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是洪尚秀在写小说,更像是他轻捻慢卷着半掀着页的日记本。
他是被金敏喜激发起创作欲望的慵然而寂寞的小说家,也是那个存在于绵绵话语间不曾露面的艺术家丈夫。
他离观众很远,但与捧着公园野花束的新娘总在咫尺之间。
小说家拍的不是纪录片,因为故事框架是虛构的。
小说家的电影不需要太多的演员和情节,他只用平淡平常的叙事去触发真实自然的反应。
于是有新朋旧友书店聚谈饮酒,于是有冤家路窄积怨难消尖刻讥讽
当然还有爱人在黑白镜头前左摇右荡,俏笑相迎。
寻常的一天,狭窄的生活圈
兜兜转转,该是那些人,还是那些人
电影里的小说家在拍一部电影,拍电影的艺术家在讲故事。
真实与虛构,戏内和戏外,叫人别再追问。
天色尚早,但很快就会黑下来,不如趁着白日漫漫,一起去散步吧。
ps.演员和小说家一起吃饭的那一段,小餐馆里,两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互表欣赏之意;小餐馆外,隔着一层玻璃,小女孩好奇地热望着成熟的魅力,热望着未来的自己。非常纯净动人的一幕。
洪尚秀的电影以前从来没看过,果然比想象中文艺多了。
金敏喜就算是素颜出镜,照样扛得住镜头的大特写。
不是文艺青年的我,说不上有多喜欢这部电影。
不过,这部电影看着不闷也不累倒是很难得。
虽然没讲什么故事但是一直吸引人看到最后,甚至还有些意犹未尽也是难得。
说起来就是作家俊熙(李慧英 饰)在一天之内,见到了几个交情不浅的朋友。
和这几个人交谈之中,拼凑出了作家过往的一生。
这是简单又不潦草的一生。
也许,在见面之前她失去了生活的热情和勇气。
但是,见面之后她有了拍电影的冲动。
这是多么平凡又神奇的一天。
01.
作家突然来见老朋友,那是因为自己决定不再写作了。
书店的老板算是有过相似的经历,自然没有多余的劝说。
徐永华饰演的书店老板是作家关系不错的前同事,离开首尔之后就没再见过。
书店老板也再也不写小说了,作家大概是来找点安慰。
碰到书店的店员会说手语,作家认真的学了起来。
作家专门学了几句手语,一定是想说给重要的人或者是做想做的事情。
在这部电影里,作家就是在和人一起散步——
天色尚早,但很快就会暗下来,趁着白日漫漫,我们一起去散步吧。
春天还没来,天气已经变得暖和起来,路上散步的人也变多了。
没遇到人的时候,作家就是和自己在散步。
去一个新地方,导演想的是说不定哪天会出现在电影里;作家想的是说不定哪天会出现在小说里。
天文博物馆遇见认识的导演,互相恭维反倒令人不适。
原来导演一开始躲着不敢见,是因为之前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看的出来之前是不欢而散,导演才会一直用力着补。
导演说他以前自己太偏执,生活过得一团糟,才会在电影里拼命修补。
后来才慢慢明白,修补生活才会让自己的风格。
聊起他最新拍的电影,有人说变得更加清晰。这个评价真的很模糊。
但是,作家并没有听进去。
错过作家的小说没有拍成电影,是因为导演急着赚大钱出大名。
作家明显和导演不是一路人,所以总是在冲撞对方。
02.
见了作家,导演躲着不敢见,见了演员,导演第一个跑过去打招呼。
碰到隐退的演员,对方是作家的粉丝,自然而然就和导演站在了对立面。
导演走后,演员才彻底放下了戒备心,跟作家两个人话家常。
因为出了汗,让作家来闻她身上的味道,可见对作家真的不设防。
作家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演员的喜爱,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演员的侄子正在学电影,不如就这样拍摄一部短片。
就这样圆了作家的一个人生理想。
写小说的作家,总想拍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
遇到合适的演员,才能写出优秀的故事。
两个人走在路上,看到有人在吃饭就跟着饿了。
看到这条路不错,就决定在这里拍电影。
人生没有那么多预设和计划,多的是偶然和巧合。
侄子迟到了,才会开车来。
他开了车,顺便送两位长辈去吃饭。
即使两个人相聊甚欢,也不一定必须要吃一样的食物。
演员吃的就是石锅拌饭,作家吃的是拉面。
在韩国,任何时候想起拉面都想来一碗。
但是,中途还偷吃了一口石锅拌饭。
毕竟,饭总是别人碗里的好吃。
成年人,都能独立思考做决定。
坐下来之后,作家开始聊自己不写作的原因。
搞艺术的创作者,见不得虚伪的东西。
不写作的原因不是因为失去了动力,而是觉得表达变成了一种炫耀,写作就成了负担。
离开了小说,作家产生了自我怀疑,才会不断否定别人对她的肯定。
03.
