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欲孽粤语

香港剧香港2004

主演:邓萃雯黎姿张可颐佘诗曼林保怡陈豪梁琤陈秀珠陈鸿烈韦家雄黄德斌简慕华

导演:戚其义

剧照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2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3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4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5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6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3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4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5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6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7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8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19 金枝欲孽粤语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18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清朝,又一批新的秀女从地方推荐到京城参加选举了,其中包括湖广总督的女儿侯佳玉莹(黎姿 饰)、出身上三旗的尔淳(佘诗曼 饰)等名门望族的女儿。岂料,半路运送这些秀女的官车遭到山贼打劫,官兵都被山贼杀害,眼看这些秀女就要落入山贼手中。这时,运送贡品香芒上京的孔武(陈豪 饰)和陈爽路过,将秀女救下。随后,他们历尽艰苦躲过追杀,终于将秀女安全护送到京。  侯佳玉莹和尔淳在逃亡时结为金兰,其实两人暗里却各有所谋,尔淳和她的两个姊妹将玉莹视为最大劲敌,千方百计排挤她,让她吃尽苦头;玉莹表面上处于下锋,楚楚可怜,却内心通透,自有手段。二人设法博取皇上欢心,而尔淳也在纷争中尽力掩埋着自己背后的秘密,岂料,太医孙白杨(林保怡 饰)的出现,却令玉莹和尔淳的计划都横生了枝节,后宫斗争进一步变得步步凶险。

长篇影评

1 ) 谈谈《金枝欲孽》里的柳大娘

《金枝欲孽》令人难忘的角色很多,即使是一些配角如小绿子,宝婵,孙清华等也有很多值得谈论的地方。

不知大家对于尔淳的“老师”柳大娘印象如何?我本人蛮喜欢这个角色,也很同情这个角色。正如剧中人自己唏嘘感叹的:“或者我前事作孽,今生命薄,要嫁给一个太监终老。”这个可恶的老太监还不把她当人看,一不顺意就把她拿来虐打一番。他还坦白的在她面前教训她道:“你以为你是我夫人啊?这里轮不到你说话。”
他娶她的目的有二:自己死后有个人为他执葬和利用她前朝宫女的经验替她训练出一批“女杀手”。

可怜的柳大娘,幼年入宫为婢,出宫后还沦落为青楼莺子,最后还嫁了给一个老太监,命运可真够悲惨的了。为了不受这个太监的虐打,她还被逼天天装出一副讨好的笑脸侍奉他,还替他完成训练“女杀手”的工作。(这个角色和如妃一样,初出场时都很不讨好,观众会误以为她们都是坏女人,但看下去才知道她们所做的都是环境所逼,身不由己。其实她们的本性都很善良和重情)
她在宫里的婢女生活一定也不好过。这可从她对福雅的一番话里瑞测出:“即已身入宫门,就只好认命。何不痛痛快快的做一个腰缠万贯,在奴才面前可以呼风唤雨的主子?”

这个苦命的女人,对待她门下的女弟子却是出自一片真诚的关爱,亦师亦母,令我很感动。
初时为徐万田训练那班孩子,相信她当时是很愿意的,因为象她这么一个经历过苦难的女人,比谁都明白作为当时的女人,在宫外未必就活得好,(她自己就曾沦落为妓女)进了宫中,如果不能成为皇上得宠的女人,日子也一样凄惨。因此她决定要尽心尽力的训练这班女孩,希望她们能够飞黄腾达,不要象她自己那般命苦。
可是后来当她发觉她所送入宫中的弟子,除了尔淳,个个都没有好下场时,她就不再愿意当这份工作了,还苦苦哀求丈夫停止这些造孽的计划,结果换来一顿辱骂,险些又要遭毒打。如此善心的女人,叫我难忘。

她对身在宫中里的福雅和尔淳姐妹时时嘘寒问暖,悉心打点;更常常为她们姐妹相见而不能相认而心痛;当她知道丈夫计划要害死福雅时,那种明知会挨打也要拼尽全力劝服阻止的神情举动,和一个亲生母亲有啥分别?最后还甘冒着危险去偷取丈夫计划要害死福雅的那封信,导致她错手杀夫(大快人心)。那份母爱,一直令我对她肃然起敬。
“徐万田的千万家财,我会悉数变卖,作为你们姐妹的偿还。”这是后来她向福雅姐妹所做的事。由始至终,她对待自己的弟子都是如此的关怀备至,照顾周到。尔淳姐妹虽然自小就失去双亲,但她们可曾察觉到,即使她们的双亲尚健在,也未必比得上柳大娘的那份爱。
尔淳口口声声都说感激徐万田的养育之恩,忠心耿耿的为他做一切(一个丑陋的骗局),却不曾听她说过一句感激柳大娘的话,唉!柳大娘果真是世上最苦命的女人。

