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美人山,得名于睡美人。說是一位公主,愛上卑微的馬伕,私奔至此。但馬伕被國王派來的13個人殺死,公主因此含恨自殺。
事發後,當地有人夢到:這13人足球隊的祖先,就是當年那13個殺手。
而其它地方則有人夢到:公主說要見一位緬甸的僧人,因為他就是300年前的馬伕,公主說只要見到僧人,就不會加害他人。
於是事發后第6天,僧人遠道而來在睡美人山做了法事。而且,在多數人都認為孩子們因為惡劣天氣而凶多吉少的時候,他卻表示所有孩子過幾天都會平安回家。
至於教練,有說法說他是個居士,在洞穴中教授孩子們冥想,所以幫助孩子們度過了沒有食物、缺少氧氣、缺少光線、充滿恐懼的一長段時間。
供參考。
2018年6月23日,泰国清莱,上午晴空万里,下午暴雨磅礴,洪水肆虐。
一支少年足球队上午进入洞穴探险,下午却没能出来。
洪水奔流入洞,已经淹到了洞口。好在洞内地势较高,孩子们仍有生机。
这个洞穴全长超过4公里,最窄处需要匍匐爬过,满是积水根本无从营救。
泰国警察、消防员,束手无策;海豹突击队潜水救援,无功而返。
世界上最专业的洞穴潜水专家,无能为力。
所以会有奇迹吗?这13条生命能否获救?
最近有部名为《13条命》的电影,重现了18年这场堪称传奇的大救援:或许你可以猜到最后的结局,但完全不妨碍你看得惊心动魄,热泪盈眶。
《13条命》
那天“野猪”足球队的少年们结束训练,去当地著名景点睡美人洞穴探险,为一位成员庆生。
这种探险他们参加过非常多次。只要不进入雨季,睡美人洞穴就温柔娴静,没有任何危险。
但那年雨季足足提前了三四个礼拜。
本打算玩几个小时就回家庆祝生日的少年们,被湍急的洪水阻断了退路。
万幸景区保安看到了洞口停放的自行车,意识到有人遇险,果断报了警。
首先赶来救援的是泰国警察和消防员,他们没受过潜水训练,也没有专业潜水设备,无法进洞救援。
于是当地政府申请调来海豹突击队,让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参与救援。
海豹突击队队员信心满满,觉得他们可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有位探险家弗恩,还送来了自己绘制的睡美人洞地形图。
可是,海豹突击队带着希望进去,却满身伤痕、头破血流地出来。
洞内情况十分复杂,水里悬浮物很多,能见度几乎为0,难以辨别方向。
水下有很多危险物,电线、电缆、管道,不慎被缠住就是死路一条。
最可怕的还是湍急的水流,突击队员就是被水流拍到尖锐的岩壁上,弄得遍体鳞伤,前进没多远就必须折返。
意外发生24小时后,营救陷入了僵局:没有发现男孩们的踪迹,不清楚他们的位置,甚至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活着。
当地政府采购了最大功率的抽水机,想等水位下降后,再让突击队员进洞营救。
这里涉及一道小学数学里的经典应用题:一个龙头朝池子外排水,十个龙头朝池子内注水,要多久才能把池子里的水排干?
当然不可能,洞内水位以每小时7英寸的速度上涨,而所有抽水机每小时只能让水位下降1英寸,要不了多久孩子们就会被活活淹死。
全球都在关注这场救援,来自中、日、英、美、澳等国家的志愿者和救援队纷纷赶来,帮助排水和勘探地形。
一位从曼谷来的水利工程师,发现山体上有大量落水洞,必须把洞堵住,往外排水才有效果,于是他发动当地村民,和他一起上山堵洞。
经过上千名志愿者的努力,水位暂时稳定住了。但把水抽干不现实,还是需要潜水救援。
这时探险家弗恩向当地政府推荐了两位洞穴潜水专家,瑞克和约翰。他们有着丰富的洞穴潜水和救援经验。他们的加入,也成为了这次救援最大的转机。
事故发生后第五天,瑞克和约翰接到邀请,立马从英国飞到了泰国,做好了下水的准备。
虽然他俩经验丰富,但花了将近4小时,才前进了1600米。由于遭遇了强劲的水流,他们决定返回。
这时他们听见了一阵急促的金属敲击声,难道是孩子们在求救?
