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如题,戈达尔把自己记录的影像收集成书,非线性地叙述,回归成影像呈现,以下是五章,每章各有其观点:
Remake: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故事写来写去都是那些桥段。看到了Johnny Guitar.
St. Petersburg:看到戈达尔对集权,战争和人类历史的反思。
Flowers train rail:对以火车代表的现代文明的反思,看到Shanghai Express.
Law: 对人类建构的规则的思考,观点恕我没太懂。
第五章名字忘了,大概是讲西方人对阿拉伯的理解之粗鄙和Orientalism.
从影片发行方Wildbunch捞了一本限量的影像之书介绍册,不清楚是不是戈达尔的创作手记。
撷取一页,写道:
We will have a book,
Images and words,
No bullshit,
Signs amongst us picture,
It’s like a bad dream,
Written in a stormy night.
怎么理解这个片子,私以为是垂垂老去的戈达尔潦草书写的,对这个世界深沉的关切。
在电影院熟睡的人被中东地区的炸弹炸醒,抬头一看屏幕上出现一行行字幕以为结束了,开心地鼓掌结果后面还有十来分钟彩蛋。真是一场噩梦。
书-影像
戈达尔今年的影片平易近人,少了像社会主义电影一样对观众的挑衅,变成了自己跟自己的独白,不再期待别人能够听到。因为他对影像已经没有了信心,50年前,曾经试图通过画面影响社会的理想破灭了,戈达尔告诉我们,画面没有任何力量,也没有任何作用,他自己做的一切关于画面的工作也不过是在别人的谣言中被误解和侮辱,自己的死也只作为别人的笑料。影片充满了深深的自嘲和一种前所未有的平和。
书 影像 继续了电影史的工作,找到指射人类社会的丰富含义的符号的画面,同时告诉大家自己的电影观点,以及告诉大家这部电影在做什么。这部影片出奇的容易观赏,因为戈达尔在影片开始花了大量时间认真的跟大家讲解应该如何观看它。
影片开始,一只手指,becassine 女士的手指,她在主 神 面前沉默,手指向天上,因为我们的主人,上帝,在看着我们,同时一只手指是感觉,灵魂,情感,的所在,5个指头组成的手,是电影工作的开始,是的,这次戈达尔的电影是个手工的电影,意思是说是用手在剪辑台上完成的,是用画面,声音,语言,音乐,手工合成的,就像作曲家写和弦一样。
人类的真实的处境,就是用手来思考。
概括下,戈达尔告诉我我们说他的电影是手工劳动。不是工业产品,不需要面对别人交流,所以不需要明星,不需要演员,不需要那些能够集合资本的有明星脸的画面。影片里头只有他自己,戈达尔。
史料与(是)道德
接着,他说,我们这次要看的是,我们人类社会几百年来的视觉的符号。我们之间的符号。我们的符号,信号,指射。。。。。重复5遍。这也是电影史里头的观点,那些画面里头的元素能指对应的人类生活当中的一些可能牵连的所指,但这里说的是要如何观看这部电影,意思是,这部影片不会像社会主义影片一样那么具体,有很形象化的画面,这里的画面的元素会更加抽象,集中在发觉人类社会生产的形象背后的东西,比如戈达尔在之后的画面里头用一些油画跟我们展示,我们人类曾经用红色和黄色表现惊恐和暴力,我们也用蓝色表现自然,用白色表现纯洁和吊念,黑色表现死亡。
所以,电影的标题中,书是红色的,影像是白色的,戈达尔的手拿着剪辑台的胶片抽动的时候,现实是红色的,胶片是蓝色的。整个影片的观看的介绍指南都在这里。像是一本书的导读。
这个就是戈达尔对影像的真实和真实的真实的理解。在以谎言,暴力,血腥,权力为结构的人类社会里,书的力量是毁灭性的,这是人类的原罪,影像却纯洁,没有任何的煽动暴力能力,它没有原罪。
这些都是人类的社会形成的隐喻,戈达尔的电影就是用影像轨和声轨组成的隐喻的片段集合。(圣经,古兰经,这些书赋予了一个社会权力结构,有无穷的政治力量。画面从来就没有任何的能力。),对于基督教文明的一些呓语(基督教文明是一个争战的文明,用暴力的视野看待其他的文明,所以在西方世界表现一个主题的时候,我们能看到表现手法的暴力,同时能感觉到被表现的主题的内在的平静,暴力在西方世界不会平息,所以对于流血和战争没有解决办法,人类也会一直如此下去。),同时给出面对未来世界的选择。(在这样一个血淋淋的社会里头如何生存下去呢?他嘲笑说,在绝望的时候,要保有希望。)
第一章
remakes
翻拍
战争:一块铁在一块肉里。
人类历史不断的重复,各种各样的暴力在不同时期,不同的国家,连杀人的姿势都是一样,比如纳粹(黑色)和伊斯兰分子杀人丢到水里(红色)的画面。我们对自然的恐惧,比如鲨鱼张开血盆大口的恐惧,被用在一些飞机上面,用来吓唬敌人,一些的符号,都在人类社会里重复着,在电影的各种remakes里头重复着。各种不同的人射击的画面,以及当一片金属插入肉体的样子等等,戈达尔嘲笑说它叫: rim(AK)es,所有片子里AK47步枪开枪子弹的节奏都押韵。总之,恐惧,暴力,死亡,杀戮,这些在电影当中不停的出现的东西,也是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停止过的活动。
可是画面并没有原罪,他强调,这些只不过是一些画面而已,当我们把那些开枪的人的的画面变成白色,和被他们射击的目标变成白色,画面就看不到任何暴力的东西,也没有血腥。
可是,剪辑台上,在胶片之外的所有地方,都是红色的,那里是真实的真实,人类社会的真实,血的颜色,胶片是蓝色的,蓝色的,蓝色的,一格一格,所有都是蓝色的,那是影像的真实,纯洁,自然。
第二章
圣彼得堡的夜
伊凡大帝,圣经要照耀在他脸上祝福,圣经啊,至高无上的权利的象征,苏联人很早就发现了书的隐喻,同时也发现了铁路的隐喻,同样发现了国家跟个人之间的权力关系的隐喻,苏联人发现了很多惊人的符号。
这一章要专门送给苏联。
可是书本的力量是很大,文字的力量很大,政治家的口号,人民的集体运动总是在一起。
可是,国家,国家,总要统一,可是当有一个人不同意的时候,国家就把这一个人用斧子砍成两半。
第三章
铁轨上的花,在旅途的风中
小红花朵长在铁道的中间,在风中挣扎,挥舞着革命的旗帜,远处来的火车,毫无任何阻碍,从铁路上开向权力要求的地方。革命者能反抗国家的意志?
