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是修文物,更是修身养性
昨晚一口气看完这三集的纪录片,时时有泪目的冲动,但那只是出于我一直以来对故宫的莫名深爱,以及对中国传统工艺的自豪和对这些大师们的敬佩。但是今天做家务时,一种慢悠悠、稳当当的节奏感支配了我,这时又一下子想起了这部纪录片,和那些闲散而踏实地生活在故宫的人们。
我特别喜欢这种淡然的、不慌不忙的节奏。在浮躁的生活里,能保持自己的本心,然后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去做好一件事,这真的难得,带来的也会是别样的成就感。这也是故宫里的大师们对待修文物的态度。修复精密的钟表,可能一坐就是半天、一天,要慢慢地让装饰盘上每一个翅膀、每一处关节动起来;修复漆器,每一滴漆都得在深夜去山里亲手采集;丝织品要亲自缂丝,女子不能涂香水、化妆,保持最本真的状态,用肉眼去调节每一点色差;面对陶器、青铜器,一点点的调色、上釉,做旧如旧,点滴也马虎不得;书画作品复原,拉起薄如蝉翼的纸张,稍有不慎就可能毁掉一幅无价之宝。。。年复一年地做着这样的工作,感觉纪录片里的大师个顶个儿地性子温和、耐心,心态分外平和。在故宫的偏院里,他们自己种树、种菜、打水、扫地、采果子、开开风趣的小玩笑,在纷纷扰扰的现代世界过着与世无争的古代生活。。。
从这部纪录片里,其实可以看出中国人祖辈的生活态度。上等的工艺品,绝不能靠急功近利的机械制造批量得到。中国人的书画、织品、器具,无一不是慢工出细活儿,这里面倾注的是时间、是精力、是金钱,更是情感和风骨。
而在今天的喧嚣世界,我们更该去留住这种心无旁骛的较真态度。我愿意相信,真能成事儿的,总会是能传承这种精神的一批人。此外,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做事,更好似平白多了股信心,好似在心里某处就是知道,这么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就能走到终点。
2 ) 故宫 我们的文化与传承
《我在故宫修文物》主要讲述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该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
看着这个纪录片,有一种被洗礼的感觉··
让我们记得,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精致,允许我用精致这个词语。。
如果有时间,大家可以少看那么一点点美剧韩剧,看看我们的文化历史,你会被一群人打动,你会被很多东西所感动,你会为自己的祖国有这么多的传承和精神感到骄傲。
同时,你也会心疼那些师傅们,会担忧这些技艺的传承,
也会被他们所征服,他们日复一日的做着这些枯燥的事,但是,有的确是对技艺传承的坚守,对祖国文化的坚守。
所有的古物都是有生命的,它代表了那个时代,也代表了创造出它的人的心血,它承载了太多太多,我们需要报以敬畏之心。
现代人,都追求的物质生活,在这些古物和古物的修缮者身上,我看见了不一样的东西在闪闪发光···
3 ) 故宫的钟表表针,走完了他的一生
一群在故宫修文物的人,日子是什么样的?修钟表的王师傅,气质儒雅温和,带着徒弟修宫廷钟表,看似枯燥,就是一个个零件打磨而已,把小部件一点点修复到原位。全是精细活儿。 修复钟表是需要耐心的工作,比方说,一个宫廷钟表的底座,刚修复好,又坏了,因为室内湿度变了。他们会经常碰到这样反复出现的困难。王师傅就是穿着蓝灰工作服,一点点校正每一个零件。他修着价值连城的钟表,过着朴素的生活。 也会带着徒弟出去参加钟表博览会,看材料和工具。阅遍古代帝王钟表收藏的王师傅,看宫墙外的钟表,有一种谦逊克制的扫地神僧范儿。他轻描淡写地说:有仿古钟表参展,他们现在做出来的钟,加工技术还是不错的。 故宫一展厅的钟表都是王师傅和徒弟修的。不了解的人草草从橱柜前走过,也许他们只是来故宫走一圈再也不会回来看,也没机会知道,这些钟表是会动的。看到本该有生命的钟表静止在陈列室里,王师傅说:有点心疼。而参观者们更不知道,这些钟表加起来,就是这位王师傅的一生。 王津师傅16岁进入故宫工作,今年是第39年。