他们循着声音游过去,发现是一名修水泵的工人,因为水位上涨也被困在洞里。二人耐心地教这位工人如何使用呼吸器,带着工人向洞口游去。
快到洞口时,在水中呆了几小时的工人突然呼吸不畅,一把推开了瑞克,拽下了瑞克的呼吸器, 胡乱扑腾撞到洞顶鲜血直流。
情急之下,瑞克憋着一口气,把工人送到了洞口。
此时进入的深度与海豹突击队持平,突击队员都有些小瞧瑞克。
当地政府也觉得瑞克表现平平,本来就害怕外国人在洞里出事,现在更不愿意让他们继续冒险。
经过对地形的分析,孩子们很有可能在洞内一个叫芭提雅浅滩的地方,但几次潜水营救都没法到达那里。最后当地政府作出决定:等雨停后抽干水再营救。
随着第七天到来,新问题出现了:洞内氧气越来越少,窒息的风险不断攀升。
家长们也渐渐绝望,不再奢望孩子们能活下来,只求找到孩子们的遗体。
第九天,天气终于放晴,工作人员全力排水,为第十天的营救做准备。
经过深思熟虑,派去营救的依旧是经验丰富的瑞克和约翰。但他们也没抱太大的希望。
这一次的营救顺利很多,因为水流变得非常平缓,瑞克两人很轻松地来到了芭提雅浅滩,浅滩早就被水淹没,他们的呼唤声在山洞里回荡,没有人应答。
目前空气瓶已进入警戒值,但他们不甘心就此离去于是继续向洞穴深处探索。
等到引路绳都快见底时,远处居然射来了微弱的电筒光。
进入洞穴的12名少年,和他们的教练,全部幸存。
他们为了躲避洪水,一直走到了洞穴的最深处。在教练的指导下,通过冥想保持体力,全都安然无恙。
约翰拿出携带的相机,给每个人都录了像,然后跟他们说明情况,明天就会有大部队赶来救援。
瑞克和约翰带着录像离开了洞穴,孩子们的家长、在场的志愿者得知这个消息,上万人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
但高兴得太早了,看似巨大的希望的背后,是更深的绝望。
怎么把孩子们从洞穴里救出来,是现在最大的难题:
孩子们大多不会游泳,更没有任何潜水经验,贸然下水就是送死。先前拯救那个维修工时,他在短途潜水中差点就死了,更何况孩子们要面对好几公里的长距离潜水。
幽闭恐惧症、低温症、爆肺等等,都极有可能夺走孩子们的生命。
第十一天海豹突击队沿着瑞克探索出的路线进了洞,带去了一些物资,顺便替孩子们检查身体,据此制定可行的营救方案。
突击队员发现,洞内的氧气含量已不足20%,以孩子们现在虚弱的身体,一旦降到15%以下,死亡那就是必然。
雨季降水随时可能继续,把山洞里的水抽干显然不现实。
当时有非常多救援方案:
比如在洞穴正上方打洞,将孩子们从竖井里吊出来,但耗时很长,时间已不充足。
马斯克也非常积极地建言献策,提供了两个方案:水下尼龙管道和迷你潜水舱,因为现实原因也没法采用。
甚至有人提出,不断向洞内输送食物和空气等物资,一直等到雨季结束再实施救援。但没人能保证,四个多月时间不会发生其他意外。在黑暗中生存那么久,对孩子们的精神也将严重的伤害。
明知孩子们活着,却眼睁睁看着他们逐渐接近死亡,无疑是最绝望的。
