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中产阶级

剧情片印度2017

主演:NaniSai PallaviBhoomika Chawla

导演:VenuSriram

播放地址

剧照

中产阶级 剧照 NO.1 中产阶级 剧照 NO.2 中产阶级 剧照 NO.3 中产阶级 剧照 NO.4 中产阶级 剧照 NO.5 中产阶级 剧照 NO.6 中产阶级 剧照 NO.13 中产阶级 剧照 NO.14 中产阶级 剧照 NO.15 中产阶级 剧照 NO.16 中产阶级 剧照 NO.17 中产阶级 剧照 NO.18 中产阶级 剧照 NO.19 中产阶级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21

详细剧情

  出身中产阶级的拿尼(拿尼饰)与嫂子(布密卡饰)住在一起。他和女友(赛·帕拉维饰)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布蜜卡是一名政府公务员,她在瓦朗加尔遭遇了一名可怕的罪犯(纳雷·什维杰饰)。故事的后半部分主要讲述了一个像拿尼这样简单的人如何直面可怕的歹徒,并拯救他的嫂子。

长篇影评

1 ) 永远吃不上饭的富人,到底在怕什么?

晚年的布努埃尔听力基本全部丧失,成为一个只能听到自己回忆的聋子。

他执拗地在自己的电影中拍摄那些保守且古板的中产阶级,或是复古地追踪20世纪初的欧洲上流社会,直到1972年《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那时候流行的是披头士和喇叭裤,连爵士乐都成为褪色的金子,更别说雍容典雅的古典乐了。

然而布努埃尔依旧喜欢在他的电影中展现资产阶级的做派,他们还是会在繁文缛节中得意,边喝着马天尼酒,边洒脱着得体的西装和晚礼服。

然而布努埃尔向来不正经,他没打算好好地讲一段资产阶级保守派的衰亡史。

他总是用闹剧和超现实的手段处理这些体面的中年男女,以至于很多人都觉得,《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是一部讽刺资产阶级的辛辣之作,他们纷纷称颂这位曾经的超现实主义悍将,为他不忘40年前的志愿而拜服。

总觉得一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还不能足当地描摹这位电影大师。

尽管影片中的确不缺辛辣的讽刺桥段,譬如那对在草丛堆里做爱的夫妻,他们依照着装来判断他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当神父穿着园丁衣着时,被他们不由分说地扫地出门;而当神父穿着主教衣着入门后,他们又万分抱歉,以至处处表露敬意。

而这位主教同样是个表里不一的人。当一位将死的老人向他忏悔时,他得知老人就是在几十年前杀害其父母的凶手。在仪式上,他丝毫不失基督教的礼节,他告诉老人,上帝将会原谅他的罪行。

然而在他将要离开时,却又用枪直接崩掉了老人的脑袋。

但这些看似虚伪造作的行为,却是布努埃尔一种狡黠的仁慈。他不愿意说些冠冕堂皇、正正经经的话,就像面对《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时,他也很快哉地向记者调侃道:“那当然啦,我可是付了奥斯卡那边25000美金哦!”

尽管本片最后还是拿到了奖项,可这个玩笑还是弄出了不少风波。

这位已至暮年的老人希望将那些熟悉的资产阶级老朋友一一画像,去抚慰那些或许被看做老古董的“审慎魅力”,这种“审慎”的气质,布努埃尔本人同样具备,对面外界的采访,他也毫不避讳地说:“我也是个资产阶级啊!”

所以在电影里面,布努埃尔大量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周围朋友的故事作为题材。

比如那位士兵在餐馆中突然走到三位女主角的面前,向她们询问童年是否快乐,并讲述自己不幸的遭遇。这个桥段其实是布努埃尔经常在酒吧想做而又没做的事。

而整部电影一直围绕的聚餐活动,便直接来源于布努埃尔的一位朋友贝尔希曼在生活中遭遇的故事,这个故事后来也成为了电影的开头。

而用聚餐或者聚会作为契机,让三男三女不断的聊天、应酬、做爱、偷情,甚至漫无目的地走在乡间大路上,布努埃尔依旧没打算轻易放过他的银幕角色。

他让六个人先是不断的安排聚餐,然而正当开始吃饭时,一桩桩变故接踵而至。要不是约错了日期,要不是餐厅旁边正在举行葬礼,要不是因为男女主人忙着亲热,错过了聚会,要不就是因为军事演练,搅乱了饭局。

而当他们正可以好好吃一顿时,却发现不仅是在梦中,而且还被人在梦中用各种手段打断。

布努埃尔可以狡黠地安排无数个挫败,让这些看似体面尊贵的资产阶级男女跌倒在无尽的泥淖中。

并且他将这些挫败大多安排在每个人的梦境之中,而且还是梦中梦。比如片中最后的一段梦境,是米兰达国的大使所做的梦。他的梦中又出现了两段聚餐的场景,然而,一场被警察破坏,一场被青年恐怖分子破坏。

在这两场聚餐中,他还在梦中让一位警察做了恐怖的梦,而这位警察在接收上司命令时,却又因为飞机的轰鸣声,对话被完全掩盖。

这种梦境和关键信息被“恰巧”掩盖的场景在片中多次出现,布努埃尔不再像《一条安达鲁狗》和《黄金时代》中那样,用超现实的画面怀疑现实,反抗世俗,而是将超现实的手段化在了整部电影的情节、场景和故事中。

尽管这种彻底模糊现实和梦境的手法在1967年的《白日美人》中就已经初露苗头,但是直到《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中,布努埃尔才开始用大面积的梦境来作为真实故事的补充,何者为梦?何者为真?在他的狡黠下,已经分不清了。

