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

牡蛎工场

记录片日本2015

主演:内详

导演:想田和弘

播放地址

剧照

更新时间:2023-09-16 10:37

详细剧情

  正对濑户内海的冈山县牛窓市,虽然隶属于濑户内市,不过却被称为“日本的爱琴海”,此外《万叶集》中诗人柿本人麻吕对它的吟咏歌颂也让这座小城镇自古以来就为世人所熟知。靠海吃海的冈山县是日本境内仅次于广岛的牡蛎产地,当地人世代从事牡蛎的养殖工作。但是随着人口过疏化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从前牛窓市内的20所牡蛎加工厂已经锐减到6所了。为了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现状,这些工厂近些年开始接收来自中国的工人。受东日本大地震影响,原本在宫城县南三陆町世代经营牡蛎工厂的渡边先生不得不搬到牛窓,重新白手起家。他的工厂招进了两名中国人,语言、生活习俗的差异让彼此都感到艰难。附近的工厂里,则有中国工人一去不返的情况出现。举步维艰的牡蛎工厂,是否能够延续下去?  本片是导演想田和弘“观察映画”系列的第六部。

长篇影评

1 ) 一部“拍”出来的纪录片

今天之所以要为《牡蛎工厂》写一篇观后感,确实是情之所至。之所以会看这个片子,除了之前的了解,早以列入片单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我最近在拍摄一个纪录片时陷入一个心理障碍——无法分辨眼前发生的事情是否值得拍摄以及应该如何拍摄。在这样的契机之下,我从拍摄中抽离出来,花一个下午看了《牡蛎工厂》。

这个片子看完的时候,我是有些意犹未尽的。这个意犹未尽有一部分来源于观影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极大的乐趣和享受,所以非常期待一个“非凡”的结尾,为这个影片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是片中,导演想田却是以“中国劳工”第一次观摩出海并为老板“平野”(平野牡蛎工坊的主要负责人,算是主人公,但不确定是不是就叫平野,就先写“平野”吧)打下手,出海收获牡蛎回到港口作为结尾。黑幕之后的画外音里,我们可以听到一句“那么海上的部分就结束了”。

说实话,在观影结束的当下,我除了意犹未尽,还有一些疑问和不满:“就这样结束了?”、“这个结尾力量是不是有点太弱了?”、“导演是怎么考虑的?”。

从观影感受上来说,我觉得是我的个人情感,在这样一个充满趣味和震撼的两个小时半之后,似乎没有得到很好的抒发,我的某种期待好像是堵在了那里。这期待里包含:“导演想田和妻子这样一趟拍摄之旅会如何结尾?”、“初来乍到的中国劳工将如何适应牡蛎厂的工作?”、“牡蛎厂里的平野们会如何延续‘牡蛎工厂’的命运?”

带着疑惑,我在村子里又开始了拍摄。大概是因为刚看完的缘故,最开始的时候会陷入不自觉的影响中——“想田式的镜头”“想田式的采访”……但是一旦发觉这个念头,我也会及时让自己调整过来。我告诉自己,《牡蛎工厂》里最打动我的是想田的专注,不容一丝松懈的专注。所以可以看到他那么多时长较长的镜头,无论是手持的晃动、犹豫的推拉、虚焦、过曝,都没有让想田在这里剪一刀。这是想田在传达他的立场——对于人物和事件的“观察”是比其他因素更重要的。也是通过这样专注和长久的观察(据说一周的拍摄有90个小时的素材),想田才能通过他的摄影机为我们展示那么平常的事件背后那么多有趣的细节。

所以,最开始观影结束后的疑惑不满,在两天的回味和发酵之后,给了我越来越多不一样的感受。这感受一开始我还无法很准确地诉诸文字,只是不由自主想到某个场景,再被那些感受所冲击。

直到某天晚上拍摄结束回住处的路上,我突然想到了(从文字思维层面上或说文字花样层面上)纪录片的“拍摄”和“剪辑”。也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一个思路,指引,线索。

我最开始想到的是:《牡蛎工厂》是一部“拍”出来的纪录片。这个“拍”是相对于通常来说纪录片制作的最后一步是“剪辑”而言的。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片中有几个地方给我留下的印象。

