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很容易出深度的电影主题。
关于二战的电影,汗牛充栋,《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美丽人生》、《辛德勒的名单》、以及巴塞君刚跟大家聊过,上周末上映的战争大片《决战中途岛》,等等等等。
然而,提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作品却屈指可数,《神奇女侠》可能算一部?
不过这周影院上映了一部关于一战的电影。而且有点特别,《他们已不再变老》。
如果说李安的《双子杀手》,是用技术开拓对电影未来的想象,那彼得·杰克逊的这部《他们已不再变老》,就是用技术回望历史的缝隙。
600个小时的访谈录音,100个小时的影像资料。
没有绝对的主角,也不见撼动娱乐圈的明星大咖,“彼得大帝”硬是在故纸堆里翻出了一个关于一战的故事。
尽管摄影技术尚未完备,但满是噪点的黑白胶片确实给这场战争留下了最生动的记录。
1
一切,开始于一群青年人的热血。
“当时我们在和德国人踢足球比赛……后来我们讨论决定继续和对方踢球,毕竟宣战是明天起才生效的。”
就是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将青年们与战争联结起来,在那个血气方刚的群体心目中,战争与政治、国别甚至生活都无关,不过是一次关于勇气的试炼。
这恰好也是战争动员与广播宣传的最终目的。
为了复现这一段历史,彼得·杰克逊动用了很多征兵海报,那些美好的图像与热情的口号,试图让参军者相信——英雄的称号在向自己招手。
为了实现这个关于英雄的梦想,大家很有默契地集体“变成”参军年龄,顺利成为军队中最底层的新兵蛋子。
战争一打响,退伍老兵就被召回军营成为教官,他们要用血的教训告诉新人:服从命令是军营的最高神圣。
于是,青年们学习了很多新的事实:
没有不合适的鞋,只有不合适的脚。
一分钟内让十发子弹命中目标是基本技能。
只有将尖刀准确地刺向敌人,你才能活下去。
可是,六个月的训练疲惫枯燥,和战场的距离太远,“活下去”三个字实在是虚无缥缈。
终于,奔赴前线的命令到达了。
即便前线退下来的老兵说一切都“糟透了”,这群奔赴战场的新人仍旧士气不减,他们不在意目的地是哪里,只要能上前线打德国人,就算达成了一半的目标。
2
随着士兵们走入战壕,电影也终于被技术手段修复成了彩色。
可究竟什么才是战争的底色?
绿色?
放着一堆杂物的战壕,士兵们穿着绿色的军装,或站岗放哨、或维护坑道、或轮班休息。
嘈杂之中散乱的绿色,明明穿在人身上,却不如无人区倔强的小草充满生机。
红色?
因为物资缺乏,只能用油桶运水,红色的油桶上记录着士兵们的生命线。
敌我双方相互防范的铁丝网上,挂着不知名的尸体,原本鲜红的血液已经凝固变黑。
与腐烂尸体同床的士兵们,不仅要躲避子弹的扫射,杂乱战壕里潜藏着鼠疫和坏蛆,为此烂掉的“红手红脚”,不得不直接砍掉。
肉色?
以战壕为家的士兵们彼此没有隐私,毕竟生死存亡最容易稀释道德与界限了。
但是,比赤裸相见更直接的是,大家得坐在同一根木杆上解决大号,一旦有人摔下去,就只能“亲兄弟,粪坑见”了。
说到底,因为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战争根本无法用一种色彩来定义。
大概,彼得·杰克逊为这些珍贵资料重新上色的意图也在于此。
既然新技术能让锁在黑白世界里的故事重现生机,为什么不试一下?
当然,这种创作本身也存在争议——对史料的艺术再加工,是不是触动了真实的界限?
从技术本身出发,一战期间的黑白影像没有收音功能。
制作团队所做的,就是在丰富的物料里捋出一条故事线,通过剪辑将士兵们的口述音频与图像对应起来。
换句话说,观众们在荧幕上看到人,根本不是说话者本身。
为了让声画同步更有针对性,对于有对话场景的视频段落,还专门找唇语专家进行语言识别,另行配音。
至于枪炮环境音,更是读秒式对应。
复原声音已经如此不容易,那给一帧又一帧的历史视频重新上色,简直是一场损耗惨重的持久战。
问题在于,当下的色彩选择,能够负担起历史的重量吗?
彩色,影像更亲切,却也离历史更遥远了些。
在电影类别上,《他们已不再变老》被划入“纪录片”,可重新编排、声画不同的操作似乎又背离了传统纪录片的制作形态,也让它和历史真实的关系显得暧昧起来。
究竟是用历史来丰富艺术,还是用艺术来重读历史?
也许,在关于士兵屎尿屁的一系列故事之后,电影给出了相对正确的答案。
3
如果说战争逼迫士兵们看着发小的脑袋被崩开也能无动于衷,那坦克则带来了恐怖的深渊。
只有写下遗嘱,才能去和这个钢铁大家伙决一死战。
“我从没听到过那么大的炮火声……空气热得像地狱炼火……”
用什么词来形容这里的情势最恰当呢?
