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站着就把电影给拍了
元旦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一水的国语电影里面看到郭子健和谢霆锋,在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果断选择看这部电影。但是救火英雄这个名字,多多少少让人对电影没有什么期望。根据以往的经验,不外乎又是一部骗票房,走俗套的烂片。
但是这部电影从一开头就让人提起了十二分精神,现场的特效和开场导演把握节奏的功底,都让人出乎意料,首先是这部片的特效,相比同类的国语片,实在要好上太多。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一度感觉自己是在看好莱坞大片。不得不提的是,在国内各种电影3D化的时候,这部特效做的如此优秀的电影没有做成3D,这是个很有诚意的选择。在各种低劣的3D电影充斥电影院的时候,有这样一部用2D拍摄,做工精良的诚意之作。似乎是在告诉观众,什么叫“站着就把电影给拍了。”
导演的节奏把握的也很老到,对每个主演的性格刻画,让观众不经意的就代入到主演的生活当中。紧接着的每次铺垫,牢牢的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兄弟感情,同事斗争,领导无能,水火无情,小悬念,大高潮,一段接着一段,导演的功力可见一斑。
不过虽然有很多出彩的地方,但是因为导演想要表达的内容太多,太满,刻画了好几个角色,讲了许多背景。最后导致故事主线不明显,缺少一根从头到尾的线索或者重点刻画的主角,让人没法跟着一条线走下去。中间有十几分钟的时间,虽然有各种爆破和特效,却让人感到有点无聊。尤其是这一段的画面异常昏暗,几大主角穿戴一模一样,分辨几个主角都有困难的情况下,我甚至一度没法跟上电影的节奏。
昏暗的场景有助于提高电影的真实性,但是却必须要照顾到电影的可看性,不应该让观众跟着一起摸黑。电影的真实性和观影的美感,这两者的平衡是另一个问题。我赞成为了电影的效果,牺牲一定的真实性。这一点相信借鉴好莱坞大片的手法,可以很容易做到。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站着拍的电影,没有迎合主旋律的歌功颂德,没有迎合票房的需求去做3D。是一部值得去电影院看的诚意之作。
2 ) 救火,亦是慑服心魔(咦,跟伏地魔是亲戚吗?)
看过许久,初时跃跃欲试要写些什么,甚至连标题都已早早定好。现在看来这名字中二得很,不过总归是当时心情的真实反映,便不改了。
一直未曾动笔是因为颇为喜欢此剧,作为Nic的真爱路人甚至觉得金像有望,奈何提名寥寥捧获寥寥,终归浇熄了当初蠢蠢欲动的一腔热血,而这篇早该截稿的影评也一直延宕至今。时值岁末,这桩心事,也就不留着跨年了。
时隔一年有余,最深刻的印象是——这是一部不一样的消防题材电影。不同于其他类似题材影视剧聚焦于火场救援的紧张激烈惊心动魄,本片却更多着墨于“心火”,而火场也从情节展开的最关键平台,变成了“心魔”的具象。在这部电影里,对“人性”这种“物”的层面上的探讨,要重于对“救火”这种“事”的方向上的论述。
如果说同类型的其他电影是“热烈紧凑”,那这部电影的气质就是“诡异绵长”。确如豆瓣网友的评价——从不知道消防片还能拍出鬼片的氛围,可戳中我的,或许正是这样奇诡的独特。<图片2>
