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女人六十 ——《天水围的日与夜》
只有阅尽世事,铅华尽去的人才能拍出“天水围”这样的电影,如此透彻而真实,温暖却不煽情,这是一个60岁的老人把自己的一生感悟凝聚而成的电影,在我看来这不仅是2008年最好的华语电影之一,也是许鞍华最好的一部电影。
周作人是我很喜欢的一位作家,他曾经评价的自己的为人和文章“少年爱绮丽,壮年爱豪放,中年爱简炼,老年爱淡远”。电影“天水围”风格上很像周作人年纪大些时候的散文,平淡至极而韵味悠长,他用最平实的语言,不着痕迹的技巧写着故乡的野菜,院子里的树与友人喝茶等琐屑却饱含生活趣味的题材,字里行间有着说不出的味道吸引着你。但天水围又与周作人的散文有着很大区别,周作人的冲和淡远中自有一份极高的境界,依旧是文化精英式的,而天水围则完全是草根的平民的视角。
许鞍华就像与贵姐和老婆婆住在一栋公屋里的邻居,她熟知她们的生活却与他们并无深交,她总是在温情脉脉的注视着他们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却不强求介入,她在心底是希望他们都过好的,但不管发生什么她都不会也没有能力帮助他们改变些什么。他们好的时候,她会替他们高兴,他们悲伤的时候她也在随着落泪。这就是一个老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从容随意,善良平和。
在这部看似零叙事零技巧的电影里,许鞍华却把这么多年来所有的人生情怀与电影才华奉献了出来,真的有点像武侠小说里说的“得招而后忘招”的境界,如果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与感悟,根本不可能奉献出那么多真实准确动人的细节和人情味,如果没有足够好的电影才华,这部电影不会有如此小桥流水般自然流畅的节奏感。
电影里面有几场戏太出色了,最让我感动的是贵姐出去扔死去多年的老公的牛仔裤,先是扔进垃圾筒,想想也许有人捡到能穿,于是拿出,叠好,可一瞬间在平淡而忙碌生活里大概已经淡忘了许久的对亡夫的思念锥子一样刺穿了生活包裹的厚壳,即疼痛又弥足珍贵,于是她对着牛仔裤不知该拿起还是放下,就想对亡夫的思念一样,最终,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于是转身离去。看到这,我哭了。
婆婆与贵姐在看外孙未如愿回来的巴士那场戏辛酸的揪心,婆婆的表情让我不忍看。公路看起来那么漫长,也许还有很长一段路,也许终点就在不远的前方,谁知道呢?生已无所图,死亦无可悲,这样的悲凉有谁能体会?看得心里太难受了!
有一个细节特别能让我感动,当年贵姐辍学工作供养两个弟弟上学,高志森扮演的贵姐的大弟弟家境不错,他与外甥一起出去,跟他说如果考不好,他和小舅舅一起供他出国留学。看得出,那份感恩的心这么多年来一直在他心里,但既没有居高临下的把姐姐接出天水围这个穷人区,也没有予以小利来求得心里平衡。这里面有姐姐的自尊也有弟弟的真情。
天水围里面这样简单却能打动人心,耐人回味的细节还有许多,正是这些细节,让这部电影如此出色。
电影里多次出现了天水围万家灯火的空镜头,那一间间亮着灯的公屋里,住着的也许是另一个贵姐或是另一个婆婆,每个人,每个家都有着自己苦乐掺杂,悲喜交集的生活,那生活平静、平淡、平凡,就像普通人好难中到奖一样,没有太多的大喜大悲。
影片的结尾,贵姐家安和婆婆一起过中秋,天水围的人们聚在广场上点蜡烛,赏月,温暖的让人想哭,虽然生活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但总还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吧,不管生活怎样,心存温暖和美好,一定会让我们活得开心些。
2 ) 平淡如水的波澜起伏的都是生活
英文译作the way we are
看完后再看简介,相信港人的观影感受绝对大于其他
因为媒介视野里的天水围因聚集平民和凶案频发为民众所知
那么这部片子的社会效应便自然不简单
the way we are,你并不知道我的世界,那么让你看看我的生活
so warm, so sweet.
