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人生就是一场活埋
好友大奇特在向我推荐《活埋》的时候说,戈达尔说一部电影只需要一个女孩和一把枪,而科特兹却告诉我们,用一个男人和一口棺材同样能拍出一部好片子。
这何止是一部好片子。在幽闭空间中拍这样一场扣人心弦的独角戏,由紧张逼仄的空间释放出广阔的社会图景和人性隐喻远远超出了想象,以致它带来的压抑无望的情感冲击,在看过几个小时后依然久久不散。
《活埋》讲的故事很简单:美国承包商Paul在伊拉克遭到绑架后不省人世,但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被人埋在沙漠中的一口棺材里。他手边只有手机、打火机、手电筒、油笔和一把小刀。在这个窒息的空间内,他必须完成惊人的逃生行动。这样的剧情就像一个巨大的黑洞,让你的情绪禁不住跟随主人公的命运跌宕起伏。而你的希望也像棺材内逐渐被耗尽的氧气,和那盏明灭不定的火光,终于在你万念俱灰、却瞥见最后一丝光亮时,被冷冷地告知,那束光不过是白驹过隙,等待你的,仍将是永恒的黑暗。
人生就是一场活埋,每个人都在黑暗、幽闭、令人窒息的困局中苟延残喘,挣扎求生,而僵硬的体制、自私冷漠的人际关系是比恐怖分子更令人不寒而栗的刽子手,置人于更冰冷的绝望。这样的主题在影片中被极端夸大:
在paul自救的过程中,他曾拨打了911、FBI、自己服务的公司、家人、朋友等,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冷漠、讽刺和有关部门的“踢皮球”。CRT人事部主任在录音完毕后轻声说了一声“sorry”,营救人质小组人员在最后也说了声“I'm sorry”。这样的“对不起”不仅充斥着整个影片,也充斥着我们的现实生活:君不见那些无力担当的人,以这轻松的三个字推诿了承担义务和兑现责任的一切可能。
影片中重复过很多次“Who fucking cares if you are dead or alive”。在这个利益大过天的社会,并没有人真正在乎paul,哪怕是那个有点老年痴呆的老妈——当一个鲜活的生命与所谓国家尊严、集团利益狭路相逢的时候,个人渺小得等同于无。真正有决定力的,是人置身生活中的局限性,是各自的自私和软弱。就像影片临近结尾那处超现实的镜头——机位忽然被拉至无限高,Paul躺在棺木中的身躯彷如一具已经腐朽的骷髅。四壁的棺木却在黑暗中无限延伸,好似没有尽头。
影片中究竟有多少BUG,或者那个棺材是不是真的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道出了现代人的命运处境:每个人都生活在险象环生的深渊中,孤立无援,不得而出。一切看似没有任何希望。没有希望来自周遭的世界,没有希望来自身边的人,也似乎没有希望来自自己。而荒谬的人生又总是恶作剧般不断给予你希望,再熄灭。
在这样一个孤独的星球上,没有谁是谁的救世主。我们只有守住属于自己的坚持和尊严,哪怕底线一再被践踏,哪怕没有光明可言,撑下去,也许就是唯一的救赎。
2 ) 【太坏了】Mark White的故事是个虐心的好段子
其实一直到最后你还是抱着小小的希望的,眼见着有关部门来救你了,老婆终于打电话告诉你她爱你了,连背景音乐都变得磅礴起来,一个人战斗的主旋律终于回归HE的调调了,导演还是没能一虐到底,导演还是选择了治愈系。
结果……
sorry啊Paul,我们真的sorry啊……
怎么了?
……我们找到的是Mark White。
啊咧?Mark White?!
