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蓝色青春的残酷物语
在日本青春电影的经典序列中,《蓝色青春》(「青い春」)也许不如《青春残酷物语》、《处刑的房间》、《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或是《坏孩子的天空》那般耳熟能详,但其青春风格之浓郁、视觉冲击之强烈、内涵之深刻、氛围之颓唐,具有其独特的暴力美学和黑色幽默风格,是日本青春电影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本文拟主要从故事内容和表演等角度赏析该片。
一,“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
故事围绕朝日高中的一群高三“后进生”展开:在樱花盛开的校园,少年们整天无所事事,以打架、旷课、混帮派消磨时间。影片的第一个主要情节是少年们“天台拍手选大佬”:规则是比试者站在天台的悬空处,在外侧用双手抓住栏杆,裁判开始数数。在数数字的间隙,比试者双手击掌后再抓住栏杆。比如裁判数三,竞赛者则须双手击掌三次后抓住栏杆,以免掉下天台,以此类推。最后连拍九下的九条(松田龙平饰)成为当之无愧的大佬。在少年空虚寂寥的精神生活中,只能依靠如此惊心动魄的生死游戏来寻找些许刺激,用一点点心跳的刺激来试图找寻一丝存在的意义。影片一开场就将少年们身后的天空漂染如此昏暗的背景,此时的BG(背景音乐)也很值得玩味:粗线条的电吉他单音犹如战鼓悄然擂起,时而伴随分解和弦,最后乐队伴奏的全部响起,完全青春摇滚的范儿。看似兴之所至的渲染,烘托出一种解构宏大叙事、专注个我的悲壮。在这里,我们似乎不难感觉到创作者并非要带着“批判的眼光”指指点点,因为影迷们深知:在青春片中,只有讲故事的人融入故事中的人的心中,才可能窥到少年们内心的冰山一角,一如岩井俊二的《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招贴画中文本写到的那样:“十三岁的世界只有在这里可以读到”,只有放下成年人的城府与市侩,俯下身来倾听,才有可能为试图走近边缘少年内心的观众们赢得一点可能。
二,友谊、爱恨的主线:九条与青木
九条君临朝日高中后,最好的朋友青木理所应当地成为“头马”和二号人物。一开始,领导者与执行者的角色定位配合得天衣无缝,珠联璧合、无懈可击。然而因为琐事的意见不统一,九条开始对青木展开冷战。从来的课堂问候变成青木的冷脸贴热屁股,九条不加丝毫理睬和回应、置若罔闻。更令青木难以理解和想象的是校园帮派大佬竟然“弃戎执笔”,开始认认真真、有模有样地搞起学习,备战高考。一向阴沉忧郁、沉默寡言的九条此时更加显得令人费解,叫人难以琢磨。要知道,当时的九条也是众叛亲离,被前所未有地孤立。他自己想必也是乱了方寸,只得一个人在足球场疯狂射门发泄。关于未来、升学还是就职,即便是少年帮派头头也会感到困扰。曾以为青春意味着肆无忌惮的挥霍与暴虐,毕业临近才发现“好日子”总会到头。在每个青春的节点,压力总会不同程度地教人歇斯底里。生长痛痛在少年们毫无防备的软肋:年幼的脆弱与不安。因此,茫然无措的当然不只是九条,曾经的亲密战友、兄弟、小伙伴,本性善良憨厚的青木君难以忍受九条的冷遇,剃掉头发蓄起“莫西干”,抄起家伙宣布与九条彻底决裂还不算完,他试图摧毁其威信,压挤其势力范围,以抢夺第一把交椅。最后甚至决定用“朝日高中”式的方法与九条一决雌雄:天台拍手赛。结果明知技不如人的青木在拍到第8下后真的做到了超越九条——不过换来的却是自己的驾鹤归西。少年乘风归去,空留少年独守天台。九条的怅然又有谁人能懂呢。
三,雪男的PEACE之梦与刀刃好友之结局
