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邮报》就会觉得热血还在,热血通常是由心脏渐至喉管再到眼眶,夺眶而出……也不是没有金钱利益妥协懦弱,且代价可能是倾家荡产牢狱之灾,但是面对强权的“不服从”这一点,就让人格(报格)突显!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国家会有这样一群“伟大”的人,但是我知道是这样的人和报纸才让一个国家变得伟大!
反正历史早早将这部传记电影剧透完了,只想说三点。
第一,围绕越战的历任政府机密文件,究竟是不是国家机密?一个政府真的存在它服务的对象——国民(国会)不能知晓的秘密吗?所以充其量只是那个政府state自己的机密罢了,拿“国家”机密与“国家”利益危言耸听的,事实上往往不过都是些肮脏见不得光的东西。
第二,当纽约时报的首家曝光遭政府查禁、24小时后将上法庭,邮报抢在最后时刻刊发了全面深度报道,并且全美国数十家商业媒体紧跟转发力挺,民众即刻街头抗议……公民的表达、知情、主张的接力,缺失了其中一环,权利都将形同虚设!这发生在上世纪的70年代,而2016年4月,某“人工开凿的通航河道PAPER” 竟然再一次惊人地重演历史! 电影结尾处在“水门事件”戛然而止,那又是一场“报纸VS总统”的恶战。
第三,最高法院大法官以6:3捍卫的不只是“邮报”们,而是HUMEN RIGHT;同样,那些建国先父们苦心建立起来的宪政体制,也正是为了保障HUMEN RIGHT。“The Founding Father gave the free press to fulfill its essential role in our democracy .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s.”独立的司法权,其存在的意义,还有疑问吗?
2013年的一部《辩护人》令这国的(浦)律师们泪流满面,那《邮报》又会激动多少(南方系)曾经的报人?不过其实,这里有优秀的“汤姆·汉克斯”(记者编辑),但“梅丽尔·斯特里普”(发行人)是不存在的,建国以后。
P.S.所以对岸的“建丰同志”当年(80年代)是真的了不起,光是放开报纸这一点就足以令他载入史册了!
该片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和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这部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取材于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即水门事件发生前不久的“五角大楼文件”事件。
《华盛顿邮报》内部核心人员在事件前后面临的挑战是影片的切入点。《华盛顿邮报》是由梅姨的父亲一手创办的,之后她的丈夫负责报社运营,丈夫过世后梅姨接管。然而,在这个白人男性主宰一切的时代,虽然身为发行人,但她却遭到忽略和轻视,她并不被真正认可,董事会成员将她看作一个无足轻重的虚设。 影片并没有将梅姨塑造成一成不变的形象,而是极度关注其转变过程。从一开始,她便不断争取、试图在男性霸权主导下的场合里有一席之地,观众能明显地感受到她的无力感。在最后,她勇敢无畏地发声。为这位求女权的女性致敬。
影片另一位关键的人物则是汤姆·汉克斯出演的报社执行主编本·布莱德利。与梅姨相比,本的形象较为偏平固定,但并没有削弱其把真相放在第一,有职业操守,彻夜工作,为新闻事业奉献自我,并始终为捍卫新闻自由而努力的魅力。 像《华盛顿邮报》这样的电影,光是有技术不够,有好的导演和演员也还不够,它更需要一个社会土壤。感慨的是,人家的媒体和记者在冒最高的风险,不惜与最高权力机构为敌,为的是还公众一个真相。在想到最近的一些社会热点新闻,不禁会想,我们的媒体和记者又在做些什么?现在的媒体只要能搞大新闻有利益,就胡七胡八的带节奏,还管你事实真相是什么!“新闻是历史的第一稿,他应该呈现现实,而不是收割愤怒”
在女老板义无反顾决定发行的那一刻,泪目。“开国元勋给予媒体自由的保护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媒体在保护民主政体中的作用, 媒体是服务于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也说得好。
电影,仅仅能作为公民意识觉醒的工具,而无法成为我们改变现实的力量。记者和新闻,都应该在事实的基础上对观众和读者进行客观合理地呈现。而哗众取宠的标题党大有人在,很多黑暗面仍然被压在水底下,我们所了解的事实也仅仅是一部分而已。
还是相信会越来越好。
如果你适当回想一下,就会发现即将迎来的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的提名影片比前几年的有看点的多,在接连的“小年”中终于出现了一批实力强劲的选手,《水形物语》打破了大家对于传统怪兽题材影片的偏见,领跑提名数量,《三块广告牌》以寓意深刻的剧本与细致入微的情感刻画赢得了广泛的关注与看好。
然而在众多质量上乘的影片之中,让我激动到流下眼泪的,不是一段凄美的奇幻爱情,也不是关于人性的娓娓道来,而是一段真实的历史,“一场战争”,我更愿意如此形容它。
对垒的双方,则是尼克松政府与美国新闻界,那是一个新闻工作者最有尊严的年代,那是一个从业者知道究竟该为何而战的时期,若是现在看来,宛若一场理想主义与浪漫情怀交织的美梦。