影片开头是浓烟滚滚的长镜头+悠长而诡异的咏叹调,当时独自去的影院、又因着是工作日举座寥寥,委实被吓了一跳。现在想来,这应该就是本片压抑基调的第一个预示吧。类似的长镜头、咏叹调和低沉的旁白贯穿全剧,时不时就会冒出来撩拨我脆弱的神经。回头想来,这样的设置对于明确基调、烘托氛围而言着实大有作用。
而低沉压抑的,却远不止色调。
首先是主角的人设:谢霆锋饰演的阿森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完美男主——他有(强烈的)上进心和仕宦意(话说一般这种人不是做不了主角的吗2333),却于升迁途中几经辗转郁郁不得志;余文乐饰演的阿邦属于港片比较常见的路数——讲义气、洒脱率性、勇于承担。这样的两个人与昔年好友而今上司——更精于升官一途的阿辉(安志杰饰演)之间,自然有种种暗流汹涌。影片的第一个情节是一次救援后的问责,阿邦主动承担了全部责任与升职渐行渐远,而阿森在犹豫纠结后,或许出于不辜负好友好意的考虑,或许是对升职的渴望战胜了义气和担当。无论如何,他并没有站出来与好友共同担责。奈何事与愿违——他面对的是一纸“调任令”而非“升职令”。
虽可以理解也十分常见,但男主角总归是一个不同以往的、第一个情节就点出了他的强烈欲望和“道德污点”,而且之后由于和阿辉的争执间接导致了昔年知交的丧命(不过我坚持认为阿森对此没有责任)这对于“主角道德洁癖症”患者的我而言,真的是一处从开篇就一直不尴不尬却不舒服的存在。乃至最后阿森做出自我牺牲的抉择时,虽然明知这属于“为死而死”自己找死,是为了让Nic有机会在粉尘缭绕中好好地抽根烟耍个帅;即便知道这个情节不合理且没必要,但仍旧让我长出一口气,对于有些偏执的我而言,或许只有这样,才算是这个人物最彻彻底底的“洗白”与救赎。
此外还有很戳中却又细思恐极的一个设定——消防员在高温空气稀薄能见度极低的环境下,所要克服的最大困难是自己的心理障碍。那些痛彻心扉此生再不愿忆及的片段,会在一定场景的触发下闪回。由于这个设定,很多人物的性格经历被巧妙地展现了出来,不落俗套地丰满了角色,同时·也不出所料地贡献了一些亮点和泪点。
破除心魔的过程是无疑是压抑而揪心的,但对有些痼疾而言,破局的唯一方法,就是再次入局。
还有就是同行者的死亡,和无时无刻不罩在头上的被困者死亡威胁(尤其被困者中还有阿邦的女儿)。从阿辉的意外坠亡,到任达华饰演的老消防员的殉职,乃至最终阿森反锁房门在烟雾缭绕中走向终结的画面。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都变成了阿邦抱着女儿劫后余生时手中拿着的消防头盔。
这些与色调配乐打光镜头共同营造了一个诡谲可畏的火场,所有为了拯救其他人的性命主动踏入此间的人,无论最后出来与否,都是英雄。
向所有消防员致敬!
厚颜无耻的分割线
欢迎关注笔者微信公众号——混吃等死不想死
扫码没什么惊喜...也没惊吓...嗯就酱。
3 ) 好的演员,烂的导演
前段时间刚看过古天乐的《逃出生天》,同样是火灾,和这个几乎如出一辙。不知道为啥香港和火灾杠上了。
其实这两部片子的演员表现都不错,只是剧情有差别而已。整体而言,《逃出生天》的逻辑和选景要比这部片子好得多。这部片子中,明明一个电话就可以避免的火灾,非要工程师跑来跑去,还去现场关闭阀门,愣是不打电话说明一下情况。就算说电力公司有压力,一定要开阀门,也要把这个矛盾凸显出来才行啊。这群憨货直接开车去现场,要和互联网拼速度。。。。
还有那个长头发的工程师,莫名其妙的说什么”神经病啊“,另外几个人竟然没反应,靠!都是精神病吧~
还有那个老太烧纸也太快了点吧,孩子刚救出去俩小时,就说马上挂掉,也得在病房哭一会,料理一下吧。丫的啥也不管就奔火灾现场烧纸去了,是专门去放火的么?