你想起来写在棺材顶上曾经给予你小小希望火苗的Mark White,那个传说中被救出来现在应该在上学的医科学生。
你连骂fck的力气都没有了,因为下一秒你就要挂了。
从棺材中醒来就一直处于绝望和希望轮流掌控的局面中,说不清多少次拿起那个倒霉手机拨号码,老婆公司FBI国防部老妈还有老婆的闺蜜,你是多渴望听到一个人声音,可是回应你的不是该死的电话答录机就是有关部分镇静的不像话的冰冷语调。
Paul啊你要保持冷静啊你没必要对我吼啊先生。
FCK!FCK!我都要死了还让我保持冷静!!!
你想象着那帮坐在空调办公室里喝咖啡的家伙,他们公事公办的冷静语气不会因为电话那头是个被活埋的同胞而起波澜。毕竟你爸谁也不是,你就是个卡车司机,一个倒霉透顶的家伙。
你心里是知道的,知道他们会救你,但不会“尽一切努力”救你,你明白你会成为他们口中的“倒霉蛋”,人家顶多唏嘘一会儿,然后继续对这个国家的占领。
但你渴望听到一点人的声音,哪怕是一点点的安慰,或者善意的谎言。
“求求你们,告诉我你们正在救我!”
那边停顿片刻,一个带英腔的家伙告诉你“是的,我们在救你……另外……不要告诉媒体啊!”
任何时候你都知道,公司以及有关部门最不希望把这锉事儿捅给媒体,你照着做了。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却让你不得不向恐怖分子妥协。你做了一切的努力满足他们的要求,凭你一个人的力量想要保护家人。期间还饱受黑暗和缺水的折磨,喂居然还有蛇啊……
棺材里不断的漏沙,手机电池将要耗尽,荧光棒废了手电筒废了打火机也要熄灭。棺材顶上的笔迹记载了你一次次的求援和一次次的希望破灭,地上的酒精和塞在缝里的布条还留着你挣扎的痕迹,那个Mark White还挂在上面鼓励着你……会出去的,会出去的……
所以你应该庆幸,真相揭晓的时候你立刻就死了,这总比提前两分钟知道要好。
*****************************************************************
西班牙人还真是居心不良。Mark White的段子虐心的要死要活。
其实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这片都挺居心叵测。让一个帅哥在棺材里呻吟挣扎90分钟,这个创意本身就很叉叉。又省钱又有想象力,满足了部分阴暗观众的施虐欲(真有这种人吗请自抽耳光!),让Ryan同学得到了展现演技的空间(导演:我是为他好啊他本来是偶像派的现在肯定转型成功啊!),还尤其讨学院派的喜欢啊。
悬疑的气氛掌握的恰到好处,幽闭恐惧症很多人都有,一个透不过气的棺材足以成为所有人的梦魇。
而在主线方面,以男主角一个人的战斗为主题,可以让观众不自觉的把自己带入其中,和主角一同感受过山车般的跌宕,所有人都在为他着急,也在问自己一个问题——这到底是BE还是HE啊!!!
焦灼地熬着,和Ryan一样,陪着他经历那些希望和绝望。到了最后的高潮部分,几乎和男主同步着感受喜悦,也被配乐和突然激动起来的动作还有那泣不成声的感人对白骗住了。我还在心里感谢导演给了一个HE,没想到情况急转直下。
太坏了。太坏了。太坏了。
***********************************************************************
每个人都在想如果我遇上这种事儿会怎么样吧。有一点值得庆幸,中国家庭的答录机普及率没那么高,所以就算没人接你也听不到恼人的录音。其他嘛,你最好记住几个号码,几个手机不离手人也很靠谱的家伙的号码。110啊,觉得还真没希望,人家肯定以为你报假警。
这么说来,如果你有一个有权有势的老爸,那么一切都会比较好。或者混黑道的也行啊。赎金有了,说不定还会联络军方把你给救出来……
如果你没有这个条件……自求多福吧。
但愿谁也不会这么倒霉。
3 ) 《活埋》:逐步被分解的绝望
富坚义博《猎人》的第一集,初选关的路上,一个老太太站出来提了一个有狗那年就有的问题:如果你妈妈跟你妻子一起掉进水里,你先救谁?
