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沉回忆向的钢琴曲,事业有成的魅力大叔,出场貌似为了黑森林蛋糕却又不经意的暗示,都还挺“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我相信两位男主是两情相悦。后面蛋糕师做的一切,也都为我证明了这一点。又一次相信爱,可能就是一部影片的事情。
他去他定居的地方,穿上他的衣物,和他朝夕相对的女人相处,教他老公的儿子挤奶油。有一种“我想经历你所经历的,用我的后半生“的感觉。其实即使他和女主人公之间有性发生,他的深情依然占据其人格上风。同性之间的真爱超越了很多,亲情,宗教,社会,还有无数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索性还好结局让我依旧相信爱。
这部影片让我对宗教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宗教应该予人自由而非束缚。其他的,可能是我没有宗教信仰的缘故,对于这方面,不是那么那么地有感触……【暗藏宗教因素的外国影片,我会觉得挺勇敢,思想是想要去打破一些东西,其次,认为人到底是否被太多东西束住了手脚。独立和自由,是即使在今天这样的社会下依旧要宣扬的价值观。】但我,做我坚定的独立主义者。
一些我认为的没达到更多⭐的原因,这部片子的调子,稍稍有些平淡,时长拉的有些长了,一个人丧的时候慎看,嗯。
爱一个人最深的方式就是成为他,经历他的经历,感受他的感受,爱上他所爱,同时让他们爱上自己。所以,那个雨天,在托马斯又穿上欧伦的衣服后,他打开门看见的是欧伦,他决定要做欧伦。托马斯是有过嫉妒,但他没有爱上正妻,是想感受所有欧伦曾经的感受。影片和演员太优秀,欧伦虽然早挂了,但影片处处感受到他的存在。第一次到欧伦家吃饭开始,几乎含着泪水看完的,母亲不告诉孩子托马斯父亲离开托马斯,显然她对孩子隐瞒了欧伦的死,用去了很远的地方代替;欧伦母亲第一次送给托马斯吃的,转身橱柜上出现那么多的食材罐子,一个沉默的镜头包含太多信息,欧文为什么爱上托马斯,母亲为什么会突然让托马斯去看欧文房间,而妻子不怎么会做糕点,影片没有一处挑明这些事情,就在这些恰恰恰当好处的镜头里一镜皆知;和欧伦儿子一起做糕点那段,托马斯是感受到了他说他他不要孩子,又在做欧伦一样的父亲的过程中感受到的幸福啊……故事,人设和情节在一两句话,或一个镜头里就全部呈现出来,不是长篇来回忆杀,慢镜头来情绪的梗,电影艺术真的从来不是取巧技术和拍摄技巧能达到的。
这部电影很直接的让我联想起最近看过的台湾电影《谁先爱上他的》和几年前看过的法国电影《Je suis à toi》(《我是你的》),《谁》的故事里带着激烈的道德纠缠和温暖的人际关系,这和《蛋糕师》很像,他们的故事遵循着完全不同的路径走向了相同的解答,而《我》里却有着相似的隐喻——面团。
面团,甚至可以升格为第三主角,它出现在人物呈现感情的空间里,串起了这个略带伤感的故事。面团出现在Thomas在德国的家里,Thomas沉默地揉着面团,Oren说,等我一个月。面团出现在耶路撒冷Anat的咖啡馆厨房里,Anat一开始对面团束手无策,Thomas耐心地教她如何把面团揉匀,他假装问起Anat她的丈夫是不是过世了,Anat说,她的丈夫经常去柏林。面团出现在深夜两人加班的厨房里,Thomas说,你看,你要温柔地对待这团面,Anat倾倒在他怀里。面团出现在Thomas在以色列的公寓里,他的秘密被发现了,正在揉面团的他被要求马上离开以色列,泪水顺着脸庞流下来,滴在面团上。未烘烤过的,尚未成为美味的面团,承担着现实的干燥和枯涩,这是生活大部分时候的样子,这是你独自的辛苦努力与悲伤,它不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却在镜头面前让观众看见了。