屠杀。
人性,本来就是最难以预测的,更何况此刻战场上是一群杀红了眼的士兵:
“那种麻痹人的喧嚣,会使人反常,不管这个人曾经有多么善良,所有的感官只剩下没有含义的生理反应……”
终于,电影开篇构建的“英雄梦”在“坦克大战”的高潮中崩坏,只剩下真实而长远的震撼。
文明的外衣被一颗颗子弹戳破,在人与机器本就不公平的对抗背后,是一个种族要对另一个种族毫不留情的消灭。
无论电影开篇用了多少士兵的生活细节来解构战争,一个有人文关怀的导演拍战争,必然会回落到反战情绪。
上一秒自信的士兵在对着观众微笑,下一秒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反复出现的蒙太奇根本不是在传递快乐,反而是在凝视那份最深远的绝望。
战争的本质,是意识形态的对抗、利益的争夺。
而士兵们仇视的,不过是本国宣传过程中塑造出来的、想象中的敌人。
一旦这种抽象的愤怒对象被拆解为具体的人,就很容易发生动摇,恰如这段英国士兵对德军战俘的描述:
“那个德国士兵,通常是个很好的人,我想他真的是一个理发师或者商店老板什么的,和我们一样被困在制服里。”
这样深切的同理心,不仅留存在战争刚刚结束,也成为每个幸存者日后生活的信条。
因为,最终没有人成为英雄,返乡的士兵甚至成为了被唾弃的人。
随着战争结束,失去“士兵”这个工作,不仅得不到家人朋友的理解,而且也无法与他人因为这段特殊经历共情。
在战争里,有些人的痛苦很短暂,只在等死的一瞬间。
可在战争结束后,有些人的痛苦太长久,甚至用尽一生的时间也得不到应有的疗愈。
从战前动员、备战、上战场、战争结束回家,《他们已不再变老》铺陈了最朴素的时间线,最终呈现的,是用艺术看历史的一种方式,但请记住,电影只能投射历史,不能改写历史。
在光影的世界里,他们已不再变老,我们也不必当真。
但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他们不明所以地失去了生命,最终等不到变老,而我们则必须牢记,每一场血流奔涌的屠杀背后,都是无比惨痛的生死教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在完成《霍比特人》系列——彼得·杰克逊赖以成名的《指环王》系列的前传之后,这位极具商业价值的大导演已经四年没有新作问世。在此期间,他把时间和精力投入了一个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0周年的电影项目:《他们已不再变老》——一部一战英国老兵的口述史,一部完全由旁白结构的纪录片。
据导演本人透露,光是听完所有一战老兵600个小时的采访录音资料,看完英国帝国战争纪念馆提供的超过100个小时的影像资料,就花去了整个团队一年的时间。电影的建构方式相当常规:按时间顺序汇编大量采访音频,辅之以对应的历史影像或宣传画,用一手的声画素材还原一战期间英国士兵的想法和遭遇。
事实上,这不是彼得·杰克逊第一次涉足纪录片领域。早在1995年,在他进军好莱坞之前,就拍摄了一部名为《被遗忘的银色》的伪纪录片,“发掘”出新西兰一段不为人知的电影史传奇。由于其拍摄手法过于逼真,导致大量新西兰观众信以为真,以至于他们在得知真相后大感愤怒,要求禁映该片。
二十年以后,终于正儿八经涉足纪录片创作的彼得·杰克逊,显然不满足于创作一部循规蹈矩的纪念影像。作为一个技术狂,一个光影魔术师,他决定对影像施加不可思议的魔法。
在经历了无论叙事还是形式都极其常规的前25分钟以后,当年的士兵出征了,影像的奇迹也发生了——画面放大至充满整个银幕,黑白影像被填上色彩,画面的噪点和划痕被除去,早期16格的帧数被调整至标准,再配上用一战武器还原的环境音效以及根据口型识别出的对话——伟大的电影技术使历史前所未有地鲜活起来。当年原始素材大多是固定机位拍摄的,而镜头拉近之后,景框因而可以有选择地移动,导演获得了场面调度的权力。
纪录影像成为时空的琥珀,无限逼近历史现场。此时,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复原能力无疑超越了单独的文字或者照片。感知到这一层的意义之后,没有观众会对画面上的那些无名士兵的音容笑貌无动于衷。这就是影像独一无二的力量。更为关键的是,技术是温柔的、友善的、无害的,它帮助老兵的口述,而并不凌驾于它们,因此它也是熨帖的。
显然,对于这些日常生活紧张又枯燥的年轻士兵而言,摄影机在战地上是一个太过新奇的存在(从他们每每望向摄影机大笑的“表演意识”中可见一斑)。而作为早期新闻纪录片的素材,恐怕当年的摄影师还无从对纪录片本体论做多么深入的思考。但这并不是本片要讨论的重点,它要纯粹呈现的是从尘封的时光中打捞出的片刻。这片刻有时是轻松的,有时是痛苦的,但它们毫无疑问都是真实的。
这场追忆指向的是战争的日常,是每个人私密而真实的感受,区别于宏大而模糊的官方表述。事实上,为了回避某种视角或立场的不同,彼得·杰克逊选择的全部是普通士兵的口述,并且没有为电影勾勒某场具体的战事。
面对战争,年轻的男孩们一开始展现出本能的兴奋——他们纷纷无视从军的年龄限制,那是被爱国热情驱使的献身精神。等到了军营,条件的窘迫和训练的紧张才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身份的转变。而战场上发生的一切,则让他们彻底陷入前所未有的疲惫和恐惧,“对战争的浪漫想象完全破灭”。
