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无奇的开始,塔米一眼看上去算不上惊艳的漂亮。
理查德始终是尊重塔米的想法,给她引导带她成长。
双线剧情一会是甜言蜜语一会是海上求生。
塔米从来不是那种柔弱女孩子,她给理查德支持,给他依靠,所以在海难之后塔米坚强又强大,艰难的求生路上理查德的话一直支持着她。
回想自小喜欢的女性角色,不论少女漫画还是影视节目也好,从来不是喜欢那种柔弱白莲花,一定是自身也强大的角色。所以塔米遇险后表现出来坚强是我喜欢的品格。
直到漂到第41天,“我必须让你走了”,那一幕幕只有一人的场景,豁然醒悟,泪如雨下知道你做出这样的选择是有多么难,但你做到了。
我自此之后再也不能喜欢鸡蛋花了,从此之后海上再也不想看见“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景色了。
获救后回到一起生活的场景,鸡蛋花随他去吧。
真实事件改编,现实生活中的塔米之后也一直在海上。
很容易就联想到泰坦尼克,见仁见智吧。
也可以配合“falling slowly”食用。
“世间之事来了又去,有如潮汐,但是亲爱的,请你原谅我,我还是得不动声色的继续走下去。”
故事是很简单的故事。
嗯,据说是真实发生过的故事,但总结起来还是很简单,那就是
一对情侣驾驶游船准备环游世界,途遇暴风雨,男主挂了,女主一个人坚持在海上航行,期间幻想出男主还活着,陪着她一起往回航行,最后,女主打破幻境。
成功被路过的船只救起的故事。
整个故事里唯一让我触动了一下的是她把男主从海里救起来,给男主的伤腿上药包扎,
男主陪着她看日落,陪着他吃东西,陪着她日日航行等,都是女主的幻想。
男主从暴风雨来临那个晚上就已经死了。
她从海里救上来的不过是她在孤独无助的情况下的一缕精神支柱。
电影有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多的闪回。我不喜欢闪回。尤其是这个闪回并不会起到点睛之笔的情况下。
一些灾难片讲述如何拯救世界,另一些则讲如何拯救自己,《惊涛飓浪》显然属于后者。该片预算为3500万美元,在该类型中算得上小成本,没有宏大叙事,不过分依赖特效,取材于真实事件并着力于还原逼真的细节。节奏和缓,摄影唯美,文艺腔调很浓,大量篇幅描述男女主角的爱情,由此看来,片子的类型界限并不明显。
女主角塔米从狼藉的船舱中醒来,爬到甲板上,焦急地呼唤未婚夫理查德。这是全片第一场戏,发生时间在飓风之后。随后镜头不断向上升高,鸟瞰视角下,船和塔米变得越来越小,目之所及是一片汪洋。这个镜头奠定全片的基调——悲伤、孤独、迷茫,同时似乎也暗示了故事的结局。
绝境求生是灾难片的主要看点,如果是海难片,还要再加上一个远洋风光。值得一提的是,《惊涛飓浪》中的海上美景大多是实景拍摄,导演尽可能减少3D技术的使用。拍摄地点为大溪地,这里既是全球最美的海岛之一,也是真实事件发生的地点。片中有几场戏在傍晚,海天被夕阳染成橘红色,人与船都融化进这片绚烂的夕光中。据说剧组连续多天在傍晚时分出海,以期利用“魔幻时刻”捕捉到海上夕阳的最佳效果,而刚刚出海的那几天,全剧组成员严重晕船,呕吐不停。摄影的成功,让《惊涛飓浪》在打破灾难片与浪漫爱情片界限的同时,还兼具了一部风光片应有的素质。片中运用了大量大远景、鸟瞰镜头和水下镜头,构图精致,景色开阔。导演巴塔萨·科马库来自冰岛,此前拍过《绝命海拔》《深渊》这类冒险/灾难片,在撷取自然风光、处理人与景物的关系上已经十分娴熟。
通常来讲,灾难/冒险题材的影片多倾向于按照时间顺序叙事,偶尔辅以插叙,以此强调时间的重要性,突出紧迫感。但上文有提过,《惊涛飓浪》没有被类型框架束缚,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灾难片,它更多地是想表现主角身上温情与力量并存的人性光辉。于是使用交叉剪辑手法,将一条完整的时间线索被打破成两条平行的故事线,男女主角相识相恋与灾后求生的片段交替出现。这种处理方式大概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增加故事悬念,让最关键的那场暴风雨压轴出场;二是为了表现大自然是个“两面派”,给予这对情侣罗曼蒂克之后,又残暴地摧毁了那些梦幻时刻。
