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若铨给钱贴补家用,可居嫂婉拒了。丁先生说:知道了,那这钱你拿去买首饰或者买糖吃,随便花吧。那一刻可居嫂的眼睛里地震了。
丁先生说可居嫂有许兰雪轩的智慧。许兰雪轩写了许多许多感人的爱情诗,寄托美好的愿望:“向夜南湖明月白,女郎争唱竹枝词”。然而现实残酷,她像所有聪慧的女诗人一样郁郁不得志,27岁就离开人世,留下遗言把作品全部烧掉。
对爱情的向往,就像士对知己的渴望一样。不是为了贴补家用,而是对方能看到,她始终是一个向往自由美好的女子,并用心尊重。
写在520这一天。
《兹山鱼谱》取材于朝鲜李朝后期一位官至兵部左侍郎的大儒丁若铨因笃信天主而被流放到孤岛兹山完成该书的故事,他坚信朱子礼义之学不应是统治国家的主体,而应是与西学、佛学等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成为造福百姓工具的学问,他的主张必然不会被朝鲜这一自诩神州陆沉后儒家理学文化继承者的社会所认可,因此遭到长达十余年的流放。但在贫困落后的孤岛,接受命运的丁若铨结识了一位好学却无机会读更多书的渔民张昌大,丁若铨向张昌大传授自己毕生所学,张昌大则陪伴丁若铨了解海上鱼类,丁若铨希望以一本《兹山鱼谱》记述鱼的种类和习性以造福渔民。十余年间二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却最终走向殊途,张昌大为了功名最终走出海岛,委身鲜少谋面的父亲谋得一官半职,却因为无法忍受官场的腐败丑恶而最终还乡,丁若铨则在贫病交加中死在了张昌大回乡之前。
《兹山鱼谱》探讨的,是个人崇高理想无法实现时,一个身居污泥的有尊严的人该怎么做。丁若铨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祖宗之法的大同社会,认为礼义之学不应是禁锢人的而应是为人所用的,但这样超前的思想在那个时代遭到了严厉打压,他隐退到荒凉海岛,希冀以一本鱼谱以微薄之力造福百姓,既然官场腐败不能实现主张,那么便委身小岛守住气节,与其无谓的陷入泥潭,不如做些小而有益的事。他身居囚笼,却能够以豁达博大之心看待世界,“如白鹤之生虽好,而兹山之污泥亦善也。”
张昌大读书,原本并不是有改变命运的想法,而仅仅是为了讨进士父亲欢心,但渐渐的,他发现读书、学习礼义之学让自己和其他满身泥垢的渔民有了区别,让他开始思考一些超越温饱的事情,成为一个有尊严(会吟诗作孚)的堂堂正正的人,也因此在多年的学习后,他不再认同老师的“清高”。但当他终于把老师的倾囊相授用于科举,虽然实力非凡,却被更有权势的贵胄子弟顶替名次,在虚伪而贪婪的父亲和朋友的帮助下接受他们买来的县令官职。身为渔民,他曾为了邻家被强征的牲畜据理力争不惜遭到痛打,如今他自己却成了见证百姓受层层剥削,死人和婴儿冲人头税、主人绝望之际自宫的惨状,昔日的受压迫者如今成了压迫者,他不能忍受,这不是他入仕的意义,他放弃一切“荣华”,回到了贫苦的故乡。他坚信,“既然无法学以致用,那我选择随性而活”,这正是老师教给他的,也是那个勇敢少年的本心。
随着老师去世,张昌大回到故乡,原本一直黑白的画面,变成了彩色,黑暗如地狱巨岩的小岛,呈现出了壮美的蓝色,老师从来没把流放地当作囚笼,而张昌大也终于不在想着逃离。张昌大是丁若铨流放生涯中的那一抹色彩,带给他绝望之际工作的动力,而张昌大也如那海胆中飞出的蓝鸟,在老师的帮助下,坚持初心,身居泥垢,却能在精神上飞向高空。