最快可以耍滑头,说“我不会游泳”,但这个问题其实问的不是事实上的营救,而是主观上的那个“先”。因为问的是主观,所以“谁更好救先救谁”的实用论也挡不过去。
也许是有狗的第二年就冒出来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标答,也曾在所谓益智书上登过:“救我亲人的未来的母亲”(不过这样题目里的妻子应该改为女友)。这个玩文字游戏的段子若是聊博一笑倒无碍,真打算用在左右逢源的场合里,估计下场会很惨。后来又出来了一条殉情版的标答,就是救母亲,然后跳下去和妻子一起死,孝爱两全。反正答题人连自己都不在乎了,旁的人应该也不好再说什么。拿虚拟一条命去堵嘴,总能堵得住。
当然事实上,大多数人应该还是选择救母亲,孝为先拿出来说总没有错。后来在一次参加电视节目时也碰到过主持人跟嘉宾聊这道题,我说其实这不过就只是个问题,提问的人是希望你表明你的态度罢了。真正有效的做法就是,谁问的就救谁。两个人一起问,拉开回答。
这只是一个问题。可是问题是,越接近现实,我们越都不太能做到仅把问题当问题这点。
在《猎人》里,酷拉皮卡他们最终是选择了选项1、2之外的“沉默”,这才是通关的正确答案。而之前为了讨好老太太而回答救母亲的参赛者早就不知道被哪里的怪物吃掉了,也就是说迎合本身并不是值得嘉许的态度,诚恳地表达出两难才是对的。
但小杰最后很慎重的说:要是有一天,真的只能在两个亲人之间选一个,我会怎么做呢?
这就要说了,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是不能去细想的。当它不是问题的时候,人会发现自己站在一个黑洞面前,往哪里走都是汹涌。
绕了一篓子的废话,貌似是要谈《唐山大地震》之类的东西,但标题已经说了,其实只是想随便聊聊瑞安雷诺兹的《活埋》。
一般要写剧情简介估计都会这么来——有没有想过,假如有天你在黑暗中醒来,发现自己处在被深埋地下的棺材里,身边只有一个zippo打火机,一支铅笔,一个手机,一把刀,一个不好使的电筒和几根荧光棒,你准备怎么办……那些钟情于解谜游戏的朋友必定脑子会快速运转起来,他们会分析这些道具本身的属性,会猜测它们其实应当用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以获得新的道具,努力猜测游戏的设计者会不会有露出破绽和马脚的地方,能不能找到漏洞来寻求真正的胜利,打出good ending。
这些都没错,《电锯惊魂》也是这样一边坚守着重口味,一边变成了制作者和观众间保持智商博弈的游戏。其实估计也没几个真的在乎竖锯老头所谓的世界观与生命态度,大家热衷的是关卡的血腥程度与预留空间。就好像我们在最初看到《活埋》的介绍时会很自然地说"可惜这人没机会跟着白眉学寸劲!"。并不是说粉丝们从此就视人命如草芥了,血浆共口水齐飞的基础在于那只是设定。
《活埋》,则努力地在去掉设定这件事。虽然这些道具最后确实都陆续用上了,但一方面编导极力让你不要去注意这些,另方面有一部分道具本来也是特意为着一个简单目的放置在棺材里的。
谈这部电影本身倒不难,从策划来看是相当有特点和卖点,执行上也做得不差。说是低成本,拍起来倒不会轻松。单场景电影本身就是无数人一再想过的创意,往极端里推,慢慢会推到这个地步。从观赏角度来说,电影没有把这个极其狭窄的幽闭空间拍得单调,机位的变换在光源的合理存在下适度变换,然后利用有限的声音制造压迫感。说白了,把电影这个体裁里某些手段和技术的比重减弱,更多交给演员表演和剧本。
