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真实又悲哀,镜头克制而压抑。电影让人很难受,很悲哀,尤其是后期那些洗脑式、阉割式的治疗过程,一声叹息。那之后男主已经不是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了,他就像一具冰冷的行尸走肉。
开始是一个悲剧,结局又是另一个悲剧。 最后唱赞歌的那一幕,真的很讽刺。虚假的和谐,真的很重要吗? 首先,同性恋不是病,不能被治好,家人要接受爱护他们。同性恋也没有罪。普通人甚至同志自己都没有办法认清,接受事实,同志平权任重道远。为人父母就要负责,所以身为同性恋,就不能去结婚,甚至骗婚生子。骗婚男主还追着妻子孩子不放,他不配。因为道德问题被辞退,他活该。 其次,同妻们看清他们吧,无性婚姻不会幸福的。他们本来就不爱你们,勉强在一起是没有用的。分开再找新的人是最好的选择,你们值得更好的。 再次,同志们也要远离那些已婚的人,你们值得更好的。 最后,社会需要更开放更包容的环境,才能彻底改变这样的悲剧。
不想再看到这样的悲剧重复上演了,虽然无可避免。 ps喜欢这句台词,承受痛苦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一部非常压抑的宗教救赎tongxing题材影片。男主因为无法见到自己的孩子,经不起家庭社会方方面面大压力最后屈从与社会常理,不管是否出于真心,他追逐的自由最后败得一无是处,辜负了对他一片深情的男友,辜负了男友一直崇尚的自由……
一开始,家里人乱成一锅粥,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很多的亲属都赶回家,一定是发生了大事。后来地震让大家来到了大街上,但是孩子们好像对男主很不信任,问他是否要离开。很快家里人都离开了。只剩下男主一个人去了一个酒吧,和自己的男友聊天。然后男主和男友回到他们的住处,好想还有很多tongxing朋友住在一起。很快男主的公司因为他的取向解雇了他,不问理由。他去看女儿比赛,不给进场,还被保安带走。男主的妻子几次前来准备说服他接受治疗,但是每次看到他还是和男友住在一起就气愤离去。最后妻子申请了限制令,男主只要进入家门,或是靠近小孩就会被抓。家里人也要他多去教会,多与牧师交谈,尽快改变自己的取向。男主开始在教会帮助工作,也慢慢地接纳了教会对他的改变,但是不时的,他还是经不起欲望的折磨,去找男友,甚至要求男友一起去教会接受治疗,男友痛斥了他的想法,认为自己尊崇与自己的爱好,爱自己的人,上帝不会怪罪的。最后男主接受教会的治疗,几乎是地狱般训导,最后男主似乎真正脱离了这个取向,为了表示自己被治愈了,竟然还喊来男友,让所有家人与之见面,羞辱了男友,让男友伤心欲绝。但是最后中邪一样的宗教仪式上,他好像彻底被治愈了,也得到了妻子的原谅。但是事后,他痛苦地用水冲脸,因为这不是他本心。窥见一切的女儿在角落里与父亲的相视一笑,是理解、和解,还是接纳顺从的意思表达呢?