原以为她在徐万田死后就会苦尽甘来,从此安然过一生。谁知最后的下场竟是遭皇后命人毒打而死。徐万田生前折磨她还不够,死后也要连累她不得善终,真是个混蛋!(这个角色能够令人看得如次咬牙切齿,证明了编剧和演员的成功)

2 ) 此生只为凝视你的方向——金枝之常永禄

看了那么多关于《金枝》的评论,几乎篇篇评的都是那几个女人。的确,戏里几个女子,无一不是世所罕见,如妃的气魄,玉莹的娇艳,尔醇的温婉,安茜的聪慧果断,福雅的暗自幽香,甚至是香浮的柔静解语,都远远不是寥寥数语就能描绘的。而这些女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伤——情伤。和她们息息相关的那两个男人,孙白杨和孔武,一个是在“花丛中游刃有余”的情圣,另一个则是有情有义又有心机的情痴。可是还有一个男人,也许在他们那个时代他已经不算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但他也爱了,而且爱得决绝,爱得疯狂,爱得凄苦
很喜欢剧集中的一个片花,孔武和如妃对视,而他们身后则是安茜温柔的注视,此时镜头猛地切换,原来在安茜的身后,小禄子一直紧锁眉头凝视着她,眼里写满了他的爱与怜。他就这么站在她后面凝视着她,为她分忧解愁,为她出谋划策,为了给她报仇擅自在皇后的发油上下毒,其实在他决定这么做的时候何尝不知道以皇后的精明和权势事情必然会败露。但他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不这么做,就像他当初因为害怕安茜会与孔武一起离开而讲安茜奶奶之死的秘密告诉她一样,既然爱了,就是这么没有理智,纵使是穿肠毒药,纵使万劫不复,只要能保她周全,他一样义无反顾。
他一直默默的爱着,直到生命的最后也要硬撑着一口气去见她,他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心思,安茜在他心目中有如天神,他到死都觉得自己卑微,“我知道从我自宫入宫那时开始,我就知道,我没有资格爱上一个人,可是我控制不了”,他深深后悔,他自责不该把奶奶死的真相告诉她,他反反复复的说着“对不起,对不起,我不知道你会变成这样”,之前我也曾怪他为何不对安茜隐瞒真相,可是一路走来,他又何辜?
如妃说他糊涂,强撑着一口气去见安茜,死的时候还爬向乾西四所的方向,却忘了此时的安茜已经做了贵人,早已不是从前的姑姑了。可也许在常永禄的心中,安茜永远是从前那个聪颖可人一心想着早日回乡与奶奶团聚的小姑娘吧,乾西四所虽小,可是那里有过安茜曾经充满了希望的日子。他最后要守住的也就是在他脑海里那些最初的记忆罢了。
常永禄的这一番苦恋,比之孔武,比之孙白杨,都要更苦。皆因他二人在苦恋之时心中总还能存着些幻想和希望,当然这希望并不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是希望在对方的心中总能存着些许对自己的爱恋。可是常永禄不可以,因为他“没有资格”,没有被爱的权利,这一点他从一开始就知道的很清楚。他为安茜所做的一切事,都不求半点回报,就连唯一的自私的那次,也是源于他的深情。而就连这仅有的一次“自私”,他最后都不肯原谅自己。弥留之际还千方百计要托人传信给孔武。原来真正的爱一个人,是只要能为他争取一点点幸福的机会,自己也甘愿粉身碎骨。

3 ) 不作选择

网上又看了一次《金枝欲孽》,又牵动了一些情愫。
论坛上翻开了陈年的帖子,继续就《金枝》畅所欲言。

这是4个女人和两个男人的一台戏,4个女人也因为塑造地有棱有角、有血有肉而被讨论得最多。有人喜欢尔淳,工于心计只是她的表面,重情重义才是她的真性情;有人喜欢如妃,敢爱敢恨,戏中唯一一个为自己而活的人;有人喜欢安茜,稳重端庄,是男人心目中的好女人;还有人喜欢福雅,清透的女子却爱得不顾前途与生命。看了好几遍电视剧,有些想法成熟了,有些观点转变了,不变的是始终喜欢玉莹,不需要在人物中作出选择。

若按统计表来看,玉莹的支持率最低,很多人不明白她何以如此冷血和不择手段,更让人难解的是孙白杨放着这么多好女子不要,偏偏钟情于这个为前途可以出卖一切的女人。有朋友发出感叹:随便福雅还是香浮,随便尔淳还是皓雪,哪个不比玉莹好!