可以说,雪男是本片中最具张力的一个角色:也许谁也无法将一个戴着半框眼镜、不停不紧不慢地练习古典吉他曲、整天张口闭口称自己的梦想是“奥特曼般维护世界和平”的搞怪高大男生与手拿利刃一刀一刀捅死曾经的兄弟的冷血杀手联系到一起。看似平常的少年内心中隐藏的暴戾有时是可怕得让成年人难以想象的。雪男手刃同学的这一场景,不由得让我们想到加斯•范•桑特的《大象》。也同样是静谧中的极端暴力美学、无差别性杀人。背景音乐的风格也颇有相像之处,《大象》中的钢琴曲《致爱丽丝》和《蓝色青春》中的古典吉他曲,都是最简单近似无聊的旋律,却最最适合无聊少年只能以杀人来刺激自己的麻木神经。
另一方面我在想影片的创作者设计这样一个人物,是否也同时折射出日本这个国度的某种民族性,即如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其《菊与刀》中指出的那样:“刀和菊都是这一画面的组成部分。日本人生性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有礼……”,又如和辻哲郎在《风土——人间学的考察》一书中省视和概括的那样:“肃静的激情、战斗般的恬淡”。
四,木村的甲子园梦想和黑道归宿
木村是学校棒球队里的前辈,一直梦想带领队伍打进全国高中棒球联赛——甲子园。却因为自己关键的一次投球与梦想失之交臂。失利后的木村自暴自弃,整天以打麻将、与不良少年厮混消磨时光,最后受了黑道大哥的邀请,正式加入黑社会组织。木村的最后一段独白值得玩味:“在狂欢的人群中,一瞥看见妈妈的脸,只有妈妈才会宠爱像我这样的蠢蛋,永远微笑着看着我,我真的很爱你,就算我的身体坏掉,眼泪和汗水都干掉,我的梦还存在:甲子园。不会为我的年少后悔。我,这个失败者。”一个准黑道干将的内心存有对母亲的依恋和希冀,是否土居健郎所说的日本人的“娇宠心理”我们不得而知,但这种有些恋母情结的独白终究让我们舒了一口气:少年终归是孩子,心窝处总会藏有不为人知的软弱。
五,小人物众生相
影片中还有不少着墨不多,却很有特点的小人物。比如一开场就被学生追杀的老师、侏儒园丁、强迫症般背诵古文的痴呆学生、每天帮樱花树捉虫,对待樱花犹如恋人般的奇怪学生等。这些小人物的存在烘托着整个校园的诡异。具体说来,园丁先生是个侏儒,与少年们有着不少有趣的互动。比如平时也会提醒逃学的少年们要好好学习,还教他们种植一种盆栽花卉。只不过花的种子是埋在花盆之中,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园丁先生故意卖起了关子,好让少年们体会种花全过程:从每日辛劳浇水、施肥,经历时间的等待才能盼到应得的收获。园丁先生与少年们之间的温情使整部电影的情绪更加饱满,在少年们心里园丁先生或许是是最有安全感的存在。其次,片中的强迫症背诵者是否在那些讽刺只读圣贤书的“学习家”。过重的毕业压力让学生异化,变成唱经念佛的机器,反思当代的日本教育制度,是否扼杀了人的能动性。而那个樱花守护者,心无旁骛,眼中只有樱花,与其谈心,帮其捉虫,恋人一般地对待,好像当代人的“恋物癖”,但更多的感觉是创作者实际上对樱花守护者更多的是表现出理解每个人的追求,即使看上去有些另类,也捍卫个人追寻自己核心价值的自由。
本片算是男一号松田龙平较早期的作品,和在《御法度》中的出色表演相似,松田的秀气脸庞、忧郁气质和一种隐藏的爆发力使得他是出演九条的不二人选。
忍成修吾饰演一个忍气吞声的小跟班,结合《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的星野,看出其在戏路上的多变。
2 ) 蓝色青春
对于不良少年而言,学校不是知识绽放的殿堂,更像是审判前的过渡牢房。 随着毕业临近,狂躁的心认为自己是不会盛开的花——这就是人生的定数,骄傲伴随着自卑的绝望,伴随着激烈的摇滚乐,把生命一次又一次放飞在死亡的边缘,宣告着另一种黑色的绽放。 没有什么比告诉头脑简单的少年,他的人生将会漫长得毫无希望这一点更残酷。东亚文化里「学历至上」的单一价值评价体系下,年轻边缘人心态的撕裂和友情的扭曲是这部《蓝色青春》想要表达的现象。虽然没有使用任何煽情手段,松田龙平的演技令人信服。 后半段人物性格反转,引领情节走向最后10分钟的炸裂结局,松本大洋对「残酷青春」的解读和硬核摇滚的基调,使人窥见些许《乒乓》的影子。