个人丢石子对抗铁路上要来的火车。一个人对抗国家的权力。
克里斯 马克,亚历山大 梅德维德金 的坟墓,苏联人的社会主义梦想。
从电影发明之初,观众就被火车进站的画面吓到,电影的发明跟火车的普及同时进行,电影中表现了无数火车的镜头,那些铁路在政府的权力下,直直的扑向远方,不可抗拒。
火车的力量同样不能抗拒,开动的时候不能上,在里头的时候人和人在相互折磨挣扎,人倒在铁轨上的时候要挣扎的爬开,躲开火车的到来。
梅德维德金发明了电影火车,把制作和放映电影的所有设备放在一个火车车厢里,在苏联境内所有铁路通到的地方,去那些农民家里,拍摄农民的生活,然后马上洗印出来,放映给农民自己看自己的生活,作为社会主义重要的宣传工具,电影的功能,被苏联人发展到了极致。苏联人的铁路铺到哪里,电影作为意识形态的宣传站就开到哪里。
电影里头的铁路,人和铁路的关系,个人和国家的关系。
第四章
法律的精神
法律的出现是语言和书,法律是社会最强有力的规范,也是书。法律,律法,自然法则,语言,但是语言不是话语。成年人的语言不是儿童的话语。
律法,有自然的律法和人类社会的律法,少年林肯因为尊重自然的法则而学习了人类的律法,又在人类的法庭上用自然的律法判断了人类社会的纠纷。
宗教的律法,社会的法律。
手指向上,我们的主 神,在上面看着我们。
问题是先有宗教再有社会,还是先有社会再有宗教呢?圣经跟古兰经的章节,关于律法的章节,是否就是社会最开始的法则。
从西方的眼里看。从西方的眼里看。
在西方的视野里,对事物的呈现总是有一种暴力,但是我们西方人在看待阿拉伯世界的时候,经常看到我们呈现方式的暴力和被呈现主题当中的平静。
在阿拉伯海岸边,深蓝色的海,和红色的土地,以及海面和地面交界线之间的小人。暴力的色彩呈现深沉而平静的内容。这个是西方对阿拉伯世界的表现。
第五章
中央区域
幸福的阿拉伯半岛
在西方人眼中的阿拉伯世界,阿拉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能说话么?
阿拉伯人有自己的话语么?比如埃及情节剧电影中的一段,一对年轻的男女在电话亭里,表达自己的感情。跟法国的年轻人,跟美国的年轻人,有什么区别呢?
大仲马的小说。幸福的阿拉比。
可是。因为,石油,资源,因为那些富人的消费和浪费,因为穷人的对生存的必须。
小说虚构了Dofa的故事。在阿拉伯半岛上的一个幸运的国家,它没有石油。。。。。。。。
这个地方的人们让人听到自己的方式是足球比赛。
显然,阿拉伯发明有自己的文字,数字,语言,他们也可以运动和世界各地人一些,用共同的规则,足球比赛。
这些政治的思考要回到关于艺术的形式,线条,取景,色彩,等等。
为什么一个表达形式总是在出现的下一个世纪才被承认为艺术呢?
可是因为我们的世界,被毁灭者,两种人,富人的用他们的消费能力和浪费的资源来毁灭,穷人因为自己对生存的最低需求而毁灭。
那我们要怎么样做呢?
没有办法。
我们无论如何都要走向毁灭。
同时也要保持希望。
像我们养的狗对待我们一样,把主人放在自己的前面。
狗对于人,人对于上帝。
布莱希特说,只有通过这些不连贯的碎片才能获得真实的思想。
戈达尔又模模糊糊的说了一串谁都听不懂的东西,咳嗽了起来,自己的死也不远了,去年还住了医院。在沉默里,我们看到一段黑白的法国康康舞,Max Ophuls 的电影段落。男人陪着女人跳舞,跳着跳着,昏过去,倒在地上,死了。
画面的文字游戏暗示说,当自己倒下之后,在别人的胯下过去,(passer sous la jambe不会有人再想起我曾经用画面做的工作,),剩下的只是被各种各样的谣言传颂,(cancaner , 康康,法语里头传谣言的意思)
影片就用一张这样的画面隐喻结束了自己的总结。
达芬奇的向上的一指,我们的主 神 看着。
戈达尔就用这样一个清教徒先知的模样给自己落幕。
关于 影像书 JLG 戈达尔
采访人 Fréderic Papon,Nicole Brenez(戈达尔合作者, “影像书” 的考古学家)。
1
黄若松 这次在Cannes看了3次 影像书,一次在Lumière, 一次在 André Bazin,一次在Olympia。有个感觉,几个厅里头听到的声音完全不一样,特别是在Lumière厅里头,左边和右边的声音也不同,每个扩音器的声音也不同,这一次感觉声音跟以前有不太一样。影片比之前的片子都要长,多了10多分钟的介绍,还挺惊讶的,感觉对观众还比较友好。
FP 声音是个问题,我有个很不理解的问题,我们是在电影资料馆组织的放映看的,因为影片里头有的地方有字幕,但没有声音,不知道是不是电影院的声音系统跟影片不匹配还是怎么样。你看的时候有这个问题么?
黄 我看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地方,英语字幕跟声音不匹配,最开始的时候前面讲述一个手指的属性,包括五个感觉,都没有英语字幕,中间有个地方没有声音,但是有字幕。
NB 这次是他新尝试的一个东西,这个片子的字幕是JLG自己做的,所以字幕其实是电影的一部分,跟影片是个整体的,所以有的地方不是完全对应。所以要是要影片的国际版的话,他自己已经有字幕,比如在中国放映,按照这个英语字幕翻译成中文就好了。
黄 所以声音的问题也是一个新的尝试? 我感觉每个厅听到的声音完全不同。
NB 你知道,JLG这次的影片其实要配合一个DJ放映, 按照他的想法,每次放映这个影片都应该现场有个混音师,现场来混音,按照现场的条件和气氛来。就是这次他把整个电影作为一个整体了。
黄 那这个跟做音乐一样啊,我以前去听 Pierre Henry 的音乐会,在他家里头一间房子里,有很多个不同的放音器,每个观众做的位置完全不同,听到的声音也不同,他把这叫做 电声音乐,具体音乐(Musique Concrète)。。。所以这个影片不能在一般电影院放映?
