兰博,当兰博说自己不想工作的时候,他职业病的认为,那样会成为无业游民了,就会乞讨,或行窃,或铤而走险去贩毒。
兰博为什么不工作,是根本找不到工作,电影结尾兰博说:“在越南我可以驾炮艇开坦克车,我负责上百万的装备,在这里我连停车的工作都找不到。”他不是分辨不了是非,因为有战争后遗症。小说这样描写,在费城一个人要看脱衣舞表演推搡着他,他出手砸碎了那人的鼻粱骨。一个月后在匹兹堡,一个高大的黑人恐吓他,他又把黑人打了一顿。兰博也想试图控制自己,知道自己的心理问题,已经被十五个城镇驱除了,他不想再被驱逐了,难道天下之大,没有容他之处?碰巧胖警长又要驱除他,问他为什么没有身份证,他又偏偏沉默的对抗。
随之而来就国家机器对兰博各种侮辱虐待。兰博不仅被官方排斥,还被民众排斥。影片结尾兰博向上校哭诉,在机场遭遇愤怒群众,指责他是杀孩子的凶手等等。那是因为他和他的战友放过了那个孩子,他们不知道越南全民皆兵,孩子选择和战友同归于尽。
如果这个警长生活压力没有那么大,说话不那么粗暴。如果兰博可以顺着警长的话,奉承一番,把自己的越战老兵的身份说出来,可能就没有后来的故事。小说营造这样的矛盾冲突,思想内核是反战。小说里介绍他坐过越南人的牢,这次又他坐了美国人的牢,黑暗的牢中他也分不清是不是还在战争中。面对各种酷刑,他产生各种错觉,他越狱求存。电影里动作戏,枪战戏也十分过瘾,高潮就在结尾兰博遇到山姆特劳曼上校的哭泣倾诉。其实这些话在小说里,应该是上校对警长说的。少了这些话的上校,在电影里感觉是怪怪的。
上校说:“你尊重别人为你效劳的制度。但对于那些从战场上回来的人,你却无法忍受他们身上的死亡味道,不能理解他们颓废无助的内心世界”。又说:“可你亲眼目睹了他的反常行为,然而并没有作出努力来探究其中的原因。你说他是个流浪汉。不流浪他又能做些什么?为了保卫国家,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地效力了三年,而他在战场上所学会的唯一技能便是怎样杀人。请问他在何处能够找到一份需要这种经历的工作呢?”
警长反问道:“对一位上校而言,你的谈吐中好像并不十分欣赏自己的军旅生涯。”特劳特曼直言不讳地回答“的确如此。任何心智健全的人都不会喜欢这种生涯,”“我愿意提供帮助。必须阻止他的行动,不能再让他滥杀无辜。我更希望造成这一悲剧的人能像我一样理解他,饱尝他所经历的痛苦和磨难。”
“是他们逼我流了第一滴血。”
兰博与上校通话时,用轻描淡写的一句话,道出整个事件的源头。
对兰博来说,很难想象,就为找个地方吃口东西,也能走到战争时期枪炮并用的那一步。
对警长来说,很难想象,就为收拾一个自己看不顺眼的流浪汉,也能把整个小镇掀翻天。
影片用一件小事的激发膨胀,展现超越两个人物本身之外的矛盾体:
战争与正义。
固然于兰博的一再刁难代表了警长自己的优越感和个人偏见,但正如他所言,“我就是这个镇子的法律(正义)。”警长所遵循的根本,还是保证管辖的小镇居民安居乐业。他对于外来者的抵触和暴力,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小镇对抗外部可能存在危险性的集体认同。
所以,在看待这样一场特殊的“战争”时,警长本人的恶劣品质,并不是兰博的核心对敌。
同样,刚从越南战场上死里逃生的兰博,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他自己,一个难以走出战争阴霾的“绿扁帽”那样简单。作为一个归来祖国后反而步履维艰的战争英雄,他正代表着那一时期,因越战而饱受百姓争议的美国政府。
兰博是以一个侵略者的角度被整座小镇看待的。
因此,他“顺理成章”的成为战场上的英雄、回归生活后的破坏者。
由警长代表的小镇集体,则以防卫为名抢先一步发起挑衅和攻击,让他“流了第一滴血。”
影片的重点在结尾处,几乎沉默了全片的兰博对着自己唯一信任的长官近乎咆哮的爆发控诉,展示愤怒与痛苦。
他的痛苦不在于小镇上受到的那点不平等待遇,而在国家的战争结束了,他的战争却永远被死亡和血肉模糊的恐怖笼罩着,无法结束;
他的痛苦在于,战争结束了,他活下来了,而那些幸运的、能够幸福生活的人们却忘记了战争曾带给过自己痛苦。
他的怒,不在于警局调动一切对于自己的围追绞杀,而在于偌大的国家、安然的和平世界里,容不下他一个退伍军人——他连一份在停车场看车的活儿都找不到;
他的怒在于,刚刚逃脱凶残战场的他,竟然会觉得自己在和平社会里过得不如战场上痛快。
兄弟情谊、相互照顾、集体荣誉……关于战场上的回忆,兰博说了那么多,他就真的喜欢战争吗?
