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潮州金漆木雕,拍的角度过程在二十分钟内算不错,解说配音啥的也行,主要木雕的大叔也好可爱,一大块木头先起稿雕外面再从里面一点点镂空着刻,两个月后上漆保护木头也为了更好贴金箔纸,成品繁复但是美观,而且这个传统手艺那边还在继续使用 2.安徽歙砚 ,生活在这么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又专业学过素描书法等,最美的手工艺都靠艺术家因材设计,羡慕,砚台黑润又有复杂寓意造型 3.玉雕,几十年积累手艺的宋师傅选择梅兰芳题材的玉石,根据石头原料而造型,耐心打磨出成品送给梅葆玖,还有古人从河里淘出石英砂等硬度最大的进行打磨玉石厉害了 4.苏绣 略过 5.泥人张 一集干货 制作地方和第六代传承人以前纪录片里都熟悉了 泥土筛选泡制加棉絮适宜环境放三年,塑形过程最难,烧制修补上色,最终栩栩如生 6.千年紫砂 不同颜色砂石撵成不同粗细粉末可以做光面但是形状要美,也可以做有设计寓意造型的,有个老鼠的很喜欢,敲打壶底粘合等制作过程也有
有时说大道至简,区区三个字也能概括,只不过这三个字背后自有沟壑,能体会其中酸甜的人并不多。
泥人张,久仰其名,却是最近才看了关于他的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这部四年前的纪录片看完后,有三个字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才知道有些事情要做到极限,寻常的努力只能引起量变,只是从“非常穷”到“有些穷”的变化;也才明白,自己原来所谓的多年努力,有时候不过是自我欺骗,欺骗自己已经很努力,不应该有遗憾,没发觉其实很多年过去,并没有前进几步。
如今方醒,为时不晚。
而这三个字在纪录片中并没有明说,但是镜头与镜头的切换中,也能跃然脑海。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毫不起眼的泥土,在雨水丰盈、叶草腐烂的时节,会让人望而却步。这样的事物,又是怎样一步步变成倾倒世人的泥塑?
如同做泥人的那双手,只能一点一点揉捏,指甲流动间,方现真容。
天津泥人张的创始人名为张明山,是清朝时一个最普通的孩子。那时天津集市的街道上,常会站着这样一个人,他不买东西,不逛摊位,只是静静地站着,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也许有人会觉得他怪异,但是如果盯着此人眼睛来看,一定会在里面发现不一样的光彩。
因为这光彩是常人所没有的。
在他的眼中,来来往往行人的面貌形态,都可能是自己平时索求而不得的灵感,他们的鼻子眉眼,都是使自己泥塑作品脱胎换骨的关键所在。
当时以泥玩为生的人家不在少数,却只有张明山的泥人能做到八分神似,在人们的眼中已能惊为天人。而泥人张的传承能独树一帜流传下来,正是对细节的不苟追求,超越了其他同行。从泥人的表情眼神,到衣服的花纹纽扣,都力争做到神灌其中。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肖申克的救赎》中,主角为何能够在近平绝境的地方寻到一丝生机?从书、小锤子、海报,到分析每个人的人心,无一不是在细节上做到了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地步。
最后看着监狱长绝望的眼神,安迪逃出生天,相信很多人终于长出一口气,那是所有细节在质变引发量变时的爆发。
细节如同龙鳞,一片龙鳞可以鱼龙不分,但是无数龙鳞覆在龙身时,就是蓝天与土泥的区别。
泥人张的细节,并不止于人物细节,更有对材质细节的追求。
泥人张的前辈,把每种泥土研究了一遍,寻找什么样的泥土能把泥塑的寿命延长。纪录片中有一个镜头,是天津泥人张当代传人张宇在放大镜下面观察泥土,然后在洁白的餐盘上融化泥土的细节。
洁与垢强烈的冲突,反馈给观众的正是天津泥人张对细节近乎极致的追求,而当一件事情被分解成最零碎的细节时,我们才能发现其中隐藏的机锋,才能寻到他人察觉不到的关键。