这里面的演员说的话都是什么跟什么啊,装得很牛逼很深刻似的,其实都是狗屁不通的道理,编剧也是够烂的。凭个一般也就是看在这些演员的份上。
4 ) 多的那二两追求
半年之间香港突然有了两部救火题材的电影。先是去年下半年彭氏兄弟拍了《逃出生天》(《逃》),紧接着就是如火如荼地宣传这部传说仅后期就制作了11个月的《救火英雄》(《救》)。
其实前有工业光魔的《变形金刚3》,后有《环太平洋》吉尔莫卯足了劲把麦考白也给拼得泪流满面,香港即使使尽全力,在特效这方面也难与好莱坞相匹敌。《逃》和《救》都是这样,虽然特效确实有亮眼之处,但是失真感还是会违和地出现,《救》里甚至看不清一些关键性的动作。当然,成龙宣传片里的天火袭击香港,发电厂的渐次爆炸,《救》的阵仗可算是灾难片版的《风暴》,而且居然没有跟风做成3D电影,是值得挑一挑大拇指的。
我一点也不否定香港影人在拍类型片上的追求。《逃》就是一部合格的类型片。它几乎照搬好莱坞灾难片的模式:英雄兄弟火场双生花,火场救人好比升级打通关,加一点儿亲情爱情兄弟情,弘扬一下专业主义和敬业精神,最后是集体小强大难不死的大团圆结局。该吓的时候吓,该哭的时候哭,彭氏兄弟证明了,这种大片模式so easy,香港人民也能拍。
但是彭氏兄弟的失败也在于此,他们只是想无过无失地拍一部类型片,因此技术娴熟,却毫无新(心)意。而郭子健在《救》里的叙事不无蹩脚,第一次进火场就硬逼着人家神思游离重温不美好的回忆,人家还要干活呢好不好;电影的配乐也时常让人捉急,对白里说着“如入鬼域”,浓浓黑烟里再放出细若游丝的女高音,你当真想让观众把这当鬼片来看吗?但是整体来说,《救》比《逃》强,强就强在多了那么一些追求。
同样是有亲人困在火场,彭氏的处理很简单,就是考验救家人还是专业主义和敬业精神。《救》的这个点涉及到阿潮、海洋和阿森三人。在片子开场前二十分钟,所有主人公的背景全部交代清楚,只有海洋是最后在火场里才揭出他的痛处是火场失子。阿潮先是舍子救人,救人告一段落他本欲离开救子,体现的是他简单不无任性的为人和爱子之心,被阿森劝阻后,他一起完成救人的人物,体现的是他专业敬业的一面,同时也是他与阿森之间摇摇欲坠的兄弟情的最后一丝信任。阿森完成任务后,返回火场营救阿森的孩子,则是践诺和兄弟之情。救孩子这一件事,成为三个人物线索的交点,并且是完成他们性格塑造的重要步骤。
《逃》和《救》的剧情都涉及多人,但是《救》还是更用心地避开了平面浅薄的角色塑造。在六个核心消防队员里,主要角色算有主要戏剧冲突的阿森、阿潮和阿叶,次主要角色算李培道和海洋,再次要一些的算没有剧情推进任务的新人阿健。虽然不能算是群像,但是在主要人物里就出现了层次感,每个角色的性格都完成得相当鲜明,尤其是任达华饰演的李培道。与海洋比赛体力,体现其性格之傲娇;在火场侃啤酒舍头盔舍性命,是其豪迈与忘我。培总的戒烟,也成为剧情的另一个爆发点。
其实,《救》一片的主旨即超出了一般类型片,而更多地具备传统港片的精髓:如何面对包裹在浓烟之中的人心。片子的开头,即用一场问询,平行地介绍了三个主角:阿森、阿潮和阿叶。阿潮为人简单、义气,阿叶善钻营、有野心,这里面最纠结的当属阿森,他在良心义气和晋升前途中间摇摆不定,既有激进务实的一面又不敢不循规蹈矩。让阿潮独当罪责,成为善良而懦弱的他心头的一道浓烟。阿叶的失足重伤,女友的离开,是他心灵上一道又一道沉重的锁链。
影片用相当多的细节来塑造阿森的这种性格,并且不断加压,让谢霆锋的这个角色成为本片完成度最高的角色。最后承担全片主题的也是阿森。当阿森把阿潮和他的孩子送入安全地带,自己锁在火场,以自己的生命完成对他们的拯救时,阿森也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阿森在火场点烟的那一幕堪称妙笔。从飘落如雪的面粉,到缓缓吐出的烟圈,三个主人公的大特写,放慢的镜头和这时候显得曼妙的音乐,无不渲染着英雄浪漫主义的氛围。无论从意境还是主题性,这都是全片的制高点。
