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欧美剧英国2013

主演:大卫·苏切佐伊·沃纳梅克菲利普·杰克森休·弗拉瑟保琳·莫兰亚历山德拉·道灵

导演:约翰·史翠兰希提·麦克唐纳安迪·威尔逊汤姆·沃恩彼得·莱登

播放地址

剧照

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剧照 NO.1 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剧照 NO.2 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剧照 NO.3 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剧照 NO.4 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剧照 NO.5 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剧照 NO.6 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剧照 NO.13 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剧照 NO.14 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剧照 NO.15 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剧照 NO.16 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剧照 NO.17 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剧照 NO.18 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剧照 NO.19 大侦探波洛 第十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16 10:27

详细剧情

  第十三季共5集:  1、Elephants Can Remember 旧罪的阴影(大象的证词)  2、The Big Four 四大魔头(四巨头)  3、Dead Man's Folly 古宅迷踪(死人的殿堂)  4、The Labours of Hercules 赫尔克里的丰功伟绩  5、Curtain 帷幕(幕后凶手)

长篇影评

1 ) 谋杀游戏弄假成真

阿婆果然是阿婆,随意挑了一集波洛来看,便碰上一个经典模式:谋杀游戏弄假成真。虽不百分之百确定是其首创,但以阿婆写作的年代推测,估计也是八九不离十了。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在于,从一开始读者观众便知谋杀会发生,因而早早将自己代入其中,与波洛一起破案。这种乐趣有点像戏剧里的打破第四堵墙。

严格来说,第三集不是很成功,因为在作者泄露玛琳的真实身份之前,根据已有线索,根本无从得知凶手杀人的动机。前面所有内容不外乎是故布疑阵和铺垫线索。

故布疑阵:①沃伯顿一家提议将寻宝游戏改成谋杀游戏,恰好亚力克是个愤世嫉俗的化学家,尤其鄙视愚蠢庸俗的人。②建筑师迈克尔与海蒂、莎莉的复杂三角关系。③乔治与海蒂貌不合神也离的夫妻关系。④突如其来的海蒂表哥埃蒂安。

铺垫细节:
1、 奥利弗夫人感觉在设计情节时被操控,疑心到时真的会死人。
2、 建筑师迈克尔鄙视乔治的审美,就因为一棵树被风刮倒了,建宝塔镇压。
3、 艾米佛利艾特的家族历史,丈夫、儿子先后去世。
4、 两次出现的外国游客,一前一后。
5、 女佣阿曼达对海蒂的不满,常看到她在晚上偷偷出去。

当约翰死后,波洛偶遇约翰的孙女,并得知死者玛琳也是约翰的孙女时,波洛将所有线索都串上了。毫无疑问,凶手必是佛利艾特家族的,艾米难逃干系,稍微惊讶一点的也就剩下乔治原来是艾米口中那个已经死去的儿子詹姆斯。

2 ) Smile. Why So Serious. ?

In the last episode, when he tried one last time to trick the murderer, and failed, Poirot gave us such a smile it almost broke my heart. Both of them, and us audience then knew, there was no other way. But it was only later, when Hastings was told the truth, it began to hurt terribly.

Can't say no more. Requiem for the detective with his impeccable gray cells.

I watched two or three episodes from season one then decided to check out the final season. It was sensational, this journey with Poirot, filled with sorrows and regrets, still it had its comforting moments.