一是在大部分场景里,想田都不会“隐藏”在摄影机之后,他观察的同时,很大程度地保留了与拍摄对象相处的部分,这可能是一次提问,一个回答,或者是一个笑声。

二是在一个场景中,一位工人拿着管子和勺子模仿想田拍摄和录音时的样子,这种对“拍摄行为”的指涉也强调了想田在“拍”这个纪录片。

三是面对即将到来的中国劳工,牡蛎作坊的老板突然说到希望想田不要拍摄,担心中国劳工被吓到。从镜头和想田的回应里,可以感受到想田一时有些无措。最后是老板的儿子建议想田去和劳工沟通,获得拍摄许可。于是我们看到下一场,想田先是躲在屋内,接着有些躲闪地出来,他的妻子此时正和劳工中介公司的翻译沟通,征求拍摄许可。想田出来的时候,正好拍下妻子询问以及劳工们羞涩地表示同意的画面。这是又一次关于拍摄的指涉——关于如何获取拍摄对象拍摄许可的过程。

当《牡蛎工厂》完整地保留以上三种(实际不止三种)关于“拍摄”的内容后,对于这个片子最恰当的故事梗概应该是“想田和弘与妻子柏木规与子合作,拍摄中国劳工抵达牡蛎工厂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梗概也是为了与我自己的结论相契合,这是一个“拍”出来的纪录片。

之所以会从《牡蛎工厂》想到纪录片的拍摄与剪辑,这是因为我自己一直以来想当然地把“剪辑”当做了纪录片的最后一步,甚至是最重要的一步。在拍摄的时候,我常常不自觉想到剪辑,这个构图是否合适?要不要补拍一下局部的特写?这个时候可以补拍一个全景……这些在最开始接触纪录片拍摄时,可能是保险并且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我现在的“拍摄”阶段反而成为了一种无处不在的思想包袱,常常让我在拍摄的当下分心,去关注人物和事件之外的技术参数或者后期的剪辑。

《牡蛎工厂》让我意外地发现了纪录片是“拍”出来的。拍摄者说的每句话,每个意图,都会在“摄影机的机械记录”(巴赞)里留下痕迹,最后展现在观众面前。《牡蛎工厂》的每个场景,早在拍摄的时候就已经被确定了意义,想田用他的“观察”揭示了暧昧现实某个角度、某个方面的意义。他当然可以取舍,可以去更多地剪切组合,也可以在音轨上动手脚,偷天换日,但是他没有这样做。当然,我没有看到他剪辑的过程,我是没有办法百分之百肯定的。但我之所以这么笃定地讲,是因为我在《牡蛎工厂》里看到的、感受到的是想田导演最大限度保留拍摄下来的现实的努力。这不是关于剪辑掩人耳目的魔法,而是关于对纪录片到底是什么的信念。这样的信念也感染了我,让我相信——《牡蛎工厂》是一部“拍”出来的纪录片。

为了强调“拍摄”,我在前面的文字里,刻意地忽略了“剪辑”的作用。“剪辑”当然毋庸置疑地是纪录片制作的最后一步,在《牡蛎工厂》里也不例外。想田和弘导演在一周时间拍摄的90个小时素材上,花了9个月的时间做剪辑。但是,想田导演9个月的“剪辑”,最终让《牡蛎工厂》看起来像是直接“拍摄”出来的一部片子一样。

《牡蛎工厂》对于我来说,是纪录片制作里“拍摄”和“剪辑”的一次辩证启发。它让我思考“拍摄”如何塑造了影片的灵魂,同时好像让“剪辑”没有了用武之地。而“剪辑”又是如何突出了“拍摄”时候就捕捉到的意味,让散落的意味被组装聚合成一个像是仅由“拍摄”就浑然天成的整体。

《牡蛎工厂》里想田和弘充满勇气的探索,让我想起巴赞的电影理论。经过半个多世纪,巴赞的长镜头理论、景深镜头理论已经在电影艺术纷繁复杂的发展之后渐渐失去了它的说服力。巴赞从“摄影镜头的机械记录”延伸出的摄影本体论也早已在艺术家的创造里沦为不太站得住脚的理论。当然,更深的悖论和阴谋是 “长镜头”、“景深镜头”、“摄影机的机械记录”对于现实的凝视,有时候反而成了煽情的帮凶。在那对现实似乎客观和不带先入为主判断的镜头里,“长镜头”有时候成了导演精心编排的调度和对现实粗暴的解读——这是在这个所谓长镜头开始的第一秒就已经被置入的评价和观念。

感谢想田和弘,他的“长时间观察、尽量保留时长的长镜头”让我重新想起巴赞令人激动的理论。想田和弘既通过“长镜头”保留了现实中被他观察后的现实,同时还保留下了他观察、拍摄的这个过程。我会想起巴赞电影理论背后的存在主义哲学来源,它决不是僵硬的某种形式,而是面对变幻莫测的现实充满勇气探索和令人鼓舞的回应。

2 ) 一点感想

听说想田和弘导演大名很久啦,第一次看他的片子,觉得他蛮厉害,能够把其实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故事拍得很有趣。下面简单记一些想到的点:

1.导演跟拍摄对象的关系让人觉得舒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日本人普遍比较温和平实有礼貌。导演也不介意跟拍摄对象在镜头前面沟通,包括谈论自己私人的事情。这样舒服的关系也让人觉得导演本人应该是个平易近人、内心温柔、性格阳光的人。(而且可能因为有在纽约的生活经历,想田导演很开朗,与一般性格拘谨的日本人很不同,英文也很好。)
2.对于一些细节和情绪的捕捉很到位,比如两个新来的中国人,刚到日本的那种小心翼翼地试图融入新环境和人群的状态,而老板煮牡蛎那场就很棒,本来可以算是热情好客招待新人,但到开牡蛎的时候,就马上变成培训了,中国工人一次次尝试,而此时摄像机对准日本老板面部的特写,也通过细微的表情变化让我们意识到,他们之间更本质存在的雇佣关系。
3.作为猫奴,导演留了很多镜头拍摄shiro酱,一只酷酷地喜欢钻进导演家的公猫,导演的太太总是对他束手无策。这个部分放进去,本身其实跟牡蛎工厂并没有关系,但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我在想,这样的处理似乎很少出现在中国导演的片子里,中国导演如果来拍牡蛎工厂可能会追溯这个牡蛎生产销售的链条,关注跨国劳工的问题,但很难以这样轻松的方式来处理,放入一些私人的或者趣味性的东西。
4.影片也涉及到一些社会议题,比如日本海啸、核泄漏、奥林匹克、中国及东南亚移民劳工,但往往在人物的闲谈中轻轻带过,并不特别进行深入,似乎这正是政治与大部分普通民众的关系,不是毫无关系,但也不是生活的全部;会受到政治影响(比如某位牡蛎工厂的老板从宫县搬家到濑户),但生活依然要在琐碎中继续。这一点上,甚至可以解释为何小川在拍摄三里冢运动后期会越来越关注村民的生活,因为政治和生活正是以一种更深刻更潜在的方式互相缠绕在一起。
5.这些年民间反日言论一直高涨不下,而这个片子可以算是呈现了中日民间交往的真实状态的一个侧面。
6.导演把自己的片子成为“观察电影”,从拍摄动机到拍摄过程其实都比较随意,强调不做设计,只在拍摄过程中去发现与遭遇,即兴方式。这一点上跟许多国外强调预先设计和撰写剧本的纪录片创作理念很不同。

关于想田和弘所坚持的“观察电影”理念,请戳这里: http://cinephilia.net/archives/21736

短评

2016/3/24 21:00 GC 日本有種說法是3K行業, 沒人願意做, 導致日本非法居留問題嚴重。日本的保護主義在大主流中仍然盛行, 令到像片中的家庭企業難以持行, 主角一家唯有改變想法, 請中國人來打工, 一家人學習國語來嘗試跟他們溝通 奈何這種環境跟工作也留不住中國人, 沈悶刻板辛苦, 這種小企業該如何自處

7分钟前
  • 陳甜寶
  • 推荐

觀察映画vs機構類直接電影。不先設定主題,拍攝或剪接才組織,以此策略來看,想講的東西很多卻沒深掘,是特色(也是現實的)而非缺陷。程式化結構。沒有字卡。中文字幕似乎是影展加的(沒英字),應該也想讓觀眾進入不知中國人講啥的狀態。貓支線。狹窄空間捕捉中國打工仔的反應,隱身得有點厲害!

11分钟前
  • HurryShit
  • 还行

即便是周而复始的滨海工厂,也不乏生活的质感。选择这份职业的人似乎都承受着不得已的苦衷,而这样的一种境遇让他们彼此理解,甚至超越语言沟通

15分钟前
  • 夏晓光Pe
  • 推荐

拍电影的时候神明会降临lol 最有趣的是拍到中国人默默观察,日本年轻人模仿cameraman,这种self reflectivity 想田不知道为什么给我就很刚的感觉,遇到confrontation可不会轻易放下摄像机。这部里才真正感受到观察电影的不同—不会深入 只是捕捉能看到的。reconstruct a point of view

19分钟前
  • 布谷卟咕
  • 还行

A3 E4 I4 作为一部拍摄工厂的想田和弘片子,与中国劳工对话的缺失是致命的

23分钟前
  • 纠结的茶
  • 推荐

想田和弘在本片中忠实执行了所谓“观察电影”的定义——创作者和观众的观察,让自己的取景和取材遵循着素材内在的肌理而走,而观众的感受和体悟也是多元且多义性的,这些我们从片中涉及到核辐射、劳工、环境污染、家庭工坊的式微等多种社会议题的展开程度可知,创作者虽以“观察主体”(创作者和摄影机的视角)立场呈现,但仍尽量尊重素材内部的节奏与纹理。推荐想田和弘著作——《这世上的偶然》,谈及serendipity,而本片拍到救落水者的镜头,堪称绝佳偶然瞬间,果然真实才是最动人的;夜以继日的海景绝美,插入白猫的闲笔灵动有趣。