恰如他自己所言:“因为梦境是现实的延伸,是清醒状态的延伸。在电影中,一旦你说‘这是一个梦’,它们就变得没有任何价值。”

于是,每次怀着饥饿参加聚餐,而又每次被打断的梦境成为资产阶级的时代现状——他们总是活在优哉游哉但又充满挫败感的处境中。

越到晚期,布努埃尔越是将潜意识中的身份印证到电影中,包括他对资产阶级那种狡黠的仁慈。他自小便生活在一个标准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因为在古巴经商暴富,所以回到西班牙家乡之后,大量购置土地,成为一方乡绅。

当他青年时期,可以用热血和浪漫主义的激情反抗资产阶级家庭的出身,以及天主教的文化因子,可是越到晚年,这位反骨式的人物反而温和了。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恰是这种从锋利到温和的“梦的解析”。它的人物自然还是逃不了人类的原始欲望,萨内夏尔夫妇为了满足一时兴起的性欲,他们宁愿让一群客人坐冷板凳;拉斐尔大使和朋友的妻子搞外遇,而当朋友明明可以戳穿他们的奸情时,三人都选择了体面的解决,不愿戳破尴尬的事实。

然而这些甚为可怜的欲望却和六个人的聚餐一样,始终很难得到彻底的满足,萨内夏尔夫妇的性事草草了事;而拉斐尔和朋友妻子的偷情也无奈中断。

这种欲求不满而又处境窘迫的氛围,化作了那段顶着烈日而又遥遥无期的集体行走,他们穿着体面,但却又身处荒蛮之地。

四十年过后,布努埃尔开始对自己和所处的这个阶层终于以某种方式握手言和。

这个看似保守迟钝的失聪老人,或许在经历七十年风雨之后,从他在西班牙、法国、美国和墨西哥这些形色各异的国家中听清了些什么,而这些听清的东西,对于我们大部分听力良好的人来说,或许一辈子都听不见。

2 ) 米宏达共和国初考

片中主角之一的Rafael身份是米宏达共和国驻法大使,片子很多情节也都是围绕他的身份展开。显然,米宏达是一个虚构的国家,对于米宏达影射的国家也是众说纷纭。作为一个地理门外汉,就用片中的细节初步考证一下。

对于米宏达共和国最初的讨论是花匠神父和Rafael的一段对话,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个南美洲国家。好在南美洲国家和地区不多,一共13个,依次有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法属圭亚那、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巴西、巴拉圭、乌拉圭、智利、阿根廷。首先排除法属圭亚那这个地区。

神父对该国有错误的认知,比如认为该国有波哥大这座城市,有潘帕斯草原,有金字塔等等,但这一一被Rafael否认,波哥大为哥伦比亚首都圣菲波哥大,潘帕斯草原在阿根廷境内,秘鲁境内有金字塔遗迹。这样排除了三个国家。

同样Rafael肯定了神父说的一点,该国有安第斯山脉穿过,这样排除了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巴西、巴拉圭、乌拉圭等国家。巴西国土面积虽广,但是未达安第斯山脉。

有人认为米宏达共和国映射的是委内瑞拉,因为委内瑞拉北部有米兰达州。其实Rafael邀请众人前往米宏达共和国度假的时候, Florence曾经提到这是一个南半球国家,委内瑞拉全境在北半球,因此更加排除,同样排除了赤道穿过的厄瓜多尔。

这样还剩两个国家:玻利维亚和智利。在上校的聚餐中,透露了更多这个国家的信息,比如接纳纳粹,政治腐败,甚至有游击队的存在。很多人认为是智利,因为这个国家以接纳纳粹闻名,而且还有皮诺切特的独裁,不过这部片子在皮诺切特发动独裁之前上映,彼时智利的社会没有众人口中的动荡。

反观玻利维亚,也曾接纳过纳粹,切格瓦拉也是在玻利维亚进行游击战争被捕的,距离电影上映也没几年。Rafael也说现在游击队已不是问题。

因此,我认为所谓的米宏达共和国和玻利维亚更为相像。

3 ) 资产阶级永远在路上

每个人的梦境都在透露荒诞,人人都有一副假面,被假面所困,为扯淡而杜撰历史,顾左右而言他的虚伪,充满欲望的贪婪,背叛欺骗与愚弄朋友,被一网打尽后的惊诧,种种…都是如此荒诞。 电影用荒诞的,魔幻的,近乎嬉戏的方式来深刻的讽刺资产阶级,其表现方式已经跳出了超现实主义本身,更富有想象力也更加魔幻,充分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融入电影主旨。 PS: 1.梦境的转场,门牌号如同时钟波动一般,大麻与梦境的反射蒙太奇。 2.剧作的巧妙,内涵呈现了矛盾又是其本身要表达的,有互文的文学表现方式。 3.剪辑使梦境的出入流畅,抽丝剥茧的揭示资产阶级的丑态。 4.结尾呼应开头的场景,众资产阶级沉默不语的在乡间小道行走,似乎让一切虚幻回归真实。也是最终导演要呈现的荒诞隐喻:(资产阶级)永远在路上(此外其他场景也可对应为永远在做梦,永远吃不到饭)。 postscript:本想写一篇长的分析,可我太懒了。短评限字数只能发到这里了,稍长的短评而已。