3 ) 有的花没有开
说不出是因为什么。
尽管感觉情节铺陈节奏不够好,有些人物形象不够丰满,演员演技参差不齐,可是越看下去,就越想给高分。
尽管能感觉到有这么多的缺点,却能发现,那些少年心气,就是那样相似,那样贴切。
想逞强,所以好勇斗狠。
想向上爬,所以容易认真。
想标新立异,所以百无禁忌。
想寻求陪伴,所以得不到就会变成恨意。
想把别人比下去,所以变本加厉。
想做些什么,却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想显得无所畏惧,却无可避免的暴露出迷茫和胆怯。
有梦想的人走上了黑道,杀人,被杀,病死,自杀。
没有梦想的人偷来梦想,回头走下去。
蓝色的不仅是这个樱花盛开的春天,更是他们的青春。
樱花,球门,黑色喷漆罐,松田龙平迷茫的脸和侏儒园丁摆动的手,真美。
甚至美得带有病态。
所有的花生来都是为了开放。
没错。
但是有的花没有开。
不回头的离开校园那一刻,似乎全世界都在背后瞬间荒芜。
4 ) 瞎说
面对那歇斯底里的叫声,我真有点儿不知所措。年少轻狂的我们用锋利的刀刃在向世人证明着我们的存在,无所畏惧,甚至把死亡也看得是轻如鸿毛。
我不知道当被岁月磨钝了刀锋的人们在看待那些轻狂的孩子是怎样一种想法,起码我不敢否认他们执着于他们的追求就是错的。
5 ) 残酷青春加森严等级
残酷青春之外,印象最深刻的,还有人际群体中森严的等级制度。
三年级毕业了,二年级升上三年级的九条他们上天台开始挑战历届拍手纪录。
Hiro大约是自认是未来三年级第一的,但弃权参加拍手比赛,就意味着在等级金字塔上摔下来了。
九条8记完胜,这一条一条记录都写在门上(之前有某某某5记,某某某6记等),结尾青木在门上大大地画上“13回青木”,所以他会一直仰面拍下去,一直拍到13,直到地心引力发挥最后的作用。
LEO是低年级,所以不能盯着九条看,不能挑战九条的权威,否则就会遭受迎头痛击。
青木先是九条的跟班。
Yushimura是Yukio的跟班。
Yukio跟着Ohta学吉他,被呼喝,因此他又比Ohta低一级,他被呼喝得烦起时就大叫“Yushimura,去买吉他弦!”后来在厕所里Ohta不断地吹嘘会让Yukio跟着他干如何如何,让Yukio给他点烟(谁给谁点烟是重要的从属关系的确立,后来九条直接到青木的烟头上取火,那场景过于香艳而差点让电影转性,其实潜台词是九条对青木的当头一棒:你还是我的,青木),被杀也不奇怪了。
Yukio被捕后,Yushimura自认就可以上升一级,也有自己的小弟,还对青木颐指气使,被折断手臂后来又全裸全垒打击进游泳池,也不奇怪。
老师被砸棒球棍、被砸豆腐、被砸皮鞋(谁穿皮鞋谁穿球鞋也是等级的象征)、被泼水,同样是等级阶梯上的下行者。
唯一脱离等级阶梯的,是“幽灵”。上课就睡觉,下课就在樱花树下捉毛毛虫,放学铃一响就奔出校门,铃声还没停息他就跑出了主干道,他是等级秩序的脱序者,被称为“幽灵”,“樱花的转世”,“他有病呀”,“早就应该休学了,(之所以还天天来)大概真的很喜欢学校吧”……最后他的桌子上摆放着悼念的樱花枝,一尾毛毛虫无声地蠕动。九条看了一眼,再也没看第二眼。“幽灵”的脱离秩序,正是九条/青木的未来预言(退隐/死亡)。
因此作为“等级秩序”的主线故事,这电影是简单的、单纯的,简单、单纯同样也可以充沛、好看。青木与九条之间,友谊之依附与人格独立的精神对抗,附庸与宗主地位的变换与冲突,就是最好看的地方。而九条/青木站在天台上旁观风云变幻(尤其是谈到“幽灵”,提到“到捕金枪鱼的大叔船上去打工”——退隐的意愿),几乎有了清凉的禅意。但个人想要对抗秩序,除了跳出三界,就只能做一个“不合格者/不配合者”。