影片明明是对宗教泯灭人性的批判,对于tongxing恋人的同情和怜悯。但是再憧憬美好的tongxing恋人也抵不过家人的不解、社会的舆论、世俗的目光和宗教的执念,勇者的结局一般是悲情的,男主的妥协也是没有办法,亲情的牵绊、对儿女的思想,让他遍地鳞伤,只能委曲求全,但是绝不是他的真心,抗争过,挣扎过,可惜最后还是屈从了……
很有深意的电影,不被理解的爱真是会很辛苦,要做一个勇敢的人实在太难,没有勇气,还是低下头默认一切……
震荡的不止是地面,更是人心,不愿面对一切
整部电影的核心就是选择,我很认同在牧师与保罗男友的交谈中提出的观点:
“每种生活方式都有他的规则被尊重,我在帮这些努力的人去尊重他们选择的规则,即使眼前有很大的诱惑。”
再结合后面保罗接受性向矫正和被牧师要求回答想到的第一个东西的回复,我想大概明白保罗的选择了
从头到尾保罗真正看中的是家庭,尤其是自己的孩子,电影第一幕面对不接受自己的家庭的保罗,他第一时间关心的是孩子,向佣人问的是“小孩呢?”,随后发生的振荡保罗也是时刻担忧孩子的安危。
在他租住的公寓里,他还想改造一张上下铺的床可以给孩子们住,此时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这部电影中少有的希望。
我想萨沙(保罗的妻子)也一定理解保罗对孩子的爱,因为她也深深地爱着孩子,为了孩子她也想让保罗回归家庭,所以他找到了律师禁止保罗再见孩子,因为只有拿孩子当筹码才有机会挽救她的婚姻,全家人名誉和家庭。
事实证明萨沙是对的,在本能欲望驱使下的爱情抵不过孩子在保罗心中的地位,保罗的生活不能没有孩子们,这是保罗选择了家庭放弃了恋人的原因之一。
还有保罗是带有宗教思想束缚的,他也对自己的处境很疑惑,一面是爱情的诱惑,一面又是与世俗观点背道而驰。
其次,在保罗也担忧着离开家庭以后自己慢慢变老以后的生活,变成在保罗男友工作的疗养院里那样的老人。
这些情节的铺垫正推出来保罗回归家庭的结局,不过是主观客观这都是保罗自己的选择。
看完了保罗,我感觉保罗男友的人物塑造也是成功的,而且是能与保罗做比较突出矛盾和抉择的,他虽然在电影中笔墨不多,但是每一次行动和交流都能很好地折射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保罗被禁止探望孩子之后,保罗说自己已经一无所有了,他的回复:
结合这两段对话看出他,在他眼中爱情是一种归属更是一种自由。
也正如保罗所说的他没有家庭,没有小孩,不用担责任,此刻他不能真正感同身受保罗的处境。但他的观点我认可,而且我也在gay性别认同中他是清醒的,也许他面临过组建家庭的选择但是他选择了与保罗不同的路。
他对保罗付出的感情是真实的,他渴望一份安稳幸福的爱情,也在努力维持与保罗的关系:
在与保罗母亲的对话中细细体会就会感受到,保罗男友对于人生和爱情的态度都是极度悲观的,是知道了结局那种无奈下的挣扎,企图在挣扎中寻找爱情作为人生苦海的港湾,“承受痛苦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最后的人物塑造也就是影片最后,保罗带着全家人与他相见那一刻,这里的叙事手法是十分有冲击力的像你特别急着上大号结果到跑到厕所就一个屁,然后就是长时间的便秘,对,就这么难受,让你感觉无奈,空虚,还有点绝望。
说实话我还害怕他会表现出愤怒这类情绪,如果愤怒他就没有真正明白同志爱情的残酷,他的此刻的沉默和哀伤是属于整个同志群体的也是属于保罗的。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人物塑造很优秀,人物的观点都很现代并没有与时代脱节,讽刺的也不是宗教和上一代人的守旧,电影主要着墨的角色都没有带着有色眼睛看别人,每个人都在遵循着自己的规则,也尊重着别人的选择。
谈到危地马拉这个陌生遥远的国度,我们知道的会有多少呢?如果不是透过这位新导演杰罗·布斯塔曼特(Jayro Bustamante)的镜头,恐怕是没有太多机会可以了解到太多当地的风土人情。导演在2015年凭处女作《火山下的人生》入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并最终擒获银熊奖,打破了危地马拉在世界影坛上的零记录,瞬时引起影迷对这个不为人知的拉美国家与这位冉冉升起的新导演刮目相看。在处女作上映四年后,布斯塔曼特终于有了第二部剧情长片作品《震荡》,同样回到他的福地柏林电影节,去年入围全景单元,照样引起不少关注。