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瑞克请另一位洞潜专家哈里来协助。哈里的主业是麻醉科医生,瑞克需要的正是他的麻醉技能。
他有一个疯狂到极点的救援方案:给孩子们注射麻醉剂,由潜水员像运包裹一样把孩子们运送出来。
这个方案只有理论上的可能性,潜水时长超过五小时,中间每隔半小时需要停下来注射麻醉剂,一旦过量就可能造成呼吸停止,量不够又有可能在水中醒来窒息。
他们将这个方案报告给了泰国政府,哈里明确表示,这个方案有很高的伤亡率。
当一切方案都论证失败后,最疯狂最不靠谱的方案就是最适合的方案,泰国政府经历反复挣扎后,同意在保密的情况下采用这个方案。
在洞外进行完模拟实验,给所有潜水员做好麻醉辅导后,这场救援拉开了序幕。
他们来到洞穴的最深处,对孩子们实施麻醉后,慎之又慎地检查孩子们的呼吸,手脚是否绑紧,然后带着失去知觉的孩子潜入水中,开始了这次悲壮的营救。
一旦他们没能活着把孩子们救出来,可敬的英雄就成了可憎的刽子手。
整个过程并不顺利,有的孩子突发抽搐,必须在水里完成麻醉剂的注射;有的孩子突然就没了呼吸。必须带到石头上揭开面罩,帮助他恢复呼吸才能继续前进。
最惊险的是,有位潜水员手里的引路绳脱落了,他拖着孩子在黑暗中寻找出路,好在他没有偏离方向,随后赶上的潜水员帮助他完成了对最后一个孩子的救援。
第一个孩子被营救出洞后,大家惊喜地发现他还活着,立马将其送往医院治疗。
第一天四个,第二天四个,第三天五个,在事故发生的十八天后,13人全部被救出,无人死亡。
这无疑是一场跨越了语言、国家差异,超越了经验与技术的奇迹救援。
《13条命》也很好展现了救援的惊心动魄,传达了人类同心同德的那份感动。
美中不足的是,它有些沉溺于英雄叙事,尖锐化了泰国军队与主角团队的摩擦,把大多数闪光点都给到了主角团。
拍出《徒手攀岩》的金国威夫妇,在21年拍出了一部同题材的纪录片《泰国洞穴救援》,记录了一些非常动人的细节。
比如瑞克发现幸存的野猪队少年时,让孩子对着摄影机喊出口号“感谢中国人,感谢美国人,感谢澳大利亚人”等等,却始终没提“感谢英国人”,直到有孩子追问,他才说自己是英国人。
最后救援时决定哪些孩子先被救时,顺序是这样确定的:家里离得最远的孩子先被救,这样他们就可以在回家途中,把好消息告诉离得近的家庭。
而在两部片子都充当背景板的中国救援队,是他们主动选择不出镜不露脸,前去救援的有平澜公益基金会和绿舟救援队,他们承担了非常多的搜索和勘探任务。
在最后那场救援里,也有五个中国人参与了,电影里运送孩子们的长距离绳索,就是中国救援队的绳索专家架设的。
这些英雄或许不愿意抛头露面,但绝不该吝啬送给他们他们的掌声。
那今天就聊到这里,欢迎小伙伴们为这场奇迹救援送上点赞。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佩奇
我的洞穴潜水是在美国和墨西哥学的,从开始学习水肺潜水到洞穴潜水拿到Full cave证书(其实也就是个洞穴潜水入门,后面还有很多路)花了7年时间,学费+装备+训练好几万美刀.