一个士兵说:“当你快死的时候,你的一生会闪过眼前,但19岁的我实在没什么人生。当子弹飞来,我只想到‘我会活下来吗?’”另一个士兵不得不枪杀了一个被炸至重伤的战友,为了尽早结束他的痛苦。多年以后回忆起这段往事,他坦言道“我好痛苦”,那是我在电影里听到的唯一一句带着哭腔的声音。
真实的历史不可能迎合今人的刻板想象。于是观众可以看到英德双方并非完全敌对,他们之间的互动有幽默,也有尊敬。而战争结束,英军的反应也全然不似后方那般兴高采烈,“没有任何形式的游行,没有人说话,每个人都累瘫了”。“将近一百万英国及欧洲服役人员死于1914年至1918年。”——当银幕上打出这行字幕以后,画面也退回到修复前的模样,魔法消失了。
回到家乡的士兵没有受到厚待,“人们从不谈论战争,多数人完全不感兴趣”,他们是大量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中的一员,现实是残酷的。而我突然意识到,这些还可以发声的士兵,其实根本不是胜利者,只是幸存者。这群曾经的年轻人,他们看穿了战争的荒谬,但肯定军队的价值。他们奉献了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又在脱离集体时不可避免地感到空虚。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这场战争毫无意义。
一切好的战争片本质都是反战的。然而看过那么多战争片,恐怕我们还是对它一无所知。
They Shall Not Grow Old,他们已不再变老。这部纪录片展现出的最强有力的观点是——我必须修改一下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话——老兵会死,但他们永远不会凋零。
用时光敬时光,彼得·杰克逊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
本文首发于D纪录
部分幕后内容参考IMDB上本片的花絮页面
连着两天看了两部战争题材的电影,决战中途岛和他们已不再变老。我虽然是个伪军迷,但是战争片却是特别喜欢,从最爱的珍珠港片虎!虎!虎!到敦刻尔克和至暗时刻,再到血战钢锯岭,还有N刷的亮剑哈哈,看的不多,但档期有的话绝对会贡献票房。但是昨天在影院看到的这部电影很不一样,观影的时候眼泪不停的掉,跟以前看到过的战争片不同,因为这部电影(或者纪录片)贡献的画面、声音和场景都太真实,让灰蒙蒙的一战通过彩色有声的3D形式展现给观众。
一、画面真实,电影因为是历史胶片复原(影评中太多大神介绍过,我就不赘述),每一个镜头前的士兵从他们受鼓舞应征入伍,到受训,再到亲临战场之上,直至幸存退伍都那么真实,不同于其他的战争片是演员的表演,镜头前的士兵就是百年前真实的人们,他们的笑脸,他们的动作,他们的无助都是真的。电影开始颜色是黑白,慢慢变成彩色,直至最后又变成黑白。导演像是慢慢展开一幅画卷,最后再合上,或者观众像是看一个西洋镜,慢慢入迷慢慢散场。
二、声音真实,其实电影中的很多音效是模拟的,但是旁白是真实经历过一站老兵的声音,导演将老兵的声音和战场的声音融合,甚至在片中有一个五秒的黑幕,就是想让观众感受身临其境的感觉,那种无助慌张害怕残酷。当然也有各种机械的声音和士兵们调笑的声音,这些声音应该是后期配置,有一个镜头一个士兵对着镜头说:hey,mama,每一个镜头前的士兵在看到摄像机这个当时稀罕的物件时都在笑,甚至在战后疲惫不堪的休息中。
三、场景真实,就算我看过多少逼真的欧美恐怖片,道具师们把尸体血液等等布置的多么逼真,我的感受只是恶心或者惊讶,但是当你真真切切看到镜头中遍布战场的尸体和受伤的士兵,那些尸体有的发紫有的僵硬有的已经开始腐败,原来真切看到的时候原来感受不是害怕而是全身发冷和发至内心的悲痛,因为人类的本能让你意识到你的同类、一个生命逝去了,而且结局很不堪,很难看。
观影最奇妙也是最痛心的地方就是,透过镜头,仿佛每个面孔每个眼神都像穿越了百年的时空,与我存在在一个平行时空,就像海报上那个士兵的转头,他的眼神就在看着镜头或者看着你,仿佛在说:live well and do not mess up!这种震撼不是大场景大制作或者优秀的演员可以带给观众的,这也是这部片子不同于其他战争的片的根本,它展现的不是英雄不是个人而是战争最基本的单位---每一个普通战士,没有姓名,没有特殊,就是你我身边的普通人,就连德国士兵也是一样的,被俘的德国士兵待遇还算人道,可以跟英军调笑,他们可能都是自己家乡的理发师、报童、屠夫、小店雇员等等。
导演不愧是指环王的导演,在指环王里有很多细节反应他对战争的思考,如乐观的英国人就是哈比屯的居民,还有霍比特人经历战争回到家乡后他们的居民并不关心战争的态度,就是英国普通民众的映射,这些细节让我对导演有一次心存敬意,对制作团队心存敬意。
最后的最后,我总是看到影片中英国土地上有一种红色的小花,在电影单调的色调中很显眼,我在猜想是不是就是英国国殇日民众会佩戴的虞美人呢?NO WAR!PEACE&LOVE!!!
