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和外甥一起待过的三座城市,也对应了两个人关系的三个阶段。
洛杉矶是外甥的主场,是外甥的生活所在。舅舅要接送他上下学,但是舅舅并没有自己的生活。在洛杉矶的时候,舅舅以为自己只是带两天孩子,处处都迁就着他。带他去海边玩,让他用自己的设备,甚至是周六一大早外甥大声放音乐,舅舅也只能请他把声音调低一点。
纽约是舅舅工作与生活的地方。到了纽约,舅舅自己的生活与外甥的生活就开始有了碰撞。舅舅要一边处理工作上的事,一边照顾外甥的起居,而外甥依然把自己当作宇宙的中心,所以纽约也是两个人起冲突的地方。外甥第二次走丢的桥段正是表现了这一点:舅舅在打工作电话,没空听外甥讲话;而外甥因此不高兴,自己一个人跑掉了,事后还责怪说是舅舅搞丢了自己。而当舅舅发现自己无法与外甥相处的时候,他的解决办法是把外甥送回洛杉矶,送回外甥的地盘。
新奥尔良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是陌生的地方。在新奥尔良,两个人的关系也有了明显的进展。外甥开始关心舅舅,甚至主动参与了舅舅的采访(在洛杉矶与纽约他都拒绝了)。舅舅也开始耐下性子教外甥如何面对、表达自己的感情。
我喜欢迈克·米尔斯的电影,他讲故事的方式(说话的方式)很直白,却会用微妙的视觉处理让观众看到表达的层次,神奇的是,你最后会发现自己观影的感受跟作者影像处理的变化几乎是同步的,犹如迈克·米尔斯就在你身边一起观看这部电影。《呼朋引伴》里约翰尼跟侄子相处的部分,侄子随时会有无花八门奇特的表达和疑问来促使对话密集发生,以及约翰尼和姐姐没完没了的电话沟通,总之导演在这部分的处理,让你几乎只能感觉到人与人的相处,无暇意识到时间和空间。而在同步进行的声音纪录片拍摄中,移民的孩子们不断回答各种关于现代世界和未来世界的疑问,画面默默展示的则是各种城市空间,速度处理缓慢,能感受到时间流速也满了下来,孩子们的声音在巨大时空间的虚弱感,跟那些宏大的问题一样让人不安。
纪录片采访的是一群在多种族、文化、观念影响下正在长大的孩子们,跟小侄子一样头脑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需要将复杂的世界消化成自己的感受,纷乱而迷人。而把这些孩子的想法呈量化地展现出来,他们关于自身、现代社会和未来世界的想象、希望、焦虑、担忧等等有那么繁多的可能性,震撼人心。正是这些孩子们的思考本身让我们可以无限期待人类的未来,即使它越来越复杂,希望的光总在这些孩子们的思考中隐藏着。一个创作者,一个成年的创作者在用孩子们各式各样的回答来完整自己内心关于当前生活,关于未来世界发展的疑问,可见创作者有多强烈的欲望去寻找答案,内心就有多大的空洞,某种程度上,作者就是约翰尼本人,小侄子也不断从叔叔身上得到来自过去的某些经验带来的模糊答案,他们相互影响。当然,作者展示的故事背景是一个独特的环境,美国从几百年前就是一个移民混杂的国度,他们自称为是移民世界的未来,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社会历史发展轨迹,但我不想谈这些宏大的背景,只映照我们自己年轻一代的内心,我们有好多好多数不完的年轻人,思考的问题、想象的未来却很单一,年轻的内心被简单的答案、单一的结果、信息碎片填满,没有了思考的空隙,很少有人能问出影片里那些给孩子们的问题,更多的成年人应该为此感到羞愧,我们给到孩子们的普遍环境是”你就长大吧,哪有那么多问题“。