全片最催泪的部分无疑是靠近结尾处,女主角喃喃道:“现在我要靠我自己了。”经过多日漂流,她已被大海销骨毁形,眼神却在这一刻变得坚定。随后镜头移动,甲板上只有女主角一人,谜底终于揭晓,原来男主角早已在飓风中罹难,而这些天二人的相濡以沫不过是一场幻觉。至此,两条故事线交汇,所有信息被整合,叙事实现闭环。
在海上或沙漠中待上几天,人的精神易被无尽的虚无击垮,从而产生幻觉,这是十分危险的信号,标志着人的意志力正在被自然悄然蚕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是如此。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幻觉起初也可以一种自我保护,让女主角不必在尚未脱离险境的时刻还要承受失去挚爱的痛苦,也侧面表现了两人之间强烈的羁绊与信任。由此看来,那些布满柔光的谈情说爱的时刻并非只为了渲染浪漫爱情从而令观众心旌荡漾,它们揭示了男主角的人格特质——温柔、包容、可靠,也正因如此,他的幻影才能成为女主角与大海博弈多日的精神支柱。但耽于幻觉并非长久之计,务必要经历幻觉破灭的阵痛并接受现实,才能彻底摆脱背后的深渊。于是在电影结尾,航海接近尾声,女主角整合自我,完成了最后的突破。
该片有几场水下戏拍得极为成功,尤其是山间跳溪那一场,诗意盎然。其实和同期成名的90后女演员相比,谢琳的身材不算完美,但当她在水中鱼一般游动时,人体美与自然美相得益彰,画面呈现出一种毫无瑕疵的美感,构图上的和谐充分揭示了这对情侣的默契与恩爱。凄美爱情,绝美风景,柔情配乐,再加上全片都以女主角的视角来叙述,情感细腻,每一个元素都充满柔情,不难看出,该片不但想吸引海难片爱好者,还致力于深入女性观众市场,尽管三位编剧都是男人。
选角的成功是不言而喻的,人物形象的高度还原得到了原型塔米·奥尔德姆本人的认可。她评价男主角的扮演者山姆·克拉弗林“一笑就让我想到了理查德”,并说谢琳·伍德蕾是她“心中的最佳人选”。
谢琳与角色的契合度并不仅仅体现在外形上。她本身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关心公共事务,热心投身于政治、环保等活动中。近些年扮演的角色,也大多是塔米这种坚毅、勇敢的女性形象,如《星运里的错》《大小谎言》《分歧者》等。
按照主流价值观来评价,塔米显然属于边缘人,没有固定工作,四处旅行,与大自己十一岁的男人相爱并迅速订婚。但边缘并不意味着悲惨、卑微,相反,也有可能代表了一种自信和笃定,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就一往无前的冒险精神。她体内蕴含着磅礴的生命力,像一只不能被圈养的野生动物,务必要以特殊的方式实现自己生命与世界的共振。
塔米本人如今已结婚生子,生活幸福,她很高兴自己的故事被拍成电影并被很多人看到,她说:“我十分庆幸生活在女性有发言权的时代,以前总听说男人能战胜狼,男人能征服海,是时候展现女性的力量了——她们可以克服生活中的任何障碍。”
片子结束后,花絮中简要介绍了塔米的现状,“她从未停止航海”,短短一句话,震撼人心。让人联想到一部关于极速摩托的纪录片《TT3D:触摸极限》,丈夫在比赛中不幸身亡,妻子万分悲痛,却仍然没有停止极速摩托这项运动。不因噎废食,不停止挑战,享受征服与被征服的快感,追求生命本身的激情,这是冒险者身上最动人的光环。
乘船出海能感受到别样的风景,但是不要忘了大海也隐藏了巨大的危险。海上沉船事故经常发生:
2018年7月,泰国普吉岛两艘游船遭遇风暴并沉没,47名中国游客遇难。
2017年1月,一艘游船在马来西亚沙巴环滩岛沉没,4名游客遇难,5人失踪。
2014年4月,韩国世越号客轮沉没,296人遇难,8人失踪。
所以,从这部电影中还是能够学到一些海洋生存知识的。
塔米和未婚夫在驾船横渡太平洋的过程中,遭遇了强飓风的袭击。为了安全他们准备转向躲开飓风。可是风暴很快就追上了帆船。
这时经验老到的水手明白,船尾暴露在汹涌的海浪中容易沉船。正确的做法是调转船头,迎向海浪。(来自浩劫求生:海上船难)
日光灼伤在海上生存时很常见,要用布料或者毛毯遮蔽太阳光线。另外,水面反射的光线也会对皮肤造成灼伤。
可以使用防晒霜或护唇膏。在电影中我们能够看到女主在脸上涂抹防晒霜。
