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路31号》由许继峰执导,将镜头对准了西冷印社展现了孤山路上西冷印社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以历史人物贯穿全片,为我们展视了历史洪流下的文化画卷,尤其足复中精妙的镜头语言,色彩的运用尤为出色,解说何的艺术叒果,令无数观众为之所动容。 镜头语言是一部影片的灵魂,长镜头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态,最大的功能就在于逼真地纪录现实中的自然生活和情绪并保持空间,时间的完整和说一性。全片的开始就有一个长达1分钟的长镜头,展现了孤山路的全貌,最终切为孤山路的航拍镜头,一气呵成。增加了影片的可信性,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该片中也有大量的升格镜头和降格镜头,用升格镜头展现雕刻的魅力,用降格绕头展现人流量之多,两种镜头巧妙地足用和转换,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整体观感。 色彩的象征意义是由于色彩的视觉生理效应引起观众有倾向性,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形成了色彩的联想和心理的暗示,色彩的象征意义是因为人麦长期生活经验和联想产生的比如该片中对于历史过往的闻述,多为昏黄的色调,导演的意图非常明显,而现实往往采用较为鲜艳的色调,并伴随强烈的光线,无非将往昔与今日形成了对比,表达了对过往历史的和对当下生活美好的珍惜。不仅仅足时间上的区分,环境也有很明显的色感,导演运用大量冷色倜伴随着雪花的飘落,不仅仅表现环境的恶劣,时间,历史的无情也由此显现,在历史的长何里,人非人物非物。 解说词在一部纪录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丰富了画面信息年添了影片趣味,如果没有解说词,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一部纪录片。《孤山路31号》的解说词声音厚重,语言平实自然。说明不同人物处于的历史时期时,对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历史文化画面进行了补充,解释和说明,这样使得观众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在某些段落,朗诵历史文人所写下的传影,便观众被诗中情感所感染,内心产生了对文化的一种尚,抒情的语言由此体现。所以本片的解说词也以客观的视角,抒情的信句先感受那段过往的历史,珍贵的文化。 情景再现是记录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本片利用演员来扮演吴昌硕这一角色,将吴昌硕当时所处的意境和内心更直观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化抽象为形象,使之更加生动化,使于观众进一步理解。 《孤山路31号》该片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让观众领略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及传取的价值所存,当今社会,每个人都要建立起文化自信,继承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的河流,不断向前。
野心和情怀远大于格局和深度的一部纪录片。不知道还有没有后续篇,如果没有的话,怀古而未开今,叙事结构上有重大缺失。当然,当代西冷印社的衰微或许也让制作方有心无力。而如果有后续篇的话,那么目前的播出方式未免太急功近利,为了赶献礼的档期吗?当然,瑕不掩瑜,全片不乏亮点和创新之处,只是形散神亦散,总导演驾驭全片的功力还稍逊,有点可惜了这么好的题材和音乐。具体到微观,西泠四君子的重现部分无论从布景、演员、服装、灯光乃至后期调色都很出彩,但全片的色调有些不一致,很怀疑是同一家调色公司做的后期吗?另外,后期特效用得过多,流于炫技华而不实,太多不必要的红外摄影、水下摄影以及镜头语言单一的航拍摄影,感觉是为表现而表现,合理性欠奉,反而打散了全片的基调和拖慢了节奏。
刷完这部纪录片之后,感慨良多,当下的纪录片这么多,有讲述美食的,有探索文物的,这部纪录片竟然选择了相对冷门的印章篆刻,这个选材真的是既大胆又独特,就这一点,它已经和其他纪录片不一样了。
先和大家来聊聊片中所提到的篆刻艺术:
从百度百科可以了解到,篆刻艺术,是书法(主要是篆书)和镌刻(包括凿、铸)结合,来制作印章的艺术,这是汉字特有的艺术形式。兴起于先秦,兴盛于汉,衰落于晋,败阵于唐、宋,复兴于明,中兴于清。迄今已有三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这不仅是古老而鲜活的中国符号,也是古今传袭的“诚信”标志,是人们言志抒怀的艺术雅趣,蕴含着丰厚的中华文化与人文精神。
