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已有许多人推荐、评价过“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新剧《梅尔罗斯》了……看完两集后,我觉得确实值得说道说道。
该迷你剧改编自英国作家爱德华·圣·奥宾的同名自传系列小说,共五集,每集对应五本小说《Never Mind》、《Bad News》、《Some Hope》、《Mother's Milk》以及《At Last》的其中一本。
剧集没按原来的顺序先放送《Never mind》(没关系),而是把《BAD NEWS》(噩耗)提为第一集,这个做法很明智——如果不是首集本尼惊艳卓绝的演技先征服了足够多的观众,还真不一定有那么多路人粉能在看到男主悲惨童年经历后坚持看下去……
这真是个不错的“致郁”故事。
本文会把目前已出的两集揉碎了放到一起来写,篇幅略长图片略多,还有各种各样的剧透,请部分读者酌情绕行。
1967年9月,法国拉科斯特。梅尔罗斯一家三口在此度过了非常有代表性且意义深远的一天。
儿子帕特里克唯唯诺诺地来到了畏惧的父亲大卫面前,父子俩做了个游戏——大卫用帕特里克双耳的剧痛告诉了他:永远别让其他人帮你做决定,别轻易相信别人。
让儿子尽早了解这个世界的残酷,对大家都好,至于帕特里克会记恨自己?小孩子懂什么,再说,有什么关系么?
帕特里克去外面发泄了一通后,回来时仍然怨气难消,便开始踩落在地面上的无花果,大卫大声喝止。
庭院里的一草一木,都不允许在我的掌控外有任何一丝变动,妻子不行,儿子也不行。
是时候好好教育一下这个顽皮不听话的孩子了,父亲给过自己苦难,但那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坚强,现在有必要也给我的儿子上一课,哪怕会有些不好受……可最后他会明白的,那是“爱”。
从好友尼古拉斯等旁人的只言片语中,我们能得知大卫的童年恐怕也不好过……如今一切由他说了算,大卫不介意做个精神控制狂魔。
在帕特里克眼里,大卫并不是“理想”的父亲,那么母亲埃莉诺呢?她表面上似乎亲近、宠溺儿子,但在她潜意识里,自己和帕特里克之间始终有一层无形的隔阂——就像她和大卫之间一样。
埃莉诺和大卫的结合是一场典型的“新钱捆绑权贵”婚姻,一个出钱一个出名也没什么不好,何况埃莉诺当初确实被与众不同的大卫倾倒,还幻想过未来的美好生活。
但婚后没多久,埃莉诺就陷入了某种无以名状且无法挣脱的深渊中……
在好友安妮面前不自觉吐露心声是她少有的真诚时刻,但这一刻转瞬即逝,她最在意的只是“别告诉大卫”。
父亲是个控制狂、虐待狂、无声的暴君,母亲则只会逃避自我、麻痹自己,做个软弱的鸵鸟……
在如此环境下,被父亲侵犯后帕特里克怎么可能好好把这件事讲出来?他只能哭诉无门。
他会像母亲一样回避问题、顾左右而言他,也会像父亲一样,在碎酒杯扎破手掌后,意外找到用“暴力”解决(转移)问题的办法。
避重就轻、粉饰太平,对待自己无比狠辣,这才是梅尔罗斯家的好孩子。
此时年幼的帕特里克尚未“定型”,他依然想改变生活在这个病态家庭的现状——既然反抗斗争无法实现,那么逃离便是他唯一能做的选择。
只是,他求错了对象,尽管母亲是她唯一可以求助的人了。
埃莉诺当然也想逃离,她每时每刻都在积蓄这股勇气:我实在受够大卫这个理智的疯子了!然而,只要大卫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埃莉诺酝酿许久的血勇立刻会烟消云散。
是啊,不就是吃掉几颗地上的无花果吗?不就是顽皮娇嫩的儿子撒娇耍脾气吗?我为什么要为这些小事忤逆丈夫?……
“(离开这儿)没你想的那么容易。”晚餐过后,埃莉诺嘲讽想偷偷溜走的布里奇特的话,倒不如是说给她自己听的。
父亲终日精神折磨(偶尔肉体蹂躏),母亲整天醉生梦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帕特里克渐渐长大成人。
1982年7月,伦敦。刚刚high完没多久的帕特里克接到了父亲的死讯。
压在自己心头二十多年的大山终于塌了,帕特里克露出了由衷的笑容,我可以拥抱崭新的生命了…………
…………吧?
去纽约的路上,帕特里克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但等他真的来到殡仪馆时,这口气早已泄了大半——他发现,自己依然是那个被父亲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无助男孩。
通往父亲房间那条空无一人的走廊,充斥着阴冷和惨淡,犹如赴刑场的帕特里克满是忐忑不安,唯一陪伴他的,只有自己口中背诵行星名字的孤寂之声。
无论帕特里克7岁还是22岁,这种心理都没有改变,就像走廊尽头房间里的父亲,无论是活人还是尸体,都依然是他心头恐惧的源泉。
还有墙壁上那条仿佛是在戏谑嘲笑自己的壁虎,除了自己和父亲外,它是房间里唯一的活物和证人。
它是否真的存在(过)并不重要,只有一点毋庸置疑:它是帕特里克最阴暗记忆里的注脚。
还有自己对于沟通、倾诉的渴望和惧怕,以及自己对于成年人的信任和怀疑。
年幼的帕特里克无疑需要关心爱护,所以当安妮阿姨提出去帮他找妈妈时,他欣然同意,但父母亲一而再再而三让自己失望的经历,又使他不得不质疑安妮的信用。
这种不安转变成了对关怀的抗拒——所以再次和安妮阿姨见面后,真当对方开始关心自己的时候,帕特里克唯一想做的只有虚以委蛇,然后狼狈逃窜。
他期盼关怀,但他更惧怕关怀,还是一个人躲着最自在。
当然,还有父亲那句告诫自己不许乱说话的警示:说出去,我就把你撕成两半。
这是帕特里克一生的噩梦,因为他一直相信父亲真的会撕了自己。
即便是吸毒后胆子最肥的时候,他依然无法冲破这层裹死自己的梦靥。
所以,哪儿有什么长大成人,不过是水井、树枝、小黑屋,升级成了白粉、针筒、大套间了而已。
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不管帕特里克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他都沿袭了小时候的轨迹,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
首先是父亲。
狂妄自大、念旧保守、骄奢淫逸、虐待成性的父亲。
这可不是继承一句“宁缺毋滥,只要最好”口头禅那么简单的事情——当然,仗着有钱花钱大手大脚确实是梅尔罗斯家的光荣传统。
其他都好理解,唯独关于“虐待”可能有些出入:帕特里克没能很好“继承”父亲虐待亲人的习惯,这是因为长久以来最佳虐待对象就是他自己……
相对的,帕特里克真正“学到”的,是自虐。
大卫是典型对别人对自己都十分狠辣的狠角色,这从他把手伸进滚烫的洗澡水中烫自己就能看出来(集S与M双属性于一身的体质)。
至于帕特里克,平时各种糟蹋自己的烂事儿就不说了,冒险伸手去放水的举动怎么看怎么眼熟……
小时候第一次戳破的和现在烫伤的都是同一只右手……难道一切都只是意外吗?
其次是母亲。
逃避现实、郁郁寡欢、声色犬马、力不从心的母亲。
埃莉诺无时不刻都想逃离令自己窒息的生活,但她做不到,她无法面对大卫说出一个“不”字……幸好她有的是钱。
于是她无处安放的焦虑和暴躁,变成了数不胜数的化妆品、药物和酒精,用这些东西来麻痹、安抚自己……等自己清醒过来后,再开始下一轮的麻醉。
这一点帕特里克可谓是十足十像极了母亲,依赖毒品酒精成性,不high到淋漓尽致不痛快。
等第二天缓过神来时,不过是又一次悔恨交加的“贤者时间”。
还有欲哭无泪、欲诉无言的操蛋脾性,母子俩也是一脉相承的一家人。
和帕特里克一起生活时,埃莉诺就曾无数次辜负了儿子的期待,现在丈夫死了,她打电话想给儿子留的message,依然是no message。
母亲果然和儿子一样,即便大卫死了也照样活在丈夫的阴影之下。
帕特里克和埃莉诺一样,不是不明白道理,不是不知道自己要说啥,只是话到了嘴边,就像被一头无形怪兽咬断了舌头。
和玛丽安共进晚餐时,帕特里克已经把“想对父亲说的话”脱口而出了……
可不小心被打断后,玛丽安希望他再重复一遍时,帕特里克却瞬间又缩了回去——天哪,我怎么敢说这样的话?这不是我!
4.越挣扎,越堕落
看到这里,大家还会觉得帕特里克戒毒,是一件像他说的那样轻描淡写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吗?
父亲的死,让帕特里克误以为是新生活降临的信号,他可以重新开始;
但接下去一系列的经历则告诉他,这不过是一次短暂的中场休息,未来还有更多苦难和折磨在等着他。
踏上纽约的第一个小时,感觉不太好……我说过至少先戒掉可卡因和海洛因……
……等等,那我是不是可以去中央公园买点东西漱漱口?
呼……老东西已经死了,他吓不到我……我也已经戒毒了,有毒瘾的人是不会这么吃东西的……
吃了那么多肉菜,灌了那么多酒水,我依然饥渴难耐……该死的,皮埃尔你去哪儿了?
好货找不到,弄点下脚料将就一下吧,奇力你能出现实在太好了……
可是用打气筒在爆灯的厕所里怎么扎针?