友人说剧本是港大还是哪个高校就读大学的女生所写
言语里充满显而易见的夸赞和欣赏
那时我还没看电影 许鞍华三个字带来的期待无法具象表达
感觉却是像极了《女人四十》和《一一》
看《女》之前我还期待那是个文艺气息浓厚的卖弄心思的女性导演作品
一两个小时过去后期待的都没有 想不到的却很多
她们就是你身边的大妈大婶婆婆
上有老下有小
在家里会把头发用发卡别起来
会穿白色宽松的内衣洗衣服 用衣架撑起来挂在晾衣绳上
会烧菜做饭不很多话 看到人都温柔的开朗的笑
为身边的丈夫儿子婆婆兄弟姐妹表亲忙碌
从工作到家庭不停歇的劳作
没人夸过她们
只是所有人都时刻需要着她们
她时刻都在 打理所有琐碎的事情 不吭声 好吃的东西孩子先吃 不谈论政治文艺 家庭生活里开心之处笑的由衷和欣慰
我想起了家庭主妇的妈妈
因为其实你们的付出如此的心甘情愿
受益的人像我之类都只记得理所当然
就像 你买保险 我也和你一样觉得受益人是我和爸爸
你也会在我其实都不太明白的幼时就告诉我你在哪里藏了私房钱
叮嘱我要记得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密码
你温柔的笑温暖的拥抱是我走到天涯海角都会纠缠的牵挂
所以我从来不假设你不在的境况 并且旷日持久的忽略这件事的必然
片子里的女人们已为人母多年
她们接受生命的循环坦荡看待生死
虽然 在随便哪个时刻被回忆冲击怀念旧爱和故人时 还是会抽搐不止的放声大哭
学编剧的我从来都眼高手低
或者说 年轻的我们尚且不懂生活
我们爱看戏剧冲突明显的情节 爱看场面火爆的好莱坞 沉浸两男两女爱恨纠缠的韩剧 追捧怪异陆离幻想神奇的美好少年的脸
即使是看故事
我们也追求大悲大喜 起承转合 构思精妙 大彻大悟
却始终无法相信并深刻的了解
生活 纵使没有开始没有结尾 没有故事没有情节 而其本身 就是莫大的意义
3 ) 如果你的母亲是长女
如果你的母亲是长女。
她不起眼,人到中年的她不习惯打扮,她的穿着只求舒适就好,甚至不介意衣服是从姐妹那里甚至女儿那里得来的。
她做着平凡的工作,也许这辈子始终赚不了大钱,但保持温饱还是可以的。所以在家庭聚会的时候从来都没有自己驾车去的可能,当然也永远不必为找停车位而烦恼。虽然每次聚会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家境不如别人,但你总不会因此而自卑。
她的教育程度并不高,但她一定是个安分守己乐于助人的人。虽然不是所有的长女都要为供弟妹读书而放弃自己的学业,但在照顾弟妹方面,她的确是尽心尽力。所以,当你跟她讨论高科技的时候,她不怎么明白,对于电脑她终究没有你在行,科学知识懂的没有你多,但在做人的方面你永远逊于她。
她烧得一手好菜。你们家的餐桌上也许永远不会出现什么名贵的食材,但每道菜都是她精心琢磨的,营养和味道方面从来都不输人。
她可能跟她的母亲有心结。也许是埋怨年轻的时候,但她从来都恪守孝道。母亲病了,她终究会以自己的方式去关心。尽管可能会有争吵,但她们一定是最了解对方的人。
她不修边幅素面朝天,但她细腻,她知道她的家人最需要什么,为了家人她会放弃很多。她在人群中普通,但她在你的生命里一定是重要的人。
很凑巧的,在母亲节的这天看了这部电影。而我的母亲,也是家中的长女。
这部生活气息浓厚的电影,从一开始就让我倍感亲切。虽然他们的故事在香港,可是跟我们的并没有不同。戏剧里的生活并非都是灯红酒绿花前月下,我们的生活永远在柴米油盐中。
从一开始,我的注意点就在鲍起静饰演的人物身上。她跟我的母亲,真的有太多相似了。她们都平凡,但她们都能温和的过自己的生活。
高中时曾经尝试很矫情的写母亲,那时像个套路,写争吵与和好的,自以为那就是好文章。现在的我,不能说是老了,但更喜欢这些平淡细腻动人的东西了。
母亲之于我们的,就像是片中的配乐的吉他声,那么轻却又恰到好处,生命里看似轻,却又重的让我们无所适从。
4 ) 我们不过只是需要安静和认真的生活
有些事是需要等到别人来提醒的:
比如,那些小小的得失和悲喜,其实什么都不是。
