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Arrive, solitude
50分处,Violette对波伏娃的一段心情独白,摘录一下
J'ai rêvé que vous m'aimiez, madame.
我梦见您心爱于我,女士
J'ai savais que je rêvait pendant que vous m'aimiez.
看到您对我的爱,我就知道这是梦境
Ma place est en moi-même.
此间我只身一人
Le reste est vanité.
余下尽是空虚
Arrive, solitude.
近前啊,孤独
Arrive avec tes longs cheveux défaits sur ton visage.
任由你的长发将你面容模糊
Commencez de ronfler, les orgues de mon désert.
酣眠吧,我荒凉的脏腑
Mon coeur, madame,c'est ma croix d'honneur.
我的心,女士啊,我为它自豪
Comment concevrais je de vous saluer d'une autre façon?
教我如何能违心以友情向您问候
Je voyage.
我游浪
Je suis un glacier qui se déplace.
我是栋无依的冰山
1.11更新:
55分那里彼特拉克的一句
Et le cruel amour que j'accuse à changé en constante douceur l'amertume de vivre.
而我控诉的那凉薄之爱,却将人生苦痛化为经年缱绻
1小时26分
Faites qu'elle vienne.
望她前来
Faites qu'elle me prête son épaule,
望我能凭靠她的香肩
ou bien qu'elle emprunte la mienne.
或望她能倚靠我的臂膀
Faites que j'aie son visage près du mien.
望我能与她耳鬓厮磨
Il faut échanger de l'innocence avec elle.
我愿以天真与她交换
2 ) 迂回的放纵
作为马丁·波渥斯执导的第四部剧情长片,《维奥莱特》以成熟的七幕剧形式展开了对于下层人士的人生描述。从男同描绘到女同,由禁锢走向自由,无不深刻剖析当时法国大背景而下,人性的碰撞与对于爱的渴求和试探。
关于马丁·波渥斯,最为知名的当属《塞拉菲娜》,09年荣获7项凯撒奖,1项欧洲电影奖。相比而言,若说《塞拉菲娜》是一幅流动的画,恬静淡雅,那么《维奥莱特》便是一片行进中的沙漠,自由且岑寂。
这是维奥莱特第一次提笔,体味写作的感受。于此,她将生的寂寞与困惑,由笔带出,叙谈从小的经历。她不仅处于家庭的边缘,还在爱情的死角擦拭伤痕。
第一幕剧由此淡落,以男同的丈夫远离而告终。尽管维奥莱特离不开他的丈夫,但她清醒的认识到“你不会回来了”,可是于维奥莱特的一生而言,这一起落只是短暂的烟火。
第二幕,维奥莱特来到朋友的家里,无意中发现了一本由女性执笔关于性爱的书,于此,她开始与波娃的生活产生联系。
波娃赏识她的文字,体味她伤痕累累的情绪。但对于维奥莱特的追求,波娃选择抵制,可能之前两人有过相似的写作风格,但分界点在于,波娃能够正视自己的经历,并且以犀利的口吻去唤醒沉睡已久的女权意识;而维奥莱特抛开自己迷失的过往不谈,只写关于情感的追寻以及内心的孤冷。
如果以维奥莱特与波娃的情感主线分析,那么她们是以不同时间的跨度进行心灵的交换。前段时光里,波娃指引着维奥莱特,希望她能不忘初心,无论遭逢怎样的坎坷都不忘内心的追寻,从给予她写作的指导开始,到默默的资金支持,流露出的是女性间的关怀,超越着爱与性。后段时光里,波娃与维奥莱特分据两个方向,一个政治,一个人格。虽然两人力图保持距离,但距离之中仍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感应。
