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五星给冯导,他拍出了自己心中的芳华,在所有演员的努力下,弥补了青春岁月里所有思绪可能的遗憾。
电影剪掉的那段3500米海拔缺氧高反依然原地旋转跳跃的何小萍很棒,敬业的同时也体现了何小萍本身的倔强、认真和努力。让所有演员现实中孤立女主,还是多么孤单又封闭的心,却又创造了舞台上美好额奇迹。
很多镜头要单独琢磨、反复排练、反复酝酿情绪。
一段是穗子收到十年无音讯的爸爸从北京带回的皮箱,里面都是爸爸对女儿的思念,还有十年被冤枉的委屈,一个父亲错过自己女儿十年成长模样的遗憾。要表现的委屈一些,再委屈真情一些。
一段是林丁丁织毛线调侃刘峰那句“那你试试呗”,要骚情些,再情感到位一些。
最后车站拥抱,站着不行太远,这几句话得近一点说。为刘峰点烟在下风向的何小萍很自然的随手堵住迎面来风。墓地里标准的军礼的何小萍和初入文工团敬礼鹰勾手的何小萍,时空就这样错过、拉开、走远,又像重叠在了一起一般。
我把芳华献给你,我昨天的芳华也是你今天现在的芳华,我回忆中的芳华也迟早是你当年芳华思念中的回忆。
这是一部花絮,说纪录片有点提高他的价值了,本身是完全附属于电影的,没有逃出电影的情节。芳华是冯小刚的致青春,我把芳华献给你是告诉冯导是怎么带领一帮年轻人至自己的青春的。里面惠子跳水的段落,体现了导演的耐性以及对年轻演员的提携,更是导演个人魅力的体现。其他表现导演柔情,果断,智慧,全才的片段,只是陈述,名导不是白叫的。
我看的虽然不是电影,只是一本和封面一样的书。看了好多人的书评,都说书比电影更沉重——因为电影里没有把他们老了的情景给拍出来,而书里写出来了。 在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觉得前面描写的他们在军营的生活,还有下放到基层,当兵的时候,大多是有趣加荒唐的。特别是何小曼的人物塑造(在电影里面她好像叫何小萍),她拿掉包的温度计作弊和她拿海绵垫在乳罩内的作弊,她想和林丁丁一样被当作公主的心理,以及最后她被孤立……她和她周边的人,有趣在这些事真实又有笑点,荒唐在小曼的心理和众人随着别人对她的孤立她的心理。 书中对何小曼被孤立的过程描写的是最多的。小曼本身不是什么险恶的人,她做出的事情,或者说她自身,包括她身上的馊味,但凡可以为人所吐槽,可以制造话题的,就是可以成为可孤立她的点。
为什么孤立何小曼,或者说为什么把刘峰逼出红楼——这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人们需要话题来交流,就像何小曼下放到基层了她还是作为她走了之后大家半年内的话题,而这也并不是因为大家有多讨厌何小曼。在那个比现在更喜欢制造话题,更喜欢夸大其词、捕风捉影的年代,不做坏事,甚至也不做丢脸的事,就像萧穗子(就是作者本人)给少俊的情书,甚至因为她爸爸是位诗人,都可以作为她被称为怪胎的理由。另一个原因,放到现在来说,孤立一个人的其中一个作用就是,两个人或者一群人说某个人的坏话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在何小曼救了伤员以后,她又被称为“战地天使”。这大大小小的荣光,签字签到手抖,让她看起来像位女将军。在浮夸场面的冲击下,她精神分裂了,反复这那句“我不是位英雄”。我记得在柴静采访了从德国来到中国,不谋钱财名声,为山里孩子支教的卢安克以后,发表了一篇报道——《无能的力量》。读完之后我也觉得卢安克的做法非常好,他的话非常有思想,但是在这篇报道发表之后,一些人觉得他身上披着光辉,一些想要造访他说向他学习,却不肯理解他的教育理念,一些女人还想要以身相许,发邮件说“你多么光辉,我多么了解你”。对于这种感情以及做法(这是一种打扰和一种误解),与战地小兵对“战地天使”何小曼,“雷又锋”刘峰是一样的。误把他们判为了有光辉的圣人,自以为帮助人的他们就是他们全部的一面,这单单的一面也要夸大,大到让他们成了光辉不变的雕塑才好。这不仅是中浮夸的固化,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物化。正如林丁丁面对“雷又锋”的表白“他怎么敢爱我”“这雷锋雕塑上的东西,怎么就下来了”。