这是一个关于舅舅带孩子的故事。舅舅是一个儿童纪录片导演,他的工作就是去采访在不同城市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去倾听他们的声音。非常意外的他需要帮久未联系的姐姐照看孩子,于是他来到了洛杉矶开始和有点奇怪的外甥共同生活。他们一起收集声音,扮演孤儿,讲故事。因为工作外甥又陪他到了纽约和新奥尔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互相了解,磨合,学习相处,打开心扉。最后他们建立了感情,舅舅本人也从外甥身上学习到很多,缓和了和姐姐的关系。
【我被这些孩子的发言狠狠治愈了】
从故事的开始,听到很多孩子的声音的时候,我就深受触动,那些略显稚气的声音说出了很多天真又过于真诚的看法和想法。他们的观点并不幼稚,甚至带有哲理,很多关于平等,未来,城市建设的想法不可谓是没有道理的。
“希望家长不要总觉得自己是领导”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台词之一。家长大多会以经验者去自居而想当然的控制,但很显然这是很没有理由和逻辑的。整个电影除了在展示他们之间的相处外,也引用了很多书籍中的话,其中就包括了关于母亲的牺牲和正确的向孩子道歉等等。那段道歉让我觉得无比真诚,也见证了沟通的真正意义。
还有就是“外星小孩”那本书的引用提到的,我们慢慢成为大人,却忘记了最开始是如何学习成为人类的。就像是我们都从孩子的过程长大,好像就理所应当的觉得自己是能够了解也有资格去替代孩子做决定的,而忘记了我们作为孩子的时候有多需要自由和发言权。这个部分真的是狠狠敲了警钟。
当我看到母子相互理解和舅舅学会了沟通外甥学会了关心的时候,我第一次有像小孩子学习的冲动。我们需要学习他们的真诚,天真,和想象力。那些被成年世界忽略的真诚,放下面子的表达,一点点的任性和勇敢,对未来的期待和未知的评价,正是成年人应该学习却渐渐遗忘的,这些宝贵的原始的品质恰恰会去带给世界更多的美好的改变。
电影因为文本的部分太优秀了,是需要大家去仔细听每一句话的,所以是黑白电影也就不意外了,不然城市变化所带来的颜色氛围的冲击很可能转移了大家对文本本身的关注。
感谢来自孩子的生动一课,让我有勇气面对更残酷的生活。
结尾It’s okay to be not fine和大吼I am not fine!是点睛之笔了吧。自己也跟着放松心情、舒了口气。小演员演技很自然,举止很真实,很符合纪录片的气质。即使中间在去纽约之前有点平淡快要睡着,但我喜欢这片子温情的角度,去观察大人和孩子的相处模式。
孩子比我们想象的要敏感得多。Johnny舅舅在便利店因为担心孩子安全而没控制住大吼、斥责别乱跑,与孩子母亲电话里一句“我不太能照顾好Jesse,得把他送回去”,是他们天大的委屈。想起我还是个小学生时,和大我五岁的表姐关系最好,住得也近,周末有空便要一起玩,去郊外放风筝、踏青,或是在家里玩鬼捉人的游戏…很长一段时间我是短发,因为妈妈嫌长发打理麻烦,占用学习时间。有一次和表姐一起去乡下,我先进房间睡、酝酿睡意还没睡着的时候,听到表姐在客厅跟妈妈聊天拿我打趣:那么点儿头发还一定要别个发夹,好搞笑啊…我躲在被窝里就哭出来了——没想到最亲的表姐这样“嘲笑”我,顿时心里产生裂痕、自卑…其实长大以后回想,一点也不值得难过和生气,甚至自己也觉得小时候那么短发还要臭美有点逗,真的是很小一件事,也没有嘲笑不必自卑!可是孩子就容易放大,即使孩子不是大人生活的全部,可亲人就是孩子的全世界。作为大人,大概也很多人无法理解孩子的这种心理感受吧。
孩子也想有拒绝的权利,被采访的时候说,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孩子也不善于表达,想要跟着舅舅继续旅行、不想回家,偏偏不说,居然是去机场路上假装内急结果关自己在厕所让舅舅拿他没办法。和孩子相处,我绝对比不上Johnny的十分之一,他已经做得很好了,发脾气以后马上就后悔、意识到自己吓着了Jesse,甚至还肯道歉。然后就再也没有对孩子大发脾气。也许是因为他纪录片导演的身份,因为工作内容是采访孩子们的想法,所以更懂得尊重吧!