交谈之中,演员接了一个电话。
仔细听声音,很像是书店老板。
一个电话打来,两个人又回到书店。
没想到,这位诗人还是熟悉的老朋友。
诗人说话的时候一直说攻击方,作家一直在防守方。
诗人又在一遍又一遍地说作家是个有才华的人。
作家听多了,内心反而觉得是一种讽刺。
认识演员,作家又有了写作的冲动。
诗人也附和着说自己想到了一个故事,作家立马让他闭嘴。
做人不剧透,日后好相见。
这个故事就是为演员量身而写。
王家卫拍电影一向主张,故事情节都是从人物身上发展出来的。
故事不重要,人物才重要。这是一种“现象学推力”。
有人格魅力的人做什么都会吸引人。
交谈的过程中,另一位作家一直在旁听,几乎没有插嘴。
所以,她很快发现这两人关系比她想得亲密。
回到之前的那条小路,拍了电影。
电影里,老公并没有出现,一起来演的是书店老板。
手捧一束花,唱着结婚进行曲。
在电影短片中出现了几分钟的彩色镜头,花更好看了但是人没变。
只存在于电影短片里的美好,看得见抓不住。
因为作家设置了提醒,在电影结束前五分钟会回来等演员。
当然,也期待着她的评价。
但是作家没出现,要么是电影没播完要么是作家不想下来。
如果是没看完短片演员就冲出了播放厅,看起来神色凝重但是转头又恢复了平静。
这种反应应该不是对电影的喜爱有加,但是不一定是负面评价。
如果是作家没有按时回来,那看来是她不急于得到演员的评价。
作家上个天台,思想觉悟都上升了,任何评价都不重要了。
有道是只有不创作的人,才不会创作糟糕的作品。
作为导演的侄子,只是说了这个电影短片有点不寻常。
这似乎不是一个烂片该有的评价。
PS:看的时候忍不住想起了伍迪·艾伦的《纽约的一个下雨天》,这一天发生的事儿可真多。
让洪尚秀拍一部普通人日常生活的电影,他是没有能力的。普通人的生活离他太远,他只能虚构文艺圈里的人:小说家、诗人、导演、演员……这些人组成了他工作与生活的圈子。他根本不必主动去了解,像煞费苦心的“田野调查”那样,甚至只需坐在书房里,剧本就写成了。这是他拍片神速的某种原因。当然,一位公认的艺术家想象他心目中的世界,无论这个世界与现实多么背离,都无可厚非。既然戳印已经显明“洪尚秀电影”,那么这个叫洪尚秀的人就会对此负责。那些迷恋他电影的人,或相反讨厌的人,他都没有负担的责任,他只需把电影拍出来就行了。
这个世界的怪相在于,明明只是某人独立构想的世界,很多人却偏要把它当作“别处的生活“来体验。而且入戏之深,让人骇然。就像谈恋爱那样,倘使带着一颗恋爱脑,渣男的举动再无趣、再绝情,都可以被解读为可爱。爱深了的结果,便是失去独立的判断能力。洪尚秀的电影难道不是同样给人如此感受吗?只要是他拍的,即便像坨屎也会有人开心咽下去,还要公开说声”好吃”。这就是全然不顾及当下感受的结果了,评价早在观影之前已经做出。因此,重要的是洪尚秀每年都拿出新作品,他每年都可以重复一下评价,这让他觉得自己与电影时尚保持同步;至于这部新作品拍得如此,有没有创新他们是不管的。如果有谁搞个恶作剧,把一部垃圾贴上洪尚秀的标签(当然风格要相似,不能一眼辨出真伪),他大概也是乐呵呵看完称好的。
这就是问题。洪尚秀每拍一部新电影,除了增加他作品库的数量,其实已经没有意义。不仅对他自己没有了意义,对影迷也没有意义。每部作品都如此雷同,失去了自我探索的价值,也失去了观看的价值。我不相信有谁能把洪尚秀数量惊人的作品里每一部的剧情都缕析清楚,事实是,洪尚秀的每部作品既是新的,同时也是旧的。洪尚秀所有作品都是一部作品,如果借用经济学重要概念——“边际”,那么洪尚秀电影的观感是边际递减的。很简单,品尝同一道美食,吃得越多口舌快感就越少。而之所以还有那么多人对他的新作品津津乐道,如同发现新大陆那样,原因在于每年看一部(或几部)洪尚秀新作品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时尚。那就像观看足球比赛,各种赛季隔段时间来一届,乐此不疲。