皮埃尔……皮埃尔……皮埃尔,求你了,快接电话……YES!“宁缺毋滥,只要最好”,老家伙这句话说得没错……
啊…………………………………………
大卫留给帕特里克的心理阴影有多深,他戒毒就有多难……父亲的死并未带来什么本质改变,他依旧是那个局促不安、呐喊无声的孩子。甚至于已经躺在骨灰盒里的父亲,照旧可以在一边无声地凝视着自己……
帕特里克绝望地发现,哪怕父亲只是一个小小的无声的盒子,他还是无力反抗、无法挣脱,打砸骨灰盒越狠,说明他越心虚胆怯——更何况他还打不坏这小盒子。
靠在套房那扇“打不开”的窗户上的帕特里克,就像靠在幼时那扇“打不开”的门上的自己。
他想死,可他连这一点都做不到。
坦白说(至少对我而言),《梅尔罗斯》这部剧的高分一半得归功于本尼、雨果等大咖的精湛演技,毕竟这是个“不讨喜”的故事,即便是悲剧,它也缺乏那种“我见犹怜”的卖相,是表演让这个故事焕发出了另一种令人沉醉的气质。
关于本尼迪克特的演技,已经有许多人说了(仅仅看图片也能感受一二),别的不谈,光是帕特里克变身瘾君子在房间里High翻的镜头,我看的时候身体情不自禁地扭动了起来……
故事到这里结束的话,纯粹只是一出悲剧,幸好《梅尔罗斯》共有5集。
第一集结尾,帕特里克再次打给约翰尼,说准备戒毒,当对方问自己接下去准备怎么办时,他不禁悲从中来、泣不成声……
生活不易,就像那个有意无意忘却的骨灰盒,最终还是会被服务生送到自己身边……
世上也总还有希望留存,如同那扇该死的窗户,第二天早晨仍然能被打开,送来一缕新鲜的清风。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号“有爱评论区”。 )
黑色立领风衣,笔挺的身材,直勾勾的双眼渗透着被欲望搅动的疲惫,《梅尔罗斯》第一集里,擅长演怪咖的卷福化身为上流社会的瘾君子。他挣扎于如影随形的童年阴影与毒瘾之间,此行前往纽约领取父亲的骨灰。
仅凭一己之力能撑起六十多分钟的戏,演技自然好的没话说。他的演法看似是斯坦尼的体验派,但有别于德尼罗无可辩驳的真实感,我始终觉得,他的狂乱中暗含着理性与冷峻。
剧中的Patrick无论是清醒时还是火急火燎地把针管戳进血管里,都带着一丝优雅。令我好奇的是,各种剧集和生活中,瘾君子多半都是令人作呕的,优雅似乎和他们沾不上什么关系。有才如写《一个鸦片吸食者的自述》的德·昆西和写出《忽必烈汗》的柯勒律治在用毒瘾逗引灵感时,多半和歪躺在烟馆里的油腻而虚弱的烟枪们没太大差别。但剧中,只是随口背了一句贝克特的开场白“太阳照常升起,一切都没有改变”的Patrick却让人觉得十分性感。抛开剧情、摄影、剪辑等多方面的刻意营造,单从卷福演绎的Patrick这个人物来看,能在堕落时仍然维持优雅大致可分为三点:1、富裕的家庭背景。2、精美的穿着和相貌。3、追龙时都是独自一人。
1、富裕的家庭背景。母亲有钱,老爹会弹钢琴,即使两人的性格与相处再不正常,一个富家子弟耳濡目染的还是优雅居多。从第二集里可以看出,父亲无论多么暴烈变态,但他的穿着,基本的言行举止,以及交往的人都不俗。漫不经心的母亲的时而胆怯,时而娇蛮任性,她的气质与另一位友人的来自底层的女友相比,显然属于富家千金那一款。Patrick的内心是阴暗脆弱的,而举止多源于优雅。
2、精美的穿着和相貌。换个角度来说,假如剧中的Patrick是由胡子拉碴,双目失神的宁财神来演,这部戏可以改名为《中年油腻吸毒男自救记》。衣冠看人,大家都有。另一个例子,当Patrick饥渴难耐时,半夜跑到一个晦暗不明的破落小屋子里,在那一刻,躺在沙发上蓬头垢面的已经嗑High的老板和因没插进血管而狂暴的Patrick本质上一样颓废,但就画风而言,显然后者看起来更悦人一点儿。因而,卷福的脸以及他本身的气质,再加上精致穿着,演上流社会的瘾君子真是恰如其分。
3、追龙时都是独自一人。一个人追龙方能显出沉沦忧郁的气质。就像半夜一人倚着墙,忧伤地望着深不见底的黑暗,慢悠悠地用食指和中指把香烟送入嘴中,吞云吐雾。假如是房某、柯某,再加上几个狐朋好友,在一顶层豪华公寓里聚众追龙,这场面像吃火锅一样热闹,毫无雅致可言。
”不是忙着生,就是忙着死。“瘦削的Patrick用吸毒来反抗自己的身份,而他又是那么脆弱,怎能令人不爱。
Patrick的优雅并不来源于他多么富有文化,或刻意让自己显得高雅,而是源自继承。在《格调》一书中作者说到,上流社会的人里,较高一层人的财富来自继承。而彰显他们上优雅的除了财富,更体现在他们的举止,穿着、说话时用的词汇、社交圈等。就拿用词来举例,上流社会的人士用词不会特别口语化,但也没有那么艰深。作者在书中讽刺到,一些新晋的中产阶级为了让自己显得高雅,刻意在说话时使用高级词汇,在真正的上流阶层眼里,这反而让他们显得傻里傻气的。另一个例子,作者写到,一个中层的人到身处上流的朋友家里做客,他看见了一套昂贵的古董瓷器,为了迎合他,说了一番赞赏的话,而这让那位身处上流的朋友觉得恶心,他觉得这根本不需要赞扬。卷福演的好,在于Patrick的优雅是油然而生的,丝毫不是刻意营造,反而,Patrick的张狂、不上进更凸显了这点。
近年来,新兴中产阶级追求高雅俨然成了趋势。人往高处走,到了中产希望更上一步本无可厚非,但是装的毕竟不是真的。或者说,这些是需要长时间经营的。在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要么降低优雅的水准,要么胡乱地弄虚作假。就前者而言,现在看小说,看美剧都成了优雅的事情,这让我觉得很诧异。两件事都是很稀松平常的爱好而已,何必故意拔高。而后者,把心灵鸡汤、知识付费当作金玉良言,再拿腔拿调地用教导人的样子说出来,这到底是想表现高端还是想表现傻气呢?
上流社会的优雅固然是真的,但只是一个侧面。正如一位豆友说的,在Patrick一家所代表的价值观中,病态的优雅胜过粗俗的努力。或许,优雅本身就是一种如黛玉葬花一样的病态吧。一个优雅的人仍然可以同时是一个恶魔。美术史学家曹星原在纽约接触到了不少所谓的高端人士,她说,那些上流社会的人穿起衣服走出门的时候看起来很高雅,关上门来谁知道呢。而在库布里克的《大开眼戒》里所展现出的上流社会人士,他们手握实权,暗中勾结,聚众淫乱,同时片子暗示那些人还有更多骇人听闻的事情未被发掘。
当不少中产阶级准备变成”上流“优雅的时候,我怀疑他们是否考虑过所要付出的代价。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在书中写道,不少从中下层一跃成为上流社会的人,他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变态倾向。变态,其中一个方面就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心狠手辣。在不违法,不违背道德的情况下,谁也别说谁。这并不一定都是坏事,例如圣雄甘地就是这么一个人,他的可怕在于他用一个人的力量对抗了整个国家的权威,好在他的本性是与人为善。而丘吉尔曾说过,伟大与道德不会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因此,当你获得更多地资源变得更“优雅”的时候,你丧失了更恬淡、纯真的心境。即使回到孩子般单纯,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了。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人人都想”上流“高雅,除了说明经济蓬勃发展之外,更说明很多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其假装优雅,我觉得粗俗的努力更让人安心。忙碌过后,闲时用手机听听音乐,虽然没有到剧院听歌剧那么隆重、高雅,但随着音乐的波动,脑海里浮现出各式超现实的场景,偶尔回忆起去过的胜地,也挺有乐趣,恬淡宜人。以自己本来的身份示人,过好当下的生活,同时为了更好的明天努力,也不用那么做作、那么急躁。
关于童年,网上有一句流行的话: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要用一生来治愈童年。这句话透露出来的信息是,一个人过得幸福与否,基本上是由童年决定的。我不知道这句话是否过于绝对,但就《梅尔罗斯》这部剧来说,确实是对这句话的一个印证,而且原著作为自传体小说,说明主角确有其人。
全剧充斥着满满的负能量,尤其是第一集,主角Patrick生活在奢华的堕落里,基本上只做三件事:与毒瘾作斗争,与过去作斗争,与不同的女人上床。一个多小时的剧里,写满了他极端的痛苦:理性上明明知道不能这样继续下去,但在感情上却一再陷入能让他暂时逃避痛苦的纸醉金迷,然后连同纸醉金迷也成为痛苦的一部分。从一个深渊到另一个深渊,怎么挣扎都是绝境。
看上去这种绝境源于他父亲对待他的方式,即使在他已经和父母分开的时候,即使在他父亲已经化为灰烬的时候,他仍被困在始于童年的绝境,心灵的绝境。当Patrick发现骨灰盒里的父亲竟然还是他的梦魇时,他甚至想从酒店的窗口一跃而下,用死解脱一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父亲?他对自己的儿子做了什么?母亲哪儿去了?这对父母是什么样的关系?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夫妻双方的关系博弈中谁的权力更大,谁就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控制权。这种权力,很多时候来自金钱、地位和才能。剧中,Patrick的母亲Eleanor在金钱与地位上秒杀自己的丈夫,就是在才能上,丈夫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想当作曲家,被父亲否定;想当医生,没有实现。他人生中最大的成就,就是娶了超级富二代做老婆。
问题是,这样一个男人,Eleanor看上他什么了?他很帅?以Eleanor的家庭背景,要什么样的帅哥没有?几乎是一种莫名的吸引,让她走进了这场极度悲剧的婚姻。这种莫名的吸引,也许在理性上不好理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好女人”爱上“坏男人”的故事却屡见不鲜。乖乖女为什么偏偏爱上了小混混?或者是因为,这个小混混身上,有她潜意识中渴望去做而不敢的东西,被压制的渴望在另一个人身上呈现出来的时候,就会成为莫名的吸引力。又或者是,对某些女性而言,有一种虚妄的自恋:那么坏的男人都能爱上我并为我变好,那我就是最值得被爱的女人。这个时候,男人的坏就成了一种诱惑,诱惑她去挑战,去征服。
剧中,Eleanor在唯一一次提起丈夫时说过一句:“我以为他会变好。”正是这种天真幼稚的想法,成了日后毒死她灵魂的毒药。另外,在第二集里,另一位年轻的女性Bridget的行为似乎也印证了坏男人的诱惑。当她得知David曾强迫妻子当众趴在地上一颗颗吃完掉落的无花果时,眼里竟散发出了一阵跃跃欲试的神采,然后两次企图在无花果上挑战或者说调戏David,直到划过她大腿的餐刀让她瑟瑟发抖......
