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可以理解很多观众的云里雾里。
这部片确实没有用好莱坞的套路来说故事,甚至,它有没有试图去“说出一个故事”,都是存疑的。
它更多是不同人生活的不同切面,以某种神秘的“场”交织在了一起。
这种“场”就像空气,浮在半空,令人难以捉摸。也像水面,看似波光粼粼,折射万千气象,其实一碰就破碎。
而同时,电影节售票网站的影片简介,又写得太“好”了,观者可能误以为是写小资中产女性的活泼轻喜剧,抱着错位的期待进了影院。
但对我而言,对一个感兴趣以色列文化的人,这个“场”又是实实在在的。
它是关于以色列普通人民的生活。发生地点,甚至并非作为宗教圣城的耶路撒冷,而是更具日常生活气息的海法,对于绝大多数以色列人的生活,或许这样的城市才更有代表性。
它是关于这个三教汇聚之地上,犹太人,阿拉伯人,和外来人(例如美国人)如何交错摩擦。
它是关于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仇恨。
它也是关于以上意识形态因素之外,普通人的情爱,理想,伦理纠葛。
是的,讲述这些切面的时候,有些台词略显生硬,创作者似乎急着想在影片里塞进太多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也没有错。只是对于局外人而言,会有囫囵吞枣之感,略有消化不良。
但总体来说还是挺真实的。
摄影扎实。几个长镜头也很不错。
3.5,买片人都喜欢买蛤,《新秩序》?
工伤
被糊了一脸屎...
男人告诉基友,他认识一个男人渴望被拥抱,后来他自杀了。女人告诉老公的兄弟,她渴望和他上床,于是她被拒绝了。面基失望的老太,借口去卫生间换装。富豪拥有海法一半的资产,依然不能阻止妻子和年轻艺术家乱搞,不能阻止被激进分子坐上车挟持,甚至不能阻止安检。不断有火车驶过,人们在噪声中分裂。
零星。如果不是阿莫斯·吉泰的名字,这片哪个电影节会要呢?添加的那些LGBTQ元素和故事本身一样不知所云。过去五年欧洲三大电影节主竞赛最烂影片头把交椅就此易主。
人物轮番登场和视点转换很有意思,一种精心的复古。后面就emmm……核心主题在哪里?
简直堪称灾难,故事混乱至极,人物更是随机出现,游离在电影的各个角落,然后关联着几个不知所云的小场景,说着看似高深的台词!绝对是2020威尼斯主竞赛最差的一部了!
估计本片荣登观众票选本届电影节最烂影片没啥争议了。话虽如此,但是仔细想想,导演的意图也还是可以猜到几分:小酒吧影射的就是现在的以色列,莱拉在海法讲的其实是犹太人在以色列。酒吧外是危险和冲突,但是走进酒吧,就可以暂时忘记外面的危险,醉生梦死。巴以冲突的大背景对于酒吧中的男男女女来说就像是酒吧旁没有几个人问津的摄影展一样,更多是用来吸引外国人的素材和谈资。大家都安于在这个温暖舒适的小酒吧中寻欢作乐,或者操心自己身边的欺骗背叛家庭琐事,只有偶尔走出酒吧,昏暗而危险的街道,呼啸而过的火车,港口边的邮轮才会提醒这些梦中人还有另外一个世界。可能这正是我们过去没有预料到,而导演想告诉我们的,现在的以色列是这个样子的。
【以色列】数个族群,风格或是不同背景的人们在这里相遇;沉静的夜里充满着相聚欢闹的人们,却依然有无数危机与对峙正被酝酿着。通过选择角色们在这个特殊的地点各自相交却又不相遇的故事,再从中窥见更大的政态图景的想法有感受到;但整个电影的设计破碎并且造作,几个无杆而起的转折也缺少意义,就差看困了。
啊啊啊啊大烂片!!!饶了我的眼睛!!上海电影节真神!这能有50%的上座率!!闹呢!!工伤!!
剧本就没认真写,加些少数群体、异乡人、社会政治元素、女性主义就胡乱凑一起,进三大主竞赛了
不知道想讲什么
不知所云,从头到尾都不连戏也是不容易。
狭小的空间内充满精彩的大规模调度,但情节、人物和场景设计都完全真空化概念化,改良版《我是阿拉伯人》。
0/100。太难看了,情节上破碎到一条主线都拉不出来,人物描写上浅薄随意到连谁跟谁都分不清楚,本应该在三种语言的对话中迸发出的强大情感力与各色矛盾完全看不到,剩下的只有如同呼啸而过的火车带给观者的永恒痛苦。真的是烂到根子里的电影。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以色列版的毕赣,淅淅沥沥的雨,火车,幽暗的酒吧灯光。接着,一群演员不停的讲话,我想这是以色列的王家卫吧。看到一半,耐心耗尽,他真的什么都不是!威尼斯看上这片什么了?每个演员走路都要慢动作地故作姿态地深沉地走;说的台词感觉很有深意却没有一句连得上。我真的很想怒走,但还是有一点点希冀结尾来点反转什么吧。没有,什么都没有。给一颗星,为我从来没有过的电影节体验,不,是电影院体验。
吐了
片子太难看,导致坐在后排的观众滚屏的时候吵了起来,成为全场最搭紧张音乐的桥段。滚屏闭,全场报以掌声,不只给片子还是给后排吵架的观众。
OMG又土又难看
本来想给两星 但是不想装逼了 看不懂 累了 词条简介里这个喜剧是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