FP 我们开始跟JLG提议,能不能在(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大厅,弄一个空间,长期播放这个影片,但是他不想。
黄 他肯定不会把自己影片被当成当代艺术放进博物馆。
FP 所以这个片子只能在一些活动上做点播放(événementiels),因为他也不想这个片子在电影院上映,这个片子可以说一定不会在院线上映的。
黄 为什么不想在电影院上映呢?是因为他受不了现在宣传发行来控制制作的情况么?反正他这个片子没有演员,没有明星了,没有跟任何现在电影类似的地方。因为剪辑在拍摄之前了。
FP 不知道具体他怎么想的。这个倒是,找资料的工作很大,这个片子的资料量真是很惊人。
黄 其实我也想知道,里头的那些镜头都怎么找出来的,太惊人了。主要是Nicoles B和 Bernard E 是吧?最后一个镜头,康康舞那个,真的是很悲哀吧,基本就是一个自我的一生评价,非常嘲讽,但是感觉他这次态度真的是温和了很多啊。
FP 不像 社会主义影片 的开头一上来就打观众脸。什么都看不懂。
NB 最后这个镜头他也是犹豫了很久时间,我看剪辑的时候,这个地方换来换去弄了5个月,最后才确定了这个镜头。
黄 真的是很悲哀也讽刺。他犹豫什么?
FP 你看了他在嘎纳的新闻发布会?用facetime做的。
黄 看了,非常恶意。
FP 真的是玩了 ( Thierry Frémaux)弗茂 一把。我是想看到从JLG手机那边看现场是什么样子,按他的性格,他肯定用手机录下来了。
黄 他真的是很清楚怎么样去制造不舒适感,怎么样去破坏规则。弗茂站在旁边一脸尴尬,还要保持笑脸。
FP 你看整个新闻发布会会场都需要因为一个iphone重新组织空间和秩序,大家都不知道要站在哪里。整个现场非常无序,这个点子真是很好。
黄 在Lumière 厅看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我一直不明白,他电影开场时候的千赫信号(1000 Hz)是干嘛。直到这次在嘎纳主厅看这个。才知道,原来大家在影片前,嘎纳台阶的logo过后要集体鼓掌,欢迎影片。随后,影片开始,就听到戈达尔跟大厅里头的观众打招呼,“叮。。。。。。” 非常讽刺。典型的戈达尔欢迎方式。真的,我是这次在嘎纳才感受到这种的影片跟观众的恶意互动。
FP 是的吧,你运气好,在嘎纳看了。
黄 问题是这片子放主竞赛怎么给奖呢?在嘎纳看片有个强烈的感觉,我看了30多部,就感觉有戈达尔的片子和其他人的片子,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其他人的片子都是拍一个剧本,故事,慢慢吞吞的,老气横秋。我想这怎么给奖呢?果然先把它从主竞赛踢开,给一个什么特别金棕榈,意思叫他别参与真正的奖项评选。
FP 就是啊,现在竞赛单元都变成一个影片类型了,恐怖的很。旁边有个JLG的片子,这么年轻,这么快,跟其他人的东西完全不搭调。
黄 JLG的片子有点给大家做总结的感觉,每次把目前的世界电影现状总结一下,然后具体的每个例子,我们看其他的片子就好了。
by Richard Brody
机翻的 稍微校对了一下 水平有限 凑活读吧...当然,解读仅仅是解读而已,对影片的观看本身更重要
戈达尔新电影的标题《影像之书》是对一个基本危机的宣言,这种危机贯穿这位导演的生涯。他的整体作品处于文学和电影的张力之间。当他年轻时,他立志成为一名小说家,而如今他八十八岁了,在他提供的另一部电影中,书籍不仅仅是行动的一部分,毋宁说,书籍是电影的决定性理念。然而无论如何,《影像之书》都是一个充满巨大视觉创造力的作品;它几乎完全由影像组成,这些影像是如此的精致和私人化以至于似乎是手工制作的,就像电影画作。但是这些图像在屏幕上出现的如此之短暂,并且被如此大胆和令人惊讶的编辑在一起,以至于表明了这部电影是要被像书籍一样私人的、缓慢的、一点一点的使用、浏览和沉思。《影像之书》仔细的研究了故事是如何在电影中被讲述的、哪些故事在电影中得到了讲述、以及这些分离的问题的不可分离性,包括在戈达尔自己的作品中。这是一位电影人的作品,他回顾了自己的电影以及他那个时代的电影,并且展望了电影和世界中将要出现的巨大变化。
《影像之书》是一部散文电影——就是说,不是一部演义式的戏剧(not a drama of acted-out events but a collage),而是一部拼贴作品,主要的剪贴(clips)来自于其它电影(包括许多戈达尔自己的电影)和媒介,以及绘画、静止的照片、插图(intertitles)、图形等图像(graphics),还有为这部电影拍摄的一些纪录片片段(documentary footage)。戈达尔的联想蒙太奇(associative montage)包括大量画外音(大部分是他自己的声音)、音乐和其他电影的声音片段。它是以《电影史》(Histoire(s) du Cinéma)(1988-99)的方式创作的,也是其后记或续集的一种(a sort of epilogue or sequel),后者是他长期酝酿的、核心定义的四小时以上的视频散文系列。但在《影像书》(该电影借用了电影史系列的一些镜头)中,戈达尔对电影史以及他自己与电影的关系的分析集中在一个主题上:对他所谓的 "阿拉伯世界 "的描述不足,特别是缺乏来自中东的标志性电影影像——他将此视为电影本身以及整个世界的失败。
对于戈达尔来说,制作电影依赖于对电影的观看以及对电影本身的了解。他的电影既是私人的、也是历史的,是一种疯狂的自我电影式的精神分析,他把他的参考和联想领域带到前台去揭示他们可能是的东西——既是电影也是自我。在《影像之书》中,戈达尔展示了许多在中东制作的阿拉伯语电影的片段,并且按照他自己的“电影史”来描画这个地区电影的历史——不是文本性的、字面的、按时间顺序的历史,而是一个私人的、批判性的项目。从他选择的个别片段开始,他通过与效果、文本和其他图像的关联来改变它们,使它们不仅仅是历史性的,还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借助它们在他私人的电影神话和图像学中的位置。
