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黑暗中回家》一片是一部非常“电波系”的恐怖片,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皆是如此。作为一部公路恐怖片爱好者,《在黑暗中回家》属实是一个巨大的惊喜。没有虚张声势、雷声大雨点小的传统恐怖片反派,两个劫车蟊贼杀伐果断、残忍无情,而幸存的男主角Hoaggie和女主角Jill也并非只会大呼小叫、坐以待毙的作死男女,而是抓紧一切机会用尽各种计策试图逃出生天,怎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黑洞洞的霰弹枪口面前所有希望都一一泯灭。与恐怖片中凡俗之流不停地试图用突然闪现的怪物、一惊一乍的音效、急转直下的配乐提高观众的肾上腺素不同,《在黑暗中回家》自始至终都笼罩在一种压抑的、令人窒息的气氛中,它的恐怖感就如同在黄昏时分眺望地平线、看着无边无际的黑暗蔓延笼罩万物的感觉一样,静谧、沉稳,却不可阻挡。
本片自始至终展开在一个模糊地带。本片最为巧妙的安排,便是男主角的身份:他曾经是一个充斥着各种虐待和暴戾的收容管教所中的老师,他目睹了种种暴行,可即便在收容所的舍监用尼龙刷将孩子的手臂刷得血肉模糊的暴行就发生在他的眼前,他也依旧只是作壁上观、充当看客。多年过去,男主角已辗转成为其他学校的教师,一家四口其乐融融。然而,仿佛是命运开的一个恶劣玩笑,两个来自这所收容所的劫车犯Mandrake和Tubs,在不到十二个小时的时间里,就让这个家支离破碎,只剩下三具暴于荒野的尸体和一个生不如死的鲧夫。
有人说这是一部复仇片,是如同多年前热议的《堕入地狱》一样控诉汉娜·阿伦特笔下对暴行充耳不闻的现代螺丝钉们的“平庸之恶”的作品。这一说法似是而非:仔细推敲之下,我们发现劫车犯根本就没有预谋,他们一开始的动机仅仅是杀人越货、抢劫男主一家的汽车后杀人灭口罢了;况且,男主角也并不是真正的施暴者,而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他所遭受的一切折磨,仅仅是由于他的名字唤起了其中一名劫车犯遥远的记忆。由此来看,若以复仇片的视角来看待本片,则一切都显得牵强附会,恐怕也只有真正的精神病会认同这种复仇逻辑。
那么本片到底在讲什么?
在我看来,本片在讲一个看似很虚无缥缈的概念:自由。
如今,不论是新闻报道还是影视作品,在反映某些犯下骇人听闻罪行的罪犯的生平时,总不忘加上大段的关于他们童年有多么不幸、遭受了多么巨大的虐待的描述,若是有看客心有不平出言指责这些身世悲惨的人的所作所为,那么叫嚷着“拒绝道德绑架”“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的其他看客立时便会蜂拥而至,仿佛只要遭受了不幸和不公,那么变本加厉地把这一切施加给旁人便是理所当然的一般。编导为Mandrake和Tubs安排的正是这样的身世,果不其然,便会有许多观众将自己的共情对象成了这两位劫车犯,尤其是白人劫车犯Mandrake——被关入不见天日的禁闭室里用皮带毒打、被尼龙刷在大庭广众下刷得血肉模糊、被娈童癖性变态霸凌惨吗?确实惨不可言。因为他遭受了如此可怕的暴力和邪恶,所以他无论对谁、无论施加怎样的邪恶暴行,都是理所应当的。在全片中,Mandrake完成了所有的杀戮,而且乐此不疲:枪杀两个“碍事”的少年、用灭火器砸碎加油站老板的头颅、枪杀偶遇男主的少男少女,对于他来说如同呼吸一样自然,开枪杀人如行云流水,没有丝毫悔意和犹豫,这种几乎就是纯粹的混乱和邪恶象征的恐怖片反派如今已经极为罕见,连他自己都在片中说道,若不是刚好发现男主角曾是自己所在的收容所中的老师,他只会简简单单地让这世上多出四个人间蒸发的背包客,实在令人不寒而栗。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又何尝不是在熬过收容所中的种种煎熬折磨之后,认为他已因此而获得了一张对世界上其他人恣意妄为、可以任意填写的空白支票呢?他喋喋不休,俨然仿佛是教师、祭司和传教士,将他自以为无比正确、天经地义的教义灌输给死到临头还要自以为是的受害者。在如今,这种角色恐怕才是大众心目中“应有”的活法。至于影片开头空荡荡的奔驰车的主人们的命运,死在芦苇荡的两位少年的命运,被灭火器砸的血肉模糊(影片在这里的视觉处理已经十分克制)的加油站老板的命运、一车被行刑式处决的飙车少年的命运,谁会关心?