电影讲述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事件,1967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部长的罗伯特·麦克纳马拉秘密组织小组对越南战争进行全面研究,不论是出于良心或是愧疚,这份在他口中被称为“留给后世全面了解越南战争”的报告在隐瞒国家安全部门甚至美国总统的情况下被制作了出来。
参与调查并了解这份文件的埃尔斯伯格博士无法忍受政府对于真相的隐瞒,于是铤而走险将这份长达七千页的报告如数复印,并于1971年交给当时的报业大佬《纽约时报》研究后刊登报纸,将美国政府的幕后真相公之于众,以期结束越战。
然而面对政府的压力,《纽约时报》最终停止了报道,当时还是地方报纸的《华盛顿邮报》则接过了大旗,为新闻自由与真相而战。
《华盛顿邮报》的奥斯卡之旅可以说是相当之强势,虽然只获得了最佳影片与最佳女主角的提名,但能以12月22日美国小范围点映就杀入决赛圈,就足以见得本片的质量保障了。
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以及“提名收割机”梅丽尔·斯特里普,这几乎是学院派的杀手锏阵容了。而对于到了今天已经没有什么失手几率的斯皮尔伯格来说,这种著名的历史题材可以被视为其最得心应手的类型。
《华盛顿邮报》中有我们可以预料到的中规中矩,但也展现了令人振奋的激情。
还记得前两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聚焦》吗?同样是探讨了新闻的价值所在以及新闻从业者所应该坚守的信念与底线,也涉及到了报道真相与商业之间的博弈。但若真是比较起来,就不难看出斯皮尔伯格强烈的个人风格了,他的视野,他所关注的地方,或者说是在这部影片中所包含的多个主题中得到最好展现的,是一场历史性的对决,它所伴随的仪式感与精准的情感爆发点恰恰是《聚焦》试图去避免的。
对于“造梦师”斯皮尔伯格来说,《华盛顿邮报》的故事在今天看来就如同神话一般,光芒四射,影片没有像《聚焦》一样时刻压制自己的情感,认真的探讨新闻伦理问题以及调查的难度,而更像是通过影片去赞扬纯粹的新闻理想,这在今天不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看来,都显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被揭露的五角大楼文件究竟会不会对美国士兵造成负面损失以及附加伤害?这是《聚焦》会采取的重要视角之一,而《华盛顿邮报》没有办法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更多,虽然本片中也将邮报即将上市的商业元素牵扯进来以避免影片陷入二元对立的地步,但由于事件本身的性质也多少会带有“正邪大战”的气息。
而反派,正是试图遮掩真相的政府,无论是气急败坏的尼克松还是良心尚存的国防部长。开篇国防部部长在面对真相时与面对民众时两张截然不同的嘴脸就已经为这群叛逆的报人提供了足够的动机。
正如斯皮尔伯格在《间谍之桥》中表现的那样,他没有在视听语言上走出革新的一步,《华盛顿邮报》的一切都透露着一丝老派的沉稳,和工业光魔助阵的《玩家一号》等片不同,更加依赖叙事的电影能将导演的思路放大呈现,而《华盛顿邮报》从各个方面看却仍停留在了《辛德勒的名单》那个时代。就像汤姆·汉克斯与梅姨的第一场对手戏,浓浓的舞台感扑面而来。
好在本片的编剧之一乔西·辛格是位“挖掘高手”,他曾经担任了《聚焦》的编剧以及2013年以“维基解密”为焦点的影片《危机解密》的编剧,在为数不多的作品中涉及到新闻的可都是硬货,于是《华盛顿邮报》没有落入传记片常会陷入的俗套,做出抉择的人物与令人瞩目的历史事件之间存在着令人信服的细节刻画。
《华盛顿邮报》除了用真实的录像录音以及如同历史照片一般的低饱和色调来营造历史感,还通过梅姨饰演的《华盛顿邮报》发行人凯·格雷厄姆引出了近年来老生常谈的女权问题。
影片有诸多片段都透露出了那个年代女性所处的不公地位,如一谈到政治,所有的女人都自动退场到旁边的屋子开始讨论起时尚来,即便是报业发行人,也时刻遭受着股东们的轻视,在许多人眼中,凯本身就没有能力胜任发行人这一职位。
凯这个角色的成长过程几乎是教科书式的工整,从最开始说话的颤颤巍巍,到最后力排众议做出决定,成为了这场战役真正意义上的总指挥。但可能是影片容量的问题,在今年可以被视为“死亡之组”的最佳女主角逐中,这个角色并不算亮眼,甚至带有着些许投机的色彩。
斯皮尔伯格终究没有吉尔莫·德尔·托罗那种切身的边缘感受,他始终无法像刻画本那样去自然地突出凯所带有的时代主题,将用在印刷机上的仪式感照搬到凯身上略显刻意,董事会以及交易所男女分明的画面尚且说得过去,但结尾当凯走出法院的那一刻就有些不自然了,那本该是一场伟大的胜利,通过新闻人的骨气来凸显凯的坚强,更需要的是一视同仁的视角,而不是柔和的圣光加上沿途清一色的女性。
反过来看汤姆·汉克斯的表演,很难去挑剔什么,更何况他和他饰演的角色原型已是老相识。和诸多沉闷的传记片不同,其饰演的角色不是在为特定的历史事件而进行填充,而是真正的推动了事件本身成为了历史,对于人物的刻画与历史背景没有出现明显的割裂感。这也是斯皮尔伯格老道的地方。
和“一个记者只身对抗庞大机器”的故事不同,《华盛顿邮报》呈现的博弈是这一职业生态链顶点的样貌,商业巨头、报业大佬与顶级政客之间的妥协与交锋,这也引出了一个底层生态很难去呈现的关系网,便是私人交情与专业精神之间的选择,政客会为了有利于自己的舆论而拉近与新闻人的关系。