人每天都需要喝水,如果水的摄入低于需要的量,会迅速降低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判断能力。
睡觉和休息是度过缺水少食阶段的最好方法。静静地待在阴凉处,不要说话把嘴闭紧,这可以减少水的需要量。不能喝海水,尿液,抽烟,饮酒,吃东西。这些行为会更加脱水。
在疲劳和饥饿的情况下饮酒会产生幻觉。
即使你能看到救援队,他们也不一定会看到你。所以,我们绝对不能错过他们。
用信号枪能够引起救援队的注意。其他方法有火,烟,反光镜。
电影中,女主使用了信号枪。
最后,在海上遇到困境时,永远不要放弃求生的希望。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打气,这是困境生存下来的关键。
资料来自:
《浩劫求生:海上船难》
《美军生存手册》
说起很幸运,我是在正式上映前看的点映专场,所以在大家还没看过的时候我已经看到了这部影片。但我是不会剧透的,因为要尊重还没上映的电影。
在说影评前,想先说说自己,在此之前我有过几年的航海经历,所以在看这部片的时候涌起有很多回忆点,糟糕天气里墨黑的深海,从耳边呼啸而过的狂风,夕阳下海面一平如镜的模样,还有一些关于航海的专业设备,一些航海上大家可能也都听说过的小知识点。这些剧里面出现的点显示了导演和编剧的专业与用心,也多多少少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从前,有些瞬间共鸣很强烈。
这部片其实剧情本身的起伏不大,可能和大家所能想象的海难片结局差不多,毕竟说到海难了大家基本也都能自己脑补了,天灾人祸无非如此。但不同的是,这部片在感情刻画上,选取的角度很特殊,用时间的迅速切换来体现过往和现实的强烈对比,在这样的强烈绝望感下交代感情线,体现出人的坚韧与伟大。在那样的情况下,还能活下来本身便已经是个奇迹,如果你曾经历过绝望,那应该等同于你经历过最绝望的那种,过犹不及。如果不是根据真实海难事件改编,我都不敢相信最终能获救。最后在脑海里一直浮现着一句话:因为有爱,所以不愿放弃。
影片最后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了杰克和露丝,也是海难,也是动人的爱情。你是这世间我最契合的灵魂,即便天人永隔,我也仍旧可以以我之名,冠汝之姓,替我们的爱情一路走下去。
#惊涛飓浪#片子不能说精彩,却能说是不错,结果电影首映影院里只坐了三个人???知乎没人评论,只有一人关注???而所谓的黑色幽默无敌脑残憨皮电影无名之辈却播了三个星期???
说下这部电影,讲述了女主角和男主角出海,结果遇上恶劣天气,船差点沉海,男主却已坠海。劫后余生的女主角面对一望无尽的大海,无助,恐惧,她开始出现幻想,却并未放弃生的希望,一天天地在海上漂泊,最终凭着惊人的毅力到达了陆地。我不禁想起了马航失联事件和暑假发生的泰国普吉岛中国旅客沉船案。海和天都太大了,望不到边,你被困于此,那种无所依靠的绝望,无时无刻不使你崩溃。你要考虑食物,水源,还随时在生死之间徘徊,精神的sun值会下降,你必须有勇气,有力气,有不肯放弃跳动的心,还需要一点运气,你才能在灾难过后活下去。
这部片子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女主为了爱情盲目出海我是不赞成的,而她灾后的求生欲我是敬佩的。
蛮好看的,值得推荐。
“我很庆幸生活在女性有发言权的时代。以前总听说男人能战胜狼、男人能征服海,是时候展现女性的力量了,她们可以克服生活中的任何障碍。”
上周末看了这部电影,电影结束后,内心的感动与震撼却久久无法散去,忍不住发了一条朋友圈,感慨看过这部电影,你会更爱你的爱人,更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每一天。
如果说当时的感动,更多是源于对影片中男女主之间经历灾难、生死的爱情与守候,最近频频刷屏朋友圈的热点话题,则令我再次想起这部电影,并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感慨。
咪蒙,纵使她写出了国内最顶级的公众号,纵使她一年能挣几千万,只要她离婚了,仍然会被当成失败者,迎来质疑与嘲笑——看吧,写了那么多毒鸡汤,最后不是也没人要!