其实一个人演戏的剧本并没有想象中的难写,许多舞台剧在空间关系上就是一个限定的地方,好的演员演独角戏(不是脱口秀),唠唠叨叨说两个小时观众也不会闷,当然要保持戏剧张力是另外一回事。不过只要有个手机,就可以有对白,有对白,戏总是在的。这点上Ryan这次做的确实不错,给出了压力。不过其实大部分时候,根本看不清这个人是不是他。
因为信息集中,所以剧本努力注意了很多细节,比如男主角刚醒来时因过于激动的情绪和恐怕还没能完全恢复的意识,导致无法清晰说出自己的处境,而在打过几个电话之后,已经能整理出有效的信息然后以最快速告知出去。这些细节总体总能牵动着观者的情绪。但另有一些细节因为要遵循故事原则必须抛弃,比如空气的问题,比如蛇的问题,可笑的是还有些人回家去拿了个zippo烧了半天,尝试证明在影片中以一比一的时间,打火机是不可能照那么久的。
这本来就不是一个游戏,劫匪是笨拙而又有计划地实施着这一切,500万随便就改口100万,女人质说杀就杀了,还懂得利用网络上传视频。他们不是第一次做这件事,也必定不会是最后一次,只要他们还带着恨意看着这些走入他们国家的美国人,这种恐惧说不定就会降临。
自救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窒息过程。男主角没有任何超出常人的能力,他并不能很好抗拒时刻来袭恐惧感,因而总会做无用的躁动。理性上在试图依赖那个体制,那些机制,那些坐在电脑后面的各种人。有的人是完全的机械,而有些官员即使表现出了各种人性化的态度,但依然只能处在他们那个立场上说他们该说的话,不做他们不做的事。CRT人事部主任在录音完毕后轻声说了一声“sorry”,营救人质小组的英国口音也说了声“I'm sorry”,这仿佛才是出自于他们内心而说的话了。感性上,他一直在给家人打电话,但从未得到过任何安慰。
你可以去按照政治含义去解读恐惧的总和,去看在美国那个号称人权第一的国家,僵化的体制和工业化的职能状态让一个面临他人死亡威胁的话务员反复询问的是,对方到底要接哪个分部的FBI。当然你也可以用象征的手法去解读,那个棺材是不是真的存在并不重要,现代就是这样存活于一个幽闭的空间里,和人沟通的方式反而仅仅更依赖通信工具,也似乎只需要通信工具。在这些人际关系之下的漠然,似乎是另一种真正的活埋。
当然,如果就当做是一部电影。就可以只说牛逼不牛逼,但电影会留下一些假设,而有些假设,是无法细想的。其实结局到底如何不是最关键,那只表明了导演的态度,而这部电影的前90分钟,已经去掉了所有的暖意。
即使,证据确凿的,这是黑莓手机花钱拍摄的超长植入广告。为了吹嘘它的信号特别好,被埋了还能保持通话。
那又怎么样?
4 ) 终极剧透
美国卡车司机康罗伊为了大额保险金,不顾妻子反对前往伊拉克运送物资,遭到恐怖分子袭击,被装进棺材,活埋进了沙漠。康罗伊醒来后,发现身边只有手机、小刀、笔和手电筒。 电话顺序: 1.911 介绍基本情况——CRT公司的签约卡车司机,在伊拉克的巴古拜被袭击,其他所有司机都已被枪杀。 2.家 妻子的留言玩笑变得残酷。 3.FBI 记下芝加哥电话,接通特工哈里斯,再次介绍情况:在伊拉克待了9个月,运送厨具,爆炸。信号差挂断。 4.CRT公司 人事部经理留言。 5.恐怖分子来电 让他向大使馆要钱,晚9点前500万。 6.妻子闺蜜 让她查国务院电话,发泄宿怨。 7.国务院-转接 告知伊拉克人质救援小组指挥官电话。让他不要联系媒体。 8.人质救援组 电量剩半。 9.恐怖分子来电 让他拍求救视频上传网络。赎金减至100万。 10.人质救援组 报告了恐怖分子电话号码。康罗伊不再信任救援组,逼问他们救出过谁;称救出过“马克•怀特”,此刻已经回家。