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纪爆发的英法战争超过百年
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少女贞德
带兵打仗拯救了法国
然而,登基后的法国国王查理
却把贞德交给了英国人并被执行火刑
这听起来是一个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
关于圣女贞德的电影被拍成了好几版
从最早的麦德莱叶 1928 年的默片
《圣女贞德的激情》
到 1962 年罗伯特·布烈松的
《圣女贞德的审判》
贞德一直是一个超级女英雄的形象
而在99年的这部 《圣女贞德》里
吕克贝松塑造了一个普通的贞德
给我们带来人性的新的思考
他并没有照搬圣女贞德的真实记录
而是呈现出贞德信仰背后的故事
贞德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村女孩
她从小就有点与众不同
她不爱布娃娃也不爱捉迷藏
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
每天跑到教堂里做忏悔
这是她与其他小伙伴的不同之处
这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一个非常善良执着的小女孩
她不仅天天跑教堂
并且还有一个大人们看不到的小伙伴
并认为那就是上帝
导演用几个镜头表现了
少女贞德
对忏悔这件事情的执着
这是一个还没有接触社会的农家少女
最初接触的是真善美的宗教
她并不知道这个世界
有她不为人知的阴暗面
然而,英国人的侵略
毁掉了她本该美好的童年
她取代了亲姐姐的藏身之处
被亲姐姐藏在了门里面
而就是这个举动
导致她亲姐姐
惨遭英国人的强暴和杀戮
贞德在那一刻
被植入了仇恨的种子
她从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变成了一个不会笑的小女孩儿
她不明白为什么美丽善良的姐姐
会遭此厄运,要替她死
教主安慰她说
或许上帝给了她更重要的使命
从那之后
贞德的神迹和幻想就开始了
先是一把从天而降的剑
然后就是各种梦境和神迹显现
比如她看到了查理加冕
她坚定法国不会亡
她去找到皇太子查理
并要求给她一支军队
她要带兵打仗等等
贞德虽然只有十几岁
但她不是空想家,并马上付诸行动
在这里,导演贝松用一场戏
巧妙得表达了查利态度的转变
他用别人假扮自己的方式
来看贞德能不能认出他来
导演在这场戏的处理
用了一个贞德痴痴的表情
和双腿跪地抱住国王那种
期盼已久的喜极而泣
来表现出那种虔诚的基督教徒形象
皇室贵族们从一开始对贞德的怀疑
到后来的信任和愿赌服输的状态
很难想象
但正是由于一个普通的农家少女
在特殊的历史时期
在她最美好的童年
遭遇了毁灭性的伤害
才从此走上了复仇的道路
但同时她也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哪怕战争上的东西她一窍不通
大家也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任凭这个没文化的农家女孩儿
带着一只军队,去打仗
这既是一种信仰的力量
也是这一种走投无路的无奈之举
注意,贞德做的第一件事情
是找人给英军写了一份劝降书
一般劝降书都是强者给弱者写的
可当时的形势
法国的兵力是不能与英军相提并论的
但就凭借着这股冲劲
贞德在中箭的情况下
还能顽强的奇迹般的活下来
原本以为查理加冕
法国收复失地
已经是很圆满的结局了
但电影的精彩之处在于“突转”
虽然战争已经结束了
可以用和平手段解决
但贞德对英军的怒火并没有完全消退
查理成为国王之后
也不再需要贞德了
在查理登基时的那一刻
镜头从贞德欣慰的面孔
突转到巴黎之战中的狼狈
最终她陷入了政治陷阱
查理对贞德要军队开战打趣说
“你怎么那么残忍
要知道外交手段要文明得多也实惠得多。”
其实她的同伴战友
也曾不止一次劝她该回家了
而太后对贞德的不识时务
给想了一个阴招
把贞德交给了英国人
这样既保全了国王的颜面
又把贞德这个锋芒毕露的少女给办了
这有点像中国古代的大臣
也应了那句老话
狡兔死走狗烹
一个令人伤心的故事摆在面前
马列维奇饰演的查理
表演的很到位
他得知岳母的诡计
先是诧异,再是反对
最后迎合且心怀不安
又表现出一丝无毒不丈夫的可恶面孔
之前看圣女贞德一直为她鸣不平
为什么查理那么没良心,那么坏
可是以查理的角度来看
能和平解决的事情
为什么要战争呢?