3 ) Muder is Never Easy

《幕》是侦探波洛的谢幕之作。这部之后,再也没有波洛了。
当然,波洛这个角色还会一直活在舞台和银幕上,毕竟《捕鼠器》都演了那么长时间,我们对阿婆剧的生命力还是有信心的。但是大卫苏切特版的波洛,至此是告终了。
从1989到2013,24年13季,他把波罗出场的作品挨个儿演了过来。功德圆满。观众看了电视剧,再看书已经完全是将他的形象带入;读者看了任何一部小说,好奇波洛应该是什么样子,在视频里都能找到他的形象。他已然成为人们心目中波洛的不二人选。对我来说,他就是波洛在三次元世界的代言。
感谢大卫苏切特,您的持之以恒,换来我们的尊敬和认可。多亏了您,观众不用经历痛苦的换角和随之而生的比较与争执;更不用经历Jeremy Brett拍不完福尔摩斯那样的遗憾。您是电视剧演员的业界良心!
作为阿婆这样一个多产作家的粉丝是幸福的,因为无论如何我们总有东西可看。但作为多产作家笔下主要人物的扮演者,我都替您感到为难。且不说这个人物为办那么多案子至少要活到一百多岁,就案子本身而言,绝妙佳作不但会有一众原著粉挑眼还有一些影视作品珠玉在前;另一些并非佳作甚至较差的作品,为了剧集的完整性还非要去拍。改编多了说你糟蹋原著,可忠实于原著你90分钟能拍完一个长篇?
带着种种的问题和挑剔,你们把波洛拍完了。24年,从这部剧90年代末出现在中国的电视台上,一直到昨天,这是我追过时间最长的剧。擦去为波洛老爹流下的泪水,我愿起立为你们鼓掌。感谢你们!你们做到了!
波洛老爹是我的爱,我爱彼得爷爷塑造的须发皆白自信乐观洞明世事处之泰然的波洛,也爱大卫塑造的外国味儿十足颇为紧张的波洛,带着一种无法融入而时刻警醒的感觉出没于英国平静的城市乡村。我爱他跟黑斯汀斯跟莱蒙小姐和贾普警长幽默温馨的互动,也爱他揭露真相面对凶手时的严肃执着。我爱,并且心疼这版电视剧里垂垂老矣的波洛——《东方快车谋杀案》和《幕》里那个握着念珠和十字架的波洛。难忘《东快》里关于私刑与法制的讨论,波罗的爆发。难忘《幕》里波洛与黑斯汀斯最后的谈话,他期待上帝的宽恕又害怕它不会降临。
对待杀人的态度,是波洛的底线。他不是不能理解私设公堂和替天行道,他只是不能宽恕。所以《东快》里他放了凶手之后独行雪中眉头紧皱。而德文汉小姐有那番“虽然惩罚了凶手可生命依然残缺……”的谈话,表明并没有人能逃脱上帝的制裁。相似的是《啤酒谋杀案》里面的凶手杀人十多年后承认,虽然当年杀死了那个人,但其实杀死的是自己。Muder is Never Easy,一旦杀人,必遭天谴;一旦杀人,生不如死。
作为比利时警方的年轻一员,波洛曾毫不犹豫地击毙过罪犯。但是成为私家侦探之后,他反对个人出于任何目的的杀人。福尔摩斯能够对自己直接导致罗伊洛特医生的死亡毫无内疚,能够私设只有花生一人陪审的法庭皆大欢喜地放走格兰其庄园的凶手。而波洛坚持要为自己的替天行道付出生命的代价。我们生活的世界,已经走过了浪漫主义和骑士精神的时代,进入了更为珍视生命尊重法理的现代。在这个时代,杀人很难,因为你不但面对的是更为有效的刑侦手段和法律制裁,首先要面对的是自己的生命。谋杀者杀人之时,已然构成对公序良俗和社会契约的破坏,成为不受保护的化外之民,抛弃了社会人的资格。凡杀人者,同时捐弃的是自己作为人的生命,即便是波洛自己也不例外。
在《幕》里,我们也看到了对于生命的讨论和不同的观点,对于夺走无用生命的合理性,朱迪斯表示赞成,富兰克林也在妻子死后马上如释重负地安排起被她耽误已久的事业和生活。这已经是一个观点开放风气包容的时代,人们甚至不必假装对无用生命的逝去致以虚伪的同情和哀悼。而波洛仍要为了夺去一个邪恶的生命(即便这是唯一能使罪人得到制裁并制止悲剧继续发生的手段)而杀死自己。
于是我们看到《幕》的结局。原著是波洛在病发之前就已经将药拿走,静静等候死亡的降临。剧中是波洛在病发的痛苦中伸向床头的手没有去拿药而是抓住了十字架。也许只有这样拍才能拍出那句“我宁愿将自己交到上帝的手中”。在做了无数次正义的执行者之后,真正遭遇了须由自己处以极刑的罪犯,波洛并没有犹豫,他仍是坚定地执行了正义的需求。但作为杀人者,他只能将自己交予上帝审判。作为人间正义忠实的守护者,他临终之前对黑斯汀斯说:I have always try to do my best you know. Do you think God will forgive me? 这是全剧最戳我泪点的一句话。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在心里不断地重复黑斯汀斯的回答——
You are a good man, the best a fellow could know.

