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是《睡沙发的人》,可以说是一部没什么名气的小众电影。
这部电影没有流量明星、没有鲜肉网红,没有大的制作投入,甚至连导演也名不见经传。但就是几个普普通通的演员,却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又诙谐有趣、朴实无华又发人深思的小故事。同时,这部电影里还暗藏最值得读的经典名著书单哦。
不学无术的高考落榜生粟一柯,与母亲一起生活,他有着他这个年纪的青年人共有的缺点,浑浑噩噩,得过且过,叛逆任性,高考失利后既不想复读,也找不到事做,是一个典型的学渣少年。
一出场,就因为帮哥们儿撬锁被妈妈从公安局领了回来。
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粟一柯的舅公,因为性格古怪固执,与邻居相处不好,儿子又在国外,只能搬到粟一柯的家里由粟一柯的妈妈暂时照顾。舅公生活规律,每天锻炼、读书、看报,规律地像一只瑞士钟表,是标准的老年学霸。
随着相处的深入,这一老一小之间,逐渐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
粟一柯的妈妈对叛逆的粟一柯束手无策,只好求助舅公,请他点拨一下粟一柯。
但舅公非旦不帮忙,还把粟一柯妈妈教育了一顿,又把粟一柯也指责了一顿。说粟一柯妈妈管得太多,从未问过粟一柯的想法。而粟一柯呢,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还总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
舅公指出的,不正是当下很多父母与子女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吗?
但是接下来,舅公却用他潜移默化的方法影响了粟一柯。
他用自己的方法,逐渐把粟一柯引领到阅读的世界中去。
一次,粟一柯看到舅公在写东西,就问舅公,“你是要发表吗?”
舅公说不是,他又问,“那你写给谁看啊?”
舅公回答,“表达需要”。
这之后,粟一柯也逐渐尝试写作和表达,而舅公则默契地为他修改文稿。
就这样,少年学渣和老年学霸通过书籍逐渐建立起了心灵的连接。
在这个过程中,粟一柯在舅公那里读了非常多经典之作,从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到《契诃夫小说选》,到《月亮和六便士》,这些书指引着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
电影中有很多温情的时刻:
故事的最后,舅公选择独自去养老院生活,趁粟一柯去高考报名,不告而别,却把自己满满一箱珍藏的旧书留给了粟一柯,看到这里简直忍不住泪目。
电影中也有很多幽默有趣的片段:
邻居的小男孩又忘记带钥匙,来找“开锁高手”粟一柯帮忙开门,“从良”的粟一柯拒绝帮他开门,却不得不请他进屋辅导起他的作文。
没想到,他“自吹自擂”的作文却使小男孩受到了老师的表扬,于是小男孩再次找粟一柯辅导作文,粟一柯拒绝,于是小男孩以金钱相诱。
没想到,粟一柯的辅导竟然出了名,最后甚至来了一群小朋友,每个都举着钞票来拜师......