并称已定位恐怖分子电话方位,赶去救援。 11.恐怖分子来电 再次逼他拍视频。 12.养老院 告别老年痴呆症的妈妈。 13.恐怖分子来电 威胁他不拍视频就杀死他的女同事鲁迪。斗蛇。差点失火。沙子下漏。康罗伊拍下并上传求救视频;找到了自己的电话号码。 14.家 给妻子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 15.恐怖分子彩信 视频,鲁迪仍然被杀。康罗伊崩溃。 16.人质援救组 责怪他拍视频。 17.CRT人事部 录音解除雇佣关系,污蔑他和鲁迪有染违背公司守则,收回保险金。 18.人质救援组 声称已经杀死恐怖分子。康罗伊给妻儿拍遗言视频。 19.恐怖分子来电 知道他社保号码和家庭住址,要挟他拍切手指视频增加影响力。 康罗伊听命切手指。 20.人质救援组 称抓捕了一名恐怖分子,逼供出了他的所在地。声称正在赶来救援。 21.家 妻子来电,泣不成声。康罗伊奄奄一息。 22.人质救援组 成功救援,棺材里却是马克怀特。
5 ) 这是一部只属于两个人的电影
灯关掉,沙发移正,端坐着看完这一部[活埋],即使一切预料之中也让人不断惊艳。原来这部电影只属于两个人,一是唯一的主演瑞安·雷诺兹,二是电影长片“处子”导演罗德里格·科特斯。
绿灯侠瑞安·雷诺兹与黑寡妇斯嘉丽·约翰逊在本月正式宣布分手。这样一来,黑寡妇便离“寡妇”又进了一步,虽然我们知道绿灯侠在他的故事中还没到领便当的时候,但是我们无法预料明年的绿灯侠雷诺兹会不会在与曾是霹雳火现化身为美国队长的克里斯·埃文斯和早在钢铁侠中彩蛋出脸的雷神托尔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的较量中败下阵来。希望谢耳朵同学最欣赏的这位超级英雄能在2011大展拳脚。
最早认识瑞安·雷诺兹是在[金刚狼]中他饰演的死侍,在片中人看来是叨逼叨的角色最后被缝上了嘴巴,成了无法言语的超能力野兽。休·杰克曼您再狂野地炫耀金刚狼的钢爪也赶不上有着奶油脸的死侍随意卖萌来得惹人喜爱,就这样,雷诺兹在金刚狼自己的故事里成功抢掉了主角的风头,成了最具存在感的人物。这不,[死侍]的个人秀早已提上日程。
[金刚狼]之后,翻出雷诺兹最早完整进入观众视野的电影[留级之王],雷诺兹在片中饰演校园万人迷范·维尔德,果然帅小子是有着一大堆青春片履历的……继续翻履历表,原来[刀锋战士3]中的三人组成员之一小白脸就是雷诺兹。[九度空间]、[混沌科学]这些片已证明,帅小子已能独挑大梁。去年历经和桑德拉·布洛克大妈从欢喜冤家到天命情侣的过程之后,加上[纸人]再过“超级英雄瘾”和[冒险乐园]里的小打小闹,迎来了今年的这部独角戏[活埋]。(我们可以看做是[绿灯侠]的完美热身。)
观众会说[活埋]拍得很方便,因为除了几块木板的场地搭建,黑莓ZIPPO小刀荧光棒手电筒酒罐这些道具一股脑子丢进去,再把雷诺兹抹上血迹泥巴,灰头土脸地往里一躺,就可以开拍了——哦,还得抓条蛇。
其实不尽然,导演罗德里格·科特斯让几块木板发挥了它营造幽闭环境的最高能力,让那些个道具在故事里发挥了最大使用限度。
片中有一处木板的非现实表现——镜头拉高,主角四壁的木板却在黑暗中无限延伸,好似没有尽头。此时的空间狭隘感原则上是被“无限高度”打破,实际却在突出主角无助感的同时被加深得更加狭隘了。这种高明,并不是能随意拿捏的。
置于道具的使用——黑莓的超强待机、ZIPPO的超长燃时、两根荧光棒的不同损坏、酒精与火机合体驱蛇等等,以及本身就是道具一部分的棺材木板始终在推进着剧情前进。这就事关聪明剧本了,不得不提到第三个人——编剧克里斯·斯帕林,我们无法断言此君看没看过[杀死比尔],也不知道此君是否知道世上有个叫白眉道长的传授一技叫“五雷穿心掌”,但是这样一个深谙观众心理走势的编剧,得赞。