你也是我知道最好,最明智的人
Mon cher Papa Poirot

4 ) 一代神探谢幕——《大侦探波洛第13季》

一代神探谢幕——《大侦探波洛第13季》

今天聊聊英剧《大侦探波洛第13季》。

片名AgathaChristie's Poirot Season 13 (2013),别名大侦探波洛探案传奇。

本季是《大侦探波洛》的最终季,从1989年到2013年,ITV用24年的时间,用70集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70个案件搬上荧幕,堪称一次壮举。

《大侦探波洛》作为长寿系列推理探案剧,成功塑造了阿婆笔下最杰出、最著名的大侦探,70个案件中有太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ABC谋杀案》《阳光下的罪恶》《东方快车谋杀案》《无言的证人》……观众们提到波洛,脑海里浮现的就是这位矮矮胖胖、温顺慢性子、带着滑稽小胡子的比利时大侦探形象。

大家想要了解推理女王阿加莎,可以从她笔下最著名的侦探开始,不妨通过《大侦探波洛》入手。

尽管其他导演演员也多次演绎过阿婆的几部作品,不乏高分作品,但完整演绎全集的仅此一家。《大侦探波洛》13季看下来,十分痛快过瘾。

一代神探用70个案子完美诠释他灰色的脑细胞,也多次辩证地探讨了法律与正义的关系。通过揭露真相,让公平正义充满人世间,神探的意义也在于此。

1946年出生的大卫·苏切 David Suchet用24年时间,把波洛的所有案件演了个遍。

第一季时大卫·苏切才43岁,到最后一季时,他已经67岁。

随着时间流逝,演员年纪渐长、角色见过的人性黑暗越来越多,俏皮傲娇小诙谐的波洛也慢慢变得深沉疲倦。毕竟再高明的侦探也只能找出真相,无法令死者复生,想要天下大同世界和平,依旧任重道远。

01 大象的证词 / 旧罪的阴影 (Elephants CanRemember,单行本)

短评:

侦探小说作家奥利弗太太想了解教女数十年前的家庭惨案,苦于没有侦破入口,于是求助波洛。在波洛的指点下,奥利弗太太从众多当事人口中问询当年事件过程,慢慢拼凑真相。

大象的记忆,比喻过目不忘的永久记忆。大象的证词就比喻那些当事人对当时事件的记忆。心里没有鬼的话,证人一般都会提供正确证词,而做过坏事的人则会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伪证。波洛需要运用推理判断,找出真相。

这个案子和《啤酒谋杀案》类似,也是依靠证词寻找过往真相。不过《大象的证词》还和现在的案件产生联系,并不是单独的陈年旧案。

这次案件属于小概率事件的巧合,又是双胞胎又是精神病,多种现实生活中的小概率事件凑到了一起,给人有些刻意的感觉。

02 四魔头 (The Big Four,单行本)

短评:

这集《四魔头》可谓是充满噱头,波洛开场即死,一群旧友纷纷从退休生活中抽出身来,参加波洛的葬礼。时隔多年,老的四人组再聚首。

波洛、黑斯廷斯、贾普探长、雷蒙小姐终于同框出现。上次他们四人一起出现还是若干集之前的事情了,《大侦探波洛》后面几季都是波洛一人的独角戏。

这次《四魔头》牵扯出一个横跨东西方社会的幕后神秘组织,仿佛四魔头可以操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四魔头三男一女,正好和波洛的老四人组配置一样。

四魔头的设定充满阴谋论的味道,一切充满未知,只能依靠阴谋去解释阴谋,好像所有人都被看不见的手操控。

整个事件真相被解开时,也是全剧反转最大的时候。原本以为会是一出有关文化冲突、政治黑手的惊悚大戏,最后落脚点还是放在感情上。整个故事最后还是归咎于舔狗的悲哀,舔狗为了心中女神第一句话而与世界为敌,满脑子的骚操作全部用错了地方……

03 死人的殿堂 / 弄假成真 / 古宅迷踪 (Dead Man's Folly,单行本)

短评:

奥利弗老太太又来了,她受邀前往德文郡的小农庄,为游园会设计一出寻宝侦探游戏。老太太敏锐地直觉发觉事情不大对劲,找来波洛帮忙。

事实证明老太太的直觉很准,命案果然如期发生。波洛依靠的不是直觉而是推理,成功侦破了这一系列陈年旧案。

这个世界充满了邪恶。看似傻白甜的角色实际上工于心计,看似威严正直的家伙实际上道貌岸然。倒霉的总是心地善良的人,好在有波洛帮助他们公布真相。

这里的反转设定安排在角色身上,当大家都满心以为某个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角色是冒牌货时,真正的冒牌货却是另一个深藏不露的角色。阿婆玩过很多次狸猫换太子的套路,这次将老套路玩出新花样,一点点巧妙的改变让故事有了不一样的观感。

04 赫尔克里的丰功伟绩 / 大侦探十二奇案 (The Laboursof Hercules,单行本)

短评:

哀莫大于心死。恶贯满盈的杀人大魔王马拉舍在波洛眼皮子底下作案,神经高度紧张的波洛和大批戒备森严的警察连犯罪分子的脸都没见到。马拉舍给了波洛一个下马威,悬案也成了波洛心中永远的痛。

若干年后,波洛用一系列精妙的推理,在与世隔绝的雪山之巅,连续破案,一举拿下了当年劲敌。与此同时还顺带一并解决了一群骗子小偷杀人犯的案子,整个故事内容十分饱满,这集称为《赫尔克里的丰功伟绩》十分贴切。

除了令人目不暇接的连续破案,终身未娶的波洛再次与最心仪的女子相遇。时隔多年,波洛和罗萨考夫伯爵夫人再续前缘,二十年再次相遇。这本身就充满看点,波洛能否把握住这次机会也成为一个看点。

从画面上看,这集是场景最大的一集。大量的远景和雪山特写美如画,用美景完美衬托赫尔克里的丰功伟绩。

05 帷幕 / 幕后凶手 (Curtain: Poirot'sLast Case,单行本)

短评:

自古美人叹迟暮,不许英雄见白头。ITV完整演绎阿婆笔下最著名的大侦探波洛,到了波洛最后的一个案子《帷幕》,整个故事告一段落。

二十多年过去了,波洛尽显老态。他放心不下一个杀人魔王,一路追踪到民宿,孤注一掷地想要将对方拿下。为了弥补自己的行动力不足,还叫上了一头白发的黑斯廷斯。

《帷幕》曲折起伏的剧情令人唏嘘,波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完美犯罪做出自己的审判。

如果《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出精彩的群像戏,那么《帷幕》就是一场精彩的对决。无视法律的完美凶手遇到破釜沉舟的神探,波洛用这样一个案件给自己一生画上完美句号。