看到无数张笑脸一转眼就变成的躺在地上的尸体,看到被俘后的德军与英军和谐相处,甚至打成一团,他们相互沟通,很显然无论是谁都觉得这场战争毫无意义。"我同情他们,也同情我自己""我觉得我们不应该是敌人,而是并肩战斗的伙伴"
我想起了毛主席的一句话:"中国人民和日本人民是同心的,我们共同的敌人是中国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士兵没有错,错的只是政府,只是那个时代,士兵只是强权下的工具罢了。
其实这部电影吧,它值得5星。我不是某些人眼中的传统“豆瓣文青”,遇到看似高深的东西就打高分,对于这部电影为什么值得五星,我的观点如下:
1. 电影里所出现的影像画面都是拥有超过100年历史的真实影像,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活生生真实存在过的,并非捏造也并非表演出来的;
2. 这部电影采用尖端技术将原始黑白影像逐帧上色,为了尽可能接近真实颜色,制作团队使用当时英军和德军的军帽军服在自然光下采样,做到尽最大程度还原颜色。为了让枪炮声音真实,导演找来了电影里出现过的大炮和其他武器进行声音采样。除此以外,原始影像资料并非当今电影稳定的24帧,动作流畅程度会根据摄像师拍摄时手摇的速度而变化,所以同一个摄像师拍摄的内容也会时快时慢,制作团队需要一段段来调整画面的流畅度,画面总内容达到了100小时,录音材料达到了600小时。因时间流逝而造成的人物变形或是画面模糊不清,制作团队需要逐帧修复画面,工作量无比巨大;
3. 导演认为,那个时候父辈们亲历战争并非是黑白的,既然今天的技术能做到添加色彩,我们怎么能继续用黑白画面来讲述他们的故事?这些在博物馆里躺了百年的黑白影像变成彩色的那一刻,所有距离感都消失了,电影里的人仿佛从100年前来到了观众的身边,此外电影还采用了3D技术,将这样的感受进一步发挥到极致。
《他们已不在变老》,不论是内容的讲述,还是先进技术的运用,或是它对电影工业未来发展的影响,都应该是满分,这样一部史无前例的作品,它展现的是导演对这段历史的执着和对电影制作毫不妥协的态度。
然而,豆瓣有人给它打了1星。
这部电影在双十一国内正式上映前,豆瓣的分数达到了9.1分,上映一天后分数降到了8.8分。让我不禁联想到昨天看的一期奇葩说,辩论的题目是”博物馆失火了,名画和一只猫只能救一样东西,你选择救哪样?” 蔡康永提到了一个观点 “若你是一个会走进博物馆的人,这个时候你怎么可能会去救猫而舍弃一幅承载了一段人类文明和历史的名画?”,当然会有人反驳,猫是眼前的生命,出于怜悯之情,一切生命平等,人类应该拯救。那么倘若这时候这只猫变成一只蟑螂你还救么?
纪录片这种题材的电影,一般只有“会走进博物馆”的那些人去看,然而现在这样的纪录片在电影院里上映了,“进博物馆里选择救猫”的一类人也跟风去看,当然看完以后他们还是会选择救猫。
《他们已不再变老》是最近上映的片子里,这是我个人最想推荐的一部。
这是一部战争纪录片,但和一般纪录片不一样的是,这部片子把百年前的黑白影像做了全彩修复。
制作团队还听了一战老兵几百个小时的采访录音,并把这些录音按时间顺序梳理出来,和修复过的影像一起播放。
会让你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百年前的一战战壕里,那些老兵魂魄归来,和你讲述他们当年战争里的日常生活。
要从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打捞那些能击中人心的故事和画面,是一个无比繁琐巨大的工程。但导演彼得·杰克逊,居然带着团队完成了。真的非常了不起。
这和他个人的一战情结也有关系。他祖父威廉‧杰克森参与过一战,五十岁时就早早去世了。他对祖父的一战经历很感兴趣,在还没有制作这个片子之前,他自己也搜集了很多关于一战的材料。
这部片子和一般的战争电影完全不一样。因为它里面每个细节都是真的。它会拉着你以微距镜头去看战争。
片子有无数生动的细节,这些细节本身就构成了对战争最大的控诉,它会打破你所有关于战争那种英雄主义的幻想,会让你看到臭气熏天、尸体散落的真实战场。
比如,战壕里要喝水,往往是从弹坑里舀水喝,但弹坑常有死尸。有士兵就会因为喝的水有问题而痢疾;
比如,战壕没有厕所,只能挖条沟,上面架个横杆,同时会有七八个人坐在上面拉屎。完全没有隐私可言,也没有卫生纸,大家只能用手擦屁股。
这还不算惨的。有时候,你会听到惨叫。那是横杠断了,横档上面的四个人就都掉进粪池里面。上面的人,需要把步枪伸向他们,让可怜的落汤鸡们拉着步枪爬出来。
整个前线都弥漫着一股尸体腐败的臭味。有士兵说“那是死亡的味道,如果你闻过死老鼠,就像那种味道,只是臭上百倍。一切事物都沾上了这种味道,吃东西的时候都会尝到。”
老鼠靠着吃尸体,变得又大又肥。
战壕里还有毒气,如果你没有及时在毒气来袭时,戴好防毒面罩,你的眼睛可能会瞎掉。
还有寒冷。士兵们知道一个词叫“壕沟脚”指的是因为脚泡在冰冷的污水里,长了坏疽,
只能送出前线,把脚锯掉……
这一切是这么的痛苦,而更可怕的是,造成这种痛苦的战争,可能并没有什么意义。
有英国士兵回忆说,自己最初参与战争,是把这看成一种任务。对于德国军人来说也是如此。
俘虏过德国兵的英国军人说,“德国士兵一般来说是好人,可能是理发师或是店老板之类的。只是和我们一样都穿上了制服。”
“他们是正直的居家男人,是孩子的依靠。”
“他们似乎对我们没有恶意,像我们一样,他们只是奉命行事。我们在聊天时都认为这场战争毫无意义,为何会发生?”