我觉得影片没有拍出来的,也就是他们老了的时候,不能说是全书最精彩的,d但是确实是最有味道的。像咖啡豆,味道不美,是苦的,但是最有回味。他们年轻的时候离我们这个年代太远,这近到了21世纪,便有了莫大的真实感。刘峰名义上的几个女友,他的病痛,和小曼生命最后的相惜相依,林丁丁不幸的两任婚姻,郝淑雯最后的好归宿,萧穗子如愿以偿成了作家,在刘峰去世后大家来悼,小曼在灵堂里插满冬青花……这一切堆杂陈述一起,才是集了酸甜苦辣,能感慨的世事如烟。
《芳华》 其实冯小刚不是我特别喜欢的导演,所以也一直没有去看芳华,今天爱奇艺推送给我,正好也就看了 记得芳华刚上映的时候,看到的许多影评都是以下几个词语“青春,荷尔蒙,回忆,父母,那个年代,” 但是可能因为年龄小吧,或者是父母也不是太接近那个年代,我一点点都没有感受到 三个镜头,几个人,分别想起来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归来》以及麦家的《两位富阳姑娘》 看的时候,掉了好几次眼泪,看完了想一想好像不知道为谁掉的眼泪 为何小萍?为她一直受欺负,从不反抗,其实她是默默在跟这些人反抗着的,用她自己的方式 为刘峰?看到刘峰第一反应竟然是别人给你的好难道应该理所应当的接受么,圣人一般的人跟你说喜欢就是惊悚的么 看完整部电影竟然觉得是残酷,不是“青春”不是“美好” 想到的一句话是“看着她被围在中间,不说话,你就是帮凶。” (前几天加了小学的群,忽然讲到了班里一直受欺负的一个女孩子,她后来连初中都没有勇气读下去,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家庭,只不过说起来这些,那些冷漠旁观者甚至是觉得好笑的语气让我觉得自己总是有罪的,想起来小学的我也是帮凶)
青春吐芳华,在最美的年纪遇见的那段时光让人回味无穷,青春是段跌跌撞撞的旅行,拥有着后知后觉的美丽。由冯小刚指导的《芳华》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 这是一部个人情怀的电影,根据严爱苓的小说改编,片中萧穗子的人物也是严爱苓的化身,冯小刚说,《芳华》是他心愿清单里的最后一电影,他把自己对青春那段时光的怀念毫无保留的融入了电影里,才会有了这么精彩的影片,果然不负众望整部影片都洋溢着阳光,青春,积极和革命年代的气息 。两个人都出身于文工团,而文工团的那段时光都是他们抹不掉的记忆,冯小刚导演并没有用当下最火的“小鲜肉”“”流量小花”来担任影片的主演,而是用一批新的面孔呈现给大家,给观众最真实的感觉。而每个演员都带着自己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了电影当中,开拍几个月前每个演员进行了训练,才会演绎的这么生动。 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能够识别善良,也最珍惜善良。刘锋就是被何小萍珍惜善良的人,片中这两个人的命运很像只至于两个人最后相依为命,最后都离开了文工团去了前线,刘锋是活雷锋标兵大公无私的他让出进修的机会留在文工团,刘锋这样的人物也是向那个年代的雷锋致敬,可刘锋所做的一切却让人感到都是理所当然以至于走的时候只有何小萍一个人送他,送别的时候小萍的敬礼也与刘锋第一次见面时候的敬礼前后呼应,那个时候的何小萍甚至都不懂如何敬礼,刘锋的遭遇也让何小萍看清了人性。 片中在萧穗子收到陈灿送给她的西红柿时表现出的满足和幸福更能够给观众带来一种感染力,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简单的西红柿就可以让人欣喜,可以看出那个年代爱情的单纯和纯粹。萧穗子对陈灿的爱一直深深埋在心里,毛主席逝后港流进入内地,萧穗子偷偷试穿香港流行服饰,偷偷听邓丽君歌曲都是那个年代封建思想的表现,也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同样是干部子弟郝淑雯一直以干部子弟的身份自居傲慢,认为自己比别人高人一等,而陈灿却一直低调人物低调鲜明的对比。两人因为却门当户对在一起也是封建思想的表现,自古以来很多的婚姻都是因为门当户对。 片头文工团的精彩表演舞蹈,手风琴,小提琴,给整部影片定下基调,冯小刚也运用许多经典的老歌和舞蹈结合,经典的老歌作背景音乐增加了年代感同时也向经典致敬,也表现出了那个年代正值芳华的人们的青春活力,片中主要的两种色调红色,绿色都是那个年代的代表颜色,战争鲜血的红色,红旗的红色,听歌时红色的绸子,红色的沙发是那个年代人们的激情和热血,片中以绿色基调为主,绿色的军装,绿色的军营,绿色的排练厅是希望和无限的生机。 我们以为这样的芳华会伴随我们一生的但生活就是很现实,芳华就像摸到一块软软的海绵它是吸水的虽然水份存留不住但会留下很多的养分,这就是我理解的“芳华”。