Kosher标准,是影片另一个绕不过去的象征。Kosher,在犹太教里代表着清洁、可食用,在以教立国的以色列,几乎就是餐厅的营业许可,置于这部电影,更像是一种坚不可摧的道德环境。影片反复强调非犹太教者不能碰触餐厅烤箱,这条奇怪的规则,实际上,却成为Thomas对自己隐秘历史保持沉默的参考。这种坚硬的语境作为Thomas和Oren恋情的底色,承托出了传统社会更真实的现状,同时也解释了“同妻”故事的道德困境缘起。这种世俗的、传统的标准,落实到人物便是片中的anat丈夫的哥哥moti。他对外来者有着天然的防范,他暗自教导小孩不要吃Thomas做的东西,他把节日的食物带到Thomas家里以防Thomas跑到他们家里去。你可以听到祷告日的广播,穿过大街小巷,你也可以通过Thomas的眼睛,看见角落里眼神躲闪的男人,电影用自己的语言完成了传统社会环境的构建,这种禁忌重重的社会,放在东方国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导演却做到了极其节制不过于渲染,这点难能可贵。
这部电影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其情感视角,自始至终凝视在Thomas和Anat身上,看到他们的在悲伤薄雾下的喜与哀。伴随着一件件精美的甜点,我们的同理心渐渐被烤箱散发出的香味所引发,那一刻Thomas不再是感情的被动者,他沉默少言,却散发出动人的魅力。Anat本是充满了怀疑和悲伤和妻子和母亲,但尝到甜点的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想这是导演的用心之处,借着面团,去让观众感受主人公隐藏在心底的情感,正如同性恋的地下情,在道德审判面前不堪一击,却有着和世人一般的刻骨铭心。人与人之间的羁绊因为道德而蒙上灰尘,因为真心而熠熠发光。
虽然不是高水准的电影,但我们需要它的存在,它只是一个一个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不需要太出众,讲清故事和引起共鸣就够了。
几点我比较体会到的: 1.当我们失去所爱时,尤其是在对方无征兆的突然消失,我们会去寻找答案,因为突然中断的爱情会阻碍你的前进。 2.失去他后,你会想他,他的物品,他接触的人,别人和他的回忆,你和他的回忆,用这些填满你的伤口,占有这些东西,像是拿回一部分的他。
在现在这个时间,我相信有无数的同样的故事发生,电影为什么选在这两地发生,映射的开放与未开放。未开放的社会仍会养成觉得自己要跟随社会通俗的人,当这个人到了开放的社会,他得到了解放。有很多时候,并不是这个人的错,大家会觉得为什么这男二为什么要和女的结婚,会直接怪他,而大家忘了的是,“社会”对一个人的塑造和约束,才是最根本的问题。
我是正文分割线
现在的电影节都偏好“同性”、“出轨”、“女权”...题材?
看看这些选送9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片单,
我若有所思......
中国电影方面送去的是《大佛普拉斯》和《红海行动》。
日本是《小偷家族》
韩国是《燃烧》
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影片,
炮哥也介绍过一二。
不知道这些大家相对熟悉的影片,
谁能够入围甚至获奖呢?
如果投票,你投给谁?
又或者是真的偏向那些“同性”、“出轨”、“女权”...题材?
