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Audrey》(奥黛丽)从小缺失父爱的奥黛丽在度过艰难的战争岁月后走上表演道路并成为最杰出的演员之一,但紧接着连续的两段婚姻不幸致使她放弃了演艺事业,回乡下过安静的生活。最终乐观的她为了孩子接受了一切并担起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职大使,后半生为解决世界饥困儿童而奔走,并于1993年在家人的爱中逝世。
这部传记影片用紧100分钟时间十分生动地描述了奥黛丽·赫本的一生。这可能是我看过的第一部有她出现的片子,我对她的了解更多是在电影院的厕所里。便池正前方就挂着她的一张肖像,从初中到现在,上次去看电影时还挂着呢,只是灰白了些。每次中场出来急匆匆地上厕所,来不及多看,反倒是电影开映前偶尔会非常认真的注视着她。她拥有一种非常柔和的美,就像冬日里的太阳、黄昏时海边的细沙、午后的草地,但不慵软,还有着花木兰的英气。但我一直不知道她是谁,今天我知道了,她就是奥黛丽·赫本。我想接下来的一个月我应该会疯狂的去看她出演过的影片,亦如当初迷恋岩井俊二一样。
悲伤,脆弱和博爱的能力是奥黛丽赫本的底色,同时也是她与众不同的原因。
一个幼时被父亲抛弃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找爱,而两段具有摧毁性的婚姻又给她带来对生活不同的思考和追求,拒绝好莱坞的合约,搬去瑞士陪伴自己的孩子,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这就是她关于爱和关于家庭的一切美好愿望,而没有得到爱的她虽然焦虑过,脆弱过,但她就像一个媒介过滤了那些黑暗,把爱和美好升华给全世界的受饥饿摧残的儿童,直到自己生命的尽头。我很感动,因为敏感脆弱的人尝尝会躲进自己建立的安全堡垒而拒绝伤害,也拒绝了可能的爱,但奥黛丽好勇敢,一生都没有因为被伤害而不再相信爱。
没有看到中国小伙李春利,有报道称最后一个月结婚,获得了90%的遗产。年少时看过《罗马假日》,深深的被美丽着。垂垂老时还依然能感到心跳加速的感觉,让我说140个字来赞美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一个字“美”。我不知道能不能在网上将她主演过的电影都看一看,这也是我的一个小小目标吧。美丽总是能打动人的
罗马假日中的她,像一个让人爱不释手的小公主,那是我对她的第一印象,她太吸引我了:好看的面容,明朗的笑…生活中的她,也是笑容迷人。
奥黛丽说:“战争把人变成囚徒,不论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如此。我周围有许多同龄人,却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的想法和我不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在枪炮声和血腥面前,我始终坚守着我童年的梦想——音乐与芭蕾。”
@b 一个介于女神和女精灵的人。//父母都是纳粹狂热支持者甚至在报纸上写文章赞扬纳粹。(还有这说不清,道不明的皇室贵族身份?)父亲跑去英国做运动 还把她送上了飞机去认为战火不会影响到荷兰。在荷兰,她就变成了参加了为抵抗组织表演芭蕾(逻辑有点乱了?这个思想是突然转变了?)(ps查了点外部资料说是因为这个时候这个她家男爵家族被传为犹太血脉,舅舅被纳粹枪决了,财产充公了)//(纪录片没有把这些说清楚是有什么其他考虑吧。)还说,她本身发色是黑色的。天哪,我后来的印象中觉得都是金褐色的呀?(染发的原因,也是因为对于社会风气对金发美女的偏执追求印象吗?)她曾经说过衣服给她安全感。(所以第一个老公就是做衣服的for 龙凤配)她曾经说过“希望自己不那么高(170),希望自己脚小一点,有更好的身材(由于发育阶段正遇上纳粹占领荷兰大饥荒特别瘦 飞机场),有更小的鼻子,希望是金发女郎。希望改变一切。”这等级别的美女还要有容貌焦虑吗?突然就想放松了呢
(元旦于車禮司映畫观影《奥黛丽》有感)
Love and to be loved,是赫本终其一生的追求。纪录片讲述了赫本光芒背后,不为人知的一面。因为少年时父爱的缺失,她缺乏安全感,精神世界始终存在着脆弱的一面。她渴望爱与被爱,渴慕家庭温暖。可在爱情和婚姻中她屡屡受挫。还好晚年,她找到了一位治愈的灵魂伴侣——罗伯特,度过了平静美好的晚年。(有些遗憾的是,罗马假日男主格里高利爱了赫本一生,却始终止乎于礼,没能再进一步。不过一生和赫本是很好的友人,这样的友爱也给了赫本很大的支持和激励) 赫本的强大和伟大之处,在于她把强烈爱的需要转化为爱的动力,爱身边的人,爱极需帮助的贫困饥饿地区的人。她晚年时做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为拉丁美洲和非洲的饥饿儿童呐喊、呼吁和募捐。 爱与被爱是人的天性。可少有人像赫本那样伟大。怀念她,愿她在天堂永享爱与温情。 Ps. 电影中还有一处可圈可点,就是用芭蕾舞剧形式来讲述和表达赫本,(比如童年父亲离家时候,一个小女孩踏着芭蕾舞步,尝试阻止父亲的离开;离世时,少年、青年、老年时期,她的芭蕾形象互相拥抱着彼此),刻画出了她的心理活动。