奶茶妹妹,当初清华一毕业就嫁给了身价不菲、拥有商业帝国的刘强东,在同龄人还在苦苦求职的时候,她早早生子,一度被媒体吹捧为人生赢家。结果前两日刘强东在美国的性丑闻一经曝光,奶茶即刻变绿茶,全网群嘲。
最近办了一个红娘账号,为身边的单身朋友撰写征友文章,有个男性前辈对我说:“介绍女的,学历、收入、职位、经历,对男人来说未必是加分项,温柔、美丽、性感才加分,女的越优秀,其实越难找对象。”
听了前辈的这段话,第一反应就是:那女性自我提高的意义何在呢?
时代在进步,但很多人对女性的评判标准似乎还停留在旧社会,不,还加了一条:独立——女人不仅要贤良淑德,孝敬公婆、照顾子女,还得能和丈夫一样挣钱养家,不但要经济独立,还要永远保持对丈夫的吸引力。
家庭主妇是失败的,纵使她为家庭付出再多,也没有自我,一旦婚姻破裂毫无退路
年老色衰是失败的,纵使如大明星刘嘉玲,年过50,一旦素颜照爆出,媒体依然会评价她:“幻灭!老态如同路人”,并永远乐于讨论她与丈夫梁朝伟的婚姻是否貌合神离。
女人的命运、评判一个女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仅仅就是婚姻、外貌和丈夫忠诚于否吗?
于是,想到了几天前看过的这部电影——《惊涛飓浪》。
它虽然是一部表现灾难的影片,却更像是一部文艺片,以飓风海难为契机,表现出了女性令人震撼的生命力与意志力,令人对女性的潜能与力量有了更多的认识与思考。
《惊涛飓浪》根据全美十大真实灾难之一的1983年太平洋飓风海难事件改编,该事件的影响力至今还居于全球海难生还事件的第一位。
影片讲述了业余帆船手塔米·奥尔德姆和未婚夫驾驶帆艇横渡太平洋,结果途中遭遇了顶级飓风,在缺乏食物、帆艇被毁、没有救援的情况下,艰难自救的故事。
《惊涛飓浪》由三获冰岛艾达奖最佳导演的巴塔萨·科马库执导,女主角塔米由曾提名金球奖最佳女配的好莱坞影星谢琳·伍德蕾饰演,而影片的摄影则由三度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师的罗伯特·理查森掌镜。 影片采取多地实景拍摄,海洋、深潜戏份众多,在斐济进行拍摄时,更是遭遇被50只牛鲨包围的窘境——无论是从故事情节、演员表现力还是视觉呈现上,它都是一部不容错过的影片。但,这些并不是我向你推荐此片的唯一原因。这部电影最令我震撼感动的,是它对女性的尊重与对女性顽强生命力的展现。
《惊涛飓浪》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成。1983年,24岁的美国加州姑娘塔米·奥尔德姆在太平洋独自漂流了41天,经历生死离别、漫长的等待与绝望后,最终获救。
海难过后,塔米一度消沉,觉得自己再也不会陷入爱情,后来她意识到,写下这段故事是摆脱黑暗的唯一方法。在海难发生的15年后,塔米在回忆录《红色天空》中写下了自己的故事。
这部电影,便是她曾经的真实经历。
不同于以往灾难片多以时间为线索的叙事手法,《惊涛骇浪》采用交叉剪辑的方式,以两条平行故事线穿插讲述男女主角理查德与塔米海难求生及相识相恋的全过程。
影片在灾难与浪漫之间穿插切换,既让观众知晓了自然灾难之下,个人的渺小与无助,又令人深深沉浸于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恋与深情,为塔米灾难之后坚强求生的信念与坚持做了最好的溯源与说明。
在观众为男女主重伤、食物饮水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能否最终获救而揪心时,临近影片结尾,塔米从未婚夫身边仰身坐起,眼神无比悲伤却又坚定地说:“理查德,对不起,我必须要让你离开了”
原来,塔米与未婚夫深陷绝境之下的所有相互鼓励与陪伴不过是一场幻影,爱人早已在海难中身亡,在希望与绝望中反复徘徊的,只有塔米一人。
而影片中所有浪漫的回忆与闪回,或许也只是她在独自漂泊时唯一可以用来支撑生命的信念与动力。 和以往的灾难片不同,《惊涛骇浪》没有表现灾难之下的人物群像,整部电影80%以上的画面和情节只有两个人、一艘船,却充分表现了两颗热爱自由的灵魂如何相知、相爱,遭遇灭顶灾难后的守候与独自坚强。