但艺术毕竟不是体育,观看体育比赛的快感是即时的、一次性的,每场比赛都无可复制(变化的队员,变化的时间)。除非是伟大的比赛,球员或教练,反复观看同一场比赛不厌倦才是可能的。这就像对经典电影的膜拜,永远可以随时点开,不断从中发现新的东西。洪尚秀的电影与此不同。让洪尚秀的电影变成一种时尚的原因在于:首先,他可以持续每年向影迷提供至少一部电影,频率再高点(一年太多部)势必让人消化不良,频率再低点(几年一部)可能让人淡忘。当代年轻人的记忆力都是短暂的,因此需要不间断刺激他们的神经,释放出多巴胺,来给他们创造快感。其次,洪尚秀的电影都相对简短、简单、简洁,从而让观看艺术电影这项沉闷的活动变得不可忍受,再加上他电影里的角色自带喜感(喜欢对男性角色发出无情的嘲讽),让人喜欢看。最后,当然是他精准找到自己电影的受众:文艺青年,一种沉溺在文艺世界的特殊群体,对现实世界多少有所抵触。这与洪尚秀构想的世界一拍即合,文艺青年从中找到了情感寄托,暂时逃离随时可能有铁锤落下击碎他们玻璃内心的现实世界。
总之,观看洪尚秀的电影,并不能帮你增进对现实或人的了解。这也就体现出侯麦电影的可贵之处——两位导演经常被比较,虽然我们不太赞同洪尚秀是泡菜味的侯麦,因为不想辱没侯麦,也不想拔高洪尚秀——侯麦的电影既有高雅的趣味(相对于洪尚秀低级的戏谑),也有对男女心理的精妙刻画(相对于洪尚秀角色的脸谱化:身份即性格;展开讲的话,洪尚秀之所以总是非常明确地给他的人物确定身份,比如导演、演员、作家、画家……因为亮明这些身份即亮明他们的性格,他就不必在刻画人物形象上花费功夫,无疑是讨巧偷懒的办法)。 这也不是说,因此洪尚秀的电影就失去观看的价值。如果把它们当作一年一会的娱乐消遣,看看、笑笑,这样就够了,那也属实不错。可怕就在于很多人偏要给洪尚秀“戴高帽”,把它们硬塞进艺术殿堂,还写影评分析连洪尚秀都不清楚的奥妙,大可不必。如果这样,洪尚秀恐怕还在用招牌式的眯眯色眼微笑,心里OS:傻子可不少。
因为我爱你,所以拍了《小说家的电影》献给你,你想怎么演就怎么演,我要拍一部对那些不懂我们爱情的人来说是酷刑的电影,让他们饱受煎熬,昏昏欲睡。
因为我爱你,你是所有人的缪斯,小说家看到你就有灵感。我们独立制作,小成本拍摄,兜兜转转总能遇到朋友帮忙。我们要给工业电影大商业制作电影大狗屎圈钱电影一记响亮的耳光。
因为我爱你,我要证明这才是真正的电影。等着吧看我拿奖吧。
因为我爱你,拍摄让自己有拍摄欲的人物拦都拦不住,私人化什么的全都不在乎。
让大多数人挑刺吧被虐吧破口大骂吧反正我爱你。
我和你在一起,从不玷污电影两个字。
本文发表于“独放”公众号
作者:Jake Cole(2022-02-16)
译者:Pincent
洪常秀的新作《小说家的电影》以知名作家俊熙(李慧英饰)抵达书店开场,书店里的空气中充满来自银幕外的声音,听上去像是来自争吵中的一方。在洪常秀的电影里,角色之间的冲突往往不至于爆发,开头这一刻几乎是刻意地掩盖了这可能是一部最不以冲突驱动的作品的事实。实际上,俊熙在整部电影中的确一直游走在与人产生摩擦的边缘,但却几乎都立刻收了回来。
俊熙来拜访曾经同为作家如今经营着这家书店的后辈(徐永嬅饰),她们的闲聊中有一些紧张又温和的起伏,俊熙责备后辈没有和她保持联系并且还体重增加了,随后俊熙还偶然遇到了电影导演朋友朴孝镇(权海骁饰),她又因他(本计划但)从未改编过她的书而与他对峙,并指责他因项目的商业前景黯淡而犹豫不决,然而经过几分钟的消极责备后她又不再提了。
《小说家的电影》不属于洪经常拍的那些时常发生在酒后争论时的、关于男人和女人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互相纠缠的情景喜剧,这次他的重点在于年近70岁的俊熙如何仍在努力实现她不满于现状的创作精神,洪巧妙地将电影离散的节奏同女主写作瓶颈期的挫败感联系起来。