这个片子关于洞穴潜水的描述基本属实。有个瑕疵就是救援工人那段,面镜需要找另一个人借,他们这种资深专家是肯定会带备用面镜,这个也是洞穴潜水的基本规则之一。
洞穴潜水这个运动在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佛罗里达发展起来的,当时人们用普通水肺潜水的装备和经验去探索,每年都要死几十人,佛州一度考虑禁止这项运动,后来以sheck exley为代表的一些人从事故分析入手,为洞穴潜水建立了一整套的安全规则和训练方法,才使得这项运动走向正轨。
所以洞穴潜水和普通潜水之间的差别非常大,甚至可以说两种运动。泰国海豹没有这种训练和经验,虽然勇敢,但没法适应这种环境,好在这个洞是没有什么岔路的大洞,如果是墨西哥那种极其复杂的洞穴,没有那些标定方向的规则,海豹可能要进去一个死一个。Richard和John用的是侧挂潜水器,Richard是freestyle的精神,用一个内胎自制的,导演给了几次特写,John用的商业成品,侧挂有两个气瓶两套呼吸器,跟海豹用的单瓶呼吸器和一个气瓶在基础装备上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由于各国的洞穴环境不一样,所以运动在各国都有些分化,英国因为洞穴能见度低、干洞水洞混合的特点,其实跟睡美人洞的环境非常相似,所以找英国的洞穴潜水员确实是最合适的,最先来的两位Richard和John也是英国最顶尖的洞穴潜水员,在无主绳、不熟悉环境、无明确气体计划、能见度如此恶劣的洞穴里直接探索,往里进好几公里找人还能安全回来,全球不会超过50人。
后面找到了人和方向,架设好了引导用的主绳(这个导演给了好几次特写),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以我个人经验,摸索+架设主绳比跟着主绳走固定路线,气体消耗至少要增加50%以上。普通海豹能进去也因为他们知道大概的气体计划,知道带多少气瓶能游进去(海豹后面至少带了3个瓶一个人,但气体计划还是超了,如果不是知道前面就是气室,那就完蛋了),后面来的几位洞穴潜水员经验和心理素质也是不如Richard的,这时候有水平能进去的人就很多了,我大概率应该也可以,但是Richard从协作等角度直接找了自己圈子里的几个朋友,这也无可厚非。
麻醉确实是一个天才的想法,麻醉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潜水员本身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一切意外因素,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就算有孩子学过潜水,但环境带给他恐惧就足以让他心率飙升,不停的呼吸,就算不挣扎,也很可能二氧化碳中毒,这里面意外太多了,麻醉确实是唯一的解法。
其实这个奇迹在一开始就是个奇迹,那个居住在清莱的英国干洞专家Vern,他第一时间就直接给出了最优解,找到了最正确的人,泰官方虽然纠结许久,但专业就是专业,理性上能自圆其说。如果没有Vern,等泰官方一轮轮试错,孩子们肯定没救了。
一部扣人心弦的灾难救援片,四星推荐。
影片基于真实事件改编,事件发生与2018年世界杯期间,球队为胜利而战的同时,十几条足球少年正在另一个地方为着生存而战,与大自然做着持久的抗争,没有人能想象他们是如何在山洞了坚持了那么多天,影片并没有具体的画面交代(一部缺憾),只是通过小球员的表述:“我们是个团队,我们互相帮助,教练教我们冥想。”
从影片来看,简单朴实还原事件,节奏紧凑顺畅,没有过度渲染,主要集中在表现人道主义救援队,犹如“亚瑟的圆桌骑士”一般来到泰国,组成特别行动小组,最后成功完成救援。
大灾大难之前,平凡百姓将希望寄托与信仰,神明,祭祀与祈祷,这是无奈无力之中,人们唯一能做的事,寄托以不至于精神崩塌。站在前线的人们,勇气、人性的关怀,还有爱,让他们一次次去面对生与死的考验。
所以你开始会感慨着,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人性的光辉这样的时刻让人重新燃起关于人的希望。你还会感慨生命的无常,童话故事般的happy ending真的很少,尤其是你看到片尾大家庆祝救援胜利时,未见到父亲最后一面的救援队员落寞的低头,雨中确认到齐人员时,队长说的就差一个。
关于演员,特别救援小组的头的正是“人王阿拉贡”!。另外一个重要队员则是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的男主,完全是不同的演绎,演技不错。关于细节,被困的十几名小全员的球衣都是曼联队和英格兰队,不只是有意设置,还是真实如此。救援队员用矿泉水瓶巩固双脚的细节反复被提及。