郭子健2007年拍《野·良犬》出道,2010年便凭《打擂台》拿下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并提名最佳导演。新人可畏,就是因为多的这二两追求。
5 ) 吹散内心的烟雾缭绕
文/牧嘎
2013年进影院看的最后一部电影是《风暴》,而2014年进影院看的第一部片子是《救火英雄》,1314的特殊观影还是献给了港片,真是情有独钟。郭子健的《救火英雄》有着像他的《打擂台》一样的艺术情怀,继续传承着那种不做作的释怀,那种只出现在香港电影里甚解风情的释怀。尤其电影的结尾,像极了王家卫的慢镜头风格。可整部片子前九段剧情都是以快节奏的形式在发展,如此慢镜头的结尾看着不但不反胃,反而倍感激情。就好比一列高速运行的地铁车在即将到达终点时能一厘不差的停在停车线上一般。
片子的剧情简单,一场场紧凑灵活的戏在人物的流动中显得格外逼真。有大场面的爆破及救火场面,特技逼真的浓烟滚滚让《救火英雄》里的那个世界伸手不见五指,似乎那一群困在浓烟世界里的人群上都在进行着艰难的自我赎救。那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术业的专攻,对团队精神的高追求,一副副扣人心弦的画面总是带着一种意味深长的情怀。
浓烟里的摸爬滚打中揭示着一层层布满灰尘的人性观,内心世界的浓烟比现实世界的浓烟更恐怖,一个人内心的灾难可能导致一个美好世界的崩塌,这点从谢霆锋饰演的男一号身上看的尤为明显,整部电影里的人物中仅有男一号有着优柔寡断的内心性情,像一股浓烟时刻沉淀在他的内心世界一般,任其切斯底里的哭泣也无法消散。而从其他人物内心世界可以看到明显的好与坏的区别,有踩着“兄弟”往上爬的职场竞争,有浑然傻气的“扛把子”,有电话不断的真挚爱情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人物塑造,却始终绑在了一根人性“主轴”上,那就是围绕着谢霆锋饰演的男一号在活跃着。
看去,其实这一场浓烟滚滚的大火就是男一号浓雾般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电影在诠释人物情怀上的宗旨便是一种思考人性之后的自我赎救。
这是属于男一号的一场自我赎救的内心战。每一个人物都是他内心情感的分支线。有职场的失利,对爱情的刻意躲避,对兄弟的愧疚,尤其对自我的不敢跨越。影片中除了男一号本身其他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可谓极其简单,甚至可以说毫无特点,但每一个人物都为丰富影片的人性世界作出了必要的价值,人物处理的干净利落,不庸俗不做作。
影片格局巧妙,具有较强的节奏感,配乐惊艳,搭配极具画面感的剧情,视听效果甚好。有大部分的紧张激烈,亦有小部分的安静从容,有人性的不断叩问,亦有人心的温纯感人,有英雄,亦有思考者。谢霆锋一直在进步,这比在《线人》里的演技更纯熟精彩。《救火英雄》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科教片。从电影一开始剧情就牵动着内心的思考,浓雾般的世界里,人性有着诸多的棱角,如何去磨合,总要结合现实去揣摩,去思考,去解决。就像影片最后的那一个亮的鲜明的结尾一样,处之坦然的吐出那一口看似落定的浓烟,吹散内心的烟雾缭绕。也请记住影片里的那句独白:总会见到光明。
6 ) 救火 救自己
救火英雄 虽然跟逃出生天撞题材了,但是明显救火英雄优秀些。因为它不是传统的塑造一个英雄,而是内心的救赎。也不像美国大片一样,一味的突出个人英雄主义,
但是不知怎么 在当时片子没有火起来,,,
也会看到港片传统就是,片头先交代了三个主角的兄弟情谊,三个性格各异的朋友,一场事故后,划分责任,三个人三种选择,一个完全撇清责任、一个犹豫中被另一个揽了责任。
由此有了截然不同的三个命运...