1.
在《芳华》中,何小萍是被孤立的角色,这是电影剧本的设定使然。何小萍的扮演者苗苗在现实生活中如何,与此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冯小刚让众人在拍摄现场也“孤立”苗苗,这在伦理上引起了争议。每位听见此消息的人都陷入了沉思:这样做真的可以吗?这个举动之所以引发议论是因为触碰到了现实与虚构的界线,冯小刚将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当成了他创作的棋子,而逾越了人身上最基本的自由权利。
拍电影不是写小说。对于小说家而言,他笔下的人物从无中生有,人物命运可以完全由小说家来掌控。在此,并不会涉及到道德伦理的问题。但因为电影需要通过活生生的人来扮演,演员是可以消解掉他(她)在日常生活中的部分个性,甚至可以让自己完全听任导演摆布,但这要出于她自己的意愿。如果演员够专业,他(她)就应该让自己变为一块没有定型的塑泥,任由导演捏塑,达到导演想要的任何效果。
无论如何,这里都有了一个界线:就是导演对演员的掌控必须保持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而不可逾越入现实生活。冯小刚的举动之所以引起了人们的非议,其原因正在于此。它逾越了这道界线,将导演仅仅在艺术创作中拥有的权力与意志延伸到了日常生活之中。苗苗在现实生活中被孤立即便是为了电影中的“孤立”显得更加真实,也无法再获得自身的合法性。这触犯到了伦理界线,将生活等同于虚构。
2.
在《我把芳华献给你》这部纪录片中,我们能看见这样的镜头:冯小刚在给女演员们讲戏的时候,谈及了让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孤立”苗苗的事情,苗苗对此也是认同的(我们能见出几分无奈,毕竟不是好事)。要让“孤立”的行为在电影外的现实生活中也能被大家接受,需要一个认同合作的过程:冯小刚和苗苗必须是事先商量过的,而且苗苗对此也认同了。无论她的认同是迫于导演的强权(她毕竟只是一个新演员),还是她发自内心地觉得这样更好,可以让她发挥出更真实的效果。只要苗苗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对此认同了,那么让众人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孤立她的举动便是允许的,并没有触碰到伦理界线。
但这样一来,自然也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当苗苗和其他人都知道生活中的“孤立”只是为了电影最后呈现的真实效果,这种“孤立”就显示不出它的强力。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苗苗是在不知悉的情况下被众人孤立了,她自然会在电影的拍摄中表现出“被孤立”的情绪。而当她知道大家其实是为了拍电影才孤立她,她在拍摄时表现出的那种“被孤立”状态更多就是演出来的,而不是真实表现出来的。
让演员在生活中陷入与电影中相同的情境,然后让他们真实地“反应”,这是伟大的伊朗导演阿巴斯发现的神奇技法。在《樱桃的滋味:阿巴斯谈电影》这本书中,阿巴斯开诚布公地向读者谈及了自己拍电影的方法,而他创造真实的方法不是完全彻底地复制现实,也不是让演员表演得真实,而是设置情境让演员自然地“反应”。比如为了让《何处是我朋友的家》中的小男孩在送本子给同桌的夜路上表现出恐惧,阿巴斯让工作人员在远处学习狗叫,然后拍下小男孩惊恐的反应。或者是在《希兰公主》中,让演员对于一种白纸想伤心的往事,拍下她们流泪的画面,最后的效果是让观众以为演员们是在看电影中的电影的过程中哭了。
3.