泥土虽然与美食不同,但是在细节的追逐上,与《舌尖上的中国》存有异曲同工的妙处。 一道美食的诞生,可能源自于土壤中的萌发,发觉于农人的手指,升华于厨者的刀锋,结晶于水与火的温度。每一道工序与细节的堆积,终于成为人们口舌中化开的美味。
大道至简,殊途同归,生活中每件事的达成都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路径,逃出监狱的安迪是这样,传遍大江南北的美食是这样,百年不毁的泥塑传承也是这样,唯有在细节入神,才能于现实成圣。
守得住寂寞,酿的才是经年好酒,而天津泥人张守的,有更多深刻的东西。这些东西原本自以为能轻易做到,但是看了他的故事,才发现自己原先的骄傲与自信,不过是一场小小的笑话,原以为伸手可及的彼岸,还有那么远。
天津泥人张的“守”,分了三步走。
1、时间。
世间最公平的是时间,因为无论多少金钱,都买不回逝去的日子;最不公平的也是时间,因为有些人的时间价值千金,有些人的时间一文不值。为此,才分出了成功与平庸。
泥人张守着时间,实则是一千多天的耐心。
每个泥塑所用的泥砖,在经过各种工艺处理之后,并不能直接拿来创作,包裹后需要放在地窖中发酵,整整三年取出,这才是一个合格的泥胚。
与社会上那些把几根木棍拼拼凑凑就迫不及待拿来卖钱的商人比起来,泥人张的耐心好似一个响亮的耳光,打在对金钱急切的追求上,打在对人们无谓的愚弄上,打在对传统轻易的亵渎上。
守住时间才能酿出美酒,在阴暗潮湿的角落中,以卑微形态慢慢发酵,出世一刻才有可能惊艳世人。
2、技法。
古技法的流传,需要一个“守”字, 否则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它们会像野生的鸟一样寻不到落脚地。同样讽刺的是,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对生存与享受的追求,人们会刻意遗忘那些并不能带来即时利益的东西。
流传百年的技法,在天津泥人张的店里依旧可见。锤子举起,砸下,再举起,再砸下,反复不知道多少下,才能把棉花与泥土这两种相差甚远的事物融为一体,成为更有韧性的泥胚。人的肉身力量有限,但是这个过程如果要达到精致的地步,却不能靠机器替代,只能用手、用锤、用力、用心。
曾经有朋友介绍给我机器写文章的捷径,更有无数文章模板,只需要填充内容即可变成一篇合格的作品。虽然自己水平有限,可是读到如此产出的文章,就如同看到一个个橱窗中的木质模特,华丽的衣装下面,是不会动不会哭不会笑的坚硬。
写文章、做泥塑与很多事情,其实如同做饭一样,小锅小炒才有香气,动手动脑才有味道,无奈吃大锅饭的时候,就不要抱怨香散味淡、回头客少,最后关门大吉。
3、初心。
天津泥人张曾面临最大一次危机,不是资金短缺,不是创意危机,而是一次被皇族青睐的机遇。 因为名声大噪,张明山被王爷邀请在府中待了一年,专门为皇家创作泥塑。虽然钱多名正,但是张明山并不开心,他觉得作品没办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只能刻意迎合,那没有任何意义。
于是,他冒着皇族震怒的危险,拿着行李偷偷离开,继续追寻自己的初心。
能放弃名利追求最初的梦想,说出来嘴里都泛酸味,但是在心里的挣扎却是多少人都过不去的坎。也许每条路都能诞生一批“成功者”,只不过区别在于捞一笔快钱之后力争全身而退否则一蹶不振,或者坚守看似不值钱的东西,留下百年传承余音绕梁,成就即便会迟到,但决不会放我们鸽子。
“守”的道理,需要大毅力去实践,是舍弃与挣扎之后的去伪存真,但是留给自己的终究是敢于拿出来骄傲的东西。
天津泥人张流传百年之久,如果因为其在“守”的道义上走的远,那只能说对了一半。在纪录片一开始,当代传人张宇就说了这样一句话:
“从第一代开始,我们就要求后代一定要有变化,也做得跟我一样,说明你根本没什么出息。”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魄力,一种敢于打破已有成功模板的勇气,更是对时代变化的深刻理解。
平时常听到这样一句话:
“上次就这么办的,这次凭什么不行?”