由维奥莱特的台词以及创作来看,维奥莱特的呼声独具震撼力。她虽处处流露着悲观虚无主义的呼声,但却是合理可感的。外界的一切于她而言,都是虚妄,她虽力图圆通,却处处分离。她虽申告呼疾,却总是淹没在大时代的尘烟之中。唯有梦境,能让她感受清醒。而唯有一只笔,才能倾听心声。
对于婚姻,维奥莱特原以为是一种解脱,但却由于丈夫毅然离去,而了然。影片于此,淡落。此时,维奥莱特心中所怀抱着的信仰是,活下去,并仅寻心声。她不把苦难归咎于自己,而是这个时代。而对于这个时代最好的回应,那么便是执笔向路。
当波娃功成名就之时,维奥莱特遇到了人生中最大的瓶颈。她长相粗鄙,写作水平平平,而最好的朋友却兼备着所有的好与优秀。她进了精神病院,被逼吃药,她甚至开始产生幻觉。生活于她的困惑已然变质,她所挚爱的波娃,就将带着成就远离她,不仅是住所的搬迁,于维奥莱特而言,更是灵魂上的栅栏。
由《维奥莱特》试探,50年代法国的时代大背景。男同女同的存在,实则是由生活所迫,当所有的希望陨灭,当所有的承诺都成为欺骗,当所有的人都开始疏远的时候,维奥莱特一类人开始报团取暖,试图用另一种方式去刺激内心的信仰。但越是靠近,却越是远离,先是维奥莱特丈夫的“男同”举动招来暴打,再是维奥莱特对波娃的追求,遭到冷处理。这是社会对于同性这一词的普遍认识,虽然伤痕累累,但是多数人都不愿将两性关系交于同性的手上。而同性的经历,往往发生在作家身上。
作家在此,很具有代表性。她们身处社会的边缘,却以深邃的眼光清醒的认识到社会的危机感,但是她们无法改变事实,只想报团取暖,以求得到心灵上的慰藉。
这是时代赋予她们的,也是时代剥夺她们的权利。
无论是《塞拉菲娜》抑或《维奥莱特》,导演马丁·波渥斯的取材风格已然凸显。关怀小人物的一生,由不平凡开始,一路扶摇直上,尽管遭逢生活的背叛,遭遇生活的危机,都毅然坚守初心,不回头的走下去。
如果说《塞拉菲娜》一片每一处的停顿都将是一幅精美的图画
那么《维奥莱特》每一处的音乐都将是一场惊心动魄的黑色幽默
两部电影,一部走向凯撒奖,引领着文艺片的最高走向。一部关注人性的弱点,引导着文艺片的思想内质。
无论是萨贺芬路易,还是维奥莱特。她们都被社会划分为“精神病”,时代的诟病,让她们的清醒变得是那么愚钝,而没病的却在外面张扬。这便是时代的悲剧性。
《维奥莱特》、《塞拉菲娜》两部片子,最后都以推镜头的渐离感收尾。余韵悠远,淡淡的从她们的生活中远离,而剩下的就留给观望,留给这一幕幕即将终了的反抗。反抗成为了伏笔,唯有相由心生。
3 ) 血肉之躯,何以承载
1
“一个女人如果长得丑,就如同犯了弥天大罪。如果你天生丽质,人们就会因你的美貌而关注你。如果你面目丑陋,同样,人们会因为你的丑陋而关注你。”
黑暗画面下,影片一开始的一句话,奠定了全片中Violette如水的哀愁。美与丑交织构成了这部作品,外表平平的Violette,优雅美丽的波伏娃,前者在自己不幸的人生中苦苦追寻后者,后者在前者黑暗的生命里不断地唤醒其内在的力量,丑陋带来的痛苦,是追逐美的路途上的必修课。Violette用自己半生情欲凝成的血泪之歌,反映了世俗耻于提及的性向和女权意识,是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是用血肉之躯承载的重量。
2
<图片1>
<图片2>
“我会推开她的手,然后她会捏的更紧,并把我拽过马路,就像在提一只小鸡一样。”
“我会挣扎,并停下脚步,妈妈看到我的眼泪,‘你想被车碾碎吗?哭什么哭?’”
“然而正是她碾碎了我。”
整部片子除了结尾都是灰暗犹如雾气的色彩,Violette在回忆里驻留,停笔,望向树枝纷繁纠集的天空,一言不发。她在想什么?童年作为私生子的不幸,婚姻生活的失败,命运带给她的蹂躏变成一张密密匝匝的巨网,从阴郁的穹顶撒下,那些真实的字句,大抵从极度痛苦的生活往事中来。
3
Violette被塑造成了一个神经质而脆弱的女性,有时候的举动像个未成熟的孩子一样:去书店寻找自己的书而不得,大发脾气;不屑于参与土豪朋友的Role Play,大发脾气;因为Genet的嘲讽而跑回去反讽,大发脾气……文学的创作,无非是一次次的蜕化,极端敏感的情绪让自己饱受折磨,但这杯入肚的冰水,最终会酝酿成眼眶中的热泪。想要抹杀自己私生子身份的Violette,在她的创作神游之中,甚至出现了身穿婚纱的母亲捶打隆起腹部的场景。
<图片3>
4.