波洛以自己能够付出的全部作为代价,选择严惩凶手。我们最终还是变成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样子。观众们和波洛一样,很清晰地记得《东方快车谋杀案》中的故事。任何人都无法凌驾于法律之上,但法律总有其滞后性和漏洞,聪明的坏蛋一旦钻了法律的空子,他们对法律造成的损害远高于违背法律本身。《帷幕》提出的困境远难于《东方快车谋杀案》,希望我们不会在现实中遇到这样的问题。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妙看影视

5 ) 第4集 致无尽的岁月

我很喜欢这一集,主要是编剧在原著的基础上,把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几部作品融合在一个“暴雪山庄的模式”下,整部戏拍得张弛有度,这一季2和3改得不太好,有些沉闷,这集是目前最佳的。

首先说一下“暴雪山庄模式”,主要是把抓罪犯的地点设在瑞士雪山某酒店,大盗马拉舍潜伏在那里,波洛将和警方卧底合作抓罪犯,殊不知就在酒店里的几拨人里,潜伏着各色人等。

1 伯爵夫人和女儿 《制服恶犬克尔柏洛斯》
原著里的伯爵夫人,身材高大,外表艳丽,自称为俄罗斯流亡的贵族。她是个偷窃珠宝的惯犯,但在被波洛抓住后没有推诿、直接承认,使得波洛对她刮目相看。(这段故事见于《双重线索》,波洛看俄文书其实不是为了跟她以俄语对话,而是看懂烟盒上的字母缩写)“波洛从来没能摆脱他对这位伯爵夫人的痴迷眷恋。尽管他前次见到她是在二十年前,她那股魅力却依然存在。即使她现在浓妆艳抹,犹如一名风景画家在涂制日落,遮隐了真面目,赫尔克里·波洛还是认为她依然代表那种奢华诱人的女人。这个小资产阶级人物仍然对贵族怀有激情。”“一想起当年,她偷窃珠宝首饰那股机灵劲儿,真叫他至今敬佩不已。他还记得她在受到指责时镇静自若承认了那一事实。真是一个千里挑一——万里挑一的奇女子!他再次遇到了她——却又把她丢了”。这里的重遇很有情韵,在雪山隧道缆车上两部缆车交错而过,菠萝认出她,喃喃自语,到伯爵夫人上雪山,一下来直呼其名,态度含蓄又亲昵,点出自己已经金盆洗手,感谢波洛没有把她抓住,都似乎别有隐情。

伯爵夫人的女儿则在和波洛进餐时,提到母亲说过波洛,比起伯爵夫人来说。由于这个女孩以研究抓获重大犯罪分子者的侦探为研究对象,而且又豢养一只丑陋的小狗,任何场合都抱在手里不离身,给人一种诡异的感觉。事实证明,作为研究者,她在很多细节上别具心思。假设出凶手、掌握被害者的某些行为特征为己所用、深谙男性的心理(合谋者、调查者)。

2芭蕾舞者及女佣
著名俄罗斯芭蕾舞者的女佣和一个司机谈恋爱,之后她就失踪,波洛去瑞士,恰好也一并处理这个案子。实际上,人的双重性在这个故事里展示得最明显,公众的高高在上的顶尖舞者,不被允许的爱情,自我认知的匮乏都在细节里得到体现。因为脚部受伤,心情抑郁,导致她一直被某个“医生”控制,靠吃药、洗脑催眠自己。这里改动略大,短篇里的调子轻逸活泼,以金色的鹿来比喻这位舞技出色,轻盈美丽的芭蕾舞者,这里的扮演者身材纤细、高瘦,但过于憔悴。

3奇异的母女 (斯廷法罗湖怪鸟)
这对从角色上贴合原著的描写,其中一个身材瘦高,鼻子尖,给人苛刻的感觉,另一个看起来可怜无辜,导致华林先生对她负疚,乃至爱上她。但被揭发为姐妹骗子。逃走的部分也很有意思,居然是藏匿在华林先生的床下。作为政治家,华林过于轻信、优柔寡断了。