这是一部灾难片,却是一部教育片,
每一个曾经迷失自我的人,该如何抉择
7 ) 《救火英雄》:真正的敵人不是煙,而是語癌
一連幾個月在中港兩地先後上過《掃毒》、《風暴》,然後是這部《救火英雄》,都錄得不錯的票房,但實際上三者都有通病。誇張失實、煽情、空口講白話的兄弟情,顯得有點審美疲勞之外,更加對香港電影有點失望,不論是新手還是老手,對感情的演繹是如此兒戲,對男性的情誼是如此的拖拉與婆媽。縱使三者的劇情均不一樣,但觀眾的眼透視到的是這些香港電影的論述能力病入膏肓,證實患上「語癌」。
《救火英雄》雖然與前兩者在題材上不同,但實則意義卻有異曲同工之處,《掃毒》不離三兄弟,《救》起初的目的也是以三個青年人為基礎,同樣也是三個只能活一個的結尾,兩部電影同樣都是有關犧牲精神、兄弟間的情感角力與信任危機,而透過一宗事故把他們的命運改寫。只是換湯不換藥,由毒品、由大佬化為大火與濃煙,警察換成消防員罷了。至於《風暴》與《救火英雄》的關係就可謂是相輔相成,兩者都徹底玩殘香港,一個玩佔領中環,猶如外星人侵襲地球的爆破,一個玩佔領電廠,危城恐慌,突然驚覺原來香港很危險。但更加危險的不是電影本身的內容,而是為了遷就合拍片與進入內地市場的制度,香港的影人著重浮誇、用一些華而不實的技術修飾電影,而不是腳踏實地做好一件事。這才是最讓人感到接近無限的失望。即使票房高又如何,那種香港情懷、香港的味道都已經「被消失」。
講到有關消防題材的香港電影,真正的就只有一部。又到翻舊帳的時間,回到一九九六的《十萬火急》,杜琪峰用了一百萬拍攝,他講到拍攝的時候是用真正的石油氣爆炸,演員與攝影師身處的環境也實在很危險。《十萬火急》至今絕對是消防類型片的始祖,同樣它是優秀的,不只是它是屬於香港的,而是它是實在的講述消防員的工作,從游繩救人到滅火都有他們的身影。而片中也側寫了消防員的家庭生活,其中一點要講的是劉青雲與李若彤的感情線,似有還無又一見鍾情。同時,杜琪峰也有先見之明,戲中有女消防隊長的出現,講到女生的不安。
而彭氏兄弟的《逃出生天》,只能夠稱得上是偽裝的電影,香港人裝成廣州人,成為廣州消防隊的宣傳片,更敗筆的是電影裡愚弄觀眾,當消防員的家屬會身處火海,而消防員的妻子則會埋怨丈夫不先去拯救她。而《逃》片最重心的命題不是以救火為先,而是賣弄那些的技術,天秤、水底拍攝,十分的鋪張。
到郭子健的《救火英雄》,至少有一點比《逃》優勝的是回歸到香港的消防局內,穿上香港消防員的制服、看到香港的消防車,總算是有一點「港味」。但這種「港味」也只是表面的,戲裡那種不切實際的「末日想像」命題顯得大並且不合理,由獨立的消防員到電廠人員的層遞關係也是兒戲,演員都是過客而已。香港電影的「港味」建構主要是在香港的街景、建築物、文化,但在這部電影卻把城市抽乾,看不到香港的本位與文化,只有為誇大而誇大,為遷就劇情而顯出的沙石與接駁。其中一個敗筆之處與《逃出生天》同出一徹,記住別當消防員的家屬。故意要拍出一幕強加又俗套的親情。而事實上,這部電影的接連「死亡」也與《風暴》很相似,在一個團隊裡就只有一個人可以活著,其餘的必須死。這種的「死亡風潮」十足「馬上瘋」,一個一個的死亡就像玩電子遊戲似的。
死也不是問題。但有必連死也文藝化嗎?難道是「死了都要愛」上身?連死亡也一下子變得華麗了。這種外加的處理手法表面上是內心戲、獨腳戲,但這種玩法難免是有點裝扮。這種「英雄」電影最主要的應該是要強調男人的「艱險我奮進」,文藝的戲法還是放在文藝電影,詠嘆調還是省下來吧,倒不如多用眼神、動作交待手足之情。
這部電影的男人認真有問題,首先男人們的關係未能疏理得好,在拯救的大前題下還在考量兄弟之間的心事,在重大事情發生之時仍然糾結在私人事情上,到底是團體重要還是個人的英雄主義重要?消防員工作以外的事情單單以一些沒整理過的鏡頭交待就算,感情與工作的衝突沒有很明確的展示出來,事實上那些婆婆媽媽的兒女私情戲份,直接刪掉就是,既然沒法連貫,就不用節外生枝,製造煽情。男人的電影也要有男人味,男人的本質根本不需要花巧的包裝,不需要著重浪漫化。同樣也不需要把男人的情義與香港的命脈牽扯在一起,這不是製造「人民英雄」的形象,而是對香港超人的想像,實在沒有這個必要。