电影没有执着于反复阐释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是花了很大篇幅描绘岛上温暖细腻而单纯的生活,展示着淳朴善良寡妇大妈、张昌大夫妇的简单爱情甚至边将有些喜剧性的虚伪与无奈,作为师生情的完美背景,作为丁若铨如陶渊明般清新人格的衬托,也寓意着,看似流放地的小岛从不是地狱,而是温暖的家。在表达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没有一味的说教,而是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精湛的表演、轻快的音乐、细腻的剧本、黑白却表现温馨的摄影,让观看这部电影成为一种享受。
从故事选材来看,大儒不屈俗世丑恶而被贬的历史素材,在我国儒家占主导地位的千年历史中数不胜数,陶渊明、苏轼、王安石······这些远比区区中华文化圈边缘的朝鲜一介从未闻名的丁若铨要有名的多,他们的故事也明显更具浪漫色彩,而作为儒家文化母国的我们,也明显拥有更深厚的对礼义与施政治国冲突的理解,可我们鲜少拍出来这样优秀的历史电影。我们太受历史包袱的限制了,我们不敢拍,我们不敢有冲突,只剩下大儒纪录片和课本中的说教与定义。我们的电影产业一味的追求利益与流量,让历史电影成为了架着“古装”外壳的无脑商品。
我们缺的是素材与能力吗?我们只是没有人能踏下心来,拍一部正经的历史电影
借由制作鱼谱,无名的黑山被知识化,变成了兹山。而知识与权力的紧密媾和,注定了知识的确立是经由文人(权力阶层)的指认来完成的——影片固然可以延伸出这样福柯味道的解读,但这又并非导演强调的重点。至少从表面看来,黑山/兹山还是承载着东方意义上的师徒二人虽殊途但同归的知己感。
很有意思的是,影片的两条脉络可以视为形成了两个逆向的运动。兹山被知识化,可以看做“边缘的中心化”,无名的岛屿经由中心的指认获得显名。而昌大选择抛弃两班身份回归黑山岛,未尝又不能看作“中心的自我边缘化”,是昌大与自己出身的和解,也是儒家官僚阶层的自我流放。两相结合,或许寄托着一种期许:儒家知识通过自我整顿和自我更生获得崭新的生命力。
流放一词对于中国文坛大家并不陌生,凡是落难时往往成就佳作,更有“国家不幸诗家幸”夸张之言。可惜这样的题材,却为韩国影视文学所选取所呈现。随着国籍身份的转变,主人公所写也为百科全书,偏实践类的兹山鱼谱。 一、 士大夫与渔民
士大夫与渔民,不是高官关心民间疾苦而相遇,因为一场流放,一本鱼类百科全书,让两个毫不相关、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地位悬殊,一个是两班,饱读诗书、出身高门的士大夫,一个是贱民,学问有限、生活贫苦的贵族私生子。 但因为丁若全相信“人人平等”,他对待张昌大只是在学问上有所差距(而这种差距可以缩短,张昌大也有丰富的鱼类知识),若说待他和待岛上人有什么不同,那应该是等待这个小岛青年主动奔向自己的怀抱,求学问道,当然也是爱才惜才。 追求不同,一个是信奉异端邪说的叛徒,一个是拥护性理学的野小子,也注定两人的分道扬镳。如同一开始咒骂、唾沫星子淹死人的汉阳百姓般,张昌大对丁若全避而远之,即使在学问上困惑多多,向学之心也抑制着。 之所以产生退让,一是因为两人做了一场知识互换的交易。“越了解朋友,我也会变得更有深度”。