4 ) 一个无产阶级的审慎

昨晚看的,回味无穷。伯格曼、布努埃尔等那一代的导演,是不是都对画幅构图有强迫症?都是剧场式场景切换,基本都是一个空间切换到另一个空间。看片名,以为以一个无产阶级来审慎这个片子,会发觉它乏味。结果布努埃尔这个可恶的资本主义把它拍得极为刺激有趣,回环式的故事章节,用梦将一个个紧张刺激、毫无联系的情节串在一起。有似梦非梦的中尉,讲述自己在母亲唆使下杀死养父。有军官梦见自己去世,在另一个世界遇到自己朋友和母亲的故事。警察局长梦见自己的手下竟是恶鬼,还放走了几个他刚逮捕的大亨。电影三位男主角所做的梦,则都是他们内心恐惧的投影,第一位梦到自己和朋友去参加一个军官的宴席时,发现自己和朋友们转身被安放在舞台之上,接受台下观众的指指点点。这位男主角在宴请客席到家的时候,自己还和妻子跑到自家花园行周公之礼,这种担心被发现的紧张刺激被构筑在梦里。第二位则梦到自己和朋友们去参加军官上校宴席,席间众人纷纷对他米宏达大使的朋友冷嘲热讽,嘲笑他国家的贫穷落后,其中以宴会男主人尤甚,米宏达大使隧开枪将男主人杀死。这位男主角内心应该是对米宏达大使恨得咬牙切齿吧,因为他不仅来自社会主义,还和自己妻子乱搞。第三位则梦见宴席席间,突然几个工人阶级模样的人闯进屋,将除了他以外的人开枪扫射杀害。这个人是来自社会主义背景的米宏达共和国的驻法大使,他和其他几位都有着根本上的阶级矛盾,猜测他内心深处,应该是敏感于他们关于米宏达的言语的。如果说黑泽明的《梦》展现了淋漓尽致的东瀛神秘美学,而布努埃尔的“梦”则曲径幽回的还原一个资本主义镜像。

电影开场,男男女女来到餐馆,“这里的鱼子酱肯定没有我家的好”,“价格不贵,可是来这里的人也不多,这是个问题”等话语,都表明他们万恶的资本主义身份。米宏达大使虽来自社会主义国家,内心对自己的认同确是资本主义的,工人阶级美女企图进他家刺杀他,侧面反映社会主义对他的批判。主教自己的父母因为过于严苛对待自己的园丁,而被园丁杀死。多年之后,主教为一个濒死之人做临终祷告时,发现对方就是当年杀害父母的园丁。代表资本主义的主教还是枪杀了自己的仇人。这些小恶与大恶,都是布努埃尔的批判。因为这些男男女女,永远在宴会席间。

5 ) 消费主义,资产阶级,马尔库塞,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玩乐时间

这篇原文在我微信公众号Filmtopia~欢迎讨论

原文链接—//mp.weixin.qq.com/s/gAFgiTYOJmJ5P7KNMOuyug

今天来安利两部与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有关的片子,法国导演雅克塔蒂1967年拍摄的《玩乐时间》(Play Time)和西班牙导演布努埃尔拍摄于1972年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Le Charme discret de la bourgeoisie)。

玩乐时间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为什么要把这两部片子扯在一起呢?个人觉得他们的主题和拍摄手法有相似之处,即便它们都不能算新浪潮的最具代表性的影片。

《玩乐时间》是塔蒂的“于洛先生”系列中的一部片子。这部有些滑稽效果的影片以来到巴黎办事的于洛先生引出,展现了巴黎工业化的大都市模样。世博会上的先进设备,整齐如鸡笼般的办公室隔间,高大冰冷的摩天大楼和玻璃窗,景观和情境被形形色色的人物串起,现代化世界刻板的有条不紊以典型细节被生动刻画。

到了晚上,于洛先生来到为装修好就着急着开张的夜总会,加入了派对的狂欢。觥筹交错的夸张场面和欢腾的舞会竟弄塌了屋顶,大厅里一片狼藉。客人们却不觉得扫兴,玩得更加疯狂...

另一部影片《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讲的是富有的塞内夏尔夫妇邀请四位上流社会的客人,包括非洲国家“米兰达”的大使,来家中参加晚宴。一场场意外,记错时间,陆军忽然光临演习,睡过头做着梦中梦,导致一次次推后的晚餐最后也没能顺利进行。梦境情境,和漫步在没有尽头的路上的情节也使结局与整个事件的真实性变得暧昧...

新浪潮(French New Wave)开始于50年代末,并影响了整个60年代的法国电影界。这场艺术运动的发生有多层历史与政治原因,以及哲学背景。

一战前的法国电影业有着世界霸权地位,而一战粉碎了法国的跨国产业,各大法国电影公司相继破产。这时,低成本独立电影在市场中有了优势,艺术片导演便有机会带领起了新的电影潮流。代表导演戈达尔,特吕弗,侯麦,克里斯马克等领导着新现实主义,电影手册派,左岸派电影相继出现。关于各个导演及风格能讲的太多,以后有空再细写。

新现实主义的出现来自导演界对品质传统电影,和完整剧本叙事风格的排斥和反叛。影片有了浓重的导演个人色彩,不同于传统的客观叙事上帝视角,因果明确的结构。主观视角让新现实主义实现了“有形的超现实性(plus de realite)”。

新现实主义的反叛精神也与长期压抑保守的社会环境有关。在当时法国戴高乐总统对文化的保守主义下,二战后长大的青年更叛逆地寻找新的文化,和更有生机的艺术氛围。哲学存在主义兴起的影响,使人们开始思考世界的意义和命运的结局问题,对以理性为本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产生怀疑,理想的幻灭,消费主义盛行的社会的虚无感被带入了电影主题。

《玩乐时间》和《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都以讽刺消费主义,资产阶级的空虚和技术理性的后工业化社会结构为主题。

哲学家马尔库塞基于工业社会结构的理论与影片背景,以及当时的社会运动环境都有着紧密联系。马尔库塞的作品《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都讨论了现代社会“非理性”的实质。