而《孤山路31号》就是以西湖孤山南麓“人以印集、社以地名”的百年西泠名社为主,勾连出古今中外的金石故事、人物传奇,借印信方寸,映射镌刻在民族内心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
片子在介绍印章源流、印社沿革、精湛技艺的同时,也带我们回顾了时代颠覆动荡思潮交锋激荡的清末明初。王福庵等“创社四君子”乱世独立,雅集同道研修青铜碑刻,“印宗秦汉”追思上古金石,对中华文化源头的执着信仰和孤傲坚守等。
整部片子从自由奔放、苍劲凌厉的印文中,解读文人墨客感怀方寸天地的家国情怀,从琴心剑胆、壮怀激烈的印人故事里,讲述传统手艺人百年来的坚持。借小小一块金石,来触摸王羲之、林和靖、李叔同、吴昌硕等文化巨匠的高贵灵魂,这同时也筑成了西泠印社独有的精神,即“西泠不冷”。
取材是其一,第二想跟大家聊一下“浙派纪录片”。
浙江导演拍纪录片,从叙事方式来说,与别人总是不太一样。据笔者了解,浙派纪录片有访问式的、美文式的、揭秘式的,但无论哪一种,都是以人物和故事为核心,画面讲究,文字优美,电视语态具有江南文化的特殊美感,在经年累月的坚持之后,浙江人在对于采用纪录片讲述历史、记载文明的人文情怀和价值,也有了独具地域特色的鲜明风格。
这次的《西泠印社之孤山路31号》就是“浙派纪录片”的美学新突破。动用以往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从没有用过的手段,使整个影片在视觉上具备一种强烈的陌生感,给观众一种不同以往的视觉体验,让大家看见一种日常看不见的真实。
总导演对于纪录片与公众的关系也有着长期的观察与思考。通过他对金石文化的精神空间的探寻,对相应的叙事格局的开拓,以及与当下年轻人的情感互动,可以看出,他正努力的把《西泠印社》系列做成一个具有实验意味的作品。
希望大家都可以看看这部纪录片,感受一下老祖宗留下的印章篆刻的美好,浙派纪录片的柔美,引人入胜的叙事,绝对不虚此行,物超所值。
《孤山路31号》是一部关于石印的的板块结构纪录片。印石本无言,却在与朱砂的结合中折射万千,该纪录片一方面诉说着西泠印社115年的点滴,另一方面诠释着文化背后的思念、虔诚与传承,意蕴深远。
多样化的叙事手段反映出印记在历史长河中的不朽,一如草长不枯、花开不败。该影片将真实的记录与历史文献、画像的记载同现代化的拍摄有机融合,并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人们仿佛置身于那段悠远的时光之中。烛火旁以“酸寒小吏”自称的吴昌硕正伏案刻章,石头的二次生命一朝琢磨于方寸之间;在《刻印中传达出对“通"字之追求的李舒同,毅然出家并留下《断食日志》一书,辛亥革命真实影像的再映无疑加深了“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句的内涵。历史的重现让人们不觉与那时的人与事心念相通、时代变化着,而文化的延续从未中断。
创新性的表现方式增加了历史的原重感,也使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愈发明晰。利用三维动画还原百年前西泠印社云卷云舒,朝升朝落的景象,扑面而来的古色古韵形成极强的视觉冲击,特效与降格镜头的兼用让人们在瞬息之间体会到岁月的变迁,在体现时代发展之迅速的同时,也表明印记的传承与发扬离我们并不遥远。通过摄影师拍照留念的动作巧妙转场,从真实可感的人物过渡至博物馆中陈列的画像,可见碑板石刻虽已远离生活时空,却从未被遗忘。而对中外雕塑、壁画、文字的快切镜头则使石头背后的文脉力量震颤着人们的胸腔,石头虽小,却是失活中坚固与坚持的缩影。
富有诗意的隐喻增添了文学底蕴,深化了内涵。自古明月寓相思,婵娟之圆与老缶之思妻遥相呼应,更见思念之深;冰肌玉骨的梅隐喻着吴昌硕的铮铮铁骨,而这样的人却一生颠沛漂泊,游于浊水中的鱼隐喻吴昌硕在黑暗的社会里苦苦挣扎、不愿送失方向。水落泠泠象征着出家后的李舒同内心的清静;倒塌的雷峰塔采用消色构成,而画面中那块象报着生机与希望的绿则寓示人们希望虔诚之心挺拔入天的信仰屹立不倒。
优美形象的解说词从视觉、听觉两个角度对纪录片进行补充,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印章的价值不在于石质的永恒,而在于刻痕的每一笔,如微尘却折射万千,游走在天地间",并列句与转折句的交织辅以比喻的修辞,更深层次凸显了印记的诞生与留存是世世代代难以计数的人为之努力的结果。它的意义早已超越本身的艺术价值,更因虔诚的信仰和坚定的传承面被赋予了人文的内核,故而不朽。」“冷冷无语,水去有痕。有形的散作微尘,而无形的又成就万千因缘",具象与抽象、表形与表意的结合是对印记存在价值的补充一一传统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文化渊源在现代社会的再现,一如沧海遗珠历经岁日长沙的沉淀而又重绽夺目的光辉,作为一个流动的亘古不朽的意识体,指引着更多人将目光聚焦于宝贵的文化遗产。