那些,也许这些国家的选送影片更有希望:
肯尼亚的送选片《肯尼亚式友谊》(同性题材)
该片遂以“18禁”的电影分级,
成功获得为期一周的国内公映档期,符合了奥斯卡报名条件。
泰国选送了爱情片《告别茉莉》,
(女导演阿努查·本尼雅瓦塔纳的同志题材电影)
印度尼西亚选送了《玛琳娜的杀戮四段式》,
(女导演莫莉·苏亚的 女权主义暴力片)
影片讲述了一个年轻寡妇的故事。她不幸遭遇了七个强盗,他们不仅偷走了她家的牲畜,还强奸了她。《抢劫》《旅途》《忏悔》《出生》。遭到歹徒侵犯的玛琳娜出于自卫,杀掉他们中的几人。为了寻找正义,她踏上了捍卫权利、完成救赎的旅途。路途遥远,玛琳娜时常回想起自己杀死的人,那伙歹徒中活着的两人也开始伺机报复……
印度选送了《乡村摇滚女》
(女导演利玛·达斯的反性别歧视青春片)
还有这部以色列的剧情片《蛋糕师》,
斩获以色列学院奖七大奖项。
也是一部同性题材,而且还是一部“出轨”电影。
剧情简介:
“柏林的年轻蛋糕师傅汤玛斯,
从耶路撒冷来柏林出差的帅气熟男欧伦,
两人因黑森林蛋糕结缘,并成为一对恋人,
欧伦在家乡有妻小,只有每月到柏林出差时才能与他相聚。
有一天汤玛斯得知欧伦在家乡意外身亡的消息,
他来到欧伦的家乡耶路撒冷,并隐瞒身份、
留在男友遗孀安娜开的咖啡厅打工,
没想到他做的糕点大受顾客欢迎,
让小店一举成为远近驰名的名店,
美味蛋糕不仅抚平了汤玛斯与安娜的悲伤,
两人的心也越来越靠近......”
令人意外的是,就是这样一部听起来蛮狗血的电影,
竟然给我看感动了。
简单来说,
同时失去恋人的汤玛斯和安娜,
因为爱着同一个人,
而惺惺相惜。
不难理解他们的这种情感,
算是两个早已熟悉的人,
有着相同的工作、喜好和恋人。
虽然影片一开始就以两个男人的亲吻开头,
但越看下去越觉得它真得无比浪漫。
即便是对汤玛斯的动机有所怀疑,
安娜还是忍不住对汤玛斯心动,
在蛋糕房情不自禁地亲吻了他,
而汤玛斯也没有拒绝,
不知道他是想将安娜当成昔日的恋人,
还是只是不忍心拒绝,
又或者是他压根也完全爱上了安娜......
私信回复电影名称即可获得电影资源,去晚链接取消概不负责哦
(例如下图)
▼
爱情往往是一道世纪难题,没有人能够轻易解答,有些爱更加难以留存,没有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想爱却受制于各种现实因素的牵绊,不知如何继续!真正的爱情应该是灵魂之间的琴瑟和鸣,无关乎性别,年龄,肤色,宗教,若有一天我可以有幸遇到那个让我奋不顾身的人,我愿意为他停止漂泊,与他一起共话江湖,后半生风雨同行,如果失去了他,我愿意为他活成他的样子,感同身受着他的一切喜怒哀乐,只希望还能留住我与他之间刻骨铭心的回忆!