这一点可能在国人看来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这种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关系”与“职权”自古以来就是高度粘合的,而陌生的则是本坚定不移的专业精神,“捍卫出版权的唯一手段就是出版”,这句话甚至会引来不少人的苦笑,因为我们所面临的权力高度不对等以及整个社会体制是容不下这种坚持与反叛的,尼克松可没有能力让整个新闻业消失,他的权力再大,也有被约束的可能,这才是我们看起来最梦幻的地方。
我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是在香港,看到编辑室如司令部一般的充满决心,为了真相和新闻自由而奋不顾身,抛弃之前狭隘的商业纠纷而联手捍卫新闻时,我流下了激动的眼泪,这不正是我当年所向往的样子吗?而第二次看,是昨天在电脑上,然而我却是无比的心酸。
几次不知如何下笔,我便翻出了两年前写的那篇关于《聚焦》的文章,一下子便意识到了这酸楚的来源。那时的我奋笔疾书,稚气未脱却无比天真,字里行间是积极的反思与朝气蓬勃的希望。
我分析了一个记者该如何坚守自己的原则,秉持着新闻专业主义传承优良的新闻伦理价值观,我相信尽管乱象丛生,但我们总会依靠着这个神圣的行业完成我们的使命,并将其代代相传。
然而,现在呢?如果我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我两次观影的情感,那么《聚焦》代表着希望,《华盛顿邮报》则是“缅怀”。借古讽今,于斯皮尔伯格来说这也是一曲挽歌。
如果给我硬性要求,我同样可以借着本“过气”的执着大书特书,假装我们还有环境还有机会去做出改变,我们的生存可以与尊严并存,告诉下一代人“一切还没那么糟”。但我不想自欺欺人,这是一个盲目的理想会致人于死地的时代,我希望我的每一位读者都能清晰地认识到这点。
我不禁会想到为什么片中那是个令人景仰的时代?不是人在单纯的使用媒介,而是媒介的形式塑造了传播的过程以及人们的使用习惯,进而影响了整个时代。报业,现如今看来甚至能扣上“古典主义”的帽子,它的严肃要求的是从编辑到读者都要有足够的理性,它追求的不是情感的宣泄,一篇篇的报道是真相,是为了做出改变,而不是一篇篇煽动情绪共筑这个后真相时代的10W+。
网络的普及助长了自媒体的繁盛,看似传播更快了,每个人都有更多的发言权了,但事实上那其中有多少称得上是“新闻”?而不是不过脑子草草几笔的“传闻”?报纸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不可回收性,而网络最大的便利现如今却不是握在人民手中,一篇报道可以在几小时之内传遍全国,却能在几分钟之内销声匿迹,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你认为这是自由吗?
很多人在提到这部电影的时候会顺带提到最近的汤兰兰事件,但我们是如何在几年中迅速堕落到了这个地步?汤兰兰事件所涉及的新闻伦理问题之所以能出现,就足以证明我国如今的新闻专业主义所剩无几了,但主要责任在谁?我们有优秀的记者吗?曾经有过。
新闻有了姓没了根,这是最荒诞的魔幻现实主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没有看到宪法第一修正案所带来的“势均力敌”,而是对媒体高压管控与无休止禁令压倒性的推进,步步为营。这庞大的机器在自以为掌握了真相的时候,却也让自己的公信力万劫不复,群众宁愿相信传言,也不会相信正式的公告,甚至对其嗤之以鼻。
与此同时2017年的《新媒体环境下中国调查记者行业生态变化报告》也无情地揭露了我们所面临的现实,再过个几年,可能我们就不需要这个报告了。真正在提供优质新闻的人已成为了濒临灭绝的边缘人物,而那些随便洗一洗稿子就能大摇大摆赚钱的蛀虫却越来越多。
《华盛顿邮报》中对于群众的刻画少之又少,但几个镜头便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媒体的堕落,不管是怎样的国情,都不可能是强权一手可以做到的。新闻自由可以培养群众的理性,而这种理性最终可以赋予媒体强大的监督力量,才有可能让媒体成为真正的良心。
这里核心的区别就在于除了权力机构之外,有没有人或是组织,有权利去思考怎样对于国家才是更好的,并做出自己的选择,这一问题即便是大多数的民众也会默认为“没有”。
通过几次封杀事件中民众的反应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越来越离谱的新闻事件,是谁在为一时的喜好而叫嚣着滥用权力,为言论封禁一次次的拍手叫好,殊不知这正在一点一点的瓦解本已奄奄一息的新闻自由与新闻专业主义。
这种混乱成为风气是因为理性的缺失,而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的高压打从源头就厌恶这种理性。那么这是什么理性?简言之就是“我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华盛顿邮报》中新闻界的胜利正是在绝大多数人都抱有着这种念头的情况下到来的。
可到了二十一世纪,我看到的却仍然是风靡的“我不认同你的观点,所以我会想办法消灭你”的极端阶级斗争思维,也可以见得为何我们会“顺理成章”的走到今天这步,其中有着无法忽略的历史因素。
如此看来,政府、群众、商界、媒体,这个生态圈中已经畸形到了何种地步,这也是为何《华盛顿邮报》来源于现实的影像却给我了看《吹梦巨人》的感觉,如果我不了解这段历史,我甚至会觉得这是部奇幻片。
影片的结尾堪称神来之笔,愤怒的尼克松和媒体真正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连接《总统班底》可以直接推出“美国历史电影宇宙”了。那么如今把“假新闻”挂在嘴边的特朗普呢?这电影仿佛在告诉他,“这事儿我们没完”,那我们呢?