在隔离期间,遇到了《奥黛丽》这部今年11月30日上线的纪录片。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唯一欣赏的演员或者说是影星就只有奥黛丽赫本了。看到某网有资源,然后在酒店网经常断,需要经常刷新的情况下也非常耐心的看完了。
这部纪录片整体感觉拍的还是不错的。我打8.5/10分(豆瓣目前8.2分)。导演在这部传记型的纪录片中着重描写的赫本这个人,而不是她演技,外表,或者是私生活之类的一个片面的部分。虽然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不可能把每一方面都描写得细致入微。但是,重点都抓的很好,人物刻画也很立体。比如,通过了解赫本的童年知道她父亲在她六岁时抛下她,导致她其实对于完整家庭和被爱是非常非常的向往。这也促成了她对于事业,伴侣,家庭的选择。她身材瘦小,在那个注重性感身材,撩人气质的好莱坞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审美风格。而且对于其她众多女星追求的纸醉金迷的生活方式,她更追求家庭的温暖和真实。
看完影片,我才明白那句“天使在人间”形容赫本不仅仅是形容她高雅独特的气质和外表,更是对她在晚年出任联合国儿童大使的赞誉。她不是为了一个头衔,她是身体力行的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她明白,给予一个孩子的爱是多么的重要。寻找爱,得到爱,被爱其实贯穿着赫本的一生。看完影片,我想说,她优雅地来,优雅地去,留下了爱,也得到了爱。
在她事业的最巅峰,聚光灯下,看到的也是她游离和闪躲的眼神,若有若无的悲伤、脆弱和敏感挥之不去,真正找到自我,是她遇到真爱罗伯特和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童年抛弃母女的父亲、不如意的两段婚姻,都有她没有得到的爱,在人生的后断她将其转变为很大的付出和对他人的爱,这就是人们缅怀她的原因之一吧。
天使来过人间
拍得略好于及格分。得宜于奥黛丽本人的光环,也能跻身尚佳的传记类纪录片的行列。
一直对赫本没什么爱,看她伟大女演员排名比费雯丽高那么多很不平,但是传记片前部分她的经典造型纷至还是被美晕了,stars are ageless!二婚嫁了个配不上她的矮丑普通医生想过平凡生活,却是最糟的花心频繁出轨男,真是失算。赫本的晚年投身为慈善活动家,也很让人感动,那个年代诚挚的热心,和她童年的不幸对应,真是老牌好莱坞明星里独特的存在
高分给的是奥黛丽本人的故事。用芭蕾舞演员代替不同时期奥黛丽的部分实在是觉得有点尴尬
了解了很多以前不知的细节,虽然比较平铺直叙,中间穿插的芭蕾舞有点让人想快进。独一无二的奥黛丽。
从小便觉得赫本特别的与众不同。尽管理解的很肤浅,比如她的短发,她的发色,她的杏眼……但就是感觉她和其他那些好莱坞的Blonde特别不一样。后来才渐渐理解,她的个性和气质在当年那个时代确实是先锋旗帜性的。同时, 她的高贵和美丽并不止于银幕。她的人道主义精神更显光辉!她是真正的天使在人间。
当得起“天使”一词的女性,人美、心美、行为美。知道了她的许多不幸,也知道了她的坚强、善良,不知为什么,看到后来,便想起了母亲,从赫本的眼睛与笑容中,我看到了母亲。
真·天使在人间,人美心美,永远的文雅挺拔高洁的芭蕾舞者,真正美丽一生的女人,甚至老了以后对比年轻时精致略带拘谨的镜头前的微笑反而美得更加自然优雅,把自身创伤化为爱的给予,一生所求不过是相夫教子做平凡人,可即便是如此女神级别,也不能阻止丈夫四处出轨,即使已是步入百万俱乐部的国际巨星,也不能让父亲回到身边一如六岁时抛弃她一样,所以也许我们反而可以释怀了不是吗?父母离婚抛弃孩子不是你的错配偶出轨也不是你的错;与纪梵希合作的几套戏服超经典啊现在看依然时髦;战时饿得营养不良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给的巧克力排记了一辈子,促使她成为该组织使者奔波筹款泪目 #你永远也无法确切预料新年的第一部大银幕会是什么电影#
即使在今天,她仍然鼓舞人心,受人喜爱,她是人间天使。
選択肢がないから前に進むしかないのは、幸運でもある。愛を求めるなら、愛するという方法しか。
其实拍得一般,叙述手法我不是很喜欢。
她在好莱坞定义了女人自己真正想成为的样子,而不是活出、演绎男人眼中的女人。
悲伤,脆弱,和爱的能力是奥黛丽赫本的底色也是她与众不同的原因。一个幼时被父亲抛弃的孩子一生都在寻找爱,而两段具有摧毁性的婚姻又给她带来对生活不同的思考和追求,拒绝好莱坞的合约,搬去瑞士陪伴自己的孩子,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这就是她关于爱和关于家庭的一切美好愿望,而没有得到爱的她虽然焦虑过,脆弱过,但她就像一个媒介过滤了那些黑暗,把爱和美好升华给全世界的受饥饿摧残的儿童,直到自己生命的尽头。我很感动,因为敏感脆弱的人尝尝会躲进自己建立的安全堡垒而拒绝伤害,也拒绝了可能的爱,但奥黛丽好勇敢,一生都没有因为被伤害而不再相信爱。致敬。
天使来过人间
她是我一生的女神。她的美丽是永远无法复制的。
落入人间的天使——嗯,居然她彩色画面
经历过二战的艰难岁月,连本名都改了
副标题其实更点明了这部片的主题:More than an icon。
越了解她越爱她。外柔内刚,理性和自控力,真金牛。
无条件地去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