实话实说,编剧的本子再好,整个故事也在走向我个人的预测之中,分毫不差。或许对于大多烂俗翻转伎俩早已捻熟于心的观众来说,片中的数次翻转和片尾大翻盘已算不上什么,但是影片新鲜感却丝毫不会因此减弱。
第二个人罗德里格·科特斯,这是他所导的一部长片作品,这位西班牙佬在看完雷诺兹的[九度空间]之后激动不已,立马联系雷诺兹,没想到两人迅速合拍,催生这样一部以小搏大的创意电影。
不禁疑惑,西班牙导演怎么会有那么多如此可怕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还是憋屈而且扭曲的——[潘神的迷宫]中描述战争和幻想的作用力获得赞誉无数(墨西哥佬吉尔莫的西班牙技法大显),[死亡录像]翻拍、系列作依次上位,[灵异孤儿院]被过度诠释之余导演在暗地里偷笑,[魔岛迷踪]用惊悚气氛来捯饬母爱……(这里举例的都是近年的惊悚\恐怖电影,那些无法遗忘的老经典自然不必多说。)
我们或许应该给西班牙导演更多的期盼。
6 ) emmm,我纠结于暴力脱出
首先手机能收到信号,后面还提到了有清真寺,至少可以说明应该不是身处无人区之类的地点,气候不可能极度干旱。参考( 干旱半干旱区沙地灌(乔)木种水分动态关系及其应用 ),一般湿沙层在40cm就出现了;另外注意手机信号会因障碍物而衰减,参考(//mp.weixin.qq.com/s?__biz=MzA3MTA3OTIwMw==&mid=2652511935&idx=1&sn=1a0a995d0fb560cfee723d0377d1b251&chksm=84ddbaf3b3aa33e55d24cd5aa9d99e80b982e6624d9c60cd460197bc0c5580b26babfa7af163&mpshare=1&scene=1&srcid=0808FEW8fqlEUYBCBg0GNOUV#rd)层板/胶合板 对信号的衰减在5db但受潮后可达20db,可见介质中的水分会极大衰减信号,结合野外手机信号约-70db,棺材上方是土或湿沙也不能太厚不然手机不可能会有信号;另外从蛇回洞的镜头没有看到一丁点沙子漏出也能说明棺材被埋在了湿沙层和干沙层之间;第三头顶板破漏出沙子也证明了头顶就是干沙层;综合来看被埋得并不深,1米出头都嫌多了,所以直接头顶棺木打个洞就出去了哪这么多事;绑匪也真是的又提供荧光棒又提供手机又提供小刀,还费力挖土埋人,不觉得还是老方子好吗
7 ) 一个人的绝望
我觉得棺材真的是一个充满绝望的世界。
想看这部片,可能更多是源自我小时候对于封闭棺材的恐惧。小时候看过一些“伪科学”的故事,说很多人会出现假死的现象,被封进棺材里后又突然醒过来,最后都因为窒息而重新死亡。这样的想象成为我小时候的梦魇,想想自己如果有一天在一个狭窄的棺材盒里醒过来,周围是深深的泥土, 你想推,四周都是推不动的墙。空气沉重而稀缺……当氧气耗尽,你的呼吸开始停顿——这样的绝望逼得人想索性不如死个干净。
所以,我小时候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一定留下遗嘱希望火葬,一把火烧个干净,骨灰总不至于有活转过来的一天。
慢慢长大了,觉得小时候的担心有点多余。
但这种绝望常常会在我脑海中流转。看到这个片子的介绍时,就充满兴趣。我想,导演是不是也曾和我一样,在小的时候有过幽闭在棺材中的恐惧想象。