25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算是311後的電影,影片側面帶出了日本國內的社會問題,外勞、繼承權、311的恐懼、異鄉人的角色(導演自己都是美國的異鄉人)。這些問題在日本國內都老生常談,在這部片看起來都很家常,睇到日本的職人精神還會考慮別人的感受。導演拍貓的舉動挺天真的,他的老婆挺可愛、但又很無奈。天真不是壞事吧。

30分钟前
  • Dorothy
  • 推荐

在日中国人研究

32分钟前
  • デブリ
  • 还行

正儿八经的纪录片,事实摆给你,结论自己说

37分钟前
  • 深溪虎
  • 推荐

濑户内海!有点事无巨细,不过还是好看的,监督风格自在随意,但拍出来的还是日本人的工匠特色,的确行行业业都能覆盖到。完全联想到了去年在新泻…

39分钟前
  • Rhodesia
  • 推荐

更喜欢港町,即使这部有中国人的出现,但还是看的很闷,印象深刻的一场是社长颇为严肃的叫想田不要去拍刚到的中国工人,怕第一印象不好,但导演很坚定,换我估计可能会摇摆,事实上结尾留给两位中国工人的背影,确实有意无意间加强了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41分钟前
  • 力比多
  • 还行

开篇五分钟一个无缝剪辑就交代了牡蛎从捕捞到销售的整个流水线过程,精炼!劳动者作为主角,观众不仅仅是直面人类的辛劳,最可贵的是,牡蛎老板和他的中国劳工都是被迫入行,背后关于夕阳产业利润缩水的故事令人唏嘘。想田和弘的作品都属于经典的直接电影,那种身临其境式的拍法,仿佛已经把小小的海鲜加工作坊钻了个透。

42分钟前
  • 老泰瑞
  • 力荐

想田先生的观察映画依然是那么细致,3K行业,文化冲突,震灾,老龄化,全球化...一个小渔村的物语可以说明日本整个国家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但是,和演剧2一样,感觉还是想表达的东西非常多,以至于全篇有些散乱,这或许不能说是问题,只能说是“观察映画”的属性吧

47分钟前
  • xxhhcc
  • 推荐

平实记录牡蛎工场的一切:辛勤的老中青劳动者、311核污染被迫离开家园仍努力谋生的人、工场所有者老去何人来接班、日本年轻苦力缺乏、打工的既不会日文也不会英文的外来中国劳工... ...穿插美丽的海景、有趣的工人、执拗的小白猫、跟美丽的继承者妻子聊天被抓包、偶遇惊心动魄的救人事件、天真无暇的孩童... ...生活啊,是那么美,又那么难。

48分钟前
  • 终结者
  • 推荐

腥甜的海边与平恳的居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与劳作之美。

50分钟前
  • 鸳鸯
  • 推荐

濑户内海的工厂烟火记。在渔牧产业及异国语言文化交流的链条间隙,生活的烟火气压到这些极易被摘取的主题。所以我们能够完满感知到邻家猫酱的淘与萌以及操场嬉闹的孩童日常。几个超棒的濑户内海傍晚全景镜头,也让观众可以跳脱出影像的主题诱惑,转而获取最为普遍日常的万家灯火之温馨。

52分钟前
  • 水怪
  • 力荐

311海嘯之後的災民處境、牡蠣養殖業漁民老化、接班問題,以至於必須導入中國工人所產生的文化衝擊及適應問題,本片都有提及,可惜敘事有些零散,以及篇幅過長,總覺得可以再作精細的修剪去蕪存菁

53分钟前
  • Nonntack
  • 推荐

没想到高中看过是想田的 不过也倒是完全忘记了 撇嘴说明小时候对观察式压根没兴趣

58分钟前
  • shujikioi
  • 还行

兩年了……終於有人翻惹

1小时前
  • 太陽午夜爆炸
  • 推荐

想田和弘“觀察映畫”第六彈,可觀度和趣味度不低,而且時長還嫌短呢。其實紀錄片隱約能看出三個主體部分——工序、產業、勞務。其實大致就是一個產業的鏈條。導演聰明地將本地中老年勞工、中國勞工、311難民等穿插其中,非常流暢。另外,趣味地用小白貓和風景來做過渡,讓片子更有節奏感

1小时前
  • 熊仔俠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