电影中也有“马冬梅”式的搞笑情节。
更有青年人对人生的终极一问。
用简单、朴实、诙谐又不乏温情的方式,讲出一个平凡普通又引人回味的故事。
这在我看来,就是一部好的电影。
真诚地,推荐给你。❤
【最后,梳理一下电影中的书单】
白痴【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罪与罚【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岳麟
死屋手记【俄】陀思妥耶夫斯基、娄自良
三四郎【日】夏目漱石、章蓓蕾
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冯亦代、傅惟慈、陆谷孙
月亮与六便士【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徐淳刚
包法利夫人【法】福楼拜、许渊冲
罗亭(外研社双语读库)【俄】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陈博
荆棘鸟【澳大利亚】考琳·麦卡洛、曾胡
日瓦戈医生【苏】帕斯捷尔纳克、力冈、冀刚
小成本电影的魅力。
我之所以会用1小时17分钟去看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它得奖或出类拔萃,而是因为我尊敬的老师是这部电影的制作者。所以我这篇短影评也许会有偏颇,望其他看官切勿较真。
这几年来有一个趋势,就是小成本电影越来越收到瞩目。《Lady Bird不得鸟小姐》《Boyhood少年时代》《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 三块广告牌》《Manchester By The Sea 曼切斯特的海边》等等。这几部电影在不同程度上获得了提名和若干奖项。理论上来说这几片其实并不讨巧,制作方并没有按照奥斯卡的评委的口味去创作的。1.它们没有太多政治正确的因素。(《为奴十二载》、《至暗时刻 》,《华盛顿邮报》)2.它们不塑造英雄式的人物。(《逃离德黑兰》《模仿游戏》、《血战钢锯岭》,《万物理论》)3.不讨论刺激的伦理问题。(《水形物语》、《月光男孩》《她》)
所以小成本电影的魅力在于人物的刻画和贴近生活的真实。(基于第二个因素我需要申明王家卫导演的作品不在我讨论范畴之内。)这几部奥斯卡提名级别的小成本电影,把每一个平庸平凡的屌丝男、屌丝女、屌丝妈、屌丝警察、屌丝父亲内心最深处的焦躁表现了出来,并且诱导荧幕前的观众发出内心最迫切的无声呐喊。好了,这是作品的目的。《睡沙发的人》这点没有问题,也把男主角的青春期困惑表达了出来。完成了这点,这个片子只能说勉强及格。60分
关键在如何表现青春期的情绪和蜕变,演员和编剧需要怎么做才能完美的呈现这种内敛的情绪。电影艺术和小说最最忌讳的就是角色直接硬塞给你中心思想。如果这很难理解,我举个例子。这里点名批评某部以飙车为题材的第七部电影。光头男主角反复重复了一句话: "你是我的家人。(来表达这些飙车兄弟间的友情,同时也炒作一把那位逝去的演员)。” 我个老天爷,这种直接和观众做露骨直白的概念传输等同于编剧的在告诉观众:我真没艺术天赋,你们将就着看吧。简而言之,就是并没有“诱导”观众做出内心迫切的呼喊(即是共鸣)。我们回头看看《睡沙发的人》是怎么做的。1. intertextuality 中文叫互文性 。书本和哲学贯穿了整部电影。 屌丝男主每一次的蜕变都是通过阅读新的文本获得新的灵感,在朋友的对话中抛出一句哲学名言来传达自己的心灵困窘和找寻解脱的方式。这种表达形式不装逼也不突兀。因为青春期的人做的最自然的事情就是把刚学的东西用上装逼。 2. 和家人的摩擦。观众不难看出舅公在故事里是一个伯乐的角色。看似木那的舅公,每一次都把屌丝男主的文章进行仔细的学究式的修改。男主从一开始的别扭到后来主动“投稿”给舅公。男主的青春期成长与转变也从这里得以体现。3.加一些小细节,如男主不开锁了。青春期要自由便离家出走了。懂得表达真实的情感了(教导小朋友写真实的作文)。这些都是一些编剧刻意安排的桥段来表达青春期的蜕变。所以我再加20分,目前80分。
我总评85分,最后的5分是老梗的笑点不突兀,叙事节奏不拖拉(至少我没有快进),玛丽莲梦露(舅公的报复)画龙点睛。剩下的15分扣在,某些群主演员说实话有些出戏。剧情有点老套,看到一半基本上能猜到未来会怎么发展。四舍五入 90分!(开心)