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就像老师傅把手艺传给他一样,他把手把手把这些技艺再传给徒弟,用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教。 钟表馆里钟表,王师傅还记得年轻时修复它们的故事,而他现在的感叹是:一生太快,不够他把故宫里的钟修完。 王师傅只是故宫众多文物修复工作者中的一个。故宫的师傅们,身上都有那种淡定、耐心、钻研的工匠精神,看似普通却不平凡。可工匠并不是苦行僧,他们在将近600年的深宫大院里修文物,生活依然是有滋有味,有血有肉的。 很多人以为,文物修复工作者的价值是把东西修好了,但对他们自己来说,这也是一种“格物”。“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为了让它传播文化。”这是修文物最大的意义,他们乐在其中。
借鉴不妥删
4 ) 文物修复,惠及万代;巧夺天工,改头换面;精绝技艺,代代相传。
只有3集,完全不够啊。
曾在故宫的神武门展厅,参观过故宫文物修复展览。这次通过纪录片,更详细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认识诸位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专家,倍感亲切。正是有了这些样貌普通,犹如扫地僧那般深藏不露,甘于寂寞,苦心技艺,才能使千年的中国灿烂文明,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才能让后世子孙,有幸能瞻仰古人的杰作。
文物修复,惠及万代;残破腐坏,改头换面;巧夺天工,旧貌新颜;精绝技艺,代代相传。
文物修复不仅是技术,也是艺术。除了技艺之外,此纪录片重点是让我们看到的是,这些身处深宫的文物修复工作者,日复一日枯燥而又有趣的工作和生活,宽松的工作氛围,以及故宫修复技艺传承有序的坚守。整个纪录片,生动有趣不枯燥。
你既能看到修复技术人员们沿袭师徒传承制度,工作上严谨认真,也可以看到他们闲暇时,种花植树,养鸟斗猫,欢闹地打杏接杏,收获果实。
这群人似乎一进宫,就与一墙之隔的浮躁尘世格格不入,但每个人各有性格,却又各有包容。
很喜欢古画修复的组长杨泽华,工作休息时,弹着吉他,貌似和故宫、古画以及他的工作性质并不协调,但却感到了他的特立独行和个性。当古画修复完成之后,他操着地道北京腔,给人介绍画中人物,那个像赵本山,那处曾经被一个技术拙劣的前人修补过,发现了画中的小秘密……那份得色和骄傲,溢于言表,个性分明而可爱;
喜欢第三集的一段真实记录,裱画的老专家,在装裱完工后,对不完美处的遗憾;
喜欢木器组屈峰组长有关格物的那段话,喜欢他在辽金代观音木雕像修复完成后,让旁人寻找修复痕迹时,那份可爱的炫耀;当观音像被搬走时,全体木器组的人们站在门口,依依不舍送别的眼神,也令人感同身受;
感动漆器组的年轻的小闵组长和伙伴们,忍受大漆的味道和过敏,坚守着最传统的技法。赞叹之前残破不堪的古瑟,旧貌换了新颜之后的惊艳;
丝织品组的陈杨组长,为了职业使命,忍受枯燥,自己亲手缂丝,令人称道。
因为故宫禁烟,有烟瘾的王有亮老师傅,坐在乾隆生母寝宫寿康宫的炕上,审视、检查刚就位的紫檀大柜,然后画风一变,忙骑着车,跑到故宫院外抽烟过瘾。
还有钟表修复组、镶嵌组、青铜组、瓷器组等等,普通、默默无闻而又身怀绝技的专家们,他们担当着承上启下的重任,每天触摸历史,是一群令人羡慕而又令人敬重的人们。
当然,在纪录片中也暴露出故宫管理的严重不足。看到修复办公室里工作场地的杂乱,就体现了中国人的粗糙和不讲究,和管理的落后。工作室里没有专业的修复台,真担心谁走路不小心,挂到或者碰到文物,造成文物的损坏。办公室里没有恒温恒湿装备,没有专业冷光照明,这些温度湿度自然光对纸张、丝织物都是严重损害;尤其看到历经千年的辽金木雕观音像,在精心修复完工后,放在一个铁架子推车上,没遮没挡,由一帮非专业的搬运工,送去慈宁宫的雕塑馆。当时真想穿过屏幕,来到现场,最起码,在捆扎绳带底下垫块海绵,哪怕一叠厚纸呢,也不能绳子直接就和文物生碰啊,真担心在故宫坑洼的路上,一个颠簸或不小心,把文物硌坏,或者,绑扎的绳子、带子,把所剩不多的金漆磨掉。另外,同在故宫里面,文物的运送,不应该有修复组专业人员随行吗?