不得不承认,再一次看这部电视剧多半是冲着玉莹,冲着最后竟然是苦命鸳鸯的一对可人儿。

[关于玉莹]
不知是因为黎姿而喜欢玉莹,我喜欢黎姿,也喜欢玉莹。这样一个女孩子,是如此独立如此执著,把自幼的屈辱深深藏在美丽的外表和高贵的身份下,活得是那样艰难却又是那样坚强。如果说她“装腔作势”、“心狠手辣”,那也是出于自保。连徐公公也不得不承认“玉莹乃国色天香”,若她不韬晦,不强权,她能在宫中立足吗?能担负起出人头地、为额娘争气的使命吗?只会落的连皇上面都没见到就被尔淳一干人害死。
你说玉莹阴险,说她不择手段,这些都是能够看得到的,她会把对尔淳的愤恨大声表达出来,敢作敢当;尔淳呢,人面一套,人后一套,连玉莹大发雷霆时候的她都尽量做得温文尔雅。一个人可以凶狠,但却容不得虚伪。黎姿在这点上拿捏的很到位,她演的角色多是如此,《倚天屠龙记》里的赵敏,《胭脂水粉》里的明蕙,我的感情天平倾向于她是本色真性情;尔淳的扮演者佘诗曼因为周芷若的形象而被我打入冷宫,感情上无法接受她的表里不一。刻板印象造成了我对玉莹的偏爱。

[关于玉莹和孙白杨]
孙白杨一届宫廷医生,自问红粉从中游刃有余,却不想陷入在对玉莹的爱恋中,一个他根本不能去爱的,皇帝的女人——更糟糕的是,这个女人,似乎爱权势荣华还胜过爱他!
玉莹丢了和额娘的画像,因为是母亲所留在身边的唯一信物,命定只能画得出钟情之人的白杨告诉自己,这只是为她的孝心帮的一个小忙而已。下笔可以如此肯定,仿佛已在心中描画过了千万次。不知道日夜为自己打点的身边人面上是否有痣,却能清晰记得她笑时眉眼的每处线条变化。

孙白杨一向处变不惊,他为人谨慎圆滑,说话语速都永远不疾不徐。只不过是碰翻了一杯茶,就可以让他如此紧张,急忙探手入怀确认无事的,也不过是一个荷包,一个只是她作为答谢礼物送的荷包而已。因为太在乎,所以紧张。
“这一盘糕点,将是下官今生最难忘的糕点。”当事情败露时,白杨反而被掴了一掌,玉莹冲他大吼“值得吗值得吗?”,哭的梨花带雨。像极了《英雄》里,飞雪对残剑的那一声撕心裂肺:为什么不躲,为什么不躲开?注定感情要受磨难。

很多人不明白孙白杨何以迷恋玉莹,其实,玉莹和白杨是一类人,他们有太多的共同点。“我们是一样的人,我们注定是绝配”,白瑞德对郝思嘉说的正好可以用于玉莹和白杨。

玉莹离开家,白杨抛弃家,两人都不会选择没有温情的家;白杨要让泉下的母亲安心,玉莹要让没有地位的额娘放心,两人都为了母亲在打拼;玉莹在白杨面前毫不掩饰她的真实想法,白杨在这样一个自主的女孩子面前极力不动声色却早一步沦陷。两个人,注定相爱,习惯了孤单的人,相爱的方式必然是彼此伤害。

当外面已是浓烟滚滚,玉莹终于能在白杨怀里痛哭失声。白杨开口却欲言又止“你坦白回答我一个问题”,话没出口她已猜到了:那一夜,你是真情抑或是假意?在烟雾弥漫中靠近,吻去他所有的不确定。感情是不需要理由的,你不能以一个人的各种成分含量来衡量是否值得去爱。白杨不是张无忌,他不在脂粉堆中作选择;爱是感觉,是日久生情。

这感情注定是无望的,所以才可以肆无忌惮。

许是和自身感悟有关,无望的感情总是特别催心,是看到互相明白对方心意的两人却依然为自己的理想奋斗时的由衷。孙白扬和玉莹,他们爱得很痛苦。玉莹为福贵人送行,遇到百杨,她说“如果没有爱过,就抬起头朝我看”时,孙白扬还是无奈地抬起了头,看了玉莹的眼睛。那一刻,两个人都是痛苦的。而在我看来,却是无比幸福。因此我从不抱怨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够在一起。

