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写得这么好,评分这么低,连我关注的友邻给分都很低,觉得不合情理。说“剧情不合逻辑”“有硬伤”的八成是不理解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什么。 片名说明了一切。 故事发生在70年代(?堪萨斯大草原上的一个农场之家。农场是母亲一支的家族财产,母亲是德裔美国人,这个家庭的父亲因为成瘾等问题被赶出家门,靠辗转各个农场打零工和卖草(weed维持生计,并且不时来家里偷钱。 母亲的道德支撑和信仰是很重要的一个点,但这恰恰是很多观众不理解的。在那个时空地点拥有一大片继承自父辈的土地意味着什么?德裔美国人的身份意味着什么?其中既有骄傲和自豪,也有衰败的隐忧。很快故事就讲到,农场运作不下去了,电影暗示母亲早年在银行家的建议下购入了大量土地,这个做法在当时不仅符合道德(扩大家族领地)也受到经济形势的鼓励。然而经济滞胀一来土地和农产品的价值急剧缩水,母亲面对的是过去几代人无法想象的债务,尽管她已经出卖了很多农机和牲畜,但是失去农场和房子的那一天几乎必然会来临。 母亲是家中长女,电影里姨妈劝母亲离开草原,她以这是家族土地为由拒绝了,但道德其实只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原因是债务之巨,离开不离开改变不了什么。每次经济危机都有很多人自杀。“天使讨债人”也绝非作者凭空杜撰,这个之后再说。 因此母亲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人寿保险上,当然这是不得已时的最后一招。再穷再累,不到万不得已,总还是希望一家人有尊严地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那么是什么改变了这一切呢? 现在我们都不假思索地接受这一点:小孩不是天使,人不是天使,u can't imagine what people are capable of。不是说人性本恶,只是人是这样一类动物,天然有一种阴郁的两面性,如果到了契合的环境中就会展现出不佳的一面。这个地广人稀的小镇尽管不能幸免于经济危机的飓风,但在其他很多方面都与世隔绝。小孩无聊而饶舌。成年人在酒精和债务里自我毁灭。青年心情压抑,沉迷哈草,醉心于来自北欧的Satanism和金属热潮,却并不能凭借换个拉风发型,象征性地出去放纵,在黑夜里砍牛慰劳一下撒旦就逃离此地。在这样一幅群像中,母亲无疑是中流砥柱。 小镇之恶不只起于贫穷,也起于无聊。说谎的女孩子,就像《狩猎》里的那位,让人觉得,说谎是一件多么稀松平常又可以置人死地的事情啊!按照今天的眼光看,Ben就是一个腼腆善良温柔的普通男孩,可能缺乏堪萨斯人夸耀的男子气,但也不是什么变态。小女孩迷上了做义工的Ben,Ben意识到这样发展下去不太妙,就及时停止。然而小镇生活是很无聊的,小女孩不能满足于此,开始和朋友吹嘘自己的“高中男友”,随着吹嘘越来越厉害,细节也越来越多,当传到家长耳朵里时这出乌龙其严重性已经变成了性•犯•罪。像中了魔一样,小女孩的一窝小朋友都说Ben“碰”了自己。 事情就这样从流言变成了“事实”,小孩后知后觉的害怕、悔恨,父母道德受到折辱的震惊,父母和小孩的互相逼迫,都是发酵剂。警察出动去抓Ben,而此时Ben还和女友在温柔乡。 这件事对母亲意味着什么?首先,作为母亲她觉得自己是失败的,Ben在自己的养育下竟然长成了一个性•变•态,而这还是一个女儿成群的家,这对她是一个巨大打击。部分的她想把这归咎于家里的经济情况,丈夫是个不能持家的瘾君子,一切都要她来承担的情况下她无法发现所有事情。然而后一种声音是很微弱的。 其次,他们家在这个小镇里颜面扫地,信誉全无。为什么这一点也有关系?电影里会发现,不管是说谎的小孩家,还是Ben的女友家,经济情况都比Day家好很多。当母亲上门到据说被Ben性•侵的人家家里道歉时,对方直接说你们家是住在垃圾堆里靠福利养活的。在经济不如人的情况下,母亲的品德、形象是他们在这个小镇中最后的立足点。现在连这一点也没有了。 最后,一开始听说这件事母亲是半信半疑的,但当看到Ben包里的女婴装,她彻底崩溃了。