最后,我在想还是那句老话“尽人事,听天命”,信仰给与我们希望,努力抗争给予我们希望与力量,指引我们前进的路。既要接受,又要不接受。
世界很大,大的每一个角落都发生着完全不同的悲欢离合,世界很小,小的世界各地的人集中在一起共同完成了救援。
故事原型的真实事件无疑是一场跨越了语言与国家,更新了经验与认知的奇迹救援,经过中规中矩但观众喜闻乐见的好莱坞式改编,本片在荧幕重现两次奇迹之时也让观众明白应时刻对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 影片整体并不拖沓,紧张有余但缺乏高潮。通篇并没有过多的人物情感渲染而只是专注于救援本身,在这场人类与自然的较量中,无论是群众的无私奉献、志愿者们的努力、海豹突击队员的牺牲还是府长的主动承担责任,这些都体现出人类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以及人间尚存的温暖。也许看过当时报道与后续纪录片的观众从开始就知道结局,但这并不会影响看到被困者全员奇迹生还时的震撼与感动:在救援难度极高的情况下,天才般的麻醉运送计划必须在保密情况下实施,而几位外国潜水员顶着巨大的压力与风险出色地完成了这项任务——因为与只救出一个幸存者相比,当救援过程前期顺利,而后期突然出现伤亡时(哪怕只有一个),可敬的英雄瞬间就会变成可憎的刽子手,这也体现了人性的矛盾之处。 其实还有更多不愿意在镜头前抛头露面的英雄,但我们绝不该忘记他们做出的贡献,致敬。 P.S.被困十天还能动,教练这波立大功(由此可见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性)。
真的是一部好片子,虽然说比较流水账,但确实很纪实,紧张感也很明显,拍摄组也很不容易
1、被救援者良好的心理状态(真难得)
感叹足球教练能给12个孩子持续鼓励正能量,带着孩子们在黑暗中保存体力冥想,挖掘自救,多日后孩子们还能站起来说话,没有失去理智,并且还有多支能工作的手电,聚在一个足够大的平台很不容易,黑暗潮湿的环境,引用污水生存,心理压力是巨大的
2、英国的洞穴救援队
这群老哥们都是英雄,相当有经验,为了免去家属的心理负担,要求不要告诉家属找到孩子且全部活着的信息(因为人不知道时可以接受出来尸体,知道了就会责怪为什么自己家孩子死了)包括后面救出来孩子也不告诉家属名字,等待救援结束后再说,不愧是30年救援经验的老手
3、聪明且大胆的尝试:
既然理论上只能带尸体出来,为什么不尝试麻醉呢?(伟大的天才啊)
且不说潜水,正常人在幽闭空间中静默6小时就容易失去冷静,而这里一群孩子需要在黑暗中跟着你潜水,这确实是不可能的,但凡下过水的人都知道,人会溺死往往来自恐惧后的慌乱行为(排除意外)
最开始那个修水泵发电机的泰国哥们(会游泳)其实就带着潜了100米左右,那哥们被激流冲了两下,就慌乱中胡乱挣扎把头都碰破了(不要觉得这个演的很假,自己哪次游泳突然被水草或绳子带一下,你就知道你指不定会干出什么,比如把救你的人的氧气面罩抓坏也有可能)
4、麻醉这个事风险有多高?
别看电影里就是有一个孩子停止呼吸了一小会,其实无论什么样的全身麻醉都是有风险的
举个例子你做无痛肠镜,这个麻醉就是最常见的全身麻醉除了减少痛苦还有就是防止有些人过于敏感会乱动,最后肠镜工具划伤肠道也不是不可能的。但这种麻醉安全系数高是基于你不需要在水下呼吸(肺部压力完全不同)而且有实时的健康监测和医护陪伴,为了健康到时间了以后还会让护士和亲人不断叫醒你。
虽然我不是医生,但作为多次手术过的病人,起码有几个点风险很高
一个是潜水时靠氧气瓶和面罩呼吸,需要被麻醉的人有足够力气维持这种呼吸,另一个还有就是在不知道被麻醉者的身体状况下注射的计量是个风险(打个比方,成年人吃的感冒药都和孩子的用量不同对吧,多了容易挂,少了一旦中途醒来没有潜水经验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发现自己手脚被绑住,你本能的就会大幅度挣扎一旦面罩松了,慌了就完了)
其实还有两个风险,一个是遇到麻醉失败的情况就非常麻烦(概率不高,但还是有,本人没遇到全麻失败,但我自己局麻容易失败,所以算有所体会。在影片中如果遇到麻醉失败,这个人基本就带不出去了)
还有一个风险是潜水近6小时带人出来的话,有些身体素质较差的人会发生体温过低影响生命体征的情况(这就是为啥他们潜水过去立马带了保暖的潜水服、还有像锡纸一样的保温膜)
还有运送一两个小孩后,开始在脚部绑个空塑料瓶,应该也是为了防止脚一直下垂,容易卡在缝隙里。
总之洞穴救援队的几位老英雄包括麻醉医生都很不容易,其多年的经验,最后也有一位老哥心理压力太大在水下找不到绳子,不敢继续前行,最后把孩子委托给医生带出来的。(这是很现实的场景,他明显一个人是没问题的,但如果经自己手送出来的孩子死了,心理压力非常大)
5、水泵抽水十几天没有用吗?