可是,“向来如此,便对吗?”
也许很多观众会觉得另一个高大的(似乎是阿拉伯裔或波斯裔)劫车犯Tubs最后突然暴起杀死同伙放走主角的转变莫名其妙,然而,影片实际上早已埋下了线索。影片开始的部分中,Tubs显然是Mandrake的跟班,Mandrake发号施令,Tubs马首是瞻,无论是制服受害者、看管男主角、抓回试图逃跑的女主角、恐吓救助了男主的少年,甚至维修车胎,脏活累活Tubs一手包圆,好让Mandrake在外面肆意享受着操弄生杀大权的快感,可他自己的需求如何呢?就算只是想去一次酒吧,那也得等到主子Mandrake玩够了复仇游戏之后。这种精神状态被Jill一语道破天机:Tubs以为他离开了收容所、成了个自由人,却无非只是在精神上给自己寻了个新的奴隶主罢了!编导细节见真章的功力再度出现:Tubs凶残吗?他当然凶残,他和Mandrake毫无疑问是轻车熟路的杀人越货的惯犯,那些血债中无论如何都有他的一份。但他又是犹豫的、甚至懦弱的,整个片子直接出现被杀镜头的受害者有7个(两个孩子、加油站老板、一车4个少年),无一例外都是Mandrake开枪——就连逼女主角Jill跳河自尽,也是Mandrake的主场,而Tubs只是充当恶行的看客和帮凶——正如同多年前Hoaggie面对收容所中的恶行时扮演的角色一样。因此,编导安排Tubs去看管Hoaggie、把他们二人在汽车后排座位这样一个封闭空间并列摆放,实在是深思熟虑的妙着——当然,其中的妙处,需细细品味方能感受得到。同样不堪回首的收容所往事,一路上无辜死难者淋漓的鲜血,Hoaggie对过去无动于衷的自白和忏悔(无论其中有多少是求生欲使然的部分),都是促成Tubs觉醒的线索:他意识到了自己已然成为了暴行的一部分,已然不再是收容所中被虐打的男童,而是舍监旁那个无动于衷、甚至还不得不帮忙点名的那个辅教老师。于是,最后回到收容所的决战就有了两重意味:作为Mandrake的精神奴隶的Tubs的觉醒,以及作为恶行的看客的Tubs的觉醒。当沉默寡言的他说出“I hate this place”之时,恐怕他并不是憎恨Mandrake把他带到了他不想来的收容所废墟,也不是对男主最后撂一次狠话,而是因为他恨这个地方代表的不公和暴戾,恨那个替Mandrake按头、抛尸、恐吓、欺骗,成了这个地方所代表的邪恶精神的活的使徒的自己。杀死自己过去的同伙不是因为一时兴起的怜悯,而是因为他有“不是每一个从收容所出来的人都会成为谋杀犯”的自由,有不当奴隶的自由,无论是皮带扣和钢丝刷的奴隶,还是霰弹枪和猜谜游戏的奴隶,他都有自由去挣脱。当Tubs一个人坐在芦苇荡旁看着远处的霞光、眼角涌出似有似无的泪水的时候,他的人生不会再是之前的样子。当然,这远不是真正的改邪归正,因为他并未真正为他过去的恶行付出真正的代价。但无论如何,编导(也包括我)依然愿意肯定这一觉醒,正如同他在日出的鱼肚白天色中放下了霰弹枪,走向远方的林地一样。
曾经有一次我曾和友人讨论:人的自由是否是一个虚妄的概念?毕竟,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出生和死亡,都是我们个人的意志无从选择的。那段讨论无果而终。在看完《在黑暗中回家》之后,那段讨论又再一次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不敢妄言说我已经有了肯定的答案,但我想,一个回答可以是:我们或许的确无从选择我们所见到、所听闻、所知晓、所经历的,但我们依旧可以选择在见到、听闻、知晓、经历这一切后怎样活着。
《闻香识女人》中Frank中校面对听证会时说道:“……I always knew what the right path was without exception. I knew, but I never took it. You know why?It's was too damn hard.”