离开的人是因为心中有爱,留下的人是因为心中还有恨;玉莹和白杨实际上离开了的,他他们紧紧抱在一起,肢体相缠,永不分开,今生再无余恨。就让离开的人去完成我们海阔天空的愿望,珍重。

容易把戏里人物和扮演者混为一谈,林保怡的歌是不是也唱出了玉莹和白杨的不了情?“何谓爱?无非凄风苦雨关。为何烧到猛火里,我都不介意伴随,这生醒了又再醉。”

4 ) 选择的幸福,等待的痛苦

开始

像是为了下火一样,我发狠般的用整整一天加上一个上午,把这部戏看完了。近乎一种折磨被虐的感觉,我终于看完了,眼睛酸涩,腰板疼痛,甚至恶心阵阵,我看得太过猛烈。总是这样的,每当我无聊郁闷的时候,就会用用看电视剧的方法来谋杀时间和疲惫身体。

下午,我出门逛逛,让太阳晒晒,让眼睛消消肿。


梦半醒,我方知这样寒冷
何谓爱,无非凄风苦雨间
流着血,红着眼
就算多转几个弯
明日纵酒醒,宿醉未散
寻常一对到头来,毫无乐趣
然而呼喊痛苦拉扯可是对
为何烧到猛火里
我都不介意伴随
话我知,这生醒了又再醉
问苍天,有几多快活儿女


林保怡,这个小眼睛的男人,貌不惊人,但是总是可以蕴含很多力量,几乎可以胜任任何角色,从大时代开始,就看好他喜欢他,这些年来,他似乎从来未老过,这首歌,他道出的正是孙白杨的情劫。



孙白杨这样的男人

先从孙白杨说起吧,他与那些个女人的纠葛,不论他愿意与否,主动与否,他的御医身份,他的行事风格,注定如此。后宫妃嫔无疑都是寂寞的,而女人这种感性的动物,有的时候,更需要的只是可以依靠的肩膀和倾听的耳朵。孙白杨,是御医,他是后宫女子可以接触到的除了皇上的男人,而这个男人,也算得上善解人意,也算得上刚正不阿,除了他,后宫再有就是些太监,毫不奇怪,这些个女子,寄情于孙白杨,是把对男人的向往寄托在孙白杨身上。

孙白杨的温柔和体贴,似乎是不分对象的,也难怪,他是医者父母心,但是被医者看来,却别有感应了。孙白杨给尔淳最后一次施针,彻底驱散了寒食散的毒素,尔淳,幽愤又小心翼翼的斥道,“这是最后一次了,那我再也不用见到你这个大夫了”,尔淳背对着孙白杨,眼神却早已向孙白杨飘去,我想,那个时候,尔淳的情愫,已经开始生长。



放下和埋藏

尔淳,这个剧中,性格变化最曲折细腻的就是尔淳,一路走来,她学习成长了很多。 最初,她单纯抱着为了徐公公的大计,悉心谋划,显现于小小年纪不相符的心机,如果比作工作的话,她很能胜任并做的很好。本来尔淳,淑宁,沅琪,是为着同一目标的姐妹,可是淑宁的变故,让尔淳知道,在这个游戏规则中从来没有姐妹,为着沅琪,她漂亮的设计了淑宁,可是尔淳得到的不是胜利者的姿态,她为自己陷害姐妹,为沅琪无辜枉死,为淑宁何以如此背弃姐妹之情,困顿不得解,无法解,于是用寒食散来麻醉自己。大家都是无辜,因为大家选择这个游戏本身就是悲剧,规则叫做残忍,只要身在其中,有何避免。


尔淳,爱孙白杨,所以嫉妒玉莹,但是针对玉莹,更多还是由于徐公公大计所需。所以,最后才会有安排孙白杨和玉莹的见面,以及后来出宫逃走。


尔淳对孙白杨的爱,从那个夜晚得到了升华。编剧实在高明且用心,畅音阁一出戏,委实精彩。尔淳,终于明白孙白杨对玉莹的爱是怎样,也明白爱一个人,真的是希望他快乐。所以,她从开始就打定主意要去承担所有的罪,在这之前尔淳和徐公公有交谈,尔淳问,“义父,你为什么不阻止我呢”徐公公长叹,“人非草木,一切由你决定吧,我现在阻止你,怕你日后会怨恨义父一辈子啊”,感情的事情,怎么可以由外人来拿主意呢,谁又能谋划得了呢。


