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最后的维美尔》在豆瓣上评分挺低,但以绘画和音乐为题材的电影总是让我失去抵抗力,更不用说这个史上最著名的名画造假案了。电影讲述荷兰人汉·范·米格伦在二战后因叛国罪被捕,在法庭上将伪造维美尔原作的事实公开,扳倒了指控方的故事。电影不仅故事生动有趣,荷兰战后的时代背景以及故事背后的人性都意味深刻。 看这部电影知道了二战后盟军军管政权与即将接管的国家或地方政府,竟然有这么大的冲突,一切都是利益在作祟。揭示名画造假也是利益斗争,假画的背后都是金钱与权力。如果造假事实成立,那某些著名的美术鉴定家、甚至国家级博物馆不仅丑大了,经济损失更是相当惨重。 故事中的各色人物形象生动,战争的阴影和创伤仍令大家心有余悸。有人就能象割掉肿瘤一样地与过去割舍,而有人却始终活在过去,更多人都变得麻木不仁。利益是至关重要的,实用主义是最先考虑的,真相往往要在最后才能站得住脚,还总是留有残缺,这是社会的常态。 那个时期的名画造假,做到这种程度也是不简单的事。造假者摸透了权威评论家、鉴定家的习性,电影甚至还提到顺应了纳粹主要领导的审美。画家们千方百计地寻求权威们的认可,失败的画家能在造假方面获得成功,也算是一种成就,对于画家来说这要比政治重要,再说他根本就不懂政治。 电影让观众见识了许多著名的维美尔假画。《基督与罪女》,这幅画富含宽恕的意义,但新政权从不请客吃饭,不采取革命和专政的手段,就没有稳定的时局。造假者一时成了荷兰的英雄,但故事最后也请他下了这个神坛,也许英雄本来就没有那么高大。真正伟大的画家都会勇敢地趟过批判家和心存怀疑之人的抨击之火,这样,他们的画才有价值,他们才能留存千史,当然也有另辟渠道达成目的者。也宽恕他们吧,英雄毕竟是少数,芸芸众生的思想境界只是苟活着。
米尔格伦的罪过不是卖假画,而是对纳粹谄媚,把荷兰的文化瑰宝卖给戈林。皮勒上尉因为战时加入过抵抗军,从而在战后帮助盟军处理一些本地人通敌的案子。他看到太多的人被迅速处决,勾起了内心的伤痛,大战来临,没有人可以不被牵涉其中,自己的妻子成为纳粹军官的秘书和性奴隶,换取珍贵的情报。战后妻子看到丈夫与年轻漂亮的秘书调笑而以为他始终对自己的经历耿耿于怀于是两人离婚。
电影描述的是,米尔格伦作为一个原创艺术家是不被艺术界接受的,但作为一个伪造艺术品的画家却赢得了敌我双方所有人的一致称赞。米尔格伦在战争期间一系列的创作和交易,是他整个人生的黄金巅峰,既能画画,又有最顶级的欣赏者,还有钱。但正如皮勒上尉最后问他的,你有绘画的天才,所有的著名艺术家都要经受住世间的批评和时间的检验,你应该趟过火海的,对吧?
米尔格伦有才能,但是最受不了的就是别人的评论。
维米尔有才能,维米尔一辈子都过的不怎么样,最后死于操劳过度。带珍珠耳环的少女电影里维米尔的妻子怎么说他的,你画的太慢了。
一个人究竟是为了声誉而活,还是为了真实的自己而活。米尔格伦受不了自己不是人群的中心评论的焦点,皮勒上尉也受不了顶着通敌妻子的名声。但最终,皮勒释然了。
我的问题在于,也曾全力以赴解决过很多工作中的难题,但从没有得到设想中的荣誉和奖赏,被人当擦过的手纸一般扔在历史的尘埃堆中,以至于自己也觉得那些努力过的事情也毫无价值,既没有得到钱也没有得到地位,所以产生了一种印象,我这几十年什么都没有做成,没有成就,没有值得说道的地方,活了个空。我想向其他领域伸出触角,但还是怕得不到肯定,得不到应得的东西,得不到亲戚长辈的承认。越是得不到肯定就越退缩,越是退缩就越不敢前进。
我就是个猪。
一个将荷兰国宝级画作倒卖给纳粹二号人物的艺术家兼画作商人,被战后的荷兰政府判定为叛国者。但是他却辩称自己卖给这些纳粹的画都是赝品,而且是利用合成树脂等原料仿制了当时的染料,通过做旧,逃过了鉴定专家的酒精测试。荷兰地下抵抗组织的一个上尉发现了这个秘密后为这个商人辩护,最后通过揭露法庭上画作为赝品的途径,证明了画商是为纳粹提供假画的爱国者,让画商免去了死罪。但是在最后关头,上尉发现了画商呈给希特勒的一本画作介绍本上,有“献给敬爱的希特勒”的字样,对画商的爱国诚意产生了怀疑,为画商究竟是真正的卖赝品戏弄纳粹从而体现自己的反抗意愿,还是投机主义的双面背叛者,爱国意愿是否纯粹,而感到疑惑。
最后的字幕反映这个画商在审判过后不久就死于心脏病,说明他还是有负罪感的,爱国的意愿并不纯粹。
想来在纳粹统治时期,忍辱偷生是不得不表达对纳粹的敬意,和假意投诚,实则反抗之间的界限实在难分,也根本就剥离不干净。一如上尉的妻子,她为抵抗组织提供了很多情报,但是条件是要成为纳粹的情妇,陪他上床。最后上尉烧掉目录并对妻子表示宽恕的结局也说明他悟出了这个道理,一切也就释然了。
珍惜当下,身边的才是最真实的,又何必要去执意追寻太多的过往。也许澄清一切,并不能得到真相,却让所有的当事人遍体鳞伤,真的值得吗……
历史上居然有这等奇人…如果不是出生在那个年代 应该会活成另一种模样吧 历史就是这么残酷
当群众处于蒙蔽之中,说出真相的人就是疯子。
最后三分钟升华得漂亮!真正的艺术家,不是苟且偷生之辈。苟且者,有才华也是枉费,充其量只是历史的丑角。
Always knew about Meegeren faked perfect Vermeers against all odds, but never read anything about the trial.