对啊,为何会发生?
你看着看着,心里会被战争带来的巨大荒谬感占据。很多15、16岁的英国小孩子为了参军,谎报年龄,他们很多人死在了自己参加的初次战役中。
他们的一生还没有展开过,就结束了。而在他们的对面,那些德国士兵,也是一样啊,很多也都是未成年的少年。
在战争结束时,那些士兵的反应也很真实“我们觉得好像失业了,有些人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接下来该怎么办?”
而当这些人回到日常生活,他们迎来的不是感激,而是遗忘和忽略。
有士兵说"人们从不谈论战争,多数人完全不感兴趣。没有人会因为我们(由于参战)变得浑身泥泞、缺少良好礼仪,而表现出‘非常感谢’的态度。”他们无法理解和我一起入伍的朋友,却在你身旁死去的感受。那些你曾认识,一起玩球的人,支离破碎、浑身发黑,直至被人埋葬。”
战争让这些士兵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野兽。有英国士兵回忆说,他见到18岁的战友面对已经举手投降的德国军人,依然毫不迟疑地扣下扳机。
而当战争结束,文明社会又不愿意再接纳这些被战争异化的“野兽”。
老兵们回忆这场战争,会说“天哪,千万别再打仗了!”老兵们也有思考为什么会有战争,有个军人说:“我看不出战争的理由,只知道非常可怕。”
这让我想到美国总统胡佛(Herbert Hoover)说过的那句“Older men declare war. But it is the youth that must fight and die.”(“老头们宣布开战, 但是战斗和死亡的都是年轻人”)
片中老兵说:“最终历史会证明,这一切毫无意义。”希望反战会成为所有人的共识。
执导过“指环王”系列和“金刚”系列等巨作的彼得·杰克逊,这回给我们展示了一部全新的史诗——
关于一战的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
与以往经常看到的战争纪录片形式不同,这部时长约一个半小时的纪录片中,导演没有做出任何直接的评论;
旁白全部由一战老兵的录音资料剪辑而成,除此之外,杰克逊还做了件更加大胆的事儿:
将所有视频资料的画面上色。
这一举动,带来了不少争议。
在今年伦敦电影节上映时,甚至还有3D格式——擅长视觉效果的杰克逊,这次也要给大家带来充分的真实感。
而这份“真实感”却有评论家不买账:对他们来说,一战的纪录片,恐怕黑白画面才是真正的“真实感”,有了色彩仿佛在看科幻。
片子的口碑,倒是不受这些争议的影响:
真实的录音,真实的故事,从这些当事人的口中讲述出来,无疑比任何描绘都有力。
政治家、领导人视角,跨国跨洲的战争格局与规模,我们都看过太多太多了;
但对于这些当时只有一二十岁的英国男孩子们来说,战争,只是自己眼前无休止的一次次行动——
他们听从,他们出击,他们从不大声质疑,他们偷偷地想要活命。
在这部纪录片里,杰克逊专门从BBC在1964年做过的节目《第一次世界大战:伟大的战争》那里选取素材;
杰克逊认为那时的受访者们“不再年轻但也没有太老”,对他来说这正是讲述他们经历的合适阶段。
这些老兵们,记得从出发前到归来后的每一个细节,记得那些陪他们度过难熬战壕时光的每一件小事。
他们已经活过了两次战争,住进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和平的年代——
可要想走出那段苦痛的回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谈何容易。
1914年6月28日的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国庆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妇,被民族主义者、波斯尼亚青年学生普林西普枪杀。
此事导致整整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此爆发。
纪录片里的老兵们,仍旧记得当时的氛围:
一整个夏天我们都听说来自巴尔干、塞尔维亚那事的大麻烦,但我们好像离得挺远,根本不担心——
直到新闻里说,英国和德国可能要开战了。
“我们和一队德国人打完了场英式橄榄球,正聚餐到一半突然有人送来了开战的消息……”
几乎每一个没到岁数的少年都谎报了年龄,所有军官都为他们打着掩护。
每一个报名参军的士兵,都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战役,都以为顶多几个月后就能回家。
即使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志愿前来的男孩子们仍然斗志昂扬——尽管每一个母亲都陷入悲恸。
几十年后的他们提到当时的心情,仍会笑着说,谁都希望这一切没发生过,但平安归来之后,不后悔这段经历。