《华盛顿邮报》值得我们思考的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伦理或是新闻自由了,该我们思考的,已经是新闻的存亡问题了。
新闻本该是历史的第一份草稿,如今却只能用404进行祭奠,历史则变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站着的人消失了,跪着的人也要遭殃,新闻再这么下去,就要死了。
————————————————————————————————————
如果您对我和小伙伴儿们的文章感兴趣,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葡萄槽电影”(funnygrape)哟~!
能不能出一个保护不同意见的法或者制度? ——Zhongxun Xi,Year 1984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
"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
前十条修正案于1789年9月25日提出,1791年12月15日批准,被称为"权利法案"。
言论自由是一种权利吗?才不是。它是一种机制,允许权势低微的人们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能使的个体的内在驱动暴露在社会的动态平衡中,找到和平解决的办法。
那么言论自由保护谁呢? 保护对制度的信心。
与此片如出一辙的《总体班底》里, 尼克松的大业死在俩记者手里。 水门事件曝光了,他是被弹劾了,但是美国的社会制度被保护并延续了——当然,不幸的是甚至美国制度中的弊端和顽症都被保留了(之后的哪一任总统不出问题,或者没有侵略他国的?)。但是这就是言论自由的目的,允许社会公信力不破产。
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有弊端和问题,受统治的人,只有信任社会制度可以自我修正,才能心甘情愿地遵照游戏规则继续行事,当社会信任破产的时候,连那些希望遵守游戏规则的人都要自危。
谈谈关于影片
这部影片算是斯皮尔伯格第二次走进美国最高法院,第一次是解救非洲掠夺来的黑奴的《断锁怒潮》,至今他对高法的银幕呈现方式一成不变,用Tiffen柔光的大镜片对着最高法院,满满的崇拜和欣赏,近乎一种宗教。他这么肉麻并不无道理,因为美国的高法在这些原则问题上,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新闻出版是服务于被统治对象的,不是统治者“
关于影片有没必要非要把女性走向英雄之路渲染的这么用力,是不是过于政治化了,我只能说,还没有到令人反感的程度。
反正梅姨的表演把我感动哭了,不是来自于什么巧妙台词的逻辑反转,也不是影像的魅力,就是一个人,在那个瞬间把她的脆弱暴露给你,让你觉得,她就是我,我就是她。
P.S.
《总统班底》中记者的原型 Bob Woodward 有大师班课程,想干掉总统的调查写作者可以看看,不是广告,没收钱。
一年一度的小金人盛典距离我们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
各家各户,忙乎一整年,挤进长跑名单的就那么几个。
《水形物语》狂揽13项提名,但已经中了金狮奖,应该是无缘最佳影片了。
哑女、同性恋、黑人、鱼人,《水形物语》堪称边缘人群大杂烩
现在看来,我们曾经吐血推荐的《三块广告牌》综合实力最强。
科恩嫂饰演的复仇母亲角色,彪悍程度近年难得一见
不过,这也还是凶险万分的,因为有一位来势汹汹的空降强兵——
华盛顿邮报
“新闻是历史的第一份草稿”
这位强兵来得尤其晚,今年1月12日才在美国全面上映。
但来得最晚,你们排排坐,已经坐好的小朋友也得给我让个地。
影片已经纳入了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的提名。
谁都不会不服气,因为这是好莱坞的“黄金圣斗士”三大拿——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梅丽尔·斯特里普+汤姆·汉克斯。
这次,九座小金人联手了。
他们瞄准的题材也是根正苗红的美国主旋律。
用行话讲——
“整部电影从内容到选角到导演本人都非常行货啊!”
影片的视角放在了1971年的五角大楼泄密事件。
我们都晓得,五角大楼泄密,是世界十大泄密事件之一,轰动一时,甚至改写了世界格局。
当时,美国深陷越南战争,国内反战情绪高涨。
丹尼尔·艾尔斯伯格,一个游离于政界、军界和学界的精英分子,原本是一位越战的坚定支持者。
但当他去越南考察时,却产生了怀疑:美国在越南发动战争的正当性到底在哪里?
后来,他接触到了关于越战的机密国防部文件,于是,这位艺高人胆大的勇士,就悄悄偷出了大批文件,也就是——
“五角大楼文件”。
文件揭露了一个惊天动地的大秘密——
多位总统、官员,早就知道,对越战争的结果,一定是美国战败。
但他们明知战败,仍然让士兵去送死。
原因是什么?
竟然是为了逃避美国战败的羞耻。
影片的前半段就为我们还原了当时的景象。
而更精彩的还在后半段。
一个人知道没用,得让万千民众都知道政府的丑陋嘴脸。
这时,就得仰仗媒体的嘴巴了。
《华盛顿邮报》,如今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龙头,尤其爱管美国的国内政治动态。
地球人都知道,这个报业猛士,凭借笔杆子,就绊倒了尼克松政府,水门事件,直接导致尼克松辞职,垮台。
这让华盛顿邮报一战成名。
但其实,再往前一些,华盛顿邮报还是个小报纸,但它的战斗力早年就很猛,那时就和尼克松杠上了。
丹尼尔·艾尔斯伯格偷出的五角大楼文件,就是它们给捅出来的。
影片的焦点,就在于这些艺高人胆大的媒体人身上。
汤姆·汉克斯扮演总编辑本·布拉德利,他工作雷厉风行,不怕事,更喜欢大事,五角大楼这种惊天秘密,他认为一定要报道出来。
面对高压和危险,他捍卫了媒体人的原则——
“捍卫出版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出版!”