在戈达尔制作电影的流程中有一种自豪的元素,或者说,是一种没有虚伪的谦虚的坦诚。《影像之书》中也有一些他自己的电影的片段(包括相对陌生的那些电影,比如“为了永远的莫扎特For Ever Mozart” “李尔王King Lear” and “弗拉基米尔和罗莎Vladimir and Rosa”)并且表明了这些电影是如何对那些启发他的经典电影进行了翻拍(remakes)和“押韵”。他也提到了他那些法国新浪潮的同行者,表明他们也共享了这种自我意识的历史主义的艺术手法(artistic approach of self-conscious historicism)。《影像之书》中包含的革命性的设计在于一种理想主义的阿拉伯新浪潮的愿景——它的历史将如何以一种艺术的形式改变自身,它将如何像现代电影那样进行自我更新(由戈达尔和他的同行者所率领的现代电影,基于它自己的再加工和再利用 reprocessings and repurposings被更新)。就像法国新浪潮是1968年5月事件的预兆,甚至是煽动者,在《影像之书》中,阿拉伯世界的电影复兴计划与激进的现实政治变革也是不可分割的。
《影像之书》像戈达尔其它的散文电影essay-films(以及就这一点而言,也与他的那些故事性的电影)一样,具有丰富而令人眼花缭乱的暗示性。从1960年上映的《精疲力尽》开始,他作为电影导演的职业生涯就在为他的新型电影寻找新的观众。起初,他向公众抛出采访,实际上是作为解读和连接电影的参考资料的密码。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影本身成为他们自己的解码器-——他的方法变得可识别,近年来,他的参考范围具体化,将某些图像、某些音乐、某些对话,甚至颜色和效果提升为个人的图标目录iconographic catalogue。就像《精疲力尽》的效果让所有其他新电影显得过时,戈达尔在《影像之书》中对影像档案片段的处理——色彩的诡异变化、对比度的戏剧性增强、分解性的重构;夸张的低保真和模拟制作的录像带效果,以及极端的、有节奏的、逐帧的慢动作——使其他人对档案片段的使用显得温顺、无个性、没有感情,甚至是寄生性。他的改造将录像从其来源中解放出来,使其从根本上成为他自己的,不是简单的引用或影射,而是他的创作和他的艺术身份的一个组成部分。
《影像之书》中的联想暗示(allude)了宏大的哲学性纬度的观点。戈达尔思考战争的图像和法律的电影形象——以及以法律的名义进行的苛求(exaction)和蹂躏。他将电影的历史集中在二战和冷战,并涉及到了原子弹爆炸和大屠杀(图像的挑衅性联想有时是滑稽的,比如当飞虎队的战斗机的图像与《大白鲨》中鲨鱼的镜头配对的时候)。通过自身形象和意识形态,以及它们所体现并拓展的俄罗斯文学史的力量,他将苏联电影视为好莱坞的制衡力量。
自从戈达尔在1969-70年访问被占领的西岸,拍摄一部关于巴勒斯坦独立斗争的电影以来,阿拉伯世界就成了他艺术关注的一个明确部分。那部电影的一个简短的片段,最终被命名为“这儿和其它地方”,出现在《影像之书》中;然而现在,戈达尔关于这场斗争的观点更远。在一个画外音中,他谈到了“形象的暴力”,他把巴勒斯坦的斗争归结为阿拉伯世界的影像斗争。他试图发现是什么使图像具有标志性,这使他穿越了电影,特别是整个文化的哲学史。《影像之书》表明了火车的影像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犹太人被驱逐的观念之间的联系——他专门讨论阿拉伯电影的章节涉及到他自己和其他人为阿拉伯世界的现代历史创造类似的象征性图像的努力。(他还以一种令人不悦的方式表明,在创建以色列的过程中,犹太人的苦难被武器化了,在一系列快速的影像中,一个女人戴着强制性的战时大卫之星,与一个双手高举步枪的图像叠加,就像她自己在挥舞步枪一样)。
影片有将近一半的篇幅用于五个编号的第五部分,"la region centrale"("中部地区",借用了1971年迈克尔-斯诺的一部电影的名字),这里暗指中东地区。电影的这一部分是在阿拉伯世界拍摄和制作的电影图像(戈达尔与评论家和历史学家Nicole Brenez合作),以及戈达尔和他的伙伴Fabrice Aragno和Jean-Paul Battaggia在突尼斯为电影拍摄的纪录片(戈达尔说,他们自己完成了大部分的拍摄)。它还包括1984年小说《沙漠中的野心》(Une ambition dans le desert)的延伸段落,作者是出生在埃及居住在巴黎的作家Albert Cossery,这个小说讲述了一个虚构的酋长国的总理,他拼命地、暴力地进行着操纵,为了提高他的国家在国际外交领域的地位,而他的顾问则近距离的观察这危险的“游戏”。还有一个叙述者在背诵大段的内容,戈达尔时不时地加入进来,用他自己的声音添加一些段落。影片的这一段,持续了大约15分钟,标志着电影的叙事线索的概念性飞跃:在原声带上直白地背诵小说,同时在影像上暗示该故事的背景、地理和主题等方面。该部分还强调了戈达尔关于文字和影像之间的矛盾的概念。戈达尔在文本的神圣化的画外音中谈到了 "法律的表格、十诫、托拉的卷轴、圣经、可兰经等 "( “the tables of the law, the Ten Commandments, the scrolls of the Torah, the Bible, the Koran, et cetera.”)。然后他隐晦地补充说,应该有别的东西来代替——影像,一个原始的影像而非一个原始的文字——如果有的话,它将改变历史的进程。
《影像之书》的标题本身就体现了他职业生涯的矛盾性。小说的复杂性一直是戈达尔的理想;原声带上叠加的声音,行动的密度,水银泻地般的表现力,色调和情绪的多样性和不连贯性,都使戈达尔的电影在复杂性和密度上比他的同行的任何电影更接近小说。对他人和自己而言,他的联想理论是一种将记忆带入现在时态的方式,从而使电影具有普鲁斯特式的力量。在戈达尔的电影中,包括《影像之书》,仿佛最简单的影射、引用和暗示都有可能打开痛苦、悲伤和悔恨的深渊;他的联想方法也是一种面具和面纱,既唤起他自己的经验,又隐藏它,甚至对它自己而言。