另外:
“你不喜欢这里就滚啊!”九条喊。
“我就是喜欢这里啊!”青木回敬。
这一对台词可以看成告白了吧。
“这里”是学校、是天台、是青春、是人世的执念、是我、是你。
6 ) 怒
算得上是第七次完整看完这部电影了,高三看和大二看心境已然不同,做作业之时突然心血来潮想给它写点什么东西。
有些电影到最后看的不是剧情,不是演员,而是心情。
硬要说,这部电影真是内容无聊,主题空洞,结构松散,演技参差不齐。
但这都不妨碍我喜欢它,不妨碍我看见龙平摔倒在楼梯前呼吸一滞,不妨碍DROP这首歌一响起我就泪流满面,不妨碍我用它来缅怀我二十年以来最不清醒的时期。
青春就是悠闲,青春就是没事找事,青春就是困兽犹斗。
青春就是无意义的空虚与愤怒,这样吧。
7 ) 日式青春残酷绽放
如果你还年轻,你愿意选择怎样的青春呢。是日式的,美式的,还是中式的。是残酷的,唯美的,迷幻的,励志的,还是荒唐的。如果我是女生,我可能会选择蓝色大门里的青春,干净简单,但是,如果我是男生,我会选择蓝色青春,残酷的绽放过。
松田龙平依旧放肆地美着。他是我心里的妖艳美少年。在影片的结尾,交错的意象,郁金香开了,可是九条没有看到。我对日本这个国家的敌意固然存在,但是无可抹煞的是,我还是很喜欢那种悲剧之美,在沉沦中,在残酷中,在近乎变态的偏执里,美着,悲哀地美着。樱花盛开,穿着制服的少年,一个人,奔跑在偌大的操场上,踢着足球。在高高的天台上,天空是那么蓝,可是未来是虚幻的。青木一直等待九条来救他。可是暮去朝来,原来你不来救我,让我沉沦吧,既然你不肯回来。
青春期的迷惘,还有对鲜血的渴望,是可怕的。晚上吃饭的时候,我强制自己不要做冲动的事情,比如,把一整杯冰镇柠檬水浇在自己的头上。走在夜路上的时候,我远离那个池塘,以免自己跳下去。
我不想现在就死去。可是你知道的,有些花注定不会开放的。就算花朵的使命就是盛放。如果我死了,你别跳下去,你看虽然这里的冬天这么冷,春天还是会来的,你知道这里的春天虽然来得晚,但是到处都是樱花,好美。我把这里变成地狱,换不回你的心,又有什么用呢。
你是我最好的,最好的朋友。我爱你。
只是,我可不可以不用朋友的身份来爱你。可不可以呢。
8 ) 樱花绽放那年,九条你明白了吗?!
很想说,其实结尾既残酷又温暖……不知为什么,总觉得结尾处青木照着自己的影子所涂画的绝望呐喊的涂鸦很像是樱花树!而九条就站在树下,望着风卷起樱花花瓣飞舞,就如同オパケ和他的樱花树一样。然后,就只能想到一个词:守护。而且,这次这个词一点也不矫情! 青春之所以蓝色且忧郁不堪是由外力与内力同时造成的。而蓝色之中的苦中带甜的甜的那一部分,往往来自于朋友与身边的人的支持所带来的快乐。 九条因为思考自己未来的出路而忧郁不已、内心烦躁甚至觉得连最好的朋友青木都十分令人厌恶,这却着实显出青年的稚嫩与“蓝色”。九条过于自我而未站在他人的角度来感受酸涩的青春,更尚未习得珍惜二字。但这也许就是青春真正的面孔。 青木依赖九条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懦弱。片头九条也提到说青木原来就是国中的老大。而青木之所以放弃一切所谓的尊严跟在九条身后,被其他不相干的人当成九条的跑腿、一遍一遍和九条说:今天谁谁谁又对你“大不敬”,你应该咋样咋样的说~、很珍惜地留着九条给他剪坏了的发型、认真写着纸条说对不起、最后为吸引九条注意而不顾一切耍弄…其实都是因为青木太在意太珍惜九条这个朋友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九条能够更好,活得快乐而自由!他希望九条能够自由又快乐!也许现在就是成为学校的老大,为任何学生而敬畏着,从而获得“为所欲为”的权利~ 于是,在最后的最后,为了让九条的花,即未来,顺利绽放,青木选择用死亡来唤醒九条。