他的理论探讨发生变化的统治方式。传统的资本主义统治方式视雇佣者与劳动者为明确对立,而工业革命后,人们被科技与理性潜移默化地统治而不自知。技术理性指对技术发展的合理化和对技术的追求。此时的现代化社会,科技被放到了最高位置,变成了异化物。本应是科技为人服务,可人们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却被科学的概念所奴役,麻木地发展却忘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感性快乐。人们逐渐忘了爱的意义,将爱混淆为与性,以消费和及时行乐宣泄快感。

现代技术和精英统治阶级的利益紧密联系。统治者始终有定义和解释科学的权力,他们的集权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反叛可以被轻易置于伪科学位置。于是,表面为理性合作的雇佣劳动关系给人带来了更加自由的假象,劳动者实则接受了新的奴役,接受了自由时间和隐私被科技全面渗透操控的生活。

两部影片从处处自然拼出了讽刺的主题,对人物和生活细节的刻画使叙述饱满而真实。

先说《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不同于传统影片的经典客观叙事结构,超现实主义导演布努埃尔用了模糊而跳跃的叙事结构。

这里可以联想到哲学家德勒兹在《运动-影像》中对于“小型式”和“大型式”的分析。在以往的传统影片叙事结构中,叙事顺序可以概括为“大型式”,即情境-动作-情境(situation-action-situation)。它的逻辑是,叙事开始先交代大背景的情境,角色再在情境中相应地对情境做出反应,比如应对冲突或做出适应,从而改变情境。

而在“小型式”中,它使用动作-情境-动作(action-situation-action)这样更加松散的讲述。它由动作揭示情境的某一方面,再引发新的动作。这样,故事的情境背景不是在最初被交代完整,而是在一个个小事件的发生后被慢慢揭示。

本片算是一次对“小型式”拼接拍摄手法的试验运用,它对比顺序逻辑叙述更贴近人们自然的对世界的认知方式,带来更强共鸣感,而不是让观众以外在于故事世界的第三视角按照逻了解故事。

片中,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不是被导演事先告知于观众或定义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晚宴和告吹的情境中自然体现。细节的选取和每个人物形象的刻画更生动地加强了讽刺意味。

“米兰达”国的大使利用官职身份走私毒品,和同谋瓜分财产,表现了官员阶层的腐败。

身为一个非洲发展中国家“米兰达”的上流阶层,他一面有着上流社会的优越感,一面却发现自己在法国的上流圈中格格不入,内心自卑。当社交晚宴中,,人们与他讨论“米兰达”落后的政体,攀升的犯罪率,他愤愤地辩解,在感到被羞辱之后情绪失控。

而衣冠楚楚的法国上流人士们在讨论起非洲国家国情时充满傲慢地用刻板印象评价,穷苦,缺乏自由,腐败,犯罪率高是他们对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政治体系的所有了解,他们不曾也不屑于了解更多。

一次次聚会,名媛绅士谈论的话题不外乎鸡尾酒,妇女杂志,星座,他们的生活实则空虚乏味,如同影片的结尾,六人走在没有目的地的路上,烦躁而无所事事。

本片更具新现实主义特点的创新拍摄方法,是剪辑方式。

在传统影片中,影像通常为连贯的故事时间轴服务,时间轴又为逻辑连贯的整个被讲述的事件提供背景。传统蒙太奇的使用通常是为了将处在不同时间节点和地点的影像片段组合安插到统一的故事线中。

而新现实主义及之后的影片不再限于仅仅将片段的影像当作客观事件里的节点,而可以纯粹是超现实内容的实现或一种感觉的持续。新现实影片中的蒙太奇更重要的作用是糅合视听语言带来特定特殊的感官效果和情绪体验。

在这部影片,每一次聚餐都像是独立事件而非严密地依次相接,每个聚会情境中的断裂感,再时不时插入没有逻辑的公路漫步场景,又让观众在无意识间被领到梦境场景中,使叙述的故事有了更多主观空间。断裂跳跃的叙事带来的暧昧感也给观众带来思考。

也许不止最后两场晚餐邀请是两层梦境,整部影片叙述的故事都是幻想。也许聚会中每个人的结局不过如“米兰达”大使一样,梦醒后凄凉地吃着冰箱中冷藏的剩肉。

再说回《玩乐时间》。

这部新滑稽派影片给观众展现了一幅巴黎60年代的图景。它散文风格的结构与《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有点相似。

德勒兹在《时间-影像》中讨论到了新滑稽影片——它的情节不再由角色人物的能量和行为导致,而是自主的情节将角色们带入了一条动力束,随之而去并和情节一起构建了世界。人物不再是故事的主角,而是他们的典型性格和行为被作为符号展现主题。影片不再仅仅用情节和描述来塑造故事背景和主线,它用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展现主线背景。

《玩乐时间》里处处是有趣夸张的细节符号。

大客厅,落地玻璃窗,展现了大都市的现代化和工业的先进,建筑的巨大体积和冰冷色调给人物带来一种空旷和渺小的感觉。

人物多次不小心撞在落地玻璃窗上,这个细节设置太可爱了。

在部门分工细致的大型公司里,员工机械地忙碌着。

镜头拍下了前台员工忙于接电话和面对客人的咨询,夸张有趣,又带有嘲讽味道

小轿车已经在标准化生产的模式下普及。路边的车位规划整齐,穿着一模一样的白领节奏整齐地一起并排上了一模一样的车。

高大的公寓楼里,人与人被墙隔开,每个房间的人各自做着自己的事。

收音机频繁地播放商业广告,使人烦心。

生活中总能遇到爱炫富的人,在消费主义下的典型人物。

噢,时间就是金钱,多么符合“资本主义伦理精神”...