这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而这件女婴装本身又是另外一个悲伤故事。 Day家里的几个小女孩也不是省油的灯。就后来被Ben女友掐死的Michell来说,她一天到晚关注大哥的去向,在房间外偷听,在日记里大骂Ben的女友,恐怕是有什么倒错的恋父情结…同时她对Ben的个人形象和黑金属爱好持高度批判态度,她就像一个小修女,老是粘着妈妈的围裙警告她Ben就要沦落成一个魔鬼。妈妈虽是一个信徒,但对这类小报告也大多一笑置之。可是当她确信Ben做了不可饶恕的事时,过去的所有点滴都变成了对她失职的暗示。 如果自己妹妹对Ben是这种看法,陪审团对黑金属迷的看法也就可想而知了。那并不是一个对青年亚文化足够宽容的时空地点。更不要说他当时已被人当成是性•变•态。更不要说他为了显示男子气概公然说谎,扬言正是自己屠杀了全家。 Ben女友在当时已经怀孕了,电影里暗示孩子可能是别的“更有男子气”的人的种,但是Ben并不十分在意。未婚先孕在当时还是了不得的事情,女友家有钱但保守,她不敢告诉父母,要Ben去偷母亲的私房钱和她远走高飞。那件女婴装是Ben给婴儿的礼物,却被母亲当成了猥亵的证据,从而下定决心用人寿保险解套全家。 所谓“天使讨债人”,就是根据协议,将当事人的自杀伪装成谋杀,从而让当事人的家人有资格获得保险赔偿。会选择走这条路的人肯定都是债务缠身,打算牺牲小我来解套全家。这也是母亲的计划,她请“天使讨债人”谋杀自己,仅自己一人。人寿保险写的是她的名字,受惠者是她的小孩,因此她的遗书上也是致所有的小孩。 然而悲剧的是,“天使讨债人”替她做出了选择。 电影里介绍“天使讨债人”本身是一个在时局剧变中丧失全部家当的人,因此深知债务之苦,银行和投机家极尽欺诈之能事,zf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财产说没就没。某种程度上此君并非恶棍,他自认为在做好事,被他“帮”过的人估计九泉之下大多也心怀感激(当然Day一家除外)。然而问题是,Ben的性•犯•罪当时已经传遍全镇,警察到处找他,如果不出意外,他接下来要找律师、打官司,尽可能不让自己余生都被贴上性•变•态的标签,而这些都是要钱的。“天使讨债人”和母亲说,她要做出选择,保险金不够帮到所有人。简言之,他在暗示,应该由他来解决掉“多余”的孩子。 究竟凭什么他认为该由Ben来继承全部保险金,是父权思想吗?儿子比女儿重要?那是个挺保守的年代,大概率就是这方面的考量。于是在那个谋杀之夜,“天使”捅了母亲以后开始猎杀女儿们,而他又不清楚Day家里到底有几个女儿,他杀了一个,Ben女友杀了一个,还有一个躲了起来便逃过了一劫。 那一晚的凶手有两个人,却不是进监狱的那个人。母亲的悲剧在于,“天使”的意外之举让她的两个女儿丧生,保险金确实拿到了,但全部用来支付她制造出来的这场谋杀(变成了屠杀)的诉讼费,她的儿子为了保护女友,也因为确实搞不明白那晚到底发生了什么(母亲和一个妹妹莫名其妙地被人杀掉了)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这个故事里没有穷凶极恶的人,所有人都既有些可怜又有些可恶,只是可怜和可恶的比例各自不同。说谎的小孩,碎嘴的妹妹,自私的女友,不求真相的人们,这些人也是被困住的人。被小镇困住,被家庭困住,被欲望困住,被偏见困住,被内在之恶与恶的风景团团围困。 很多人不理解母亲,觉得她为了钱居然放弃自己的家庭。但更多的误解是以为她指使“天使”杀掉自己的孩子。她没有这么做,杀孩子是杀手自作主张的结果。 然而即使如此,还是有人觉得难以接受。我是这么理解的:在非常极端的情况下,道德和金钱是一对互补的关系。如果没有钱,但家人仍给予“我”对生活和爱的信心,“我”可以死守贫穷也不放弃自己;但是如果,没有钱,又发现自己的儿子很糟糕的人(尽管是误解),十恶不赦的人,否定了过去支撑“我”的全部的信念和长久以来“我”道德上的努力,现在“我”当然只希望自己的死换来的金钱能给他们更好的生活,因为也许正是长期的艰苦生活让他们忘记了做人的根本。母亲签下死亡协议书时的内心状态估计就是这样吧。 那一晚,准备出逃的年轻人,自作主张的杀手,易怒的孕妇,性侵乌龙后笼罩着家庭的紧张和阴云,所有这些都让计划中的自杀脱离了剧本。而作为悲惨生活调剂的Satanism居然背上了这么大骂名,也告诉我们黑金青年除了夜里砍砍牛真干不了多少坏事。这世界的某些时空里,年轻就是罪,不出生为妙。