更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像David这样一个无钱无名无能的男人,在家里竟然能像个魔王一样,随心所欲地虐待自己的妻儿?不但如此,在他那群酒肉朋友中,他也是最高权力者,而被众人所恐惧。
对了,恐惧,这个人性的弱点一旦被人牢牢抓住,基本上就只能受制于人了。
要让一个人感到恐惧,首先你得比对方更残忍,更凶狠。剧中不止一次提起David对患上狂犬病的战友一枪爆头的情景,也许,就在这件事过后,David在自己的朋友圈中拥有了至高的权力。只要他在,仿佛就有一种无形的强大气场,不论他说什么,做什么,都没有人敢反对,因为没人知道,他下一步会对自己做什么。
可是,这样一个令人恐惧的男人,为什么他的妻子宁愿受他虐待也没有离开他。是软弱?是受虐狂?或是其它更深层的原因?软弱,肯定是有的。软弱可能不是Eleanor的错,但却是她的一大缺点,很明显,David一开始就抓住了她的这个缺点。在关系中,一次没有原则的让步,即等于失去底线,对方在一次次试探中得手,最终会侵蚀你的全部空间,拿走你的所有防卫。
然而,我觉得软弱并不能完全解释Eleanor彻底沦陷的原因,还应该继续追问,明明本该是强势方的Eleanor为什么会软弱至此?这里,很有必要解释何为“强势”。正如前面所说,人们普遍认为,谁的金钱、地位、才能优于对方,谁就更有权力,这种权力可以让人更容易强势。没错,是“可以”,但不是“一定”。在Eleanor身上,她本有条件强势,但为什么她不能利用这些条件?我想,归根结底,是她在精神上从来没有独立过,即使她具有经济独立的先天优势。
是的,比经济独立更重要的,是精神独立。如果你细心去观察,不用花什么功夫就能发现,我们生活中,多的是容貌、能力、收入都优于丈夫的女性,却心甘情愿成为丈夫的附属,甚至长期被盘剥,被霸凌,都没办法离开一段令其身心受辱的关系。
剧中对Eleanor的成长背景并没有多少交代,她的家庭,为她提供了花不完的金钱,但明显没有让她学会独立自尊。我甚至在想,她会找到David,想在一个坏男人身上去体验被爱,其原因正是她非常缺爱。她的父亲,大概率是一个专制蛮横、漠视女儿的家伙,无法将女儿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去尊重,更不用说爱护。
这样的女性,正是控制狂男人最想要的。这个控制狂不需要有过人的金钱、地位和才干,只需要在精神上控制住妻子,就可以成为她的主人,物质、精神、肉体通通归他掌管。剧中,Eleanor说那部车是唯一真正属于她的东西,其它所有,包括儿子,都在丈夫的掌控中。
那么,控制狂丈夫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这种控制的?可能比大多数人想象的容易。像Eleanor一样,只要你本来就是一个人格不独立、自我价值感比较低的女性,丈夫在关系中只要不断嫌弃你,指责你,给你加强这些认知,让你对他产生认同,最终就会彻底失去自我,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什么都不会。
Eleanor在家庭宴会上,想安排客人就座,却连这件小事都不知所措。事实上,不是她不会做,而是无论她怎么做,丈夫都会说她做不好,在丈夫这种长期的贬低洗脑中,无法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的Eleanor渐渐对丈夫产生了认同,最后真的变成觉得自己有问题,任何事情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所谓煤气灯效应,真实不虚。
这样,本该是强势的一方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弱势方。这个时候,对方只消通过暴力进一步加强他的淫威,但凡弱势方有那么一丁点不顺从他,就用语言暴力加以侮辱,用肢体暴力加以虐待,让弱势方对他时刻保持恐惧,就实现了对弱势方全方位的控制。剧中,Eleanor说,只要想到和David在同一个房间,就会让她全身不自觉的发抖。
当一个人的恐惧感深入骨髓的时候,他生活中的所有目标就只剩下一个:自保。如果面对的是一个杀人如麻的独裁暴君,就会想着如何才能不被杀掉,为了不被杀掉,甚至可能去杀人,杀自己的亲人。如果面对的是一个暴力成瘾的变态恶魔,就会想着如何才能避免被惩罚,尽一切可能去顺从或避开是最常见的方法。
这个时候,“反抗”这个词根本不在他们的字典里。因为反抗在他们认知里,意味着死亡或者惩罚,那正是他们要拼命避免的。可以说,恐惧是实现控制最有效的手段,害怕死亡与惩罚是人性中的弱点,控制方只消让被控制方产生“自己的生命受到了威胁”这样的恐惧感,他甚至不需要再做任何事,被控制方就会自觉将这种恐惧感不断放大,而自己的力量则相应不断缩小,直至失去反抗能力和意识。就像游乐场中的鬼屋,心怀恐惧的人只消身处黑暗,哪怕什么都没发生,都会让他毛骨悚然,缩成一团。
Patrick就像一个Eleanor在鬼屋生下的孩子。她的周围一片黑暗,她的头上竖着一个恶魔,她的所有努力,都是在这个鬼屋里保全自己不受那么多伤害,又哪来的力量去保护自己的孩子?但控制狂是不会放过身边任何一个人的,尤其是力量薄弱的孩子,来得更容易控制。可怜的Patrick,只是Eleanor和David变态关系中的一个祭品。
David在Patrick二十多岁时死了,他的故事至此结束,但Eleanor的故事还很长,也更耐人寻味。他在丈夫活着的时候,没办法保护自己的孩子,甚至为了自保,自觉或不自觉地献祭了自己的儿子。但是,丈夫死后,她有太多的机会去弥补自己的过失,去真正爱一次自己的孩子,但她没有,不但没有,还在老年时,在精神上不断向儿子索取,并以慈善为由,剥夺了儿子的继承权。
这个女人,终其一生,从没有真正好好爱过自己的孩子,却用尽家财去“爱”别人。何其的荒谬?但细想之下,这在逻辑上又是完全行得通的。
不难看出,Eleanor是一个不懂爱为何物的人,因为没有好好被爱过,也无法好好去爱人,否则,她断不会和变态恶魔David走到一起。在经过无尽的身心摧残以后,她的能量之火早已熄灭,灵魂也无可依托,只有在“慈善”的虚幻中,才能逃避现实的不幸与罪恶。没错,慈善对她来说不是救赎,而是逃避。可以说,她的这种逃避仍跳不出自保的框框,因为一旦进入现实生活,就必须去面对自己的软弱与过失,和因此造成的恶果,这对于她来说,实在太沉重太痛苦了,她承受不起。
当Patrick鼓起勇气,和母亲坦诚自己童年曾长期遭受父亲强暴时,她脸无表情地吐出两个字:Me too. 再没有下文。她一早就知道儿子长期被丈夫性侵,但她假装不知道,对她来说,丈夫对儿子下手,正好可以让她透一下气。但是这种不作为多少给她造成了心理上的负担,为了不攻击自己让自己愧疚,她找到了一个绝好的理由:我也是受害者。她把自己和儿子放在同等的受害者位置,而刻意逃避了她另一个重要的身份:母亲,这样,她才能心安理得,或者说自欺欺人地面对儿子继续活下去。
也就是在这一次谈话中,Patrick彻底放弃了在母亲身上寻找爱与慰藉的幻想。Patrick用了近半辈子的时间与过去的伤痛作斗争,也许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在期待母亲温柔的怀抱,和她由衷的一句:SORRY,现在他清楚地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的母亲,没有爱他的能力。
关于Patrick的故事,他的沉沦,他的痛苦,他的自救,我无法作出评判,只能从他的经历中,得出一些自己的感想。父母是不可选择不可改变的,同时,父母给的伤害也是实实在在的,在确认这些之后(虽然这让人痛苦欲绝),不要再在父母身上浪费时间,试图通过他们来让自己得到救赎,这个过程花的时间越短,就能越快得到新生。
但是新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没有主动和那个生态作出切割(这一点,我想正是Patrick自己要负的责任,他一直没有离开父母缔造的圈子,走出去开创自己的新天地),眼前熟悉的事物很容易就将自己拉回到曾经的痛苦中,这个时候,用以前的模式去对抗痛苦就再自然不过了。所以说,保持觉知非常重要。当我们用沉沦去对抗痛苦的时候,总是能为自己找到这样做的理由,而不是去找出整件事的来龙去脉。
了解自己行为模式的原委,有助于我们作出改变;分辨出身边正与负的力量,是选择的关键。拿Patrick来说,每次他因为无法摆脱过去而感到痛苦的时候,不论主动或被动,Julia就会出现,拉着他一起回到以前的沉沦。
顺便插一句,看到有人拿Julia和卷福在另一部我非常喜欢的英剧《队列之末》的妻子Sylvia相比较,跟很多人更喜欢Sylvia一样,也有不少人更喜欢Julia,说她和Patrick更般配。我只能说,我的思想严重落后了,Sylvia之于《队列之末》的Chris,和Julia之于Patrick,都是毒药般的存在。她们也许爱男主,但她们的爱更多的成份是“鬼混”,她们能做的,就是拉着男主,回到自己想要的,一直以来的沉沦,而这,正是男主想要拼命摆脱的不堪的过往。这个无法解决的矛盾,注定了他们不可能生活在一起,走向未来。
在母亲的葬礼过后,Patrick最终选择了回到妻儿的家中一起用餐。这正是他分辨身边正与负的力量过后,作出的选择。他接受了自己的父母皆是祸害的现实,也接受了自己经历的种种对与错,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不再沉沦过去,勇敢地走向自己想要的更好的未来。
最后,再说一点小感悟。救赎很难,所以人们会不自觉地将期待放在伴侣身上,希望他们给予自己爱与力量,理解自己,包容自己,帮助自己。这样的伴侣,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但是,即使存在,即使对方爱你,理解你,那也不是无限量的,因为对方也是一个人,有自己的需求和局限,他在给你爱与理解的时候,也希望得到你的爱与理解,只有一方无限索取的关系是不可能持续的。因此,要记住,自己的人生只能自己负责,自己的灵魂只能自己救赎。不要期待依靠别人来救赎自己,也不要幻想自己可以去救赎别人,救赎的奇迹,大都是两个人一起完成的。
童年的阴影对一个人可以造成多大的影响?可能这是作品主要想探讨的人性问题,冲着老公的剧,刷了Patrick Melrose.第一集。
一个孩子从小成长的环境80%会决定他的性格,从而性格影响命运,所以童年的阴影给人生造成的创伤可以说,不过一生。五岁被亲爹性侵,亲妈被精神凌迟……伴随了一生的痛苦,折磨与疯狂……知道亲爹死了以后,patrick挂了电话,慈祥而欣慰的笑了,去美国给亲爹收尸,在出租车里忍毒瘾,进了殡仪馆结果戏剧性的跑错了棺材,终于找到亲爹了,嗯,还是没忍住内心的激动,哭了……在房间里怒摔骨灰盒,不断告诫自己戒毒了还是控制不住的打电话买白粉去,企图勾搭女票的闺蜜向其求爱……Oh,man.妥妥的一个败类绅士……
比较细思极恐的一个点是有人说,patrick,你越来越像你的父亲了……我一下子想起年初看神秘巨星的时候,音希亚和她那残暴的亲爹不对付,极度痛恨,但是有一个镜头她自己在砸东西,某种程度上来说,哪怕是孩子痛恨自己的父母,但行为上还是会有相似……多么可怕的一件事。
因为长年吸毒,皮肤上的针孔惨不忍睹,内心的创伤无以复加,靠着毒品的力量在脑子里沸腾狂欢,精神麻痹,马丁尼,可卡因,安眠酮,镇定剂,什么时候吸哪一款,嗯,patrick还是很讲究的,他把自己泡在浴缸里,不想听见脑子里回忆中那些乱七八糟的话语,企图自杀……
Patrick said that life is not just a bag of shit,but a leaky one.You can't help being touched by it.(多美好的下饭菜)
整体来说已经没有原著那么阴郁了,哪怕整个房间都是蓝色的(蓝色的浴缸旁边那个是个什么花我不认得,感觉也是有寓意的)角色有点分裂人格的感觉,还有就是我本尼总是能把瘾君子演绎的如此完美,从Sherlock到Melrose,嗑药不停,忧伤不息啊。
老爹的狐朋狗友:对他的死你觉得遗憾吗?Patrick:我很遗憾他曾经活过。
然后第二天,太阳照常升起。
可能这是作品想表达的???不管你的生活糟心到什么程度,你都得继续生活。
似乎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镣铐的痛苦灵魂,都要背负着巨大十字架蹒跚前行。
And the sun shone,having no alternative on the nothing new.
我有些好奇为什么嗑药嗑嗨了那会想跳楼窗子打不开,结果第二天醒了之后,满屋狼藉一片,他站在窗边看着天亮了,却又能够打开窗子了,下面那条街依旧车流不息,不知道第多少次,看着一个新的一天的开始,他又想掌控自己的人生了。
就好像每次我们一旦动了轻生的念头,走到窗边总是因为些莫名其妙的原因没进行下去那个伟大的人生结束计划……一面等着new beginning,一面安慰自己,never mind,never mind.