除了舅舅外甥二人的相处,片中孩子们采访中的真实回答也让我意识到孩子有好多想法,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远比我们想得要丰富。
整个厅除了自己和同伴以外,就剩几对白发长者,这年头年轻人都不看文艺纪录片了吗…不顾票房也要拍出情怀,多给一个星。
假如你要和另一个国家的同龄人进行交流。 嗯。 你会怎么和他们描述我们的国家呢? 你会在这里看到很多罪恶的事情,但是这里也很美。虽然你可能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是你也会看到,有一些善良的人,有金子般的心。(我们的国家虽然目前还不够好,有很多不好的事情发生,但是我相信它会变得更好的,因为我们在改变在进步在完善,我爱我的国家。我们每个人都是国家主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让它变得更好一些,就像一颗颗星星汇聚就会成为美丽的星河。) 我和我爸之间有很多问题,他现在在监狱里,一切都很困难,你懂吧。我的妹妹,其实她并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她不明白我的处境,我也不想让她明白,我希望她永远不需要面对这些。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很多责任,有时麻烦就这样找上了门,你也无能为力,麻烦总会出现的。我很骄傲,我承担起了这份责任,因为我很爱她,我也不介意,扮演一个亦父亦兄的角色。(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觉得有些心疼但又为他感到骄傲,我相信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我不好。 这就对了。我有理由可以不好。 我有理由可以不好。 对,糟糕透了,但是没有问题。 糟糕透了,但是没有问题。 这么糟糕的事怎么会没问题,因为糟糕透了。 你在笑还是在哭,我看不出。我想要有正当的反应。嘿,孩子,过来。让我……让我看看你,你脸上是微笑吗?是你的傻笑吗?(“最后杰西要回家了,约翰尼和杰西在树林里发泄的那一场非常令人感动。约翰尼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舅舅,他能够给予杰西足够的尊重,引导他要去感受和尊重自己的情绪,并且学会表达情绪。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很理想化的关系。”——引用于百度人生能代写吗 这段给我看哭了,特别动人,我们每个人都有发泄情绪的权利,可以心情低落可以丧可以emo,突然想到了海边的曼彻斯特。)
原发表于《陀螺电影》
迈克·米尔斯几乎所有的电影都是有关于自己的家庭。《初学者》讲的是他晚年出柜的老爸,《二十世纪女人》讲的是他单身独立抚养自己的老妈。今年的新作《呼朋引伴》(看过电影就知道这个翻译并不准确,C’ mon, C’ mon应该直译《来吧,来吧》)则开启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新篇章——讲儿子。
在《呼朋引伴》里,华金·菲尼克斯饰演的录音师强尼因为其妹妹的家庭原因,不得不照顾自己的小侄子杰西。尽管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自米尔斯给儿子讲故事的一次经历,但他很聪明地并没有直接塑造一个父子情的故事,而是虚构了一个和孩子并不熟但又因为机缘巧合不得不照顾自己侄子但舅舅形象。通过这样的处理,在这两个”熟悉的陌生“角色相互了解,相互熟识的过程中,观众也得以跟着了解角色,精巧而自然。