青春可以迷茫,但是不可以总是认为无聊而没有任何积极行动。迷茫,光是思考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青木其实和九条一样迷茫,不出色的青春让他们在未来社会的竞争道路上毫无机会。但是,也许是友谊的力量,就仿佛年幼时,老师第一次向全班介绍新来的九条时:这是新同学九条,大家可不要欺负他哦~然后青木亲昵地迎上来说:“我们一起玩躲避球吧!”,青木一直在照顾关心着九条。“带我一起走吧,九条”……青木最后还是牺牲自己为九条点亮希望之光。青木在楼顶下坠的那一刻,九条种的花也最终火红而艳丽地绽放,仿佛青木的死亡给予九条的生命予新的意义,也许是带着青木没能好好活下去的那一份,成功生活~哪怕是当钓金枪鱼渔船上的一名船员,九条也应该要好好得乐观开朗起来!楼顶的风景确实美不胜收,但总有要回到地面,脚踏实地生活的那一天!青木希望九条积极主动起来。然而九条却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认为青木是太过依靠自己的力量,不再理解他想好好思考人生、退隐江湖的心…… 而过于珍惜友谊,却也不何尝为青春的另一种模样…… オパケ每天都在为樱花树抓有害的黑色的毛毛虫,来保护樱花树。风中望着樱树枝桠健康摇动,自闭的オパケ少见地微笑着开口说:过得好吗?你好吗?……然而最后オパケ还是病死了,放在其桌上的插着樱花的水瓶旁再次爬过黑色毛毛虫…オパケ终究还是没能守护好他的樱花树…但是樱花却用明媚的笑颜绽开着,阳光下缅怀着オパケ~九条看着,多少也有些触动吧~ 而最后,九条感受到青木的”守护“时,心情就像是结尾镜头那样,拉得好长好长……人活在世界上,多少还是依靠着朋友来更好生存的。如同片头几人的影子融合在一起,印在照片上,成为朋友这个名词的实证。因为有了这样的关照,迷惘的途中才有了慰藉,才会有再次迈开步伐来行走的动力。 雪男和木村多少也曾向”老大“九条唤出过求助信号,比如木村埋怨说他们棒球总输,九条足球踢得好就领导着带来一场胜利让大家乐呵乐呵~雪男在面对处理不好自己和太田的关系时也曾询问九条他和青木的关系~就是这样,朋友总是需要相互依靠支持的~而作为老大的九条并没有留心到这一点。他的置身事外让周围的朋友间接受着伤害。朋友希望有九条这样的强大来有所依靠从而获取信心以及激励,而处在最高地位的九条也可能同样在渴望着这样的强大来引领自己走出困惑迷茫~最后青木试图变得比九条更强,一方面在赌气,另一方面确实也为九条担下不少,就像外校混混来朝日询问时,提到的是青木而非九条的大名。最后的最后,青木呐喊形状的黑色涂鸦,仿佛亦是一棵樱树,终于让九条也有了依靠的感觉…… 蓝色的青春,涂抹这蓝色的正是自己,被未来迷茫压着的自己。 想要得到,就要付出。 然后青木付出了,化成九条心中永远的记忆、疼痛与力量,最后,没有泪水,青木带着他的梦想从尘世解脱,九条有着青木赐予的力量鲜艳绽放。 晴空的那一抹蓝,樱花飘零的粉,树下的オパケ带着微笑,青木吸遍所有黑化成九条特殊的记号~
人的青春期就是很苦闷。所有开心的都是因为新鲜感。去除这个部分,青春期太难熬了。
日本人总有办法把青春片拍的如此残酷,这哪里“蓝色”了啊= =。在这个哀伤而无奈的腐片中,松田龙平挺有型,踢球的样子挺帅的,演技好。OST好
特别好。它完全可以更搞笑、更暴力、更颓废或者更疼痛,但它都没有,这就是它好的地方。丰田利晃的不喜煽情在这里完全发挥出了应有的光辉,他没有用连珠妙语装饰他的人物来投合观众的兴趣,没有对人物的家庭背景做任何暗示以诉诸观众的同情。九条代表这所学校,象征少年们曾抱有的对美好、对未来、对希望的信念。他们曾聚集在九条身旁,接着一个个离去。影片前半部分就是在诉说世界失去这些少年的过程。然后故事回到九条与青木身上,青木的存在是为了对抗九条之所象征的。人可以如此轻易地去相信人世存在美好与意义并且坚持这种相信吗?青木否定这种轻易,他选择挣扎,拍了13下手后他坠楼而亡。他通过死亡证实自己生命的能动性。而整部片平淡的叙事经青木在天台上一夜驻足的延时镜头过渡,在九条奋力奔向青木的慢镜头中到达高潮,霎时间我的呼吸停止了