没错,生活是包屎,可日出依旧。
刚看完第四集 感触太深
每一个人的成长或多或少都有伤痕
这些童年阴影 可能终身不愈
而Patrick的故事 是一个典型
第一集
极为生动的刻画了Patrick的毒瘾
(完全可以作为毒品危害警示片)
看到这里还以为只是理智与毒瘾斗争
以及对Patrick如此怨恨父亲产生疑问
第二集
讲述了Patrick的童年阴影
不仅是父亲的变态 还有母亲的失职
(看完那段关键情节想摔电脑。。。太bt了)
让大家理解了Patrick的毒瘾根源
第三集
讲述了Patrick的社交生活
铺垫了他和Julia的关系
并暗示了Patrick要重新开始
第四集
如第三集朋友的建议
Patrick娶了贤惠成熟的老婆 生了两个孩子 自己当上了律师
似乎Patrick走向了人生正轨
而Patrick母亲对于遗产的处理 不仅说明了她的愚昧
更是让Patrick的酗酒问题、暴躁展现出来
童年受过伤害的Patrick当然希望自己的儿子有个幸福童年
可是做大人 做家长哪有这么容易
他努力了 但方法却不对
不知不觉 Patrick变成了他父亲的模样
当Patrick带着草帽站在游泳池边
他的神情让我背后发凉
下面的截图 大家自行对比
小孩子也总是比大人想象中更为早熟
和Julia的偷腥 被儿子发现了
儿子的脾气也暴躁起来
最后老婆选择带着孩子离开Patrick
————————————
这一集深刻的告诉大家
童年阴影( 也可以延伸到童年缺乏关爱和正确引导 )
带来的伤痕 可能永远无法填补
也不要指望从另一半那里得到拯救
如何救赎 期待第五集能有答案
第1集:Bad News(坏消息)
原著我才看完前两本(一共有5本啊,真能写……),原著真是阴郁的一塌糊涂,悲惨的一塌糊涂,绝望的一塌糊涂。我本来很担心这个剧会拍成从头惨到尾的高纯度致郁片。看完第1集我觉得改编相当成功。
首先,电视剧的第1集是小说的第2本(Bad News),讲的是22岁的男主为了取父亲的骨灰进行的纽约几日游。第2本提前、第1本(Never Mind)推后的做法因为保留了“男主童年究竟发生了什么”的悬念,比较能抓住观众。而且第2本真的比第1本欢快很多了(没错,男主一直在吸毒、差点要自杀的第2本已经比第1本欢快多了)。第1本真的非常非常的可怕,详细描述了男主父亲怎么性虐待5岁的男主,怎么精神凌迟男主的母亲,细节可怕至极,我感觉这部分内容打头阵能让一半观众弃剧。
小说的第2本情节其实有点扁平,主要就是男主从头到尾都在吸毒,包含了数量巨大的技术细节(看完能基本掌握如何搭配海洛因可卡因和安非他命以达到最优效果)。小说里22岁的男主基本处在一种麻木混乱的状态,完全看不出自救意图地沉浸在毒品的空虚中。电视剧里男主至少自救意图明显,想戒毒的打算始终贯穿,对自己的人生还有痛感和知觉,这就已经不知道多光明了。电视剧塑造的男主一方面空虚沉沦玩世不恭,另一方面渴望救赎向往新生,这两点我觉得结合得恰到好处,使得本剧既不至于让观众太反感太煎熬,又没有套路煽情的油腻感。浓郁的色调、快速跳跃的节奏都冲淡了过度阴郁的感觉,男主种种浮夸反讽的行为甚至搞出了一点喜剧效果,这些我觉得都是改编上成功的点。
情节方面,删掉了男主和毒贩Pierre的一长段内容。本来小说里男主似乎认为Pierre是整个世界上他觉得最亲密最有共情感的人。Pierre的个人经历是在精神病院住了8年,8年间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鸡蛋,然后男主觉得这很不错(大致可以感觉到小说有多负面了吧)。这段调子太阴郁绝望,删掉光明多了。
小说里男主去找Marianne只不过是想暂时填满空虚转移对毒品的注意力,基本上和在餐馆狼吞虎咽tartare tartare没什么本质区别。Marianne也是全程冷漠客气,两人没有产生任何感情冲突。 电视剧里这段男主流露了感情和自救意图,Marianne也作出了正常人会做出的愤怒厌恶的反应,算是改得有人性多了。
小说结尾有一段被完全删掉了。这段写男主钓Marianne失败以后去酒吧找了个陌生姑娘打算回去滚床单。结果姑娘是个暴食症,男主带姑娘去餐厅观摩她恶心地吃了一顿,然后回酒店没发生发生任何身体和感情上的连接,就两人轮流去洗手间,一个呕吐一个吸毒。这段删掉我觉得有点可惜,男主和这个姑娘的对照和摩擦都很有意思,同病相怜又相厌,一夜交集以后还是要各自背着自己的十字架往前走。最后男主离开酒店时带着讽刺厌烦又带着同情地跟前台说房间里有个姑娘在睡觉,她起来可以叫任何她想吃的东西,记在我账上,这个情节令我印象很深刻,其实改温情点保留下来应该挺不错的。反正小说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各种无动于衷,各种孤独绝望(服务人员都非常专业、非常冷漠客气恭敬地hold住全场,不像电视剧里还把男主赶走了)。电视剧里和男主接触的人则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Anne是真诚的关心,Marianne是厌恶和愤怒,男主父亲的几个朋友是客气冷淡无动于衷,这样比较有层次感也更丰富一些。
至于wuli本尼自然还是很迷人啦。这种浮夸不要紧、就怕不够力、可以卯足了劲爆发式尬演技的角色,还能人格分裂模仿不同人声音,简直就是为他度身定做的狂欢吧。难怪他说特别想演,观众看得自然也很过瘾。就是……额头上的皱纹能不能不要这么醒目,这样观众能看出这是位22岁的青年嘛(一定是为了告戒我们吸毒毁皮肤,没毛病)。
--------------------------------------------------------------------------------------------
第2集:Never Mind(不必在意)
第二集改自小说的第一本《Never Mind》,仍然改得比原著光明温情不少。首先我得感谢导演没有把那天卧室里发生的事情直白地拍出来,门外寂静的走廊里那长长的沉默已经给了我足够的痛苦和恐惧。其次电视剧中的人与人之间还有感情交流,每个人似乎还有呼喊和倾诉的冲动。小说里的每个人都孤独地把自己囚禁在自己的世界里,男主的母亲Eleanor并没有对朋友Anne说过丈夫的事情,也没有在楼梯上、卧室里两次认真询问儿子“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Eleanor到底有没有感觉到这一天发生了可怕的事情?小说里没有明确写。一来Eleanor整天酗酒嗑药精神恍惚,她能否在客观上注意到那些异状是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她对丈夫的恐惧比Patrick对爸爸的恐惧还要严重,其实从感情上她不敢也不想问这个问题,因为她不敢也不想知道答案。躲在酒精的麻醉里自欺欺人好像已经是她找到的最好的自保方式了。(小说里有一段电视剧里没拍的,David阻止Eleanor去楼梯上看儿子以后,Eleanor坐在那里头脑里想的自己怎么被丈夫暴力强奸怀上了Patrick,那件恐怖的旧事也发生在阴暗可怕的楼梯上。)连所有人中最正常的一个——Anne也没有剧中这么英雄。在把Patrick在楼梯上等妈妈的事情传达了一遍以后,她没有如剧中反复指出这对父母的不尽责,更没有和男主人爆发正面冲突愤然离场。小说里的Anne只是为小男孩感到了一点难过,然后觉得这些人简直有病,自己再也不要跟这些人来往,然后就礼貌地告辞了。
另一个重要的改动是David对所有人实施的暴力的性质。剧中这种暴力是比较直白和外露的,David会半夜跑到儿子房间里威胁儿子“如果把今天的事情说出去我就把你撕成两半”。但在小说里,那种暴力是更无形的精神控制,是更恐怖更微妙的天罗地网。David在小说里并没有这样直白地威胁过任何人,每个人自动对他噤若寒蝉,自动始终守口如瓶。最吊诡的是电视剧和小说里都明确点出这家人的巨额财富其实都是Eleanor娘家的钱,因此David手中其实没有任何实际的筹码,他却莫名其妙地靠精神控制奴役了所有人。仔细分析一下的话,David的手段几乎是教科书式的精神控制手段。第一,一套邪教式理论(“我折磨你是为了你好”“你如果能忍过这个,人生中就没有什么困难能打到你”)。第二,打击受害者自信,降低受害人的反抗意识(比如说长年累月当众羞辱Eleanor。你连个菜都点不好,你连客人的座位都安排不了,你一文不值。其实在局外人看来Eleanor是个超级富有的女继承人,她才是条件更好的那一方吧)。第三,阻断受害人之间的交流和联合的可能性,并且阻止他们向外界求助(因为不能太娇纵孩子,所以母亲不能过多地和儿子接触;软性限制Eleanor交友甚至出门)。第四,靠毫无原因的惩罚来巩固绝对权力(Patrick因为踩了两个无花果突然遭到了飞来横祸。作为一个小孩,他还有正常人的反应,他反复问父亲“我做错了什么?”。但是没有回答,我说你错你就错,没有原因和道理可讲。后来我们看到这招马上见了效果,Patrick不过打破一个杯子就吓得魂不附体。而其他受害人比如Eleanor在受惩罚的时候甚至根本不会问“我做错了什么”,她只想尽一切可能逃过惩罚、熬过灾难就好。)
在这套恐怖体系下,所有受害人的反应也是教科书式的“习得性无助”,他们不再问原因,不再自救,放弃向别人倾诉和求救,一心只想减轻惩罚和痛苦,甚至流露出主动帮助David倾轧其他受害人的倾向。至于这套精神控制系统为什么能奏效,这大概是个很复杂的心理学问题,但可以肯定的是,重要原因之一是David的受害人本来就是他精心挑选出来的易受精神控制的人。电视剧里Eleanor对Anne回忆她和David也曾经有过美好的时光,似乎她是为了爱才软弱地忍受了如今已经变成恶魔的丈夫。但小说里完全不是这样,Eleanor和David并没有什么美好的时光,他们一开始约会就很不正常,两人吃着饭David突然把盘子放地上叫Eleanor趴在地上像狗一样用嘴去啃食物。至于Eleanor为什么居然服从了这个命令,小说里写因为“服从,哪怕是这种荒谬的服从,对Eleanor来说是一种真正的诱惑”。我真的没办法再注解了,SM了解一下吧。后来发生在另一个人物Bridget身上的事情大概又进一步解释了这种微妙的诱惑。Bridget作为一个简单直率的人当然立刻觉得David是个变态,但她在害怕和憎恶之余又似乎莫名被David吸引,两次拿无花果做文章。Bridget半夜试图逃走,最终却又折返回来假装什么事也没发生过。电视剧里给的原因是约她私奔的Barry没有来。而小说中更诡异更微妙,Bridget走着走着开始想:会不会我走到那里发现Barry根本没来,她又回忆起Barry约她私奔时用的语句,她讨厌Barry的态度,越想越觉得私奔的计划没有希望,于是想着想着她就放弃向目的地进发自己折回来了。Bridget和其他受害人一样,仿佛被一种巨大的黑暗力量所控制,她走了回来,安慰自己说“至少我逃走过,我表达过自己的反抗了”。Eleanor也一样,她明明有大笔财产随时可以走掉,但她放弃了逃离,她安慰自己说我问过儿子了,没有问题,他长得多好多有教养,做母亲的关键只是不要干涉。在电视剧里,Eleanor看到Bridget折回来时并不惊讶,只淡淡地说了一句:“你看,那(逃走)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这一笔小说里没有,加得真是绝妙。你问他们为什么不反抗吗?你问他们为什么不逃走吗?因为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这个诡秘难解的黑色夜晚,就像笼罩着每个受害者的天罗地网一样,他们说不清道不明,只是莫名放弃了自救。至于恶魔怎么织出这张网,也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面有父权男权的枷锁,有黑暗和死亡的神秘诱惑,有特权阶级面对的无穷空虚:花不完的钱,无所事事的生活,永远不可能实现的精神目标(第一集里David好像说过“我属于十八世纪”?《队列之末》里本尼演的那个人也说过对吗?幻灭和精神SM绝对是英国上层阶级的传统吧,细思恐极。),所有丰盛和荣耀背后的幻灭。这种空虚笼罩着所有人,包括受害人和加害人,结果他们唯一的生活目标和乐趣就是用精巧高雅的精神SM游戏摧毁自己和别人。只有不属于他们阶级的Anne能一眼看透这群人多病态多恶心,而这群人在他们自己合谋织出来的华丽罗网里根本连挣扎的动力都没有。