但他还需要一个人点头,就是梅姨扮演的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
华盛顿邮报的创始人是她的老爹,随后传给了她的丈夫,结果丈夫去世,落到了她的手上。
可在男人主导的行业中,她并没有多少分量。
在各大会议上,男人们七嘴八舌,就她一个女人,插不上嘴。
报社里,老汤和其他男领导说是给她打电话,开电话会议,决定要不要出版这个惊天秘密,却互相吵嘴,不带她玩。
在这场高潮电话戏中,梅姨的女性光辉终于绽放,在推移的运动镜头、多人视角剪辑、昏黄的布景、凝重的配乐中,她的迟疑、犹豫、热泪盈眶,多种情绪凝聚其中。
最后,她坚定地决定报道,狠狠打了总统一耳刮子——
“这个国家的人民无法让总统一人独大,独掌国家,我想不通总统竟然将揭露真相与叛国划等号,这给我一种感觉: 破坏某个执政政府或某个个人声誉是在叛国。这等于是说,我就是国家。”
他们也迎来了牢狱之灾,尼克松政府将他们送上了最高法院。
但主旋律的结局我们不猜也知道,他们定是能全身而退的。
法官判处无罪,还送给他们一个大大的赞——
“开国元勋们给予媒体自由所必要的保护制度,是为了让媒体在我们的民主政体中发挥重要作用。 媒体应该为被统治者服务,而不是统治者。”
主旋律就是这样,尽管不会有惊喜或惊吓,也明知是这种结局,但依旧会让人看得热血沸腾。
梅姨的丈夫,华盛顿邮报的著名发行人Philip Graham曾以一句话定义了新闻的历史使命——
"News is the first rough draft of history。"
“新闻是历史的第一份草稿。”
这份伟大光荣使命仿佛随着报业纸媒黄金时代的逝去而渐渐蒙上尘埃。
“新闻服务于被统治者,而不是统治者“,现在又有多少媒体人还能奉为精神圣旨。
其实,我们曾经也有无数个单枪匹马的“华盛顿邮报“。
但他们都一个接一个地倒下。
如今他们消失在哪里,我们不知道,也不可能用影像记载。
所以,我们永远也拍不出这样的片子,我们有的只会是类似于《10年前,14岁的她以性侵等罪名把全家送进监狱,然后失踪了……》;
《被全家“性侵”的女孩,不能就这么“失联”着》这样的陈独秀标题。
我们有的只会是在安全的地带,连半句精神圣旨,“服务于被统治者“都做不到的悠悠众口。
《东方早报》的简光洲,是第一位在报道中敢直接点出“三鹿”名字的记者,一时间,全国轰动,高官下台。
早在09年,他就揭露了杨永信的兽行——《是非杨永信:从“杨叔”到“羊叫兽“》。
但是,这位中国新闻媒体的良心,却在12年默默辞职了,他只留下一句话——
“东早10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所有的悲欢,所有的梦想,所有的忍受都是因为那份纯真的理想。好吧,理想已死,我先撤了,兄弟们珍重!”
理想已死。
那个时候,我们还不懂这四个字其中的绝望与深意。
而现在想来,是不得不懂了。
在看完《华盛顿邮报 The Post》后写了短评:很符合当下美国政治正确的电影,媒体言论自由、女性主义、新闻追求和经济利益等众多冲突,前半程铺垫后半程爆发,中规中矩。斯皮尔伯格调度厉害,夜间多方电话商量是否出版的戏真是精彩。看过林达的书,五角大楼文件、艾尔斯伯格、纽约时报、司法部之间非常有戏,可惜电影仅从邮报一方视角失色不少。
之前看过林达老师的《近距离看美国之四: 如彗星划过夜空》,结合林达老师的书和维基百科,补充一下电影背后的更多故事:
麦克纳马拉和五角大楼文件:
罗伯特·斯特兰奇·麦克纳马拉,1961-1968任美国国防部长,1968-1981任世界银行行长。他是肯尼迪1961年上台以后,把他从福特汽车公司总裁的位置上找来当国防部长的;肯尼迪被刺杀以后,约翰逊上台,麦克纳马拉留任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全程参与了这一时期越南战争政策制定的全过程。
五角大楼文件,即《美国-越南关系,1945-1967:国防部的研究》,是美国国防部对1945-1967年间美国在越南政治军事卷入评估的秘密报告。
1967年6月,时任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启动研究计划,希望留下一份“越南战争的百科全书”,为此成立了一个“越战历史专题组”,由国防部国际安全事务局的莱斯利·盖尔勃负责。该研究没有知会总统约翰逊和国务卿。麦克纳马拉要这个专题组全面地收集美国几十年来对越南和印度支那政策的资料,分类编辑汇总,要求“包罗万象并且客观”,除此要求外他不再对这个项目进行干涉。事实上,他一次也没有和专题组负责人盖尔勃见面,尽管他们就在一个楼里办公。
到1969年6月,专题组的最终报告终于形成,分47卷,包括3000多页历史分析和4000多页原始档案,就是后来被称为“五角大楼文件”的越战历史文件。