比如,求不得、爱不到,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这个世界有那么多快乐和精彩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体验,
但我们却习惯把自己画在圈圈里面,画地为牢,多么可笑。
有一些人,永远对这个世界保持着最大的温暖和柔软在生活,
有一些人,也永远在对这个世界的其他人怀着最大的善意。
不用上升到人性的崇高、或者什么乐观精神,
其实他们不过是安静的在认真生活而已。
坦然的承受、接受、付出。
不愤怒、不大悲大喜、不颓废、更不迷茫。
一切爱恨嗔痴在他们面前都只是显得矫情,
然而他们又不是冷漠,
相反,却时时让你感觉温暖、温情无限。
不狗血,也不煽情。
不深刻,也不说教,更不哭叫呐喊。
然后你就在他们上班、下班、起床、吃饭、睡觉、打扫房间的某个瞬间,发现了自己的歇斯底里和那么多永无止截的欲望和不甘心。
最后领悟我们不过只是需要安静和认真的生活。
5 ) 家常便饭的暖人光辉
■片名:《天水围的日与夜》
■导演:许鞍华
■上映日期:2008年7月14日(中国香港)
■读家:木卫二
■推荐指数:★★★★★☆
■一句话点评:天水围并非充斥着无处诉说的悲苦与哀愁,跟香港其他地方乃至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相比,那里的人们没有什么不同。
天水围的负面信息之多,可以从刘国昌的《围。城》里窥见痕迹。旁人便是对社会报道了解无多,也能通过电影明白得七八分。有反必有正,许鞍华这部新片就是从波澜不惊的生活场景入手,讲述同住一幢居民楼里的两个残缺家庭由陌生到亲近,共同走过那个与往年一样的夏天。两个家庭一是贵姐和儿子张家安相依为命,她平时在超市工作。另一边的阿婆是独居老人,女儿离去后与女婿外甥的关系疏远。
如果足够细心去留意回顾,你会发现《天水围的日与夜》从一个夏日清晨开始,到一个明月夜结束,日与夜恰好就是形式上的一天。片头是没有开发前的天水围,黑白色调的泥滩鱼塘,画外有着阵阵的鸟叫潮骚。就在这片土地上,几十层的住宅楼拔地而起,几十万人口在此聚集生活。《天水围的日与夜》的时间起止没有任何明示,直到故事过了大半程,观众才明白影片开始于暑期某天,结束于中秋节。类似隔离空间、屏障视线的手法在片中反复运用,就比方开场外婆的寿宴酒席,中间贵姐和家安与舅舅们在外吃饭,如何大快朵颐都被直接略去,不留任何枝节。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贵姐家里饭桌上总摆放一蛋一菜,母子二人正坐着吃饭,不时发几句评价或者扯点家常。阿婆与他们家有着近似情景,加上买菜、做菜、吃饭等段落,通俗上可以称为“吃”的内容占去影片很大篇幅。沙田之旅是为数不多有出现在外吃饭的场景,阿婆女婿拒绝了她的好意,在尴尬和匆忙中结束了饭局。归来的车上,阿婆送礼,平素节俭的她是先拿出两样东西,再掏出三件东西,叫观众体味出世间的冷暖滋味。
一包贮存的冬菇,从撕去价格标签到送人时的你推我让,做成简单菜肴吃了还不只一顿,后面还有再次挑选冬菇的场景。小地方上影片可以说是巨细靡遗,冬菇之缘算是有始有终,买报、徐老师等内容也不例外。伴随电影还有着许多大小悬念,比如初看这少年怎么成天无所事事宅家里睡懒觉,习惯性回答“哦”是不是母子关系不佳,催着开席吃饭、打麻将的客气劲是不是家族关系暗藏玄机。导演有意留下一系列问号,再通过不经意的答案点提来解开,观众得以恍然大悟。
强调天水围不仅是来自标题的突出,假设是表现普通香港人酱醋油盐的生活,那叫《日与夜》都无妨。但有着天水围的假设前提,两个家庭的一切都要跟有意出现的空镜头挂钩,镜头内容无一例外都是天水围住宅区建筑的昼夜景象。越到了后半程,观众才恍然大悟,麻将桌上的情况原来可以看做贵姐一直让着弟妹,外婆这位从小看到大的老人也看在眼里,所以催着赶紧吃饭。她们关系没有不和,相反是母女同心。受过帮助的弟弟们没有忘记姐姐的恩情,小到月饼大到家安听到的那些话,确实能够叫人释然。《天水围的日与夜》的多数人物无一例外都散发着一名叫人情味的东西,唯一不那么搭调的阿婆女婿一家恰恰不住在天水围。