与孝镇的重逢促使俊熙考虑将拍电影视为她创作意愿的一种表达,她的这种创作动力在电影早些时候的一场戏里有被间接地表现,她与书店老板和她的年轻女员工贤宇(朴美姬饰)一起喝咖啡,贤宇提到她在做语言治疗的兼职工作并且懂得使用手语,好奇的俊熙让贤宇将她写的书里的一句话翻译成手语,这位年长女性在倾听和理解每个手势的含义时显现出的专注和喜悦,暗示了她有兴趣将其写的文字转化为视觉表达。
当俊熙在城市公园里遇到著名女演员吉秀(金敏喜饰)时,这种创作意愿又进一步被增强了。她们俩在寒暄之后迅速建立了连结,当吉秀将小说家介绍给她丈夫的侄子、一位颇有抱负的电影工作者京宇(河成国饰)时,俊熙给他们讲了一个她会撰写剧本并至少部分执导的短片构想,没有固定的故事构思,她脑海中只有一些松散的画面和角色互动的想法。这位作者逐渐构想出一个相对沉静、温和的观察性电影的想法,这听起来就像在描述洪常秀本人的电影。
《小说家的电影》充满了对洪惯常技巧的调侃,似乎暗示着他在玩笑性地自我指涉。也就是说,他以对话驱动、视觉上相对朴素的电影风格经常被认为是“文学性的”,而这部电影以更广泛、更奇妙的视角审视了一位已在一种媒介中取得成就的艺术家如何在没有任何规则和标准的基础上进行另一种媒介上的创作尝试。
并且,洪也在他的艺术探索中进行了有层次的视觉实验。导演放大了这部电影摄影上的黑白对比,因而某些时刻的天空看起来像是被渲染成了一片白色的负空间,有一个低角度拍摄公园里的一小段石阶的镜头看起来让人觉得像通往天堂的阶梯。他还改变了他通常使用的角色在中心的构图方式,比如在公园里的一些其他时刻,他将角色放置在构图的边缘,以强调他们身后冬季树叶掉落后树枝的锯齿状,这几乎是表现主义风格的形状。
洪继续在他一贯的主题和视觉标签上添加褶皱,直到结尾电影完全被交给了俊熙所拍摄的电影。这是一部没有明显叙事指向或小说结构甚至可以说是不成规矩、近乎天真的作品,反而在这部俊熙的电影里,能看到作者对影像自身能够传达的力量而感到的欣喜,这重表达与电影先前她对手语的着迷形成了闭环。通过与和她自身职业思维方式不同的人交流思想,她对新鲜形式的探索使她变换了一种文体(媒介)。从元文本的意义上看,这也体现了洪本人的探索。
在电影的早些时候,俊熙承认她写作的瓶颈至少部分源于“我必须不断地将微小的事情夸大为有意义的东西”的感觉。《小说家的电影》表明,洪还没有穷尽他从最平凡的细节中生成意义和美的创作方法,也许他最好的作品还没有出现。
原文://www.slantmagazine.com/film/the-novelists-film-review-hong-sang-soo/
对于洪尚秀作品序列较为熟悉的观众,可以在近几年他几乎每年都创作的作品中窥探到一些不同创作时期作品所展现的导演不同创作姿态的变化。
在中后期的洪尚秀作品中,他用一种近乎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方法论展示了自己已然颇具规模的两个创作方向——从《在异国》到《江边旅馆》,从《北村方向》到《独自在夜晚的海边》,这些作品或纯粹或杂糅地展现了后期洪尚秀的两种创作思路:或以玩弄结构为主,或以情绪调动见长,这些都是批评家们在谈论洪尚秀电影时的老生常谈了,但正如他的电影情节一般,异质感的置入其实早已开始。这几年间,对于洪尚秀而言,一个新的创作阶段正在发展,并在今年的《小说家的电影》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或许可以追溯至《草叶集》开始,洪尚秀开始在自己的电影里进行更多的新尝试。不论是《草叶集》中用写作模糊多层叙事空间的手法,亦或是《逃走的女人》中自然发展的双重视点,都是在从前的洪尚秀影片基础上发展出的新颖的构筑手法;而到了去年的《引见》和《在你面前》中,前作的影响力被进一步模糊,洪尚秀极力呈现出一种与过往电影都不同的“暧昧”状态。在《引见》中结构作为框架,虽然坚实可感但仍是居于幕后;而情绪则并不是连贯的;在《在你面前》中则是相反的,通俗的结构映衬的是循序渐进的情绪。此消彼长之间,并没有十分强烈的主导者,因而,寻找过往洪尚秀电影中那种可以被强烈感知的元素不再是可以借鉴的经验,这种异样感同样也体现在最新的《小说家的电影》之中。