这套文件揭示了美国对越政策的起源,它是怎样演变的。从文件中可以看出,早在“二战”将近结束的时候,杜鲁门主政的白宫就忽视了胡志明要求美国支持的呼吁,转而支持南越的吴廷琰 。从艾森豪威尔到肯尼迪,一脉相承地向南越派出“军事顾问”。文件揭示了30年中对越政策中的重大事件,美国怎样走上了战争升级的道路。这套文件第一次明确地揭示了美国政府官员们当时的恐惧,这就是所谓的“多米诺骨牌”:他们担心,如果南越倒台投向苏联阵营,就会产生连锁反应,所有印度支那国家,乃至所有东南亚国家,都会一个一个变色,并且扩展到其它地方,冷战双方力量的对比就会有大的改变。但同时中央情报局曾经一次又一次告诉历届总统,所谓的多米诺骨牌是不存在的,美国应撤出越南。但这种声音一直被历届总统忽略。
报告一共印了15套,第一套送给了麦克纳马拉,其中两套国家档案馆,两套国务院,两套交给了兰德公司(一套送往公司在加州的总部,一套送往公司在华盛顿的分部)。
艾尔斯伯格和五角大楼文件:
据说真正读过文件的人寥寥无几,除项目负责人盖尔勃以外(据麦克纳马拉一密友说,麦克纳马拉收到文件后一次也没有读过),只有一个人认真读过:丹尼尔·艾尔斯伯格。
丹尼尔·艾尔斯伯格(1931年-),1954-1956年曾为美国海军陆战队效力,1958年加入兰德公司。1962年在哈佛大学拿到经济学博士,他的论文研究关于决策理论,发现人们在模糊与不确定下做出的决策较缺乏一致性,即艾尔斯伯格悖论。1964年,进入五角大楼工作。1965年,去越南实地考察,这次考察改变了他对越战的看法,从鹰派转变为鸽派。(这一转变在电影开始有所体现)。1967年他以兰德公司雇员身份参与了越战历史专题组的工作。从越南回来后,他多次向国会、媒体、政府人士包括基辛格传递鸽派观点,石沉大海或没有影响。1969年,艾尔斯伯格仔细阅读和分析了五角大楼文件,越来越怀疑美国介入越南战争的合法性,深感应该公布战争真相,他分批复印了文件。
对于公开文件,他首先选择了国会,参议员富布莱特,他是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主张从越南撤军的议员。因为考虑到文件的程序合法性,富布莱特拒绝了。
然后艾尔斯伯格决定走向新闻界,首先去找了《纽约时报》华盛顿分部的尼尔·希汉(两人在越南曾相识),在希汉报告华盛顿分部主任后、两人向时报总编罗森塔尔等高层通报,并要求增加人手,这就有了电影中以希汉为首的时报团队在华盛顿希尔顿饭店闭门研读资料、整理写作的过程。为避免法律麻烦、保证刊发文章内容的准确客观,时报团队一方面梳理国务院、五角大楼等官员的公开演讲、发言、著作等资料,一方面梳理时报近十年来对越战问题的报道,与文件进行比较,同时彻查、剔除将要发表文章中涉及国家安全的内容。
时报发行人苏尔茨伯格后来才知道这件事,第一时间想到是否有法律麻烦,负责时报法律事务的事务所不建议发表文章,时报内部对于要不要发表文章的意见也不统一,高层之一的副总裁莱斯顿主张发表,他在1954年从国务院得到雅尔塔会议文件,为时报挣得了极大声誉。一直到时报发表前两天,发行人苏尔茨伯格才拍板决定连续十天的系列、每天六个版面以希汉文章打头、选择发表的五角大楼关键文件。1971年5月13日,星期天,《纽约时报》开始连续刊载五角大楼文件。选在星期天刊发第一篇很贼,因为政府官员都休息、反应会慢一拍。
接着政府介入了,国防部联系司法部来负责此事,但司法部完全不知道五角大楼文件是什么,国防部应要求准备写一个解释文件的备忘录,但是国防部长居然找不到一个完全熟悉文件的人。在第三期刊发前,时报收到了司法部发出的禁令,时报回应拒绝,并声明将服从“最高法庭的最后决定”。此时(半夜11点)时报的法律事务所撂挑子了,时报法律部只好请耶鲁大学法律教授比盖尔出庭,位于纽约的联邦法庭法官对案件双方对错不做任何判断,但同意发出一个法庭禁止令,拒绝了司法部要求没收文件的要求。
由于时报收到的禁止令,艾尔斯伯格又想到了电视,均被NBC/ABC/CBS拒绝。CBS因为当时可能受到众议院关于CBS不肯配合国会调查提供资料的指控,只好拒绝;但艾尔斯伯格表示理解,后来还答应接受CBS采访(艾尔斯伯格接受电视采访在电影中有体现)。
在时报与司法部的法庭戏展开同时,可以开始说到《华盛顿邮报》了,邮报此时也坐不住、慢了时报好多拍;邮报和文件的故事与电影差不多,邮报从波士顿拿到文件、连夜回华盛顿,到邮报总编布拉德利(汤姆·汉克斯饰演)家里着手开写。邮报内部意见也不统一,最终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梅丽尔·斯特里普饰演)决定刊发。然后司法部介入,双方闹到华盛顿联邦法庭,法官认可宪法第一修正案保证的完全彻底的新闻自由,批评司法部误用了《反间谍法》,法庭没有看到有任何证据证明发表文件会危及国家安全。
后来,《纽约时报》在纽约、《华盛顿邮报》在华盛顿分别与司法部从联邦法庭走到上诉法庭,最终两案并在一起到了最高法院,最高法院6:3裁决媒体胜利。
该文件在2011年6月向公众解密开放。
本文只是在电影基础上补充了一些前因后果,在邮报之外的故事很多也很精彩,可惜电影有限,只能从比较少的角度出发。