我认为没用,因为你不知道整整数公里长的洞穴到底有多少地方的地下水、雨水、山洪会在多少看不见的孔洞内持续往里面灌水,是持续性的,晴天没有几天,热带地区的降雨量是很恐怖的,配合山上那位曼谷来的水利工程志愿者,带着村民和其他志愿者砍竹子、做水坝疏导雨水才更有效,当然两者都要做,只是确实他们让氧气瓶、电灯能在中途补给就耗费了多少人的努力。
6、为什么不打洞救援
这种水洞你打的洞先不说方位是否正确,就算正确,万一打一下坍塌或者有地下水灌进去就别玩了,风险太大了。其实13个青少年在里面自己挖掘都是比较高风险的,一旦挖出水源,就没得玩了。
7、既然英国救援队找到人了,为啥犹豫几天
一个是一开始没想好方案,另一方面,也没有被逼到那一步。从救援角度,肯定不希望救援队死人。可能有人会说人家是志愿者,又不要你的钱,也不会想着找你背锅,其实不然,在你的地方发生的问题,地方官员都有逃不开的责任,好在后来那哥们看到部长说可以执行方案了,自己也想通了,横竖自己都要背锅,那还不如爽快点,你们放手去做,反正也别无他法,出了事都是我的责任。所以也不好责怪谁,能救出来真的是奇迹。
8、泰国海豹突击队比不上英国人潜水技术吗?
不是技术问题,是经验和心理素质问题,因为氧气瓶被红绳绊住了,所以想卸下装备通过,处理逻辑并没有问题,但是当着急通过时把呼吸器挤坏了,是有运气问题存在的,如果不慌不忙慢慢检查,还是有机会的,但氧气用多了过去了就回不来,心理压力还是有的。而且经验这个决定了耗氧量,英国人花了6小时就能走完,但是他们要花8小时,所以第一次泰国海豹突击队到达孩子哪里就只够一个人回去汇报情况了。这些不是技术导致的,经验也很重要。无论如何,都是勇士和英雄。
9、最后说有17个国家5000多志愿者,电影仓促了?
一次救援其实没必要把枯燥的部分表现出来,17个国家的志愿者贡献了集体智慧,导演是把最紧张且重要的部分表达出来就行了。拯救13个人全部生还,算是奇迹。
最后:感谢导演让我们看到这个事情,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温暖,也看到人类的智慧。让我们学会对大自然的敬畏,我国很多景区的溶洞开放得都非常保守,看了这个片子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要把溶洞改建很多保护设施和灯光才开放一部分旅游区,目的就是为了安全啊。
建议带孩子看下这部片子,让不会水的就尽量少去玩水,会水的也不要过度自信啊。
不断指责的教育方法总是在人犯错后不断的去批评与责骂,让犯错的人陷入内疚,自责,甚至是无法抽离的恐惧中。这就就好比你的女(男)朋友开车不小心撞到了柱子,你除了不断的说他笨,他蠢之外,却从来没教过他如果避免下次出现类似的错误。从此他开车更加害怕,害怕导致没有自信,没有自信导致持续不断的错误。