4谁是马拉舍 (厄律曼托斯野猪)
原著中大盗马拉舍为一人,但这里很巧妙地改为合作关系,多重场合下作案成功,窃取名画、珠宝为主,果断地杀人灭口,如果仅一人似乎难以成立。只能说马拉舍的手段高明,尤其是对男人的心理掌控,
几处小动作都是伏线。侍者半夜的突袭,莫名地紧张和狂喜、颤抖的表情,到最后都被波洛解释得很清楚。控制者和被控制者的关系。


实际上改动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几个短篇缀合到一部90分钟的剧里已经有相当难度,所以剧情也有不太尽人意的地方。

比如伯爵女儿提到戴面具的男人袭击自己,提及细节(鞋子)就已经引起怀疑,但我个人感觉她演得非常好。扮演者演过《巨人捕手》里的勇敢公主,身材高挑,面貌也很适合复古妆(她本人五官没有那么浓重),虽然是92年出生的小女孩,但演技不错。她不是美在五官,而是姿态,刚开始雪山酒店立在那儿,高挑的个子立在那里,微微颔首。进餐时的意有所指,到轻轻含着手指,带着微笑,完全是诱惑性多于天真,所以后面波洛对她的解读就完全成立了。伯爵夫人原著里有个儿子,这里是把短篇里俱乐部贩毒的研究所谓“心理学”的女孩的角色嫁接过来。最后拿枪指着母亲,乃至最后说出我还会回来的话语都令人感到毛骨悚然。

伯爵夫人和波洛的形象也算是一次合理地重塑。

波洛原著中倾慕她的胆识手段,当然也不乏矮个男人对于外表华丽炫目的斯拉夫女子的恋慕,这里的选角倒是有贵气却不俗丽,五官很精致,着装也更含蓄,原著里她尚奢华,领子镶一圈螺旋形紫貂皮,甚至在后来经营俱乐部,是穿身红,见了波洛的面都是和他拥抱、大笑(太热情了)。这里多为黑白两色,出场时的黑色及膝大衣,领上镶窄窄的白色皮毛;中间过场她穿料子坠软的丝质长袍,腰上一条带子松松垂下来,显得身形窈窕。最后有段话挺耐人寻味,她称波洛为“爱人”,希望他放过自己的女儿(我差点以为她要说出,这是你的女儿这样狗血的台词,当然没有)。波洛否认,伯爵夫人回眸时留下的一句话:我们曾爱得如此轰轰烈烈.对照英文原文台词,还是觉得有点意外,在一向喜欢穿插同性感情的侦探剧里,黑斯廷斯打了酱油,波洛的真爱么,最后才揭底。

我担心的是,这位马拉舍小姐会不会越狱,最后整容在《帷幕》里出现啊。

6 ) 帷幕 they were good days

1.大象的证词 不知为什么 心疼凶手女孩 不喜欢西里亚 觉得她很傲慢 推理挺少的还…2.动机太搞笑了 好大一出戏 不过!小黑探长四人齐聚比什么都好 呜呜呜

4.暴雪山庄模式

大年初五的晚上,我和奶奶躺在床上,奶奶在看晚会,我把拖了很久没看完的第十三季最后两集看完了。心情难以言表。这部剧我看了很久很久。

推理对于帷幕来说已经是不重要的部分,有太多其他的思考和情感掺杂在这伤感的一集。

波洛和黑斯廷最后一次对话

最后一集里,波洛对小黑的苛责,一开始让我感到不适——这是最好的朋友,怎么能这样责骂。看到后面我,在想,波洛这么聪明的人,心里交瘁的时候,大概也只会对最关心和信赖的人如此直白恳切(当然还是有觉得小黑蠢的…)

帷幕拍得很美,画面、音乐都很美。遗憾是没有探长和柠檬小姐。原来看完1、2集我打了四星,但如今我只能改成五星,这部作品已经超越了推理,只考虑推理元素其实不太公正。后面几集一直没敢看,也是因为they were good days.美好的日子啊,谁也不希望结束。但终究会来。

波洛最后的凝视。字幕组也不舍吧。

7 ) 再见了,Hercule Poirot!