虽然是以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为噱头,但本片中波伏娃与Violette之间的关系略显单薄,或许事实如此。在Violette坠入痛苦的深渊而意图放弃写作的时候,波伏娃一直鼓励着她,让她继续写写写。有人说Violette是波伏娃这个女权教母为了实现女权意识的大众化而掌控在手的一颗棋子,对她只有简单的慈悲怜悯,不过我更愿意去想,波伏娃懂得Violette文字背后的煎熬,惺惺相惜的感情让她坚守这个女权思想萌芽的同行者,无关爱情。
值得一提的是表现Violette对波伏娃特殊情愫的一组镜头,快速的切换,用简洁的语言描摹出这份感情,Violette梦境中的波伏娃,有着爬上了细纹的手背和眼角,在不再光洁的皮肤上摩挲,此情之深,细腻动人,大有“我更爱你那饱受岁月摧残的容颜“之情味。
<图片4>
5.
<图片6>
<图片7>
最后的涅槃之时,人头攒动的新书签售会上,容光焕发的Violette从重重人群中朝着镜头露出了自信的笑容,这是前所未见的,以至于之前的阴霾全都因此一扫而光。隐约阳光下的Violette又开始书写着心中的纯净,给影片画上了明朗的句号。
“这样啊,她最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6
心疼这个痴汉妹子。
一片喃喃自语的沙漠 她对自己好坦诚 一半河水一半石铺地面 捕捉她笔迹的味道 好爱这个作家 对她的文章充满好奇 却找不到中译书 希望之后能至少找到英文版 看时有烧女图的感觉 发现导演真的有提过受到violette的启发 很棒的电影
任何女人在波伏娃面前都会沦为小痴汉受吧
!!!!!
Violette Leduc, Simone de Beauvoir et Jean Genet.
大部分时间里色调暗到让人坐立不安。从碎片里能大致拼凑出一个极度渴求伴侣,却被波伏娃当作女权武器推向台前的女性形象。作为Violette的传记片恐怕既不能让熟谙其故事的人觅得新知,也很难让之前所知不多的观众对她产生好感。
2014年香港国际电影节。 港译:字里芳华。
violette被自己嫌弃的一生。敏感自卑热烈渴望爱而不得,爱的永远是自己的对立面。这是她人生的黑洞,歇斯底里、无法自控,似乎总被命运捉弄得手足无措,永远陷在出生带来的底层物质与精神的牢狱,注定不被理性、富足、精明的女权精英波伏娃看上。她穿过黑暗的方式只有自虐般地写出来,最终回归田园。
不可思议法兰西
Violette Leduc的个人传记。
有个长镜头很不错。只是有些部分尼玛讲那么快谁听的懂啊!话说总算功夫不负有心人呀,也算HE。@04/11/2014和同学一起看avant-premiere
无法回应你的爱意却敦促你成功的人,比那些“爱你”却拖拽着你平庸甚至向下出溜的人强一百倍。我宁愿相信她们灵魂的共鸣已经gc了一百次。
私生子、女性、双性恋,她(维奥莱特)在爱欲的悲歌中挣扎,最终走向真实的自我与田园。维奥莱特和波伏娃,也绝不是公事公办和利益利用那样简单,她们也是追寻自我和自由的同行者和同归人。
3.5 无法呼吸
再度确定,关于“我的天才女友”的故事在历史中已经发生过无数次了,但只有男人的情谊会被人们传颂。预感violette leduc会是我私人的第二位邱妙津/基贝兰好美/about writing
如何一个人度过一生呢?怀抱愤怒不甘,无望的爱。
昨夜看到这么一部电影,非常感动,感动于那种女人身上的真实,脆弱中包裹的坚强,在面对自己时的勇气和信心。
你得写,惟有写作能给你带来救赎 - 开始看的时候有疑问,到最后觉得可信和感激。
Violette太丧。Nobody ever wants her也不能怪她。波伏娃的塑造太棒了,她对Violette算是慈悲,但不是友谊更没有爱。还有对才华的欣赏-但也纯是公事公办,所以秘密地付她钱。她永远知道要做什么,Violette每次自怨自艾向她抱怨自己的爱得不到回应,她就说,你说没用,你要写出来。Emma走到极端这样吧。
画面很美,剧情很闷。一百年过去了,还没实现女权呢。
#HKIFF# 分七个章节的Violette Leduc传记片。西蒙·德波娃出钱资助她,加上让·热内和Jacques Guérin=巴黎文学圈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