做正确的事,从来不容易,尤其是当这件好事代价高昂时。
做一个好人,从来不容易,尤其是经历痛不欲生的折磨后。
但我们有自由选择这样做。
不出所料,恐怖片永远都会有那么些人带着自己固有思想来打低分。这部片看着太有共鸣了……吗的,我落泪了三个地方。我不会组织语言去剖析这部片的剧情。
我只想说我觉得这个导演写这个故事的人一定亲历过残害幼童的场面。才能让我这么有共鸣。一开始的美景配上如此轰鸣的音乐。到后面残忍对待的黑夜配上的是明朗的音乐。当年在明亮的学校朗朗乾坤听着刺耳的嘲笑,不会有一个人在乎弱小的,那一个你的死活,你知道哭没有用一切都没有用,你告诉自己这就是你每天必须承受的。是逃避痛苦的唯一却最无力的方法吗?就是抽离思绪,麻木,尽量不要给施暴者任何反应,看着天花板,看着那一大块蓝色块的天空,承受着身心的痛苦这么一天天活着,数着日子。
那个铁汉一样冷酷的人在车上,毫无表情地动了动嘴,眼睛红了泪盈在眼里。我立刻就落泪了。他好像那时的我,他好像变回了当年那个受苦的少年。
暴力绑架公路逃脱反杀内讧复仇片。应该是一个孤儿院里的老师员工虐待孤儿院里的孤儿,孤儿长大后,寻找虐待孤儿的员工报仇的故事。一开始杀死两个孩子,蛮震撼的,很有力,但是到了中期,有变成了复仇虐杀,后面一次次反复有点拖沓,最后的内讧也不太明白,大个子黑人是觉得白人大胡子太过分了嘛,不明白。
一家人在湖边野游,突然来了两个不速之客持枪胁迫一家人趴下。这时远处来了一辆房车,于是不速之客胁迫一家人配合他们完成了打招呼的好戏。等房车走远,大胡子白人枪杀了这家人的两个孩子,妻子也被打得昏了过去。丈夫的一个手臂被折断,无力反抗。两个不速之客抢了这家人的车,然后带着夫妻上路了。一路奔袭到了一个加油站,丈夫说要上厕所,大胡子白人拗不过他,就让他去了。丈夫从厕所的架子上拆下一枚长钉子藏了起来,还在马桶盖子内侧留下了求救信息。加油站的售货员询问了丈夫的伤情,丈夫慌说自己跌倒受伤的,不想连累店员。出门后,丈夫假意说自己扭到了,把钉子钉进了车轮里。不想大胡子白人突然把车又开回加油站,把店员杀死了。丈夫趁机卡住黑人大个人,让妻子逃跑,但是白人大胡子赶回来抓住了妻子。车子开出去不久,大胡子白人就开始说出他们为什么前来的原因,原来早前丈夫曾在一个孤儿院工作,当时孤儿院里的老师和员工对孤儿们都不好,经常想着法子折磨他们,丈夫在旁边冷眼旁观,没有主动上前劝阻。还有过折磨孩子们的事情。妻子听了这些,觉得所有不幸的遭遇都是丈夫造成的,就跳下了车。但还是被逼到了河边上,妻子依然跳河自尽。两个不速之客没有办法,只得带着丈夫继续上路。突然车胎被扎破,车子不稳撞向一边,丈夫趁大个子黑人不注意,一下子撞伤他,冲出了车子。他跑到一片空地,一群不良少年在这里飙车玩。丈夫向他们求援,但是这帮少年看到有人追来,不愿意找麻烦,还是把丈夫拖下了车。结果全车被杀,只跑了一个。很快两个不速之客把丈夫带回了孤儿院,就在孤儿院里大胡子白人想要杀了丈夫,没想到被丈夫反杀。伤重的大胡子白人醒来继续射击丈夫,但是都没有打中。大个人黑人赶来,开枪打死了大胡子白人,放过了丈夫。原因是他受不了了,反复无常的性格应该是受了童年阴影的影响。