在電影裡,郭子健告訴大家消防員最怕的是煙,而這重煙不只是火場裡的煙,更是心裡的煙,既要戰勝心魔又是戰勝火災,有雙重意義。論娛樂性的話,《救火英雄》具備年輕偶像的元素,也有到位的特效,在某程度上也很有錢途的。但要知道一個故事的藍本才是最基本的,消防電影是災難片,不是恐怖片也不是科幻電影,描述救災的場面與人與事才是正經事。對於香港電影,更重要的是不需要討好任何人,即使有創意也要弄清自己的目標,香港需要的是有自己想法的電影,而不是從內到外「毀掉」香港的東西。創作人也要治療一下「語癌」,煽情狗血、硬加的元素真是讓人看得很辛苦。
文/Dorothy
我觉得是完成度较高的电影,细节做的不错,人物性格尚可,但是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都有脱节的地方,导演也说了每个人性格背景都有,只是电影没交代。比中规中矩要好一些。希望安志杰有天能演好人。
1.我在心里有3次泪眼婆娑;2.谢霆锋果然越来越赞了,配角各种精彩;3.配乐佳,镜头拍出了不一样的火灾感,很有新意,最后谢霆锋的抽烟和耍帅镜头实在是迷死人了,有些电影就是可以这样无理由放肆的表现和刻意。
继广州市消防大队宣传片后 香港消防大队也来了
結尾謝霆鋒抽煙的鏡頭,讓我第一次覺得男人抽煙原來可以這麼帥。
撇开特效不谈(火灾片最基本应该具有的),本片几个主演的关系比火场特效更有看头。sam在门那边对阿潮说学校已经选好的时候,我眼泪都流下来了。今年最美的画面是sam、培总和叶sir在小麦粉里抽烟(误)。导演用全香港身材最好最会打的男星穿礼服喷古龙水去跟上司搞social,用漂亮的美式口音发完脾气最
共赴患难绝望里,紧握在手,良友
主旋律的题材拍出了恐怖片的即视感,好几段戏完整、丰富且揪心感十足。只是导演既然对构图、配乐这么有想法,又何苦找这种高大全题材来拍,完全是好刀用来切豆腐。
电影播完,门口小卖部大妈说香烟已经全部卖断货了。
可给7分。开头陨石砸中环,以为科幻片,笑爆。“你还是说普通话吧”,粤语+英语+普通话。远离十万火急,围绕浓烟来做文章,故事完整流畅,华语片比较短板的特效也很合格,中间合伙突围,拍出了紧张感。遗憾没能拍一场正面的浓烟搜救
战胜心魔,这个主题很不错,但是作为类型片太多的东西差强人意,比如功能性太差缺少辨识度的配乐,糟糕的特效场面,过于平面化的主角,还有调理不够清晰的叙事,甚至编剧的主观计划已经严重左右了人物的命运,就是为了最后那个唯美又诗意的结尾吗?工业属性差了点,好在立意加分。★★★
分明是韩寒。
最后谢霆锋在面粉飞舞中抽烟的镜头性感极了
导演在电影里还是实现了些浪漫主义情怀,完成度很高,情节紧凑。但这一切发生的太过集中,感觉更像是剧情在马不停蹄的为他们安排死亡。针对人心和烟的关系重复的次数太多,反而负累。不适合贺岁档啊
昨天刚刚看的,那些所谓的贺岁片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挖掘了一些关于人性与现实的东西,人终究是要回归道德自律的。真的感慨,每个人的表演都很入戏,每一个表情都很到位。很赞!
题材不新鲜立意却另辟蹊径,灾难片让我们看得心跳如看鬼片,全片让人笼罩在黑蒙蒙的浓烟之中,不停地提示不要相信你所看见的。我们看到是救火救人其实是在救人心,想赞一下超写实风,配乐一起却文艺十足。每一个人物内心刻画得很细致入微,结局处理得很果断。最后,没做成3D绝对是良心之举。
75分。本来只是冲着小谢去捧场,没想到完成度远超乎预料,小谢回头找余文乐之前的节奏和氛围都很赞。配乐和镜头感很有郭子健的个人风格,悬疑中带着几分惊悚推力(很容易想到西游降魔篇里面让人惊艳的几处设计,郭导的鲜明竟然能从周星星风格中脱颖而出?)。对小谢Po朝霆的特效相当满意。胡军扣分!
情節緊湊刺激扣人心,場面高端大氣上檔次,演繹認真創意不忽悠,內心戲充足感人無多餘。
唯一的感受就是谢霆锋真的很帅,特别是最后抽烟的那段!
场面和演员都很出色,尤其任达华!剧本略有瑕疵,内容压缩在一天内拥挤了点,很多点不能放大有些遗憾。独白的设置也让人有点不解。开头剪辑十分出色,满是冲锋队的味道。总体还是不如杜琪峰的《十万火急》,但比年初那部《逃出生天》强上百倍!而且没用3D糊弄,2D效果出众,郭子建和英皇真乃业界良心!
谢霆锋最后点烟的镜头真是帅到“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