恶魔为什么会成为恶魔?David也有过梦想和抱负,当钢琴家,当医生,都没有成功。是因为他的父亲也这么无情地摧毁了他心中所有正常的东西吗,还是因为他发自内心地相信“努力太粗俗”,当个高贵恶毒的废物才是这个阶级最终极的优越?他娶了有钱的美国女继承人,却又说那些人和他们联姻不过是为了收购人形古董。“人不应该被当作东西对待”,这是否是David对妻子不满的根源?是否为了挣脱这种羞辱和无力他才变成一个恶魔?他也善良过、痛苦过吗?我们不得而知,总之在这个故事里,David已经成了一个恶魔。他自己一事无成,就嫉妒别人还有希望;他自己不相信任何东西,就嫉妒别人还有感情;他看到5岁的儿子身上还有活气(小说里Patrick受虐的导火索不是踩了两个无花果,而是因为他像所有正常小男孩都会做的那样爬上矮墙走了几步又跳下来,因为他偶尔表现出了一点正常孩子的天真和顽皮),就怒不可遏心急火燎地要摧残他毁灭他。David有点像《金锁记》里的曹七巧,他把自己一辈子的痛苦和压抑都转化成了对别人的嫉妒、仇恨和恶,连自己的孩子也不放过。而悲剧不断重演的原因是受伤害的人总是会最终变成伤害他们的那种人。
第一集结尾的时候Patrick的朋友问Patrick:“那你要用你的人生做什么?”Patrick突然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因为这才是所有悲剧的根源,才是所有问题的终极问题。“你要用你的人生做什么?”因为钱花不完,因为无所事事,因为努力是粗俗的,因为不知道要用自己的人生来做什么,所以他们用人生来摧毁自己和他人。Patrick要做的事情,其实就是走出这个怪圈,不要变成父亲那样的人,但是,“那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如果Patrick能做到,他就是英雄,哪怕他看起来仍是个只会花钱碌碌无为的贵公子。
--------------------------------------------------------------------------------------------
第3集: Some Hope(一点希望)
先照例给大家汇报一下小说第3本的梗概:(不想看原著梗概的请跳过下面3段)
在第3本里,Patrick当年的故人Bridget早已和Nicholas分手,嫁给了另一个富豪Sonny。全书的线索是Patrick去参加Bridget的盛大派对。此时Patrick30岁,他已经戒了毒,但仍然整天丧里丧气愤世嫉俗,招牌式毒舌加上冲破银河系的负能量,完全就是生人勿进。连他最好的朋友Johnny见他之前都得参加个打气会才敢面对他(小说里Patrick没有去旁听戒毒支持会,这段主要为了说明Patrick给Johnny造成了多大的压力和负能量)。 在晚会开始之前,Patrick不知道为什么决定把童年阴影告诉Johnny,但说完以后又觉得完全是隔靴搔痒,既没有表达出真正核心的东西,也没有得到真正的理解。 于是,面对好友的安慰,Patrick不仅没有真正敞开心扉,反而开始跟Johnny进行道德辩论。最后Patrick的结论是:我已经对仇恨父亲这件事非常疲惫了,但结束仇恨只有两条路,一是复仇,二是原谅。复仇不可能;原谅我不要——这么烂的一个人我凭什么原谅他,原谅他只是伪善的救赎,只是自己骗自己我已经自由了而已。(Johnny也是苦啊,朋友提出一个问题,他给个答案,然后朋友开始跟他辩论说这题无解。确实是要参加个打气会才敢面对这种朋友啊。)然后小说详细描写了派对的过程,貌合神离的夫妻,把粗鲁当有趣的玛格丽特公主等等,反正就是病态扭曲的上流社会众生相。这场派对跟Patrick并没有太大关系,他根本不够格坐公主那一桌,也没掺合大家的一堆破事,他既没有向前女友道歉,也没有遇见未来的老婆。总之几乎什么也没发生,重要的情节只有Patrick想上楼跟情人打个炮结果还没打成。打炮失败以后Patrick在阁楼上思考了一会人生,鬼使神差地就想通了。Patrick的新结论是:他唯一的出路是既永不原谅父亲, 又把父亲当作一个普通的人去理解。如果他能不再把父亲当作是仇恨的目标、令他恐惧的邪恶力量、或者应该怜悯的对象,而只去感受和理解父亲的不快乐,把他看作一个普通人,那么他也许就能得救了。小说的结尾是派对结束,Patrick走到落雪的湖边看到水鸟飞起,感到一种奇异的快乐。
我读完小说的感想有两条。第一,这能叫Some Hope吗,这最多叫Quantum of Hope吧。第二,这么松松散散的一堆东西我看你怎么改编成电视剧。
然而编剧又一次让我很惊喜,他把一堆松散的心绪片段改成了一出相当紧凑的戏剧。
这集和核心是“对照”和“成长”。坐在楼梯上孤独无依的小孩从当年的Patrick变成了Bridget的女儿Belinda。在所有人中,只有Patrick主动走过去,蹲下身轻声细语地和小女孩说话,试图化解成人世界带给小孩的恐惧和疏离。Patrick安慰的不仅是这个不安的小女孩,也是童年孤独无依的自己。想要开车逃离变态家庭的从当年的Eleanor变成了今天的Bridget。经过挣扎和犹豫,最终踩足油门把豪宅甩在身后的Bridget解放的不仅是被囚禁的Eleanor,也是当年那个去而复返的自己。而在对照中,我们看到的是角色的成长。Bridget从一个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笨姑娘,变成了一个有勇气有主见女性,在她带着女儿和母亲驾车绝尘而去的时候,我们都能感受到那种新生的力量和喜悦。Patrick则从一个完全无力自保的弱小牺牲者成长为了一个不仅能照顾自己、还能保护别人的成年人。当Patrick自然而然地蹲在小女孩面前开口说话的时候,我轻轻楚楚地看到了小说里写得不甚明了的那“一点希望”(即这集的题目Some Hope)——一个能关心别人、保护别人的人一定还有能力自救;一个能这样和孩子说话的人绝对不会变成他父亲那样的恶魔,Patrick一定会是一个非常好的爸爸。
其实电视剧里的Patrick之所以比小说里的讨喜,是因为不管外表多丧,在他身上我们始终能看到这“一点希望”。他会特意去向被自己骂了的侍应生诚恳道歉,因为他从来不是一个冷漠势力的人;他会在朋友面前维护Bridget,是因为他心里始终保有着那一点善良和温暖;他会毫不犹豫地离开聚会安慰一个小孩子,是因为他一直有关心和保护的勇气与能量;他会在朋友说“你不是最喜欢讽刺和张力吗?”的时候反唇相讥,是因为他从未真的像他父亲那样沉沦在恶意中;他会在朋友问他要如何度过人生时失声痛哭,是因为他心里的生之欲从来没有熄灭过。所有这些细节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上有连最可怕的恶行也不能摧毁的东西。
贯穿全剧的这“一点希望”就是这些从未熄灭的勇气、善良、和生的欲望。这些东西仿佛是重生的“燃料”,只要这些东西还没有消失,Patrick就有自愈的力量,他需要的只是突破那层他已经钻了很多年的茧,他需要的只是外界的给他一点点火花去点燃他心里已经准备好的这些柴火。在这场无聊可怕的派对上,命运好像突然眷顾了Patrick,他收到了一个又一个信号,看到了一朵又一朵火花:Bridget成长为了一个有勇气的女性;连毒虫Chilly Willy竟也变成了一个健康快乐的爵士乐手;Patrick向前女友道了歉,遇到了未来的妻子,把最痛苦的秘密告诉了自己的挚友……好像整个宇宙都在对他说:是时候了,今晚就是开始新生命的时候。
小说的结尾是雪夜明湖的澄净,是寒塘鹤影的轻盈,反正就是一种丧到尽头是超脱的感觉。而电视剧的结尾是烟花绽放,是浴火重生,是在黎明的微光里扔出童年的那根木棍。我们的英雄Patrick真正抛下了压迫他30年的重负,看到了新生活绚烂的颜色和光辉。
关于前两集中的那个Patrick无法回答的问题:你要用你的生命做什么?一个童年时的故人告诉他:不要浪费时间,试着做点贡献。而他最好的朋友Johnny告诉他:找到一个人,fall in love,have kids。
我们到底该用我们的生命做什么?
要么:
To break into a wider world,to learn something,to make a difference.
(投身更广大的世界,学些新的东西,试着做点贡献,改变世界。)
或者:
To love,and to be loved.
(去爱,被爱。)
我读了许多小说,看了很多电影,想了这么多年,但能稍微说服的我的答案,真的只有这两个而已。
--------------------------------------------------------------------------------------------
第4集:Mother’s Milk(母乳)
副标题:Patrick又崩溃了(救命,po主也快崩溃了……)
我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看了前3集核弹级的Father Issue(对不起实在不知道这词的中文是什么,“父爱问题”?),以为这就是Patrick唯一需要战胜的阴影了。但是,显然我们都被正常的生活经历、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有限的阅读/观影量限制了想象力。事实上人生的悲剧是:出了这个坑,还有那个坑;更可怕的是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同时掉入3个大坑。
到第3集结尾,Patrick已经英雄地从父爱问题的大坑里爬出来了。40岁的Patrick几乎不再想起父亲,就算偶尔想起也不那么恐惧和痛苦了。然而第4集Patrick又同时掉入了3个大坑:Mother Issue(母爱问题)、婚姻危机、以及中年危机。
母爱问题电视剧拍的比较详细了。Eleanor终其一生都在都在重复一种非常令人费解的行为模式:她一心拯救全世界所有的儿童,唯独不能照顾一下自己的儿子;她费尽一切心机要无私奉献,唯独不能稍微放弃自我中心,考虑一下身边的人的感受。到了人生的最后一程,Eleanor还要突然发力剥夺儿子的继承权,用自己所有的力量狠狠地再伤害儿子一次。面对儿子的愤怒,她的反应只有“我想要做好事”——只有“我”,只有“我想要”,她的字典里没有“你”,更不会有“对不起我伤害了你的感情”这种正常人的语汇。 Patrick的痛苦主要不是失去了钱财,而是继承问题再次让他感到,自己一辈子都在被母亲忽视和背叛,自己从来没有被母亲爱过。 剥夺了儿子的继承权以后,Eleanor居然还能若无其事地继续向儿子索取:“我要你帮我搞定法律手续”,“我想死,你要帮我安乐死”,她好像从来没考虑过儿子的感受,也从来没有过一丝愧疚。作为母亲,她在和儿子的关系里只有索取,没有给予,她做的每一件事,都在若无其事地重复一句话:“我不爱你,我从来没有爱过你”(正常人说这句话时起码会礼貌地加上“对不起”三个字吧?然而也没有“对不起”,“我不爱你”好像是理所当然的)。实际上小说第4本里Eleanor就安乐死问题还做了一次大妖,不知道电视剧是删掉了还是准备第5集再拍,我先不剧透了。
至于Eleanor为什么会成为这么一个人,答案还是童年阴影(这5本小说绝对是教科书式的童年阴影大全,几乎每一个人的行为模式都是童年阴影塑造出来的)。Eleanor小时候是个安静、害羞、自卑、不出众的孩子,她也被母亲忽视和拒绝,也被母亲剥夺了继承权。因此她存在的基调就是两种巨大的、难以克服的痛苦:一是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二是缺少爱。而她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之道就是慈善和宗教。从Patrick的角度来看,他认为母亲的病态之处是:她不能也不想和任何一个真实的人产生联结;她只能或者只愿意与一些抽象的东西产生联结,如“牺牲”、“大爱”之类的玩意儿。为什么不能真实地去爱一个人,或者通过一些更真实的方式去实现自我?因为在做一个真实的女儿、妻子、母亲、或者社会人的过程中,必然会有痛苦和不如意,这些挑战会重新搅动起无价值和不被爱的空虚。Eleanor本质上是个自我麻醉的懦夫,她没有勇气去承受和体验真实的人生,于是她用尽一些力量逃避和隔绝这些真实的东西,靠宗教和慈善的精神麻醉过了一辈子。她的行为其实和童年的Patrick想把灵魂转移到壁虎上一样,是靠“解离”来逃避痛苦:她把自己从一个真实的人的角色和感受中抽离出来,因为切断了一切真实的感情联结,也就切断了所有作为一个真实的人可能产生的痛苦。《年轻的教宗》里裘德洛演的那个教宗说:我们之所以选择爱上帝,是因为爱一个真实的人太痛苦,我们没有勇气去承受。一个真实的人会伤害你、让你失望,但是上帝不会。许多沉迷宗教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心理动因吧。整件事情的荒谬之处就是:最沉迷慈善的Eleanor其实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人;为了解决缺乏爱的问题,一个人最终的选择居然是完全屏蔽一切爱的可能性。