这片子就和青春一样,那些不必要没有所谓的小念头就在一瞬间。Peng!花就开了。
勉强两分。看似跟《乌鸦高校》一样充满涂鸦、天台这些元素,然而本片却并非不良少年故事,而是个散淡的无聊少年们的故事。松田龙平通过在楼边缘的拍手游戏成为老大,然而他做了什么呢?只是保持他标志性的无聊表情到处闲逛而已,学校里也没什么群演,感觉这所学校作为背景对主角的性格揭示作用无限趋近于零。前半段可能为了填补剧本、表演、成本上的孱弱,安排了刺杀同学的绝望青年、与棒球梦告别的学长这些莫名其妙进入剧情又突然消失的角色,这些角色空有“伤痕青春”的设定,谈不上有性格或故事,花架子而已。后半段回到主线,讲松田龙平那个打架摸到屎的笨蛋跟班黑化(然而骨子里是空虚),实际本片所有角色都是讲烂了的伤痕青春模板人物,如果加入女生的狗血爱情堕胎什么的也就是个中国同类产品了,而且本片还把剧情给省了,只有些碎片化的人物状态
早已忘记片里那些熟悉的脸的我,竟然觉得这片还挺好看的。。当片头龙平撬开锁打开门一道阳光照亮他那张涂了半斤粉整个画风都跟别人不一样的脸,其它一切就只是背景了。。我那唯一的曾经月光般凛冽的美少年啊。。另,后来坐进黑帮老大车里的前棒球少年是谁?
http://www.youku.com/show_page/id_zcc01d8b4962411de83b1.html
非蓝色的青春瑛太,你这酱油打得也太过分了,帮樱树抓毛毛虫,睡觉,师生口中的病秧子,还有呢?这个人物角色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呢?
“你想过以后做什么吗?”“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让我觉得害怕……”“是花总会开的,不是吗?”新井浩文的青木前后转变让我印象最深刻。 为大赞的结尾加一星。(包子少年倚在天台围栏上远眺的场景,多么美好!
漫画味电影。配乐妥帖,收放精确。龙平真英俊啊啊啊。
全世界最没有干劲的学校老大
大概是音乐让我没中途弃片,实在觉得此片实在装X,正巧我过了那个年纪?看人们生生死死面无表情或是咆哮怒吼我怎么就觉得幼稚呢?还是所谓青春所谓人生我就没去思考过的原因?悬空恐惧虫子厌恶看此片伤不起。隐隐感觉到的友情和梦想却没经得起推敲,就像现实经不起打量一样。
拍的不错,就是有点傻,日本人拍东西总是有点不切实际的感觉
看的手心全湿
有人说九条和青木有同性恋倾向,我觉得不至于,友情就是友情。青春有时候也挺可悲的,伴着浓重的摇滚音乐,这群少年互相欺负。有人镇静地杀了人,有人自己封王。最后青木跳楼的时候,我一瞬间替九条有了痛不欲生的感觉。
Thee Michelle Gun Elephant的音乐加大分。基友三人组什么时候能再合作,一句台词的瑛太,新井浩文痴汉疯,美少年龙平,发现我现在对这种矫作的残酷青春也能接受了。making里导演对龙平说可以打新井,对新井说无论如何不能打到龙平,有颜就是任性!
基情若隐若现,手心一直潮湿。丰田利晃是“13”数字控,扶栏击掌13下,毁灭肉体。《逃狱九人组》里松田龙平被判13年。
松田龙平的少年时期有着妖冶邪肆到极致的美,我喜欢他那时期凄艳诡谲的每一面。
灰色青春啊。最后5分钟很热血。让我想起了安腾政信的 坏孩子的天空..
很喜欢最后这个十分钟。导演为此铺垫了很久,是一部幼稚的完成度很高的片子。会和“男人到老都是少年”一样的说法,有点道理,但是没有必要。对于瑛太的角色处理,我挺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