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这部电影还是不错的
首先我一直都是觉得黄晓明是个偶像派,至少在之前我没看到他的实力,这部电影里面至少起码黄晓明是有实力的,再个我一直不明白吧黄晓明是第一男主还是张译,都是张译的独白,看了北爱后一直不喜欢张译,但是这电影里他演的挺好的
还有就是张歆艺了,好美的一姑娘,演的很好
我总觉得吧很多人对电影都是挑东挑西的,说中国的电影怎么怎么不好,为什么不能有肯定的地方呢?难道外国的月亮就比中国的圆吗?
我还是支持国产的电影,大家给予支持才会越走越好,加油
2 ) 为谁妥协,妥协了谁
文/布宜诺斯
今年五一档的擂台好看,热闹之余,想来想去都是挥不去的缺失感,《黄金大劫案》前半截好戏,后半截逻辑碎一地;《匹夫》笑点不少,过多风格化镜头和配乐的确有点蛋疼,这些暂且不谈,就说“妥协”这一块,颇有点惨不忍睹。
首先,为商业。宁浩拍片爱用方言,当年《疯狂的石头》用四川话,俏皮,透着一股子小市民的精明劲儿,但是如今的东北方言呢,特点却是楞,虎,糙,恰好印证了《黄金大劫案》的剧本已经走上一条人有多大胆,故事有多胡编的路子。如果说彼一时是宁浩用小聪明迎合小部分人恶趣味,意外成功,此一时却认定大众的G点在大动作大场面。可就算布景再美,一梭子枪子儿放倒再多日本兵,黄金溶进王水的特效再精美,故事线的粗糙简直像导演一个人在发癔症,水准都不如成龙谐趣武侠。去年中国票房狂飙到130亿,商业片票房成功的指标也跟着呵呵后了,很明显,投资商要的已经不仅仅是回本、过亿,于是,那个会讲出巧思、精巧、复杂故事的宁浩被牺牲了。
至于杨树鹏呢,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曾经借鉴黑泽明的年轻野心导演,变成如今借鉴姜文的年轻跟风导演的过程,《匹夫》很大程度保留杨树鹏的个人趣味和风格,但是黄晓明自断手指的镜头,很难不让人脑补《让子弹飞》里张默活生生从胃里掏出一碗凉粉的模样,大头娃娃对应麻将布袋,一群悍匪里恰好有个娘娘腔等,且不谈《城中大盗》和《落水狗》的Mr. Pink,因为这部电影指向是国内市场受众,揪住现成的7亿票房前科的市场性元素,在观众中造成口耳相传的话题性效果,是导演能想到的的最好、最节约成本的捷径,但作为一个好导演本应具有的原创性和排他性,不可避免被牺牲了。
再者,为制度。和意识上的妥协比起来,商业上那些其实都是毛毛雨。很明显,宁浩已经被《无人区》的挫折整怕了,从《疯狂的石头》到《疯狂的赛车》都是小贼偷大贼,贼眉鼠眼不亦乐乎,顺便把民间骗术、神推销术等不入流材料都整上大银幕,越反讽大家看得越乐呵,但《黄金大劫案》的贼,却是一群义正言辞为国捐躯的“英雄”,就主角是个擅长坑蒙拐骗的街头小混混,最后也被国仇、家恨、爱情拐带到高大全一路,电影主题倒是存大义、灭私欲了,但宁浩招牌式的那些倍感亲切、会心一笑的小细节小段子,那些地气儿,那点儿反骨,都跟着小东北一块儿洗心革面了。这里要说的不是拍贼就好,拍英雄不好,只是,韦小宝变身杨子荣,你信吗?