Patrick的婚姻危机,电视剧里改得比较简单和正常,差不多就是普通中年夫妻的婚姻危机。Mary在电视剧里的反应算是比较人性和正常的,对于一个出轨、酗酒、情绪不稳定、自私、幼稚、四十多岁还在纠结童年阴影的丈夫,妻子说“你再这样下去我们只能分开”似乎也算合情合理。但是在小说里,这段婚姻危机却是全书最让我觉得绝望的部分(对,超过了父亲的性侵,超过了母亲的拒绝,超过了吸毒、酗酒、自毁、所有)。在小说里,Patrick出轨、酗酒、情绪不稳定与其说是婚姻危机的原因,不如说是婚姻危机的结果。这场婚姻危机真正的原因,是Mary在有了两个孩子之后把所有注意力和爱都放到了孩子身上,她既不愿意和Patrick作爱,也不再给他任何关注和安慰,Patrick在感情上完全被妻子抛弃了。对于Patrick来说,婚姻危机其实是母爱危机的延伸和放大。小说里虽然没有交代Patrick和Mary是怎么相识相爱的,但根据Patrick的自白,正因为他自己的母爱问题如此严重,他在择偶的时候似乎把女人分成了两类:一类是像他妈妈那样毫无母性、完全不能胜任母亲职责的女人,这是他非常反感并且绝不能接受为配偶的;另一类是充满母性的女性,他最终选择的Mary就是一个极富母性人。在有孩子之前,Mary的母性和温柔也许曾经深深地滋养治愈过Patrick,然而Patrick没有料到一个问题是:在有了孩子以后,极富母性的女人(似乎不可避免地)会变成一个完完全全的母亲——她们不再需要爱情和交流,不再是妻子或朋友,她们的所有爱、温柔、注意力、情感都再也不属于Patrick,而全部被孩子抢走了。最倒霉的是,婚姻危机爆发的时机恰好是Patrick继承权被剥夺,母爱危机爆发的时候,Patrick一生寻求母爱的两个来源(母亲和妻子)突然之间都在感情上完全抛弃了他,因此他不可避免地崩溃了。因为婚姻危机加母爱危机(或者不如说是双重母爱危机),再加上中年危机(现在的衰退、麻木、无力 、一潭死水 vs 年轻时的潇洒、张扬、无限的可能性),Patrick开始酗酒、发脾气、出轨,但这些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都类似于小孩子靠故意捣乱来争夺母亲的注意力。而最可怕的是,Mary完全明白这一切变化的原因,她知道丈夫的精神危机,也理解这一切行为的真正诉求,她只是完全不想理会Patrick。 Mary清楚地看着Patrick痛苦和挣扎,但她不想回应,更不想去安慰和照顾Patrick,因为在她看来,孩子是那么可爱、完美、充满希望,而丈夫只是一个千疮百孔、疲惫、损毁、不再有希望的人,她无法强迫自己在后者身上花费精力和爱。
全书最让我绝望的一幕是Patrick和Mary当着孩子的面大吵一架(吵架的原因是孩子明明有自己的小床,但结果Mary每天都跟孩子睡大床,Patrick每天都被赶到孩子的房间睡),Patrick负气直接去隔壁房间睡了。吵完以后,Mary和孩子睡在床上,她听见Patrick悄悄地走进来。她能感觉到Patrick站在床边看她,观察她有没有睡着,但她一动也没有动,假装已经睡了。最后Patrick默默地爬上了床,睡在孩子的另一侧。“为什么她不能去Patrick那边?为什么她不能在床的一边用枕头把孩子围住,然后自己和丈夫一起睡在床的另一边?因为她已经没有什么能施舍给Patrick的慈善精神了。事实上,在这段婚姻中,她第一次开始想象她和孩子单独住在一间公寓里,而Patrick一个人,悲惨地住在别处。第二天,她对自己的冷漠感到震惊。但她很快就习惯了这种冷漠。”小说里的Mary因为母性太强,在我看来根本缺乏人性。Mary和Eleanor仿佛截然相反的两个极端,一个太有母性,只关心自己的孩子,一个毫无母性,唯独不关心自己的孩子,但结果就是她们两殊途同归地都抛弃了Patrick。当然,我理解,Mary有她的理由,她感到疲惫,也许她厌倦了Patrick一再像小孩一样向她索取感情和温暖,也许她在母亲的角色里太满足,她根本不再需要Patrick。但是,浑身创伤、支离破碎的Patrick尚且想要走回那间卧室,回到那张床上,为什么Mary可以如此无动于衷,完全没有一点沟通和解的欲望?母性如果不是照顾和爱的本能,只是一种如此狭隘可怕的偏执,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歌颂这种东西?为什么一个人会如此完全彻底地收回对另一个人的爱,我不能明白,我感到很心寒。
但更深刻的问题是,Patrick面对的不光是感情的失落,还有人生的终极幻灭。为了解决“缺乏爱”的问题,他的父亲选择了恶毒和伤害别人,他的母亲选择了逃避和隔绝一切真正的感情。Patrick看似“棋高一着”,他意识到父母的解决方案都是病态的、都绝不会带来幸福,他比父母积极,他没有沉沦而是努力去改变。但结果他得到了什么?Patrick够勇敢,他选择去爱和被爱。然而,去爱的最终结果果然是被伤害和被抛弃,被爱似乎也是虚幻无意义的。Patrick够聪明,他缺什么补什么,为了弥补母爱的缺失,他万里挑一找到了全世界最富有母性的女人。 然而,就像他在第3集里说的,“爱是你总以为某个人能修补你心灵的创伤,结果却发现他并不能”,他的爱情和婚姻像是一场漫长的空欢喜,非但没有补上母爱的空白,最终连最基本的同情、安慰甚至施舍也没剩一点给他。为什么Patrick努力自救了几十年,最后仿佛还是在原点?他好像还是那个5岁的小男孩,无人关照、无人依靠,在黑暗的楼梯间里孤独无助地一个人舔着伤口;他好像还是那个22岁的青年,靠镇静剂(只不过把海洛因换成了酒精)活着,在清醒的瞬间打电话给朋友/情人,哭着寻求一点同情和安慰。所以,Patrick的积极、努力、勇敢、智慧到底有什么用?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努力、勇敢、智慧到底又有什么用?是不是其实Eleanor那种逃避一切的人生态度才是最有利、最合理的?如果再给Patrick一次重来的机会,他到底应该怎么做才会得救?他是不是不该找这种有母性没人性的伴侣,他是不是应该选择和他更像是一类人(但显然不会给他或者他的孩子太多母爱)的Julia?是不是把救赎的希望寄托在另一个人身上,或者寄托在和另一个人的联结上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也许一切都是徒然的,我看这本书觉得痛苦,是因为字里行间满满都是“无解”两个字。
如果这是一本通俗小说,作者一定会告诉我们Patrick最后重获新生,找到了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获得了爱和幸福。可惜这是一本严肃文学,所以Patrick没有,我们也没有。也许这就是人生吧。
好在电视剧没有这么丧,我觉得电视剧里的这段婚姻还可以救回来,Patrick还可能找到一切问题的终极答案,获得爱和幸福。我祈祷编剧能给我们一个光明的结尾,毕竟人生还是需要希望的。
--------------------------------------------------------------------------------------------
第5集:At Last(最后)
果然有一个光明的结局啊,先给编剧10个赞!
第5集的主题在我看来是“和解”和“脱瘾”。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Patrick的母亲对他的伤害可能比父亲更大。因为父亲的恶是赤裸裸了的暴力,相对容易认清和拒绝。而Patrick的母亲对儿子的伤害,却披着善良和无辜的皮。儿子经过多年的心理建设,终于鼓起勇气告诉母亲“我被爸爸强奸过”,母亲居然只说了三个轻飘飘的字“我也是”。没有眼泪,甚至没有一句简单的对不起,Eleanor觉得自己没有责任,因为“我也是受害者,你怎能怪我”。Eleanor给Mary看曾被David性侵过的其他孩子写给她的信,信中说“我抑郁酗酒自残了很多年,现在终于好了一点。我原谅你。”Eleanor的反应是:“她为什么要原谅我?她怎能为我不知道而且也无能为力的事情责怪我”。这一笔主要不是为了说明David比前面控诉过的还可怕,而是为了侧写Eleanor对儿子的态度:你有什么理由怪我?我不知道。我也是受害者。反正我绝对没有一点责任,我比谁都无辜,你怪我真是太无情、无耻、无理取闹了!电视剧拍到这一段时特别给了几次Patrick的镜头:他在花园里高高兴兴地和儿子玩耍。显然,此时的Patrick是一个自救成功,已经相对幸福安稳地生活了十几年的正常人。再对比后面的酗酒崩溃生不如死,这短短几个镜头的脆弱和美好简直催泪到我不敢细想。作为一个母亲,Eleanor从没给过儿子任何帮助,儿子全靠自己辛辛苦苦地挣扎出来,结果如此来之不易的平静被母亲四两拨千斤的几句话全部撕得粉碎。这种作恶的效率我看连灭霸也得自叹弗如。在小说里,在这句“我也是”之后,Patrick问母亲为什么不带自己逃离David,Eleanor回答说“因为怕他杀了我”。Patrick觉得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因为在Eleanor离开David之前,David已经至少两次确确实实地下手要杀Eleanor(其中一次Eleanor逃走叫来了警察,然后在警察的保护下收拾好行李走了,没有带走Patrick),“如果你跟一个人住一起的时候他已经两次下手要杀你,那么你离开他怎么也不可能增加他杀你的概率吧”——这么简单的逻辑,Eleanor偏偏就没有。最后Patrick的结论是:Eleanor不逃走,是因为她不想逃走,她渴望David的那种极致的暴力,而自己“只是父母SM游戏里的一个玩具”。Patrick的降生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没有爱,他存在的目的只是作为一个病态游戏的玩具,我实在想象不出宇宙里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怕的自我认知了。甚至在许多年后Eleanor已经死了,Patrick想到这一点还痛苦得想自杀。
然而,这还没有完,小说里还有一段更可怕的。中风以后,口齿不清意识模糊的Eleanor有一天看着远处的Patrick突然对Mary 说:“我永远不能忘记他是David的儿子。”接着她结结巴巴地反复问Mary:“你还好吗?你还好吗?你还好吗?”Mary感到,Eleanor正在试图把她从Patrick那里救出来。当然Eleanor不是真的为Mary着想,她是想通过某种追溯过去的魔法,把自己从David那里救出来。Mary想要回答“我还好”,但她看出这个答案的可能性正折磨着Eleanor,因为Eleanor唯一想从Mary这里得到的答案是:“不,我不好。我和一个暴君式的疯子生活在一起,亲爱的,我就和你一样。”电视剧里把这句“我永远不能忘记他是David的儿子”改到了Eleanor还健康清醒的时候,同时还特意强调了“在他(Patrick)生气或者说刻薄话的时候,我会想到他是David的儿子”,这样勉强可以解释为受害者的创伤后遗症吧。但小说里的那段,我真的看得手发抖。一个口齿不清意识模糊的半死之人,还能用尽所有的力量散发出如此强大的恶毒和恨意。Eleanor永远不能忘记Patrick是David的儿子,她岂止是失职,她岂止是不作为,她岂止是不愧疚,她分明是恨儿子恨了一辈子。对,Patrick是David的儿子,但这明明是Eleanor自己不反抗的后果,这笔帐到底怎么能算到儿子头上?不管论神逻辑的哲学,还是论虐待孩子的艺术,Eleanor都远远超过了David。一个小孩生下来就是父母SM游戏的玩具,被父亲折磨了半辈子,被母亲恨了一辈子,到底他是做了什么孽?