事情平息后,尔淳常常与福雅散步聊天,特别喜欢她们在雪地并肩而行的场景,温情十足,因为姐妹的感情脉脉流淌,因为两个女子在学着将感情海阔天空。两个宫女的风筝缠住了,争争吵吵,尔淳看到,上前去,“让我来吧”,她一把扯断了线,两面风筝,呼啦向高空飞去,画面拉得很远,尔淳遥遥望着,“有时候,放手未尝不是件好事”,一旁的福雅,无限怜爱看着眼神迷离的尔淳,默默。


安排孙白杨和玉莹见面的那个晚上,尔淳和福雅,烛下夜谈,“我已经放下了,只是我不知道,原来放下是这样的痛啊”两行清泪,流下。


姐妹同路,尔淳的姐姐福雅,更是痴情了得。7年前,自见到孙白杨,就决定做个弱者,来赢得这个大夫的照料,不惜自己的生命和前程。怎样的坚持呢,她对孙白杨一无所求,甚至表白也只是到生命最后一刻才吐露。好在,福贵人,有爱,对孙白杨的无尽情爱,对尔淳的姐妹之情,足以慰藉,无需要挣得什么,她好好的经营和生活在自己的爱的世界里,没有怨恨没有仇恨,福雅是清秀脱俗的美好,是个大智慧的隐者。



三段执著

在这个女人戏中,男人似乎是个陪衬,所以,孙白杨的爱情,我更觉得是个像个女子坚韧的爱情,我一直不认为男人可以如此执著。

爱,就是这样盲目,即使她自私,她骄横,甚至被她一而再再而三的利用,他还是爱她,不离不弃,即使他为了了结孽缘,断了手指,即使他直视她的泪光波波的脸庞是,仍然坚持说“不留下”,即使他用了所有理由和勇气来说服自己强迫自己离开,可只要一听到她的安危有恙,就奋不顾身,是的,奋不顾身。正如歌中所唱“为何烧到猛火里/我都不介意伴随”

香浮这个透彻的奇女子劝说孙白杨那段,也极其精彩,孙白杨有句话,说道,“如果一件事要掂量下值不值得做,本身就不值得做了”,是啊,如果,爱,要想值不值得爱,本身就没有爱了吧。

姑且不讨论玉莹是不是真的爱孙白杨,因为这已经没有意义,孙白杨,用义无反顾地执著,成全了自己的爱情,也诠释了爱的真谛。


小禄子,最初从他给安茜梳头开始,就看出他的感情,隐忍不得发,小禄子,是个太监,从他十八岁进宫时,他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去爱,可是他控制不了阿,控制不了。小禄子的想法非常简单,他只是不要安茜离开,只想天天看到她。于是,他告诉说出了安茜奶奶的真相,这个改变了安茜一生命运的真相。


孔武和安茜,是我觉得比较温暖的一段,没有冰冷的算计,没有痛苦的拉扯,雪地里行走的那段,脚印重着脚印,手拉着手,幸福的人儿啊。中途安茜为着复仇,别情割爱,孔武伤心,但不消沉,默默保护安茜,固执的从来不称呼她为安贵人,至后来,他了解了个中详情,又立刻飞奔去她身边,带她离开这个红色围墙的世界。


爱,就是这样,或许她是个坏人,不值得,或许你根本就没有资格去爱,又或者期间误会重重,但是这所有都阻止不了爱阿,爱的路上,就是义无反顾而已。



弄人的缘份

孔武是因着那方丝帕,认定这是和安茜的缘份。
可是,最后我们看到这方丝帕,却暗示是如玥所绣。

如玥,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我喜欢的一如既往是这样理性决绝的女子。她坦荡的跟安茜说到,喜欢孔武,也很理智的知道,孔武心属何处,最后,孔武同时抓着如玥和安茜,如玥一再催促孔武快离开,孔武依然犹豫,如玥大呼“孔武,如果到了外面,你只能选一个,现在就抓住那个人的手”,孔武一怔,瞬间,握住如玥的手微微松动,如玥愤然主动挣脱,“你们快走”,遂有泪出来,何其聪明的女子阿。


如果,如果,如玥和安茜在永寿宫有段关于如果地谈话,期间的惆怅,哀怨和无奈啊,世间遗憾,无非如果二字。


只是,我还是想知道,如果,如果当初孔武最初就得知丝帕是如玥,是不是他们也成就一段缘呢?