还有,织物组的美女们在清理珍贵屏风时,边干边笑,其乐融融。但你们是不是应该戴上口罩呀,飞沫里的蛋白质和有机物,落到丝绣品上,容易滋生霉斑,也容易产生虫蚀吧。
看来,故宫的技术管理还是远远不够。真希望他们够吸取损坏宋代哥窑盘子的教训,制定科学严谨有效的流程和5S管理,避免历经千年幸存下来的文物,在我们这代损坏。
5 ) 只能随便看看。
第3集,看徐建华修文物。在上墙的时候洒水就像高山落石,非常有节奏。所以那种抖腕儿的劲,是呈现出一定的频率和速度的。要因其自身的拉力,把它绷直。纸的特性是跟水有关系的,如果没有了水,失去了氢键结合,它就变得又干又脆。
掸水的目的是为了保持湿润,而且要平均,所以要用手来感受纸。也完全是相同的动作。但纸和纸的结合要靠刷和墩,这种也是个巧劲儿。张旭光上绵连纸,也是靠巧劲,一次把它撑开就行。
现在回头来看这个片子真的不是什么好片子,充满了大脑的脑补,充满了知识点,而对于修复的过程的细节和感知,却完全没有。但是历史就是这么搞笑,他其实比别的影片做的稍微好了一点点,他居然就成功了。
而且回头你来检验故宫书画修复组,你也会发现他们不是好的团体,他们工作的时候根本就静不下来,一直在说话。看了这片,你会发现是他们部门领导的问题。这个部门领导杨泽华,是口欲期未满足的家伙。一秒钟都不停。而且爱弹个吉他,爱表现。
6 ) 匠人精神的存在,认真工作的人最美
从叙事上来说,片子没有宏大的叙事,而是从一个个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出文物修复的复杂、精细和枯燥,表现出文物修复师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自己工作的热爱。
在镜头里的文物修复师,他们没有被塑造成多么高大伟岸的形象,在镜头里,他们或是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或是学历高但又踏实肯干的年轻一代。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够忍受住那份安静和寂寞。能够慢工出细活。片中也提到年轻一代在刚入职对于工作的不适宜,很真实,很现实。所以我们才更庆幸有这样一群人坚守着。
而在一个个修复师的话语中,一方面是对文物本身和修复工作的介绍;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自己对于这份工作的认真对待。很多观众最感动的点,也在于此。
说中国需要匠人,那匠人到底是怎样的一群人呢?他们应该不仅仅是精通某个行当的佼佼者,而且也是始终热爱职业,在工作中收获快乐和成就感。从而才能像故宫的文物修复者一样在孤独中找到欢乐,在枯燥中找到欢乐。从而将这份工作转化为一种责任。
片子里说,有的人认为一个文物修复师生命的价值体现在所修复文物本身的价值,但是文物修复师自我价值或许在朝朝暮暮与各式文物对话的过程中已经实现。他们在每日与文物相处的过程中,不断思索如何更好修复文物,不断提高技艺,也透过文物了解到厚重的历史和万物的沧桑。生命的意义在一日日里早就有所提升了吧。
7 ) 致匠心
<图片1>
这其实是一篇我看完《我在故宫修文物》后感。这本纪录片力荐。
其实,“匠心”和“匠人”并不算新概念,只是觉得近年来重新被关注,又一次热乎起来。这种“热乎”正好说明了一种缺失——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凡事都讲究高效率,一切都变得“快餐化”的今天,安安静静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了,那些愿意花时间、用双手去打磨制作一件艺术品的心态显得弥足珍贵。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值得被珍惜、尊重对待,尤其对于快要消逝的那部分。
我依稀记得我的小时候,楼下会想起弹棉花、磨剪刀、修棕绑的叫卖声。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天气,爸爸妈妈把家里的棉被抱去楼下,弹棉花的是一对老夫妻,一声声,我看到棉花絮在阳光里飞舞起来又飘落的样子。弹过的棉被睡起来是温暖的生活的气息。而今,压在身上厚重的棉被已经被轻薄保暖的蚕丝被所替代,全杭州弹棉花的店家大概只剩下河坊街历史街区上一家了。