昨天,偶然间看到hercule这个单词,我下意识的用了我们的大侦探波洛向别人介绍自己时用的法语读法读了出来,当像吐痰一样的声音从我嘴巴里第一次出来时,我发现我有点想念他……

记不清是因为什么入的坑,作为一个古典英剧控,侦探故事爱好者,似乎入坑是必然的。在《神探夏洛克》任性到几年才更三集的对比下,我认识《大侦探波洛》的时候,整整十三季已经全部完结,这种打包全部一次性赠送的感觉给我带来了微妙的安全感。

《波洛》这套剧的看点大致分三种:

一是案件本身。确实是有一些案件原著远远优秀于剧集,比如《罗杰疑案》,就是典型的一流的文学作品改成三流的剧集。于是很多人说要看案件最好还是看原著,但作为一个看过几篇原著的人表示,一些原著,环境背景之类描写性的东西过多了,以现在人的快节奏甚至会读起来觉得冗繁无聊,看剧就比较过瘾一点。喜欢的几个案子:《啤酒谋杀案》的悲伤,《东方快车谋杀案》的阴沉,《ABC》的狡猾,《帷幕》的诛心等等,都让人觉得过瘾。有人说波洛的案子里最惊艳的往往是嫌疑人,胆大心细什么的不必说,构思精巧,心狠歹毒,谜底揭开,那就是一个看不见的人性调色盘。

然而波洛的案子并不是个个顺畅,很多梗一再出现简直就是BUG ,所以并不能保证每个案件都让人眼前一亮,逻辑的严谨度上也无法经得所有人的赞同。而且很多时候,一下子就上来十几个人,人名,职务,面目,穿着,互相之间的关系几十分钟内实在是难以记住。所以有时候我会拿着笔做笔记,“灰色胡须”,“金黄头发”,“波浪卷”之类的用代号把他们分开。。

二是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比如交通工具方面的展示:《云中命案》里波洛他们坐的古典小飞机,《阳光下的罪恶》里的水上拖拉机,《东方快车谋杀案》里的豪华火车单人包厢,《尼罗河上的惨案》里的豪华游船,《百万美元证券失窃案》里的豪华海上邮轮(全都只能想到用“豪华”来修饰波洛就是这么有钱),还有各种复古的小汽车和马车。日常生活的展示:腐国的黑暗料理,舞会宴席,法国自行车赛,波洛做蒸拿,波洛看戏等等。当然还有各种漂亮的大庄园大酒店,这些虽然原著里也会描写,但是怎么也不如直接拍出来的感受更强。所以有一些时候,躺在被窝里看,无法做什么笔记时却也总能找到好玩的地方。

三是整体的精致范儿。这套剧在剧本质量一定的基础上,服化道演员都非常的好。你能感受到主创整体在追求的一个精致度,也许是因为波洛主要是在上流社会活动,所以剧中从女性角色的穿衣配饰发型妆容,到摄影取景的干净漂亮,再到绅士淑女待人接物的那种大方有礼,处处透漏着赏心悦目,优雅熨帖,这种整洁讲究的高贵范儿,才是波洛这个超级臭屁讲究洁癖症兼强迫症并存的人中意的生存环境。潜移默化的,自己也会渐渐希望能学到一丝一毫。

波洛的故事在十三季结束了,我们庆幸这个网络时代,如果想他了,仍然可以选择从第一季开始再次相遇。这些故事是这样多,多到我们难以在看完一遍之后完全一一复述,这也许并不是一种遗憾,因为正是因为它的难以复述,才让我们在又一次的重看中发现新的东西。

阿婆的故事会继续流传下去,这套剧可以用来做配套参考,尽管并不是完全照搬原著,但是光看看大卫演绎的宛如从原著中走出的真人也值了。

短评

最终季第一集 Elephants Can Remember。本集推理很弱。但素。作为波洛老爹的骨灰级粉丝。只要看到波洛翘翘的胡子。圆圆的肚子。闪闪的脑袋就好幸福啊~~~始终无法接受这是最终季的事实啊~~骚年时期最美好的回忆T T

8分钟前
  • Chloe&Robin
  • 力荐

挑拨离间什么的最该死,史上最完美犯罪面前,波洛完成了自己的绝杀!