媒体,不仅包括最先涉入的时报和邮报,后来更多媒体都收到了艾尔斯伯格提供的文件、纷纷刊发;政府,司法部和国防部;司法机构,联邦法庭、上诉法庭和最高法院。这三者间的角力非常精彩,从自己的立场出发,都在尊重和遵循法定程序基础上为自己的立场、利益争取。非常推荐看林达老师的书,书中从媒体的言论自由、司法等角度阐述很详细,语言易懂,在法庭间的角逐有规定有巧合,充分体现了不同行业人士的专业。
补一点:
《华盛顿邮报》,尤金·迈尔1933年买下。1935年他在报社发表了他的办报原则:
1. 报纸的第一使命是报道尽可能接近被确认为事实的真相。
2. 报纸要报道我们能够了解到的有关美国和国际重要事务的全部真相。
3. 作为新闻的传播者,报纸要如绅士一样正派。
4. 报纸的内容应老少咸宜。
5. 报纸要对读者和普通民众负责,而不是对报社老板的私利负责。
6. 只要对公众有益,报社要准备为坚持真实报道而牺牲自己的利益。
7. 报纸将不与任何特殊利益结盟,但是在报道公共事务和公众人物的时候,要公平、自由和健全。
比起《跑调天后》那种单纯为了自己刷存在感而拍的无聊片子,本片才算是没有浪费梅姨的毒瘤级演技。
看到前半段还有点奇怪,为什么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而不是男主,就算汤姆汉克斯没有发挥出全部实力,至少戏份摆在那里。演到女老板拍板时才真正心服口服了,矛盾全集中在她身上,手握乾坤的是她,难怪演员表上梅姨的名字要排到第一位了。
受到韦恩斯坦肥猪的连累,梅姨这半年来风评不佳。其实她有点像做头发事件当中的马苏,始作俑者早早躲起来了,她却因为目标更大而一直被追着打。
民众的正义感容易被利用,这种情况特别值得警惕。做头发事件当中,包括我在内的不少网友都想看到屁几万死无葬身之地。结果呢?他确实被封杀了,但是有更多比他优秀得多的rapper却也给这坨屎陪葬了。所以最近看到网上因为“汤兰兰事件”一股脑地在喷媒体人,让我有种深深的恐惧感。
澎湃、凤凰、新京报那几个记者当然该骂。“The press was to serve the governed, not the governors.”《华盛顿邮报》里的这句台词很好地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对于国内媒体在汤兰兰事件中的表现如此失望。自诩“无冕之王”的记者不敢去挑战强权,反而利用手上的资源欺侮弱者,这样的行为完全与他们的使命背道而驰,以笔杀人,比起纯以蛮力横行霸道更加无耻。
但我还是愿意相信并非每一家媒体都这么无耻,所以也希望网友们不要扩大打击面,坏事是哪几家混蛋媒体的哪几个混蛋记者做的,就揪住这几个混蛋往死里怼。至于别家媒体,只要没有主动跳出来抱团洗地,就不要让人家躺枪误伤了。
医生,记者,[哔]察……每一种职业都有好人也有垃圾,民众声讨记者当中的害群之马,是在帮那些真正有职业道德的新闻工作者们清理队伍,相信他们也能明辨是非,不至于玻璃心地被轻易代表。这只是民众正义感的又一次爆发,不必上升到“民众与媒体之间的战争”这种层面。两个群体本是站在同一边的。
群情汹涌,是因为觉得受到了辜负。寄予厚望的人没有替自己发声,反而捅了自己一刀,甚至骄傲地想要成为压在自己头上的另一座大山,民众当然不肯干。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座新冒头的大山被另一座更大、更顽固的、历史更悠久的山给碾压了,会是一种理想的结局。一次小小的做头发事件,最后的结果却是整个嘻哈圈子被铲平。谁知道这一次会不会有人将计就计让,打着“顺应民意”的旗号去清理自己看不顺眼的家伙、让媒体永远闭嘴呢?在气头上的我们或许一时会为此拍手称快,但是早晚有一天会后悔。
媒体惹怒了我们,至少我们敢怒且敢言;如果有一天只剩下了那些让我们敢怒不敢言的,那可就真是叫破喉咙都没用了,因为那个能发声却被嫌弃的破喉咙早就被我们自己给掐断了。
在原属纸媒的传播权力转移至社交网络的后真相时代,仍然宣扬新闻专业主义,在多层意义中对现实中truth进行再定义和再确认,意义大。女性主义的运用,又在保持戏剧性之时避免了对历史的误读和夸大,一贯有的美国意识形态教育所产生的反感也被削弱不少。没错好挑,一切都刚刚好。
拍摄工整的历史题材电影,老导演、老演员均不失水准。可惜欠些新意,事件过程还是多于人物及思想的开掘。
作为一个媒体人 真的是 热泪盈眶。
高潮电话戏——镜头旋转推移、多人多视角的蒙太奇剪辑、配乐来得凝重悬疑、密闭空间的布景、灯光故意打得昏暗微弱,再加上台词是最针锋相对的辩论,观众的心已被吊起,这时,镜头对准梅姨的脸开始推进:眼中泪水通透、表情迟疑不定、声音微微颤抖。这强大的感染力,正是斯皮尔伯格标志性的存在。
太四平八稳了,估计学院又不会给好脸色,但确实是“慕尼黑”之后最好的斯皮尔伯格。原本以为会是“聚焦”一样的群戏电影,结果拍得主次分明,帝后之间的飙戏托起了整个主题——捍卫出版自由的最好办法就是出版它!一想到毒瘤又要稳提了就感到好...绝...望...