同样是年幼时,每年立冬之前,外婆会来家里给我翻棉袄,我帮着她把棉絮撑起来,一层一层铺上去。棉袄松软,陪伴我一整个冬季。而如今,外婆年纪大了,再也翻不动棉袄了。这门手艺也没有传承下来,我早已不穿棉袄好多年,习惯了羊毛大衣的轻薄,连羽绒服都觉得有点累赘。
长久以来,爸爸大概算是保持着一种“匠心”,除了以前画画,平日里在家会自己买石头来做雕刻,做小景,或者刻印章。每次他给我看,我拿到手的时候觉得格外珍惜。我一直觉得在他退休后,他应该是能够静下来继续雕刻画画的人。
跨年的时候去北京,在故宫珍宝馆里看到已经失传的点翠工艺,翠鸟蓝色的羽毛被一丝丝粘在金银之上,规整得严丝合缝,脑海里想象着工匠在日光之下歪着头拿着镊子,一点点小心梳理粘贴的模样。还有累丝工艺,将极细的金属一点点弯曲叠加成繁复的花纹,其中花费的气力和精力都难以想象。
反观我自己,很容易就能发现我们到底失去了什么。且不论那些巧夺天工的手艺失传了,我们失去的其实是“心”。
失去了那些耐心和恒心,我们更多地从创造者转变为了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促使制造业越来越发达和高效,机器取代人,是大家的共识。手工艺固然好,但是实在太慢了,加之人工成本远高于机器,利益驱使之下我们不愿意再等待一件手工艺品的完成。但不能否认的是,多数手工制品有其自己的特色且工艺、质量上乘,只是数量稀少。
以上冗长的铺垫,是我看这部记录片的心态。
关于故宫的纪录片有很多,之前的《故宫》和《故宫100》从历史和建筑的角度剖析过,而这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切入点,是描写故宫文物修理厂工作人员们的日常工作,小却新奇。文物修复家是很多人好奇的职业,在故宫里修国宝是怎样一份工作呢?很多人是带着好奇去看。
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纪录长片总长三集,每集展现几类关系密切的文物修复和性情各不相同的修复大师。第一集讲述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故事,第二集是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故事,第三集为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
除了感受到中国古代匠人巧夺天工的手艺,为古代文物之精美叹为观止以外,更多的是臣服于这些“文物医生”和他们的“文物复活术”。多数毕业于央美、清华美院的他们,在工作之后就不会再有艺术创作,文物修复是严谨的工作,不能自由发挥,而是要尽最大程度保持原貌。在修复的过程中,要细心细心再细心,耐心耐心再耐心,这样一坐就是一整天。大概在外人眼里,是极其枯燥无聊的工作。
然而并不,这里面有对话,是贯穿古今的对话。修复人和工匠的对话,修复人和上一任修复人的对话。经历整个工作过程,能够获知鲜为人知的故事。
这里也有传承。所有的文物修复师都有拜师学艺,手艺与技能代代相传。在现今社会里,这种古老的关系好像只有在紫禁城内才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当然,纪录片也描述了他们的工作环境、工作日程等等,看起来偌大的紫禁城和无聊的修复工作会因为院子里的植物和动物们开始鲜活起来。
纪录片里最喜欢的一个师傅,是钟表修复家王津老师。片中从事一辈子故宫钟表修复的他在厦门的一个展览上碰到一个台湾钟表收藏家。收藏家骄傲地把视如珍宝的一块表给王老师看,王老师只是很淡定。他一生看过精巧的表无数,他大概无法理解收藏家的兴奋点在哪里,宫里宫外真真是两个世界。
王老师并不是不屑,相反,他内敛腼腆、温暖谦逊、执着冷静,具备所有可以担当钟表修复业泰斗的品质。他看着一些展品哭笑不得,有些尴尬地以这样的方式进入一个现实世界,想来还是安静的故宫更加适合他这样的人。
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作为大国工匠,应当具有他这样的品性和坚持。莫明地很喜欢他。
看完纪录片,很想也去故宫修文物。知道自己没有这样的资质,心向往之。也许是希望,自己面对这样一份工作,能够沉下心来做一点事。
后来想明白,小到能够静下来写文章,大到过好自己的生活,也需要一点“匠心”才行。