“虽说当时那么可怕,让我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头也不回地上战场。”
当时的他们,全当是普通的出行和服役,完全没意识到这次有多么不寻常:“后来想想,我这辈子都没那样兴奋过。”
在军官眼里,他们却是瘦弱干瘪、面色蜡黄、满心恐惧的孩子,中学年纪,披上制服去打仗。
有个小伙子说,军官啊,靴子穿着好大。
军官只回他:没有不合适的鞋,只有不合适的脚。
队伍里还配备了许多军用剃须刀,然而这些尚未成年的男孩们哪里用得着呢?只能拿来切切肉,如果还有肉吃的话。
最开始在营地,吃得倒还行,面包黄油培根不会少;训练也能扛,没人觉得受到了欺压。
但西线战场有些不一样。士兵们坐火车到多佛,再乘船去海峡对岸的加莱,然后步行前往比利时——眼前的废墟和耳边的枪声,一下子变多了。
死人和老鼠遍地都是,活物见不到几个。躲在壕沟里,就不敢抬头看。一旦睡着,就不清楚能否再醒来。
“你不知道哪天,你从小踢球的伙伴,就躺在你的身边——一具尸体。”
士兵们甚至会捡到两年前法军留下的饼干,吃的时候都能尝到长出的青苔。
还有那冲天的死尸味道——牛和马腐烂的皮肉,被咬烂的军装,到处都是蛆和飞虫,也让他们下辈子都忘不了。
“那是死亡的味道。”
每天都是如此,大家的反应都不一样,有位老兵则说:反正下一个就会是你,有什么区别呢。
[圣诞快乐]里讲述了一次双方停战过节的真事儿——虽然如此著名的彻底停火是个例,但两边的士兵确实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的敌意。
纪录片中很多老兵都提到了,被俘的德国兵,有曾在英国当服务员的,大部分都和他们一样,以前也有自己的职业和生活,突然被拉来参加了战争。
他们无聊的时候,甚至会在边线立起标语互相调笑;他们一起合影,抢对方帽子玩:“那些巴伐利亚人,大多真是友好正直的好人。普鲁士人倒是挺混蛋的……”
他们不恨对方,他们尊敬彼此,谁也不想打仗——每个人,都只希望战争能快快结束,也祝敌军士兵们都能够活着离开。
“我们甚至不在乎谁赢了战争,我们只想早点回家。”
当政权开始狠磕,受害的永远是人民自己。首相的策略,将帅的指挥,对他们来说都只是猜测、命令和模糊的概念。
随着战争的推移,每个人的心态都在变化着——他们目睹过最惨烈的伤亡,也体验过最真挚的友情。
血肉横飞和炮弹轰鸣中,他们眼中的战争,不再是出发前那个简单的任务:
“1914年离开家时和1917年回来时,每个人看到的战争都不一样了。”
正是这些碎片式的个体,构成了这场世界规模的战争——
士兵和战争在互相影响着、改变着;近年,我们能看到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从个人视角看残酷的史实:
被搅进战争的所有人的生活,都在或有或无的意识中,被残忍的政治军事冲突,彻底改变了。
同样是战争群像,同样是个体视角,同样是充分利用影像力量——
诺兰几乎纪录片式的[敦刻尔克],引起的争议也够大的。
丘吉尔的指令,是将军无线电中听不见的声音;海对岸的家乡,是渔夫们驾船前来的号角。
男孩子们眼里只有帆的一角,头上的轰炸机,还有天际线那边隐约的白崖。
谁赢了战争?是盟军政府。谁救了他们?是他们自己和普通的人民。
“撤退?逃命?你们回来就好,活着回来了就好。喝杯热茶吧。”
现代战争同样如此,关于讨论军人的内心世界,李安在这部电影中专注了比利·林恩一个人的经历:
他因为偶然的视频成为了伊拉克归来的英雄,但没人知道,那最大的殊荣记录的是他最痛苦的一天——
他无疑代表了每一个走过战火的人: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已经千疮百孔;但渴望被周围欣喜的人群理解、拥抱,又是多难的事啊。
北美评论家却对这样个人化的表达嗤之以鼻:
国家的威严之下,大众娱乐的消遣中,这样的纠结与复杂,在某些评论家眼里,无疑是多余。
战士摇摇欲坠的内心,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冷漠中,继续被边缘化着。
关于纪录片中多次被老兵提到的“快乐服役时光”,就正如《杀戮一代》中那样,没有交火的时候,大家都拿出十二分的幽默来打发无聊;
真实的战地是什么样的?士兵们是真实的,愉悦和苦难也是真实的。
正是过了命的兄弟情谊和后来的死伤之惨痛,才使他们与战争产生了深深的羁绊——离不离开战场,心头的那片硝烟,都无法散去。
杰克逊将这部纪录片个人化,并将这段“士兵的共同经历”献给了他的祖父,英格兰的战士:
“我和爸爸一起长大,从小就听他讲祖父的故事。我自己也是一战的孩子,我父亲在那之后移民到新西兰,遇见了我母亲。”
花了数年制作这部电影,对他来说无疑也是学习祖父经历的过程。
有趣的是,BBC首播这部纪录片时,一位观众竟也在电影开场的录像资料里,看到了自己的祖父——
这位来自埃塞克斯的女士,看到屏幕上她的祖父穿着整齐的制服,站在法国乡村的前线,正与一名警官交谈。
她又震惊又感动。这无疑也是本片带来的正面效果之一:有多少人会在这段影像中找到回响?