辨识这个片子优点在于做两次区分,第一次,区分“绝对”伦理价值和政治正确(主旋律),这是两回事;第二次,同样是对历史的虚构和夸张,区分为什么斯皮尔伯格这部是睿智且高明的,而韩国《出租车》则庸俗走向另一种恶。大多数人会混淆这两点,而这也就是本片为之不易的厉害所在。
三位好莱坞的大神联手,大家的状态竟然都很松弛,特别是汤姆·汉克斯,即使他们并没有卯足了劲儿,但你还是不得不惊叹梅姨的表演和老斯的导演功力,群戏的调度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就算故事再套路,你该被燃到的地方还是会燃。老斯太厉害了,那些拿刻意做作当风格的新人导演看了会不会想死?
I heard folks down at the NYT are really annoyed by this movie
斯特里普在电话的这端通过一系列微妙的表情与眼神对Graham夫人内心转变的诠释,是今年银幕上最具有魔力的表演,梅姨在这部侧重女性角色的强有力戏剧中的表演是无可置疑的成就,而斯皮尔格匠气的技艺作为有效的载体对这部节奏紧凑的电影创作团队中各部门的才能有着最大化的呈现。
捍衛新聞自由對Bradlee來說是理想是信仰,所以自始至終堅定熱忱,而Graham夫人態度的轉變讓我們看到了背後還有無數的權衡及各种力量的博弈.電影的魅力讓從事新聞工作變得令人無比神往,也感謝了所有那些讓美國精神永葆吸引力的有獨立思辨能力的人PS:法院前梅姨走過一排行注目禮的職場女性那一幕真讓人開心
虽然一开始就知道这片子的政治诉求大于艺术追求,但最后还是看得我热泪盈眶,尤其是最后下令印报纸的那一刻。是老套,是形式化,但还是有本事戳中我的内心。媒体人们为了他们的信念,为了公众的利益,不惜一切与政府对抗,新闻自由的理想是不朽的!续集是要接着拍水门事件么?
“新闻报道是历史的初稿”。看到最后还是会感动,有点热血。这样的电影跟《聚焦》一样,让人尊重新闻这个行业,有敬意。另外,影片有意插入了一条女性崛起的暗线,应该也是梅丽尔斯特里普被提名的原因吧。另外,这其实也是个爱国主旋律,让美国人更以他们的国家骄傲。斯皮还是稳的,节奏感紧张感俱佳。
无聊至极。斯皮尔伯格真是我的 arch enemy, 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厌恶的。看着汤姆汉克斯和梅姨 pretentious 的表演,那副真相在手,我们有义务向公众告知真相,并由真相激发公众道德责任的精英感,令人作呕。以及 The Post 和 The Times 的犹太高层左倾行为,像极了一战后期的德国,搞得我都 anti-semitic
教科书级别的史匹堡演员调度课,看得太爽了。几次运镜,几场室内戏,那个多人电话戏... 简直了。不过还是有些踩错点或用力过猛的瑕疵,比如法院偶遇对手女助理的戏或者最后走出法院穿过一群嬉皮女性的镜头。
与其说在新闻自由主题里嵌入女权诉求,不如说是借职场语境的女性主义实现了更具层次的“《聚焦》精神”表达。历史性背景也强化了媒体与体制之间的辩证关系。炉火纯青的镜语与自然饱满的意识输出都和众妖艳贱货划清界限,艺术附庸政治的大氛围下,斯导总能用这样的作品站出来纠正你们:是政治需要艺术。
“捍卫出版权的唯一途径就是出版”,每个媒体人和新闻学子必须要看又千万别看的电影。“这个国家的人民无法让总统一人独大,独掌国家,我想不通总统竟然将揭露真相与叛国划等号,这给我一种感觉:破坏某个执政政府或某个个人声誉是在叛国。这等于是说,我就是国家。”
怀疑编剧在Trump当选之夜就已经动笔了,否则怎么会这么快地弄一个既讲新闻自由,又插入赞扬强大女性的电影呢?虽然一切都像套公式一样眼熟,政治目的也非常明显,但实在是非常佩服自由派依靠电影煽动情绪的能力,准确踩点毫不马虎,就算不了解当时事件也完全不影响被感动。就是NYT略躺枪了…
年度最佳,语无伦次:致敬70年代再度觉醒的女性主义,致敬守护良知的真正的新闻人,致敬新闻自由,致敬新闻专业主义,致敬报业的黄金年代。致敬这个激荡人心的故事,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梅姨确定刑事责任只有她和发行人以后,转身面对一屋子的男人插着手声音颤抖的说my decision stands的时候;她走出法庭被身边的女性簇拥着的时候;作为中国人我觉得有必要一定程度下,让公众知情,让媒体自由。看完这部回顾美国曾经的伟大的电影,有必要以审视的态度看看自己的国家。
大失所望:故事立不住,调度混乱,政治说教味太浓。汤姆汉克斯的表演稍显刻意。梅姨的这个角色,成长故事实在编不圆,本以为最后要来一出“国王的演讲”,结果记者都围上去采访纽约时报了——这就很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