不停酸鼻子,终于明白学文物的学长告诉我站在故宫直接哭出来的那种感受。站在历史的洪流中,这些跟历史的对话,肩负的责任感,对后世的忐忑和交代。自己的一生跟这个这些经历风霜的文物交织相融。(小闵真的好优秀啊;老师傅们都好可爱~
还在B站看,挺有意思的。另外一个感慨就是,现在大家表达感受的词汇真的好匮乏。出现修复好的瑟的时候,满屏幕全是"哇"、"好美"、"卧槽"。
面对钟表收藏家的炫耀,王津只是淡然一笑。他修复的每一件钟表,都是世界上最精美最罕见的珍宝,都可谓价值连城,然而这些可以货币来衡量的价值,却不在他的不在考量范围之内。他感叹的是几百年前的老玩意儿,为何设计得如此精巧,并想用自己的双手,让它恢复当年的光辉。这就是国之大匠的底气和格局。
“玉其实就是一块破石头,它有什么价值呀,但中国人能看出德行来…中国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人在世上走了一趟,都想留点啥,觉得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其实修文物的时候已经把自己融进去了……文物是为了传播文化,不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物品本身没有什么价值”(木器组屈峰)
贼喜欢有历史气息的东西,有的时候想一冲动到北京去,在故宫做俩月的志愿者,择一事,忠一生,中国的传统思想,不管什么都需要忠诚。
泱泱大国,匠人精神。
中国其实真不必艳羡什么“匠人精神”,所谓的“匠人”们完全是另一种画风。有种“道在其中矣”的大气。故宫师傅们谦虚于手艺,颇食人间烟火,有种贴心的真实感。而且,很多学者也是如此。作为舶来品的匠人精神,在中国是一个伪概念。
钟表组的王津老师可真帅呀 > <
可能只有我这种烦人精会在意的事:1、旁白不会发任何ang以外的后鼻音,为什么要去做旁白,为什么竟然能做旁白,好烦!2、年轻一代的工作人员基本上清一色北京口音,看来故宫是真的难进……
里面有段话说得特别好,“文物不是为了保留一个物品放在那里,文物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传播文化。文物修复不止是因为把物品修好了他才有价值,而是在修的过程中跟,人和物的交流,对物的体悟,把自己也融到了里面。”中国的格物精神。一群真正的匠人。看完遗憾错过了90年院庆,百年的时候希望可以去
看了三遍,叙事节奏有点乱,不过谁他妈care节奏啊,文物的特写镜头实在太美太带劲了,我现在就要去学轻功,毕竟人活在世界上几十年,不去故宫偷点什么说不过去吧,真想把王津老师本人偷走。
“之后外面什么声音都听不见了,静得令人不敢说话。”这么好的东西能交到一群有心的匠人手里,红墙暗阁内满是那些有温度的日常。
宣传的是匠人精神,可惜旁白真是败笔,nl不分就不说了,有些地方真是跳戏,你都花了那么些功夫去拍了,还用移轴,还搞动画演示,你就不能严格要求点旁白吗?走心体现在每一个细枝末节的地方,不是自欺欺人就能得过且过的,当然,我觉得每一个修复师都萌炸了
而今紫禁城里的大师们朝八晚五,温柔耐心,几十年如水而逝,珍宝重获新生
放在繁华都市的中央,故宫的人事物仿佛是被无形屏障保护起来的另一个宇宙。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有机会能够成为顶尖匠人挑战专注力的极限真是很幸运的事。
故宫招聘广告(但我去了就是扫地都不要) 无处不在的御猫 王师傅我要给你生个表
同样是行内翘楚,日本职人追求的是一板一眼里的仪式感,再琐末的工作也要做得肃穆。中国师傅追求的是举重若轻,越是重要的工作越是要带着点玩儿的趣味,其实骨子里也是一板一眼。看完好想去给故宫当扫地工啊!
受篇幅限制前两集过于压缩和穿插,造成不能完美的瑕疵。老师傅们的手艺没的说,但是看过日本的文物修复,对比下来有些难受:环境的狭窄杂乱、工具随处放、搬运文物时运输及包装器械的粗陋等。这里没有崇洋媚外,只有精细化和科学化,即使在这个代表大陆文物修复最高水准的纪录片中,仍然看得有点难受。
竟然评论人数不足…还是看到的人太少了…平时不爱评价,这次一定要力荐!尤其钟表师王津…看着心疼…倾尽心血让钟表栩栩如生的活了起来,然而摆进橱窗展览,就那样静静呆着,任其万千华美匠心独运,观者也难以想象它们活起来是怎样的精妙生机…太可惜,太遗憾。极纯粹又极光彩的纪录片。。!!
不煽情不渲染,平实又日常,堪称故宫招聘的最佳宣传【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