“他们永远不会衰老,不像我们这些留下来的人一样日渐老去:
他们永远不为高龄所难,永远不为残年所累。
每当太阳落下,每当清晨来临,我们就会想起他们。”
就像未满周岁的加缪,父亲战死于一战战场,而后来站在父亲墓前的四十岁的他,已经比葬在这个石板下的男人还要年长。
——“温情与怜悯突然溢满了他的胸膛。”“而只有疯狂与混乱,那就是儿子比父亲岁数大。”
“睡在这片土地下的都是孩子,他们是那些此时已头发花白,自以为懂得生活的人们的父亲。”
比尼恩的诗句,在每年的11月11日上午11时,被作为纪念辞在欧美各地吟诵着;
人们放下手头的工作,大人和孩子手拉着手,默默围着纪念碑而行,缅怀一战阵亡的将士们,纪念着战争的结束。今年是一战结束一百周年。
人类的历史,被鲜血涂抹着,被炮火环绕着,被坟墓奠基着。
而就像大家一遍一遍说的,活着的人能做的,就是不去忘却:
每一个人,每一条命,都是值得的。
他们已经不再变老了——他们沉睡的时候,就好像那个刚穿上军装的少年一样,英气勃勃。
-
文:Yorkshire Viking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电影解毒
战争很残酷,但是更残酷的是无数的士兵牺牲的毫无意义,那么多煎熬痛苦恐惧坚持,最后means nothing。把影片最后一段老兵们战争结束回家后说的话摘录下来:
“人们根本就不讨论那场战争,他们对发生了什么完全不感兴趣,他们对战争也完全没有概念。” “所以我们这几百万人也不配到一句‘非常感谢’,你到野外泥地里滚了一圈回来,连礼教都丢了,还奢求什么感谢是吧!” “我们和平民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生物,你可以和战友倾诉,他们都理解。但和普通人,只是浪费时间罢了。” “他们无法理解那个和自己一起踢足球的好朋友就在自己身旁死去的那种感受。” “普通人只知道我们回来一身的泥和虱子,但他们无法想象,坐在战壕里等炮弹落下的那种心理折磨。” “人们无法理解战争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他们可能把战争看做是一段连续的骑兵冲锋吧。” “刚开始战争还算合理,人们在马背上比比剑,但后来就发展出了可怕的东西,人们意识不到军事装备的威力!在战场上人的生命分文不值。我们没有人是英雄。” “我们是怎么熬过来的?一部分是出于对战争的恐惧,害怕别人察觉到自己的恐惧,还有就是对人性的信仰,战友之间的信任,不能让彼此都失望。” “历史终会证明,这场战争不值得。” “唯一真正惹毛我的一件事,那时我复员了,走进一家商店,店员是我认识的一个小伙子,他说:‘你最近都去哪啦?上夜班吗?’”
“那些德国士兵,通常是个很好的人,我想他真的是个理发师或商店老板什么的,和我们一样,被困在军装里”
主要依靠技術
历史从不是黑白的,黑白的只是我们用以纪录的机器;当黑白被还原出色彩,机器强加的距离感也就消失了。昨天刚好谈到我为什么不喜欢看战争片,尤其是讲一二战的,因为这些影片中的大场面战场戏总是充满模糊面孔,它或者他们离我的经验太遥远,我极少为片中人物或境遇真正打动。但这部极深地打动了我,除开技术性“噱头”,它的反战角度也非常柔软,选取的史料不只是新闻式的,更多时候档案影像们就像是一支支家庭录影,配以口述史中的种种细节,它呈现的内容变得私人而亲密——它好像没有主角、没有姓名,但每张脸却比任何剧情片中的虚构人物更鲜活。画面中,苹果李子果酱、满地的罂粟花和阵亡士兵的血液,都是大红的。
#LFF全球首映,百年前的黑白资料转换成彩色宽幅画面时太震撼了,还是3D的!算非传统纪录片,应该是从语音信息窜成从参军,训练,登陆到厮杀,再归来的过程,之后从帝国战争博物馆的影像资料中寻找匹配画面,进行非传统修复,恢复画质后再把平面转3D,加上颜色,进行配音配乐。导演让资料不再停留在博物馆,以这种方式带来真实沉浸的体验,让更多的人感受战争的荒诞和残酷。how useless is the war?想起今年跟母亲的十位下乡朋友们聚餐的场景,当时充满对往事回忆的对话非常有意思,第二次聚餐时还专门录了音,很遗憾再过几年或几十年,无数类似经历很可能要在历史中消失了。。。不像这些参与一战的孩子,一百年后以这种方式与后代重见,在影像中永久存在。
以年轻士兵的角度看这场战争,莫名其妙的开始,老老实实去前线,还有些浪漫的英雄感,然后是折磨人的战壕,血腥的战场,几年后忽然又莫名其妙结束。当年人们都说那是一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但事实上却是现代战争的开端
一战结束一百周年特别放映。在反战之前,需要知道战争为何物,这部电影真正做到了对战争事无巨细的还原。虽然有话痨之嫌,但彼得·杰克逊的工匠手法太牛了,感觉纪录片这种体裁都被颠覆了。要是所有百年老胶片都这么修复,等于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啊!!!