不是的,他只是习惯战争。他被训练,被教化,他属于战场,他习惯战争,但是,这不代表他习惯于战争给自己带来的符号。
这种环境和态度的反差,及对于战争根本性质的认知迷惑让兰博更加无法从心灵创伤中逃脱出来,而他发泄的方式,便是暴力和杀戮。
所以,《第一滴血》本可以成为一部极具恐怖色彩的阴暗电影:受伤大兵在山林中展开杀戮,被激后遂入小镇施以屠杀,无人生还……
所幸,剧情相反。兰博在怒吼之后没有接着拿起枪,而是流泪了。
“视痛苦于无物”的他,也会流泪。
对由战争性质带来困境的讨论点到为止,而转向对人性本身的渗透,是《第一滴血》最为高明之处。
要知道,兰博是一个战争英雄,英雄之血与英雄之泪,同样珍贵。
胜者为王败者寇,战争没有绝对的正义与非正义可言,就如同兰博与警长双方的作为其实很难分出对错。影片带给观众的视角自然是予兰博的同情与惋惜,而这份情绪,来自于兰博这个人物的悲剧性质——
他的正义是生存,被逼无奈后,他在小镇和山林的生存方式却成为了犯罪。
从越南战斗到祖国,一个自始至终没能脱离战场的人,一个闭上眼就能感受到刀子划过胸口的士兵,正被称作杀人不眨眼的战争机器。
“从敌后无数任务中生还,在美国因流浪而被杀死。”上校这句玩笑话,实在是说者讽刺,听者心酸。
小镇算是反对战争的一方吗?很难说。因为最先挑起这份莫须有“战争”的,就是警长,这个小镇的代表人物。
只能说,警长觉得兰博碍眼,小镇不想被战争机器玷污。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问题:侵略战争的英雄,是否值得被尊重。
影片的态度正如片尾主题曲所唱:It’s A Long Road.
人们抹掉偏见与歧视,人们从战争中走出来,人们真正理解战争。这是一条漫漫长路。
《第一滴血》作为一个系列的开端,动作戏不如后面几部火爆,兰博也还没有被神化而成为一个不死战士。其大量篇幅都在展现兰博的心理活动上面,都在表现他脆弱的内心和强劲肌肉的外表形成的反差。影片重点也是在反思战争、战后创伤修复等社会问题上。
战争不像按开关那么容易。时间过去了,活着的人回来了,死去的人也已经化作白骨,但其实什么都没结束。
过度的遗忘和躲避,只能让战争遗留的伤害以一种更加深不见底的方式袭来。而唯有反思和沟通,才能达成一场双方面的自救。
就像影片最后,兰博跟随上校自首,他仰着高昂的头走出屋子,压抑住自己作为英雄的那份怒火,便也不必抛洒尊严之血。
同时,担架上的警长获得了从兰博手下死里逃生的机会。
这是影片留下的希望。
这部电影最让人大开眼界的是,兰博的丛林特种游击战战法。美国那时候在越南部署过,海豹突击队,绿色贝雷帽,SOG等各种特种部队。
兰博属于美国绿色贝雷帽特种部队,曾经在越南的丛林中和敌人艰苦的周旋。
绿色贝雷帽在越南的主要任务是,作为军事顾问训练南越的政府武装,建立主要据点,展开武装巡逻,引诱出敌人,并且指导南越军队作战。
很显然,在丛林中,那些小镇上的警察根本不是他的对手。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见识过丛林特种游击战。
虽然,特种部队都是一些“斯巴达300勇士”一样的英雄,但是他们也是照顾自己生活的专家。
他们认为想要打赢深入敌后的游击战,首要任务就是要安排好自己的衣食住行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第一,影片中的地点似乎位于北方针叶林地区,冬季严寒。所以,兰博自己制作了一件帆布衣服以抵御寒冷,料子是从垃圾堆里找的。
雨水和大风会降低人的体温,如果暴露时间过长,就会死亡,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
我在寒冬常常会注意路边的乞讨者,他们是天生的野外生存行家。晚上会用报纸裹紧双脚,会用衣服垫高地铺睡垫,用大雨伞遮挡风雨。
第二,因为从悬崖上跳下,兰博的手臂划伤,用针线缝合伤口止血。
在野外不能让伤口一直出血,最简单的止血方法是:按压止血法。首先应该把伤口清洗干净,用消毒针线缝合伤口
第三,我们常常吃猪肉,但是根本不会在意猪肉的部位。最多也就是五花肉用来红烧;里脊肉用来炒肉丝。
兰博在森林里猎杀了一头野猪,选取的猪肉部位似乎是肩里脊靠胸部一块。称为梅花肉,用来做烤肉风味十足。