我从未想过文艺作品对自己的影响,我想这部电影是自己人生当中第一个告诉自己,原来那些文艺的故事对于自己的影响会如此之大,会如此之深。那些抖机灵的话语会将自己引向多么遥远的未来,而那些人文的关怀,那些对于事物的感知,那些感性的情绪会令自己有多少新的想法,做出自己人生重大的选择。为此,书籍自己一本一本,不厌其烦,只想知道真理的尽头到底在何方。
在First影展上看到《睡沙发的人》这部影片,相当惊喜。 这部影片的题材并不算很新,老少搭配的设置其实在欧美和日本电影里经常会看到,但它好就好在在两人互动的细节上做出了新意,老头与男孩之间的交流是男性化的交流方式,没有太多语言,而是别具一格的“文字往来”,让人忍俊不禁。男孩在睡沙发的过程中慢慢认识到自己,完成蜕变。我也是一个常常睡沙发的人,只不过依旧懒散。 整部影片人物不多,主要是老头、母亲和男孩三个人,三个人的性格都比较突出,人物塑造上还算成功,母亲强势的背后又有着隐忍和善良,老头古板、不通人情世故的背后又有着睿智和顽皮,男孩慵懒的背后又有着不羁和理想。几个主要演员的表演不错,尤其喜欢老头和男孩的表演,幽默得很自然。国产喜剧能够让人会心一笑的不是很多,大部分的喜剧都在很用力地搞笑,生怕观众不笑,而这部电影里面的笑料大部分来自于生活,会让人有共鸣。 影片的美术风格不太像国产电影的风格,有点偏向于欧洲的一些轻喜剧电影,色彩饱和度稍高,颜色搭配上比较大胆,选用了大面积的红色与蓝色做基调,一下子就定下了轻喜剧的调子,setting也比较有意思,男孩房间的海报有jojo,有one piece,竟然还有上个世纪的性感女神,此处就不剧透了。整体有一点怀旧的风格,个人很喜欢这种调子。 也有遗憾的地方,整部电影大部分集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镜头语言上的发挥不大,映后主创也谈到预算很少,是自己出钱来做的一部片子。导演野心也不大,第一部就想拍一部有趣的故事,从观影现场笑声不断来看,他确实也做到了。 在First还看了一些影片,大部分影片都比较沉闷,节奏明快的太少,参加电影节的导演很多在乎的是自我表达,在乎观众的不多,有的影片整个影院甚至有一半以上的观众在看手机,结果出来的评分还挺高,我有点疑惑。 国产电影里不乏大制作的商业大片,也不乏作者型电影(每年各大电影节很多),缺乏的是中小体量、故事又讲得不错的类型片。这些影片才是电影市场的中坚力量。因为《睡沙发的人》第一场放映,放映设备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声音上有瑕疵,我又去看了第二场放映,不为什么,纯粹为了支持国产电影里这种小体量的好片子。希望导演他们走得更远。
用语言塑造的人物性格好扎实,主角急忙将电视盖好,母亲进门:“又在打飞机”发现了不止一次,同时习惯有一定嫌弃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后面的“只是一个意外”说到笑点上了。一棵树教小孩子写作文“我不撬锁很久了”哇联动了“我不做大哥很久了”。
三人会谈时,主角说:“我谈吉他你说我不务正业,我想去登山,你说我浪费时间,我想去学文科你说理科好找工作”我看书你说无用,我玩滑板你说浪费钱....这就是对广大家长所说的话....请多问问孩子的意见多和孩子谈谈心多支持支持孩子,而不是一昧的打压所谓“激将法”。
一棵树对文学无知时毁了舅公的文学名著,舅公在走后把“梦露”变成了“痛苦是创作的土壤”。
剧情是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一棵树是理想,舅公是知道文学有意义但无力量一直徘徊在现实与理想之中,不想放弃文学但又不得不接触现实,中途来的一家人是现实一派与舅公为代表的理想派对峙,在理想派与现实派的斗争中,一棵树趋于下风,幸好舅公及时使出现实的支撑“稿费”结束了场面掰回一局。
为了逃避现实而沉浸与理想中的胜利是失败的。
这部电影的有趣性从标题就可以体现出来。睡沙发的人,为什么说以睡沙发的人为标题呢?睡沙发既是粟一柯的睡觉的方式,也是粟一柯的一种人生态度——悠闲。就像舅公说的那样,年轻人就是这样,不知道往哪里去,在原地徘徊,然后又爱抱怨。但这样的生活也有其张力,这种悠闲的生活中,我们仍然会做出抉择。粟一柯踏出的那一步,不是因为他改变了,而是因为他决定了。