作为一个编导一体的创作者,迈克·米尔斯最大的才能是他能把极度私人的记忆和体验转化成非常学术性的论文电影(essay film),但与此同时不丧失其真挚的情感内核。在《二十世纪女人》里,小男主试图通过阅读女性主义论文来了解母亲,在这部电影里,米尔斯也没有固步自封在私人的家庭生活上,而是安排了强尼去采访美国各个城市的小朋友的桥段。
因此,一时之间,这个电影突然变成了一部伪纪录片,记录着真实的平凡小朋友们认真而天马行空地谈论各种话题,从环保到未来,从家庭到社会,从种族歧视到城市兴衰...这些情节虽然和主线剧情没有任何联系,但是给这部极度私人化的电影更增添了一份人文色彩。或许正是因为这些社会性以及学术性的探讨,米尔斯才没有想其他人私人化的作者导演一样,落入被诟病“自我重复”的窠臼。
除此之外,黑白摄影让《呼朋引伴》在视觉上也多了一份新意。尽管这是一部很多台词但没有什么情节的论文电影,但是由于强尼的职业,观众会跟着主角一起游走于美国东西两岸,南北之间。迈尔斯的镜头很精确地捕捉了各个城市的特色,让城市们也成了影片中的额角色。毕竟,看着华金·菲尼克斯带着小孩穿梭在曼哈顿中国城,聊着各种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整个电影都保持着这般不疾不徐,娓娓道来的节奏。只有到了结尾,两人注定要分开,孩子注定要回到父母身边时,观众才会猛地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如此深陷在两人的亲情和友谊之中了。
由迈克·米尔斯导演和华金·菲尼克斯主演的电影《呼朋引伴》,可以说是2021年度最为特别的一部冷门电影,在豆瓣仅有3000多人标记看过,而这部几乎没什么剧情可言的电影却8.0的高分。1.故事的主线很简单。讲述的是一个纪录片导演,在做项目的同时需要照顾他的侄子,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同自己、彼此、他人及世界和解。纪录片导演是一个善于倾听他人的、内心丰富而封闭的中年男人,而侄子则是一个有着不符合年纪的成熟思想的、行为古怪的小孩。在故事的交叉叙事中,我们得知,小孩的母亲,也就是导演的姐姐,是一个深陷于女性困境的人,一方面她要照顾患有精神病而被隔离的老公,一方面要拉扯一个敏感而多虑的小孩。故事便是由她必须去外地照顾她的老公,而需要将小孩托付给一个常年情感沟通不到位的血亲为开端的。此后,纪录片导演与小孩踏上了拍摄纪录片之旅,不善言辞的导演总与这个有着独立思想的小孩发生矛盾,尔后又和好,每一次和好都促进了他们感情的更近一步,在不断与他的姐姐汇报小孩的情况之中,他也更加了解了他的姐姐,小孩也在与导演的旅行之中走出他独立的小世界,开始理解身边的一切。2.人物形象的构建成人带小孩展开“旅行”的模式已经是司空见惯的叙事模式,《菊次郎的夏天》中,北野武饰演的奇怪大叔与同样不被同龄人理解的小孩来了一场荒诞而美好的夏日之旅,在旅途之中展现了怪异的人并不孤单的命题;《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冷酷的杀手与小萝莉的逃亡之旅充满了惊险与浪漫,在“童年总是这么艰难”的尾声中悲凉的落幕。而《爱丽丝城市漫游记》则更像是此电影的参照模式。由德国新电影旗手/公路片开创者文德斯导演的《爱丽丝城市漫游记》,讲述的同样是一个充满着波德莱尔式城市漫游者气质的纪录式文艺工作者,和一个孤单的小女孩在城市中不断观察、游荡的故事,电影充满着絮语般的优雅气质,缓慢的节奏中勾勒出代际之间的交流以及社会的景观。而《呼朋引伴》不仅同《爱丽丝》一样,用黑白的画面强调着现代社会下冷漠疏离的亲密关系,用平缓的节奏铺垫人与人之间冰川的渐融,更为重要的是,在人物及主题的对照之中,能找到某种同构。之前说到,《爱丽丝》的大人是一个具有波德莱尔式城市漫游者气质的人,何谓波德莱尔式城市漫游者?