原来真实的战场这么可怕,这就是地狱吧。没想到还能看到这种彩色的一战战场,彼得大帝又给我们展示了电影的魔法,鲜活彩色的影像比任何文字都生动可怕,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观影体验非常特别而震撼。不单是战争的残酷呈现,由于使用当年的影片,里面的人物对摄影机很敏感,总是在凝视你,并且他们总是笑着。这尤其令人心碎。那天看维尼熊作者的传记片,也是提到一战归来老兵们发现人们不愿意谈论它,《魔戒》最后佛罗多他们回到夏尔,也是没有人对他们经历的苦难有兴趣。都是战后伤痕啊。
他们是谁?一群15到19岁不等的年轻人,参加一战的英国新兵蛋子。上战场前跃跃欲试,感觉跟组队吃鸡游戏那样。战役打响,感觉自己变成了无意义的行尸走肉,跳蚤、老鼠、无头尸,炮弹、毒气、坦克。战争过后,他们发现自己成为了这个世界上多余的人。
双十一是一个伟大的日子,不是猫狗的商业游戏,他是一战停战日,纪念那些逝去的和活下来的无辜的人。
你热爱战争的唯一原因,就是没参加过战争。战争永远不会终结自己。战争唯一能终结的只有生命。
没到预期中的五星水准,但仍是一部“不去电影院会后悔”的佳作。影像自诞生后,它的历史就与20世纪的历史是捆绑在一起的,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两次战争。二战是被最多言说的,毕竟当时爆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纪录片运动,有太多的资料;一战则是被遮蔽的,少人提及,如同片中那些归故土后的士兵,其实就是成为“失语者”。于是,和历史博物馆进行合作的这部纪录片,最重要的命题、最值得讨论的部分,其实并不在于它对黑白无声影像进行“REMAKE”,造成沉浸感——而是来自“后来的我们”,对历史如何进行呈现,才能把一个个破碎的“游魂”聚拢又离散,在抽象与具象间反复跳跃,最终抵达某种意义上的“间离的真实”。这部纪录片的概念与完成路径,是一次“影像策展”,虽然在效果上有点通俗(本质上是精致),不够决绝与生猛,但也足够优秀了。
一战结束百年纪录片界真是下了血本,不过评论里又是不知道胡说霸道的,还“无人问津的博物馆”....一战真心是欧洲博物馆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好么,14年一战开始百年各国特展多到炸,告诉你什么叫人头攒动
完全由老兵的口述历史,辅以重新上色配音的影像,Peter Jackson成功还原了一战西线战场的种种细节。而士兵们战役前的合影与战场上的尸体交叉剪辑更是今年最震撼的movie moment之一
修复得相当完美,着色部分很有默片感,“他们已不再变老”,摄影机前不无稚气的笑容与战场上的尸横遍野被剪辑得异常有冲击力;另加的旁白采用当年老兵视角,还原出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如何艰难求生,如何在生理和心理双重煎熬下克服对恐惧本身的恐惧,如何切实地、以血肉之驱感受何谓死亡气息弥漫,甚而拥有剧情片的跌宕与沉浸,开启修复新模式。从开始怀有的拳拳之心,直至麻木完全丧失目标,经历的种种心理摧残,难与未亲历者启口,成为和平时代“多余的人”,另添一份残酷悲壮与寂寞凄凉。
没想到彼得·杰克森居然做了这么一部Compilation Film!回到影像本身,坚定不移地相信摄影机对历史的见证功能,用电影为逝者举行的祭礼。一方面用电影展现人们在战争中的疯狂和死亡,一方面用电影展开抵抗,让历史中无名的逝者在胶片中永生。
成为敌军俘虏倒仿佛解脱,宣读胜利公告却无人欢呼。站立睡觉仍能进入梦乡,发霉饼干不会导致腹泻。战争幻想的破灭,不是虱子老鼠坏疽沼泽,不是敌人的坦克和自己的炮弹,也不是对死亡残疾的恐惧。而是焕然一新从兵营里走出,柜台后那个家伙问你去哪了。原来战争的幽默,在于你并非英雄,而它毫无意义。
没想到是3D版的纪录片,形式很是新颖。有几点印象深刻:一个是片子从英国士兵的视角来讲述的一战,而茨威格《昨日的世界》写了德奥视角的一战,有个共同心理是那时候一开始大家都觉得打仗类似于欢乐趴,都觉得战争很快就会结束,祖国一定胜利;一个是参军大部分只有十来岁,在国内彷徨无出路,反倒是在战争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一个是战争结束后,回到老家,无人关心你在战争中的经历,心中满是失落感和屈辱感。战争,毫无意义。
半小时后,画幕逐渐放大从黑白变彩色,震呆了,就像活生生把你拖进战场,3D版更是加重这种带入感。纪录片对于战争场面的真实感,是任何电影都无法描绘的:恶臭狭小但有生活气息的战壕、短暂休息的苦中作乐、大炮发射时附近房屋震掉的瓦片、进攻前的黄色段子和大段时间的思考、我不怕死但害怕断手或者断脚、只要越过战壕就不害怕了…“前线是世界上最荒凉和恐怖的地方” 炮火结束后英德士兵们互相钦佩和尊重,谈笑风生,从最开始对战争的浪漫幻想,到最后“还有多少人能看到明天的太阳”,每个人都不知道战争为何而来。“你们能活过这场战争,你就能活过一切”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