看之前就疑惑,看完還是疑惑:Theron到底為什麼接這部片?劇本不出色,角色也不出色,而且她的型(包括劇中造型)詮釋這個人物徹底不對位。我唯一能替她想到的理由就是「老娘快被瘋狂麥斯累死了這回接個不用動腦不用動身體連衣服都不用換的戲隨便拍拍好了」。
为了nick而看,基本就是一打酱油的人物,主要还是靠Theron一个人去发现事情真相,说实在这真相也是挺突然就出现了,哥哥这25年的牢坐得也是有够冤。家庭就是因为穷,而事情越穷越往坏的方向发展,就算死亡也无法解脱。
犯罪悬疑片一旦扯上亲情,都会变成心酸又纠结的悲剧,即使拨开迷雾,也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剧透。到底想表达什么.坐了28年牢就学会了宽恕?妹妹被掐死了还能为了自己的孩子而原谅?这不是自私是什么?班恩有毛病吧。这才是为了逃避生活吧。 为了女神看的啊!以为是篇高智商悬疑。算了。。确实如别人所说的早泄了。不过瘾、
其实还算是一部不错的悬疑片,整个的故事与线索的设置都还不错,悬念也能保持到结尾。但影片的观念有些问题,且不合人性。
别看了,浪费时间
懸念很好,但是不能試著靠懸念就撐起一整部電影啊。通篇就是一直在同一個點上糾結,人物死板宛如道具,Nicholas Hoult的出演根本沒必要。敘事軸打亂不斷交叉技巧又使用極差,過去跟現在基本可以切成兩個獨立的部分處理。而在中途失神三次,勉強坐到最後,媽的,根本也沒多震撼,差評!
ChloëGraceMoretz NicholasHoult CharlizeTheron 科洛·莫瑞兹 亲情 悬疑 真相是難以接受, 但還是有真實根據才寫出來. 但拍得普通, 張力沒出來, 媽媽這條線還是太容易猜到, 親情的牽絆表達不出來......
估计因为找不到这么多红头发所以改了发色设定,比较中规中矩的影视化。科洛的戴安卓还是不行,虽然这个人物的戏份也注定了不可能像书里那样“立”起来。
如果是个原创剧本,结局还算是震撼,不过因为有原著作为根据,所以相信导演也只是照搬全抄而已。拿它和gone girl比,不大公平,虽然都改编自吉莉安·弗琳的小说,但本来导演和大卫·芬奇就不在一个level上,也就可以理解了,不算难看,就是整个过程有点闷,进入状态的时间花太长,不如gone girl紧凑。
人物塑造太失败,整个故事因而缺乏震撼力。导演的手法也只能算中规中矩。
一位走投无路的母亲为孩子选择的绝路,悲壮至极。解密到最后,面对赤裸裸的真相,完全没有原来如此的释怀感,反而是倍感沉重。丢失的时间和被强加的痛苦又怎是一句原谅可以解决的。影片故事讲的很好,但虎头蛇尾略遗憾。
挖开内心深处一块块陈旧的伤疤,让真相重新回到阳光之下,永远比接受现有的结论更难。
7 最残酷的不是真相而是生活
铁伊风啊。居然可以拍出Nicolas包养塞隆的感觉(¯﹃¯)
有种早泄还射错地方了的不爽感
错误地把它当“惊悚”题材看,原来只是悬疑揭秘。
估计小说原本的题材应该是根据美国90年代开始反思的对低龄儿童做证据询问时的引导性提问。整个故事呢仅仅走向悬疑,老瓶装新酒,既不如消失的爱人来得营造气氛,也没有在故事深度上进行挖掘。女神的表演是全片最出彩的地方,莫瑞兹的演技还是演演KICKASS好了,演坏女孩的魅力还不如林赛呢。
一桩灭门惨案牵连出旧日纠葛,罪恶审判后蓦然发觉,每个人都不能被宽恕。故事立不住,母亲在床上梦呓一般地说爱显得那么干瘪,因为正常逻辑下一个母亲不会为了保险金抛弃孩子撒手人寰,她必须勇敢地陪伴孩子,毕竟求死比生存容易多了。故事荒唐无趣浅薄,又致命地拖沓,比《消失的爱人》实在差太多了。
在影片最后揭晓杀手的时候 我把屏幕亮度调到了最高 也没看清杀人的那位是谁;非要看的话只看开头和100分钟以后的剧情就好了啊 反正整个剧情都毫无逻辑可言…;尼子的戏份太少了呜呜呜 真挚地希望chloe不要再演这种角色了 塞隆姐姐依然帅哭 忍不住爬起来也去抽了根烟…