相比之下,杨树鹏甚至是可悲,《我的唐朝兄弟》有那么硬气的隐喻,那么固执的浪漫情怀,那么赤裸的生存哲学,就算票房死的很惨,多年后华语电影史上绝对会有你这么一笔。但是《匹夫》就不好说了,人物动机又模糊又伟岸,以黄晓明能当土匪头子、建立地下城堡的精明狠辣,怎么就能轻信张译,又认定绑了日本的“八千岁”天皇会拿钱来换?看来看去,比起故事主题的深度和人物逻辑的可信度,追求一个“打鬼子”的政治正确反而显得更重要。当然,这不是宁浩或杨树鹏的错,是“电影”这东西,在大环境中尚被多方撕扯的破碎结果,但正因为我们还记的在他们身上给予过抗争的希望,因此如今的失望也只能由我们自己承担。
腾讯电影专稿
3 ) 意淫有罪,匹夫无理
【鉴于水军疯狂反扑导致上一条无法显示在评论区,只能再发一篇。水军同志你辛苦了。】
《匹夫》试图去走一条”最炫悍匪风“的商业类型片路线,初看似面熟,猜其移植过无数现成文本。一方面是借昆汀的皮骨,塑形式主义之风。又借《城中大盗》《全职杀手》等欧美、香港匪帮犯罪类型之构架搭建故事内核,其次又不免受儿时十七年抗日电影之影响,对于抗日部分的描写无异于五十年前。所有文本的混搭使得影片的风格趋于怪诞,价值观含混、人物性格不突出,群戏失控,叙事严重脱节。
它努力包含了一切商业类型应有的元素:地道枪战;西部片变相移植;妓院床戏;浪漫戏码;奇观效应。应当说,不能否认的是创作者是去按照类型电影的模式去探索。但遗憾的是,这种诉求并没有使电影完善合格,反而变得山寨气十足,廉价而反胃。
就叙事而言,能看出编剧的野心,例如非线性叙事的开场。但遗憾的是,由于故事的本身架构是群戏,初始便增加了叙事难度。影片海报中间主打”大当家“黄晓明,然电影通篇却以张译外来者的自白宣告叙事的开始。这个被变相移植的西部片,被搁置在抗日时期,首先应肯定类型电影对叙事空间的探索。但究其是否合理,还应打几个问号。”二当家“如何首先取得”大当家“的信任,”骗谁不骗谁“这番道理连几位主角在片中也没能”清楚明白“。其次,缺乏人物叙事动机。“大当家”如何被“二当家”说服去跟“日本子”拼命,一切解释也是含混的。缺乏足够的叙事动机,也就意味着无法建立可信的人物。他们努力佯装状态栏满格的“加勒比海盗”,所谓的热血与炫酷却也只不过是一层纸老虎。“匹夫”二字,究其为何,通篇没有告诉大家。如果说主旨是匪帮杀富济贫
倒是可以完全解释,但至始至终他们在干什么,观众是蒙在鼓里的。除了个别片段的会心一笑,他们也只当是陪刚刚上路的年轻导演玩了一把电子游戏。上船了,戏散了,收钱了,仅此而已。
不觉得这单单是态度所决定的粗糙,我更倾向于一种自以为是的能力局限。一方面,创作者总是低估观众的能力;另一方面,创作者有着驾驭浪漫文艺片的情怀和与之不相称的驾驭商业类型片的能力。在《匹夫》中,这种矛盾心理的展现更是显露无疑的。虽然至今仍无法摸清导演杨树鹏的个人风格,但可以确定的是,在粗粝的“江湖”与“兄弟”之间徘徊,他还是始终不忘“慢镜头”滥情调度与大批量抒情音乐铺陈。应该说,摄影师曹郁为电影的“升级”与“包装”进行了大量的努力与改进,地道里冷峻克制的长镜头与少数“画龙点睛”的主观镜头处理,使他再次力证在业界不可小觑的地位。摄影虽为本片加分,但彭铠立的配乐设计却值得商榷,电音、提琴、钢琴的高贵文艺冷气质在粗糙的热血匪帮身上,实属违和,导致观众屡屡出戏,分外尴尬。
更令人无法接受的是片中对日本人形象的设定。抵御外敌不假,抗日杀敌也罢,片中的“日本子”从上至下都是猥琐懦弱的形象出现,通过假想性意淫来完成对英雄高大全的诠释,十七年时期由于意识形态所局限的电影大多如此。而《匹夫》半个世纪后依旧如此,那个念叨着“女儿”和“回家”的戴眼镜日本人,和《地道战》《小兵张嘎》里的日军形象有何两样?皆是夸大的猥琐。满是通过埋汰敌人而抬高自己的潜意识美化,这种无形中的价值观更使角色虚空,进而逼剧情走向荒诞。这般丑陋经年累月,如毒素在经脉中流淌,逐渐变得可以接受甚至合理,不应是本土电影所呈现的态度。冯小宁之流前几年的《举起手来》,通过羞辱日本人无下限的表现而搏观众的笑声,这种自我强大的意淫之法终究无法使本土电影真正强大,而只能沦为妇孺口中的浮云之谈。而导演杨树鹏口口声声地谈其”国产电影的强强联合,以抵御好莱坞的冲击“则更为可笑,”江湖“与”兄弟“可以做到”交口“”忽悠“,但是若自身的价值观念依旧如此,不得不说,哎呀,兄弟,你可长点心吧~
4 ) 个人改变集体,小家改变大家