若果单从我们最熟悉的“结构”这一概念上来讲,《小说家的电影》中不乏与《之后》同质的片段:由偶然驱动的一种必然的发展方式,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时空的跳跃。然而正如前文所述,在当前的创作阶段中,洪尚秀刻意地模糊了一些他过往作品中最尖锐的特质,比如说,在《之后》中运用得炉火纯青的“现实的不连续性”,在《小说家的电影》中几乎不曾存在,唯一保有了原来这种变奏方式的局部转瞬即逝:金敏喜初次出场的入镜方式是坚决的,由上一个场景中小说家与导演夫妇三人的谈话和相继出镜,即刻转移到一个甫一开始固定机位的空镜,金敏喜由画面右边以倾斜直线的运动方式入镜几秒后才被捕捉,随后镜头才开始跟随她的动作,逐渐接纳上一个场景中已经出现的三个人物,然而这种方式却不能说是“突然”的(正如许多经典的洪尚秀电影一样),因为这种时空的错位感其实早在几个镜头之前已被交代给了观众,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被消弭了:当小说家举起望远镜,高空俯拍镜头逐渐拉近林间小道和其上三三两两的路人之时,其实才是金敏喜真正第一次出现在镜头之内的时刻,仅此一镜,便已隐晦地消解了可能存在的时空不连续性。
总的来说,在《小说家的电影》中,除去结尾的大幅(我们其实并不得而知)时间跨度之外,叙事的进程是线性的也是连贯的,不存在被打断和拼贴的语境——换句话说,《小说家的电影》中的结构是隐于底层的。
而除此之外,更大的改变则由镜头语言来呈现。
当小说家与导演夫妇喝咖啡聊天时,拿起了导演的望远镜望向大楼外,镜头切换成洪尚秀电影中极其稀有的高空俯视视角,并向下方的林间小道逐渐拉近,而画外的对白却仍然停留在三人的闲聊里:这种在洪尚秀电影中闻所未闻的声画分离方式,正正是洪尚秀新创作阶段正在发展并逐渐成熟的最好体现——在之前的洪尚秀电影里,镜头与被拍摄的人物之间虽然总是具有一定的距离,但那是一种平等的对视和观察的角度,镜头所提供的是一种平视的在场感。且从另一方面来说,洪尚秀很少会让观众的知觉意识高于叙事进行的速度,而这种高空俯拍和让镜头提前进入下一个场景的方式,几乎是给予了观众的感知一种优先于情境去发展的权力,二者就此错位,观众不再需要如往常一般“被动”地通过抽象化的符号式人物进行信息收集从而得以跟上节奏,相反地,观众已早早被提前明示了接下来的叙事走向,而叙事空间中的人物才是“后知后觉”的一方;“未知”被导演主动交出而不是刻意留白,过往洪尚秀电影中在情境不断发展的同时与之博弈的观影方法论,在此处已然不适用,因为导演并没有想要对观众有所隐瞒,或者说并不想与以往一样模糊“被观看”的主体。在场的平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纯粹来自外部的单向凝视(小说家对景色的凝视?观众对电影的凝视?),观众被剔除出洪尚秀的叙事空间,这一层视角被与整个结构分隔开来。
同样的手法出现在影片的后半段,当金敏喜与小说家在饭店吃饭时,金敏喜拨打了一个电话,对答之间,电话那头的声音依然清晰地传到观众的耳朵里——若是早几年的洪尚秀,大约是不会做这种提前揭露关键信息的处理,因为从这一段开始,观众的感知就要比叙事中的小说家更超前,也即是通过对话内容得以十分轻松地知晓电话对面的人正是在影片一开头小说家拜访的书店老板。情境中的小说家直到与金敏喜一同前往目的地的时候方才知晓这一“偶然”的动机,而这,本应也是叙事结构“图穷匕见”形成闭环而观众恍然大悟的瞬间——如果这部电影是2017年的洪尚秀拍的话。
不仅如此,《小说家的电影》中体现洪尚秀新创作阶段的另一个重要元素便是导演的缪斯,演员金敏喜在电影中作用的变化,和导演对其形象使用方式的调整。