在这位双重叛徒的身上,有张昌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更何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明知地球是圆的,西方人不放弃天主教的信仰;西学东渐,对于舶来的科学文化,曾经的朱子信徒也曾用性理学所丈量过。 实在的道理打动他,也让两人真正成为师徒,度过一段平静而丰富的时光。 此外有限的学识也让他无法摆脱贱民的身份。张昌大终于成长一个合格的儒生,分岔路口出现在面前。曾经熄灭的想法再次点燃,对君君臣臣仍抱有幻想,科举入仕,谋求官位想为百姓做事。 但现实证明,大鹏展翅高飞,看到的却是满目污浊,触目惊心,整个国家都烂透了,没救了,这就是为什么丁摒弃儒者之道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他放弃功名重返黑山岛。张昌大直到此刻才明白为什么他的老师只有寥寥作品,为什么只写这本百科全书。
二、兄弟情深:本是同根生,分飞似落花
如果放在中国背景,文人家族数不胜数,古有三曹、三苏,近代有三周。
只不过曹氏兄弟如同死敌,相亲相爱的树人、作人决裂,苏轼、苏辙的情谊深厚难能可贵,正如影片中的丁若铨、丁若镛。
丁氏兄弟,性格不同,选择各异。
老二在片头早早殉道,老大丁若铨(主人公)被流放黑山岛,寻出世超脱,走的是无君无父的道路。老三丁若镛仍是地道的儒者,著书立说,希望后辈能扛起重任兼济天下。 但凡兄弟,有一主导,有一跟从。弟弟丁若镛,甚至先王,皆求教于丁若铨。连流放事件的始作俑者也说,哥哥比弟弟更可怕。可怕在哪?可怕在丁若铨更豁达,更大胆,洞明世事,才会一叛儒门再叛天主。弟弟的流放都已经解除了,他却至死仍为罪人。
因为流放,兄弟两人被迫分离不得相见,只能通过书信来往。栗亭店分别,貌似呈现的是弟弟的不舍,哥哥的豁达自如,但当身处穷山恶水的丁若铨,同样会心境落寞,一边望月吟咏,以表思念,一边拿着酒坠入大海。
豁达是苏轼自我宽慰的一种体现,对丁若铨也是如此。所幸他遇上昌大,所幸他挖掘出黑山白水的宝藏。即使到最后都没有呈现相见的画面,却并不妨碍两人心心相印。 三、意象丰富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恋人音信相通需请青鸟为信使,而青鸟在本片中也传递着希望。
从头到尾的黑与白,这是唯一的一抹亮色。
从海胆嘴里露出头和喙的雏鸟,一开始以为是死,结果确实生。死中孕育出生,孕育着希望。而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师傅还在念叨着徒弟,强撑病体书写着鱼书。
类似的好意象很多,比如写书用的乌贼墨汁(乌贼虽从污秽中来,喷出的墨汁却是上好的宝贝)等等,留待观众们挖掘。
四、后记
百想艺术大赏结束一段时间了,曾经也为薛景求、卞约汉无缘奖项遗憾,但好在导演李濬益获得导演奖,也让我们看到南韩对文化电影,传记电影的肯定与认同,即使没有高票房。 如果拍一部天朝的《兹山鱼谱》,拍徐光启,结果可想而知,最新例证是上周末上映的《柳青传》。 tc的传记电影在20世纪60和80年代曾掀起一波小高潮,毛病一样,内容、思想性不够,放到当下更是做不到、要求不得,以至于萌生念头,拍纪录片好了,比如《柳如是》导演最新的《王阳明》。 不过想象的翅膀当然可以大胆展开,如果拍三苏,或许从苏辙的角度去拍;如果拍三周,可以从周建人的视角去看,这是本片予人的一大启发,也是导演匠心之处。 可我们的故事在哪呢?