《匹夫》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个人对集体所产生的“改变”。“改变”是高栋梁潜移默化中一直在对匪帮所做的工作。故事开始就透过高的第一人称旁白,交代了他所在的抗日组织计划失利(该计划正是“刺杀八千岁”)。当他窥探到劫狱事件后,便开始盘算着利用方有望的人马和武器重新布局实施计划。做肉票时,他就在暗示土匪们不杀鬼子、专杀同胞,而方有望对杀日本人的态度则是明确的“不来钱儿”,两者开始对鬼子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方有望率领的地下匪帮是一个为所欲为的乌托邦世界,他们的存在强调了匪帮与文明体制的割离。正因如此,他们对鬼子的入侵无动于衷。但当他们自己的家园被鬼子侵占,其他土匪被鬼子杀害后,土匪们才以小家看大家,意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从团体的角度来看,这里的小家同样是个人,国家才是团体,两者其实也是一体。匪帮与高栋梁的关系亦同样如此。) 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家园就是底线。影片后半部通过鬼子的介入将油条西部片拨乱反正,来进一步验证“个人改变集体”所带来的效应(高栋梁最终带土匪们走上了正道)。再次验证,高栋梁与匪帮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换人质是最逗的一段,高栋梁因救小姑奶奶,也连带着解救了匪帮所有人马,荣幸得到大当家器重,最终加入帮派成为二当家。这一点与《黄金大劫案》的小东北加入抗日组织的情况类似,同是因解救组织而加入组织。不过小东北的目的单纯,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纯粹为了黄金。两部片的主角同是个人对立于集体,同是由流氓痞子变匹夫,不同的是《匹夫》的结果是个人改变了集体,个人也有所变化;而《黄金》是集体改变了个人,集体仍是集体。 方有望为老相好赎身,则是他自身想要“放下屠刀”的表现。这一点和高栋梁对方有望的改变划等,因为两者都是“逼娼为良”的“改变”方式。片中有几处象征挺有意思:结尾的白衣、白船、白鸽是一种洗净罪恶的“变好”象征;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方有望第一次见到老相好的妓女时,问她“(想老子了吗?)哪儿想?”妓女指了指他的心。下个镜头是一头双峰驼的出现,隐喻性可想而知。 故事本身其实很简单,导演把主要精力运用在了形式上,慢镜、长镜与彭铠立的重金属西部风的大提琴配乐都相得益彰,几场拿来主义的拼凑桥段也很靠谱。当然,缺点也有很多,第一人称的旁白就显得多余,这是对剧本的不自信,怕观众不能理解剧情,以旁白作为注释。旁白第一次出现时与前面那段多余的酒会戏相联系,更会令观众混淆旁白者是方有望而非高栋梁。有弊有利,好坏参半,但是对于一部国产油条西部片来说,这种类型已经逐渐开始形成了气候。
5 ) "除了没有目的,这部电影什么都有"
一两个月前已经看到关于<匹夫>的试映评论,尽是一片似乎叫好又叫座的欢呼声,等黄晓明雨夜独闯豹子堂,用三根手指换三人命的片段预告片一出,游刃有余的摄影与美术似乎用这片段沉稳不发的节奏告诉我,上映时须拜赏.当时的宣传语是"他们除了没有目的,什么都有."
<匹夫>的故事很简单,就是抗日时期方有望(黄晓明饰)带领的匪帮机缘巧合与日本军队作战的故事.可是影片的叙事却显得支离破碎,毫无粘着力,简单点来说就是全场尿点.类似于预告豹子堂这样的片段很多,单独拿出来就是一枚制作精良诚意满满的红心子弹,看得人欲罢不能马上下回分解.可惜这105分钟的片长凑不出半个小时的枪林弹雨,节奏推荐缓慢,每个段落都仿佛细心编排筹划过,有酷有狠有风格化有黑色幽默,可是通篇下来骨骼精奇混沌如太初.这样的优质片段可一一列举:1.匪帮营救方有望,错落有致的热血开篇.2.匪帮带娃娃头抢劫银行,模仿<城中大盗>的修女面具抢银行.3.匪帮地道被日军入侵.4.匪帮回攻地道一个一气呵成节奏出色的伪长镜头,从小姑奶奶(张歆艺饰)吊索入地道到最后包围日本军曹.5.最终决战日军太平镇日军总部.不能说精彩绝伦,但也抵得上我们的掌声.有模仿<城中大盗><地道战><杀死比尔>的形式,也融入导演的个人风格.这是这部电影没有目的的具体体现之一:缺乏目的性导致叙事陷入困境,缺乏线索缺乏节奏缺乏兴奋点,过多的肾上腺素提前排放导致高潮从不出现,典型用力过猛.一味的黑色没有讲笑话的目的,所以一点都不幽默.