我很不认同这样的教育方法,因为这并没有让人有所成长,反而是失去了尝试的勇气。对于这13个小孩来说,错误已造成,追究对错也没有任何意义。他们不但没有指责教练,反而面对镜头一直感谢教练,因为教练叫他们冥想,教练教会他们如何沉着面对。这一项任务,在我看来,换作是再出名得的心理医生都未必能完成,因为让12个小孩能同时稳下来除了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之外,还有一种无形的力量,那就是信任!而这种信任不是一时半刻可以形成的,我相信早就在他们日常足球训练中就已经形成了。可以看出来,教练在平常生活中给予他们的鼓励远远超出批评指责。可想而知,鼓励式的教育比指责式的教育要强得多。
Mission Impossible.完成度不错的灾难片,尤其是在有纪录片先面世的前提下,对于整个救援过程的还原都算严丝合缝,以及几位大腕也演得很卖力,尽管这类片其实不怎么捧演员。
这样一个事件很容易落入好莱坞式的或煽情或鸡血的处理,而朗·霍华德这次却难得的克制,完全聚焦于救援行动本身到甚至有些平铺直叙的地步。哪怕在知道结局的情况下,最终呈现的效果还是相当扣人心弦的
和去年The Rescue一模一样的视角讲一模一样的故事,可能有纪录片在先,真实的影像还是更震撼,看这个片就觉得缺了点什么,倒也不是说Ron Howard拍得不好,就是中规中矩地完成了作业,两个半小时的内容几乎丝毫不差,就觉得太长了有点无聊。本来预计是颁奖季的大头,但在Amazon把MGM买下来之后,就直接扔到了暑期档的在线,连院线都不上,可见也是觉得不太行。不过毕竟是戏剧化,几个主角个性上更鲜明,尤其是Viggo叔演的Rick,和采访里的感觉不太一样,Rick Stanton本人还是这个片的技术顾问。
一转眼四年呼啸而过,那个时候,人们还相信奇迹,还有勇气用善良和坚持去拥抱希望,对抗灾难,并坚信自己终会获胜,不会想到在不久的未来,人类将在被蹂躏得面目全非的世界上无可奈何地苟且偷生。
真实故事改编,潜水救援电影,导演朗霍华德太稳了,维果莫坦森和科林法瑞尔两位叔好拼,几段潜水戏看得很揪心。片子有点长两个半小时,被救者的戏份不多,主要聚焦救援潜水高手的艰辛和各种困难,结局暖心感人
看完觉得泰国政府真不错,也放了足量的笔墨在泰方营救上,这是一场人类与自然的较量,最后人类赢了。然后有些人却只觉得是歌颂白人英雄主义至上,真是山猪吃不了细糠
朗·霍华德还是稳啊,对广为人知的原事件的还原,也是按部就班平铺直叙,并无太突出的地方。但观感是真的好,节奏张弛,用字幕和地图展示展示任务难度,该紧张的地方很揪心,就连很难完成的狭小空间的水下摄影,也是效果不俗。140分钟的电影,一点也不觉得长。所以说,比起优秀的剧本,更需要的是一个优秀且善于掌控全局的导演。该片没啥太大的亮点也没啥大缺陷,各方面都四平八稳的作品,用流行语来形容就是“六边形战士”。
没有什么多余的叙事,非常直接地进入了事件本身,表达很直白,大量潜水内容使得影片看起来仿佛是纪录片和故事片的结合体。(Viggo的个人存在感很低,和他平时的表演很不同)
原事件如此千回百转,拍成两小时剧情/纪录片注定只能做减法。和去年的纪录片rescue对比看来,反而纪录片更惊心动魄。比如高僧在孩子生死未明一周后说都健在,会死两人,其实很神的,但都没有提及,宗教层面上只提到了信仰作用。可能跟《钢锯岭》一样为了让人信服,反而把最奇绝的故事线给删了。但是还是拍的很棒的,可惜没上映多久就在转战流媒体了,这次amazon video颁奖季能多点提名吗?