1.视听层面有得有失;
2.数字摄影已经表明黑白画面并不是为了获得所谓“古”味,黑白影像与文本内部对19世纪初期李氏朝鲜社会的刻画呼应;
3.散见的“彩色”画面与人物的心境构成互文,彩色呈现并指涉着角色认识论-伦理学视域的扩大与融合;
4.鱼、海、山、月的影像偶有亮眼之处;
5.但大多数情况下,摄影、调度并未针对数字黑白摄影做特别设计,如果是彩色,摄影质感和韩国电影那种从19禁到一般商业片都高度一致的那种摄影并无风格和质量的差异;
6.主角以外配角那种韩式套路表演极大挫伤了全片影像质感;
7.文本层面的思辨极准确地揭示出来东亚传统思想乃至更广义的哲学内省-思辨的局限性;
8.然而《兹山鱼谱》的这一优点恰恰也是其内生危机、矛盾所在,即用影像-文本反思(思辨)的方式批判思辨本身;
9.这导致本片尽管已经展现出唯物主义的趋势,注意到与内省、修身相对的物、身体,注意到劳动,倡导平等,却最终还是只能回归自然,回归个体的内在平静,而无法揭示出传统东亚社会解放的空间与动能。
1. 看了二十分钟,还不错,丁若铨问可居嫂,您是不是也嫌弃我是负罪之人啊?“不不,您很英俊”,笑死我了!!!
可居嫂低情商:谁让他一个劲灌酒还去海边瞎得瑟
可居嫂高情商:那个......大人他贪杯了,又去海边散步才出事啊
2. 画面真的美,月下独酌,波光粼粼的海面,孤月高升,这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3. 加分加分!可居嫂也是个神人,”大人也和普通人一样,觉得种子重要,地不重要,觉得父亲重要,母亲不重要“厉害厉害。
4. 越看越伤心。
5. 所以真实里昌大到底如何的?
6. 昌大,你听了老师说说天主教的话,就要洗耳朵了,殊不知中国有句话就叫“洗耳恭听”,最终你还是听进去了
搬运一篇李濬益导演关于电影拍摄初衷、创作意图的采访翻译
出处:Gospel卞约汉中文站原文链接
《兹山鱼谱》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件,也没有刺激的冲突,只有深刻而美好的情感。该片讲述了丁若铨和其弟子昌大之间的故事,“越了解同行之人,我也会随之变得深刻。”这一行文字的刚好诠释了该片所讲述的丁若铨和弟子昌大的关系,是一部深邃的剧情片。
“说实话,最近的电影总是充满紧张的状况和戏剧冲突,我们和最近商业电影潮流背道而驰,在同类电影泛滥的情况下,是不是也应该有一部这样认真讲故事的慢节奏电影?”正如李濬益导演所说,该片所追求的目标很可贵,也因此美好。
--对丁若铨所著的《兹山鱼谱》感兴趣的契机是什么?
李濬益:与被称为朝鲜后期最天才的丁若镛相比,他的哥哥丁若铨相对而言并不为人所知。因为在丁若镛流放生活中留下数百本书的时候,丁若铨只留下了《松政私议》和《兹山鱼谱》两本书,本来也是写过更多书的人会名留青史(笑)但是《兹山鱼谱》这本书真的十分奥妙,简单地说,就是流放地黑山岛周边的鱼和海洋生物的观察图鉴,但是在这本实用书籍中却完整地蕴含着丁若铨的哲学理念。在《边山》(2018)票房惨败后,对于当时徘徊不前的我来说,这本书就像是缘分降临。
--是想在《边山》之后再次回到史剧,还是认为应该回到真实故事的基础上。
李濬益:了解《兹山鱼谱》,决定拍成电影的过程也很奇妙。很久以前就有制作“东学”题材电影的热情,为了完整了解历史始末,从学术根基开始钻研,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西学”。因为首先存在“西学”,所以才有“东学”的概念,就这样开始学习了解“西学”,读到了1801年辛酉迫害时了解了丁若钟、丁若铨、丁若镛兄弟。丁若钟把天主教当作宗教,丁若镛将其作为性理学的补充品吸收,但丁若铨把“西学”当作哲学来接受,《兹山鱼谱》是其成果之一。也就是说,通过《兹山鱼谱》,丁若铨得以窥见“西学”的要义。