吕克贝松没有像常人一样
完全站在贞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而是主角贞德被出去了光环
让人重新进行思考
这是电影的可贵之处
贞德为什么会被称作圣女?
只是因为她是个不怕死的女英雄?
还是因为她致死都是处女?
显然都不是
对于法国来说
贞德出现后才使历史上的法兰西人
第一次有了民族、国家的神圣感
之前的几百年
甚至上千年的法国人都是
散沙式地各自活在一个个小城邦里
根本没有民族国家的观念
这一点才是贞德后来
被称为法兰西圣女的重要原因
影片最出彩的地方在于最后
贞德和内心的那个神秘声音
反复辩解
她突然反思到之前的一个个神迹
并把他们用现实的种种可能性还原
那个声音说
你看到的不是事实
贞德,而是你想看见的东西
你是为自己而战,以你的名义
人性是个不能直视的东西
制造奇迹或者灾难
又或者某种神秘的力量
贞德作为一个英雄
也包含普通人的缺点
而不是一个扁平的偶像
比如,她是一个不识字的文盲
又比如她很小的时候就有信仰
并强调人格中的“超我”
甚至她很有可能由于过分追求完美
患有轻微的精神分裂症
只是她目睹英军入侵的悲剧
使她的幻想变得严重
还有,她经常和上帝对话
这种神秘的记载
也都符合当时关于她的为数不多的资料
她鼓舞士兵高喊的不是爱上帝
而是 “所有爱我的人,跟我来! ”
对于拯救法兰西
贞德攻陷要塞,收复奥尔良
进攻巴黎发动一次次战役
不仅仅是为了要拯救法兰西
同时也是要发泄自己内心深处
埋藏多年对英国人的仇恨
在这个过程中
她利用了神迹的不朽
击退了英军
将查理送上了王位
最终她被绑在柱子上
神父要她签名认错
承认自己归顺上帝那一刻
内心的那个声音痛切地说:
“最终是你抛弃了他,贞德。”
贞德意识到了自己复仇的私心
必定要用鲜血来偿还
又加上英军对她恨之入骨的捉弄
比如给她穿男人衣服,说她是异端
所以最终贞德甘愿来承担
这场猛烈的烈火
成为真正忏悔的圣女
左岸文青,编剧影评人,ACI心理咨询师
洞察人心的犀利写作者
个人公众号:左岸文青(ID:zuoanwenqing)
小助手微信:solar_qing
往期精彩之 8½ Criticism:
皮囊还是灵魂?——《歌剧魅影》告诉你
为什么男神往往落入凡人之手?
一个陌生的女人,一个薄情的男人
爱情的保质期
一 次邂逅,千年追寻,只为见你一面
一部拍给男人的电影
基努里维斯最男神的时光
溥仪——从“龙”到“人”的一生
一部男主全程沉默,女主只有两句台词的电影
杀手还是警察?全智贤最惊艳的作品
如果老师让你把书上的废话撕掉
云端的《Her》是你吗?