说明人类社会从很早以前就不正常了。梅黑兰出原创作品的时候销售量寥寥无几,后来改行做高端仿制品,反而件件是爆款,最后达到了同人逼死原作的层次。直到他自供,那些“维梅尔杰作”其实都是自家“创作”以前,大家公认他是一个没有太高艺术天赋的人。
对开场不久就出现的英音 没有抵抗力,一秒天堂,一秒地狱,几分钟之前是杰作,几分钟之后一钱不值!
呣⋯如此故事体量还是做成迷你剧会更好(虽然视听已经很电视电影化了。影片节奏“紧”“凑”得不行,无法略去的必要信息交代戏赶戏似的前后拼接在一起,太消耗观众眼力了点。btw盖老皮一飞冲天搞革命色儿的燃情眉峰怎么看也不太像话吧。
历史上最牛逼艺术伪造者的故事,盖皮尔斯拿腔拿调的感觉还真不错。这个片给我最有意思的思考是:到底什么才是传世的艺术品?艺术品本身,还是必须要有故事加持?正品加持当然会降低信任门槛,但是为什么要人云亦云,有自己的审美标准不是更好吗?
中间一段音乐有点糟糕。很不错的故事……。可惜近期都没时间看画呢。最后credit里居然有ridleyscott。Dekker角色设置功能性不错呃。有书作文本。电影倒是致力于描述战后荷兰人的复仇心态。元首友情出场………咳咳
剧本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但是着重于描述主角生平,以及造假的种种技术描写,对他的人性转变和更加深刻的部分却浅尝则止,可以说有点遗憾
就电影来说中规中矩。就历史本身来说,实在有趣。Han van Meegeren,一个连自己的画都卖不出的人,竟然能蒙骗过专业的Vermeer作品鉴定师,并将Vermeer的赝品画作以史上最高的价格卖给纳粹,疯狂打脸权威。
3.5
伟大的伪造者、平庸的艺术家、意外的民间英雄…他的一生被谁定义,又有谁在想起,凡此种种疑问和身份追寻都组成了这个不凡的人物故事。属于很好看懂的“隐藏历史”类,同样也是非常稳定的演绎;这种普及性和后半段那场审判让人讨喜。但在这之外,没有攫取到更为独特的视角,知晓的人也会察觉这是种疲倦的重复。
一个二战时期荷兰赝品画家的传记故事,片子的精髓在于两面的界限难以分清
二战战后题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名士兵和荷兰抵抗军成员调查了失窃的艺术品,其中包括由艳丽的伪造者出售给纳粹的维米尔。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史上最成功的赝品画家的最后人生。汉·范米格伦无疑是个极其聪明画家与商人,他缺乏道德感,欺骗了所有人,从纳粹高官、鉴定家甚至到为其辩护逃离死罪的人,并在暗中享受着自己的成功。盟军调查员具有太多的正义感,米格伦玩弄于股掌,成为其工具,挺可悲的。影片前面部分讲述得太过啰嗦与散漫,后面法庭剧稍乱,但戏剧感出来了。
这片子对汉.凡.米格伦的评价相当公允,艺术家没有把天赋用在正道上,却借此成为时代的投机分子。另:盖.皮尔斯的表演帅炸天,只是眉毛有点让人出戏。
传奇人生,传奇人物!
沉重的话题。为了真相不顾一切,但是真正揭露了真相,才发现一切并不是自己想象的完美。
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个造假高手,遇到一个负责任的调查员。故事讲得中规中矩,波澜不惊。其实可以拍得更好,略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