最后

金枝欲孽,是个让我疼的片子,白雪皑皑的城墙,争斗而扭曲的却本应美好的青春,无法掌控和选择的命运,都让我心疼。

没有人错,可是到处都是错,错,错,所有都因为,从一开始就来了错的地方,只有离开才是出路。

我很庆幸,我生活在新社会,曾经的桎梏再也没有人强加,所以,爱了,就勇敢去爱吧,去争取,这是我们可以掌握的。

选择的幸福,等待的痛苦,因为我们会在等待中耗尽激情和生命。

5 ) 仍旧是一部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作品

记得《20几岁,决定女人的一生》中说到:最好不要看电视剧,因为电视剧所要告诉你的是主流的价值观,是被大部分人接受的价值观。但是事实上,真正成功的那些人遵循的从来不是那些主流的价值观。我们很容易被电视所教给我们的东西所迷惑,认为人生就是这样才能够顺利,事实上这个世界永远都是一片灰色地带。在对电视剧,媒体,电影等的信任全破灭了之后,我一直在找寻讲实话的作品,而在电视剧中说实话的比率是最低的,也许因为电视剧的受众广泛而层次不一,必须要符合最主流的价值观才能得到最大的收视率。
《金枝欲孽》,尽管很努力地让自己与众不同,但是这些与众不同仍旧是在符合主流观点下的与众不同。
没错,里面的妃子都是互相争斗,但是编剧给她们每个人都编上让人同情的理由,但是在真实世界里大家哪里有这么多的理由,或者说没有人管你到底有什么理由。“为名为利”这四个字,几乎是所有争斗场的共同目的。
社会大众永远是最善良的,所以也希望主角们也同样善良,或者说即使是作恶也有善良的一面。所以《金枝》里面后来所有的主角都变得很善良,只得把之前的罪恶都安在了皇后的头上。但是事实上,哪里有这么戏剧,人终其一生,都是在左右摇摆,在一片灰色的泥潭中匍匐前进,哪里见到恍然间改过自新的那份快意。善良,绝对不是这个世界的通行证。
社会大众自己本身达不到上流社会,便告诉自己:“上流社会是肮脏的,是不堪忍受的,是尔虞我诈的,我们还是做老百姓好”所以到结局,尔淳与其说是代表着宫里所有的女人而逃出宫外,不如说是代表着普通大众的价值观:“只有逃离那个富贵的名利场才是对的,要安于普通而平静的生活。” 事实上,每个阶层都有让人不堪忍受的一面,普通大众实际上还要比上流社会多一个要愁苦终身的话题:生计。上流社会的斗争是吃饱了没事干的消遣,而普通大众就是要和天斗争,和生活斗争,要迫于低头,要担惊受怕,要做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要低头忍气,要劳累终身。生活永远是最虐的老师。普通而平静生活的前提就是:你要有足够的资产。记得有人说过:“与其在公婆的阳台上哭泣,不如在家里的豪宅里哭泣。” 同样是伤心,伤心得有饭吃还是伤心得没饭吃,是有很大区别的。
结尾处,电视剧用了一个“想要显得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共同的手法”,那就是“众生皆落不到好。” 但是却安排得不得当,显得结局太过于仓促。

这部女人戏,女人的角色似乎是重点。我得说佘诗曼这次的角色让我改变了以前对她负面的印象。尔淳的忧郁,隐忍,不喜形于色,让人觉得她像一本书,有继续探究下去的愿望,又好像一朵盛开在冬天的梅花,在冷风中立着,隐隐散发着些香气。
玉莹太过于艳丽,反而让人很快就有厌弃之感。
安茜是个从头到尾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的人物。
对如妃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房中抄写经文,外面下雪,如妃一个人在房中站着边念经边写字。
福贵人的痴情让人难以想象。

至于男人,我必须得说最好看的是皇后娘娘身边的那个小太监。其余的,皆是只有象征意义的实力派。
皇帝只是个权力的象征。
两位男主角是痴情好男人的象征。
所以,没力气去分析其中的每一份爱情,因为这些爱情看起来太过于相似。

6 ) 斗——《金枝玉孽》中的如妃

看完《金枝玉孽》这许久了,才想起写影评。
其实之前不是没有思考过要写,委实是因为懒惰。所以就一拖再拖到现在。
不过,所谓沉淀得越久的便越是精酿(^^)。但事实的原因是因为最近受了刺激。
好,言归正传。