--读了剧本,发现不仅台词很长,而且充满了哲学思维。
李濬益:梼杌金容沃老师负责翻译了英文字幕。以前《王的男人》也曾由他翻译。事实上,我们的英文字幕本来已经翻译好了,但如果没有同时学习莎士比亚和性理学的人,会有误译之嫌,所以梼杌金容沃老师主动要求自己来做。例如,电影中有一句台词“朱子(朱熹)的力量真大”,这句话该怎么翻译呢?如果不能以脉络说明性理学的价值和哲学,可能很难传达这句话的意义。剧本不过只是一个记号罢了,像《东柱》一样,将纸面的东西具象化正是电影的魅力。
--所以像《东柱》一样拍了黑白片。
李濬益:坦率地讲,要完整地展现这一时代背景,电影的预算并不宽裕,因为不想在成像效果上让步,所以减少预算的方法之一就是换成黑白画面。当然,如果不是符合《兹山鱼谱》的形象,我肯定不会尝试。黑白片也有一种别样的深度。《东柱》本来就是低成本片,所以画面质量有很多不足之处,但这次我敢说每幅画面都美轮美奂。拍摄地飞禽岛一带的风光自不必说,应用CG的场面也很多,很有韵味。丁若铨(薛景求 饰)和昌大(卞约汉 饰)师生共泛一舟漂浮在茫茫大海上,二人这样在一起的场景使用了相当多的CG,就像一幅幅水墨画。
--恍然看似静谧,实则蕴含着个人宇宙的变迁和世界观颠覆的过程。
李濬益:这部电影没有什么起伏。虽然有辛酉迫害的时代背景,但这是为了初期的人物设定,在丁若铨被流放到黑山岛之后,要体现人物的精神世界,而且主要为了反映时代的价值观问题。如果你想轻描淡写地看,那这部电影只是描述丁若铨和弟子昌大的关系,但再深入一步,就会发现价值观念的对抗,这是关于世界观冲突的故事。丁若铨是以自己的方式接受西学,追求新哲学的人。相反,丁若镛以性理学为基础,接受了部分西学。而昌大是想在现有的秩序下取得成功的人物,因此比起丁若铨,他选择了丁若镛的道路。在此过程中,与老师的观念冲突、思想的碰撞等等,都以电影的方式讲述着。简单远观,你可以享受两人的友谊,如果深入挖掘文本的话,这将成为一部可以从哲学角度思考的电影。
--在《兹山鱼谱》的拍摄中见过饰演丁若铨的薛景求演员。 虽然本人以前从未用过类似表达,但他却说"这会是一部美丽的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濬益:这可能不仅仅是指风光或画面漂亮。当然,画面也让人美到失语(笑)。人在面对从未体验过的事情,和难以表达的东西时,往往会在那些生疏的经历面前使用“美丽”一词。薛景求演员就是丁若铨本身,恐怕你将会看到他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一次表演。扮演昌大的卞约汉也展现了难以用语言形容的演技。这部电影只要看到演员们的演技,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不,也许不应该形容为演技,因为镜头里有真正的丁若铨和昌大。 观众也一定会期待他们美好的相遇。
观看要点
越深入,越能看到更多东西。 影片以黑山岛的美丽风光为背景,纵使之追随丁若铨和昌大两人深厚的友谊,也足够精彩。但是如果再深入挖掘的话,这也是世界观冲突的故事。价值观念的对抗、观点的差异,最终指向对“如何生活”的哲学思维。虽然是过去时代的背景,但是对现在也能够充分引起共鸣的生动故事。这是活生生的故事,也是厚重的纪实文学。
另外分享一则趣闻,在我们国家部分演员接连爆出天价片酬的同时,《兹山鱼谱》自开拍之初便有报道,主演薛景求和卞约汉都是自降片酬接演这部电影。
据媒体报道,电影开拍之初导演宣布缩减制作费,两位主演薛景求和卞约汉演员主动把片酬调整到制作费可以适应的水平。任何电影制作方都争抢合作的两位演员,如此大胆举动吸引了电影界的视线。