烤箱里的饼干都需要犹太认证,却没人能认证我们秘密的爱情。面粉里的酵母都知道改变味道,却没人能改变你已离开的事实。做蛋糕,如何调配比例是重点。做情人,如何掌握分寸是关键。来到你的城市,贪婪嗅你的味道,我是没有认证的秘密,是发酵爱情的酵母,是不能拥有你便取代你的恶人,这是我爱的方式。
虽然故事不新了但这温柔的叙事很喜欢,drama再多人们也可以温柔以待不是吗
让人想起《好久不见》的歌词:“我来到/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想像着/没我的日子/你是怎样的孤独”;剧情已经不是Call me by your name了,而是要感受你的一切:你穿过的衣服、你跑过的街道、你拥抱的风、你沉浸的水、你从小吃到大的食谱、你的母亲、你的爱人……最终替你成为你。PS电影音乐和色调非常棒 PPS男主德国人完全不适合穿衣服,穿了衣服土气傻大冒似的,还是不穿衣服比较好看和可爱✧*。٩(ˊᗜˋ*)و✧*。
我喜欢把蛋糕抹在对方身上。然后~
有些愛就像托馬斯手中的麵糰,經過溫柔的揉捏、適時的發酵、耐心的烘焙,形成一種美食所具有的特質,能超越民族和性別,讓身心倍感溫暖和愉悅。每次看到男主揉麵就覺得會下廚的男人真性感。整部作品的配樂和色調也都很美,非常喜歡這種充滿生活氣息的緩緩節奏感。
以为是个同性故事,但其实,更多在以一种性向的流动,来诠释那难以自持的深情。但每个人之间,竟然都充满着残缺与不当,再加上一些犹太元素的限制,一举一动都是这般危如累卵。三个主角身上,居然都有种奇妙的性感。开头两人的感情跳跃得太快,略是不足。而在那段代入的床戏中结束,未必不可。20171210
我对这种电影完全没有抵抗力。复杂的感情,未出口的话语,突然逝去的爱人,因为爱而想要接近对方的方方面面,互相说着我爱你却不曾到达对方耳边。你无法进行道德审判,看到的只是每个人的苦。而在这所有的点滴感情中,降下一块德国和以色列的历史幕布;出现一条宗教和爱情的分岔口。
男二渣男该死。但故事似乎又感觉很真实吧!男主的悲伤,全写在这张沉静的白色脸蛋上和制作甜点的认真里。感情很深,看的压抑,好在男主最后有哭泣。镜头运用和钢琴配乐,太完美了。陈奕迅的《好久不见》大概也是这个意思。
白白胖胖的沉默男子,甜蜜的蛋糕和爱情,悲伤就是悲伤,失去就是失去,最好永不回头。
最深的爱,莫过于把自己活成你的样子。
拍攝技巧和配樂很不錯,配合演員演技,多數場景頗具渲染力,可是就敗在情節不夠好。感覺想講兩人同時失去愛人的徬徨無措與猶疑無力,卻又互睡,又一起猜忌死去的歐倫其實另有戀人,整個過程像是補償慰藉,卻又像是混亂無力,跳脫不出對歐倫的複雜心結,這樣的心結有愛有恨、有喜有怨,終是無法放手。
看起来挺美味的糕点们都没怎么引起我的食欲,果然,比起吃货,我还是更适合当影迷。—— 我想他很常去这个地方,一间叫奎丹兹的咖啡馆,……,他想要搬过去,搬到柏林,他在那边有了别人,他亲口跟我说的,他想要离开我和伊泰去柏林展开新生活,我不要他待在家里,我叫他走,他正要去旅馆租房,一辆车撞上了他,就在他去旅馆的路上……
他说他愿为你抛子弃家,你说你如何不把他一生牵挂。
用德国小哥的视角展开故事,耶路撒冷的部分只停留在一家咖啡厅内,故事倒是处理的含蓄简单了,但也有点浪费了大好题材的感觉。不过我很喜欢男主角和女主角在性上的处理,让男主角和死去男二号之间的感情变得更有力量。
蛋糕
同妻和她的丈夫都爱上了蛋糕师,而蛋糕师自己确一直是最孤独的那一个,这三个人就像是一团面团却不能粘合,最后各自散落一地。生活很复杂,选择很重要,珍惜吧~
四星半。在utb看到好几次预告,剧情其实蛮简单,看了预告就能猜个七七八八。不是特别有吸引力,但是完成度很高,情感非常细腻。角色非常立体,包括留下两个烂摊子的渣男。议题很圆融地与故事相切,没有任何刻意或者刻奇,值得推荐。
非常非常不讨巧的选题,加上首播预告爆雷,被我无情搁置了快两年。如今借着突然的思绪看完,唯有感慨导演叙事功力的深厚,如刀尖起舞一般,将这个稍有差池便万劫不复的故事刻入了情感深处,告慰着爱人已经揉碎的心。PS:时隔五年又见zohar shtrauss,恍如隔世
经典
故事背景与人物结合得非常好,除却情爱这一层的因素,电影所传递的情感令人信服。男主的表演丝丝入扣,细腻而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