戈达尔在《影像之书》中对历史和政治的思考与他的自我思考和自我戏剧化是分不开的。当他指出电影和社会的激进变革时,他仿佛是作为一个冒着风险留在河的这一边的电影人“摩西”这样做的。他暴露了自己的脆弱,他的画外音被他令人痛心的咳嗽打碎了,他的画外音是马克斯-奥菲斯1952年的电影《Le Plaisir》中的一个片段,其中一个老人戴着面具掩盖了他的年龄,在舞池中像一个运动的年轻人一样嬉戏,最后累得倒下了。
当戈达尔还是一个年轻的电影制片人和评论家时,他去看了罗伯特-布列松的《扒手》(1959年上映);他说,他把它分成10分钟一段一段地看,在不同的日子里重访影院,每次看不同的10分钟。实际上他把影院当成了当时还不存在的“家庭录像”的先驱。这或多或少是戈达尔的电影需要被观看的方式,尤其是对《影像之书》。非常值得在影院里,在大屏幕上,连续观看《影像之书》,因为暗室提供了孤立的集中,因为大屏幕是戈达尔所分析的历史性的电影影像的组成部分。不过,在影院观看《影像之书》是一种概览,是一种风景;而在家里,它已经为通过视频或流媒体观看,为每个观众自己的重复观看、定格、暂停和中断准备好了特写镜头。
读完这本影像之书,仿佛从一场噩梦的内部中回归最原始的混沌。戈达尔用一场85Min的暴力,给记忆的动脉生猛注入炸裂的回响。
在此我观测到,戈达尔和我的探讨角度都不曾建立在实验电影之上,换句话说,电影技法上的革新和实验在这里未发生,戈达尔违背生理和章法,这更符合他对待电影带有的一贯态度。在《帝国大厦》 (1965)中,安迪沃霍尔试图用电影的实验证明时间的流动性和静止性,但戈达尔在此用全篇翻拍的形式,绝不和沃霍尔的二次创造的实验性殊途同归。 和安迪沃霍尔基于现实创造新的东西、组成新的记忆不同,而是回归记忆本身的状态,这和戈达尔在电影历程中反复显露的存在主义有关 。如果说实验电影的精神是塑造主观现实,那么戈达尔的这场暴力则是企图毁灭这种主观现实带来的经验和成果。
他知道如何毁灭影像和语言。声画不同步:割离影像和记忆之间的那条脐带;卡顿和消音:破坏记忆生理性的经验和想当然;多层音轨同时发生:利用音响蒙太奇把不同场、景的影像连成一片,使观者从他沙哑的絮叨中看到那些并不存在于银幕上的画面与镜像;翻拍影像的大量画幅比例拉伸:观影中的观影,拉伸会使观者在瞬时又倒切回第一层现实观影体验当中;消失的字幕:逼迫大脑对影像进行一次新的描摹;翻拍:生猛的破坏,翻拍已成为既定现实的虚构影像,再次安插在有限的容量中,在主观虚构中重塑对存在主义的思辨。这一切犹如一场声势浩大的影像攻击,被击中的人只能嗅出沉默,那便是影像和语言的虚无。
那么戈达尔真的有在说话吗?我相信是有的,但是在这里,戈达尔的“语言”是从我们的口中出来。观看这场暴力行为,无可厚非等同于我们自身建立起的一种同时境语言,戈达尔是行凶者,而我们则是帮凶,影像和语言挣脱生产其的主体本身,一同混淆,组成了这场噩梦,这是我最大的体验。
列车——生命的意象、个人意志
乘坐列火车,通常会进入瞬间的黑暗随即又响起轰鸣声,明亮的窗外风景飞速向后,没有具象的轮廓,全是模糊的影像且不断变化。一种生命和意志在列车上,自主选择乘坐和被迫接收既定的风景。这是客观乘坐火车的记忆经验,也是生命游走在外部空间中的悟察。
在第三章节“铁轨间盛开的花,游走在迷茫的风中”里,画面切入孩童好奇的脸庞。
“什么东西要来了?”“列火车”“我们要坐火车吗?”“好呀,瞧它开动时的样子。” “它来了。”
随即硬切列车和花,一段列车影像拼接的结尾处,出现安哲的《雾中风景》(1988)里的姐弟在电影开头为了踏上寻父之旅,追赶火车,而没被火车载上的画面。生命的列车,在生命的最初驶来,又在生命的最初,拒载生命。在这里我大胆推测,个人意志和列车(个人意志&集体意志)形成对比,又竟是同一件事,人在追逐个人意志的路途中也会把对集体意志的渴望进行显像。如果列车在驶来之前是个人意志到达终点前的美好寄愿,那么列车在驶来后便化为集体意志的擦身而过。无论拒绝还是追逐,个人意志和集体意志始终如同列火车一般,它们终将踏过与承载一部分共同的路途,也会暂时下车,分别。
“当一个世纪,缓慢的进入到下一个世纪,一些人转换原有的生存方式,到新的生存方式上,我们管后者叫做艺术,没有活动应该在其时尽前成为一项艺术,然后这种艺术将会消失。”
基于戈达尔的思考,可以窥探艺术意识形态的扩张从来不会与社会的本源脱节。如果个人意志是一种罪过和笑话,那么艺术就是承载意志的薄纸张,它永远面临着即将被翻篇和被撕碎,随着社会的驶前,艺术的滞后就是它本身的殆尽。革命主宰着社会与社会个体,也预示着任何一种艺术的消亡,摧毁和建立从来都是人类乐衷的游戏。在集权统治下,任何选择基于个人意志都是注定要被解构而后重建的,但是好在,我们仍旧可以了解社会的内部结构,便于生产和延缓这种滞后,甚至说,我们描摹且强大这种滞后。如同奈格里著的《艺术与诸众——论艺术的九封信》一书中提到:“诗歌的功能根植于其中的这个世界是一个抽象的、人造的世界,它在意义和价值方面一样不确定。所以,意义、价值、主体只能被重构起来。它们并不位居上游,而是从下游涌现;它们并不先行一步,而是收尾总结,它们是结构的产物。”
“我们要去旅行,不用轮船或者帆船。” “为我们的监狱欢呼,通过我们的思想传播,像一块屏幕一样伸展,我们的记忆带着他们狭隘的眼界。”
章节结尾处,画面里植入男子追逐列车,他奔跑的姿态像是追逐,却又不是为了真正追上它。随即男子停下来挥手向列车招手挥手,似乎想道出“等等我啊!”,但又像是对列车作出最后的道别。肢体的模糊如同语言的模糊,也如同意识的模糊,在这种模糊中,能够洞见戈达尔对于生命与个人意志的两面性思考,没有既定的表达和观点,他只是将这种两面性隐藏在影像和语言中。
“旗帜伴随种种污秽恶行飘扬,我若能提高那些掌权者们明确决策内容的能力,并使那些服从者们,以服从为乐,我便圆满了。”
嘲笑和暗讽在第四章节呈现。暗讽什么?戈达尔以一种对上个章节迅速抽离的姿态,转化为一个凌驾于世界之上的施暴者和集权者,在此披露又抛出疑问,个人意志是否能够凌驾于法律之上?“法”是对艺术施暴的凶手吗?又或者,他只是在发泄对于既定制度的挑战,这和他的电影精神如出一辙,也暗示了本片并非从技术革新的层面去给电影本身带来什么新的冠冕,他的野心,又或者是无心,是在于改变人们的观影方式,观者被戈达尔牵着鼻子走,服从他的暴力。他用自身代替电影外部的施暴者,对每一个服从者下命令,包括他自己。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句带有美好寄愿的话:如果暴力不能被消除,那就试图控制暴力。