爱,想象和自欺欺人
吕克·贝松:“我喜欢电影的结尾。 贞德历尽艰苦后感悟到命运的飘忽,但她接受命运的安排,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五百年来,贞德的形象被利用的成份居多,因此我希望借此片让她回归独立的身份。”由神性-魔性-人性三部曲,吕克·贝松完成了贞德的形象还原工程。
我不了解那段历史,就这样看了,贞德应该就是一个神婆,在菜市口被烧死差不多也是咎由自取的。抛开历史,电影很不错,通过两个突兀的跨越来呈现一个少女变成神婆,又脱离神婆身份,回归到普通人的蜕变过程,各种绚丽场景应接不暇,但贞德却被勾画的很清晰。
记得是很久以前看的一部电影,当时觉得特别史诗,可能也是因为更早之前没看过同类型的,找个机会再重温一下
流过泪的电影...太年轻 那时
好几次被贞德咆哮的脸吓到了。。。
成功了才行,不成功那你就是神经病
等Dustin Hoffman等到快俩小时了才出来……在宗教信仰方面的讨论触及个毛皮电影又结束了,前面的大部分观感就是一个发疯的贞德……两星半
法国人对于贞德有点执念,正如敝国有刘胡兰,这些早熟的孩子啊,每每让我想起知堂反对过分消费孩子,这些都让我不安。吕克·贝松的贞德大概是第41个了,他在手记上写道:贞德是我们的精神之源,在她的信念和纯真之间捕捉到的东西,又在她的时代里失去,正像我们在自己的时代里失去一样。难道人类的思想必得沿着如此曲折的道路,才能发现隐藏在邪恶背后的善良吗?鲁迅说要救救孩子,很多时候发觉是孩子一次次将那些与世界相约瓦全的大人拯救出来,用他们的纯真、善良、果敢,拯救通常都是从一次失败的婚姻开始。
又名: 圣女贞德的故事 / The Messenger: 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 圣女贞德导演: 卢 贝松 (Luc Besson)主演: Milla Jovovich / Dustin Hoffman / Faye Dunaway上映年度: 1999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imdb链接: tt0151137
我不知道该对贞德说什么
吕克-贝松说:“我喜欢电影的结尾。 贞德历尽艰苦后感悟到命运的飘忽,但她接受命运的安排,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很多。五百年来,贞德的形象被利用的成份居多,因此我希望借此片让她回归独立的身份。”
Milla Jovovich演得真烂,简直侮辱了贞德,建议去看德莱叶或者布列松版本....
為什麼講英語,為什麼戰爭場面比三國還落後,為什麼到碟三才開始有看頭,為什麼Milla Jovovich在Luc Besson的電影裡總是精神錯亂,因為這樣他們才離婚麼
前半段很郁闷,可以快进看。从审判开始,贞德的形象才真实深邃起来。最后告解的贞德同第五元素中浏览人类暴行的丽露是同一形象,她是人性的旁观者,而非神性的信使。
天哪 法国人把圣女拍成了神棍+精神病 让人情何以堪 简直是张角大仙啊 私下我小人之心想:导演是教徒或者是怕得罪了教徒,把烧死贞德的责任同教会撇清了,搞得像滑稽戏。 总的来说本片不值得收藏
尽管米拉·乔沃维奇异常糟糕,在很多时候把贞德诠释得更像一个极易发怒的女神棍,但电影仍然在出色的把控下让肾上腺激素一波接着一波地侵袭着观众。影片的剪辑十分有力,战斗中表现出了能让灵魂激荡的勇气和精神,最后的忏悔也颇耐人寻味,而每个危在旦夕的国家都需要一个刘胡兰。
片长过长,略感拖沓。别的地方做的还不错,向我们展现了疯狂、勇敢而又愚蠢的贞德,法国国王的愚蠢无能懒惰自私,以及其他人的各种疯狂。还是那句话,所有的宗教一开始都是指引人们崇尚真善美,但最终都沦为了统治者们禁锢百姓的思想的枷锁。贞德的悲剧也是所有忠诚的战士和疯狂的宗教徒的悲剧。
《夫人》(The Lady)是吕克·贝松执导的第11部真人电影,这位“法兰西的斯皮尔伯格”曾说过只导10部电影就Hold住,从此当个专心的制片人,这回破例出山,想必有点“一雪前耻”的意思。显然,在《圣女贞德》之后再拍活一个“女神”传奇,成为贝导的当务之急。
贝松版的贞德,虽然有一些史实性错误,仍不失为一部值得一看的史诗片。前半部分稍显凌乱,后半部渐入佳境,对贞德的心理描写很出彩,达斯汀·霍夫曼饰演的conscience揭露出不少信徒都难以避免的思想盲点和隐匿的罪性。战争场面可圈可点,但审判部分有走马观花之感,不及布列松和德莱叶版。(8.3/10)
她对上帝充满热爱,她经历过一场刻骨铭心的变故,她以无以的伦比的激情,唤醒了法国民众抵抗英军的斗志。所以,她依然是圣女贞德。在她将死之时,她的肉体经受着火的煎熬而扭曲,她的灵魂却坚强无比,她的眼里见到了上帝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