时代的发展泥沙聚下,揆诸当下,有多少历史湮灭于科技化、智能化社会的冲击? 不可估量? 长达六万九千字的《法华经》几近消磨殆尽,是惠皎的徒劳,还是人们的愚昧?无人知晓。石印的流传,是百年前的幸事;石印的磨灭,是我们的不幸。恩念、虔诚、传承是这部纪录片教给我们的,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
情与物
——浅析《孤山路31号•石头记》
过生日那天,夜里在床上看见阳台上的月光,水泥阑干像倒塌了的石碑横卧在那里,浴在晚唐的蓝色的月光中。一千多年前的月色,但是在她的岁月里已经太多了,墓碑一样沉重的压在心上。
—题记
时光穿过林木间,沙沙的声响被远远地甩在身后。自然用岁月这鬼斧神工的器具雕琢着世间最坚硬的物质。戏子在台上咿呀,颂出一首首悲欢。从吴昌硕四十年的等待,李叔同的出家渡己,到龙牙恒寻找心中所爱,那枚融入了所有情感的印章,正在《孤山路31号•石头记》中,娓娓道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故事。导演运用板块式结构,以人物为线索,用浓重的人文情怀打动观众。
夫妻之情
纪录片开头便讲述了一个穿越四十多年的爱情故事。在景别的选取中,特写频频出现。镜头借此展示了更多丰满的细节予以观众,仿佛身临其境般见证这段凄美的爱情。画面中,吴昌硕的手轻柔的抚过坚硬的石,石上刻着的是早逝的未婚妻。细腻深远的爱穿过光阴和岁月,回到了世间。他的情感在这些细节里显露无疑而打动人心。张爱玲说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是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因为完全是等待。吴昌硕把这份等待刻入了石中,化作了一份温柔的永恒。当他辞官归隐,拉镜头缓缓的把他和世俗隔开了距离,直至清幽的山中。也正因为他的远离,使他能更好的完成自己的追求。生活的百味,他早已尝遍了。
为国之情
李叔同叹着“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时缓缓向前推近的镜头使纪录片具有了别样的韵味。冰雪上散落了的枝叶好似战败了的士兵那样飘渺无所依。哪怕以植物作喻,推镜头带来的强烈情感表达也并未消减半分。在乱世,这位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这位未来的佛学大师于国家“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苍凉心情仿佛跃出屏幕,带来别样的滋味。在艺术道路上,他走出了千万人难以走出的幽境。而当他走进佛堂后,人们只能通过他的绝笔,“悲欣交集”四个字不断揣测他的内心。
文化之情
《月亮与六便士》中提到“有时候一个人偶然来到了一个地方,会神秘的感觉到这个地方正是自己的栖身之所,是他一直在寻找的家园。”巴黎人龙乐恒便是这样。色彩的对比充分表现了这种浓烈的情感。鲜红的朱砂和钝黄的玉石,成就了纸张上的印记,吸引着世界各地心怀向往而来。一切融合在了一起,变成了这个他国躯壳里最中华的灵魂身上最低调的黑和行动里最敬重的礼仪。
中华的艺术之美在一代又一代的匠人手中进行着独特的传承。片中以其创新的表现手法,生动诠释了百年印社的精神风骨和时代内涵。孤山不孤,西泠不冷,在那座矮矮的山和那小小的房里,正有什么以不起眼的方式一直根植在土地上,并慢慢蔓延到生活里。
昨晚我刷完了最新一集的《孤山路31号》,名为《石头记》。相比起前两集,这集的信息量非常大。除了那些美丽的景色,还有那些我曾经并不了解的历史。
“中国人相信石头里隐藏了一些特殊的生命信息,能在天人合一的境界里去寻找永恒。”总导演许继锋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这么说过。
在《石头记》这一集里,你会看到那些石头背后的文脉力量,这股力量陪伴着西泠印社走过了115年。导演在这一集里用了一个很特别的情景化切入方式,打通了现实与精神空间的穿梭隧道,用这种方式来讲述吴昌硕的一生。
作为西泠印社的第一任社长,吴昌硕的人生,留下诗书画印四绝的响亮名声,更有不少藏在作品里的动人故事。他有刻过一方“明月前身”章,是吴昌硕65岁时梦见他早逝的未婚妻章氏后而刻的。一面是一位仕女的背影,一面为有格朱文款。满满3行,每行6字,文曰:“元配章夫人梦中示形,刻此作造像观,老缶记。”
拍摄这场戏的选景,是在余杭超山。看总导演许继锋的采访,我了解到,他们是到了现场才想起来,超山其实正是吴昌硕人生的最后归宿地,吴昌硕的四世孙吴超老师,在拍摄当天晚上就带着珍贵的“明月前身”原章到现场指导拍摄。不得不说,这对于创作者,是一件十分难得的事情,真希望幕后花絮里可以看到吴超老师的身影...