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可谓开辟了“审丑”的艺术,在揭露巴黎的丑恶之中竟产生了诗意的审美情趣,而他所引发的现代精神文明危机则是指把现代城市作为审美对象,以个体的生命体验及情感困境出发,展露在体制之外、与主流社会相隔的群体,这些人们看似生活在现代空间之中,但却没有与社会发生紧密的关联,他们拒绝现代性的平庸,逃离、迷茫、迷失、特痛构成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他们身处城市,却作为旁观者在漫游。《呼朋引伴》显然从一开始是以这样的人物形象展开的叙事,纽约成为不断被提及和展示的都市空间。主人公由华金·菲尼克斯扮演,这个成功扮演过《小丑》的演员无疑具有一种落拓、忧郁的气质,十分符合故事中这个不久前失去了母亲,与唯一的亲人关系疏离,生活在都市之中而始终在夜晚独自进行播客纪录的“孤独患者”的人物形象。而小孩的扮演者同样是一个少年老成的漫游者,在电影里,有一个小孩结伴放学的镜头,之后这个难以和同龄人相处的小孩才默默低着头从后面走出,他自己也清楚的意识到自己行为的古怪,但他表面上总是强装坚强,假装自己对这一切毫不在乎。游离于故事主体叙事,即没有参与这场旅行的远在外地的母亲,又何尝不是一个漫游者呢?在回忆的段落中,面对母亲的去世,她讲到她丝毫不为母亲的去世感到难过,她说,对于“你”(即纪录片导演)失去的是一个爱你的母亲,而我失去的只是一个从来没有理解过我的人。原生家庭与生活的琐事早已成为她生命内核的悲剧来源,在小孩对导演讲述自己印象中的母亲时,我们看到一个曾经和朋友们愉快相处、有着自我精神的女人,也看到一个在社会主流中被排斥的女性。正如小孩复述他母亲的话:即使我们相爱,她也永远不会了解我的一切,我也永远不会了解她的一切,人生就是这样。就是这三个漫游者,这三个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疏离缝隙之中的人,在一场迫于无奈必须建立交流的旅程中,逐渐敞开自己,去接纳彼此与世界。3. 电影主题的建立 电影的结构非常有意思,采用回忆、主人公的独白、纪录的采访这些非线性叙事镜头组成,使整个电影表达的主题无法一概而论,十分广阔。 亲子关系 影片作为明显想讲述的显然是亲子关系该如何建立。在电影中,原本的纪录片导演虽然是一个善于倾听孩子们说话的人, 但归根结底只是他的一种艺术理想,收集孩子们对自己、世界、未来的想法,是他想要完成一个艺术项目的主要动机,而从他一开始与侄子相处之中来看,我们能看到他其实并不擅长与小孩相处。 较为幽默的一个桥段是,当导演和小孩发生了矛盾后,他需要与小孩进行道歉,这个时候他选择在手机上查找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并一边念步骤,一边进行自己的表达,显然是很难放下自己长辈的身份,对孩子进行道歉。 这个时候小孩说,到这一步你应该说对不起,导演才颇为不好意思的说对不起。亲子关系的建立首先在于平等,在旅行开始之前,我们看到小孩与母亲也经常因为小孩的怪异举动,引得母亲的不理解,她不能认同小孩总是有一些超出年龄的想法。 而谁规定什么才是小孩该有的样子?导演独具匠心构建了一个“不像”小孩的人物,甚至在采访的对象里,那些讲述着自己的想法的小孩们都有超出我们想象的惊人的想法,像有个孩子就说到“成人总是自视过高”。 我们应该平等的去聆听孩子们,而不是用我们大人的想法圈定孩子们该有的成长模样。封闭内心 在电影的三角关系里(导演、小孩、母亲),三人之间彼此的相互关系从一开始都是难以达成双向沟通的。 这也是导演想强调的现代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甚至在亲缘关系里也确切的存在。 相较于另一位电影大师伯格曼对人与人之间永远无法达成理解,此片的导演显然对这种关系更为乐观。 伯格曼的《呼喊与细语》讲述的就是亲人之间无法解决的相互理解问题,甚至到电影最后所呈现的氛围也是悲观的, 而《呼朋引伴》从片名就能看出来,导演对时下人们虽沉湎于自己内心的世界,但并非不能通过“呼朋引伴”的方式,完成人的互通。 