这个镜头也是可爱极了。坐不能好好坐,行为做作的公司高管...

接近影片末尾,开派对的宾客们弄塌了天花板装饰。餐厅变成废墟的情境造成一种冲动。一个个戏剧感的冲动取代了传统叙事描述,成为了新的描述风格。

相比《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玩乐时间》多了几分温暖和小调皮。

关于我对新浪潮的爱和对雅克塔蒂的爱,说都说不完。这次就先写到这里。

6 ) 梦中梦;饥饿与性;空虚和超现实

文/caesarphoenix

笔记。
1.布努埃尔的影片此前只看过《一条安达鲁的狗》、《维莉蒂安娜》、《女仆日记》、《白日美人》,因为《维莉蒂安娜》实在过于杰出,当时惊为神作,还为他建了个豆列。今天终于看了《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我估猜在有史以来的所有导演里他也可以算是最杰出的三十个之一了。(当然电影史浩繁,留待继续看片才能验证)

2.《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是一部有点复杂的影片:现实和梦境、现实和想象混杂在一起,甚至现实本身也充满超现实桥段。
影片在结构上最起码安排了一处套层梦(弗洛伦斯的剧场梦∈塞内夏尔关于大使枪杀上校的梦)、还有数个其他的梦(警察局长的梦、米兰达大使的梦)与想象(中尉的回忆、向上校报信士兵的梦),主教(同时也是弗洛伦斯的园丁)听园丁忏悔再将其枪杀的段落等也是超现实的。包括中尉听从死去的母亲和决斗中死去的生父的指引、给安排他去军校的父亲下毒的段落简直有着《哈姆雷特》式的神秘色彩。
这一切不正常从开车赴宴却发现双方认定的时间不一致,去到一处餐馆,正准备吃却发现老板躺在大厅的帘幕后(死于当天下午)就已经开始。(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开始时,光线昏暗、镜头摇晃、汽车按照一些指示标牌行驶,到达弗洛伦斯家时才明亮起来,简直可以认为他们从影片开始就进入了一个平行世界——展示现实荒谬的世界)

身为米兰达大使却走私毒品、邀请朋友赴宴却在花园里做爱、被警察逮捕却被部长释放(释放理由被飞机声和打字声两次覆盖)、勾引朋友的妻子却被朋友登门拜访、想要暗杀大使的却是个美人……
这一系列真实的荒谬和梦境——“正襟危坐参加宴席却发现身在剧场被人观看、被人谈及国内乱象于是枪杀上校、虐待囚犯的警察满脸是血的打开牢门、冒着被恐怖分子枪杀的危险吃羊羔肉”有着莫大的关联。
那种资产阶级的优雅或曰审慎魅力,相对于普通大众的优越感(叫司机品酒那一段)掩盖不了他们内心的空虚和无聊,对性的饥渴、对食物——尤其是肉和酒精的热衷都反映了这点。不同于《白日美人》的个例特写,《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展现了一组群像(三男三女、乃至教士军人)。而且批判也更为深刻,梦中的恐怖分子枪杀段落、和谈话中流露出的米兰达社会现实、以及毛主义美女(想要暗杀大使)都暗示了这个堕落阶层的不义和危机。

而六人行走在草原中道路的几组镜头,也比较有趣,他们没有坐车,不知道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作为组织影片的线索乃至结尾还是不错的。

3.以上是梳理思绪,就影片而言,更重要的是《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很好看,在观看时引发了我无限的想法和兴趣。整个影片的虽然不是按照现实逻辑来安排,但叙事上组织的浑然一体,虽让人有疑惑但却不混乱。
即使不去仔细思考各种场景镜头的暗示、心理学意义,也能够有很好的观影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比伯格曼、费里尼的一些影片高明。

7 ) 关灯拆电影 资产阶级不点美团外卖

从东非大草原走向食物链顶端后

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外卖

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大天朝一样

用占世界人口0.00001%的外卖小哥

养活了占世界人口22%的吃货

所以当布努埃尔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生生把我看饿时

我曾一度打开美团想给片中人点个外卖

耳边马上又传来那几个油腻胖子的侃侃而谈:

马丁尼要加-20℃至-30℃的冰

羊腿烤好后不能冷掉

……

而你没有考究的桌布、

精致的摆盘、古典圆锥形酒杯

就算点再多麻小也是白混了

你不配做中产

不配谈美食,不配谈生活

移民婆罗洲或生吃人民币是你最好的选择

速读经典 · 第六讲

名家代表: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1972年的电影《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片名就带着法式优雅和调侃,现在按爆款名套路大约可以叫做“巴黎,那六个饥饿的贱货”或“法国中产图鉴”。

当知识分子厌倦了自己,势必要跳出本我,以超我的姿态对本我嘲讽一番,在这点上,全世界善于自省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是精神上的表亲。

钱钟书在《围城》中让孙小姐用一张红唇和十点红指甲画出了“汪太太的扼要”,路易斯·布努埃尔用一顶男士礼帽下的性感红唇加魅惑美腿完成了资产阶级的素描——衣冠楚楚,酒囊饭袋,行尸走肉。

《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海报

就像中国的中产们大多出身清北复交高盛黑石,区分度仅在于腕表款式、汽车型号、及家住三环上的哪个楼盘,法国中产已面目一致到无需露脸甚至性别模糊。

在巴黎朦胧的夜色中,这群灵长类智人科生物出动了。

影片开场摄影机放置在车内,轿车缓缓驶过夜色中的巴黎最终在一幢郊外别墅前停下,大使、富商、阔太们款款走下,他们还不知道,他们的觅食之路远比坦桑尼亚大草原上的瞪羚还多舛。