从处女作《火山下的人生》的山村,到这部《震荡》的城市,从玛雅原住民女性,到上流社会里的男同性恋者,两部作品的主人公都是受社会压迫/歧视的弱势群体,甚至连主题也一脉相承地不变,都在讲述孤立无援的个体如何去对抗势力强大的集体。这部《震荡》讲述一位中产精英男士,向家人出柜之后引起轩然大波,被妻子禁止与孩子见面,家人求助宗教想让主人公“改邪归正”。宗教团体矫正性倾向这个内容无疑成为了影片最大的噱头,但这部分内容实际只占很短的篇幅。而影片也不是在讲述主人公出柜之后和同志恋人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导演将重点放在主人公如何为了保持家庭完整,以及自身的经济利益,而不惜扭曲自己的意志,压抑自己的欲望,甚至不惜亲自摧毁和同性恋人的感情。
片名具有双重意义,表面指的是地震,危地马拉全境遍布火山,由火山爆发引发的地震比比皆是。片中出现了两次地震的刻画,开头第一次发生时在主人公刚出柜,回到家遭受家人冷遇,另一次则是他和同性恋人在小公寓,两人缠绵后出现地震。两次刻画地震的用意再明显不过,推动情节并引致人物的情绪骤变。“震荡”的另一层意义指的是主人公在出柜后,家庭、社会和宗教给他施加的精神压力以及思想观念带来的震动。影片关于宗教批判的情节让我联想到另一部同样来自柏林的女同性恋影片《违命》,讲述的是以色列犹太领袖拉比的妻子爱上女人的故事。
这部作品对宗教的批判力度显然未如预想般剧烈,导演仅限于揭露现象,并没有真正触及到现象背后的实质。感觉导演的批判焦点似乎有所模糊,主人公与同性恋人所处的不同社会阶级似乎才是导致两人分开的根本原因。两者不同的生活环境是重点刻画的部分,从豪华舒适的中产大宅,到简陋杂乱的小公寓,从色欲弥漫的同志酒吧,到干净整洁的公司办公室,主人公出没在两种不同环境里,内心的选择也随之不断动摇,而且从两次地震后他的第一反应来看,他始终最关心的仍然是孩子,他身上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早已给出了最确切的答案。
布斯塔曼特一改处女作粗糙生硬的风格,逐渐转向精致的美学风格,利用迥异的摄影灯光,来营造出不同环境暗示。相比起处女作生硬的自然主义风格,这部的情节丰满了不少,然而情节有电视肥皂剧的味道,过于戏剧化的套路设计隐隐可见。另外,有几场重头戏的设计并没有发挥好,比如主人公故意引情人上公寓的一场,人物关系和场景调度并没有突出重点,因而没能发挥出应有的感染力。不过,影片的结尾收得漂亮,这种放大招的手法继《火山下的人生》后再次出现。女儿与父亲相视一笑的画面耐人寻味,暗示着年轻一代有更开放与包容的心态,令这个压抑的悲剧透出一丝难能可贵的曙光。
对危地马拉产生了深深的疑惑,地理位置那么接近美国,信息那么闭塞吗?同性恋治疗?而且男主还是上层社会的……只能说宗教国家真的很恐怖啊
我永远唾弃像他一样懦弱无能虚伪的人,我也唾弃所有骗婚的人,但这并不说明我认为错全在他。本片描写扭转治疗的场景着实让我感到了恶心,而这些集中营般的场所却实实在在(部分)合法地存在于世界各地,不可怕吗!
跟处女作有不少相似之处,讲述的依然是受社会压迫/歧视的弱势群体故事。两次地震的用意再明显不过,推动情节与戏剧冲突,引致人物的感情爆发。宗教批判的情节让我联想到去年那部女同《违命》,同样是出自柏林电影节,只不过这部是男同。导演结尾放大招的手法继《火山下的人生》后再次出现,女儿与父亲相视一笑的结局具有耐人寻味之处,明显暗示着年轻新一代有更开放与包容的心态,令这个貌似悲剧的故事透出一丝难能可贵的曙光。
在变性权利激进分子把专家学者都吓得不敢发声的时代,差点忘了还有很多地方都不能忍受甚至承认同性爱的存在。男主的压抑和困闷弥漫在每一帧每一寸,身外层层围裹的宗教家庭成了碾压一切的既得利益,心里则被慢慢掏洗一空,连孩子恐惧疏远的眼神也在暗示他将可能一无所有。看好这个智勇兼备的危地马拉导演。