母子亲情、家族关系更是电影要表现的重中之重,其中贵姐的牺牲无疑是有代表性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尝试了大胆地插入黑白老照片的部分,由外婆病床上的感慨勾起一段伤心往事,参加亲戚丧礼也有跳出戏外的内容。贵姐的昨天与今天,进而是家庭与家族,最后是一整个天水围的过去与现在,由单一个体上升到时代环境,形成了丰富、多层次的变化对比。
贵姐对生活没有多余的埋怨,却不是三缄其口的忍耐型。她保持着平凡底层对待生活的坦然顺命,再多苦难也真放得下,默默付出亦是值得。对儿子、对亲人、对阿婆,宽容与善心尤其难能可贵。由贵姐自身所触发的过去记忆,更表明许鞍华的目光从天水围放到了整个香港。明月千里寄相思,人生但求皎月般圆满,如有残缺破损,也是常事。自当迎难而上,寻得豁然达观。
6 ) 以平凡打动你我
这是当初高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看的电影,一部高中生不太爱看的电影类型。
尽管如此,在老师的监督下,大家还是坐在教室里看下去了,一旦进入了电影故事里,就慢慢被娓娓道来的天水围的故事所打动。
没有高潮,没有狗血,没有斗争,电影展现的是平凡人的日与夜,是香港老百姓的家与常,刻画当下香港最底层人民的人生百态,社会矛盾。
我们需要这样简单的电影,这样脱离玛丽苏少女意淫与英雄泛滥的电影,这样让每一个老百姓都能有共鸣的电影
很温馨
安仔好乖好靓仔啊!(感觉是gay
讲述倔强和孤独的淡淡的片子。不过隐约在安身上有基督教教化的意思在,团契也还是有作用的,当初总认为两位老人会死,最后也没事:相反当年姐供弟读书,现在两个弟弟又反过来要供姐姐的小孩——哪怕只是表达一下客气吧,最后毕竟中秋夜,影片在悲戚的淡淡中,最后又向上了。温情的片子。
09年看的时候,我活得像张家安;16年重看,我已经活得像阿婆;愿多年后再重温,我会活得像贵姐。
市井生活,寫實風格。難得一見的香港電影類型。許鞍華的細膩。
1、日复一日,平平淡淡,一餐两菜,这就是生活。2、鲍起静演得好好,难怪不得拿影后。3、梁进龙演的阿安好乖仔。4、善良的妈妈,善良的儿子。5、原来香港人过中秋节如此温馨热闹。
这是一杯微温的白开水,浸润着柔软你的内心。
《天水围的日与夜》展现了主流港片之外的一抹清新, “琐碎便是生活”阐述的克制又不失温情,是近五年来最细腻动人的香港文艺电影。
6/10。叙事散漫实则暗中推动,阿婆开头为何孤身一人又在等谁电话,为看望外孙和女儿早逝的事件留伏笔,儿子无所事事的样子逐渐令观众改变其印象(深受老师喜欢,不打麻将不妒忌出国学习的亲戚),母子讨论便利店报纸开支、吃月饼(舅舅的关心)榴莲(家人的分享)袖子(邻里的陪伴),话语和生活场景还原准确。
这样平心静气的作品不多见。
现在已经看不进去这种文艺片了
像溪流一样润物细无声
沉静的美,默然的温暖,无声的感动。
鮑起靜真是冇得頂…
我一直在等待电影中的突变,觉得应该会有类似贵姐一家和大家庭不和睦,又或者外婆暴病住院甚至死去这样的转折。可是电影至始至终都没有这样的情节,看完之后才发现其实真实的生活是很少有那样的东西的,生活就是琐碎的。
看完以后我突然觉得我要嫁一个张家安那样的人。。。为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日子一天天过,张家安亦从母亲身上、几件平常事中了解到生活的多面,舅舅们并没在心理上疏远他们母子,每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要过。他做好了若是会考成绩不理想,便出来做事的准备
许鞍华迈向大师级别的作品
许鞍华喜欢拍小人物,拍的也出彩,生活的平淡与酸甜都有,但这部不好说列....温情有许多
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