无限延宕的聚餐

记错时间主人毫无准备,第一次饭局失败。

第二次,为缓解尴尬相约去附近餐馆,又遇餐厅老板猝死停灵而陷入更大尴尬,一种荒诞诡谲的气氛开始在夜色中晕染开来。

第三次客人们如约而至,男女主人却饥渴难耐把客人晾在一边自己逃到后花园滚床单。

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你们自己看吧)

直到他们第八次围坐桌前,连羊腿都已经分好却被破门而入的暴徒全部击毙。

聚不成的餐,偷不成的情,茶和咖啡都售完……每次衣着华美的饕餮er们要大快朵颐时,这位称从未能在梦中顺利做成爱的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总会亲手安插一个干扰项,搅黄一场场饭局,连梦中也不能放过你。

焦燥和挫败感在银幕上积蓄升腾,也啃噬着银幕下的我们——都混的这么有头有脸了怎么组队吃个饭还这么难?

如果说前两次饭局失败是阴差阳错,那么第三次失败绝非偶然。中间一场重头戏交代了他们惶惶不可终日的真实原因。

原来米兰达大使和他的同党(吃不上饭六人组中另两位男士)因贩毒和销赃终日惴惴不安,听到点风吹草动就胡乱揣测,第三次聚餐听闻主人逃走(实际是去滚床单)就以为是贩毒败露而仓皇出逃。

贩毒、偷情、腐败、暴力这些上不了台面的元素才是他们焦虑不安的终极原因。

现实中他们都带着体面的滤镜,梦中潜意识让他们现了原形。

现实与梦无缝衔接

“在我梦里我还能让你给我欺负了?!”《夏洛特烦恼》里夏洛冲老师挥着拳头。

布努埃尔悠悠的说:太能了。

布努埃尔一生爱做梦,第一部电影短片《一条安达鲁狗》就是源自他和画家达利二人的梦。晚年的他表示情愿每天只活动两小时,其余22小时全用来做梦并记住梦的内容。

《一条安达鲁狗》 片段

他也爱让镜头下的角色入梦,《白日美人》如此,本片也如此。梦与现实如何对接,一个梦如何导向另一个梦,他已炉火纯青,甚至让我们意识不到何时入的梦。以为梦已醒,其实是一个梦中之梦。对“梦中梦”的探讨,布努埃尔比诺兰(《盗梦空间》)早了近40年。

有两次饭局的结尾,都是角色突然吓醒,发现自己躺在家里的沙发或床上,观众才意识到这是一场梦。

还有两次聚餐被军演打断,为表达歉意上校邀请大家吃饭,刚说完地址是“公园街,17号”,下一个镜头马上就是“公园街,17号”门牌特写,既是两场戏的转场,也是现实与梦的交接,不动声色又滴水不漏。

在上校家准备开席却大幕拉开被暴露在舞台上,直到那位与老婆滚床单的男士(以下称滚床单男)从沙发中惊醒,我们才长出一口气——原来是一场梦。

随后他与老婆一起前往上校家赴宴,又发生了大使枪击上校事件,紧接着镜头一转,被大使带绿帽子的富商(以下称绿帽男)在自家床上惊醒,原来舞台事件,枪击上校事件,都是他的梦,滚床单男在他梦里客串了一场梦中梦。

至此,我们跟着镜头如同过山车般完成了两次“安全的冒险”。

按此逻辑,全部的剧情事件,焉知不是大使的一场加长版的梦?

入梦时不动声色,突然一个高潮来袭,在你的心提到嗓子眼时又戛然而止,拍拍你的肩膀,嘿,醒醒,这不过是一场梦。

现实与梦无缝衔接,梦里梦外逻辑自洽,布努埃尔用光影织就一个遮天蔽日,瞒天过海的弥天大梦,老辣的掌控能力强大到让人咋舌。摆布的不光是演员,还有银幕下的观众。

布努埃尔的审慎魅力

欲火焚身的夫妇为什么不在房间滚床单而躲到花园?

“因为你叫声太大了!”

布努埃尔对资产阶级的揶揄处处都让人忍俊不禁。

卧室陈设中床的设置相当审慎。滚床单夫妇是双人床,其它貌合神离的夫妇的卧室都如酒店标间:绿帽男惊醒时他与老婆是各睡各床,“弑父”中尉回忆童年时他父母卧室是两张单人床。

绿帽男的老婆与大使偷情,弑父少年的妈妈另有真爱,剧情与卧室内景陈设呼应,何尝不是布努埃尔镜头的“审慎魅力”。

同样审慎的还有米兰达大使贩毒的剧情设计。为避免对号入座,虚构了一个南美国家米兰达,但1972年11月28日法国《费加罗报》曾披露,“六十公斤海洛因在巴黎被截获,八名走私犯中有法国人和南美人”。本片成片于该事件之前,但现实中一定已有各种痕迹,大使贩毒情节体现了这位超现实主义导演在晚年对现实的极大关注。

让哪个角色对应哪个梦境的设计也颇为审慎。噩梦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滚床单男,绿帽男,贩毒又偷情的大使,布努埃尔给他们的梦必定不同。

因老婆声音大拒绝在卧室滚床单,来到花园也一定要躲到高灌木丛后,怕被窥视,被曝光,怕出糗,没比滚床单男更适合曝光于舞台之上的噩梦了。

老婆跟大使偷情,绿帽男当真不知情?影片没明说,却用梦给出了答案——绿帽男梦见大使与上校发生口角后击毙了上校。

这个梦完全暴露了他内心的欲望和恐惧——他何曾不想激怒这个与自己老婆有一腿的男人,而因惧怕或利益上的牵绊,他无法与大使闹翻。而他对大使一言不合就开枪的认知源自那次目睹大使对女游击队员(玩具狗)的射击。

