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被电影打动。导演说这部电影拍摄的时候,演晓海的演员才12岁,现在他都16岁了。
穿过生死,这还是一部讲爱的电影。
故事发生在海南岛靠近大海的一个小地方,人物总是两两出现,故事依靠人物对话推进。寻找墓地的男人,一心想嫁给这个男人的女人,和母亲灵魂相伴的女孩,和小伙伴一起凑钱补英语的男孩……透过他们的对话,可以拼凑出雪中的事故,为爱奔走和等待的故事,平静的生活背后涌动着波澜,面对即将会消逝的生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态和表达。
雨,总是在下雨。小男孩从来没见过妈妈,依靠着对母亲的想象,绘画了一幅又一幅母亲的样子,学习英语也是因为妈妈生前英语好想过出国。
吉他声总是适时地响起,男孩的姐姐在母亲灵魂的陪伴中,完成了告别。
从甘肃来到海岛的美娟,为了照顾孩子一边开理发店一边打工,但她来南方是为了爱,也许是为了感恩。
而那个一直在寻找墓地的男人,他对孩子的爱都记录在朴实的存钱罐里,在朴实无华的账本里。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他也有这样一个本子,记着和别人的金钱往来,在一笔笔账目中,他的孩子渐渐长大成人。
最后的最后,就是那段《夜莺与玫瑰》的悼念词,真正懂爱的是夜莺与玫瑰。
"Death is a great price to pay for a red rose and Life is very dear to all. Sweet is the scent of the hawthorn, and sweet are the bluebells that hide in the valley, and the heather that blows on the hill. Yet Love is better than Life, and what is the heart of a bird compared to the heart of a man?"
So she spread her brown wings for flight, and soared into the air. She swept over the garden like a shadow, and like a shadow she sailed through the grove.
"Be happy," cried the Nightingale, "be happy; you shall have your red rose. I will build it out of music by moonlight, and stain it with my own heart's blood. All that I ask of you in return is that you will be a true lover…”
平遥电影展中,看过最好的片子。对父亲(恋爱中的男人),孩子(单纯的儿子)等塑造的很到位,镜头和人也融为一体,毫无违和,一部非常好的以人为焦点的电影。
亮点:1.两男孩在谈论有马没马还挺复杂后,镜头给到了接孩子放学的母亲,毫无疑问是“妈”。2.父亲在找新的坟墓时,镜头给了一处大树,孤独的大树,也是挺拔的大树,父亲站在下面,我觉得是一处隐喻,此时他就像一个孤立无援的大叔。3.刚才说,镜头毫无违和,我觉得唯一违和的就是女方在树干中吃盒饭,这应该是刻意的,她太需要安全感了,需要像上文提到的大树。4.结尾中,以骨灰盒的视角拍下两姐弟放骨灰,这个镜头很像晓海家吃饭的地方,我记得好像拍他家屋顶时也有过类似的镜头,是不是暗示了父亲的死亡?…—其实还有很多我觉得像是故意而为的镜头,但不够明显,不一一举例了。
我认为的缺陷:1.音乐比较单调,应该基本都是吉他,我承认片尾的吉他很美,但是都是吉他确实不美,配乐可以单调,但也可以用钢琴,小提琴,因为吉他受众太广了,难免会烦、腻。2.父亲的病发的有点猝不及防了,有一点点生硬。
疑问:晓海妈是不是海洋中学的校长?一个晓海、一个晓洋,还有送老师的书。——个人猜测
我愿称之为史上最烂之文艺片,全片不知所云
视听特色是用镜头横移的调度方式,摄影用画框式构图切分画面制造景深。学的是台湾新浪潮那派,但镜头里的人物塑造模糊,生活状态和生活氛围比较单调。印象最好的一场戏是男孩远远看到女主角发传单那幕。
除了取景构图,别的毫无可取之处。
不太行
情感流露超出美学构成。
就很棒!
一种刻意的精致质朴营造,看的太不舒服了。
知音文学打底,摄影构图太硬拗了。
取景构图还可以,其他就没啥好说的了。
更多期待
【平遥电影展展映】故事很简单,只是一个中年丧偶的男人如何选择和处理一段新感情。去世多年的发妻仍萦绕在这家人的心头,是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以男女主为代表的演员表演都很踏实。女主角可圈可点。但全片看下来,感觉主创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摄影和构图上了,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美得像画一样,已经喧宾夺主盖过了影片其他部分。不过全片最大败笔在于配音。配音者声线和角色很不搭调,不知小男孩是否是变声期的缘故,声音尤其违和。如果更换配音并重新混音的话会好很多。两星半
海边的三口之家,平静表象下暗潮涌动的家庭关系,故事细腻,构图简洁,能够感受到创作者的真诚与坚守,期待这位年轻导演的下一部作品。
和老父亲一起看的第一步影展电影,60多岁的老人表示看不懂,我表示讲不通。
新人导演,不求成熟度,但也缺乏亮点,看得人如坐针毡。
我太喜欢在大树里吃饭那个镜头了!!!
以逝者对家庭成员的联接构成情感半径,母亲并不存在,却以离场的形式呈现了她于日久累年的家庭生活浸漫于家人生活中的在场。那些湿润的镜头是场所,也是暗流,亦是倏远倏近的家庭。
PYIFF。台湾新电影和蔡明亮的最新学徒。一个男人的入土。入土视角挺好的。导演7成功力用在构图,但怎么说都还是未来可期。
#6th PYIFF 故事本身的吸引力和表达的内容无法共情,除了女主演技和台词都非常的刻意,整体节奏过于缓慢了。第一部作品的话,真的没有那么惊艳,在写实和诗意之间来回摇摆,很难受。
把他送的风油精当香水,把他说的搭伙当成求婚,不喜欢会下雪的甘肃,只是喜欢有他在的南方。听说你们要结婚,于是把妈妈的骨灰藏进废弃的冰箱,想要你永远带着对她的愧疚,这是孩子对父亲的报复。眼睛可以摘下纱布,坟地可以迁到新址,有些经年的爱不能如愿,有些外文的告别可以吟唱给终于同穴的两人。
若同作为南方系电影远不如《小伟》,是我最不喜欢的新人电影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