整部电视里,我最喜欢的人物便是如妃。
喜欢她如烟似柳的弯眉,喜欢她丰饶圆润的脸庞,喜欢她玉雕粉琢的皮肤,喜欢她纤细修长的身材。而最令我沉迷不已的,便是她那凌驾于万万人之上的不凡气度和斗智斗狠。
一入深宫若许年,于是青灯照壁、冷雨敲窗。从十六岁未谙世事的天真无邪,到三十多岁呼风唤雨的咄咄气势,中间失却的,得到的,岂能一言以蔽之?!
很喜欢她狠狠地从牙缝里挤出的那句话:“我活着,便是为了和你斗!”为她鼓掌!真是个精彩的女人。
很难过看到她抱着渐渐冷去的女儿的尸体在寒风中哀号,清冽的泪水顺着白皙的脸庞滑落在洁白的雪地上。看到她徒劳地把暖水袋放到已经冰凉的小小的尸体上,双眼无神地望着虚空的远方,心里何其悲哀。然而下一秒钟,她抱着格格的尸体,跌跌撞撞疯疯傻傻地冲进养心殿,把尚有余温的尸骨交到早已不正眼看她的皇帝手中,于是局势逆转得天衣无缝。然后充满敬畏地听到她从容地对孔武说的那番话:“我就是要让皇上亲自见证小格格的死,即使因为宫廷斗争死亡的格格阿哥不计其数,皇上也会永远记得,有一位未满周岁的格格,死在他怀里,其尸尚温。”(大意如此)
也怀念她落难的时候,在神祀内孤独一人,为宿敌皇后抄誊经书,每当写及“子女”“母亲”一类的字,便泪落如连珠子,浸湿打花了雪白素签上娟秀的字,化为浓浓的墨痕。
更无法忘记在白雪皑皑的雪地里,她信手拿起一根树条,在浅浅的积雪上画出一个小小的人影。
也无法释怀在最后宫廷大乱的时候,她毅然放开孔武紧握的双手,独自站在高高的台阶上,寂寞地眺望着远方。
她的美貌,她的才智,她的气势,她的狠毒,她的温存,她的童真,她的决绝,无一不深深吸引着我,让我为之颠狂。

我十六岁进宫,到现在只学会了斗,除此之外,我一无所长。

很喜欢这样的女人,用自己的骄傲和决绝战胜一切,无论得宠失势,如妃便永远都是如妃,钮钴禄如玥这个名字,从来都不可能被践踏在地。即使是为了小格格而卑躬屈膝的时候,如妃也依然固守着自己的骄傲。决不低头,用任性和决绝为路,决不放弃任何的尊严。
很喜欢她在前来哀悼小格格的死的妃嫔们面前挑起如画的长眉,用漫不经心而高高在上的语调一针见血地说“你们恐怕为皇上而来的吧”。然后娉娉婷婷,踩着三寸的鞋子,扭着动人的腰肢走入内室。
最喜欢的便是她翕动美丽的杏眼,长长的睫毛于是在吹弹可破的皮肤上投下斑驳的暗影,眼角带着一丝笑意,但不怒自威。

在网上看评论,对这里的五位女主角是这样评判的:尔淳——孤独的烟花;玉莹——永生的昙花;安茜——坚毅的蔓藤;福雅——浸毒的玫瑰;如妃——浴火的凤凰。
私以为这都是恰当的评价,中规中矩,也很中肯。但我心偏向如妃。无论尔淳玉莹,安茜福雅,在我的如玥面前,都只能相形见绌。抛开无上的美貌不谈,尔淳过于工于心计而忽略了自身,因此失去了自我风格的魅力和为自己活着的精彩;玉莹太过自傲和冲动,试着忽视自己任性妄为的一切却无法放下那些不该放下的东西,做了却不能承担,因此少了那份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而显得所谓的斗狠不过只是东施效颦;安茜给人素美而睿智的感觉,然而她少了霸气,那种气质,让她和如妃忽然隔如天渊;福雅则是安静的魅力,为了所爱的人能放弃自己一切所能得到的,仅仅是一味委曲求全,更少了果断和决绝。
因此,在我眼中,她们是美丽的,但不是完美的;她们足以令人动容,但决不会令我沉迷。除了我的如玥……

钮钴禄•如玥。
短短的五个音节,如同珠玉滚落在冰冷的银盘,发出丁丁当当的美妙乐音。
于是忽然一张姣好的容颜,透过时空与虚幻的阻隔,在我面前浮现出来,带着那种无与伦比的高贵和不容侵犯的骄傲。
镜头一幕幕闪过。
从初出场时身怀六甲却依然处死和自己争宠的妃嫔的色厉内荏,从为了龙种铤而走险的果敢和决绝,从产后发现一缕白发皮肤稍稍变差的暴怒不已,从看到新秀时那富有玩味的笑容,从微微圆睁着双眸的狠毒神色,从失宠时的惊慌,从失宠后不甘寂寞的继续战斗,从抄誊经书从雪地画画的天真,从看到小格格死去的疯狂,从暴乱中的沉着……
到最后,孤独地站在紫禁之巅,轻轻地吟出那首自己亲手绣在锦帕上的词。
六角亭,风铃,残阳,天涯,逆光的剪影,寂寞的身形。
于是眼泪刷刷地流下来。

不爱宫墙柳,总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无从去,住也如何住。若得江上泛扁舟,妾愿随君往。
要走,只因你心中仍然有爱;要留,只怨我心中仍然有恨。就只有靠你,完成我们海阔天空的心愿。珍重!