除了吴昌硕,在《石头记》里,弘一法师李叔同是另一位及其重要的出场人物。
1924年,西泠印社建华严经塔时,创社成员之一的叶为铭邀请了弘一法师撰书《西泠华严经塔写经题偈》,镌刻在塔上。从此,西泠净土,华严圣地,风起铃动,佛音袅袅,远近相闻。
在西泠印社半山腰,沿鸿雪径台阶往上的石壁上,嵌有“印藏”的石匣。在这个布满青苔的石匣里,就藏着李叔同赠93枚印章与西泠印社的故事。
想知道更多吗?B站搜索《西泠印社之孤山路31号》,答案全在那里。看完记得去走走,半山小店可以刻章,唤老伯帮忙给刻块印,兜兜走走,即使跟大师们没有生在同一年代,但看过他们的一生,也能略懂几分。
它就静悄悄的竖立在楼外楼的旁边,白墙黑瓦的小院里,是曾经文人雅士纂刻金石劈情操的地方。
航拍+今人扮演古人+古迹的数字化再现,似乎成为电视台出产的同类纪录片的标配了。大概以为用上高科技的锅就能炒出一盘好菜来。
解说词有点矫揉造作,搞不懂纪录片为什么要加这么非主流的滤镜,更搞不懂IDF策展方为何只放两集...
立世之根本
精致的空洞
于是,我划水而去,作别大师。
文化自信
《孤山路31号》昨晚正式收官了,每一集我都在追着看,从《湖山记》到《草木记》再到昨晚的《石头记》,孤山的一草一木都是有生命的,这部片子不仅仅是历史人文纪录片,对西泠印社环境的刻画也可以说是自然纪录片了,好看!
拍得好美。讲故事讲情怀,印学金石学的事基本没有。摊手摊手。
一个关于西泠印社的纪录片,画面精良,解说词精美,但问题恰恰出在解说词上,如果它是为了激发人们对印社的好奇那么目的应该是达到了,但正是因为模模糊糊,虚无缥缈的解说词导致信息量很小,很多时候情怀多于信息。团队很用心,解说很柔软,有点类似苏东坡这部纪录片,但还没有那么好,不过浙江卫视能拍这么好的片子并且播出就很不错,浙江还有很多文化遗迹吧?期待更多纪录片介绍浙江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
西子湖畔孤山南麓下,西泠印社坐落处。
原来中国这么多匠人后来都定居日本了
拍的是真的好看 解说词的确符合意境了 但某种程度上又有点曲高和寡
IDF两集打卡 第二集的动物角度转换的意图很浪漫,但为了造成这种浪漫整个叙事受到了一些影响。看不出导演对音乐是太大胆还是根本就没顾虑太多....
身边也有朋友玩篆刻,一直都是朋友圈看看他们刻的章,看完这部片以后想跟他们一起刻。
孤山上的“印藏”石洞里93方印,是李叔同捐赠给西泠印社的。从吴昌硕一直讲到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看了第一集。纪录片的摄影真的没话说,一级赞,将秀丽的西泠印社亭园风景与西湖风光融为一体。但是对于解说词这块个人认为深度和广度有所不足:第一集主要围绕在那个战火纷飞家园难保的时代,西泠印社四君子构建孤山路上这座理想园是否合时宜的问题。话题不错,可惜流于浅表,而且一直缠绕在这个问题上给人一种在不停的兜圈子的感觉。
一部过于注重画面与解说词唯美质感的纪录片,也是一部绕在各种意象里出不来的纪录片,更是一部被前述两点耽搁以至于并没有讲清楚西泠印社的纪录片。那么,这样一部文艺气息过于浓郁,浓郁到写意性盖过写实性的纪录片,还能称得上是纪录片么?更像是一部文艺片宣传片,辞藻与美片的堆砌,令该片严重失衡,已然看不出纪录片的样子。
画面好精美,音乐悠扬婉转,配上人物对应老照片的演绎,确实回味无穷。不足在于解说的语速真――的――很――慢!感觉更像散文,抒情大于内容。
四星送上,调色比较奇特,甚至有些人们所说的重口,是不是真的具有美学价值,需要人们自行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