在过往的洪尚秀电影中,金敏喜大多情况下都是作为一个平衡发展节奏的锚点和多重语境的发起点出现。她在洪尚秀电影中的作用,很多时候都是用于连接银幕内外的:她的存在,提供给观众一个进入情境的通道,也将影片中的情绪和多义性蔓延到银幕之外。正因如此,在许多情况下,金敏喜的存在是必须的,但同时这个人物形象的内核也是较为僵硬的,她承担的任务允许她的角色在情境中一直延伸和自我填充,她的情绪可以是饱满的,但作为最主要的视角来源,从她身上出发的构筑形式自然也是单向的,需要通过其他人物和场景进行侧面补充(《之后》、《独自在夜晚的海边》、《这时对那时错》)。而在《小说家的电影》中,至少在绝大部分时间内,金敏喜卸下了这种重担,自然而然地,我们见到了一个从未在洪尚秀电影中见到过的,如此自由的金敏喜,一如《小说家的电影》的表层基调一样,轻松且诙谐,肆意地在情境中挥洒、游走,就连她在电影中的肢体语言都一改往常的内敛和文静,变得极为活泼和外放。
而她重拾过往形象的最后20分钟,也在这种“反常”的映衬下显得弥足珍贵,因为这其实是来自于洪尚秀和金敏喜二人最真挚的表达。当最后的20分钟里,金敏喜坐在影院的座位上,屏幕渐黑(影院灯光渐熄),镜头切换到新的语境中,又旋即重新归于原来的时空时(在这里的假剧终使得观众终于重新找回了与导演博弈的快感!),标志着在本片绝大部分时间里摒弃自己熟悉创作方法的导演在影片最后重新回归到用双重凝视构成互相嵌套的手法上,银幕内与银幕外形成的互文(金敏喜与洪尚秀/女演员与丈夫、观众与金敏喜),多重语义的叠加,是洪尚秀和金敏喜献给彼此和电影的热诚,一如《逃走的女人》结尾定格在影院银幕上的镜头,感染力远远超越一切可以被量化和习得的技术。
诚然,《小说家的电影》依然还是洪尚秀的电影,那些他的影迷们最熟悉的细节依然存在——窗外盯着金敏喜吃饭的小女孩就像《独自在夜晚的海边》中那个在远景里擦玻璃的人或者《草叶集》中不断上下楼梯的女人,是洪尚秀作为导演在自己作品中留下的另一种能够被延伸的可能性。但我们也能通过本片清晰地看到,一个新的创作阶段正在洪尚秀的导演生涯中生成:他的创作方法论变得无比轻松,对于情境的捏合信手拈来,一切的元素排列都可以举重若轻,以最轻盈的姿态拍电影,仿佛就像孔夫子的那句话“从心所欲,不逾矩”。
众所周知,洪尚秀的电影从大概2010年代初期开始有了很大的转变,他在这段时间内的作品与最早期的作品十分不同。而现在,我们很有可能又要再一次看到洪尚秀风格的转换,让人不由得不继续期待:2023年的洪尚秀会拍出什么样的作品呢?
写于德国柏林,2022年2月16日,《小说家的电影》首映之后。
柏林电影节已成为了韩国导演洪常秀的福地,从2017年《独自在夜晚的海边》初次入选竞赛单元,并为金敏喜拿下影后大奖以来,他的每部新作都能顺利入选竞赛,而且奖不离手,从2020年《逃走的女人》获最佳导演奖,到去年的《引见》获最佳剧本奖,到了今年更是凭《小说家的电影》拿到迄今为止份量最重的评审团大奖,距金熊奖仅一步之遥。
作为实验电影导演出道的洪常秀,他相当擅长设计非线性的叙事结构,故意混淆现实与梦境的情节,制造出耐人寻味的影像。不过,近年来他似乎有意淡化这些叙事实验,去年的《在你面前》就有返璞归真的倾向,而这部新片《小说家的电影》算是他近年来最直白明了的故事,没有变换人称的口吻,也没有跳跃断裂的时空,大部分情节像是截取自平常生活的记录片段。
故事讲述了小说家俊熙远道而来拜访旧朋友的书店,之后遇见电影导演夫妇和一位年轻的女演员。她和女演员一见如故,并说服后者一起拍电影短片。这部新片延续了导演钟情的黑白影像美学,全程过度曝光的画面像是日本导演黑泽清惯用的手法,不过这并不是惊悚恐怖片,洪常秀用此在日常的现实环境中制造出梦境的效果,比如小说家和女演员吃饭时窗外离奇出现的小女孩。
影片叙事一如以往,所有场景由喝咖啡、吃饭、喝酒、聊天的场景组成,要么是见面时互相赞美,要么是彼此尬聊,洪常秀的影迷对此并不陌生。创新之处在于,导演借片中小说家之口,道出自己的创作观与创作过程,摇身一变成为了洪常秀阐述自己作品创作过程的元电影。正如影迷所熟知,洪的作品总是将镜头瞄准了日常生活的琐事,免不了带有纪录片的质感。片中小说家解释,自己要拍的并不是纪录片,而是有故事的影片,要在虚构之中展示出真实的生活场景,这一点在洪过去的大部分作品中都可以找到佐证。