“猫,使它的主人的志向变得可笑。”
谁是猫?谁又是主人?艺术既是猫,又是主人;法既是猫,又是主人;我们既是猫,又是主人。
“基督教永远不会理解,语言是会死亡的。”
有人认为,戈达尔试图建立和揭示自己对影像的偏爱,认为语言是无力的,但我不这么认为。我的理解是,在本片中,戈达尔试图描绘:影像就是语言本身,语言又引出影像。第五章节“中心区域”中大量对宗教的思辨,也是借用认为宗教无力的观点,先行对语言作出某种假性的判决:语言已死。但实际影像和语言在这里是又同一件事。“从西方人眼中”也是从上帝的眼中,一切俨然无力,但是无力本身就代表着它的强大,隐隐中有力量在拉扯着意义和虚无,且它们二者对立又相容,如同戈达尔试图毁灭影像和语言,但这种毁灭始终带有重建的意味。
“毫无疑问,行为的表达,总是带着暴力,对于表达的主题,代表暴力与代表平静之间,存在着真正的对比。”
戈达尔在描摹战争与暴力之中嵌入声画蒙太奇,直观描述这种暴行的企图,从结构中的一小段直观描述声音出现时画面本身的内容,却又引申出:从纵观角度去陈述他的此次暴力。
“我们在谈论梦中看到的东西,我们想知道,在这黑暗的世界里,如此强烈的色彩,怎么会出现在我们的心里,它们是我们对光认识的产物,是我们知识的产物。对位是一种超越规则的重叠,美好的旋律不需要雷同,和谐安排音律就产生了旋律,在对位中产生了旋律,旋律又产生了和谐安排。”
回到梦境谈一谈梦境本身的形态。在上段字幕出现的同时,还出现了1s的「现实的通行证」。在很久以前我就暗自思考过,梦境的来源是否和记忆相关?如果是,那么就和戈达尔给出的“梦是现实的通行证”相通,在对位中产生现实和记忆的重叠,通往现实的先行空间则是梦境。在梦境中产生现实,又在现实中形成梦境自身的经验——和翻拍已成为既定现实的虚构影像、在银幕之上的构建相对应起来。如同我所说,这场85min的暴行既是一场噩梦,在观看中发生,从虚构中解脱暴力,摸到现实贫瘠的边缘。
对战争的批判
戈达尔在最后用相对明晰的叙事结构讲述了中东国家——多法的故事,在这片贫穷的土地,萨满塔和卡迪姆对权利的欲望和误行。揭露了对战争的批判,战争引出人类的欲望和虚无,正如影像和语言的虚无。
在“快乐的阿拉伯人”小章节中,出现了一段长达28s的空镜头,画面中海是深蓝而幽怨的,海浪不断袭来拍打在海面上,天空呈现诡异的黄绿色,一切犹如噩梦中的海,席卷着恐惧和暴力。对应多法人和身处战争中流亡子民的处境。随即又出现三段毫无滤镜,色彩明艳贴合实际景象的海景日落画面。战争,究竟是犹在梦中,还是一片残破而美好的现实?我们究竟身处梦境,还是游离于现实之中?戈达尔在这里用影像提出疑问。
“当你梦想成为浮士德的时候,何必梦想成为国王呢?但没人再梦想着成为浮士德了,每个人都梦想着成为国王。”
“相信我,我们还不够悲伤,为了让世界变得更好。地球被抛弃,被字母表里的字母所过载,被繁杂的知识所窒息,很难再听到其声音了。”
所有的嘈杂回归于一片平静之中。愤怒过后,艺术家的姿态里仍旧带有悲天悯人的悟察,但没人能终结这个故事。
“当我自言自语之时,我所说的言语,均是他时我自言所用之语。”
如同开头我所指:戈达尔的“语言”是从我们的口中出来。我们嘈杂的噪音和意识的流动也同样被戈达尔囚禁在影像和语言之中,抛物线唯有反弹并跨越银幕和自身中间的那道屏障之上,我们才有可能和戈达尔一起进入“毁灭”的边缘。
“没什么比文本更容易被放入书中,如果把现实放入书中呢?那若将现实放入现实中呢?我需要一天,来讲述一秒的故事,我需要一生,来讲述一时的故事,我需要永恒,来讲述一天的故事。”
此独白出现在片头,但我把它提出来放在这里进行一个反观。戈达尔说,布莱希特说过:“现实中,只有语言的片段才带着真实性的痕迹,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眼中,尤格苏是个瞎子,出产便是呼吸,便是存在,公民权于此不再被尊重,但不像巴尔扎克,他用变形过的现实,眩惑了我们。”在这里他实现了掏空文本带来的“现实的丰满”,在现实中放入现实既是负负得正,从零到有,从有到无。画面开始不断出现书籍和文本的拼接,加上片头出现的一句旁白:“书中遗漏了什么?”,这句拷问为此处前后呼应的辩证蒙太奇贯穿了更有力的证据:书中文本永远都是虚空的。永恒指向虚无,一天的故事就发生在眼下,讲述永远无法完成,故事永远藏在时间里。在一个毕生倾注在讲故事的导演和艺术家眼中,这是一个无法复制和被替代的梦。
“尽管一切都并非如我们所期望那样,也不会丝毫动摇我们的期望,一切必然会留存为一个乌托邦,期望的田野,会比彼时的更为广阔,正如过去不可改变,我们的期望也会不可改变,那些我们尚年幼时给予过热烈希望的人,也不会改变。狰狞的口吻,毁灭的报复,重建人类精神家园。”
如果这个世界从未发生改变,那么死去的人无一例外都是殉道者。结尾,戈达尔用饱含沙哑的声线和粗粝的口吻呐喊出他的精神旗帜飘向何处——毁灭,重建。
"小姐,你能向我解释一下吗?" "无话可说,如果你在做梦,那就接受你在梦里的事实,这就是入睡者该做的事。"
一段列车驶入黑暗的隧道时响起的对白——这就是戈达尔想对观众说的话。
这不是一部电影,这是一本用影像和语言的尸体献祭的空白之书。
法国新浪潮大师让-吕克·戈达尔进入千禧年代以来,彻底放弃了传统叙事电影的语法,全力转向拾得影像(found footage)的实验创作里,并逐步深化成为其独特的美学风格,从《爱的挽歌》到《我们的音乐》,再到《电影社会主义》和《再见语言》,源源不绝地书写出一篇篇影像散文诗。其实,之前野心庞大的短片系列《电影史》就预示了戈达尔这种独特实验美学风格的雏形,而这部最新力作《影像之书》在某种程度来看,就像是《电影史》的延伸。电影大师在使用同一套影像语法来抒发他对电影、文学、艺术、战争、政治、历史和当下国际问题的看法态度。