李濬益曾公开表示过,拍电影一定要花最少的钱。他曾以低于韩国古装电影平均制作费一半的投资,打造出实力展示出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时期背景的《东柱》《朴烈》等作品,所以《兹山鱼谱》能否延续导演的志向和实力,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目前出品方正在进行前期制作,虽然尚未公布具体规模,但是考虑韩国古装电影制作费一般在100亿(约等于5700万人民币)韩元左右的情况,《兹山鱼谱》的制作费大概会是50亿(约等于2800万人民币)左右。
电影界一位相关人士20日表示:"抛开电影制作规模和片酬问题,想要一起合作的演员对制作方和导演的意愿产生共鸣,这一点已经值得关注","在演员片酬和参与分红都居高不下的趋势中,《兹山鱼谱》从制作开始便已不同寻常"。
虽然这是一部“韩国”电影,但可能是目前为止最能阐释近代东亚开明士人之心态转变的电影。这其中有我们熟悉的东西,也有陌生化的视角,后者使我们能从更人文的角度看待西学东渐。这便是韩国之于我们的先天优势:没有宏大的历史包袱,因而能从盛衰兴替的叙事使命中跳脱出来,平实而亲切地去理解波澜历史中的“人”。当然,本片的优点不仅在于人文上的切近,也在于文化理解的格局:它并非是要借丁若铨之口贬抑旧学而崇扬西学,而是要通过对西学的方法论实践来实现旧学在精神层面的回归和还原,而这也是师徒二人殊途同归的意义所在。尤其是,在新旧交替与传承的表意下,影片最终回到了当下:它似乎遥遥地呼唤着一种更广阔的国民性的回归——慈山的前身是黑山,现代的内核是传统,文明的基础中潜藏着一些不可动摇的东西,一如那大海中的不沉岛屿。
儒学的正反面,这种历史题材本该由我们述说,但这是一部韩国电影。
“昌大啊,活成不断向上飞的鹤虽也不算坏事,但是即便泥垢污秽沾染,也选择活得像兹山一样,荒凉黯然却生机勃勃自由惬意,也未曾不是有意义的事啊……”《兹山鱼谱》见证的是一段师生情谊,胜于父子,比肩知己;《兹山鱼谱》见证的是一代圣贤大儒的入世与出世,放眼寰宇,却也扎根大地;《兹山鱼谱》见证的亦是世间少有的一颗赤子之心,“既然无法学以致用,那我选择随性而活”。乌贼骨治沉疴痼疾,自海胆中飞出的翠鸟,是生与希望……
当代散播福音生力军的韩国人,在君王将臣的古代史故事中,翻出来了求真、求存、求普世价值、写博物书籍的丁若铨,他在腐烂透顶的王朝边缘小岛,听到海螺的声音,探触世界的轮廓。因被流放而遗世孤悬,立著言志的大家故事,几乎重复发在唐宋明多个朝代,“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一人一孤岛,也导致《兹山鱼谱》在中国观众看来,异常亲切(当时的韩国达官通行汉文,活在明朝和朱理的正统历史叙事中)。稍显遗憾的是丁若铨和昌大需要分享有限的时与空,这导致他们不得不呈现二元对立的必然冲突(电影有意拖延了它的迟到后至),而无法在历史面相和认知层次上,呈现更激情澎湃的回响。
水墨画的构图,敢以五绝、七绝推动剧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人物互动,还有《论语》《大学)……还有那个心情嘲笑韩国人偷吗?另外,本片部分还拿了小津的机位,融了《老人与海》……打个四星,警示自己。
有反思,有哲思,有文化,有格局。为什么很多能把中华文化拍出骨髓来的,总是日本和韩国...
近几年看过的最好的韩国电影,甚至可以说最好的电影。看完以后心情复杂:我们有《论语》、我们有古诗·绝句、我们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但这样内容精彩令人回味无穷的电影,又是人家隔壁的......
白鹤奋飞虽好,如兹山满身污泥仍能自由自在何尝没有意义。丁若铨死于修书之时,某种意义上也算圆满。薛景求演得太好,丁若铨站在海边的镜头实在印象深刻。最后表白李濬益,请多拍历史片!