<匹夫>就是一部国产西部片,满目的荒原,凋败小镇和风滚草通过出色的美术设计和风格化的摄影大师曹郁的妙笔画出来的大泼墨,落日长草和男人脸上的泥和胡渣就是<匹夫>的艳丽脸蛋.道具,用光,色彩结构的整体出彩成就了每一张剧照的时尚大片风格,尚算是亮点之一.电影的配乐稍显荒诞,钢琴抒情与慢镜头总有不协调,还不如直接来电ROCK AND ROLL QUEEN什么的,来个中国版<摇滚黑帮>摇滚匪帮.似乎发生这样的问题又在告诉我们这电影时如何的无目的性.
电影的主演们几乎都是电视剧圈的集体亮相,黄晓明从<风声>这样的阴邪气的角色里抽身,回到了四十四集里无演技无本色无敌装腔表演的边缘境界里去了.张译和张歆艺回到了<北爱>的套路和神色里,或许是观众们依然希望看到<西北爱情故事>吧.导演对群戏的掌握也是乏力,毫无着力点,原本可以好好利用的暗恋方有望的角色女匪黑狗也处理得扁平.
期望满满地进入影院<匹夫>,失望无限大于惊喜.导演杨树鹏追求类型化风格化,标新立异的决心日月可鉴诚意满满,到头来一无是处,就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拍一部什么样的电影.或许是毫无头绪吧,导演启用<匹夫>这个名字用意未何在先前有所阐述,在我的理解却可能是他创作的道路上急需一个帮手,匹夫的勇气和热血太不会有用尽以及浪费的一天.在这部先天不足的电影里,我们却应该抱有期望,风格化类型化的追求总比现在市场上大量国语脑残片要好,也会有一天,当杨树鹏们找到真正的道路,混到他们自己的帮.
6 ) 看这个片子的时候,我都数不清楚我的狗眼瞎了多少次了
我现在强忍着阵阵恶心在这里写这个,不吐槽根本无法一平我牺牲睡眠赶个大清早满心期待的来看这部片子结果给恶心到的这份难受劲儿
这是一部完全对不住良心的片子, 每次我在去院线看片子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去选择,去摘选, 用戴老师的话说就是, 本身在电影院看电影,就像是一件集体化的宗教性的事件,不能让烂片玷污了这一选择, 看到影片的时候,这片子千言万语汇聚成一句话 真他妈的烂啊啊啊啊啊啊
以前看杨树鹏还是在《我的唐朝兄弟》 ,始终觉得这不是一个差导演,只是需要磨炼,匹夫在某种程度来说还是我比较期待的。何况,自从凡客的哪个愤怒的公牛的致敬广告后,老子对黄晓明态度大有改观,看上去这怎么都是一部要翻片儿的作品,在得知这个片子消息的时候,我便期待这一次会不会超越《我的唐朝兄弟》。
今天我才发现我的狗眼已瞎
草草草 。 这从刚开场到最后都透露这一部彻头彻尾的烂片的恐怖气质。也是第一部让我气愤的连主创名单都不愿意看到一眼的片子。
片子烂到这种程度在拿任何细节去细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凭良心说, 这片子不是烂到《战国》那种奇葩的程度, 但是对于我来说 我无法忍受在大银幕前看到这样一部片子来侮辱花钱买票的观众的智商,更切更多的是于我, 对于导演和主演的期待全部都被当做狗屎一样的践踏。
剪辑混乱无序,这插一脚那来一段, 各种他妈无意义张歆艺的大特写装逼笑容,我x!导演你是有多喜欢丫啊, 你给丫直接拍一mv不行么, 你要加进去,好歹也按照剧情加成吧 。
黄晓明一直就浮在那里, 我一直当你在凡客广告里面“没错,我不是演技派‘是在谦虚,草 可今天我才发现你真他妈是个山东人啊,真是他妈对着镜头在说大实话啊啊啊啊啊。
静下来想一想,其实这片子也不是完全都没有可取之处。比如摄影很不错,配乐很不错。
但是他妈,他妈这些都是为整个片子服务的啊!!! 你片子已经烂到这个程度,这种细节就跟前面说的烂的细节一样,有什么好的讨论的意义了啊啊啊 !!!!
还有还有, 到最后,要说的是本片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情!!!剧情真他妈是又臭又烂,弱智到无法理解,根本经不起推敲。以前看着张小北在第十放映室写的台本都蛮犀利,骂人骂的好爽,可是呢,现在看来,真是已经糟蹋了多少个好剧本了, 只要张小北参与编剧的片子,到现在来说没有一部不是好题材给糟蹋了,给做成烂片的,
从此以后, 我终于可以自豪的拍着胸脯说, 看,张小北这个标签现在绝对是无可非厚的烂片标签了!!