在电影最为感人的一幕里,远景镜头中,一片郁郁葱葱的自然美景下,导演与小孩相互喊话,说这一切都糟糕透了, 两人不在佯装无事,将内心的伤疤揭开,将内心的情感宣泄,情景交融之中,似乎完成了生命的呼喊。从某种层面来说,《呼朋引伴》绝不是一部能引人入胜的电影,它的表现手法实在是有些沉闷,但在这种平静的叙事间, 我们才更能体悟所谓的“呼朋引伴”,它绝不是热烈地强拉着你进入一个跌宕起伏的彼此救赎故事,在细细道来深入主角内心的关照间, 我们才能感受到,“呼朋引伴”是细水长流的,是自然而发的,它象征着马克思所讲的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即便它会被现代的迷惘给遮蔽,但阴霾总会渐渐散去,露出它的温情。
近期最受欢迎:
I’m easy to find. I’m easy to be touched. 小小的,温柔的,流淌的,赤诚,等待,陪伴。那个黑人小女孩是我吧,为啥内心有那么多anger!
菲尼克斯真是头上一直有阴云笼罩,看起来是要跟他一辈子了。看他的片子太沉重了。
假装深刻 假装有趣 假装灵气 其实可看性不强 适合网红咖啡厅24循环圈播放 做打卡拍照的背景
感恩节的夜跟一群人一起坐在LA的电影院里看Venice/Santa Monica海滩。想到与此同时有在纽约的人透过这个电影正在看着纽约,底特律人在看着底特律,奥克兰人在看奥克兰,还有路易斯安纳。小感动。城市总能给我最好的慰藉。
杰昆真的是有一种别样的魔力和演技,每一个电影角色都能独立成章又能在另一部电影里遥相呼应:前一秒我还感觉他会突然一个镜头切换成癫狂的小丑,下一秒看着他拿着麦克风自言自语又幻化成那个爱上AI的独居男人
9.1/10 #PFF30 Fiction and Non-Fiction. 以一种社会纪录片的温柔视角(城市地貌的重评估-纽约大部分拍摄位于中国城附近;与孩童思维的反思-真实的与孩子的对话和观察),来逐步构建“反抗”的孩子与“失意”的成年中的关系,拷问家庭中Motherhood,或Parenthood,的定义。正如滨口在《驾驶我的车》中重估文本性质和指向性一般,米尔斯同样重估了话语(对话/采访)的含义,通过未来(孩子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体)评估未来的方式来短暂脱离现世泥淖(黑白也作为“去现实”的手段),建立新的和解/理解。孩子掌握着Apparatus(录音机),然后允许观众去通过他聆听世界,聆听城市“噪音”,聆听他人,并尝试理解,理解世界。
被自己之前作品里的小主角邀请去看了有他参演的电影,感觉棒棒的
不喜欢这部电影的黑白色,如果有kindle的质感就可以。
将对于精神健康的探索从常见的家庭细碎之中拉开,转身成为一部古怪中培养默契的公路喜剧;着上更温柔与亲密的风格,来处理其实亟待爆炸的生活危机与摩擦。不停地说话,不断地倾听;开心是大哭,还是大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其实是声效与原声的出色使用这种技术层次上带来的惊喜,去年的这时候,还是《金属之声》。Woody Norman和《贝尔法斯特》的Jude Hill共同用他们的天赋与魅力,照亮了整个颁奖季;这些新鲜面貌与诠释,是持续渴望在年末饱览佳片的根本动力。
如果要用一句话总结:这部电影是Mike Mills献给Urban America的影像prose.不同城市的印记随着镜头推进慢慢烙印在故事当中,而黑白的画面既产生一定距离,也让抒情变得隽永。电影的文学性却是比20 Century Women更加的直接(direct citation成了backdrop monologue),非虚构的纪录片巧妙结合进叔侄二人朝夕相处的(chaotic)日常。也许成长最终都意味着情感的释放,坦然接受生活的苦难,怀着对未来的怀疑与恐惧正面迎接它的到来。虽然Phoenix和小男孩都贡献了上乘的表演,但于我而言感动都来自孩子们真实的采访---可能通过孩子的眼睛我们才能真正参透这世界去向何方,而未来也逐渐清晰,向我们呼唤c'mon c'mon.