至于最后一次聚餐被恐怖袭击的梦,没有人比大使更合适了,贩毒,偷情,游击队员伺机暗杀,一切都令他神经绷紧,暴毙街头的恐惧时刻笼罩心头,没有谁比他更适合遭遇恐袭后第一时间躲到桌下,也没有谁比他更时刻保持饥渴,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拿那块没吃到的羊腿。

梦和做梦者的人设天衣无缝,在梦中人设也不能崩,甚至梦里梦外咀嚼的口型都高度一致,这都是布努埃尔镜头的审慎魅力。

恶作剧式叙事

不断打破常规,让观众错愕,用反常规达到戏剧化效果,是有恶作剧情结的布努埃尔的拿手好戏。他在自传中说曾和朋友计划潜入儿童影院捆起放映员,放映《凡士林的修女》(一部臭名昭著的色情片)。

他的很多电影都有“恶作剧”式的叙事趣味,本片也有多处体现。

兴致勃勃去吃饭却发现餐厅老板在另一房间停灵。

眼看拿出枪要射击女游击队员,一声枪响后倒下的是两只玩具狗。

去赴宴却发现幕布拉开整个餐桌和人都被置于舞台上,台下坐满观众,甚至还有提词员。

怎样的脑洞才能设计出一个个尴尬、精妙又目瞪口呆的瞬间。

或许在布努埃尔看来,整个电影就是恶搞资产阶级的一出恶作剧。

对那些优雅体面的资产阶级来说,生活不能没有仪式感。

而对于导演来说,恶作剧,才是生活中最大的仪式感。

影片最后,原本体面的八次聚餐结束于一个人不体面的狼吞虎咽,彻底解构了前八次资产阶级苦心搭建的全部礼仪和壁垒,让他们的优越感轰然坍塌。布努埃尔终于让他吃上了饭,但吃得跟婆罗洲的野人毫无二致。

用特殊声音营造时代氛围

军演的炮火、惊魂的电话铃、突如其来的门铃、谈及政治话题时强行加入的巨大飞机噪音,令人烦躁的打字声……笼罩在影片上空的是一种不安全感和随时可能降临的灾难。

美苏冷战、东西欧对峙,70年代的世界仿佛正经历一场中年危机,惶惶不可终日的不安正是这种世界局势下法国民众的真实心理写照。

布努埃尔的凝视

全片除了一以贯之的吃饭未遂,还插入了具有间离效果的三个镜头——六人走在一望无际的荒野小路,第一次兴致盎然,第二次迷茫无助,第三次筋疲力尽。

他们的路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他们不知从何处来,更不知向何处去。

他们噩梦般被布努埃尔永远囚禁在银幕里。

一如在围城内外进退维谷的方鸿渐们。

靠发达的前额叶走到食物链顶端后,他们还不如辽阔草原上奔跑的瞪羚得意。

电影不止是一种叙事手段,更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审视。审视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生存、欲望和梦想。这三个镜头或许代表导演对他们的凝视,或许是导演提醒你对他们凝视。

距本片勇夺当年巴黎票房第一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已过去46年,打开当下中国中产的朋友圈,会发现他们可以神户吃牛肉巴西吃烤肉新西兰看牧场非洲看动物大迁徙,他们对马丁尼酒喝法的专业度丝毫不逊于法国资产阶级,可以打个飞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地吃遍法兰西。

然而与消费同时升级的还有焦虑。

比吃不上饭更郁闷的是没时间吃饭,比没有性生活更焦虑的是连生活都没有。每个被闹铃粗暴惊醒的现世都慌乱如梦魇。就像那六个困于荒野的布尔乔亚,他们被困在996、KPI和阶级固化里。

叔本华说,对于人类来说,最好的安慰剂就是知道你的痛苦并不特殊,很多人都在承受同样虚无的人生。

想到这,他们可以定定神,微笑的对镜头来张有趣的灵魂自拍,然后又可以满格的投入到生活的一地鸡毛里。

布努埃尔也许并不知道,最有审慎魅力的阶级,现在都在朋友圈里。

全网独家《2001太空漫游》1:1同声评论音轨

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获取

预售期间享8折优惠

还有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同期放映佳片

同声评论专辑

SIFF期间享8折优惠

同声评论音轨使用方法:1、在线收看1:1专家/导演解读电影2、下载至手机,进入影院同步收听3、参加关灯拆电影举办的同声评论观影场

关灯拆电影,陪你看好片我们与佳片有个约会

短评

不光饭永远吃不上,觉也没有睡好过。寝食难安,做梦也要努力保持光鲜。所有梦境都来自男性,女性只是穿着金钱的附属品。

6分钟前
  • 推荐

虽然看不懂,但是好看。虽然除了吃饭就是做梦但是我喜欢这种叙事手段。

10分钟前
  • 星尘战场
  • 力荐

错乱的时间、突来的欲火、错误的环境一次次干扰了食。弗洛伊德认为,欲望之不达致使噩梦的产生,他们多次在大路上毫无目的的前进,做着鬼怪的噩梦,那个拉开帷幕在众人面前聚会的梦不正是他们自身的写照吗?各种噪音掩盖了他们的虚伪言辞,当他们终于吃到食物,他们狼吞虎咽,揭开了他们最后的伪装。

11分钟前
  • 康报虹
  • 推荐

不认为有实质上的内在力量,梦境与现实的边界过于清晰为一次连贯的体验造成破坏(不像《泯灭天使》这么一体成型),不过毕竟,资产阶级内在并没有魅力,反倒是神父的角色成了点睛之笔,在两次换装间完成了电影的思考。

14分钟前
  • TWY
  • 还行

非常好看!一般人用现实讽刺现实,力图把现实做到极致;布努埃尔则用超现实讽刺现实,形式虽然变得间接了,内容却变得更直接了,更能贯彻作者本人的意图了,再不容许任何歪曲,直言骂的就是你!三个男人的梦为横线,六个男女的行走为纵线,资产阶级的拘谨和魅力全部框在其中,被布努埃尔像猴儿一样耍!