说这句话的人,往往带着质问,带着自信,会认为曾经能走通的路就是对的,并把要求他变化的人视作敌人。
这实际上是一种懒惰心理作祟,心里想着既然成功过,哪有什么必要费脑筋思考这一次行不行;或者说是一种侥幸心理,觉得既然成功过,那不如再走一次,躺着赚钱。
也许这种方法能成功那么几次,但是总有一次会被历史淘汰,而若习惯了“模板”,如同自困围城,跳出来的代价将难以承受。
最后,记得在 《大圣归来》中,有这样一句台词:
“人都是会变的,就算岁月和时间没有让你改变,也终会出现一个人来改变你的所有。”
“这个人”就是一个契机,走在契机之前的人可以迎风而上,走在契机之后的只能逆风而行,所以,求变,是泥人张传承告诉世人的一种价值观:一成不变的是“历史”,能守能变的才是“经典”。
细、守、变,这三个字贯穿着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百年传承,也告知我们生存与处世的一点道理:如果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需要细到别人想不到的关键,守住别人守不了的传承,寻到别人不敢触碰的变化。
最后,祝我们成功。
第三集侗族大歌,明明是口耳相传,最后五分钟做了个乐器[笑cry]文不对题啊,为了扣《舌尖上的中国》就非得给自己取这么纠结的名字吗,真心没必要啊,而且其他5集都是老手艺确实是指尖,但是侗族大歌属于精神文明传承是非物质文化不应该放在这个专题里[拜拜]片子本身7分可看
生活的美,一旦被迷醉,就永远挽不回
我学校图书馆就有个非遗馆,专业课里也有一项非遗缠花课,以前也了解过一点目前国内非遗传承情况,但是说实在的,国内只拨款的方式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因为你永远不能阻止人心贪婪的本质。现在也很少看到这样不说废话满是干货的纪录片了,希望第二部能拍关于舞狮舞龙灯的传统习俗,毕竟这几年禁聚集禁烟花爆竹,多反思为什么日本京都有那么多百年传承店铺,为什么它们可以让文化传承下来,而不是一味灌输仇 hen思想。
看了苏绣、砚台和紫砂。如果不是先爱上文字,我也愿意当个手艺人,学一门爱一门精一门。
指尖上的传承,限制中表现自己的艺术巨匠。泥人张、玉雕、苏绣等等这些题材摆拍的也很好看,倒不是记录了,更多是宣传。
该纪录片从国家级1000多个非遗中精选内容为选题,采用拍摄、情景再现、动画制作相结合的手法,着重展示出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第一季分别为《泥人张》、《紫砂》、《歙砚》、《玉雕》、《木雕》、《苏绣》。该纪录片以精品化的制作理念,为中国非遗领域影像的高端作品。
苏绣——间插从昆曲中的才人佳子,引入文人的笔墨和绣娘的绣工结合的苏绣,最后又从苏绣回到日常听的苏州评弹,可见苏州这一方文化艺术之地。由遵循传统题材的绣娘惠淑珍与追求当下多元审美题材的女儿邹英姿的意见相左,到双双入选苏绣艺术节优秀作品可以看见苏绣艺术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邹英姿通过苏绣的传承更使得自己与惠淑珍之间有着与其他母女之间不同的情感,她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了自己创作的苏绣作品当中,并融入了独创的滴滴针法,愈加有其独特性和审美情趣。同时纪录片中也稍介绍苏绣的准备如上梆架、劈丝,又略述针法如《小猫螳螂》中的压瓣、平针、施针,《家》中的乱针和滴滴针。
佩服。
好好好
传统手艺人都是用几十年如一日的雕琢与坚守,成就其手艺的娴熟与精湛。如今,从事传统手艺的人越来越少,希望多拍点类似的纪录片,让更多的人全面认识并且对其感兴趣,加入到手艺人的行列,让中国的传统手艺在现代社会里顽强生存!
片子挺好。。海报太烂。。。
央视的纪录片的话,其实也可以说有特色。感觉真的贯彻总局的宗旨:关注百姓。甚至连讲述艺术时也更注重“人”文。很难说这是好还是不好...但不管怎么说这一系列的传统文化纪录片都还蛮有意思的。我个人觉得传统手艺没必要在内容上太守旧,毕竟艺术最开始存在的原因就是为了记录世界,世界已经变了呢。
很喜欢这类纪录片,每一个镜头画面都很美,每集二十多分钟,不会有疲劳感,了解中国古老的传统手工艺的不错途径。感觉这些从小开始培养的工艺大师,随着时代发展可能会越来越少。
泥人张、玉雕、苏绣、紫砂壶、金漆木雕。再来个第二季吧!手工艺人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崇敬和羡慕的,可以时时刻刻全身心的投入到手中那点方寸空间我想却不能,真希望下辈子从小学门喜欢的传统手艺,又一辈子因为一个理想开开心心地做下去。总之,不需要精巧或特殊的拍摄手段,这样的工艺纪录也会很耐看的
为各位手工艺界的艺术大师们鼓掌欢呼!
匠人本身没有觉得应有什么匠人精神,他们只是做好了该做的事!而在浮躁的我们看来,这实属不易!!
作为纪录片,能不能少一些套路,多一些记录。都是《舌尖上的中国》火出来的臭毛病吧。
感觉和《手艺》很像,只不过都是比较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手艺,比较喜欢木雕。
对于这些国家级的工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传播者,我感到他们的每一天都是充盈而丰富的,自己修身养性的同时还潜移默化的影响到身边的人,族群,地域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最令人羡慕的是他们的中式庭院和那一池池锦鲤啊,知道那是自己一生的事业,夫复何求~
畫畫的時候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