第四,特种部队选择扎营的藏身之所,非常有讲究。
兰博选择的地方似乎住过人,岩石可以吸收篝火的热量,所以他可以背靠岩石,并且不觉得寒冷。
如果你喜欢野外生存,推荐你看贝尔·格里尔斯的《荒野求生》,里面会介绍怎样建造藏身之所。
第五,大多数人对于未知的洞穴会胆怯,但是兰博有着绝对的自信。也许他是学过初中物理,明白洞穴空气流通的原理。他依靠手中的火把指明方向,穿越了洞穴。
上校看了看隆起的土堆,明白他还活着,因为他教授过空气压强与流速的原理。
在初中物理有这样一道题目:下面非洲草原犬鼠横截面示意图,犬鼠的洞穴有两个出口,一个是平的,一个是隆起的土堆。风吹过平坦的表面运动速度小,压强大,风吹过隆起的表面运动速度大,压强小。这时候,洞穴中就会有习习凉风。
退伍军人做错了什么,平白无故就遭受到局长的歧视,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啊。
当官僚体系遭遇为国家而战的英雄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本该保护公众的力量变身迫害和发泄私欲的工具,越南战场所锻造出得杀人技能被激发为本能,在杀人如麻和被折磨之后难于融入社会 你是那丛林中死亡的闪电 蔑视法律欺骗媒体蒙蔽公众知情权 当兰博扛上一整扇野猪肉时我笑了 MG42威武 配乐超赞
片子最后那段对白很感人,战争留下的伤害无以言表
其实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动作场面,然而仅凭兰博最后的悲怆独白便足以使其成为无可替代的经典。PS:配乐大赞~
当了特工的人就是有一个缺点,不善言谈,这绝对是所有悲剧的起源
好老的片子,很经典
經典的藍波!
这电影演完第一幕,通过跳崖坠机缝针设伏,展示了兰博的惊人战力,狠狠教训了当地警察,宣誓过势力范围之后,其实就已经结束了——当然仅凭此段也足以位列影史经典。接下去还能怎么发展?你不能真对警察大开杀戒,这不是终结者;又不能找个等量齐观的对手,进入亡命天涯的模式……所以后半部分,兰博的能力观众已充分了解,失去了第一幕的惊奇;他又不能中途被杀死,民兵百人围剿的阵仗和火箭筒的威力都成了摆设;终局对手还是那个曾经轻松击败过一次的小镇警长,无法在第三幕达到高潮。……三星半
失敬了,第一部居然是很正经的文艺片啊…对战争PTSD、老兵如何融入社会的主题,探讨得非常深刻。建筑在一个“不断被排异的弗兰肯斯坦”的叙事之上,在越南用着几百万的杀伤设备,回到美国后却找不到给人停车的工作。当兰博缝合自己的伤口,第一滴血就成了时代的悲泣。
今夜,重温第一滴血1,好看到哭泣。“镇上你称霸,山中我为王。”战争的性质与人的性质相冲突,唯有生存才是正义。系列的首作,比后面几部少了火爆场面,却是悲情色彩最为浓重的一集。人们抹掉偏见与歧视,人们从战争中走出来,人们真正理解战争——这是一条漫漫长路。而此时,战神还未诞生。
战争不该被遗忘,我们珍爱和平的同时,也应铭记战争带来的惨痛代价。
屁大点事都能搞成这样..
个人强大才是硬道理
“你是镇上的霸主,我是森林之王”
(8/10)很多人喜欢拿《第一滴血》和《战狼》作比较,但这两部片的主题是完全相反的。《第一滴血》最大的控诉对象,恰恰就是美国自己。没有激昂,只有悲凉。没有战狼的精神,只有战争的创伤。没有强大的祖国,只有不爱自己的祖国。兰博早已被战争毁掉了,无法回归到和平的世界里。他痛苦、无助、像一个被抛弃了的孩子。影片表面看上去是兰博如何不停反杀美国警察的故事,但真正的主线,却是战争对兰博深深的伤害。战争年代流尽鲜血,和平年代寸步难行。片尾兰博和上校的对话,既是在谴责警察,更是在谴责美国。
在电影院看的第一部外国大片。
片子太老贵在经典,充满男性荷尔蒙纯男人片
越战伤痕,失败的士兵回国后还要受到民众的白眼;要是能按兰博自杀的小说结局来拍,那就更棒。
最怕的不是战争,而是对战争的遗忘
好让人心疼.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战争年代流尽鲜血, 和平年代寸步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