小说家更坦言要遇上自己喜欢的人才会去拍摄,这一点无疑是洪常秀在暗示金敏喜的灵感缪斯地位,他在遇到金敏喜之后确实创作力爆棚,每年以两三部的拍片速率令人咋舌。当然,这也可以解释他近年来所有影片都在沿用同一批演员:权海骁、徐永嬅、李慧英等等。
不得不提,金敏喜与洪常秀合作的这些年来,受到了不少非议和社会压力,而洪常秀同样借小说家之口给予反驳与辩解,最出色的莫过于针对朴导演(这显然指的是朴赞郁,金敏喜拍完他的《小姐》后没再接拍其他商业电影)的“浪费”说辞。此外更顺带表示出对金敏喜的爱意,在最后一幕戏中戏里,他破天荒以声音出演女演员的丈夫。这些种种细节似乎都需要结合现实中洪常秀与金敏喜的绯闻来理解。这些在他以往的作品中并不罕见,只不过此次表现得过于直白,略微让人不适。
尽管如此,这并非是一部夹带私货、自恋自大的作品。洪常秀借助小说家之口来表示自己“江郎才尽”,在创作上遇到瓶颈,带有一种自嘲的幽默感,同时,他继续向观众展示创作过程中导演、演员和观众的关系。刚才已提到作为导演,他的基本创作理念(在虚构中展示真实),以及对演员的要求(与喜欢的演员合作),那么他对观众是什么态度呢?影片结尾似乎留下了答案。
正当观众以为戏中戏的落幕为这部影片真正结束时(画面上已出现片尾字幕),之后却跳出虚构的戏中戏情节,看到女演员在放映结束后独自一人黯然的表情,而身为导演的小说家则在天台上抽烟。这似乎表达出洪常秀的心思:一旦作品完成后,不需要太理会观众(片中女演员)的反应,应留给观众自行理解与评价,不论他们觉得难看也好,开心也罢,都与自己的创作没有太大关系。不出所料,这部影片的开放性结局也秉持了这种创作态度。
金更大气、自然、生动了,洪也更温柔、更包容、更随和了。大概是因为相爱。相爱总是好的。也顺便探讨了一些电影与故事,骂了一下爹男们。
作为非洪粉,甚至洪黑,三星都给敏后了。太逆天了,这真的是在拍电影吗?还是在秀恩爱?洪在摄影机后面和敏后互相表露爱意,为了敏后和她手中的花而将影像转为了彩色。像室外等所有高光区域全部过曝这种问题,是铁定的技术瑕疵啊,虽然我知道他也不care… 从电影节抢人的角度来看,那柏林是相当成功了,为自己争夺嫡系作者,从而建立稳固关系,按照近几年柏林这么疯狂的给奖,下一次还不得给洪金熊?另外洪的这种创作方式和制作模式在疫情的大环境之下确实体现出了优越性。
此前还觉得是在看洪尚秀的电影,近年来,则愈发觉得我是在阅读洪尚秀本人,这部就更直接了,感觉就是他私人日记里的几页纸,写了他对电影创作的一些理解,对金敏喜的表白。作为观众,你可以觉得这种私密性质拉满的电影很无聊(干脆你拍完只给金敏喜一个人看好了?我为什么要花一个半小时就听你说这点东西?你和她的表白我又不在乎。)你也可以认为这样的电影很甜蜜充满着爱。薄弱或轻盈,见仁见智。而我呢,我是介乎二者之间,反正你拍,我就会看,每年一部已成习惯。我只希望我不会因为这种惯性而失去对你的作品的敏感。
@Berlinale72 If I gotta be brutally honest (and I will), 我对洪尚秀实在喜欢不起来,也感受不到金敏喜在本片里美/出彩在哪里。看洪尚秀的电影很像高中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你隐约觉得那些突然的推拉、结尾黑白转彩色、导演介入、「关于电影的电影」等等这些小设计是有点意思,但是挠破脑袋,你也想不到/写不出所谓标准答案(aka各位装逼豆友)里洋洋洒洒、赞美溢于言表的深刻赏析。要说他创造了什么新的、独特的电影语言,或者在探索电影的形式上贡献了真正的实验性价值,那也就算了,问题是如果要认真横纵向比较,洪也并没有。So is it really fair that Berlinale gives him credit every year?