简单一句话来总结,这是最高级的拾得影像,一下子就把其他的混剪拼贴作品比下去了,这绝不是那种噱头之作(《爱情最终剪》),也不是单纯的致敬影史经典(《绿雾》)。戈达尔的作品永远走在这个时代的最前面,他用极具冲击力的影像处理手法,给作品盖上了专属的作者烙印:过度曝光、颜色反差、画幅变形、数码翻印、静音黑屏、声轨重叠……使得这些从经典和未知电影中截取出来的画面片段变得斑驳不堪,完全扭曲了其原有的指涉,而在大师魔术手的拼接过程中碰撞出惊人的寓意。
影片一开头出现了源自经典油画的一只指向上天的手,以及干枯手的雕塑模型。导演借用五个手指代表影片的五个章节,分别是“翻拍”、“圣彼得堡的夜”、“铁轨上的花,在旅途的风中盛开”、“法律的精神”和“中央区域”。每个章节有着不相同的讨论话题,似乎也跟五根手指头不同指向有吻合之处。要想清楚地叙述出具体每个章节的内容是不可能的任务,更遑论要去分析其间的内在含义。
戈达尔随心所欲的影像表现与去年逝世的阿涅斯·瓦尔达有相似之处,两人的作品都是在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之间蹦出美妙的思绪火花,只不过瓦尔达的作品往往有比较清晰的主题和平易近人的表达方式,比如《拾穗者》和《脸庞,村庄》,而戈达尔则是用风格化的影像处理手段进行表达,无疑令他的观点隐藏在层层“形式”之下,而逐渐失去了与观众沟通的渠道。
开始的三个章节都有着那种难以让人看懂的属性。第一章“翻拍”似乎在用戏谑的方式表达“历史总是惊人相似”这个模糊的观点;第二章“圣彼得堡之夜”似乎与历史上的独裁者有关;第三章“铁轨上的花,在旅途的风中盛开”出现很多火车的场景,将电影与真实历史衔接起来,接踵不断的真实/电影的战争场景混杂其中。相比之下,后两章“法律的精神”和“中央区域”让我兴致倍增,尤其是最后一章,比较接近传统的叙事风格。戈达尔虚构了一个海湾地区的独裁者的故事,让观众跟随着这个独裁者的经历,不禁联想到当今世界上纷扰不断的中东问题。这个话题早在《爱的挽歌》里出现过,也证明了大师对阿拉伯人狂热而奇异的兴趣。
戈达尔的政治观点和讨论此类宏大话题时喃喃细语的画外音交叠呈现,而恐怖分子制造自杀式爆炸的影像又嫁接至过度曝光和过度饱和的颜色画面,似乎已道出了他对政治时局的强烈关注,及其内心压抑不住的狂热兴趣和消极倾向的世界观。然而,这全都只是我的无端猜疑而已,因为电影大师的作品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我们只能在他散文诗般的影像里默默仰慕,欣赏最后一位新浪潮大师的纵情高歌。
不得不佩服戈达尔,世界上还有谁拍了出来这么厉害的片子吗?感觉先锋到必然电影史留名。
这确实是“影像之书”,而不是我们通常所认知的“电影”。“必有一次影像的革命”“真正的意义只隐藏在碎片之中”,导演所要传达的意图就在这里——可以说这是一场具有“元叙事”意味的电影,他把我们的注意力重新引向影像本身,让我们意识到,影像本身即意义,而这种意义是通过人物行为、色彩、音乐、服饰、空间以及镜头语言等来结构的(有许多音画不同步的时候更能体现这种元素之间结构性的张力),他将电影切割到最简单的单元影像,但我们立刻发现即使是零星的片段亦能引发我们丰富的联想。
这是戈达尔对观众的挑战和启示:他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熟悉的电影叙事只不过是遵从一种形式上的惰性,他让我们重新发掘自身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他让我们重新发现影像的巨大的记录和表意能量。
观看这场电影就像在和导演进行博弈:当你沉浸在一个片段的叙事中时,他又突然把你抽离;当你对一个故事产生兴趣时,他又告诉你他不会继续讲述,余下的遐想只能通过你自己补充。一切都似乎没有意义,但一切都充满意义。
他思考一切:男性,女性,暴力,战争,政治,法律,道德,贫穷,历史,文学,情绪,色彩,文字符号和影像……
“现实中是不存在美的,只有一个时代过去,这种生活才成为美,而这种美马上就永远消逝了。”(印象最深的一句,记不清具体表述,大意如此)
是梦,我仿若在流淌,在这空旷的原野上,仿古意一哭,再没入灰黄的田埂。我是来自无名河流的一滴水,在莽莽的世间漂流,这是注定的归宿,无人知晓我从何处来,因为我的故乡在远方。
昨日的太阳被黑色担架抬走,只有一抹晚霞,缠住农人泛黄的衣袖,再碎成一片。我从他的身畔流淌过,携着淡淡的叹息,在曲折的窄径中回响,随晚钟声杳无音迹。似乎如此,这片土地如此忧郁,如同一支传唱千年的晦涩谣曲,在庄稼的尸体上回环往复,沉重却陌生。
记忆是无以言说的赭石,在尘埃落定的天空中,若隐若现。水有永恒的生命,所以我明白年岁的意蕴。在俗世中,孑然无侣,孤身旅行的我,见过蚀锈,激怒的风,败蕊,渗入黄土的鲜血。十分钟,年华老去,散作史册的一缕孤烟,在时光之尘中,老死不相往来。我所信奉的故事,也已坠为荒凉的谎言。
以此,我知晓时间的灰烬,飘向那信仰的远处。留存在目光里的,只是一片片苦涩的断章,写在漂流的哀愁上,清冷如九天之月,凝为夜间的一仞冰霜,散入困意的朱户里。
而我依旧漂流,惨白的面孔上,浮动着意乱神迷的光影。这是无味的苦行,而这正是漂流的意义。哽咽,呜呼,林间的祷告,风或赭石的挽歌,都在我的记忆中清晰如梦。纵使月光无情,总有侣伴,为我消解心中结怨,拈花一朵,未妨惆怅是清狂。
如常,我生活在人们的睡梦中,随他们的意识漂流,或白日孤悬,或皓月当空,总有归所。而我老无所依,流离在陋角偏隅,不安于幻梦一场,枉花心机,回首往事,只余空空。
而漂流是我永不变更的信条,无论天南海北。因为我的故乡在远方,我只能孤身赶往,纵使木已成舟,我也会与朦胧的梦手挽手,告知彼此自己的姓名与过去,然后忘记,赴这有去无回的旅行。
是的,我是来自无名河流的一滴水,终将流入无名的山川中。与其在红尘间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798电影,夹杂戈达尔口播自己对世界的若干看法。门口工作人员对话:“好多人看一半走了”“当然,这是戈达尔”“片子简直一团糟”“所以他入围了”。王兵也来看这场,别人招呼他往前坐,他自己跑到靠角落倒数第三排坐下,不慎坐到保留座位上,又被工作人员请到前面。