所以,究竟如何与人类历史上最可怕的父母和解? Patrick后来对Julia说:其实对父母,我感到每一种情绪,鄙视、怜悯、愤怒、恐惧、……还有温柔。我觉得这就是答案。答案就是承认问题的复杂性,接受自己的一切情绪,没办法和解就不和解。“永不原谅”是对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也是对的。Patrick要做的既不是原谅父母,也不是永远不原谅父母;既不是永不止息地试图挣脱恐惧和愤怒,也不是永远沉醉在恐惧和愤怒里自虐。承认和接受也许是放下的唯一途径。就像卷福在神夏里对华生说的:“it’s not ok. It will never be ok. But it is what it is.”
一般来说,和解的途径是沟通。Patrick不是没试过,但是事实证明有些人就是没法沟通的。Eleanor的葬礼上出现了David的老朋友Nicholas。Nicholas是David的影子,他搞不好是全书唯一一个发自内心地认同、喜爱、欣赏、甚至崇拜David的人。第3集里有一个伏笔,Nicholas的女儿Amanda也在戒毒互助组里。这集又通过Nicholas的口补出Amanda已经多年没和父亲说过话了,并且她至今仍在Johnny那里接受心理治疗。不难想象,Amanda是个翻版的Patrick(也许没有性侵,但感情虐待肯定少不了)。在Eleanor的葬礼上,Nicholas慷慨激昂、充满怀旧之情地为自己那一套David哲学辩护,但最后他心脏病突发,在众人看神经病的目光中口吐白沫地倒在地上。旧时代终于过去了,人们不再相信父母应该冷淡严苛地对待孩子(连Mary也对她自己的母亲开了炮),越来越多像Patrick和Amanda这样的人说出了童年的创伤,彻底切断了和父母的关系。David死了,Eleanor死了,衷心拥护旧时代的最后一个害人精Nicholas也死了。 临终的Nicholas攥着Patrick的手腕,艰难地一遍遍地想喊Patrick的名字。他想对Patrick说什么?在下一个镜头里,Nicholas的眼里似含着泪光,是愧疚?是悔恨?是不舍?是对Patrick的抱歉? 是对女儿的思念?此时的Nicholas代表的究竟是他自己,还是David,又或者是Eleanor?直到最后,David们也没有能够和Patrick们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但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听到Nicholas的死讯,Patrick很平静,他似乎并不想知道Nicholas想对他说的到底是什么。父亲究竟是因为恶毒还是因为不快乐才这么丧心病狂?母亲有没有哪怕一丝一毫曾经爱过自己?这些问题Patrick纠结过,但他已经不在乎了。旧时代已死,光明和前进毕竟是无法阻挡的。重要的是Patrick放下了,重要的是他在想象中让童年的自己对父亲说出了那句他一直想说的话:“那是错的。你是错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对其他人做这种事情。”如果沟通不可能,单向的释放也已经足够好。如果有些问题是无解的,那就不要再寻找解答了。重要的是Patrick已经厌倦了和鬼魂作斗争,他要去见他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孩子,会在父母的爱里健康长大的正常孩子。
“和解”之外的第二个主题是“脱瘾”。戒毒戒酒是很显然的脱瘾,但其实另一条表达脱瘾主题的线是Patrick的爱情。第5集有两个比较难理解的片段,一是Patrick在医院戒酒期间曾经想逃出医院去找一个叫Becky的女精神病人,二是Patrick在母亲葬礼后的酒会上问一个女服务生要了电话号码,但最终又没有拨打。小说里解释得比较清楚:Patrick认识到,镇静剂最后必然带来焦虑,兴奋剂最后必然让人筋疲力尽,而生命中一切的安慰最后也只有一个结果——失望。他觉得自己的问题就是总在寻找安慰,以为这样就能得救。从毒品、到酒精、到来自女性的爱, 这些东西本质没有区别,结果也没有区别,从这些东西里得救是不可能的。 上面的两个片段都是Patrick从爱情中寻求安慰的心瘾又犯了,但他两次都因为想起孩子忍住了。电视剧比较光明和主旋律的改动是把有意义的爱情和纯粹为了寻求安慰、填补空虚的爱情区别开了。Mary和Patrick虽然分居了(没有离婚),但电视剧里的Mary很关心Patrick,不仅Eleanor的葬礼她任劳任怨包办了所有事情,而且每次Patrick崩溃的时候她都陪在一旁提供安慰和拥抱。葬礼结束以后Mary不仅邀请Patrick回家看孩子,还主动吻了他一下,不难想象这段婚姻还有破镜重圆的可能性。小说里就写得比较荒凉,Patrick关于放弃寻求安慰的顿悟也包括Mary和Julia。他意识到并非他生命中的那些女人辜负了他,而是他总想从她们哪里寻求安慰、总想被她们救赎的幻想本身就是虚幻的。戒酒成功以后Patrick和Mary虽然恢复了来往,但似乎已经没有什么男女之情,两人更像一对知己知彼的生活伙伴,没彻底分手大概也只是为了孩子。从行为上来看,Mary无疑是个好女人,考虑到Patrick的情绪,她帮Patrick安排了Eleanor葬礼的所有事宜,结果忙完一切回头一看Patrick正跟Julia聊得起劲。Mary的反应是:真是典型的Patrick,我永远负责帮忙处理一切,然后他负责跟其他女人聊天(这从侧面解释了他们的婚姻问题是复杂的,Patrick认为婚姻失败是因为Mary不再关注他、不再爱他,Mary也许认为婚姻失败是因为Patrick十年如一日的自私、幼稚、一味索取终于耗尽了她的耐心)。但Mary并没有感到气愤,因为“她已经不需要Patrick的注意力了”。Mary和Patrick的关系确实很像母亲在照顾孩子,两人虽然友好,但在爱情上非常冷淡,当然也没有电视剧中的那么多安慰、拥抱、以及最后那个亲吻。小说结尾只写Patrick想见孩子所以拨通了Mary的电话,他似乎并不想见Mary,对于爱情大概他已经没有什么期待了。
小说里的Julia倒是比较有意思。和Mary分居以后,Patrick和Julia最后一次坐在酒店里相对无言。最后Julia说:“既然现在你和Mary分开了,你也不再需要我了。我对你来说……只是起这种结构性的作用吧。”Patrick说:“正是这样。”(也是很渣了)Julia没有再说话,站起来走了。“他(Patrick)想把她叫回来,但那种冲动消失在两人之间越拉越长的厚地毯上。”后来Julia在葬礼上一见到Patrick两人就聊得火热,并且Julia意识到自己不止一次控制不住情绪无故用言语攻击Mary(其中一次就是电视剧里拍的:P:“葬礼都是Mary安排的。”J:“比起你自己的母亲,Mary才更像是你妈吧。”P:“是的,在她有自己的孩子之前确实如此。”)Julia的这种情绪显然是嫉妒,因此单说爱情,其实Julia反而比Mary爱Patrick。不过Patrick和Julia都知道对方不是自己要找的那种人,虽然吸引始终都在,理解和共情也始终都在(Patrick倾诉人生感悟的对象不是Mary而是Julia),但是然后并没有什么然后。电视剧里把Julia改得很负面,因为嫌弃住宿条件差主动抛弃Patrick,对服务生也是态度傲慢势力到不行。其实原著里第一集跟Patrick一起吸毒的是另一个炮友,第三集同时劈腿Patrick和Johnny的又是另另一个炮友,编剧可能怕打酱油的人太多观众看不懂,把这些一股脑全算到了Julia头上。这一切是为了把Patrick不选择Julia 合理化,也是为了把剧情简单化。可以理解,但私心觉得有点遗憾(比起Mary我更喜欢Julia一点)。
最后写点我对小说的感想吧,对小说不感兴趣的现在可以退场了:
看完小说最后一本说实话很失望。仅从文学创作水平的角度,我觉得第5本是全系列写得最差的。全书的大部分内容都是Patrick在母亲葬礼前后进行各种内省和思辨,得到了若干飘渺、深奥、带有哲学意味的晦涩结论。 比如:
1. Patrick认为,对于过去的痛苦经历,他的问题是一直在和这些东西斗争。他的新领悟是:得救之道是放弃斗争,选择拥抱和接受这些东西。
2. Patrick认为,他的问题是总是急于寻找答案,他的新领悟是:得救之道不是苦苦寻求答案,而是拥抱问题。也许生命本来就是一个问题,他应该拥抱这个问题。
等等。
对于Patrick的这些领悟,我的感想就是:你说的都对,但我完全不知道你到底打算如何用这些抽象的理念来指导现实生活。明天早上起来,你是打算踏踏实实去上班,还是打算上街找陌生人谈恋爱?是去找妻子复合,还是去找前女友打炮?是应该给自己提更高的要求,还是应该尽量放轻松?是活在当下享受每一天,还是寻找一个崇高的目标为之奋斗终生?如果上述顿悟无法指导这些实际问题的话,那么这些空洞的顿悟到底有什么用?
然而,正因为这本小说写得差,我才越发相信这些都是作者发自肺腑的人生感想。按前4本的水平,如果作者不是必须把这些他煎熬多年的结果挖心挖肺地摆到读者面前,我觉得他根本不会写一本这么差的小说作为最终章。
所以,我想,也许这就是一个真正的过来人经过几十年鲜血淋漓的挣扎得到的第一手答案。也许Patrick说得对,人生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几十年的生活尚且不能给出答案,何况是一本小说。很多年前我读毛姆的《刀锋》,读到最后也有种非常失望的感觉。《刀锋》讲一个年轻人抛弃所有,去寻找人生的意义。他试过波西米亚式生活,当过矿工,救助过穷人,去印度修过禅,最后他选择在纽约做个非常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度过一生。他觉得这就是解脱和快乐,这就是他找到的终极答案。《刀锋》的扉页上写着:
“The sharp edge of a razor is difficult to pass over;thus the wise say the path to Salvation is hard.”
(一把刀的锋刃不容易越过,所以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我一直没有搞清楚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读完《梅尔罗斯》,我似乎突然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并且非常确定自己并不相信这句话。所谓越过刀锋,就是通过不断的自省和思辨,拼命追求那个终极问题的答案,或者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地钻一个牛角尖,直到把牛角尖钻破。也许“智者”相信,这些痛苦和修炼能够最终带来彻底的领悟,彻悟之时,你就走到了刀锋的另一边。这么说来,小说中Patrick实在是一个非常具有刀锋精神的人,他痛苦了几十年,内省了几十年,为了寻找一个童年阴影的解决之道。然而在得到了若干条抽象的顿悟以后,Patrick真的就能得救了吗?我很怀疑。因为我总觉得钻破牛角尖的那一刻,他会发现牛角尖之外还是一个空虚混乱的宇宙;踩过刀锋的那一刻,他会发现刀锋的另一边并没有一个天堂在等他,刀锋的那一边其实和这一边没有区别。小说的结尾说:“当他(Patrick)不再把自己的生活看得那么个人化,那片沉重而不可穿透的无言变成了一种完全透明的沉默。在那片清明中,他看见了一线自由。”(不要问我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也不知道。)然后,“他突然想见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孩子,而不是他祖先童年时代的鬼魂,他想见的是还有希望享受人生的真正的孩子”。于是Patrick拨通了Mary的电话,全书完。
这个结尾中唯一让我感到希望的并不是Patrick空灵飘渺的顿悟(他的所有顿悟都让我非常绝望),而恰恰是一种非常朴素的感情:他爱自己的孩子,想要见到孩子,如此而已。世界上有很多空有小聪明、却缺乏大智慧的人,比如小说里的Patrick,以及我自己。喜欢想太多,把人生都用来寻找一些抽象的顿悟,结果往往就是“懂得许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你的顿悟再高级,你的思辨再深刻,就算你回答了宇宙中的一切问题,如果不能指导“明天早上起来应该做什么”,那么这些东西最终只是一个空洞的想法而已。在黑暗和空虚里真能救你的东西我不相信是奥义书,我觉得只能是最朴素的感情和生之欲。如果真有什么人生的终极答案的话(我倾向于没有,或者,按《银河系漫游指南》的说法,那个答案是42),我个人觉得那肯定不是越过什么刀锋,而是一些很接地气的事情:煮好饭、上好班、照顾好孩子、想想如何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职业、真诚地考虑怎么解决自己和伴侣之间的隔阂,之类的。
所以我喜欢电视剧的改编,没有抽象的哲学顿悟,都是一些比较朴素的东西。也许真正的答案往往就是很朴素的吧。
认真讲讲这一集的雨果维文 我想说,这一集的雨果维文,贡献出了本剧最伟大的表演 本尼玻璃心唯粉请勿喷,本尼也是我的本命David出场的第一个正面脸,只需要一个表情,就表现出了这个人物的大部分性格,神经质,丧心病狂,完全写在了脸上
站在阳台上,不需要一个眼神,只需要简简单单一个笑,就能让女佣和屏幕面前的我胆战心惊了,每个皱纹都是戏啊!