屠狗太过分了必须扣一星以表愤怒,微笑着听对方讲话并附议“好有趣哦”当然对谁都奏效,洪尚秀真是大俗人。不过结尾金敏喜那个微妙的神情,也是对秀恩爱的一种讥讽?夸有灵感的人、貌美的人、有才华和天赋的人,平庸之辈不值一提,他们的嫉妒也要直接忽视——好残忍的一个视角啊。
he did it again❤️ 金敏喜在電影院看她在戲中所飾演的角色在電影院看她所飾演的角色的電影首映
敏喜和导演互道i love you 的时候我要甜晕了,我不管就是十级主观的给打满星
抗疫先锋洪尚秀。疫情期间拍电影不忘提醒影迷戴口罩
洪常秀三板斧:生活巧妙变虚构;创作观念大讲堂;公然炫耀金敏喜。一再把自己和盘托出,虚构也许永不枯竭,但内里那个洪常秀已经差不多要被穷尽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天啊 全天下還有誰不知道洪金如膠似漆情比金堅的話 這就是他的死刑
Start a YouTube channel and do blogs with classic music, plz
洪常秀新作的柏林评审团大奖私以为不算实至名归,毕竟本片并未带来多少实质上的新东西——不再玩结构(仅有最后的放映与戏中戏段落属于明显的跳跃与断裂,其余时候以强连续性的长镜头为主)与那个作家女主透过望远镜观视的主观镜头(可以看作老洪惯常拿手的突兀推镜的另种风格化呈现,引出金敏喜的女演员角色)也并非什么新颖之处。不断的偶遇、尬聊,以及创作上的瓶颈危机与文学—电影的跨媒介关系也都是炒冷饭级别的发挥。倒是口罩的加入及戴—脱的不同样态颇有意思,不仅直指后疫情时代的境域,更以此为契机延拓了对肢体语言与微表情的运用(和女主学手语再完整表演一遍构成了奇妙联结)。当然,每年看看洪常秀就这么夫子自道、摆弄互文与秀恩爱也已成为部分影迷的固定仪式了罢。(7.0/10)
所有人都爱我的女神。她去小公园遛个弯,一不小心就成了小说家的缪斯。我的缪斯光芒万丈,卑微、自恋、才智平庸的创作者都只能苟且在自己的小阴影里。为了爱她,我要把自己藏进摄影机,藏进玻璃后面小女孩的眼睛,藏进黑白镜头里一束雏菊与狗尾草的缝隙。从那里仰视她的下巴,鼻翼,和扑朔迷离的一双眼睛,那是宏大宇宙在这个逼仄世界里唯二的美丽入口。
都不用记者问,现在洪每年都会以电影角色分身自反,主动报道和金敏喜的相处进展,最新现状是:洪在戒酒了,现在改抽电子烟。洪看不惯那些为金的表演事业感到可惜的言论。连路过街边的小女孩都被金迷住了。他们在公园拾叶补办婚礼超浪漫。
像滨口龙介那样开始( Drive My Car的手语),像李沧东那样结束(Peppermint Candy的小白花❀)。
洪尚秀的手語則在一次次重復後無限放大了一個簡單的語義,讓平凡而美的小事具象成動作,使整個房間籠罩著想象的光輝,如此質樸卻動人(而濱口的手語玩味了語義在交流中的位置、凸顯其他超越性的部分,像運用準確的計算公式得到意圖中「宏大」的東西)。這是本片我最喜歡的部分。觀眾的身體被教育,如冥想前的重復淨化,再一次分明地說出「電影是身體的」,还有那些走路、健康與疾病。極強的自我指涉,一套自己的電影方法論:拍那個讓自己有拍攝欲的人,兜兜轉轉都是認識的夥伴,喝酒閒聊中企划就出來了,最後電影拍了什麼甚至不重要,背向一切他人的評價自己抽煙就夠了。變小的望遠鏡就像如今微縮到不真實的攝影機,那個演員也在影院中如夢初醒,不知是從他們的生活中走進了電影,還是從電影走進了生活中。
前面部分也喜欢,但最后真的是太next level了。首映看到真人走出屏幕但如此自洽又是加强版体验,也可以说是一种元宇宙了...
所以金敏喜是加入了一种名叫“爱情”的一神教吗?爱一个男人,与之携手人生,和接拍其他导演的电影,彼此之间是互斥关系吗?女性的爱情生活,牵连到她的事业也具有排他性吗?在女作家的怒斥下,半途灰溜溜败走的男导演,大约代表了洪尚秀在臆想中打败的悠悠众口吧。可是,sorry,我也觉得金敏喜浪费才华与生命。爱一个人,不是会给TA更广阔的天地吗?“女性为了爱情与家庭,自愿、自主放弃和牺牲XX“的美丽叙事打动不了我,这是另一种对女性的精神PUA,是巧言令色的禁足。
#8999. 2022柏林评审团大奖。洪常秀柏林获奖三连。7分。这部齁得我这个洪吹都有点看不下去了……招大概都是前面用过的,聊得东西也有点浅。而且一部电影非得结合八卦看,不然理解不了剧情,是不是就有点太过了自我沉溺了……不过新东西还是有,比如洪常秀的片很少这么火气大;以及用换影像材质破次元壁(洪常秀亲自声音出场),用彩色破黑白,那个时刻的情感浓度很强也非常有效,包括结尾电影院这个几重套娃处理(金珉禧扮演的角色看自己出演的电影)和出字幕的方式其实算是《剧场前》和《独自在夜晚的海边》的一次有效升级。
虽然老洪的电影传统就是说金敏喜好漂亮,看多少次还觉得,啊她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