同性的题材更像是拉资金找话题的投机(本片卢森堡电影基金投资,所以片中还要提一下卢国的性宽容“这里不像卢森堡”,似乎南美片多有这种行为),隐藏的社会信仰、阶级的对立才是Pablo故事真正想讲述的难题,瓜地马拉主流/上流社会宗教的保守情绪和纠正治疗类同于去年《卡梅伦的错误教育》,禁忌之爱只是和底层的产生也是为印证社会阶级的差距性;
又见宗教团体矫正性取向,片中的这种宗教氛围估计是我们这里的观众无法理解的,就像男主角也理解不了一样,最后在现实面前,不管是对孩子的爱,还是这个阶级的利益,结局的处理搁在当下都很复杂有趣。导演的兴趣点并不在西方主流世界价值观的表达,而是放在阶级和宗教这些大的背景下讲一个男人自我选择,几股力量非常的复杂,以上帝之名,泯灭人性。
搬进爱人的公寓,却陷入世俗的监牢。城市在火山地震,家庭的震荡正波及每个成员。妻子检讨自己的魅力问题,孩子担心感染上同性性向,同事歧视,父母蒙羞。得到了快乐,失却了自由。把他叫回公寓见家人,这是治疗,也是报复。教堂如果拯救众生,能否拯救我的迷途;上帝既然原谅罪人,能否原谅爱的罪恶。
感觉同性恋在危地马拉的生活好艰难,家庭和社会都不接纳。工作貌似也是因为这个丢了,想见自己的儿女,却被家人无情的阻拦。后面还被带去牧师那改造,以上帝的名义用爱来感化你…
拍得过于平淡了,但是和基友的最后两次见面很震撼,共情了
切入點很好,清楚用偏斜的角度展現那種扭曲,細節處理也絕妙例如女傭的小動作與女兒的眼神。兩個男人都真好看。後面的改造營真苦得發噱了
#69th Berlinale# 全景。性向矫正这个梗已经看了这么多部了,这部除了危地马拉比较猎奇之外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出彩的地方。对宗教狂热的场面展现是不错的,剧作把男主角最后宁可去做所谓性向矫正的经济动力写了出来,实际上还带出了一些阶级问题,也是一个不错的点。
一部电影全面了解危地马拉(哪?)的人文生态,想想来电影节的收获就是通过多元化的电影看世界各地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难念的经,今后也会更加尊重和接受不同的选择和活法
看得出来导演在影像语言上是下了功夫的,但说实话剧本选题满老套的,保守社会宗教束缚右翼上流家庭出轨出柜,基本上看一部就是知道一百部的故事长什么样子了。而且感觉导演对影像表达的注意力有点胜于演员表演了,上来第一场戏所有次要角色都不在状态。很多桥段处理都是有想法,但是完成的略显粗糙。开篇走苦情,结尾走恐怖片收场,想控诉又力道不足,顾左右而言他,很跳tone,不太喜欢。
#2.5/5#“豆瓣简介比电影的完成度好”系列成员。#拉美高颜值一般演技无语剧情无奈剪辑系列(三星纯为颜值,无数次希望结尾惊艳的我是真的失望了
平庸
谨慎,细微而坦诚。叙事其实问题不小,素材很多但完成度不连贯。人物很多可挖掘却都草草。但也是这种间断的叙事和不完整的故事使电影气质骤升也更深刻。一些宗教段落拍得很好,对于信仰和生活的讽刺不动声色却雷霆万钧。
X向矫正宗教治疗,简直了
男主选择家庭,是出于宗教、社会和经济压力,他从来没有把自己的欲望视为正确,或者说他并没有爱。所以他不值得同情,整部电影的立场也比较模糊。这一切好像也没那么荒诞,像是一种有钱人的权力胜利,宗教的基础便是这些有钱人。从基友的角度去拍会更真诚。任何宗教都是邪教。
#9/LFF,很喜欢胶片质感的画面,视觉上仿佛是《卡罗尔》的南美版,只是情感上俩位男性间的关系很难让人在意,让人有些着急,宗教部分也没啥新意,转到南美又觉得很不搭,一度以为是发生在早就同性婚姻合法化的阿根廷而有所排斥(跟危地马拉的国旗挺像的),还好最后归结到对女儿的爱。我是没救了,性向纠“正”那段看着还挺让人兴奋的。。。
整部电影清晰地反映了危地马拉的现实环境,正如导演所说“在信仰狂热之处,理性没有立足之地”,所以对于Pablo而言,他很难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只能为了见到孩子被迫接受他人的安排。虽然最后他“完成”了“矫正治疗”,但从电影最后的镜头也可以看出,他只是想见到自己的孩子,这并不意味着他真正变成了异性恋,曾经的欲望和感情不过被重新封存在内心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