未婚夫对塔米的陪伴,从鼓足勇气陪她跳入深崖,到陪她经历生死,鼓励她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爱情之所以伟大,是它能让干枯的灵魂变得饱满
爱情之所以伟大,是它能让孤独的心灵彼此相依
爱情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能跨越距离与生死,为相爱的彼此传递信念与希望
而绝不仅仅是因为它会为你缔造一段人人赞颂的婚姻,为你吸引来一位身价不菲的丈夫,更不会让你为年老色衰、失去独立性而感到焦虑恐惧。
在男女主人公在影片中经历如山飓浪、漫长漂泊的过程中,作为观众的我是默默关注着他们境遇变幻的旁观者。在女主获救后,重回当初相识的船舱,再见熟悉的照片,照片中的二人笑容灿烂如花,当初佩戴在发鬓的太阳花花瓣还置于桌角,却早已萎败干枯……
一切物是人非,却全部是刻骨铭心的印证,不免心中伤感,默默陪伴女主一同流泪。
影片的结尾,播放了故事原型 塔米·奥尔德姆 的真实影像与生活经历。
“塔米在获救后至今没有停止航行”——平淡的几个字,让目睹整场海难及获救经过的我内心充满感动与震撼,而随后交代她结婚生子的文字也让我有了更多思考。
什么才是对逝去伴侣最好的纪念?
当爱人离去后,留下的一方应如何面对余生?
即使失去爱人、即使经历绝境重生,塔米也并未因为失去刻骨铭心的爱情而一蹶不振、胆怯退缩,反而爱上了航行,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帆船手,继承理查德的遗志继续航行于广阔大海之上。
她并未因为失去挚爱而埋葬情感,而是在经历漫长的痛苦与消沉后重新振作,在此后的人生中再遇良人、结婚生子,享受生活——这与我们忠贞于伴侣的主流价值观不同,却令我们看到了对生活与情感的另一种诠释。
女性看似柔软,却内心强大,一旦遭遇磨难,她们的生命力甚至比男性更加强韧。这部电影,通过航行与暴风灾难的角度,再次诠释了这一点。
女主塔米是素食主义者,为了生存,她不得不违背自己的信仰、拿起鱼叉潜水捕鱼
为了活着,她臆想出早已丧生的未婚夫还陪伴着她
在漫长而绝望的漂泊中,她通过冥想获得内心片刻的宁静
塔米在绝望与希望之间徘徊,爱人的鼓励,让她一次次重燃求生的希望,并在绝境之下爆发出强大的意志力和勇气
在生命面前,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事——她在绝境中悟出了这世间最残酷的生存法则。
“活着,活得不负此生”也成为她在劫后余生中身体力行的准则。
影片的原型塔米在经历海难时只有24岁,在《惊涛骇浪》中饰演她的演员谢琳·伍德蕾生于1991年,也不过只有27岁。
为了演好塔米经历海难后的憔悴与绝望感,谢琳连续两周每日只摄入350卡路里的食物,每天在水中拍摄12-14个小时。
如果我们也来拍摄同样题材的电影,有哪位同龄女艺人可以胜任?
恕我一时想不出
我们的女演员,大多更热衷于P图和变脸。
我们的媒体,往往热衷于追逐名人的私生活,我们的影视作品,更乐于表现“霸道总裁爱上我”和无休无止的内宫争斗——N个女人为了抢夺一个男人的宠爱而不断绞尽脑汁、拼搏厮杀,而观众也喜闻乐见。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对女性的价值观和评判标准似乎倒退了,在很多网络大号的推送中,女人之所以需要独立,更多是为了丈夫出轨时可以给自己留有一条退路。
如果女性努力活出更精彩的自己,目的仅仅是更安全的婚姻和更好把控的丈夫,我会觉得多少有点儿索然无味。
“我很庆幸生活在女性有发言权的时代。以前总听说男人能战胜狼、男人能征服海,是时候展现女性的力量了,她们可以克服生活中的任何障碍。”——塔米在她的个人传记中如此说道。
在整个朋友圈都在讨论“咪蒙离婚”、“奶茶变抹茶”的时候,不妨看看这部电影,或许它会让你对女性的价值与力量产生更多的思考。
7.0/10 分。真实故事改编,剧情平淡了点。翻船时的镜头还不错。。。谢琳·伍德蕾演得还是可以的。。。
第一次在俄罗斯看的电影,虽说完全听不懂,但也能猜出大半!拍得很美,结尾挺伤感的!