17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不喜欢这样的电影:人不是人,这是我最不能忍的。人物完全变为符号,莫名其妙,情节不合逻辑,象征也是生硬的,好像在说:“THIS IS 象征,如何如何,我高明吧,深刻吧”。幽默?为什么我却基本没笑...

19分钟前
  • 生·人
  • 推荐

#重看#2018年6月第三次重温,依旧非常着迷于那零零落落讲述的梦境,梦的插入与断裂与拉乌鲁兹非常相似,以一千零一夜的古典方式讽刺上流社会众生相,荒诞讽謔;走在路上(《卖艺春秋》有相同一幕)不妨看作那顿永远吃不上的饭和那些做不完的梦之“幕间”。

2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关于如何拍好一部资产阶级讽刺片,本片完全可以作为一个范本。布努埃尔只是用一些生活小剧场的串联,就完成了这部出色的影片。本片的叙事结构赋予了一种梦境般的奇妙氛围,以至于观众常常无法分清梦与现实的界限,而茫然于那些荒谬可笑的生活舞台中。仔细回想不难捋出一条清晰的脉络:不时穿插在各个段落间的主人公群体在乡间大道上不断行进的画面正是导演为观众呈现的一种核心思想,即资产阶级永远走在无尽的路上,而驱动他们不断前进的正是他们的欲望,每一种欲望却又以各自独特的舞台在一次次未能成功的聚餐中展露无遗:食欲、性欲、物欲、金钱欲……而每一个片段中插入的新的资产阶级人物也以他们的方式展现着欲望,衬托着欲望,也编织这梦境与现实。弗洛伊德说梦是人被压抑的潜意识,正是欲望无法满足,梦与现实才如此模糊。

22分钟前
  • 斜陽
  • 推荐

一个一个情节串得天衣无缝,布努埃尔确实很牛逼。而且我很喜欢他的讽刺,这几个人一而再再而三的走在乡间的路上,似乎是在想对我们说什么?一场毫无终点毫无目的的做作?

24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辛辣讽刺喜剧。这6个体面人始终无法享到口福,却一直做着恶梦。无目的地走在康庄大路上。海报只得艳唇美腿暗示这帮有钱有闲的中产阶级每日只需食饭、造谣、通奸以打发时间。偶然到刻意的消音手段,钢琴通电的刑求,掉虫子的个人标志。只是提到布努埃尔就觉得达利和洛尔迦的情变和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7分钟前
  • 水仙操
  • 力荐

布努埃尔的阶级讽刺倒是巧妙避开了崩坏,梦的嵌套带来观感的满足,也提供了数多可供解读的角度,所以这顿历尽千辛要吃的饭被讽刺得精准且到位。死亡、性、俄底浦斯情结、讽刺军队法权,手法老辣。其实还有点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子,但不管怎么样,在超现实主义方面,布努埃尔总是领先的。

29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伴隨著影評分析我才看懂了這個大概,電影是好的,可是太悶了表現手法也不算很吸引人.我只是癡迷與封面那個紅唇和細腿.

30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B】又是一部没有太看懂但却比较喜欢的片子,虽然我一看到政治对话就脑袋疼,所有的隐喻也一概不明白,但算是拍的很好看也很有趣啊不闷,不过一个法国片为什么运镜这么好莱坞啊。

35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8/10。对立元素是布努埃尔常用的反讽概念:飞机轰鸣遮蔽电话对讲,高压电钢琴爬出蟑螂的警察审问,办公室贩毒中大使拿起猎枪瞄准街上革命女子的电动玩具,之后手枪威胁女子进屋遭遇一连串身体反抗,爱好园丁的牧师射杀仇家背弃了仁慈的神,把谋杀和亵神、性和破坏欲望如摆上桌面的食物一样供观众审视。

37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布努埃尔代表作,1973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对资产阶级虚伪虚荣虚空贪婪的讽刺力度比肩[游戏规则][甜蜜生活]。2.吃不成的晚宴与永远在路上的6人。3.超现实与梦中梦无缝拼贴,听鬼弑父,主教园丁,餐宴舞台,毛派美女暗杀者,警长游魂,死者之国无人大街,桌下偷肉被杀。4.以飞机打字噪音掩盖谈话。(9.5/10)

41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状况百出的聚餐,不合时宜的媾和,答非所问的对话,每当涉及到那些冠冕堂皇的官方理由便有飞机喧嚣的轰鸣出现,以及疯狂诡异的梦境与同样混沌的现实像一锅浓汤般搅在一起,布尔乔亚的三男三女走在没有终点的路上。

42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力荐

所以“完美陌生人”真的就是这部电影玩剩下的。中产生活可以故作优雅,却无法阻止一个个空虚怪诞的梦。到某个临界点后,连我都想拿起枪对这六个男女突突突扫射...

4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每个人都受困于自身,这是一条无止境的路。

46分钟前
  • 起床,吃饭
  • 力荐

一顿永远也吃不上的饭。衣服真的很好很中产,现在看也都很漂亮

48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我刚开始对电影感兴趣的时候,这部片子就让我兴奋地叫出来:“电影居然可以这样拍。”现在再看一遍,依然如此。

49分钟前
  • 卡列宁的微笑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