这一切都是欺骗,不仅欺骗演员,同时也在欺骗观众。但是当我们在看电影的时候,我们感觉这是多么真实啊,小男孩的恐惧如此真实以至于我们好像也同处夜晚的乡村道路上,或者女演员们的眼泪如此真实,我们自己也被《希兰公主》这部电影感动落泪了。我们之所以获得了与演员们感受到的相似情绪,是因为阿巴斯在电影中创造的是情境的真实。在听到狗吠那一刻,小男孩突然间的恐惧是真实的反应,而不管那声狗叫是不是真的。在这里,并没有任何伦理上的逾越。小男孩如果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或许觉得自己被骗了,但这根本没什么,他很可能把这看成是为了完成最后的电影,他愿意为此牺牲。
但在冯小刚这里,手法虽然与阿巴斯相似,因为现实中的“孤立”会对演员的心理产生影响,就自然涉及到伦理问题。如果是让阿巴斯来拍,继续用他发明的技法,阿巴斯很可能不会让苗苗知道大家正在孤立她,只有当电影真正完成后才告诉她真相。这样,才能在电影中获得何小萍被孤立的真实情境,苗苗才能通过言语与举动真实地反应出她被孤立的情况。苗苗都不必演了,现实生活的她与电影中的何小萍已经合一。当然,我是不会认为阿巴斯真的能做出这种举动,因为这是自私和不道德的,这是将演员作为工具来当方面完成导演自己的作品。
苗苗是知情的,但从纪录片中的片段来看,这种知情显然还不够。冯小刚仍然在行使着某种强权,让苗苗接受大家孤立她的事实。而苗苗也没有任何的反抗权力,说这样会影响到她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状态。如果她毫无所知,那么冯小刚便犯了一个伦理错误,他应该被指责,并出来道歉。但苗苗毕竟知情了,也知道这样做是为了电影,因此对冯小刚的道德指责开始暧昧了,但也不是说没有任何道德问题了。冯小刚如果真的想避免别人的指责,他就应该放低姿态,和苗苗事先就商量好,这样做对方能不能接受,会不会对她现实生活产生影响。如果苗苗在完全知道事情后认同了,那么这样做就是可行的。但如果她对此有一些疑义,或不愿意,那么冯小刚就不能做任何强求,并立即中止孤立苗苗的行为。
严正声明 非崇洋
希斯莱杰在扮演完小丑角色后 得抑郁症离开人世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他代入小丑的角色 阴暗厌世 以至于电影结束后自身无法抽离出来
然而听到一个很有趣的讲法:国外的导演或者环境里 是鼓励演员熟悉角色进入角色 表演的时候才能生动传神 比如丹尼尔刘易斯 马修麦康纳 都曾因为角色的身份需求在现实里变的神神叨叨 这要是在国内 人们指不定就说 你好好演戏 别跟我在这装疯卖傻
我很敬重这种敬业精神 台词形体乃至走位都是要时间去把握去适应 流量明星的产生将电影变成了快销品
这是导演自身想法的一种表达 他有追求也有能力将自己的青春芳华投射到荧幕上 对自己是种成全 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对这些幕后故事感兴趣 他们的备战状态可以了解到对这次拍摄的重视性
和他同年代的人群借此追忆 较他年代之后的我们借此了解 斟酌每个画面 提携后辈 薪火相传 公共人物拥有更多资源的同时 也该有责任感
其实观众很聪明 一部影视剧有没有用心能看得出来 大多数时候看些烂片之类的东西 不是喜欢看 而是打发时间和为社交提供谈资 其次大可不必由于创作人员的花边新闻而对作品有什么偏见 我们想看的不只是一部精彩作品吗