剧情片又补充了之前纪录片尚未来得及讲述的信息,原来有两个黑豹队员自愿留在洞穴深处陪伴男孩们直到最后一刻,前后有两个队员因为救援牺牲;麻醉师哈里医生在救援过程中错失了陪伴临终父亲的最后一刻;附近的农民为这次救援甘愿牺牲自己的土地和庄稼;被营救的男孩中有两个没有国籍,但是他们都得到了平等的对待……简言之,这是一个重新燃起对人类希望的故事。
非常好看感人的灾难救援片,时隔四年将此轰动世界的真事搬上故事片银幕,制作到位,多处动人。我没有看过该事件的纪录片,从读了豆瓣中的一些事实追踪分析看,面对众多国家500多自愿救援者的共同努力,该片还是有些片面美化少数“白人救援”的痕迹。据说六集的网剧也快出来了,等着欣赏。
功力扎实,潸然泪下
事实比电影更残酷
泰国是宗教型国家,所以除了物理层面上的救援难点之外,还有一个不易察觉的风俗难点:以麻醉的方式让孩子们进入假死状态,像运送尸体一样将他们运至洞外。乍一听可能没有什么,但这里是睡美人洞!稍微迷信一点的人都会对这个名字有所忌讳,太不吉利了。好在最后皆大欢喜,孩子们成功获救,没有变成《洞中的王牌》。但又引出我的另一个猜想,一个非常奇妙而大胆的巧合:想从睡美人洞安全离开,必须睡着,这是对孩子们无敬畏心的惩戒。从这个角度看的话,真是冥冥中自有主宰。原本纪录片中也曾经提到高僧预言会死两人,结果一语成谶。朗·霍华德发挥很稳,但发力点没找好,府长、救援队、志愿者、家长、孩子们等多视角给的太均匀了,让故事结构显得松散,张力不足。在危机救援式类型片中,本片和科辛斯基的《勇往直前》是截然相反的两极。我更加喜欢后者。
平平无奇,因为先看了去年那部纪录片《泰国洞穴救援》,再看这部几乎是同一事件的剧情片,就显得乏善可陈了。属于朗霍华德的一个行活,努力展示了救援工作是一项人道主义的工作,这正是喜闻乐见的好莱坞式改编。我觉得视角都给救护队这一边了,却很少看到孩子们是如何自救和坚持的,着实可惜。
山如睡美人,洞穴是产道,人类在文明中获得新生。
2018年泰国洞穴救援事件,相比于纪录片,电影更加突出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合作,善良,和勇气。即使知道了结局,洞穴救援的过程依然让人心弦紧绷。
不功不过的改编,两个半小时的片长倒也不显得拖沓,只是缺乏高潮,整个过程没啥问题也没啥惊喜,行货而已。另外这片国内应该现在引进,然后组织中小学生集体观影,这比拉横幅号召大家暑假别去玩水有用的多。
足够“好看”的电影,试图用扎实的片长尽可能完全覆盖灾难面前的情感以及技术两方面的讲述:有人在这里因为拯救而牺牲,还有在外面紧张等待着消息的至亲们;救援行动实施起来如此困难的技术分析,以及国际合作的难能可贵。只是比照电影在最早内部试映“创纪录好评”的呼声以及随即从冲奥种子被Amazon“丢”到夏季的境遇来看,Ron Howard依然更像写得一手好的作文,而未能用原材料炮制出更多火花。这是一个已经视觉化数次的东西,但最好奇的是下个月由本土作者创作、Netflix支持的六集电视剧。希望最大的惊喜在最后。
在13日观看《13条命》。朗·霍华德凭借本片让我再次感受到他非凡的导演功力:众多的人物角色,繁杂的空间场景,丰富的场面调度,巨量的镜头画面…在循序渐进的情节牵引下,有条不紊地叙述这个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故事。虽然他曾经凭借《美丽心灵》获得奥斯卡奖最佳导演的肯定,也拍出了《极速风流》《铁拳男人》《阿波罗13号》等口碑不错的电影,但他豆瓣影人条目的关注人数却远不及好些“大师”,尽管如此,目前看过他15部导演电影(有赞有弹)的我对他作品的整体感觉还是胜过不少“大师”。台词:你们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来自附近的城镇,有的来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国家,你们奉献了自己的时间、专业知识,有的甚至牺牲了自己的庄稼,而且你们都不求任何回报,但我知道你们做这一切,都是出于同一个原因,那就是对孩子们的爱!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