这部片子从头到尾只有一个场景,只有一个人。从希望到绝望,又另一个希望又到另一个绝望……掘地三尺,只为了看一个人的绝望可以有多深,可以有多少层。
最后的结局无法用绝望来形容,火光在意味深长中熄灭,看完后的整颗心,都像灌满了沙,又塞上了土,难以呼吸。
恐慌 - 哀求 - 失望 - 沮丧 - 绝望 - 希望 - 狂喜 - 渴求 - 绝望 - 放弃最后我哭了... 希望这个东西... 其实很可怕
一个演员,一个场景,这是电影中的极限运动啊,没摔死就值得鼓励
找白眉学铁砂掌啊
本年度观看的最后一部电影~ 戈达尔说:“一部电影只需要一个女孩和一把枪。”科特兹用一个男人和一口棺材同样能拍出一部好片子。手机那一端的世界所能带来的希望甚至还不如手机本身。求生是人的本能,坚持、有希望不绝望,才是自己对自己的救赎,与旁人无关。
学一招能击碎棺材的五雷摧心掌是多么滴重要
为啥男猪脚不关闭手机振动和按键音呢,至少死之前还可以省点电上豆瓣。另外,这部手机要是iphone的,剧本应该改成,男主角忙里偷闲玩了一个游戏之后发现就米有电了。。。
企业很邪恶,国家靠不住,人命很贱。这样拍出来让人看到后面感同身受得又恐惧又愤怒
从始至终故事都发生在一个不变的场景里,瑞恩·雷诺兹这次是一个人在战斗。大胆的创意,诡异精妙的作品,新颖的拍摄手法,讽刺的结局,让一个如此小成本的电影也能让人神经紧绷的看着主角独自呻吟90分钟而不觉得沉闷枯燥。此刻,有一部Made in China的超长待机手机是何等重要。★★★★
年度最省钱的电影!★★★★
难道只有像《变形金刚》一样充满爆炸和特技才算好电影?难道只有像《敢死队》一样弄一帮子怀旧的老梆子们才算是大制作?好好品味吧!仔细的品尝!别光盯着那些商业片儿看!还有,我看有人提氧气和蛇的问题!放心,导演比你懂得和智商都要高!知道?! 唯一的缺点,字幕不给力!
三星半;一个人撑起的低成本电影,男主将情绪变化的层次演绎得很清晰,从最初的语无伦次、急怒攻心,到后来逐渐绝望,看得很是揪心憋屈;周遭一片冷漠,只要一句sorry就能推卸所有责任,在利益面前,普通人命如草芥;摒弃片中极端环境,我们生活的周围不也如此么,没有所谓感同身受。
我知道他最后肯定活不了的,但没想到是经历了无比巨大的希望之后的彻底绝望。
80/100。荧光棒没光、手电筒没电、打火机没火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心中的那片光芒最后被冰冷的木板、灼热的流沙取代,生命之火才就此消逝。
no one gives a shit about you when shit happens
从来没有如此少的演员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以如此可怜的道具折磨着如此多的观众。
电影院内的空气就像逐渐被大银幕上的Ryan吸走了一样,而谁又会想到一部关于一个男人被困在一个木箱子里面歇斯底里90分钟的电影如此好看?影片向观众传达的不再是老套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取而代之的是不成功便成仁的“如果是你你会有什么感受”,而结果是导演做到了。【建议远离剧透】
片尾曲是怎么回事啊喂
此片告诉我们,拥有一台超长待机时间的手机是多么重要
我一直很想看一个拥有永生超能力人被活埋的故事。
大胆的想法,牛逼的剧本。绝对的小成本,密室恐惧症的噩梦,这片太压抑了,看得人胸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