年轻是活力 是无边无际的时间 附加功能是彷徨和青春懵懂的爱 黄轩那段侧对着镜头 窗外下着雨 想起林志颖的十七岁的雨季
我喜欢过去但不想回到过去
至少看到了那段在正片里被删剪掉的何小萍高原独舞。
美好的肉体【度 /s/1o8N0MWa 码 325u 】
⒈芳华,词语挺美好,但电影所展示的青春给我的感觉更多的却是残酷;⒉据冯小刚导演说他片子终混完请了葛优、黄建新等人内部观影提意见后又剪了12分30秒,那场高原舞蹈戏可能是在这期间删掉的?但我觉得保留更好,现在的成片那段有跳跃不连贯之感;⒊相较之下还是更喜欢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什么纪录片啊,还不如不说明呢,弄半天就把芳华变成他个人的致青春啦,大家各种表扬原来都是意淫而已,导演没想那么多原来。
他已走出半生,但归来仍是少年。
沐浴后的肥皂香味,舞台上的如花笑颜。《芳华》这片真好,看两遍看三遍,至今弥留“芳华”。故事真好,角色真好。是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放置到此刻也有新的感情。留有原著的灵魂,又注入导演自身的经历和情怀。电影真好,记录真好,重塑影像,重回最难忘的岁月。这片让我对冯小刚电影的印象改观不少。
看完电影一定要来看一看,幕后的他们,身上依旧带着《芳华》的气息。观看地址:https://music.163.com/#/video?id=234C10C5CD406AE5AF77FFE62A1D5D97
纪录片比电影好看…
看完电影趁着热乎劲看纪录片还是很好的一个模式,并且这个纪录片还是挺有格调的,不错
这些女孩子实在太好看了
看完《芳華》再看幕後記錄,感慨拍片真的非常不容易,即使最終成品並不盡如人意。仰望馮小剛的導演境界,還有攝影指導羅攀的敬業(幾乎都是親自背Steadicam去拍)。《芳華》是馮導的青春和情懷,他坦言拍這部片不指望賺錢,而是因為這部片除了他沒有其他人能拍出來了。鐘楚曦不僅美,還特別有個人魅力。
演员口水话大杂烩
看了这部纪录片,更确定了《芳华》就是冯小刚实现年轻时未竟春梦的性幻想作品。最可笑的是,大家集体体验生活,黄轩都没有被要求参与。看冯导给围坐成圈女演员们说戏,有种后宫漫的既视感。演员接受访问说冯导一遍一遍给她们讲当年的故事,特别投入。“我那会儿啊……”好像饭桌上得瑟、油腻的中年男子
看到她们幕后的样子,真是动人。到底是年轻芳华,萧穗子是每一个身段都美不胜收。人人都说电影像情书,这一部电影才是冯小刚给自己青春的,最热烈、彻底、缠绵的情书。
刚刚看完大银幕,再看看幕后纪录片——我们的电影花絮还没有像好莱坞大制作那样规范,对付看看八卦吧。
看了很多被剪掉的镜头很好,对苗苗的刻苦印象太深刻了
比电影要好看些。真实,真切。
冯小刚说新人演员给剧组的时间“别说几个月,一年他们都可以”那种中年有点权利男人的猥琐劲展露无疑。
《芳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这一帮子的人陪冯导重新过了八个月的部队文工团生活
所谓芳华,不过是人过中年的冯小刚的一场自恋式的怀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