对真人真事什么的比较没抵抗力~三到四星之间 还不错 结局唏嘘感慨佩服又心酸。台词很戳。- I wish you never met me, so that you don't have to be in this mess. - Then I wouldn't have us to remember. I wouldn't trade this for anything.
双线时间进行,设置的十分巧妙,以现实带动过去,将悬疑和答案一一道来,几乎是女主一个人的独角戏,从海难自救到汪洋求生,电影将绝望和孤独展现的淋漓尽致,又用一个大反转将信念和力量烘托的那么悲情和动容,大量空中俯瞰的镜头,无边大海,一叶孤舟,人类之渺小,现实之残酷,三两画面就窥探到真实,真人事件改编,没有过度夸张也没有过分渲染,虽然小众而不商业,但依然足够震撼,其实灾难只是电影的表象,爱情才是其真正的内核本质,因为你终究还是会为她一个人坐在沙滩,看海听风而心碎…★★★☆
素食主义在关键时刻也是要吃肉的。。关注点错。。
这片英文名叫Adrift..通篇看下来还是直翻为漂流比较好,毕竟这电影海难场景并不能称之为“惊涛飓浪”。。能够理解片商为了吸引国内观众的视觉点。。双线叙事,劫后求生与相知相恋到海难情节交叉剪辑,侧重点在于情!“Richard, i’m gonna let you go now!” 理查德,我该让你离开了!
这是我看过把海拍的最漂亮的电影。
Sam Claflin 在《遇见你之前》里瘫了一路,死后给女主角留下一笔钱帮她追梦;这部里又躺了大半部,最后给女主留了一条船帮她追梦;下一部是不是该坐着轮椅来北京,遗赠我一套五环以内小公寓帮我追梦了?!
跟朋友周末在电影院里打发时间,最后却被故事感动地几个人沉默地走出放映厅。故事结局让人惊讶,故事结尾让人心痛。本是观众颇为熟知的灾难片剧情,被导演双线剪辑玩出了花样。是一部好片子。
抄袭Life of a Pi的创意+女主太丑。不及格。
90分钟的电影感觉像看了两个小时,节奏太糟糕了,一个求生电影都能拍的这么闷。
灾难成了表象,爱情才是内核。但男主角的戏份太弱了,感情线并没有撑起来。倒是一切都处理得很细腻,当然也可以说是平淡。
上岸之后却发现海上发生的一切并非如此简单……喵喵喵????
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总是最吸引我的!作为一个一直想买艘帆船的人,看得津津有味。五星给真实的坚韧的人性和帆船这个题材。看完就觉得一定要身强体壮,练好游泳,学会抓鱼,精通地理。小时候对地理完全不感兴趣,现在为了学船,兴趣也大起来了。果然是被逼着学根本没用,自己想学才是王道!
大陆翻译的惊涛飓浪根本没有直译的漂流意义,还不如香港的译名漂流心海来得好。最后的真实影像让人惊叹,即便在极端条件下,那股力量那种爱真的能够支撑你活下去。后面居上来个反转确实很抓人,却也是最好的印证。
“上岸之后却发现海上发生的一切并非如此简单……” 我真是被这句介绍骗得好惨啊!
全场暴风哭泣
电影进行到一半影院里已经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泣声,结尾更是全场抹泪。女主这次的表演不错,没黑点,而且身兼制作人,是不是向Reese Witherspoon学的?
好喜欢啊,最后发现男主获救只是想象的时候不禁哽咽,羡慕女主,24岁经历过生死一劫,不知道对一生会有怎样的影响,影院里惊涛骇浪,和无垠美景,出门是六月份依然冻得瑟瑟发抖的芝加哥,迎着夕阳走了一段,温暖得不真实,珍惜平凡的生活吧
交叉剪辑似乎是唯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