编剧入行有风险,投资真他妈需要谨慎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故事支离破碎 镜头卖弄玄虚 剪辑令人崩溃 只有小明永远让人放心——绝对一如既往的2并傻逼着~
《匹夫》《黄金大劫案》两场连连看,在同一个厅,同一个座位上,从六点到十点多钟,亮瞎我的眼睛了。两部电影都有一个穿水手服的女孩,萌啊,喜欢;两个片子都一个神经病,一个是郎中包小柏老师,一个是飞镖十三郎郭涛老师,也喜欢;其他的不吐槽了,让年轻导演赚点钱吧。祝您关爱国片,一生平安。
抄袭让子弹飞,无聊的片
在票吧看过明亲们贴的一个教主接受的访谈,我才知道,原来大头娃娃和咬手指是教主自己建议加的,真的加的非常棒!!!尤其是咬手指这段,一定要加,不然方有望这个人物和他的匪帮之间的传奇或感情就会空洞很多了。如果没有咬手指救下三人的片段,那么救人那一段就会显得可有可无。所以,教主是一个
小清新?姜文控?制服控?校徽控?屌丝拿下匪二代,窑姐情深似海,小明出了新的写真集,日本人无耻卖萌,黑狗一颗少女心,兄弟闲时搞搞基,打不死的大当家,走在潮流尖端的小姑奶奶,山寨泰坦尼克式结尾,年度最佳精分片
真瞎
天下兴亡,土匪有责,当土匪成为匹夫,才成就英雄好汉。通过战争将油条西部片拨乱反正,细节上对《城中大盗》《全职杀手》《地道战》《杀死比尔》的形式主义有所借鉴,换人质和地道长镜+分。
我一直在数方有望的手指头,数来数去没发现少了哪根啊?
拍得特傻逼。配角演得比主角好太多。导演根本讲不出一个精彩的故事,欠着呢。套头娃娃那幕有被震慑到,里头那配的后摇很好听啊
两星。典型装逼不成功之作。各种没必要的形式化,能不能先学着怎么把故事讲好看?黄晓明还是不会演戏,姑娘们倒是蛮好看的。
一看编剧是谁,我才明白,难怪很多剧设元素都那么似曾相似,但杂糅到一起还是有点奇怪,再加上一个风格化的导演,于是剧本的先天体弱更是被凸显放大,不都整天喊着要讲故事吗?这是一部造型“摄影”,您不是在“看电影”,而是“看摄影”。当你技术上不如好莱坞,还是扎扎实实讲故事吧!★★
空有爷们的外形却是颗娘们的心。美术和摄影营造的野性都让人有更多期待,偏偏却是个文艺青年的骨子,各种慢镜头和抒情配乐看得让人心焦,剪辑和叙事节奏都很慢,整个故事讲的也含混。有几处很有趣的段子,有几次很亮眼的编排,地道战长镜头。但整体真是煎熬,缺乏兴奋点,看着累。娃娃头不就是城中大盗
这是一部非常性感的电影 充斥着各种肉体汗水尘土枪支弹药 配乐摄影美术把这部电影造就的非常有型 比如地道战长镜头和各种制服 黄晓明的表演非常准确 倪景阳不可获取的女配角戏份非常惊喜 包小柏应该是复制风声中的苏有朋可惜没有新意 最后的最后 剧情节奏稍乱加上烂尾 但不能掩饰我对它的喜爱
国产片兴亡,匹夫有责。但是我就完全不知道你们在干什么。
看完之后觉得很混乱,不知道是不是我先入为主的关系。想了想还真不是。
比《黄金》强,比想象的好,给三分的人不厚道。黄二教主脖子依旧杀气冲天,把方有望给拖下去了,考虑到他是投资人之一也理解导演的难处,给四分。地道长镜有层次,没觉得模仿子弹,那些说像的人,是不是只看过一部民国匪帮片啊??
一锅乱炖,乱七八糟。。。
姜文一年前放的一个屁,香飘四里,余味至今。
影片混搭了西部风、黑色幽默、超现实色彩还大玩煽情,新意十足但故事却没讲好!叙事稍显混乱,整体感觉就像过家家,导致悲情处好似挠痒痒,不能深入人心。黄晓明太不适合演匪帮老大,包小柏献出了人生中最颠覆的一次演出!影片原声音乐、美术设计和曹郁的摄影堪称近些年最好!为影片大大加分! !
匹夫有病——让子弹飞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