我们的态度就是couch。年轻人会下定决心,但是我们不会像老一辈人那样,过分认真的对待一切。这是一个消费的世代,也是一个娱乐的世代。当我们处在这个世代之中的时候,我们也就是这样的环境之中的一个代表,一个标志。粟一柯喜欢女星,喜欢jojo,喜欢玩电脑,玩手机,然后他喜欢上了文学。他不是没有艺术的细胞,从家里的摆设就可以看出来,他本身是喜欢艺术,并且是有艺术品位的。(而且喜欢jojo的人,大概品位都还可以?)他的人生的轨迹并没有跳出之前的藩篱。我们享受着一切,却又在一切中沉浮。
但是我们并不是无助的。我们自己给自己的人生做出了选择,其他人只是提供了一个契机。老少的对话很有深意。但是最终成就我们自己的还是我们自己。粟一柯能出头,能下复读的决心,更多的是像米三儿说的那样,他最有出息。
我们一起couch,一起欢笑,最后我们也能决定什么时候走出房间。
新一代都市小品剧,将镜头聚焦真正青春的青春片。影片将书中文字的意象化变为影像展现出来,穿插在真实生活之中让影片增色不少。在当下青春片遍地开花下,这部电影让人眼前一亮。
挺可爱的,剧本不乏闪光点,执行挺差,包括对演员的调教,都不太到位。
有好的地方,也有特别短板的地方。很多粗糙和生硬的地方,倒也只适合First。整体还是剧本有小心思,执行差不少
2017first,在西寧看過的很喜歡的一部作品,喜歡裡面逗趣的小設計,人物也寫得好,尤其舅公和一棵樹。小學生寫作文那段真是捧腹。導演映後因為放映出現問題鞠躬道歉,誠意十足。推薦!
#影展第三天#看到了这部#睡沙发的人#青春活力还有点小诙谐。主线清晰明了,人物温暖可爱。我觉得给四颗星是可以的,不必以苛刻的主观意识来评价这部电影。对于提问,导演龙飞与编剧黄佳老师回复的很认真,可以感受到导演编剧对人物的用心。开心!表白编剧黄佳老师,知性,漂亮,有素养
这小男孩莫不是张一山和黄轩的私生子?
有一股“新概念作文”的小清新气。难得是调子好,不苦,不煽情,编导演看起来都蛮放松的。不该只有六分。鼓励
还是比较喜欢这样轻松的电影。还是认为有更多普通的方法去表现人物吊儿郎当,而不是用会开锁这种比较特殊的技能。而且如果一个人物的技能并不能帮助叙事的话我觉得没必要加入。 3.5
國產低成本影片的驚喜之作,細節上花了心思,劇本有幽默感,在同一空間敘述整個故事,其實還蠻見功底的。
高考落榜男孩心事,有节奏上的缺陷毛病。如果能更彻底地聚焦在两代人的沟通联动上,可以做得更好。在今年成风的颓丧主题下,我选择相信它的青春与善意。毕竟,读书阅读是不会骗人的。
哈哈,有点意思。舅公利用文学的力量启迪了粟一柯。粟一柯这娃属于孺子可教的。曾经对文学无知的他毁了经典名著的绝版,舅公临行前也毁了他的梦露。
虽然这是部好电影,但还是想说,从俄罗斯文学和伤痕文学为原点,是不可能成为现代有生存力的作家啊!毕竟,房价在那里摆着!
导演能力朴实无华,虽然仍属于学生阶段(甚至90年代电视电影),但剧作上各种幽默巧思,人物性格塑造扎实,有“细节”有生活。隔代人的“代沟”通过文学化解,长辈为年轻人指明道路。只看好编剧的能力。
在国内没看到过这种题材的电影
没想到这么喜欢这部小品
日式却又本土!清流!好看!二十岁的男孩懂得文学的意义;六十岁的老人却深知文学有意义但无力量。
还不错,值得一看。不过有一大bug,武汉的高考后,即便是十月份,十一月份,也很热,不应该穿长袖。
SIFF2017-12 看完的感觉还是挺惊喜的 首先它并不没有这些年小成本电影胡乱堆砌情怀的坏毛病 它也堆砌了些东西 但是 是有趣的 然后没有常见的乡土气 又确实是接地气的 再者里面还有很多轻松有趣的东西 所以看完真的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又有多少人在二十岁的时候真的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呢?
一部对自己、对观众都挺实诚的家庭轻喜剧。虽然格局小、审美电视电影感,但整体气息顺畅可爱、市场化。如果正常上映(而非网播)的话,可以达到不少票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