如果小朋友们是真纪录片还蛮有趣的,A24式的美国现代城市自白。华金凤和小男孩还挺有爱的
“在我们的文化里,母亲是我们的归宿,或说成是我们躲藏的地方。我们躲藏我们现实中的冲突,躲藏成为完整的人的意义,母亲成了我们个人和政治失败的替罪羊,成了世界上所有错事的替罪羊。于是这些问题就成了要由母亲来修复的任务,但显然不切实际。我们这样对待母亲,本质上就是在期待母亲。在我们想不通社会和自身问题时,来帮我们承担解决一切。母亲们没有退路,只能被迫面对人性中最难相处的一面。到底为什么要由她们来承受一切,去粉刷世界、维护世界的单纯和安全”。引经据典论母职,柔软的视角。
与小小奥勃洛莫夫的爱恨纠缠,The National is easy to be found
motherhood is the place where we lodge or rather bury the reality of our own conflicts... its the ultimate scapegoat for our personal and political failings
电影完成度还好。然,欲以孩童赤子之心救成人之饱经世事,我以为不可。
好温柔的一部电影,就好像一个人遇到了曾经的自己,并跟这个自己一起走遍熟悉的街头,采遍别人的心声。满篇都是导演对年轻一代的提问,以及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特别诗意,又格外平淡。非常舒服的电影。
撇开舅舅和外甥这层关系,其实是两个平等个体互相慰藉和成长的故事。生活需要絮絮叨叨的说,也需要推心置腹的听。黑白胶片很有意思,既防止了温情过曝,又增添了日常的疏离感。从“初学者”到“二十世纪女人”再到“呼朋引伴”,我发现Mike Mills真的很对我的脾性啊~
不断沟通,不断思考,城市街道都跟着情绪在变化。不断追问也是认识周围世界的方式,跟他人建立联系,化解问题。男主角其实就有一种有超能力,就是不断的提问和思考,并努力努力再努力的寻找答案。
#NYFF59# “养儿方知儿女恩”,男主吐槽娃有多么难带,被女主一句“welcome to my fucking life”呛回去。快速精准的镜头剪辑,居然把这个有点老套的故事带出了舒服的节奏,Joaquin和小演员Woody Norman的演技都很精彩。
朝着essay film拍的。有清晰的论述路线,有个人观点的抒发,但是完成的还不够出彩。文笔优美但不有趣。总体上看还是太过平庸了。一星给华金,一星给新人Woody Norman,一星给Robbie Ryan的摄影。华金不必多说什么了,给出了极其自然的、生活化的表演,整个人无比松弛。片中还穿着他最爱的帆布鞋。要不是因为华金主演我肯定也不会专程跑去影院看。Mike Mills编与导的综合能力实在欠佳建议就别再尝试编导合一的身份捆绑了。以及能不能别乱用德彪西的moonlight啊,一开始以为只是预告里用了两下,没想到正片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