让学院派的学徒们崩溃的电影,但其实非常之可爱可敬。戈达尔:这个世界会好吗?年近九旬的大师依然保有着对世界讲述与争辩的激情,去电影化的讲演录。与内地某些独立电影气质挺契合的,尤其是沙青的《独自存在》。
A / 假如说上一部消解的是影像-文本,这一部消解的或许是影像-声音。当声音与影像一样湮没于浩瀚中来去无踪难以塑型时,感官最后的定位系统被关闭,“恐怖”逐渐被真正植入了体验中。有趣的是当寻常视听模式几乎被剥削殆尽时,观众似乎又突然在声音和文本的交错缝隙中找到了戈达尔,那个依然从68年的断层出发拷问革命可能性的人。这一层次的存在让被篡改的引用免除封闭,它依然被放大摊开,依然可以也值得被“阅读”。
真正的电影:一连串胶片如一节节火车车厢的运动,排除了【拍摄】这一元素存在的误导性,真正实现了每一次剪辑都在建立影像的关系;真正的现实,当影像中虚构的和真实的暴力被戈达尔拼接,不再有虚构,只有暴力,历史是终极的“翻拍”;真正的呐喊,是沉默,沉默成为了另一种声音;真正的剪辑,在于声音被分离后,我们看向影厅各处寻找它的源头,随即声音也变为影像;真正的五颗星,就像人的五只手指,缺一个都不行。
“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好,我们从来都不够难过。”观众面对的不再是银幕,而是一台疯狂运作的机器。在暴君(行走的电影史)面前,观看本身成了一种行为艺术。当你沉睡时,上帝就会派戈大仙炸醒你。©欧盟影展
再见语言(langue)后是影像与“言语”(parole),进一步嘲弄了解读(read)电影的结构主义方法体系。可以说可用来解读这部电影的语法系统并未发明,但是系统一词便有重新回到了结构主义,所以说,这部作品在某些程度上是超验的。它用音乐、绘画和丰富的历时性视频素材拼贴成作品,来撑起历史不过百年的“电影”,保存逝去的话语流,创造了纯感官机能的反环境,目的可能是重思“电影”。而电影直接与影像挂钩,在时间哲学里,影像是关乎人生命经验(譬如对时间的感知)之物,是遍在的,所以此举又显得极具关怀。至于其中文本的意义,都已经不重要了,(不管这种开拓是否有效)我们都已经来到价值游移的时代。最后一幕征用的是欢愉中佯装年轻小伙跳舞的老头的故事,这如果是戈达尔在自指,才真叫人热泪盈眶。还想到了阿多诺,伟大的人都是相似的。
班雅明做不到的夢想,終於由高達來完成,不用拍攝任何影像,從戲院內尋找影迷回憶,引經據典,電視上的新聞、網絡平民影像在他手中也變成全新的意義,他是影像過盛時代的暴君,一切都變成高達眼裡混亂世界的碎片。火創造了文明,高達說,手才是創造世界的根源,五指不只是五感,是通向未來的五個關鍵。歷史只不過是存於永劫回歸之中,那革命是否從沒有發生過?還是最後一場革命早在1968的巴黎前的1919年俄羅斯裡?如果歐州文明世界正步向墜落的美國後塵,最終帶來同一命運時,世界的出路又應該依靠誰?非州又無法言說,中東是如何談論才好?這是西歐左翼知識份子在反美意識令中東變成最後的假想堡壘,那麼,亞洲呢?當以為這位經常舉旗不定,左搖右擺的老革命終於重燃革命的熱情時,在電影尾聲時大聲疾呼時,最後一個鏡頭似乎告訴你,言之過早了小朋友們
“But the words will never be Language.”
一个不情之请,不要,转译,文本,只有,一个,试图把影像,重组//请不要//只有,影像之书//不要试图变,文本之书。给它自由。
不知道如何打分,睡了四个小时爬起来看这个。虽然我全程没睡着,也没走神,但我也不知道我看了什么。
这片子还是挺好玩儿的,当我听到有呼噜声的时候,还以为是另一个声道
"本片语焉不详,翻译已尽最大努力"笑死
如果电影是个邪教,戈达尔无疑就是那个唯一的邪教领袖
用实验片重构类型片来反类型片
戈达尔既然和观众完全没有沟通欲望了,那还拍什么电影嘛。(一个二十年戈粉的心声)
#Cannes71# 其实戈达尔没事儿就拿ISIS之类炸观众一下应该是想要个X吧……好多地方故意不配英文字幕也是一种艺术手法吗?越看这个越觉得「敬畏」讨喜。24K纯实验电影,纯数据库电影,电影史加图像史开心辞典……就是片中这些手法戈达尔几十年前都玩过了,自我重复不免令人遗憾。
从《再见语言》到《影像之书》,80多岁高龄的戈达尔真像一个老疙瘩一样孜孜不倦地贯彻着自己的电影理念,管你爱不爱看,其锐利程度不逊于任何年轻导演,不要说什么初心不初心,老疙瘩就从来不曾迷失,如果真有法国电影精神这种东西,疙瘩肯定是元气、真气最充沛的,希望长寿,长寿下去。戈达尔的存在总是在提醒导演、提醒影迷,你为什么拍电影,为谁拍电影,电影有多少种可能性?你为什么喜欢电影,为谁而喜欢电影,喜欢哪一种电影……
马德里放我的电影回顾展的老影院Cine Dore,每天四点后放古今的经典作品,2欧元票价。14号8:00放完《黑骏马》后,在1号大厅放戈达尔18年的新片《影像之书》,法语加西语字幕,我不懂语言,也就硬着头皮看完了它。粗粝的老电影与图片影像的实验性组合,分着几个章节;听不懂老爷子的喃喃自语,就更不知道影片在说着什么了。直至午夜,还有近二百观众坚持看完了它,该艺术片放映体系近百年培养的文艺电影观众,真是了不得呀!
像电影史那样的影像论文,看不懂,人也没太想你看懂。身边睡倒一片,鼾声阵阵,也是难得的体验。
如此典型的后结构主义电影,影像版罗兰·巴特,正如“话语永远无法成为语言”,陈述行为代替不了陈述,肇发于陈述本身的影像语言在观者心底激发起如恋人絮语般的湍流:贬抑影像的可看性(可看即意味着沿用一套陈旧的语法)、放纵能指(解读路径前所未有地如此般开阔)、呼唤碎拆(真实寓于无数的碎片而非某个宏观主旨当中)、谋杀导演/作者(援引不同电影/作品的片段/文本加工成一个自成意义的集合,导演对作品所有权的合法性被褫夺,想象有这么一位上帝已经将世间所有的影像创造出来了,而戈达尔恰好从中攫取了一小部分)、向观者开放(观者需在观看中一同创造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评价与阐释)、指向纯粹的快感(摒除作者意图、意识形态、社会意义后的、从哲学回返美学自身的影像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