《兹山鱼谱》和《思悼》这样的电影,完全应该由中国来拍,唉…不会再为这种事伤心了,谁有本事拍好谁来拍,历史和文化是属于全人类的。
电影很好。前半部分基本上是按《兹山鱼谱》序文以及丁若镛的《先仲氏墓志铭》拍的,后面张昌大参加科举做官,以及二人谈无君世界的理想基本上都是导演的自我发挥了。
黑白画面让这部电影更加的内敛深刻,看多了各种色彩丰富的电影、IMAX屏,反而觉得返璞归真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无论何时,都存在领先于时代的人。读书若只是因为喜欢,不为名,不为利,也不为了所谓的天下苍生,也许就会简单许多。
所以我不研究善变、难懂的人类,要转去研究通透、明净的事物,用事物来忘却我。
如白鹤之生虽好,而兹山之污泥亦善也......
近期看到的最舒服、最享受的历史传记电影!十分赞同豆瓣网友的以下感慨:“中国有苏轼这样的文人的国家,居然让韩国先拍出了这样充满哲理人文气息的电影!”作者不回避自己国家几百年前深受中国儒学文化的影响,不回避西方宗教带来的“西学东进”的史实,即再现了历史人物的真实,又通过艺术虚构阐明了自己今天对时代、社会的见解,可谓尖锐激烈,又平心静气。难怪它摘得了去年韩国百想艺术大赏电影类的大奖!值得观赏。
照日深红暖见鱼山下兰芽短浸溪连溪绿暗晚藏乌松间沙路净无泥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
韩国人又发明了新的气人方法,他们不光拍zz片可以让我们质问说我们这片土地啥时候才能拍的出来,他们还拍了儒释道片让我们怀疑人生怀疑我们这片土地到底时候才能拍的出来
这部电影加上《思悼》,本来应该是我们最能拍好的一类电影,结果都被韩国导演拍了,还都出自李濬益之手。《思悼》以政权交替过程里的父子冲突,讲述了儒家秩序下的伦理悲剧;《兹山鱼谱》看似云淡风轻,实际在讲王权与儒学的合谋,把一代代学子纳入体制,成为帮凶。当然,这一点只是后者的表达之一。它还兼顾探讨了知识何用,真理标准,以及面对一个糟糕的体制,是投入其中努力改变,还是干脆做一个潇洒的隐士?这些问题由遥远的历史中飘来,直到今天,答案也仍在风中。以及,看这部电影,和《游牧人生》观感很像的一点在于,它们都由对社会的批判和深刻关切出发,最后落在了个体的自我成全之上。这让它们都略显轻挑,但或许也是在今天这样价值混乱的时代里,创作者们真实的内心折射。
日啖鲷鱼三百条,不辞长作黑山人。好喜欢,好想看一部这样的黑白苏东坡。流放生活拍得闲适有趣,又没有冲淡该有的沧桑悲凉。依旧延续了《思悼》对儒家传统的反思,以士大夫和渔夫、官场和流放地互为表里镜像,背景又是西学东渐,既有儒道互补共生的和谐场景,又有新旧思想碰撞的焦灼困境。薛景求气质儒雅又冷峻,非常适合演落魄的文人墨客,而且这角色简直是理想人格,再加上先知固有的悲剧处境,魅力爆棚。我已经不止一次爱上他了。
李睿溢《思悼》之后最好的古装片,一部关于信仰的电影,当信仰被现实击碎,人该怎么活?丁若铨用一生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同是双男主,比起《徐福》的孔刘与朴宝剑,此番薛景求与卞约汉的搭配更显出彩。一位是入世后的出世,一位是出世后的入世,大家的流放与庶民的追高,对立之后是一同前进的羁绊,文学性与哲学性一同得以展现。薛景求是一如既往的稳定,卞约汉则真的是久久久违地拿到了佳片佳角,狗壁也是时候走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