拉耳垂这个小细节,当时一下子就戳中我了。这是希特勒的习惯之一,分析希特勒的文章说“与他幼年时期不顺利的生活遭遇有很大关系,这同时还体现了神经质的特征”,这跟David的人设多么相似
这集第一次虐待儿子时,他的表情狰狞,当Patrick跑走时,他疯狂弹钢琴,面部的每一块儿肌肉都在颤抖,这个人是疯狂的,是神经质的
当决定性侵Patrick时,他的眼神里流露出了一丝慈爱,是的,他做了他认为的对Patrick最好的事情,他觉得这是对Patrick好,他的思想是病态的,是他所认为的正确
然后就是餐桌上的这段戏,他淡淡地看着那个挑衅了他一天的女人,嘴唇抿得紧紧的,他满意地看到她脸上露出了惊恐的表情,把刀子给了她。按理说,他是这个桌子上最一事无成的人,但是他用他可怕的精神SM了所有人。
最后在Patrick床边的一番话,没有脸,只有声音,他就用声音,给这一集画上了最完美的句号,给这个人物打上了最完美的标签。这不禁让我想起了V字仇杀队,雨果维文,用声音演活了V。
以上,我认为,雨果维文在这一集的表现,完完全全是超神的,以配角之身,力压主角,好在本尼演技不差,依然出彩,期待后三集! 以上均为本人拙见,在下只是业余观影,还望大神勿喷!
不散大作者 |小天猴
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热度尚未消散之际,一部由黄暴台Showtime制作的小众英剧《梅尔罗斯》进入了大家的视线,这部剧集的主演,正是刚刚在漫威宇宙中力挽狂澜的奇异博士、我们熟悉的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先生。
《梅尔罗斯》首播于5月12日,目前刚刚播送了两集,在电影网站上的评分表现良好。其中在豆瓣上获得了9.1分,在IMDb上则是8.4分,在烂番茄上有88%的新鲜度。作为一部“将视线投向社会上流毒瘾人群”的“意识流风格”的“迷你剧”,这样“充满文学气质”的作品获得如此成绩,在近期新剧中非常值得一看。
英美剧里向来不缺吸毒的题材,比如《绝命毒师》、《毒枭》聚焦毒贩生涯,《皮囊》倾诉青春癫狂,《无耻之徒》直面操蛋生活。
尤其漫漶在上个世纪七十至九十年代的作品中,命运的不义使得吸毒成为超出生命常态的现象。爱德华·圣·奥宾的《梅尔罗斯》系列五部曲将一段吸毒经历附会为人生的(反)高潮,召唤其意义,赋予其情节。以毒瘾的梦幻来收编、垄断过往的回忆,这样的创作姿态形成了意识流作品《梅尔罗斯》的现实主义底蕴。
在经历《神探夏洛克》的跌落神坛、《模仿游戏》的冲奥失败和《奇异博士》、《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的漫威之旅,42岁的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却在这部小众的英剧中挑战了一个边缘的角色——22岁的毒瘾患者派特里克·梅尔罗斯。
派特里克·梅尔罗斯,男,22岁,出身于英国上流社会。
剧集从派特里克接到远在纽约的父亲死讯之电话开始,正当观众以为他将痛哭流涕时,派特里克却露出奇怪又轻松的笑容。
父亲的死显然对派特里克来说并不是件坏事。在与两位情人缠绵之后,他孤身一人踏上了去往纽约参加葬礼、领取骨灰盒的旅程。
纽约的街道分外壮丽,酒店的布置富丽堂皇。派特里克抵达房间后的第一件事,竟是——前往中央公园的桥洞购买毒品。
镜头一转,吞下药片的派特里克独自面对着父亲的遗体。往事如闪电般击中了他脆弱而敏感的心灵。派特里克怨憎地拍打着父亲的棺木,并诅咒他“霉运”。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人生?在闪回中,我们看到了派特里克的童年,他的自我毁灭和对父亲的怨恨似乎的到了解答。他的童年生活在暴虐的父亲和软弱的母亲之中,父亲的施暴成了他祛之不去的心理创伤,成年后的派特里克行迹怪异,吸毒、幻听和孤僻成了他的症状。
成人前的阴影像细胞分裂繁殖般的充满派特里克的世界,因此我们看到,他总是在毒瘾的迷幻气息中回忆往事,他一面憎恶着死去的父亲,在遇到父亲的朋友时,却又总是无意识地模仿着父亲过去的话语。
毒瘾过后的孤独成了派特里克生命的底色。心仪的女孩玛丽安在与他的约会中落荒而逃,他终于忍不住呼喊出自己的需要——他需要陪伴,否则他真的不知道能做些什么。
想必派特里克并不热爱他的迷幻世界,戒毒被成了自我拯救的必须手段,然而事实却是,他的抵抗成了一种徒劳。
派特里克荒废自己的人生,陷身于漠然的战栗。他渴望陪伴,却无视他人的感受,他血肉淋漓,惟不觉痛楚。
但是我们不可忘记,悲伤是自怨与自“爱”的起点与终点。第一集的结尾,派特里克怀抱父亲的骨灰盒呆坐机场,然后给远方的朋友打了电话。电话那端,一句“派特里克,你接下来想做什么?”让他陷入了思索。
如此迥异于常人的角色,给了本尼迪克特发挥演技的空间。在《梅尔罗斯》中,我们熟悉的高冷毒舌的“卷福”、严肃认真的奇异博士通通消失不见,他一改以往内敛又精致的表演方式,展现出了狂躁又欢脱的一面,这种欢脱往往只能在他玩票的作品,如客串《超级名模2》时出现。
无论是公子哥的放荡,毒瘾发作的狂乱,回忆往事的惊恐,还是不知人生下一步该怎么办的绝望,作为演员的本尼迪克特老师强大的每一个面部表情都是精准的,并同时配上他拿手的旁白,飞快地展示着派特里克的脑洞意识。
本老师演绎诡异幻境,钻研生命的暧昧时刻,暴露欲望的狂纵冲动。他的表演迷离流淌,给观众带来不由自主的癫狂与震颤。
除了本尼迪克特的精彩表演,刚在《湮灭》中表现出色的詹妮弗·杰森·李、漫威的“红骷髅”雨果·维文和去年凭借《逃出绝命镇》大热的艾莉森·威廉姆斯也为本老师的演绎做了注脚。
这年头的美剧制作愈发精良,尤其是迷你剧,几乎达到了与电影比肩的水平。《梅尔罗斯》中不可不提的一点是对色调的绝妙把握,明亮的黄色是纽约的宽阔街景、暗雅的橘色是酒店的温柔暧昧、阴郁的蓝色是派特里克独自一人的虚耗泛滥、迷离的紫色是毒瘾袭来时的诡谲黏腻。
我们不难发现,为了营造梦幻般恍惚的气质,在这部剧集中,导演使用了大量的对称布局,处处是对韦斯·安德森《布达佩斯大饭店》的借鉴,而派特里克独自沐浴的镜头,也像是对另一部讲述毒瘾患者的电影《梦之安魂曲》的致敬。
或许《梅尔罗斯》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我们的主人公吸毒、清醒、自我悔恨,继而又堕入吸毒、清醒、自我悔恨的轮回。重复,重复的重复。派特里克的人生如同一袋会漏的屎,一切如此孤寂然而没有情感。但正因为明白了人生的轮廓,哪怕多么的幼稚,却反而露出了庄严的形色。
日光之下无新事,一切是那么的喧闹浮华,“太阳照常升起,一切都没有改变”,但是派特里克的生命却在匍匐前进,也许一切永远都不会再改变了,也许明天就改变。
· THE END·这是“不散”的 第636 期文章,追起来!
“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横跨五个世代,一个从男孩到男人的故事。童年阴影、药物与酒精的诱惑、情欲的堕落还有面对死亡与疾病,是决心清醒还是沉沦过去,是面对自己的心魔还是在桎梏里不再迈出,Patrick的故事和当中调得明亮的色彩反差得让人难过。作为越来越少的角色驱动型剧集,路人的我也想大胆给BC奶一个艾美视帝。
太可怕了,真的太可怕了,第一集看到20分钟不敢继续下去,男主对父亲的感情带给我的共鸣感简直头皮发麻
一场英式戏剧表演的课堂,本尼一个人过戏瘾的舞台。。。
演技确实强大,仿佛是真正吸过毒一样。
能让一个孩子对父亲厌恶痛恨到这种呕吐的地步,乃至成年都无法抽离深渊,只会有一个原因。ep1最冷的地方,是对面的女人看似关心的眼神其实只是客套的社交,没有人真正想要听Patrick内心的梦魇。极度致郁的故事却套着喜剧的壳。现在几乎都是卷福一个人的独角戏,好奇后面。
第一集看得俺几近虚脱……
无论经历了什么,无论别人怎么帮你,如果你自己不站起来做个决断,就永远也走不出去。
首集卷福酒店虚脱一段瞬间把小李子在华尔街里的表演甩到九霄云外,展示出演员细节丰富、爆发力强的优势,对这个角色的感情铺垫满分了,可惜故事本身挖掘潜力不会太大,天花板过早暴露有时候是致命的
就这个人 就这个演技 就这个穿什么都好看的人 这双眼睛 这个声线 我就吹爆
太牛逼了!导演牛逼!这本书第二本《bad news》以心路历程为主 导演却可以如此简练地具现化!剪辑牛逼!剧中凌厉的快剪多精彩不用多说了吧!美工牛逼!剧里的场景服饰复古又迷人!最牛逼是本尼!把男主瘾君子的癫狂以及一路上情绪扭曲反复完美呈现!只有我自己不牛逼 一集就急着打五星了!
愿你们内心的小patrick都能爆发,实现自我救赎。
卷福的颜值真的是神奇,时丑时帅,但是一双眼睛时时让人沦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陷...
看他的表演,我也像吸了一场毒。
一个剧如果大家都在评论演员演技炸裂,那么其实意味着这个剧有点失败。就像看到一本小说转折之处,你不会一边起鸡皮疙瘩或泪流满面一边还能想起夸作者铺垫得好。
nobody should do that to anybody else
这不是我的双臂。这不是我的父亲。这不是我。如果有一人陪我就好了,即便只有一晚,我就能改过自新。但今夜无人陪伴,只有无尽痛苦与我撕扯,记忆在空旷虚无中回荡。“太阳照常升起,一切都没有改变。”我打算做什么?我又能做什么呢?(格局不大,但品味太好,没人能在本尼主场赢过他的语速。)
我觉得本尼就算一动不动都是在勾引我,
神剧,第一集太赞了
第一集看完感触颇深,有的人是真得不适合成为父母,但偏偏养育孩子这种至繁琐的任务不需要通过任何资格考试,当玛丽安以怜悯表情对男主说“你父母把你毁成什么样了”的时候,忍不住泪湿眼眶。如果可以,我很想把那两个人的骨灰盒砸到粉碎,但那又能如何,伤害是一生一世的,唯有生命终结才能获得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