短评

其实最可怜的是皇上 没有一个女人真心爱他

6分钟前
  • 螺丝இ
  • 力荐

这两天重新完整看了一下,甄嬛传简直是东施效颦。金枝里的明争暗斗都是为了自己,或亲情,或友情,或地位,几乎没有人是为了皇帝的爱。每个人物都有两面性,立体饱满。反观甄嬛传,手段恶毒,非黑即白,还在做梦皇帝的爱,高下立判啊.

9分钟前
  • 说什么图灵
  • 力荐

我最爱玉莹,她的无奈的成长和心狠手辣其次如妃,谁都是被逼去害人,为了保卫自己和自己所爱

10分钟前
  • 北漠
  • 还行

不爱宫墙柳,只被前缘误。花开花落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无从去,住也如何住。若得江上泛扁舟,妾愿随君往。

12分钟前
  • 卡里加里博士
  • 力荐

清宫戏,皇帝是最可怜的那个。

15分钟前
  • 九黎蓝
  • 推荐

比《甄嬛传》高在它认真写着人生的失败。

17分钟前
  • 阿柴
  • 力荐

没有人赢的战争,心都千疮百孔了。

19分钟前
  • 时间的玫瑰
  • 力荐

应该是TVB不可错过的电视剧了

24分钟前
  • tavico
  • 力荐

这是萎靡不振的TVB2000年后的第一佳作,那种氛围和曲境不是宫心计那类破片子所能比的。回味悠长,悲伤却典雅。

28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力荐

此剧比甄嬛传低分实在是太屈就了,喜欢结局,悲壮大气。太医孙氏父子互怨互怼又互相守护,以各自的方式爱对方却不被对方接纳理解,好像自身的家庭关系啊~ 站队尔淳姐妹,孙白飏你是真眼瞎

31分钟前
  • 00
  • 力荐

一场谁都没有开挂的宫斗才叫真正的宫斗。

36分钟前
  • 豆友67787764
  • 推荐

只记得刚拍拖,男朋友专门拷了晚上一起看,最后黎姿得奖很震惊,大概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演技,只会看人设。如妃要皇帝亲手抱死去的小格格记忆非常深,如妃说这样皇帝记忆才会深刻,才会觉得对不起她。没想到七年后,小三也用这招对我前夫也就是当时带我看剧的男朋友。简直戏如人生

38分钟前
  • 高贵路人甲
  • 推荐

宫斗剧才一开山既已是巅峰了,没有一部此类题材能够望其项背。电视台别老拿什么《宫心计》《大清后宫》之流和它比,那是抬举它们了。

40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姜还是老的辣,如妃就是如妃,哪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邓翠雯的气场,黎姿+佘诗曼+张可颐三个都比不了。

45分钟前
  • 元宝宝
  • 推荐

名副其实的经典。金枝欲孽的格调和境界在于它并不是讲宫斗,讲的是人性本身的挣扎;讲的不是三角恋多角恋,而讲的是舍弃与成全。这一点之后没有任何宫斗剧学得出哪怕百分之一。

48分钟前
  • 最后的12码
  • 力荐

其实我更喜欢林保怡...从大时代里的滔滔就非常喜欢他

53分钟前
  • 王小邪
  • 还行

对话十分精彩,情节有细腻的亮点,也有马虎敷衍的过场。总体说来香港的历史剧还是不够大气,不能深究。

55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喜欢玉莹,她不是传统的那种好人。她有自己的欲望,有自己的野心。曾经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也曾备受冷遇。感受到落魄时别人的帮助,也在最得意的时候被最亲近的人背叛。她事母至孝,执着倔强,是一个爱恨极致,单纯与心机并存的角色。

58分钟前
  • 世界尽头
  • 推荐

比起多年后的同题材《甄嬛传》,一样是女性之间的自相残害、体现男权至上的封建落后思想的主题,却能够跳脱甄嬛式的算计和无德的小聪明,结局之悲凉,彷徨,有人生的思考和丰富的感情沉淀。我特别厌恶描绘女性之愚蠢、低等、狭隘、恶毒的作品,而这部我看的有点感动

59分钟前
  • 塘坑一姐小渡边
  • 力荐

邓萃雯明明是最美的,林保怡是又流氓又MAN……

1小时前
  • Stella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