全程光线很弱,很是压抑,纯粹的复仇被刻画得这么拖沓泥泞,直接解决了所有人不就完了,非要把丈夫带回孤儿院,还被反杀,真是头脑有点问题。还有丈夫一个人在车里,为什么不开车离开,还要去拿手机报警,真是看不懂。在厕所开门直接把大胡子白人敲昏过去不就完事了,还要拿钉子扎胎,有什么用呢?上了少年的车,拿一个小孩当人质,胁迫他们开车不就行了,非要求他们,已经很犹豫了,还一直说,这不坐等人家反悔吗?后面的一路就是在咒骂,没有什么内容,真心很无聊。最后的内讧也没看懂,是什么原因?
全片其实就一句话“We are all same to you,you are all same to us”,奈何拍的形散神也散。
93.01
烂片!一来就干掉俩小孩,父母的反抗那么羸弱无智。累积多年前的被虐想要报复,不仅没有处心积虑的设计和圈套,却好像是随机犯罪?既然那么恨,怎么没有虐一下这一家人?男主的幸存反而是因为俩凶手拆伙了?编剧这么好混饭的么?换我来的话,我会把男主人设调强悍一点,俩凶手以孩子要挟父母,慢慢虐死,然后母亲牺牲,父亲乘虚反杀,或者同归于尽,或者捡条命,救下一小孩。
难看,看不进去。
开头还是有点《伊甸湖》和《趣味游戏》的意思,但里面成人的服从性真是有点迷,枉为父母。
很一般的剧情吧,甚至有点故弄玄虚,反正没有被代入
哦,有纳粹纹身的孩子,能去反社会,一点也不奇怪
前面还是有被上膛了的枪指着害怕着随时发射子弹的紧张感,但是越往后整部片子越装模作样。
【1.0】这都什么垃圾剧情和垃圾节奏啊?
Netflix.
男主当时在孤儿院虐待过反派
《伊甸湖》。
又是一部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圣丹斯午夜单元的电影现在都这么烂?
难看
一开始很震撼,后面开始拉垮,最后没看懂
一位学校老师带着老婆孩子外出郊游,却被两个流浪汉抢劫,但知道父亲是一名教师和名字的时候,流浪汉无情的射杀了他的两个儿子,并绑架老师和他的妻子。他们被带回当年虐童的孤儿院,老婆得知丈夫的当年的丑恶和丧子之痛,跳河而亡。而老师者被迫面对他过去的残酷行为。
#Sundance2021 看一半就烦了 怎么不往密闭空间塞俩变态就拍不出电影了还是咋的
并不算很差,但画面和结构的精简都略显不足,导致叙事展开的故事性有些断层,过暗的画面占比太多了,看着也累人。
很无聊
回到童年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