9分钟前
  • 古草加
  • 力荐

已完结,心空了好大一块

13分钟前
  • hana
  • 力荐

I think this is more British than Sherlock. Can't love more.

18分钟前
  • 抱书委屈妹
  • 力荐

十三季七十集,一生珍藏。推理史上最伟大的电视剧,没有之一!

21分钟前
  • Columbo
  • 力荐

小黑、柠檬小姐和家谱出现的时候差点泪奔。

22分钟前
  • 空蝉
  • 力荐

五个有趣的案子,五部精致的电视电影。向波罗、阿加莎、David Suchet和itv致敬!

25分钟前
  • karenlin
  • 力荐

这特马才叫侦探剧,这特马才能冠以大侦探之名,卖腐打斗的那特马叫基情动作片!

30分钟前
  • 我是阿怪
  • 力荐

从第九季开始,质量之高绝无仅有,说它超越了原著小说都不为过。

33分钟前
  • 蓝骑士
  • 力荐

最后一集《帷幕》憔悴的苏切特真是演出了唐国强老年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劲头。

35分钟前
  • 我突然
  • 力荐

大幕终于落下,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这位比利时小胡子和他的探案故事,还有那些故事中的悲情男女,的确伴随我从少年一路走来,最后那幕CURTAIN中他的造型的确不免让人唏嘘。我们终究敌不过时光这把利刃,死亡让一切消逝。

39分钟前
  • FEI
  • 力荐

这季还是倒数第二集最好,,麦哥改的那集太沉闷,最后一集又线索太明显,可是结束了啊,,好伤感,,最后一集看完我得去翻翻我家钢琴家弹过这曲没,印象里似乎没有

41分钟前
  • 蕩蕩
  • 力荐

OMG 黑斯廷上校回来了!!!多少年了,这个系列也结束了。苏谢特爷爷演绎的波洛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波洛,感谢你陪伴我度过了我孤独的青少年。

42分钟前
  • 安德
  • 力荐

13季全看完了没一次猜对凶手(˶‾᷄ ⁻̫ ‾᷅˵)

45分钟前
  • 点儿酱
  • 力荐

最后一季!五集!E01虽然是第一集但是是最后拍摄的;E02虽然动机差点意思,但四人组的重聚令人感动!E04暴风雪山庄!E05 <帷幕>波洛最后一案!出乎意料。。。之外!原版小说AC婆1942年写成,执意要在她死后才发表,手稿在银行保险柜里保藏了30年,1975年出版。

47分钟前
  • 刘建明
  • 力荐

期待已久。心心念念这一部不求创新改编只要按着原著拍就好。果然是稳妥之作。气氛还原得很好。不出意外地看哭了。感谢大卫爷爷!这么多年了,您已然是我心中的波洛。

50分钟前
  • warewarewa
  • 力荐

"You and I are elephants, you know. We are good at remembering." "Non, non. Madame. We are the human beings. And human beings, mericifully, they can forget."

53分钟前
  • Molly
  • 力荐

这最后一季真是卯足了劲啊,集集经典,方方面面都无可挑剔,波洛最后直视镜头的画面,令人伤感异常,久久挥之难去~

56分钟前
  • 力荐

最后一集真是越想越惊心,最大的恶意隐匿于最普通琐碎的言语之中,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既是加害人又是受害者

58分钟前
  • Andromeda
  • 推荐

反而是四魔头那集落泪了 当黑斯廷斯贾普他们站在棺前,,,我再也忍不住了呜呜呜呜

1小时前
  • 24/7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